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互聯網+大學數學課堂教學創新設計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目前我們已經進入了“互聯網+”時代。然而大部分大學數學的課堂教學師生互動較少甚至根本沒有互動,使得學情分析不夠充分、升本思想體現不足、對信息的利用率低等問題依然層出不窮,導致課堂教學不能取得明顯成效。因此,要想緊跟時代的步伐,甚至走在時代的前列、滿足現代化教育的需求,大學數學課堂的教學就必須結合互聯網的新技術,以便于學情分析創新、教學成效分析創新以及教學流程逆序創新的進行。進而通過構建重基礎、寬口徑、靈活多元、和諧開放的大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為最終實現提升個性化互動教學水平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礎。以期為相關人士提供參考。
關鍵詞:大學數學;翻轉課堂;信息技術;教學改革
1引言
在中國,盡管近十幾年來教育界一直推崇教育信息化,但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仍是大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一直沿用至今的教學模式。在“互聯網+”時代,要結合計算機和因特網的特征,力圖構建一個符合當代社會發展和時代需求的大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試圖尋找一條更便捷的途徑向學生教授數學知識,以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同時使學生完成對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一個質的提升。
2“互聯網+”時代大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世紀,互聯網信息技術嶄露頭角后就迅速成為在一定程度上評判一個社會發展程度的重要標準。短短幾十年,信息技術就已經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甚至成為一種不可或缺的信息資源,它從生活方式、出行方式、工作形式等方方面面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然而在教育方面,卻尚未完全與信息技術接軌,普遍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韓國圍棋高手李世石慘敗于谷歌的人工智能阿爾法狗,那時起,一部分人就產生了用人工智能取代教師,來完成傳道、授業、解惑的工作。甚至還有一部分輿論預測,在不久的將來,機器人將完全替代人工,解放更多人力資源,教師這一被人們所推崇了很多年的職業將不復存在[1]。相關研究組織調查了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的學校在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的使用情況,結果顯示,盡管如今的世界是扁平的、開放的,很多資源能做到全球共享,但是信息技術在教育上的短板竟也出奇一致,被調查的各個國家和地區在教學過程中對信息技術的使用率都不高,其原因引人深思[1]。信息技術使用率不高,并不意味著該領域就是一片空白。目前各個國家的多家公司已經開發出了不少線上教學平臺。但總體而言,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參與度仍不高。由于長時間積淀下來的傳統教學模式很難在短時間內發生轉變,并且當代的青年大學生又熱衷于電子產品一類的新鮮產業,導致二者之間產生了矛盾,教學質量和效率得不到提升。較為突出的幾個問題,以下將做具體闡述:首先,沒有完全體現出“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2]。當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也更加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與學生之間不應只是知識的傳授者和接收者的關系,教師應深入了解學生的生活環境和心理情況等,進一步增進與學生之間的感情,同學生形成一種亦師亦友的良性關系。新時代的教育工作應以為國家培養棟梁之材為主要目的,要充分顧及學生的身心成長狀況,在大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中更需要如此。其次,師生缺少互動,難以對學情做出全方位的分析。高度發達的技術對應著越來越便捷的通信,僅就當下而言,微博、微信、QQ等通信軟件的普及使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有了全新的途徑,加之各種可愛搞怪的表情包,使得線上交流深受廣大青年用戶的青睞。與之相比,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下的面對面交流難免缺乏時效性,不能做到隨時隨地地同時與多人進行交談,因此,也就無法進一步地全面掌握班級中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也不能有針對性地對此進行解決。在這種情況下,僅靠學生在課堂上吸收掌握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教學效率也因此受到影響。最后,對信息技術的利用率過低,造成了一定的資源浪費,且影響教學質量。不少高校遵從與時俱進的原則,為本校引進了最新的教學設備。但由于部分高校教師對設備使用不熟練,導致這些高新設備并沒有得到完全合理的使用。最根本的原因是教師的觀念還沒有完全從簡單的投影教學轉變為多種教學平臺相結合的教學模式。
