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中小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我國改革的進一步深入,中小型企業逐漸成為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發展將會直接影響到我國經濟總體的發展水平。本文將以中小型企業為主要研究對象,就其財務風險預警體系進行分析研究,在發現問題的同時,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由于中小型企業自身的特殊性,在起步階段往往缺乏各種資源,如缺少一定的資金支持、人力資源、相關經驗及技術保障等等,因此,在初創階段,中小型企業多面臨著因無法有效規避風險而倒閉的情況。就財務的角度來說,這些企業要么就是缺乏流動資金,資不抵債,償還能力不足而導致的倒閉,要么就是因為盈利不足,虧損而導致的倒閉。因此,為保證中小型企業的有效運行,建立一個較為完備的財務風險預警體系,實在是刻不容緩。
一、中小型企業的財務風險特點與生命周期
(一)中小型企業的財務風險特點
中小型企業的財務風險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企業在進行財務項目實施的過程之中,因為市場環境或者企業自身內部環境變化而導致的企業收益減少而帶來的風險。而另外一種是指企業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融資或者向銀行借款,而導致的企業過多財務負債的風險。就中小型企業的財務風險特征而言,主要包括多個方面,一個是全面性,財務風險是貫穿于企業的整個發展過程之中的,隨著企業的每一個發展項目而存在的,一個是客觀性,財務風險是客觀存在的,是無法因為任何主觀原因而被徹底消滅的。再一個就是不穩定性,財務風險的發生是無法被準確控制和把握的。最后一個特征是,收益與損失共存,二者是成比例而存在的,收益越大,風險也就越大。
(二)財務風險的生命周期
就生命周期而言,財務風險主要存在于多個階段,創業階段,成長階段,成熟階段和衰退階段。在創業階段,財務風險主要表現為缺乏流動資金。而在企業快速成長階段,財務風險主要體現在某部分融資結構的不合理。而在成熟階段,風險主要存在于企業的控制力與管理程序方面。最后的衰退期,企業很有可能面對因為產品問題,資源缺乏、流動資金不足而導致的風險。
二、與中小型企業有關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
(一)信息的收集與傳導
信息收集與傳導機制是中小型企業的財務預警體系的兩個極其重要的內容。充分的信息保證,是準確預測風險,幫助科學有效決策的基礎。因此,為了更好的建立風險預警機制,中小型企業務必需要先建立信息的收集與傳導機制,及時的收集和傳導市場信息,準確定位,從而幫助企業的管理層科學決策,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規避風險。
(二)風險的預測和分析機制
中小型企業的財務風險預警系統主要是針對企業財務項目在進行過程之中,對易產生的風險進行及時的預測和分析,幫助企業管理層準確判斷決策的科學性,從而將風險最大可能的消滅在搖籃里。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建立一套科學有效的財務風險預測和分析機制,是保障財務預警系統可以及時有效控制和管理風險的重要前提條件。
(三)建立報警和處理機制
風險報警和及時處理機制,是中小型企業財務預警機制中非常關鍵的一個部分,信息的收集與傳導,風險的及時預測和分析,都是為了更好的完成財務風險的報警和處理。當然,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發展情況,因此,每一個企業都需要參考自己的實際情況和企業文化來設定風險的報警信號。例如,風險程度較深的,設置為紅色報警信號,風險程度輕的,設置為橙色報警信號,根據報警信號的不一樣,及時地反映風險的大小和出現情況的緊急性,以幫助企業以最快的速度設置最佳的解決方案,減少不必要的時間浪費。
(四)建立有效的組織機制
在完成以上幾個機制的建立之后,中小型企業還應該做最后的保障穩定工作,建立一個高效的組織機制。組織機制的建立除了監督以上幾個機制工作情況的同時,也是企業對自身工作情況的一個檢查和提醒,以一個局外人的眼光,站在更高的角度,對企業財務預警機制定期檢查分析,有效彌補其不足之處。例如,一個系統的財務預警機制,應該有總經理、財務部、財務總監等多個方面的參與,預警系統結果直接傳達給總經理,從而幫助經理決策,進行有效的經營控制,往下,傳達給財務總監,由財務總監領導,財務部執行,一方面進行財務控制,一方面將其結果反饋給財務預警系統,上達給總經理,各方層層關聯,及時溝通處理。
