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國有上市公司財務分析問題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企業財務分析的作用及地位
財務分析,實際上是對系列組織財會工作實務、財務報表數據、會計信息及其他所涉及的系列情況的全面審視和評判。財務分析及其支撐起來的財務報告的作用主要有三個層面,一是對財務工作自身的評判及反思;二是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組織職能部門及業務部門的經營管理情況,為績效評價及管理提供基礎信息;三是可以讓高級管理人員、治理層、外部投資者、上級管理機關、資本市場投資方等相關信息需求主體,看到比較真實而又深度的信息,以為相關決策提供參考。對于財務分析或者財務評價,無論是企業還是行政事業單位方面均有一定的重視程度。在頂層設計方面,《事業單位財務規則》(2012)及《行政單位財務規則》(2012)均圍繞財務分析及其支撐起來的財務報告事項設置專章說明,其定位及地位非常之重要。在企業方面,《企業財務通則》(2006)第十三條,將“組織財務預測和財務分析”列為經營者的財務管理職責之一。相對而言,企業方面的規定內容篇幅少,定位較低。不過,在過去,曾陸續頒發《企業經濟效益評價指標體系(試行)》(1993)、《國有資本金效績評價規則》(199)、《企業效績評價操作細則(修訂)》(2002)、《中央企業綜合績效評價實施細則》(2006)等專項文件。只是,2007年以后,企業方面對財務分析的重視程度方面逐漸式微,在評價指標設置等方面沒有完善及修訂的動態進展。
(一)認知方面存在偏差
部分國企存在認知偏差的問題,其中最關鍵的表現就是,部分國有上市公司財務分析工作的推進基礎并不是基于對自身組織價值提升及財務管理工作水準提高等方面的考慮,而是著眼于國家監管部門及資本市場平臺的制度或程序要求,是為了完成應對任務而進行的。
(二)財務分析主體存在素質缺陷
部分國企上市公司的財會人員習慣于羅列及堆積系列財務數據,強化以特定方式展示而不是具體的分析。相當一部分財會人員雖然在會計核算角度上來看具備專業素質,但對企業其他方面的情況了解不足,又缺乏相應經驗,在財務分析方法運用方面也缺乏相應的勝任能力。
(三)財務分析指標存在問題
即如上一部分所言,在1993-2006年之間,企業財務分析或者評價在頂層設計方面不斷完善具體的指標體系構建及選擇。不過,而后卻停滯不前。在這種情況下,雖然部分國企在指標探索方面有一定的成果,不過大部分國企上市公司習慣沿襲過往文件層面的指標設計,不僅滯后,而且對具體企業所在地域、行業、規模特性等方面的情況結合不夠。
(四)財務分析程序不夠科學合理
部分國有上市公司在財務分析過程中,偏于閉門造車,只是在研究政府監督部門及資本市場平臺系列文件要求的基礎上,匯總、審核、根據特定格式及文件填寫財務數據,但缺乏充分的調研及溝通,影響了財務分析的實現深度。
(五)財務分析實務缺乏深度
部分國有上市公司的財務分析,呆板地根據政府監管部門及資本市場平臺的系列要求,列示對應數據,進行報表層面的數據分析,而沒有比較深入的觀察系列財務數據背后可能體現的經營管理情況。即便是部分國企的財務分析涉及到對能較好地以數據表達的經營成果的考量,但對于支撐經營的財務及資產狀況缺乏到位的認知和審視。部分企業的財務分析都屬于事后分析,即在特定月、季、年結束后進行的分析,而缺乏事中及事前等時段的分析。
三、提升國有上市公司財務分析的路徑及要點
(一)提升精確的認知水準
應該拋卻被動完成政府監管部門及資本市場平臺要求任務的心理,應該著眼于企業本身的發展,或者說企業價值提升角度思考,籍此形成推動財務分析工作的動力。應該注意優化治理結構問題,克服因國有資本所有者虛置而導致動力缺失問題。對此,可以考慮順應深化改革的趨勢,吸納社會資本進入,籍此在更深層面優化治理結構。
(二)優化相關頂層設計
應該效仿《事業單位財務規則》(2012)及《行政單位財務規則》(2012),在敘述方式及篇幅方面給予適當提升,以在制度層面提升財務分析的定位,引導系列國企上市公司強化這方面的重視度。應該繼續修正具體分析或者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和完善,應該在過往基礎上,根據各種情況進行細化分類,為每一類情況均設置指導價值更高的細分指標體系。
(三)強化與系列新理念的融合
在國有上市公司財務分析深度局限問題的背后,實際上存在著一個關鍵問題,就是近年全面預算管理、風險管理、管理會計等理念不斷被強化,而財務分析卻和這些嶄露頭角的理念呈現一定的疏離狀態,進而也影響了財務分析自身的與時俱進。所以,應該強化財務分析與系列新理念的融合,借助諸如管理會計體系構建等東風及預算管理之預算分析等事項,推動財務分析深度及質量的提升。
(四)提升執行主體的勝任能力
應該考慮優化國企上市公司的人力資源管理水準,揚棄國企過往的體制負擔,在崗位設置、職責說明、人員招聘、辭退方面突出市場化運作,避免外界干預過多導致庸人在位。應該適當采取輪崗等方式,開拓財會人員的視野,優化其內在的知識素質結構。另外就是,在人員培養方面適當和諸如管理會計及全面預算管理等的推進相結合。
(五)構建完善財務分析機制
應該揚棄過往僅為編制對外披露的財務報告而進行定期事后分析的習慣,注意提升財務分析的頻率,擴大財務分析的時點,在條件運行的情況下形成全流程、事前中后兼具的財務分析推行制度。應該根據財務分析深度推進的需要,設計健全的分析工作機制,尤其是在程序設置方面盡量細化,并為程序或者機制的落實準備充分的對應措施。另外,在具體分析實務中,應該強化創新探索,不拘一格。比如在進行盈利能力分析的時候,在根據資本經營、資產經營、上市公司、能力質量等多個角度,分別確定具體指標取舍,推進執行具體分析的同時,還應該注意揚棄諸如證券買賣等非常規項目,通過非指標性的系列信息分析確定當期利潤和當前盈利能力及未來盈利能力的內在關聯,等等。
作者:耿紅 單位:中糧屯河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