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臨床醫學專業黨員雙重組織生活實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加強黨的建設工作是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重要環節,并軌培養模式下的臨床醫學專業碩士研究生黨員管理作為全面推進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的重要內容,目前國內還沒有比較成熟的模式。本文以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為例,剖析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通過以直屬風濕科黨支部作為試點,探索雙重組織生活新模式,提高研究生黨員培養質量。
關鍵詞:臨床專碩;雙重組織生活;黨建;實踐探究
雙重組織生活是中國共產黨在長期黨內政治生活中形成的一項重要制度,也是加強黨的建設的一個重要抓手[1]。研究生作為我國教育體系的高層次人才,是發展人才強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引導研究生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是當前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為核心的黨中央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擺在突出位置。2015年,由教育部、國家衛生計生委等六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醫教協同深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改革的意見》,將臨床醫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簡稱“臨床專碩”)教育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進行融合,即臨床專碩培養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并軌試行“四證合一”,也稱“雙軌合一”。并軌后,以往五年才完成的培養任務被縮減至三年,臨床專碩比其他專業研究生面臨更大的學習和科研等壓力,給研究生黨建工作帶來了嚴峻的挑戰。本文通過剖析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探索雙重組織生活新模式,提高組織生活質量,強化臨床專碩黨建工作。
1現狀及問題
從2015年開始試行的“雙軌合一”新培養模式,通過整合資源,壓縮整體培養周期,節省了很多人力、物力、財力,但同時也給高?;鶎狱h建帶了巨大的困難和壓力。主要表現在:
1.1學生自身認識不足,組織生活積極性不高
一是臨床專碩學習壓力大,時間步調不一致,組織生活難開展。隨著這幾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的逐年擴大,碩士黨員人數不斷攀升。第一臨床醫學院目前共有全日制碩士研究生黨員257人,其中臨床專碩黨員223人,占比83.5%。并軌培養模式下的臨床專碩每年9月開學后集中上三周課便進入科室進行為期33個月的輪訓,在此期間,學生需要在不同科室管病床、上手術、跟門診、整病例、值夜班,同時還需要看文獻、做實驗、聽報告、寫論文。巨大的學業壓力使研究生慢慢形成重業務、輕思想的風氣,每次組織生活會總是頻繁出現黨員請假的情況。二是規章制度不規范,組織生活難保障。并軌后,沒有針對臨床專碩黨員的特點而制定相應的組織生活制度,還是按照本科生黨建工作的模式,以年級為單位設立黨支部進行教育管理,組織生活缺乏吸引力,導致與會黨員參與度低,成效不理想。
1.2導師思想教育缺位,黨建工作參與性不足
研究生導師是研究生培養的關鍵力量,《教育部關于全面落實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的意見》(教研[2018]1號)和《廣東省學位委員會廣東省教育廳關于落實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的實施意見》(粵學位[2019]1號)等文件明確指出研究生導師是研究生培養第一責任人,同時也明確指出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的第一條是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質[2]。并軌后,臨床專碩開始忙于各科室輪訓,導師與學生的聯系“若有若無”,導師在臨床技術訓練過程中難以實現有效的監督、教育和指導。一方面,導師缺乏參與學生黨員教育的組織保障。臨床專碩的組織關系在學校,導師的組織關系在醫院,導師難以參與到學生黨員培養的全過程。另一方面,不少研究生導師還存在思想認識誤區,認為思想政治教育是輔導員的職責,而院校在遴選和審核導師時,也存在重學術、輕思想的現象,因此導師往往更關注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學術水平的培養,忽視學生的思想建設和黨性教育。
1.3學校醫院協同欠缺,思想教育向心力不強
