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企業成本管理中十大隱性成本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世界經濟一體化的不斷推進以及技術水平的日新月異,企業面臨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利潤空間在不斷減小,為有效對內外部動態環境做出反應,培育長期競爭優勢,強化企業成本管理就成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必然選擇。企業成本管理目的在于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提高企業利潤水平,此外,企業成本管理還應該從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入手,不斷優化企業成本管理,促進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持續提高。因此,企業成本管理必須改變以往成本管理舊思路,必須從全局出發,拓寬成本管理新思路,幫助企業高層管理者決策,促使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
一、隱性成本內涵以及特征
從經濟學理論可知,成本可以劃分成顯性成本與隱性成本。其中,顯性成本指的是企業在生產經營或者提供服務的過程中直接消耗費用總和,如俗稱的料工費,即原料、工資、制造費用等,這就是典型的顯性成本。狹義而言,成本指的就是顯性成本,而廣義意義上的成本除了包括顯性成本,還包括隱性成本。隱性成本指的是企業生產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產生的間接資源代價。“資源代價”是一個概括性名詞,指的是人力資源、物質資源以及信息資源等總和。凡是直接發生的如料工費等成本都是顯性成本,而隱性成本是隱匿在總成本內,間接形成的成本,財務審計很難監督等特點外,還具有潛在性和隱蔽性強,偶發性與爆發性大的特點,一旦企業完全忽視了隱性成本的控制,往往給企業造成破壞性的后果。如我國企業海外并購關注收購企業價格,卻忽視當地法律政策人文環境對被并購企業的影響,導致投資巨額虧損,這就是只重視顯性成本,而輕視隱性成本所產生的嚴重后果。因此,我們應該從傳統成本管理只重視顯性成本的錯誤觀點中擺脫出來,以更加全面、新穎的角度管理成本,全面推進對影響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環境保護成本,質量成本、國家政策及國際政治成本、法律成本、信用成本、人力資源成本、效率成本、停滯資源成本、風險成本和企業文化成本等常見十大隱性成本的控制。
二、企業成本管控中常見的十大隱性成本
(一)環境保護成本
我國對環境保護非常重視,環保問題一票否決,企業如忽視了生產過程中環境保護成本,有可能付出極大的代價,甚至直接關停。如某央企2007年在國內某省投資三千萬的礬土礦,因現有釩礦開采技術都有嚴重的污染,如按現有技術作環保無害化處理,成本高昂無法負擔,被迫封存至今無法開采,投資收回遙遙無期,這就是忽視環境保護成本的代價。
(二)質量成本
降低產品成本和質量成本是降低企業經營成本的主要途徑。美國質量協會統計結果顯示,顯性質量成本占據企業經營成本超過25%,企業隱性質量成本比顯性質量成本大的多。因此,企業如果不控制好質量成本,將大幅度提高企業經營成本,影響企業的服務水平,間接影響企業的品牌形象,導致客戶忠誠度下降,使得企業陷入困境,甚至破產倒閉。
(三)國家政策及國際政治成本
這里的國家政策成本指的是我國政策變化的成本以及我國企業國際投資需考慮所在國家政治風險成本。國內政策變化如鋼鐵等某些產能過剩行業壓縮產能等,國際政治風險主要是我國企業國際化商務中遇到的各種風險成本,如戰爭、征收、國有化等傳統型風險,以及由于東道國政策的變化、區域保護、第三國干預、民族主義和宗教矛盾、各國內部利益集團和非政府組織的參與等原因引起的風險。這對國際化起步較晚的我國企業影響較大,需采取積極措施去面對。如我國某大型民營企業2011年在烏克蘭投資四億元收購錳礦,由于烏克蘭政局動蕩,甚至于2014年爆發戰亂,至今無法正常生產,本來在國內經營良好的企業陷入困境。
(四)法律成本
