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建筑表皮包裝藝術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1重表皮
由于技術水平和資金條件的限制,在過去大多的傳統建筑和現在的許多普通建筑中,它們的建筑表皮都屬于重表皮,常用的材料如磚塊、石頭、混凝土等。重表皮即是建筑的外立面,也是建筑構造的一部分,與建筑主體結構密切聯系,甚至是一種內部結構的外在表現。因此重表皮根據與建筑主體的關系還可以分為結構性重表皮和功能重性表皮。結構型重表皮,實質就是建筑結構的一部分的外在介質,比如承重的墻體。結構柱等。這些既是建筑的主體結構,也被視作建筑外層表皮的一部分,但嚴格來講是屬于建筑體量范圍。它們的裝飾,更多是通過附加構件完成的,如在外墻或柱子上做個浮雕拼花等造型。這種建筑表皮一般多屬于傳統的建筑或現代一般性砌塊建筑。功能性重表皮,表現出的是一種與結構相對獨立的狀態,其表達和功能聯系緊密,如框架建筑的外填充墻或附屬物、橫向的陽臺板、懸窗下臺等。
1.2輕表皮
這種表皮,常見于分離于建筑立面荷載以外的圍護結構,其材料多以輕型材料為主,如金屬、合金、木質板材、塑膜、帆布、玻璃、磚瓦瓷片等。表皮結構較為獨立,可搭接在建筑主體上也可獨自成體圍在建筑外圍。因此輕表皮對于建筑外形態改變更加自由多變,能更好的解決建筑內外物理能效的問題。同時輕型材料的多樣化結合不同的結構搭建方式可以為建筑造型帶來各種特色形態構成,如玻璃幕墻帶來簡潔流暢、鋼結構帶來自由曲線、帆布帶來各種抻拉曲面、合金板材帶來各種拼貼組合等形態。形態豐富的輕型表皮構成較之重表皮能有更多的途徑和方法去適應、改善、創新現代建筑發展的需求。因此,在這里指出本文所表達的側重點在于建筑表皮的輕表皮的分析,對其與建筑之間的關系方面展開論述研究。
1.3建筑表皮形態構成
這里主要指建筑表皮視覺表達和形態構成問題,在現代形態學的基礎上探討現代建筑表皮形態構成的基本規律和方法,并解析各種形態構成方法在表皮設計中的應用。建筑表皮形態根據不同分析的角度我們大致有以下幾類劃分,從視覺形態可分為:平面構成、立體構成、色彩形態、材料構成、肌理構成;從技術功能角度分為裝飾性構成、生態性構成、媒介性構成;從結構角度分為附屬結構、獨立結構、裝飾結構。這些不同的形態構成方式組成了表皮形態構成的規律方法,使未來建筑表皮向著更加智能化的方向發展。
2建筑表皮的本質屬性
在當代的建筑領域尤其是建筑表皮形態這一方面,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科學、技術、文化快速發展,也呈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多樣性,與古典或傳統風格的建筑物相比,我們會越來越多的發現外表“怪異”的建筑出現在我們的視野里:折板的、流線的、巨構的;伴隨著用各種各樣的材料:金屬網、腐蝕板材、半透明的聚碳酸酯板、塑料、玻璃。現代建筑表皮材料的建模方法和造型的概念、思維變得非常靈活,中國和世界的流行形式似乎在傳達一個“現象”想象力有限的,創造力無限。綜合當代建筑皮膚各種形態現象,我們可以看出建筑表皮本質屬性的以下三個不同層面:
2.1建筑表皮是建筑內外空間的介質
從空間角度來看,它是各種空間形態的基本物質基礎,表皮不僅為幫助建筑內部過濾外部影響、提供安全私密內部環境基本保障。同時,表皮形態也是建筑內部結構延伸到外部空間的介質,對于空間的轉換可以起到和好的作用。
2.2建筑表皮是建筑視覺傳達的“特色臉面”
古語云:“面由心生”。建筑表皮就是建筑的“臉面”,有什么樣的建筑屬性就會產生什么樣的“臉面”;相反建筑的“臉面”—表皮又是建筑對外視覺傳達的直接載體。通過建筑表皮可以傳達出建筑的結構形式、技術功能、歷史內涵及文化風格等諸多特色,所以,建筑表皮作為建筑的“特色臉面”記載了建筑發展歷程,形成了城市地域文化,蘊藏了人類豐厚的文明遺產。
2.3建筑表皮的變化反映社會變革中的訴求
當世界發展到今天,社會環境巨變:人口膨脹、能源危機、環境污染、生態惡化,人類生存環境受到極大挑戰!因此,在建筑表皮與環境的交互中,表皮的變化開始越來越多的向著人性化、生態性、節能性的方向發展,表皮的作用被重新認識,其形態結構進一步的被創造發展,新技術新材料也為表皮形態增加了更多的變化與選擇。
3建筑表皮的意義與作用
3.1建筑表皮的意義
在傳統的建筑理念中,建筑表皮與建筑結構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很大程度制約了建筑表皮形態的革新,從而抑制表皮結構在整體建筑形態中應有功能的有效發展。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近現代許多建筑表皮形態已經開始逐漸破除舊的表皮理念,而是把表皮形態看作既與建筑形態有機組成,又具有自身獨特的內在構成方法與組合規律的獨立形態,這樣更加確立現代建筑表皮在整個建筑構成中所具有的價值與意義。同時隨著現代虛擬技術在建筑設計中的使用,更加多元化的形態與造型方法充斥著建筑與表皮的形態—材料、技術、光影、媒介、色彩等元素為現代建筑表皮提供出了豐富的形態元素與造型方法,從而把表皮形態的美學視覺品質與實效應用功能提升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總結歸納它的形態構成方法也可為建筑師充分表達各種理念情感提供了廣闊的平臺,這也是本文表達含義。
3.2建筑表皮的作用
建筑是空間界定的一種方式,無論在單體建筑和組群建筑的內外都會擁有一種空間與之密切聯系,我們常把這種相對被建筑限定的空間稱之為建筑環境,它又分為內環境和外環境,而建筑表皮就是同時聯系內外環境的介質。我們知道不同的建筑表皮變化,可使得建筑內外環境的層次、內涵、情感及文化現顯出不同的意境,給人以多樣的感受。所以,表皮是構筑建筑內外空間環境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表皮與內外環境的交互融合,使建筑成為附著了時間、性格、生命的載體。在建筑環境的營造中,表皮所呈現的形態美是建筑的感官印象,而建筑與環境之間所形成的那種和諧的質感美、意境美則恰恰需要表皮的參與并成為之間的紐帶。
4總結
現代建筑表皮既是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新型的獨立結構,在未來的建筑形態發展中是其主要的建筑外“包裝藝術”的載體。表皮的革新與變化勢必帶動建筑外包裝藝術從平面走向立體,從單一走向多元的方向,使建筑的包裝藝術具有更廣闊的表達語意,更準確的定位建筑的內涵屬性。
作者:司化 潘林 單位:新鄉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