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國有企業成本管理的對策措施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年來我國經濟持續發展,各項社會事業不斷進步,國有企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起著極大的主導作用,其有責任、有義務將社會效益、企業經濟效益以及生態效益有機結合在一起,促進和諧社會的發展,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本文結合新形勢下國有企業成本管理的現狀,深入分析了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管理方案和對策,希望能夠為相關的工作人員帶來一定的參考價值,并促進國有企業更好地發展下去。
關鍵詞:國有企業;成本管理;問題;對策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企業間的市場競爭變得日趨激烈,這對于我國國有企業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因此對國有企業進行改革已經成為我國近些年來備受關注的焦點。從目前情況來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其改革的主要目標和方向,這是一項全新的工作,它對企業各項工作的開展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責任明確、科學管理、政企分開等等。在對國有企業的各項工作進行管理時,最重要的就是成本管理,因為它直接決定了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盈利能力,同時也是提升其參與市場競爭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如何對國有企業的成本加強管理,并建立健全完善的成本管理體系,已經成為當前國有企業管理的重點內容。
一、國有企業成本管理的現狀
從目前我國經濟發展狀況來看,我國國有企業大致分為三種類型,并且大多都存在于功能性的領域,即:(1)提供基礎設施以及公共產品,包括水電氣或者公共交通等等。(2)開發一些較為重要的礦產資源,比如石油、煤炭、天然氣等等。(3)與國計民生息息相關的產業,包括一些軍工企業、民航等等,或者具備特殊社會功能、經濟功能,承擔一定社會目標、產業目標的企業。有時,不可避免地會發生國有企業的自身利益與社會責任相沖突,這時候國有企業必須犧牲自身的利益以降低對社會的影響;除此之外,還會出現企業的經濟利益與環境目標不相適應的情況,企業的自律性較差或者政府的監管力度不夠,都會導致經濟利益與其他目標產生沖突。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加大對國有企業成本的管理力度已經成為大勢所趨,并且也達到了一定的效果。自從我國出臺了八項規定以后,我國國有企業能夠很好地對七項費用支出加以控制。在進行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的過程中,提出“要立根固本,挺起精神脊梁;要落細落小,注重細節小事;要修枝剪葉,自覺改造提高;要從諫如流,自覺接受監督”的要求。這不僅是對廣大群眾、領導干部提出了要求,也對國有企業的成本管理工作提出的要求。然而由于我國國有企業具備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成本管理方面仍然存在較多的問題有待我們解決。
二、國有企業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國有企業成本管理的意識相對薄弱長期以來,由于受傳統思想影響,我國國有企業普遍存在成本管理意識薄弱的現象,并且管理效率相對較低。盡管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較為迅速,并且在這個過程中引進了很多具有高水平、且經驗較為豐富的復合型人才,但是一些重點崗位仍然缺乏高素質、高水平的管理人才,這就使得企業在成本管理理念仍然較為落后。2.沒有形成完善的成本管理體系我國絕大多數國有企業都有著較為悠久的發展歷史,但是其成本管理仍然處于摸索之中,還沒有形成一套科學、完善、合理的成本管理體系。除此之外,絕大多數的國有企業具有較大的規模,機構分支復雜,每個部門分工明確,這就從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業成本管理的環節,協調成本和管理費用也大幅度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作效率,使得企業很難建立健全完善的成本管理體系,在執行方面也僅限于走形式,不能很好地對信息及時反饋,片面管理的現象較為嚴重,很難達到預期的管理效果。3.內控體系不健全近年來,國有企業在內部控制上,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步,并且絕大多數企業的內控體系已經得到很大程度的完善,但是也僅限于理論方面,在實際生產經營中沒有得到很好的貫徹落實,與企業經營活動以及戰略目標的契合度較低,很難發揮其真正的作用。而導致這些情況發生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一些企業管理者對內部控制缺乏全面透徹的了解,片面地認為其只是對領導者的權利、或者對對內部進行監督控制。除此以外,企業內部沒有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圍。二是企業的監督力度不夠,也缺少相應的控制活動。只有將控制活動做好,內部控制才能得到保障,而控制活動需要各階層、各部門共同完成,主要包括調節、核準、確保資產安全等等。
