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國庫管理服務財政經濟思考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對財政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各級財政部門應該積極建立現代財政國庫制度,以規范財務管理為基礎,以綜合財務報告為方向,以完善內控制度為保障,以“信息化”建設為動力,扎實推進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在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提高財政管理水平方面做出更多積極有效的探索。
關鍵詞:國庫管理;財政經濟;對策
1規范財務管理,夯實國庫制度改革基礎
要全面啟動國庫集中支付改革,確保各級政府預算單位全部上線,力促改革取得實效。一是要不斷規范管理。各地要不斷總結梳理國庫管理制度改革經驗和做法,不斷堵塞漏洞,實現各級賬務管理更加規范透明。尤其要注重鎮級財政財務規范,探索對鎮級賬務采用統一崗位、統一賬套、統一記賬、統一績效考核的方式予以規范,徹底改變一個項目一套賬的傳統方式,改賬套核算為科目核算,力促鎮級賬務更加規范。要定期組織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人員培訓,全面提升財務人員業務素質。要強化財政審計監督,采取日常監督檢查和定期全面檢查相結合方式,以檢查促規范,全面提升財務管理水平,為深化國庫管理制度改革奠定基礎。二是要不斷健全體制。要持續鞏固“鄉財縣管”管理體制,統一縣鄉兩級保障標準,要按照事權與支出責任相匹配的原則,合理界定支出責任,將農村教師工資、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支出統一列入縣級預算,有效減輕鎮級負擔。要不斷完善全口徑預算管理體系,將上年結轉專款和提前下達轉移支付納入部門預算,在部門預算編制同時引入績效評價,并將績效評價結果作為安排預算和調整預算的重要依據,不斷提高預算執行到位率。三是不斷完善體系。要逐步將所有賬戶劃轉至國庫統一管理,加大清理規范財政專戶力度,尤其是應該要求鎮級在銀行只開設一個預算單位零余額賬戶,保留一個基本戶,其它專戶一律撤銷。要持續加強預算單位銀行賬戶管理,要加大隊機關事業單位銀行開戶專項檢查力度,通過單位、銀行、財政部門三方比對核實,堅決清理各類違規賬戶,推進國庫單一賬戶體系不斷完善。
2創新財政管理,彰顯政府綜合財務報告意義
要積極探索完善政府綜合財務報告貶值工作,全面梳理資產、負債情況,更加真實的反映政府“家底”,通過認真分析財務報告反映情況,創新管理理念,提升管理效益。一是創新資金統籌方式。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后,原有的“現金流”變為“指標流”,未支出資金不再沉淀在賬戶,而是統一至國庫或財政專戶,由財政部門結合實際統籌使用,最大限度的發揮了財政資金效益。要堅持通過對國庫集中支付系統后臺數據統計分析,統籌2年以上結余結轉資金,確保一般公共預算結轉結余資金規模占比控制在9%以內。要全面清理和壓減暫付款規模,有效降低財政資金風險。要根據涉農資金涉及面廣、數額較大且部分項目周期較長等特點,積極推進涉農資金整合,在確保“資金性質不變、管理渠道不變”前提下,全面整合各項涉農資金,集中投放,最大程度發揮資金效益,支持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二是創新資產管理方式。要打破財政部門業務科室壁壘,通過在國庫大平臺增加涉農資金項目統計分析功能模塊等方式,積極將企業財務管理的理念運用到財政管理中,探索將農業綜合開發等項目形成的資產納入國有資產管理,實現建設、使用、管護一體化模式,實行財政投入、市場化運作、專業化管理辦法,財政投入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形成的資產歸政府所有、資產歸社會資本運營,盈利由資產方和經營方共享,發揮資產規模效應,實現資產保值增值。三是創新政府投資方式。積極探索財政涉農資金形成資產股權量化改革試點,主要通過政府引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主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參與的方式進行股權量化,比如在財政先期投入資金進行相關建設,待投入試點主體形成的資產實現收益后,由村集體按照比例分別分配到全體村民、村集體和上繳所在鎮街,在推進村集體經濟發展同時,實現集體、農民雙增收,有效擴大涉農資金受益覆蓋面。
3完善內控制度,保障財政資金運行安全
要強化內部控制和制衡措施,建立以總預算會計制度為基礎,涵蓋崗位職責、業務流程、對賬管理和信息系統安全等諸多內容的風險防控體系,真正構建起全面覆蓋“安全網”和無縫銜接“防火墻”。要圍繞建立健全國庫管理制度體系框架,要不斷健全完善財政資金安全管理守則、鎮級國庫集中支付改革會計核算辦法、預算執行內部控制度等規章制度,對會計核算崗位設置和責任分工、預算下達和指標分配、資金審批和撥付流程、銀行賬戶審批和管理、印鑒和票據的保管使用、會計核算和對賬、內部控制和監督檢查等所有方面逐一細化程序,規范操作,落實責任,真正實現了財政資金管理不留死角、不留隱患。
4以“信息化”建設為結合點,提升財政管理精細化水平
要堅持用“新理念、新載體、新方法”推進各項工作開展,積極推進大數據建設工作,按照分析問題、明標定責、提出建議、督導落實的思路,不斷強化財政收支分析。要以大數據建設為突破口,及時對網絡硬件進行改造升級,逐步完善集預算編制、指標下達、資金支付和清算以及工資發放等功能板塊于一體的財政綜合業務平臺。平臺系統應對每筆資金的流動都實現預算、計劃、支付業務流程全過程監督,對出現同名轉賬、違規提現等現象及時將通過動態監控系統予以攔截。深化國庫管理體制改革是一項長期、系統的工程,是一個不斷調整、探索和創新的過程。今后,各地財政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精神,按照“強基礎、升檔次、補短板”的工作思路,重點強化財政國庫的預算執行管理監控、信息分析報告和政策實施功能,全面建設和不斷完善基礎牢固、功能健全、體系完備、技術先進的現代國庫管理制度,確保財政國庫管理體制改革取得圓滿成功。
參考文獻
[1]陳明妹.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管理的實踐及思考[J].現代經濟信息,2018,(17).
[2]周光江.縣級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管理改革的實踐與思考[J].預算管理與會計,2019,(08).
作者:付森 單位:棲霞市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