由于醫學專業的特殊性、培養模式的階段性,臨床專碩的培養和管理需要在學校與醫院兩個不同的單位中不斷切換。一方面,研究生黨員的黨建工作由學校黨委統籌開展,黨員教育、發展、管理工作主要由研究生輔導員承擔[3],而高校對研究生輔導員的配備重視度不夠,遠達不到200:1的要求。輔導員雖身兼數職,卻因臨床專碩培養的特殊性,難以介入培養環節。另一方面,研究生黨員的專業培養主要依靠研究生導師、研究生管理人員以及輪訓所在科室,思想教育與專業教育存在剝離。學校、醫院與研究生之間沒有結合并軌后的實際情況,構建起立體化、全方位的黨建協同工作模式,臨床專碩研究生的黨建工作難以形成合力。學校、醫院、科室、導師和輔導員在實際管理上,難以保證思想政治教育質量,影響了黨建工作的效果,進而影響并軌后的人才培養。
2實踐與探索
在學院(醫院)黨委指導下,第一臨床醫學院學生黨總支聯合直屬風濕病科黨支部作為試點(以下簡稱“試點黨支部”),探索學生黨員雙重組織生活新模式,即研究生黨員在參加原有建制的學生黨支部組織生活會基礎上,定期參加導師所在支部組織生活會和實踐活動,將思想教育與專業教育相融合,進一步落實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研究生培養第一責任人的職責,服務學生成長成才。一是高度重視。在分管領導的主持下,召開專題會議,做好試點動員部署。會后召開第一次組織生活會,師生黨員共同學習了《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和教育部、廣東省教育廳關于全面落實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的要求,拉開研究生黨員雙重組織生活探索序幕。二是創新形式。試點黨支部近一年以來,先后開展了3次理論研討和2次社會實踐,組織生活形式不僅僅是關起門學,也不單純是走出去做,而是通過將理論學習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增強組織生活會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升組織生活會實效。三是注重內涵。邀請老黨員、老教授、老專家參加組織生活會,圍繞當前國內國際形勢、國慶閱兵、教書育人、事業發展、醫教研學等方面展開討論,言傳身教,引導學生愛國愛黨,傳承老黨員愛崗敬業精神,不斷提升黨員“使命擔當”意識。
3總結與思考
3.1夯實制度基礎,強化雙重組織生活制度的剛性
為確保雙重組織生活成效,要針對雙重組織生活面臨的難題和難點,要健全與完善雙重組織生活機制,強化雙重組織生活制度的剛性和權威,增強黨員的主體意識,真正使組織生活嚴起來、實起來。一方面要強化頂層設計,加強學校與醫院互動和聯系,形成學校黨委統一領導、醫院黨委具體負責、導師引領、輔導員直接參與的完整互動協作機制,推進黨建協同育人。另一方面,要針對雙重組織生活會構建一個制度體系,針對黨員發展、培養、教育、考評各個環節,建立相應的黨員發展、理論學習、支部管理、民主評議黨員和考核評優等制度,確保各項制度接地氣、具有操作性。
3.2加強組織領導,重視雙重組織生活隊伍的建設
隨著研究生黨員數量的增加,雖然配置了研究生專職輔導員,但在人員配比上遠不達標。其次,輔導員隊伍趨于年輕化、經驗少、閱歷淺,難以為研究生黨建工作保駕護航。研究生導師和輔導員都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的主體,應發揮導師是研究生培養第一責任人的作用。一是要加強組織領導,組建一支由黨委領導,導師、輔導員、輪訓基地人員和研究生黨支部支委組成的骨干隊伍,協同開展工作。二是建立導師-輔導員-輪訓基地人員三級溝通協調平臺,將導師和輪訓基地人員的意見納入黨積極分子培養考察、預備黨員轉正、正式黨員考核、黨員評獎評優等環節,確保黨員發展質量,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三是加大經費投入,設立雙重組織生活專項經費,建立系統的黨務骨干培訓體系,提高黨建工作水平,保證雙重組織生活探索穩步推進。
3.3創新組織形式,豐富雙重組織生活內容的內涵
一是優化支部設置。結合輪訓情況,采取多元化建制方式,按照“學生黨員在哪里,學生的黨組織就建在哪里,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就發揮在哪里”的思路,設置臨時黨支部,確保雙重組織生活零距離、全覆蓋。二是創新組織形式。充分發揮網絡新媒體力量,針對微信、QQ、微博、博客、騰訊會議等特點及其功能定位的不同,創新組織生活和黨員教育管理平臺。三是深入挖掘內涵。要充分利用醫院教育資源,從老黨員、老干部、老教授、老專家等身上深入挖掘愛崗敬業、樂于奉獻、開拓創新的先進人物和典型事例,豐富雙重組織生活內容的內涵,增強研究生黨建工作的實效性和針對性。并軌培養模式下,學校和醫院應結合具體實際情況,探索出適合新時代背景下的黨員發展和教育管理新模式。本文通過探索雙重組織生活新模式,推動黨建工作與輪訓教育并軌,不斷總結實踐經驗,完善雙重組織生活機制,加強黨建隊伍建設,豐富組織生活內涵,推動臨床專碩黨建工作規范、嚴格、有效開展,為國家和社會培養輸送政治過硬、思想過硬、責任過硬、技術過硬、醫德過硬的高質量、高素質的醫學人才。
參考文獻
[1]何克祥.進一步加強和規范黨員領導干部雙重組織生活[J].理論探索,2019(2):46-50.
[2]楊雷,張德慶.新時代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長效機制的建立[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8(12):75-76.
[3]梁飛琴,李凌鋒,劉曉嵐.校院兩級管理體制下醫學院校研究生黨建工作探討[J].咸寧學院學報,2012,32(9):161-162.
作者:楊穗嘉 冼紹祥 林昌松 鐘天送 單位: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