三、中小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相關指標的建立
(一)確定建立風險預警指標的方法
在中小型企業開始正式建立風險預警體系之初,首先需要對自身的發展現狀,財務支出收入情況做一個詳細的分析和了解,在充分把握該企業發展特點的情況之下,進行指標體系的建立。就獲取評價指標而言,最常用的是采取專家評選的方法,主要分為三個大的步驟,最開始,由專家提出相關指標,制定問卷,其次進行問卷市場調查,其次,統計問卷,得出指標結論,最后由專家參考過往指標,進行討論,修改確認指標
。(二)中小型相關預警體系指標的建立
在進行預警體系指標建立之前,企業需要成立一個由專家組織領導的專家小組,在充分了解企業發展特點的情況之下,將企業在不同的發展情況會遇到的不同的風險嚴格劃分為不同的層次。例如,在企業最初的建立時期,風險主要考驗的是企業的相關盈利能力,債務償還能力和企業的運營能力,而在企業的衰退時期,主要考驗的又是企業的現金流量情況,償還能力和盈利能力。根據不同的發展情況,將企業發展為不同的風險階段,這樣更有利于企業及時的對癥下藥,根除問題,有效的規避風險。而預警體系臨界值和標準值的確認,指標權重的確認,這些方面將由特成立的專家小組采用多種方法,反復的對比論證之后,得出結論,既保證符合企業的自身發展特點,又保證可以有效的、及時預知風險,規避風險。例如,在臨界值的確認中,專家即可以采用模糊綜合評價法,通過劃分等級的方式,確認指標。
(三)參照成功案例,不斷修改和完善自身的預警系統
某中型企業于1992年成立,多年來一直著力與錳系產品的研發與制造,并成功在2015年實現股份制改造。在2016年年初,該公司根據相關的預警指標,發現了自身存在的資金鏈斷裂問題,經公司管理階層研究決定,采取了立即與銀行協商,成功在貸款到期前通過再融資實現貸款展期,從而有效的規避了資金鏈斷裂的風險,保證了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風險體系的確立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項環節,其他的中小型企業在建立預警體系之時,可以充分的學習和借鑒某些優秀企業的成功經驗,來幫助自身將風險預警機制做的更加完善。
四、預警體系建立還需要注意的其他問題
(一)堅持定量與定性的結合
中小型企業在建立自身的風險預警體系之時,不能只是盲目的參考財務報表上所提供的相關數據,而是要堅持定量方法與定性方法相結合的方法。在充分參考了定量指標的之后,還要進行大量的定性分析,二者相互結合,相互補充,才能夠建立完善的風險預警機制,更加的規避風險,保證盈利。
(二)規范企業的財務管理
大部分的中小企業都存在著財務管理不規范等問題。且因為財務管理的不規范,所以無法保證建立預警體系時相關財務信息的準確性。信息的不準確,將會大大的影響到預警體系的實際運用效果。因此,為確保有效的預知風險,規避風險,需要企業對自身的財務管理進行規范,科學決策,建立一套完善的財務管理體系,保證財務會計從業人員的專業素養,使會計信息更好、更準確的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
(三)建立企業的財務信息化系統
財務預警系統的作用發揮不僅僅需要依靠信息的準確,更需要信息的及時傳遞。建立一套完善的企業財務信息化系統,使得財務的風險信息可以及時被企業所發現,盡可能的減少企業面對風險的反應時間,最大程度的采取最有效的措施,使風險降到最低,損失降到最小。
五、結論
中小型企業的發展,將有利于促進我國經濟的穩定發展,而一套完整有效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的建立,將會在中小型企業的發展過程之中,為其提供及時的幫助,通過有效的風險預警,使企業更早的預知風險,果斷采取相應措施,有效規避風險,從而保證中小型企業在這條發展的道路之上,越走越遠,越走越順暢。以上便是建立財務風險預警機制的意義所在。
參考文獻:
[1]汪天倩.金融創新破解溫州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基于溫州債務危機啟示[J].時代金融,2011.
[2]梁美建.企業財務預警的國內外研究綜述[J].財會月刊,2014.
作者:陳定欣 單位:湖南特種金屬材料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