法律是我國和國際社會的游戲規則,企業必須熟練掌握國內及國際貿易、投資法律規則,改善企業的內部微觀法律控制制度,加強企業法律風險管理。當前金融創新、技術創新飛速發展,新事物新技術層出不窮,如企業沒有法律意識,不懂法不守法,就可能付出極大的法律成本。當期我國企業多發的法律成本是財務糾紛、勞資糾紛、知識產權等方面的法律成本。為避免出現不必要的法律成本,企業必須建立法律風險管控機制,聘請專業人士審查企業重大事項法律風險,做到有備無患。
(五)信用成本
誠信經營如同誠信做人,這是一個牽扯到企業遠期回報的成本。短期角度來講,企業拖欠材料費、工人薪酬、拖欠銀行貸款等,雖然能夠一時增加企業的現金流,減輕企業壓力,但是,從長期角度來看,這些背失信用的行為,必然成為企業不良隱性成本,影響企業的生存與發展。
(六)人力資源成本
人力資源成本指的是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所投入的成本。企業如果離職率過高,會引起企業成本的上升,因為企業已付出老員工適應崗位的培訓成本,還要為培訓新員工投入成本,而且,新員工經過培訓后是否能夠勝任也存在一定的風險性。另外,老員工離開企業后,很多情況下會進入自己的競爭對手企業,增加企業核心技術流失的風險或者信息泄露的風險。人力資本是企業經營的核心要素,也是管理學重點研究話題。西方發達國家越來越多企業實施了“人本管理”模式,即對公司員工人格的絕對尊重,主動增加公司員工的權利,改善員工的生活水平。企業如果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需要一大批高技能、富有創造性的員工。為了留住和吸引更多綜合素質高的員工,公司應該優化績效考核方案,為員工提供舒心的工作環境,發揮公司員工的聰明才智,同時,員工的自身價值也得到體現,員工當然就不會輕易離職了,企業也得到員工積極和創造性工作的成果。
(七)效率損失成本
當企業經營不善,比如企業經營流程太過繁雜,產品滯銷,積壓嚴重,運輸效率低下,返工時常發生等問題。凡發展緩慢的企業,其運營效率一定是低下、混亂或不合理的。企業運營的產業鏈,就如同流水線一樣,必須講求效率,需要系統的設置科學規范的合理流程,保持對各項工作系統性的控制,
(八)停滯資源成本
滯留在企業中的資源是企業比較常見的“隱性成本”,比如閑置的機械裝備、庫存積壓、資金閑置、業務停滯、崗位閑置等,這些資源雖然并不一定會導致企業成本的進一步提高,但由于它們也是企業資源的組成部分,企業資源閑置會顯著拉低企業資源的利用率。
(九)風險損失成本
風險損失成本指的是企業經營過程中承受風險損失以及防范風險投資理財所付出的成本,應收帳款呆帳壞帳是企業常見的風險損失成本。風險成本對于企業強化內部控制、減小風險損失具有重要作用。風險是企業舉足輕重的隱性成本,特別在規模比較大的企業中,一旦發生系統風險,船大難掉頭,甚至導致企業的破產倒閉。許多案例已經說明,企業風險的發生,與企業管理不善或者準備不足密切相關,比如我國某央企由于兩家民營企業拖欠應收款幾十億以及國際投資失利而陷入債務困境,就是風險管理不到位付出的代價。
(十)企業文化成本
企業文化就好比是企業的靈魂,是其精神動力的源泉,體現在公司員工的精神風貌與激情中。在企業成立初期應該就開始建立企業文化,一個沒有企業文化的企業,員工凝聚力和向心力不強,沒有主人翁意識,在激烈市場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所付出的就是企業文化成本。成功的企業一定有著優秀的企業文化。如華為的狼性企業文化,使華為從一個小企業短短十幾年時間成為國際通訊業的翹楚,華為公司將狼性文化滲透到企業方方面面,使狼性文化成為公司核心文化,使得華為公司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勝出。華為公司實力原先遠遠低于蘋果、三星等國際跨國公司,為了能夠在激烈的競爭市場中生存下來,華為公司的狼性文化發揮了重要作用,形成了特殊的競爭力。總而言之,企業文化具有凝聚人心、激勵員工、激發員工潛能的作用,發揮企業文化的作用,使公司上下努力奮斗,必能使企業經營獲得成功。以上十大隱性成本不在傳統的顯性成本料工費之列,往往被企業所忽視,但卻經常會使企業付出大大小小的代價,所以企業成本管理必須從全局出發,破除狹隘的傳統降本增效理念,全面考慮以往被忽視的各種隱性成本,實現成本的系統可控和精細化管理,確保企業經營目標的順利實現。
作者:陳定欣 單位:中鋼集團湖南特種金屬材料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