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快速路與環城路節點方案設計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方案設計原則與思想
節點方案設計需充分考慮工程場地特性以及交通建成后的功能需求,還要遵循區域交通的近期與遠景規劃,因此方案設計中需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立交總體方案應符合城市及其交通的總體規劃,并以功能需求為主要參考指標;
(2)將需求與可能有效結合,在保證工程實施可能性前提下提高投資效益;
(3)秉持科學的嚴謹態度,盡可能采用新技術與新理念;
(4)兼顧道路的可達性與通過性;
(5)將立交建設與環境保護相結合,迎合城市旅游發展戰略,并做到安全與環保。
二、工程方案設計
1.設計指標
牛圈子溝快速路主要技術指標:橋梁設計載荷等級為城-A級,一條行車道寬為3.75m,計算行車速度60km/h,最大和最小縱坡分別為3.5%和0.30%,最小凹曲線半徑和最小凸曲線半徑分別為1,500m和1,800m,路拱橫坡為1.5%,設超高推薦圓曲線半徑300m。匝道主要技術指標:橋梁設計荷載等級城-A級,匝道最大和最小縱坡分別為4.0%和0.30%,一條行車道寬度3.5m,計算行車速度有40km/h和30km/h兩種,其對應最小凸曲線和凹曲線半徑600m、700m和400m、400m,不超高推薦圓曲線半徑分別為80m和45m。
2.交通流需求分析
牛圈子溝快速路與大貴口快速路相接,是南區、偏橋子規劃區與老城區聯系的重要通道,快速路向東止于環城南路,形成丁字型節點。根據節點周邊路網情況分析,本節點北、東、西三方向交通聯系均比較重要,均可采取定向匝道解決各方向交通聯系。然而,本節點為快速路終止節點,快速路交通需匯入地方路網系統中,如幾點轉向標準較高,容易造成快速路交通集中涌入環城南路內,對地方交通沖擊較大。
3.方案設計
根據功能需求分析結果,對本節點提出立交及平交兩種可行性方案:
(1)立交方案:本方案將牛圈子溝節點設置為全互通立交形式,方案示意如圖2所示。牛圈子溝快速路上跨石垛子溝路后,通過新建定向匝道,實現與環城南路北和東方向的連續、快速轉換。而由于節點東側約300m處為平交路口,節點東向南方向交通需通過路口后進行交通轉換,標準較低,本方案考慮將該方向交導入現況牛圈子溝地方路系統內,通過石垛子溝路與快速路相接,實現該方向轉向需求。
(2)平交方案:本方案考慮到牛圈子溝快速路止于環城南路,過快的交通轉換對地方路網沖擊較大,尤其環城南路幾點周邊多為平交路口及隧道,交通組成比較復雜,快速路交通直接匯入環城南路將對道路產生較大壓力。故本方案將牛圈子溝快速路與石垛子溝路及環城南路相交處,均設置為平交路口形式,
4.方案比選分析
(1)從功能需求上分析,兩種節點方案均實現了牛圈子溝快速路與環城南路間的交通轉換。立交方案雖設置了高標準轉向條件,但由于環城南路本身并不是連續、快速交通載體,僅通過該節點的快速轉換并不能提高路段的整體通行能力,反而容易對地方交通帶來較大影響;平交方案與地方交通結合相對較好,在實現與環城南路的交通轉換同時,將快速路交通逐級轉入地方路系統中,地方交通影響較小。
(2)模糊綜合評價。在初步去確定進行方案的可行性評價之后,為綜合考慮技術、經濟以及環境等方面的因素,需對各方面進行綜合的比選擇優,以效益作為的主要評價指標來分析各方案的優劣。綜合評價需要建立評價指標體系,并運用模糊關系合成的原理對其進行綜合評價。根據模糊評價原理與方法可知,方案優劣評價計算公式采用方程A.R=B進行,計算得到評價結果矩陣W(w1,w2)=B(b1,b2)=(0.69,0.75),從綜合評價優劣結果矩陣可知,平交方案優于立交方案。綜合上述節點方案比選結果可知,本次設計中以平交路口方案作為牛圈子溝節點的推薦方案。
三、結語
隨著城市的不斷擴展,高速公路勢必與城市交通與用地產生矛盾,為解放城市用地,適應遠期城市交通的發展,需要高速公路向新的城市空間外圍推移,而原有高速公路環線則作為城市快速路環線系統使用,以便發揮城市快速路聯系各組團的作用。為了使整個城市組團有機、高效的聯系在一起,必須將快速路與高速公路環線二者有效結合,因此,快速路節點設計是整體交通規劃的重要內容,選擇合理的節點設計方案將對交通流通效率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作者:郭星煌 單位: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