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企業非財務會計信息披露中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市場的不斷發展以及企業規模的不斷壯大,人們不再只是將視線集中到企業的財務狀況與業績情況上,市場與投資人對企業的非財務信息,尤其是社會責任履行信息的關注度越來越高,這也督促著企業不斷提升非財務信息披露質量,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全面、更有價值的評估決策依據。分析當前企業的非財務信息披露現狀,筆者發現企業不能有效保證非財務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可靠性、即時性,因此,本文提出在企業非財務信息披露中使用大數據,以提升企業信息披露的效率與質量。
[關鍵詞]大數據;企業;非財務信息;信息披露
1研究背景
企業會計信息披露是衡量企業生產運營水平、衡量企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標準,也是保障信息使用者獲取企業相關信息,做出評估、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企業會計信息披露的信息主要分為財務信息與非財務會計信息兩種,其中,企業的財務信息可以實際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財務狀況以及相關業績情況,企業財務信息披露需要按照統一的格式規范,以財務報表的形式對外進行披露,以便信息使用者從中獲取有價值的信息,是作出相關決策的依據。但由于企業的財務信息披露主要針對企業以往的業績情況與財務狀況,且披露的方式局限于財務報表,相關利益者只能通過報表中的內容了解企業的運行狀況,而僅通過這一方面對企業進行評估有些不夠準確、全面。因此,需要企業將非財務會計信息也披露出來,滿足利益相關者對企業相關各類信息的需要。企業非財務會計信息雖然與企業的直接財務情況沒有太大的直接聯系,卻與企業的實際生產經營息息相關,往往能從側面反映出企業的發展理念以及生產經營狀況。企業非財務會計信息的披露相較于專業財務信息的披露更簡單易懂,也能夠體現一些預測性、前瞻性的信息,方便信息使用者對企業運營狀況進行全面的分析、評估。對于小型股東或者非專業人士來說,通過非財務會計信息其可以更加簡便地作出投資決策。從對企業非財務會計信息披露的發展研究來看,發達國家早在1960年就對非財務會計信息進行了披露,強調了非財務會計信息披露的重要性。相比之下,我國對非財務信息披露的研究始于2003年,在2006年,我國了第一份較為規范的非財務信息披露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經過不斷的探索與實踐,我國在企業非財務會計信息的披露方面已逐漸完善與規范,但從整體看,部分企業在非財務信息披露上還存在諸多問題,對企業非財務信息披露的理論與實踐研究,仍需要進一步的研究與改進。
2企業非財務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
當前我國企業進行非財務會計信息披露的方式主要有三種,分別是在企業會計報表中披露、在會計報表附注上披露以及編制獨立的非財務信息披露報告。分析企業披露非財務會計信息的現狀,筆者發現大多數企業的非財務會計信息披露還存在諸多問題,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非財務會計信息披露企業數量較少
相關調查顯示,我國在對企業提出披露非財務會計信息的要求后,仍有部分企業沒有按照要求對企業的非財務會計信息進行披露。和訊股票網站對2009-2014年滬深A股上市公司社會責任報告披露數量的統計顯示,社會責任報告披露的數量由371份增加到了686份,這說明越來越多的企業逐漸加入到非財務會計信息披露的行列,且數量在不斷增加。但從滬深A股上市公司與信息披露報告的比例來看,2790家公司僅有700家公司進行了非財務會計信息披露,這說明非財務會計信息披露的企業數量依舊很少。中國環境新聞工作者協會的《中國上市公司環境責任信息披露評價報告(2013年)》指出,在環境責任信息披露上,有74%的公司未披露相關環境信息。另外,雖然部分企業看似披露了非財務會計信息,但具體分析其披露的內容,存在只是簡單的一筆帶過,沒有實際參考應用價值的問題。
2.2非財務會計信息收集處理難度較大
據調查分析,當前我國企業非財務會計信息披露的現狀并不是很好。一方面,企業非財務會計信息往往較為繁雜,信息離散的程度較大,且大部分信息都是非結構化或是半結構的信息,信息使用者在篩選信息時無法用傳統的數據分析手段去分析處理非財務會計信息,在收集相關信息時,相關人員也需要耗費較大的精力與時間。除此之外,還有部分企業披露的非財務會計信息不具有及時性,對信息使用者的幫助作用不大。
2.3非財務會計信息披露的質量較差
部分企業為了維持自己的企業形象,不愿意披露負面的信息,在非財務會計信息披露過程中存在虛假與扭曲事實真相的問題,這樣一來,企業非財務會計信息披露的真實性、可靠性不能得到保障。另外,部分企業在進行非財務會計信息披露時,沒有充分考慮利益相關者的需要,在環境責任、社會責任、市場責任等方面披露的力度不夠,披露的信息也不夠完整。還有部分企業披露的非財務會計信息具有較大的滯后性,不能及時反映企業運轉經營的近況,導致利益相關者無法利用企業披露的會計信息作出科學、有效的決策。
2.4非財務會計信息披露的方式較為單一
