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建筑給水排水工程問題及對策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大眾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改善,進而對自身所居住的生活環境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與此同時,在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背景下,我國建筑行業迅猛發展,特別是近年來高層建筑不斷增多,建筑給水排水工程越來越復雜。建筑給水排水工程質量與人們的生活質量,與建筑工程使用年限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所以,對建筑給水排水工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分析,并基于此采取相關改善對策,對推動建筑行業可持續健康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建筑給水排水工程中存在的問題
1.1建筑給水排水工程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在建筑給水排水工程設計時,設計人員未能秉持多元化設計理念,設計思想受單一范圍束縛。設計中所采用的管材、布置管道、設計地漏水封等難以很好地滿足建筑使用需求,管道設計得出的安裝尺寸不合理,使得引發缺乏充足的閥門、與接口對接不準、設備未達到合理的安裝坡度等一系列問題,使得建筑給水排水工程施工難以順利進行,進一步造成漏水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1.2建筑給水排水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問題
建筑給水排水工程施工包含供水、排水兩大系統,重要影響著水資源的利用情況及人們的生活質量。在建筑給水排水工程施工中常出現兩方面問題:一是安全管理問題,由于施工企業缺乏對現場指導與監督檢查的有效重視,所配備安全管理人員有限,使得在建筑給水排水工程施工中經常出現施工混亂、違章施工、安全事故等問題,為建筑給水排水工程施工安全有序進行造成不利影響[1]。二是施工質量管理問題,受所選用施工材料不達標、施工工藝不完善等因素影響,使得引發滲水、開裂等施工質量問題,對建筑給水排水工程施工質量造成不利影響。
1.3建筑給水排水工程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在建筑給水排水工程應用中,受熱水供應系統不完善,缺乏對專用水表、節水裝置等的有效應用等因素影響,致使造成了不少的水資源浪費。我國是一個缺水國家,由于未能做到對生活污水、廢水、雨水等的有效利用,一次性用水造成了嚴重的水資源浪費,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2完善建筑給水排水工程的對策
2.1開展好建筑給水排水工程設計工作
首先,合理安裝控制閥門。為實現對建筑給水排水工程的有效優化,在建筑底層適當增加閥門,有助于提升建筑建筑給水排水能力。設計人員通過將閥門安裝于建筑底層,將建筑整體作為閥門的控制對象,建筑中各個樓層均共用一個控制閥門,以此可有效彌補傳統給水排水工程設計的不足。其次,合理控制管道管徑。由于建筑工程排水管道未能有效自身排水作用,使得近年來城市內澇問題越來越嚴重[2]。為此,在建筑給水排水工程中,設計人員應加大對管道管徑的控制力度,對于管道管徑的具體設置,應結合建筑工程所處地理位置、區域降水量等一系列因素,一般應設置超過32mm的廢水管道和超過100mm的糞便污水排水管道[3]。保證建筑給水排水系統的有序運行。
2.2提高對施工材料的關注度
建筑工程質量受施工材料質量很大程度影響,因而施工企業在開展施工材料選擇時,不僅要注重進行成本控制,還應遵循節能、高質量的原則[4]。同時,為了保證施工材料的質量,應對選購的施工材料開展試驗檢測,一經發現有問題應及時予以處理,盡量將損失降至最低。另外,開展好施工材料管理工作,對各項管理流程予以有效細化,做到權責分明。并加強對施工人員的教育培訓,通過不斷提升施工人員的專業素質,以防止由于操作不當而引發建筑給水排水工程施工問題。
2.3建立完善建筑給水排水工程施工監管制度
建筑給水排水工程施工監管制度可促進保證施工質量,推動工程施工的順利進行。對于建筑給水排水工程施工監督制度的建立,可從施工人員監管、工程驗收監管兩方面著手。首先,施工人員監管可實現對現場管理人員的優化配置,保證各工作崗位配置配置有足夠的現場管理人員開展施工監督,防止出現人力不足或資源損耗等問題[5]。同時,還應加強對現場管理人員技術方面的有效培養,以此提升現場管理人員的安全意識及實際操作技術水平,保障建筑給水排水工程施工的安全有序進行。
2.4秉持節水理念
對于建筑給水排水工程的應用,應加大對節水理念的宣傳力度,倡導采用的衛生裝置標準應具備節能環保功能,加強綠色節能器材在建筑給水排水工程施工中的有效推廣,以此不斷提升水資源的有效利用率[6]。
3結束語
給水排水工程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必要部分,建筑行業應提高對其的有效重視。為此,施工企業應圍繞如何開展好建筑給水排水工程建設進行探索研究,明確建筑給水排水工程中存在的問題,開展好建筑給水排水工程設計工作,提高對施工材料的關注度,建立完善建筑給水排水工程施工監管制度等,從多個方面入手促進建筑給水排水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方慧.建筑給水排水工程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對策[J].工程與建設,2019,33(03):122-123.
[2]徐晨起,陳明軒.世界新建筑——中國尊的智能化設計[J].智能建筑與智慧城市,2018(10):19-20.
[3]鐘詩夢,徐晨起.地標性建筑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評《建筑經濟學》[J].工業建筑,2020,50(10):200.
[4]徐晨起,冉雨橋.人與時空的對話,城與記憶的重逢[J].建筑與文化,2020(03):244-245.
[5]徐晨起.文化傳承•地域建筑•時代精神[J].建筑,2020(06):68-70.
[6]吳久芹,張春艷.建筑給水排水工程中的常見問題及應對措施[J].中國房地產業,2020,12(11):253.
作者:張洪武 單位:深圳壹創國際設計股份有限公司東北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