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綠色雕塑在城市美化中的作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咸陽是千年帝都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正借著西咸一體化的東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城市建設,當然城市的綠化建設也是咸陽生態園林建設的一大特色,一年一度的咸陽金秋菊展,和春季的郁金香花展在咸陽成效顯著。咸陽著眼于建設現代大都市的宏偉目標和打造人文、生態咸陽的宗旨,舉辦金秋菊展,今年的主題是“幸福金秋、菊香古城”,采取“專業主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縣市互動”的運作模式,以菊為主,結合盆景、水系、廊架、置石等豐富的園林造景藝術,輔以綠色雕塑、藝術插花等在市區廣場、街道進行布置,體現菊花雋美多姿、素雅清秀的神韻,營造綠色生態的城市自然景觀。本次菊展分統一廣場“龍歌朝陽”主展區及中華廣場“龍傳帝都”、鳳凰廣場“鳳表龍姿”、城投綠地“龍舞祥姿”和鐘樓廣場“龍脈呈祥”4個分展區,通過展區與12條道路節點園林景觀的有機協調,實現點、線、面的有機結合,融觀賞性、知識性、藝術性于一體。今年菊展擺放的綠色雕塑造型寓意豐富、各具特色,統一廣場版圖廣場東側硬質鋪裝邊緣擺放和平鴿及吉祥物構成“吉祥昌盛”造型,是鋼架結構的綠色雕塑藝術;北廣場西側擺放“民樂(房屋)”造型,用鋼結構搭建“關中民居”,配襯玉米、紡車、石磨、犁等民俗物件,寓意百姓生活安居樂業。中華廣場九宮格臺上擺放“問鼎中華”五色草造型,配以兩只菊花大象綠植及盆花點綴,寓意為綠色托起世界,倡導低碳綠色環保生活,彰顯朝氣蓬勃,和諧新咸陽亮麗、高歌猛進的氣勢。城投綠地東側擺放“民族大團結”造型,用菊花搭建“國微”造型,在花卉叢中制作(約1.5米)漢族、蒙古族、維吾爾族、等民族服飾的人像,代表56個民族共向國徽,象征中華民族大團結。咸陽的金秋菊展造型寓意豐富,各具特色,如統一廣場的“六國統一”、“三國鼎立”等造型就與秦始皇統一中國歷史相結合;中華廣場的“秦午門”、“秦腔臉譜”則是咸陽民俗文化的體現。團結路口的“太平盛世”和人民廣場的“仙子花語”表達了咸陽人民渴望和平、安居樂業、幸福安康的美好愿望。
咸陽的綠色雕塑主要分布在這幾個方位:(1)主要廣場,如統一廣場、新鐘樓廣場、鳳凰廣場、505廣場、七廠十字廣場、中華廣場、等;(2)街邊道路上,如人民路,渭陽路,中山街與樂育路,陳陽寨十字綠島,文林路綠化景觀帶等街道的綠色雕塑;(3)公園內,咸陽湖公園、渭濱公園、古渡公園等;(4)企事業單位內,咸陽行政部門、各大高校、企業、社區等廣場綠化不乏有一些優秀的綠色雕塑作品。近幾年咸陽開發了一些現代意義的綠地廣場,其中很自然的采用了現代感很強的城市雕塑風格。政府規劃已將城市雕塑與城市環境有機結合,而且更多的單位及企業把綠色雕塑建設作為企業的門頭形象,綠色雕塑不是獨立存在的,因此也加大了周邊環境的綠化,同時也把綠色雕塑的發展納入到城市的整體規劃當中。
為了我們的城市更美好、更和諧、更具活力我們理應付出更多的努力,將雕塑藝術與綠色概念相契合,巧妙地將“人、動物、自然”融合在美化城市環境之中,不僅塑造了城市美好形象,而且保護了城市環境??梢詷O大提高全市整體空氣質量,緩解城市噪音污染和熱島效應,改善生態環境。綠色生活不應只局限于綠色的環境,它還包括追求和諧的綠色理念,崇尚自然的綠色心態,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的綠色文化,能夠產生向心力、歸屬感、認同感和共同行動的城市精神。咸陽未來的城市雕塑的建設,從理念上內容題材以及表現形式和材料的運用方面要向全球化最新環保理念靠攏,從表現形式和環保材料的運用上可以借鑒最前沿的國際化元素,不可忽視的是在咸陽城市雕塑實際建設中離不開城市的地域特色文化背景,悠久的歷史文明是咸陽獨有的財富,為了實現我們城市發展的理想我們要緊跟國際發展方向,并創建具有咸陽特色的綠色城市雕塑是我們每個藝術創作者的使命。綠色、低碳、環保理念,將會延伸到咸陽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并引導咸陽努力建設人文、生態、宜居的現代化大養生新都市。
環保作為全人類共同的主題,綠色雕塑成為城市發展的不可缺少的公益生態雕塑,人們在觀賞公益藝術的過程,應是個愉快的享受、共鳴和反思過程。在公益生態雕塑領域,環境問題日益凸現的今天,呼吁藝術家們能夠自覺,自發地為咸陽美好的明天,為我們咸陽成為宜居養生帝都創作更多現代的生態綠色環保、更能夠體現本地文化的公共藝術品。悄然興起的城市綠色雕塑已經生機勃勃地出現在各個城市,對展現城市精神風貌和美化環境、深化人們環保意識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作者:趙強 單位: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