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等院校教育成本核算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前國內絕大多數高校投入巨資,完成了外延式擴張,隨著國家“雙一流”工作的積極推進,逐步轉入內涵式發展。僅從經濟效益出發,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收回投資呢?這就涉及到高校的經濟效益管理,涉及到高校的收入和學生的教育成本管理,就需要核算學生教育成本。學生教育成本是指學校為培養一定數量和專業的學生所發生的直接用于學生方面的一切開支和耗費。
關鍵詞:折合人數;費用分配;教育成本核算
學校發生的各種費用不能全部計入學生教育成本,如離退休人員支出、經營支出、科研支出、上繳上級支出、黨政管理部門支出等;對于應計入資本性支出的購建固定資產支出、購買無形資產支出以及對外投資等,視用途情況以固定資產折舊費或者無形資產攤銷的形式分期分批計入有關支出,而那些直接用于學生教學、管理的費用,如各學院發生的人員費用、水電暖費、獎助學金等以及向學生提供服務的圖書館、實驗室等分配轉入的費用計入學生教育成本。下面探討學生成本費用分配情況。學校各學院管理部門所發生的支出、教學人員費用、教學用固定資產折舊費以及學生活動經費等大多屬于應計入學生教育成本的間接計入費用,應按一定標準在成本計算對象之間分配,一小部分不必經過分配就可以直接計入成本計算對象。
一、固定資產折舊費用分配
要進行教育成本核算,應該修改《高等學校會計制度》中關于會計核算原則,即將收付實現制改為權責發生制,按權責發生制對收入和費用進行確認;將購建固定資產、購買無形資產支出計入資本性支出,只有當計提固定資產折舊或分期攤銷無形資產時才能形成費用。對于固定資產折舊費的分配,家具及設備類固定資產一般是各學院專用,所以這一類固定資產折舊費一般可以直接計入有關學院,在學院內部成本計算對象之間分配;對于房屋建筑物折舊費,如果是幾個學院共用一棟教學樓,可按有關學院占用的房屋建筑物面積分配。如果學院獨占一棟教學樓,那么就不存在房屋建筑物折舊費在學院之間分配的問題,其折舊費直接計入該學院,在學院內部各成本計算對象之間分配。某房屋建筑物折舊費分配率=該房屋建筑物計提的折舊費/該房屋建筑物面積某學院應分配的該房屋建筑物折舊費=該學院占用的房屋建筑物面積*該房屋建筑物折舊費用分配率固定資產折舊費在學院內部各類別各專業(成本計算對象)之間進行分配時,可按學生折合人數進行分配。固定資產折舊費用分配率=某學院折舊費用總額/該學院學生折合總數某類別某專業學生分配的折舊費=固定資產折舊費分配率*該類別該專業學生折合人數
二、教學輔助費用分配
教學輔助費用是指教學輔助單位所發生的全部費用,主要包括工資及福利費、社會保障費、折舊費、水電暖、辦公費、差旅費、會議費等。這些費用要在接受服務的單位之間分配,即遵循“誰受益,誰承擔”的原則,分配標準為提供服務時數或接受服務的學院學生數。教學輔助單位主要有圖書館、水電暖中心、實驗室、學生公寓、維修中心、學生食堂等,主要是為學生提供公共服務。某教學輔助費用分配率=該教學輔助費用總額/各學院學生總數或勞務時數總和某學院應分配的該教學輔助費用=該學院學生生總數(或勞務時數總和)*該教學輔助費用分配率例如,某高校圖書館5月份共發生固定資產折舊費6萬元,人員工資及福利費、社會保障費用等3萬元,水電暖、辦公費、差旅費等共計2萬元。全校在校生8000人,其中文學院1500人。那么圖書館費用分配率=(60000+30000+20000)/8000=13.75(元/人)文學院應分配的圖書館費用=1500*13.75=20625(元)對于水電暖,各教學樓及所有樓層有儀表計量數據的,按實際使用數量和相應的費用單價計算某學院應分配的水電暖費用;沒有儀表計量的水電費,按學生人數分配;暖氣費按各學院占用的房屋建筑物面積和暖氣單價計算,計入有關學院學生教育成本。如果某學院獨占一棟教學樓,該教學樓所發生的水電暖費全部直接計入該學院。
三、公共課費用分配
公共課主要有中文、數學、政治、外語、體育等,其課時費按各學院接受的公共課時數以及課時平均單價計算分配。例如,5月份文學院向全校學生提供公共課教育2000課時,其中講師1000課時,副教授600課時,教授400課時。學校制定了課時費標準,講師50元/課時,副教授70元/課時,教授100元/課時。其中數學院接受文學院授課300課時。那么課時費共計1000*50+600*70+400*100=132000(元)課時單價132000/2000=66(元/課時)數學院分配轉入的文學院課時費=300*66=19800(元)文學院在計算學生教育成本時,文學院的成本費用總額加上其他學院分配轉入的公共課費用,再減去分配轉出的公共課費用,即為文學院實際發生的學生教育總成本。
四、學生成本內容在成本核算對象之間分配
學生教育成本包括各學院為教學、管理學生所發生的各種支出,包括教學人員費用、管理人員費用、水電暖費、固定資產折舊費、獎助學金以及其他單位分配轉入的教學輔助費用等。(一)人員費用。核算各學院教學人員工資及福利費、社會保障費用、課時費以及分配轉入的公共課課時費。(二)折舊費。核算各學院教學用房屋建筑物、教學儀器設備、實驗設備、電子設備、辦公家具等固定資產折舊費。(三)獎助學金。核算學生獎助學金、學生活動費等直接用于學生方面的支出。(四)管理費。核算各學院用于教學管理方面除固定資產折舊費以外的費用,如管理人員工資及福利費、社會保障費用、修繕費、水電暖費、辦公費、差旅費、會議費等。分配轉入的教學輔助費用等。對于學院內部間接計入成本計算對象的費用,不同類別學生之間(指專科、本科、碩士、博士)按折合人數比例分配;如果學院內部相同類別內部各專業以及不同年級之間學生的單位成本相差不大,學院內部就不必在各年級各專業學生之間分配成本費用,只要計算出某屆某類別畢業學生的總成本,再除以相應的畢業學生總數,即可計算出該學院畢業學生的單位成本。某學院某項費用分配率=該學院該項費用總額/該學院學生折合總數該學院某批(種)學生應分配的某項費用=該院系該批(種)折合學生數*該項費用分配率批是指各學院各年級各類別各專業學生人數;種是指各學院各專業學生數。一般來說,在不考慮其他因素情況下,水平相近的同類型高校同類型專業對比,單位教育成本的高低直接體現為高校經濟管理水平的高低,在一定范圍內,單位教育成本越低,經濟效益就越好。
作者:傅博文 單位:青島理工大學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