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微課在大學語文教學中實踐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微課是互聯網發展背景下的產物,其依托信息技術和網絡在線平臺生存和發展,如今已成為教育領域的重要輔助手段。鑒于此,立足于微課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探析其在大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價值,以期推動大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微課;大學語文;應用價值;教學實踐
微課以教學主題明確、視頻短小精悍、適宜自主學習等顯著特征深受廣大教育工作者的認可。微課在大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節省了課堂教學時間,能夠對重點和難點知識進行清晰的講解,幫助學生更好地消化吸收所學知識,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1微課相關概述
1.1微課概念
微課也被稱之為微型課程或微課程。如今針對微課的應用方向,國內外的學者尚未形成統一認知,以及關于微課的視頻長短表達方式的見解同樣具有差異性。微課在國外的教育領域和相關機構的應用相對較早,美國是在2008年正式提出微課這一全新的教學概念,其作為一種移動學習和在線學習的新型教學體系,是傳授學習知識點和相關概念的短視頻或音頻課程。對此可以將其概括為以下幾個具體流程:第一,選擇教材和書籍中重點知識或理論;第二,將知識進行整合歸納并制作為與之相關的動畫視頻PPT、文件說明;第三,攝像設備進行微課、視頻材料錄制時長小于3分鐘;第四,引導學生自主完成知識的自主學習;第五,將微課短視頻上傳的在線學習平臺和課程管理系統,以實現教學資源共享。微課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自主選擇知識的權利,不同層次基礎和學習水平的學生,均可以通過自主檢索獲取相關理論和知識,切實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效率和質量[1]。
1.2微課特征
微課作為一種依托信息技術實現知識傳遞的教學方式,當前在我國教育領域已經廣泛運用,并且取得了突出的教學成效。其特征表現為:第一,教學主題明確。微課短視頻是立足于實際教學目的的基礎上,圍繞一個知識點展開視頻講解,并且針對其中的重難點進行深度分析,對于提高學生的興趣和學習效率具有積極意義。第二,教學視頻短效精湛。教學視頻的時長通常會控制在5~10分鐘,有助于學生集中注意力觀看,且能夠在相對簡短的時間內,充分理解知識點,并增強學生對重點難點知識的理解與記憶[2]。第三,教學視頻內存小。語文微課視頻的時長相對較短,因為內存更小,以便于學生進行視頻下載觀看可,進而實現隨時隨地的學習。第四,傳播范圍廣。微課教學視頻可以上傳到網絡平臺中,真正實現了教學資源共享,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習需求在家、在宿舍,以及其他場所自主觀看微課視頻。
2微課在大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2.1教學靈活性更強
微課是信息時展的產物,以微課為核心的教學十分貼近學生學習需求,讓學生可以自由展開在線學習、移動學習。大學生有充足課余時間,微課視頻短小精湛、主題鮮明,課堂不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途徑。大學語文教學中包含諸多鑒賞性內容,但受限于課程時長而無法全面展開。但微課在大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讓學生能夠在文學鑒賞中增強審美能力、文化修養。
2.2資源利用更便捷
微課教學資源不僅內容豐富,且形式十分多樣,包含教師自主錄制視頻、錄屏視頻,且與音頻、文字的結合,學生學習興趣顯著增強。微課的流媒體格式,分別有MP4、RM、FLV等,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學習平臺在線瀏覽,亦可下載到電腦或手機硬盤中,無需緩存直接觀看學習。現如今移動網絡不斷普及,電子信息設備人手必備,大學生可以利用手機或電腦隨時隨地獲取學習資源,十分方便快捷。
2.3培育自主學習能力
微課在大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真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了寬松、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能夠提高自身自主學習能力。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微課視頻的選擇和利用,學生可以反復觀看和研究視頻內容,能夠更加深入的解讀知識點的內在含義。并且微課可以在課前、課中和課后運用,不同類型的微課視頻,豐富了學生自主學習形式,愉悅地開展自主學習活動。總之,微課知識點之間相互銜接和補充,進一步拓寬學生知識視野,對于其構建完善語文知識體系具有積極意義[3]。
3微課在大學語文的教學實踐與探索
3.1加強微課資源開發
3.1.1預習型微課。當前我國高校大學生針對大學語文學習興趣偏低,學生并沒有養成課前自主預習的良好習慣。所以,為了增強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在微課運用的過程中,課程資源開發要對預習型微課予以高度重視。通過預習型微課資源開發,能夠讓學生在課堂教學開始前,對大學語文知識有一定了解,有助于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興趣與主觀能動性,為后續課堂教學奠定了堅實基礎。與此同時,在預習型微課資源開發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選取大學語文知識中的文學常識知識背景,通過微課短視頻的形式呈現出來,引導學生自主觀看微課視頻,實現知識預習,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并拓寬知識視野。