3大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革方案
不少資料都表明,21世紀的信息技術在世界近百年的歷史中具有里程碑的意義。而教育是一門面向未來的學問,為一個民族未來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使其擁有更加光明的前景。因此,教育的信息化是勢在必行的一項措施,需要學校、學生、教師以及線上教學平臺研發單位對此給予高度重視,各司其職,齊心協力地為我國建設信息化教育貢獻力量。對于學校而言,應積極建設信息化校園,在潛移默化中改變師生對新型教學模式的認知。對于學生而言,要對所學課程充滿熱情,在課堂之外充分利用碎片時間進行預習。對于教師而言,應本著“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主動接受新事物,探索新型教學模式,緊跟時代步伐。對于線上教學平臺研發單位,應力求將產品做到最好,要結合我國各大學校園的現實情況,研發出最合適的產品,同時,在產品投入使用后,也要跟蹤監測,以便隨時解決和更正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3]。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獲取學生想法的唯一途徑就是與之交談。通過這種方法雖然能知悉部分學生的心聲,但卻很難捕捉數量眾多的班級中每個學生的想法。另外,傳統模式下,教師了解學生學情的唯一手段就是通過測驗。測驗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但也存在增加教師工作量以及檢測結果不能完全保證公平性的弊端。如果將傳統教學模式與線上教學平臺相結合,則可以完美解決上述問題。教師可以借助線上教學平臺與學生加強交流,并通過及時的課堂練習來檢測學生對當堂課內容的掌握情況。翻轉課堂就是將傳統的教學順序打亂,將課堂翻轉過來。在此模式中,教師可以提前將相關教學資源上傳至線上教學平臺,以供學生預習和復習。學生在上課前就對該堂課的內容進行了充分的預習,在課堂上能緊跟老師的節奏,有條不紊地輕松掌握一個章節的內容。除此之外,在課后還配備了相應的練習和講評,方便學生進行復習和鞏固,保障了學生對所有知識點的融會貫通。這種方式的優點在于學生在觀看教學視頻時可完全根據自身的需求來對視頻進行快進或暫停,對不能理解的知識點可反復多次播放,以達到熟練的目的。翻轉課堂教學中,學生可以完全根據自身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來自主把握學習進度,甚至可以使用碎片時間來安排學習。在翻轉課堂模式本身的特色之外,還應注重對在線學習平臺的功能構建。目前國內外已經研究開發了不少在線學習平臺,各高校要結合自身的情況和學生的學情需要選取合適的線上學習平臺。此外,教師還需要借助在線學習平臺對學生的學習進展和水平進行一個及時的測評,進而調整并設計出合理的教學方案和教學策略。大學數學教學流程逆序創新主要是為了調動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并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因此,可以通過動畫和視頻等形式,把抽象晦澀的數學概念和不容易理解的定理、公式生動直觀地呈現在學生的眼前,從根本上改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態度。并且在翻轉課堂中,還能進行生生以及師生的互動。教師可以對知識點進行更深入的講解,而學生也能潛移默化地形成高階思維能力和應用能力。
4結語
“互聯網+”時代,大學數學課堂教學應與時俱進。將信息技術應用到大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不僅可以借助大數據分析學情,還能借助符合該班級教學狀況的教學平臺,方便學生根據需求汲取知識。另外,線上教學平臺因其具有時效性,師生之間可及時進行互動,教師可隨時對學生遇到的困難加以指導和建議,學生也能實時地將自己的學習情況反饋給教師,不僅促進了師生之間良好關系的形成,對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也大有裨益。
參考文獻
[1]曹靜,孫良媛,房少梅.“互聯網+”時代大學數學課堂教學創新設計[J].教育評論,2018(6):132-135.
[2]張永輝.“互聯網+”時代大學數學課堂教學創新設計:評“數學教學設計原理的構建”[J].新聞愛好者,2019(4):后插7-后插8.
[3]馮麗薇.“互聯網+”時代初中數學課程教學的改革與創新[J].教育界(基礎教育),2019(6).
作者:王能群 單位:泰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