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人才培養成本核算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高等學校人才培養成本簡稱高校人才培養成本,這一名詞源于“人才培養成本”。它的內涵與人才培養成本類似,主要是指高校在向社會提供教育服務中,發生的與學校教育活動直接或間接相關的資源消耗。本文介紹了高校人才培養成本核算的主要內容,并闡述了高校人才培養成本核算的主要方法。
關鍵詞:高校人才培養成本;核算內容;核算方法
一、高校人才培養成本核算的內容
高校人才培養成本核算的內容僅限于與學校教育活動直接或間接相關的資源消耗,包括:
(一)人員經費成本
教師,教輔人員,行政人員等高校在職人員的工資福利等支出。身兼科研崗和教學崗的教師工資可以根據《高等學校教師工作量試行辦法》按照教師工資總額的2/3計算了學生培養成本,1/3計入了科研成本。
(二)公用經費成本
高校為了完成教育服務的目的而發生的各種會議費、差旅費、印刷費、水電費、冷暖氣費等。
(三)資本性成本
高校在使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過程中發生的損耗,按照權責發生制的會計基礎應該計提折舊和攤銷費,以真實的反映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高校舉債發生的利息費用也應計入人才培養成本中的資本性成本。
(四)補助性成本
高校為達成教育服務目的向學生發放的助學金、獎學金等各項補貼。
(五)隱形成本
高校發生的與提供教育活動間接相關的支出,比如在職員工的養老保險金等。
(六)科研成本
科研成本是指與科研活動有關的支出,包括科研人員的工資福利、科研活動經費和為進行科研活動購置的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科研活動有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有助于實驗室的建設,有助于培養學生,科研活動的支出與高校教育活動必然是有關的,但是由于科研活動的種類具有多樣性,有基金項目等縱向課題也有服務于企業的橫向課題,所以計入人才培養成本應該只包括縱向課題相關科研支出。
二、高校人才培養成本核算的方法
高校的人才培養成本核算方法種類較多,目前常用的主要有兩大類,第一類是按照專業領域來劃分可以分為數理統計法和會計法,其中會計法又可以分為會計核算法和會計調整法。另一類是按照核算的詳實程度來劃分,可以分為匡算法和實算法,實算法又可以分為簡捷法,專業法,類比法和作業成本法。
(一)按照專業領域來劃分
1.數理統計法:數理統計法又稱統計調查法,成本統計法等,從研究領域來分類屬于統計學領域的范疇。它根據統計學抽樣的原理,從學校的歷史教育資源耗費數據庫中按照需要比如,年級,專業等抽取樣本數據,加以分類匯總得到人才培養成本數據信息,最后推算出總體人才培養成本數據,它是一種估算的方法。數理統計法的優點是快速簡便,平時會計部門不需要將人才培養成本核算納入專門的工作,只要定時或不定式的進行人才培養成本信息估算即可,節省了人力物力等資源消耗。它的缺點就是數據不夠精確,將不應包含在人才培養成本核算范圍內的成本也計算進去。雖然如此,但數理統計法由于其便捷性的優點仍然是當前高校較為廣泛采用的方法之一。
2.會計法:(1)會計調整法。會計法中的一種為會計調整法,它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進行日常會計核算,在計算人才培養成本時根據權責發生制原則將調整現有收付實現制基礎上的會計數據。在會計調整法下,高校可以克服現有會計制度下收入與費用無法正確配比的問題,保證信息的正確性和完整性。(2)會計核算法。會計核算法在平日開設人才培養成本核算賬戶,明細人才培養成本類別,期末根據賬簿、報表上的人才培養成本信息核算人才培養成本。它的會計核算基礎可以分為單軌制和雙軌制。雙軌制下的會計核算法原理和會計調整法類似,它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在期末根據權責發生制調整成本信息,以保證人才培養成本信息的正確性。單軌制下的會計核算是以單一的權責發生制為核算基礎,日常會計核算就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省去了期末會計調整的步驟。單軌制下的會計核算能夠提高高校的成本管理意識,加強財務監管力度,但是不符合國家財政預算的要求,也就是說,高校需要準備另外一套收付實現制基礎的成本賬簿給國家以明確財政撥款,在現行高校的運作機制中不易推廣。
(二)按照詳實程度劃分
1.簡單匡算法:簡單匡算法即在獲取教育資源耗費總量的基礎上,不對數據加以整理歸類,根據數學平均值的公式,生均人才培養成本=教育總成本÷在校生人數,求出高校生均成本的近似值,它提供的教育信息是不完整的,不精確的。
2.實算法:實算法是在獲取教育資源耗費的基礎上,加工,篩選,剔除掉與人才培養成本核算無關的信息,然后分類,匯總,得到高質量的人才培養成本信息。根據核算對象的特點,它包括了:(1)簡捷法:在現有會計制度的基礎上,綜合權責發生制原則,對原有成本數據進行調整,最后得到生均人才培養成本。(2)專業法:在學生接受高等教育服務期間,高校以學生的專業種類為標準進行人才培養成本的核算,最后得到專業的生均成本和總成本信息。(3)類別法:又可以理解為層次分類法,根據高校學生層次的不同分為專科生、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類別,分層核算生均成本和總成本信息。(4)作業成本法:高校借鑒企業的作業成本法原理,結合高校的特點,確定資源動因,劃分作業,確定作業動因,劃分作業中心,設計出具有高效特色的人才培養成本核算體系。
作者:華雨斐 單位:無錫科技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