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企業內部財務分析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財務分析的主要問題
(一)企業財務報表基礎存在邏輯問題
通過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的對比分析存在明顯的邏輯聯系問題。資產負債表中的科目混用,由于財務軟件技術問題或者實際核算需要月末不做重分類調整,使報表使用者產生誤讀。整體的報表體現的資產與負債結構與實際存在明顯偏差。企業的期間費用的分類核算缺乏統一標準,存在一定的隨意性。結賬時間與實際業務發生有差異,失去了對比不同會計期間的意義。收入、成本不能及時確認,使企業的報表表現的現金流明顯背離實際交易。壞賬準備的確認標準存在一定的主觀性,缺乏客觀標準,主要是因為財務與業務兩部門的溝通不夠及時存在信息差異,導致財務產生片面認識。隨意使用會計差錯更正,對以前年度會計業務的調整不夠客觀真實,大多是由于管理者的特定需要、或者為粉飾報表。關聯交易不能正確認識,為資金使用方便在集團內隨意調撥,忽略潛在的財務隱患,同時影響了管理者對報表的資產、負債、及現金流的真實理解。
(二)財務人員對財務分析的指標和方法認識不足
財務人員對于財務指標認識不夠,源于財務人員對財務報表的解讀能力存在差異,導致對各項財務指標不能真實反映實際價值。在運用財務指標時無法真正理解各項指標之間的關系,只是從計算的結果上去分析,就很難理解各項指標所要表達的經濟涵義。不會理論結合實際,對業務經營和企業的管理缺乏足夠認識,這樣根本無法真正的分析出本企業的實際經營情況。在做財務分之前不能對財務報表相關科目的核算有清晰正確的理解,對相關的報表結構缺乏邏輯認識,對特殊事項不能做出專項解釋,財務分析缺少主次層級,財務人員對分析的方法不能靈活運用,分析不夠全面客觀,分析的結果無法體現實際內涵。
(三)財務分析報告嚴重滯后
隨著市場經濟的日益繁榮或活躍,企業間的競爭日趨激烈,科技生產力的飛速提高,企業生產周期的在逐步縮短,對產品的質量要求精益求精,所以經濟活動風險的加劇以及社會上充斥的各種信息都會有可能讓企業瞬息萬變,由此看來財務分析報告的及時性和準確性對企業的發展影響至關重要。由于受會計分期和企業管理的影響,向使用者提供的財務分析報告的時間不能夠滿足投資者對信息的及時需求。變幻莫測的市場信息使投資者需要及時了解企業投資的財務狀況和經營結果,以便隨時調整決策計劃,這種基于會計分期假設定期編制的報表具有一定滯后性,影響了信息的及時性。
(四)對風險和不確定信息的披露不足
由于估計和判斷的客觀存在,風險和不確定性影響著整個會計處理過程。在目前的資產負債表中,各項資產、負債乃至企業的期間利潤都是非常確定的單一數字體現的。常見的會計工作確認的利潤就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只有將來真正收回或付出貨款時才能最后確定業務利潤。同時,應收款或應付款的不確定必影響資產或負債的不真實。金融工具的受市場影響對其價值的確認不夠充分。會計差錯更正及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會受主觀意識的影響。在財務報告體系中,歷史信息會占絕大的比重,許多能反映企業未來前景,對使用者非常有用的預測性信息被忽略在財務報表之外。
二、提高財務分析能力的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財務分析制度
企業以運用科學合理的財務分析制度來規范財務分析工作,是提高財務分析的有效舉措。大多企業的財務分析制度,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使財務分析缺失考量的標準。所以,企業建立科學的財務分析制度十分必要。財務部門可以設立專門的財務分析崗位,選聘專業的財務分析專員,明確崗位的基本責任和目的,制定財務分析工作的標準。提高財務指標和分析方法的運用,確保財務分析能滿足使用者的需求。
(二)事前預測規劃財務分析的框架
企業內部財務分析應在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及附注的基礎上結合具體情況和使用者需求建立框架:可以具體如下:報告目錄、重要提示、報告摘要、具體分析、問題重點綜述及相應的改進措施。對本期需要報告內容的高度濃縮,一定要言簡意賅,通俗易懂。針對本期報告在新增的內容或須加以重大關注的問題做出說明,旨在引起領導高度重視,讓領導們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對報告的整體性認識以及本期報告中將告知的重大事項。
(三)緊密結合公司業務分析
企業內部財務分析報告一定要與公司經營業務緊密結合,財務人員要領會財務數據背后的業務背景,切實揭示業務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財務分析不能就數據論數據,讓缺乏專業知識的使用者感覺生澀難懂,財務分析不只是各種財務數據簡單的匯總。讓枯燥的專業術語和龐大的數字以生動、淺顯易懂的手法表現出來。財務分析人員通過對業務的了解和明察,并具備對財務數據敏感性的職業判斷,即可判斷經濟業務發生的合理性、合規性,由此寫出來的分析報告也就能真正為業務部門提供有用的決策信息。
(四)要突出重點,深入淺出進行分析
財務狀況分析重在解決問題,查找原因,提出建議。所以分析內容應當突出當期財務情況的重點,抓住問題的本質,找出影響當期指標變動的主要因素,重點剖析變化較大指標的主、客觀原因。這樣才能客觀、正確地評價、分析企業的當期財務情況,預測企業發展走勢,從而有針對性的提出整改建議和措施。財務數據有時會有良好的指標背后隱藏著個別嚴重的缺點、漏洞和隱患,這就要求我們既不能被表面現象所迷惑,又不能就事論事,而要善于深入調查研究,善于捕捉事物發展變化過程中偶然現象中的必然規律,抱著實事求是的態度,克服“先入為主”的思想。通過對現有大量詳細資料的反復推敲、印證,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以得出對企業財務狀況客觀、公正的評價。如,僅指標的對比口徑上,就要深入調查核實,換算其計價、標準、時間、構成、內容等是否具有可比性,沒有可比性的指標之間的對比只能扭曲事物的本來面目,甚至會誤導報告使用者。
(五)要堅持報表分析與專題分析相結合的原則
企業的狀況財務分析主要從三大報表著手,對企業各期的經濟指標進行分析,編制財務情況說明書。從效果上看,難以面面俱到,實際作用有限。在實際工作中,財務分析往往缺乏與閱讀對象的溝通,缺乏對主要經營事項進行有的放矢的專題分析。因此,企業財務分析報告應圍繞領導和廣大干部職工最關心的熱點問題和實際工作中遇到的新問題來展開,傳遞對領導決策有用的信息,真正起到參謀作用。
作者:王文輝 單位:河南蘭德置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