3.1.2講解型微課。講解型微課資源開發的過程中,應采取以問題為導向的設計和開發原則,不斷引導學生展開深入的知識探究,并借助聯想與思考,增強自身思維能力。因此,在開發講解型微課視頻的過程中,需要大學語文教師將教材的課文內容具體化,利用視頻圖片、音頻和文字講解等多種形式,帶給學生視覺與聽覺的學習體驗,為學生創設真實的知識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微課視頻觀看與學習興趣,實現寓教于樂。在大學語文課堂教學實施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利用講解型微課進行學生發散性思維培養,讓學生跟隨微課視頻進度實時思考,并真正參與課堂互動中。3.1.3復習型微課。在大學語文教學結束后,教師可以系統化總結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對語文知識在理解和吸收層面存在的疑難困惑,并制作復習型微課短視頻,將其共享與網絡在線學習平臺,引導學生跟隨微課視頻進行知識鞏固,幫助學生解答語文學習的困惑。在課后依托復習型微課反復觀看與研學,增強學生課后自主學習能力,并深化語文知識點的理解。
3.2健全教學內容與形式
3.2.1整合教學內容。由于大學語文課堂教學時間有限,想要切實發揮微課的作用,則需要加強教學內容的整合與完善。例如,科幻小說《哈利波特》講解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明確這部小說的層次,且利用微課循序漸進的引導學生,深入感知小說內容,正確解讀小說的主題與中心思想。又如,大學語文詩詞教學的過程中,亦可以采用微課視頻教學,采用對比式的教學內容和方法,選取不同時期詩人和經典的案例進行整合,展開詩詞創作的對比研究。例如,李白、杜牧、王維和李商隱,就是很好的對比教學內容。大學語文教師可以精選詩詞內容,在課堂教學中以微課形式呈現,讓學生能夠在觀看教學視頻的過程中,感悟經典文學作品的藝術魅力與價值,且微課的運用實現了教學內容整合,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吸收內化。3.2.2豐富教學形式。教學形式指的是教學方式、方法,是影響學生普洱學院學報學習興趣與積極性的關鍵因素。因此,在大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加強多元化教學形式的運用。無論是微課視頻的制作開發或體現,均應以視頻、音頻、文字說明相結合的方式,讓大學語文教學內容更具有趣味性。教師可將制作好的微課視頻,上傳到學習網站、微信、微博等平臺,讓大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并且利用社交網絡平臺與教師和同學展開溝通交流,增強語文微課教學的有效性。
3.3師生之間高效互動
將微課運用于大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為實現教學目標,增強學生語文重難點知識理解提供輔助工具,同時要促進大學生語文綜合素養培育,發揮微課的實質性作用以及價值,切實增強大學生的文化修養與個人素質。因此,大學語文教師要高度注重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實時了解學生利用微課短視頻學習的現況,為其提供針對性的指引,幫助其真正理解語文知識,為日后全面成長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4]。微課在大學語文教學運用的過程中,要高度注重師生之間的課堂互動,不能讓課堂被微課占據,師生之間面對面的溝通交流,是任何教學形式無法取代的。師生之間通過共同圍繞微課內容、教學內容展開深入探討研究,建立高效互動,增強師生情誼,提高大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3.4加強師資培訓與培養
當前微課已經在我國教育領域廣泛運用,但是由于微課在我國的起步相對較晚,至今仍然為完全成熟化,需要教師在實際教學應用的過程中不斷完善,這對大學語文教師的信息技術教學手段運用能力、微課資源開發制作能力提出較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有必要進一步加強大學語文教師的培訓與培養力度。一方面,可以在校內組織微課專題培訓,引導大學語文教師參與其中,從思想層面提高對微課運用的重視度。另一方面,引進微課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到校,組織專題講座以及微課沙龍,與大學語文教師共同探討微課與教學的融合,為其提供針對性的建議,讓大學語文教師能夠在交流溝通中獲得啟發,實現微課更好的應用和融入大學語文教學。
4結語
綜上所述,微課在大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突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諸多限制性,學生對這種新型教學手段充滿興趣,課堂學習和參與的積極性提升。具體可以通過加強微課資源開發、健全教學內容與形式、師生之間高效互動、加強師資培訓與培養等策略,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創新學習意識、文化修養、人文素質,切實強化大學語文教學質量與效用。
參考文獻:
[1]李湄紅.微課在醫學五年一貫制專科大學語文教育的實踐與思考[J].黔南民族醫專學報,2017,30(01):51-52.
[2]張娟.構建大學語文“課前—課中—課后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探究[J].河南教育(高教),2017,(04):89-91.
[3]徐偉.微課在高職院校大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連云港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7,34(02):68-72.
[4]陽雯,李蕾.遠程教育《大學語文》微課程教學準實驗研究[J].文學教育(上),2019,(05):148-149.
作者:王莉 單位:喀什大學中國語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