三、加強國有企業成本管理的措施
1.積極學習國外先進的成本管理經驗,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從全世界來看,每個國家在其國有企業的成本管理方面都有其自己的成功之處,如美國的國有企業在進行成本管理時,主要通過創新科技以及管理方法來降低其成本,對價值鏈的分析以及策略成本的管理格外重視,明確劃分責任,將內部控制作為其工作重點;日本的國有企業在進行成本管理時,制定了一套適于自己的管理方法,包括及時制造、精益生產等等,將市場性、開放性作為發展的目標;德國的國有企業在進行成本管理時,則將資源高效合理的利用作為其發展前提,并且采用彈性邊際成本管理的方法。因此,我國應認真學習并科學借鑒國外的先進管理經驗,促進我國的國有企業更好地發展下去。2.不斷更新企業成本管理方式,合理運用現有的成本管理理論國有企業在進行成本控制時,要做到與時俱進,不斷更新企業成本管理方式,優化其控制模式,從而更好地完成企業成本管理的工作。一是相關工作人員要認真分析企業的主要成本構成,并找到其控制點所在。二是企業要改變傳統的成本管理方式,對現有的成本管理理論有個更深層次的理解,最終選擇并制定出一套適于本企業發展的成本管理方法,將其運用到管理活動中去。3.加大對成本管理監督的力度,使成本控制更加科學化、合理化要使企業成本控制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就必須建立健全成本控制體系,使其更加完善,而加大監督力度是確保成本控制措施落實到位的重要手段。國有企業應該認真分析其成本,并對其成本控制的主要節點、主要部門進行層級劃分,在制定監督方法和管理措施時,就可以依據這些劃分出來的層級對其進行制定。對于流程中的成本控制,各節點單位之間要相互配合好,監督部門要對其信息數據進行定期的匯總檢查分析,對于存在的問題要及時解決并加以改進,并要將這些問題及時上報給領導,以提升其管理效率。與此同時,企業還要不斷對成本控制信息系統進行完善,采用科學化、合理化的手段對成本進行控制管理。4.樹立完善的、全方位的成本控制理念,將成本控制落實到位成本控制不是財務部門的職責,而是單位共同的任務,因此要從每一個細節出發降低各種因素對于成本控制帶來的影響,防止出現嚴重的資源浪費的現象。國有企業需要在現有的規模上,進一步擴大其成本控制的范圍,將對生產階段的成本管控擴大到企業的經營、生產、管理等各個環節中。一是企業應該將財務部門作為主導,提前做好成本控制工作,其他部門要與之協調配合好,將目標責任成本落實下去,為企業的成本控制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二是企業要做好事前事中成本控制工作,包括對材料費、人工費、財務費等等進行控制。三是,企業要做好事后成本控制的工作。企業應該在事前以及事中控制的基礎上,認真分析成本控制中潛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方法,為下一個成本控制循環提供依據。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成本管理是一項極其復雜又系統的工作,它在國有企業的發展過程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國有企業必須從戰略角度出發,認識到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解決,同時要結合企業自身的情況,建立一套適于自己的成本管理機制,使其綜合實力不斷提高,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參考文獻
[1]唐致霞.新時期國有企業成本控制的思考[J].江蘇商論,2009,(23):161.
[2]張艷娜.新形勢下國有企業成本管理問題研究[J].經營者,2016,30(17):112.
[3]閻馨.新形勢下的國有企業成本管理探討[J].中外企業家,2015,(9Z):74,76.
[4]莊小利.淺析新形勢下企業成本管理[J].會計師,2012,158(23):26-28.
[5]陳根盤.新形勢下國有企業成本控制精細化探析[J].中國外資,2013,(8):205-206.
[6]王璐璐.新形勢下企業成本管理的探討[J].商,2013,(16):107.
作者:項飛 單位:江蘇省大華種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