部分企業認為非財務會計信息的披露只是“附帶內容”,不需要太過重視,在信息披露時也沒有進行規范整理,僅僅用文字描述或添加一些圖表,沒有將非財務會計信息用規范化的語言、一目了然的數據和圖表進行表示,導致信息披露的方式單一、內容簡單,不利于信息使用者方便快捷地提取有價值的數據。
3大數據在企業非財務會計信息披露中的應用
分析我國企業現階段非財務會計信息披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筆者發現大多問題都與企業信息披露方式單一、數據分析技術水平有限等因素有關。對于這些問題,企業可以充分利用大數據在信息獲取、收集、甄別、分析上的優勢,實現對非財務披露信息大數據的快速獲取、加工存儲、信息輸出,給利益相關者、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多的幫助。
3.1整合離散信息,形成系統、連貫的信息鏈
企業的非財務信息不僅是對財務信息的重要補充和完善,有時甚至比財務信息具有更強的相關性和預測價值。當前國際上對企業非財務信息披露的要求是:不論對企業自身的財務狀況是否有影響,只要對利益相關方及社會公眾具有顯著影響的事件和信息都需要進行披露。上市公司對外披露非財務信息已成為大勢所趨。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是一個連續的過程,但企業的社會責任披露信息顯示的是某些局部信息、片段信息,且這些信息不一定是連貫的,信息使用者很難將這些碎片化的信息融合成一個有價值的信息鏈。而利用大數據技術則可以將這些散亂的信息融合到一個平臺上,重新分析、挖掘這些信息的價值,組建成相對完整、系統的信息鏈,這既便于信息使用者快速獲取使用,又提升了企業非財務信息披露的價值。
3.2大數據加快了非財務信息處理與披露的速度
對于當前企業非財務數據信息披露不完整、不及時的問題,大數據擁有強大的信息處理能力,能夠游刃有余地面對數量龐大、結構復雜的非財務信息,對非結構化的數據也能快速處理,加快了對數據信息的采集與分析的速度。這樣一來,企業可以利用大數據的高速處理優勢,節省收集、編制非財務信息的時間,使非財務信息得以及時披露,為信息使用者提供即時性更高、更有價值的數據信息。
3.3提升企業非財務會計信息的披露質量
在當前的大數據環境下,現代化企業的生產運營無一不是與數據緊密聯系的,且數據信息的產生與披露是一個連續過程的集合。在此形勢下,企業會計信息披露的方式與途徑也會得到極大的改變,企業非財務信息的產生、采集、儲存、整合及預處理等都能通過大數據平臺得到及時、完整的披露。大數據包含企業生產運營中產生的方方面面的數據,在大數據環境下,企業想要隱瞞一些對企業利益有影響且對社會利益有影響的信息,將會顯得十分困難,這樣一來,企業的非財務信息披露質量將會不斷得到提高。
3.4豐富非財務信息披露的方式與途徑
大數據環境下,企業非財務信息的披露不再局限于以往的報表形式。隨著云計算、大數據技術的不斷發展,大數據平臺的出現不僅拓寬了企業非財務會計信息披露的方式與途徑,還大大降低了企業進行非財務信息分析、整理的成本。企業通過非財務信息大數據平臺,可以將海量數據的采集、分析與處理都集中在該平臺上,實現對相同類型數據的歸類整理,滿足不同信息使用者對企業非財務信息的不同需要。大數據平臺還可將企業在社會責任報告、企業官方網站、報紙雜志、新聞媒體等途徑披露的非財務會計信息進行整合,共享分散在各個地方的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數據,形成一個個環環相扣的信息交流網,有利于投資者及時作出正確決策,也便于政府等信息使用者對企業的運行狀況進行有效評估。此外,披露路徑的多樣化還有助于優化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行為,在大數據環境下,非財務會計信息披露路徑較為豐富,各類社會責任行為都有隨時“曝光”的機會,因此,其有助于督促企業自覺履行社會責任并及時進行完整的信息披露。
4結語
就目前而言,企業非財務信息披露的重要性愈發凸顯,而企業是否自愿進行非財務信息披露直接影響著企業信息披露的質量與水平。面對企業非財務信息披露的現狀,我國必須進一步規范與鼓勵企業提升非財務信披露的意愿,充分利用大數據督促企業不斷提高非財務信息披露的質量。另外,相關研究發現,企業的獨立董事比例與企業非財務會計信息披露的質量有很大的正相關關系,因此,我國也可適當提升對公司董事會監督管理、企業內部治理水平的關注度,并將其體現在企業非財務信息披露中。
主要參考文獻
[1]徐揚.會計信息充分披露問題研究——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思考[J].商業文化,2015(36).
[2]徐波.論企業社會責任的確認、計量和披露[J].全國商情:理論研究,2010(24).
[3]龔縈.我國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研究[D].湘潭:湘潭大學,2011.
[4]吳偉容.基于食品安全的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問題研究[J].中國證券期貨,2013(8).
[5]蔡凌,單新萍.非財務信息披露與公司治理的實證研究——以我國制造業上市公司為例[J].經濟與管理研究,2009(11).
[6]方玉鳳.公司治理對非財務信息披露的影響研究——以信息技術行業為例[D].合肥:安徽大學,2014.
作者:劉曉丹 單位:晉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