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業保險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農業是一個國家的經濟基石,“三農”問題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大問題。而農保險是政府支農惠農的重要手段之一,農業保險可以幫助農戶有效地規避農業風險,對于貴州省的脫貧攻堅和實現鄉村振興都是不可或缺的方法之一。為促進農業保險發展,充分發揮農業保險其保障功能,提出加大農業保險的宣傳力度,調高財政補貼力度和積極開發新險種的建議,讓農業保險可以促進貴州省鄉村振興的發展。2017年,鄉村振興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首次提出,會議上還提出要讓農也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2018年的中央一號中正式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鄉村振興,生活富裕是根本,擺脫貧困是前提。我國已于2013年提出精準扶貧的概念。精準扶貧是指根據各地區的不同和各地農民貧困程度不同,科學地運用有效的流程對于需要扶貧的對象進行進準的識別、幫扶和管理的方式。貴州省是全國貧困人口最多的省份,是脫貧攻堅的主戰場。2015年貴州省有623萬貧困人口,占全國貧困人口的8.9%,貧困發生率18%。至2018年貧困人口數下降到155萬人。農業保險作為現行條件下最行之有效的支農惠農手段,可以穩定農民收入,保障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農業本身具有弱質性,由于受自然環境影響較大,病蟲害、干旱、洪澇對于農業都有著致命的打擊,致使減產升值絕收。除此之外,市場風險也影響著農業的發展,“谷賤傷農”,農民經常會面臨因災返貧的困境。農業保險的開展可以化解農業生產中的農業風險,彌補農戶的經濟損失,提高農戶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對于促進農民脫貧有真重要的作用。自2007年貴州省農業保險轉變為政策性農業保險,農業保險迅速發展,農業保險保費收入由2007年的7054萬元上升到2018年的118798萬元,賠付額由2007年的187萬元上升到2018年的61617萬元,并開展了包括氣象指數保險、目標價格保險等11個農業保險險種。貴州省政府對于農業保險給予給高的重視。2016年,貴州省人民政府下發《關于加快加快保險業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要求穩步推進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大力發展適合“三農”的商業人身和財產保險。為貫徹落實的戰略部署及中央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貴州省委和貴州省人民政府聯合出臺《關于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中提出大力發展政策性農業保險和商業保險,積極探索價格指數保險、氣象指數保險、收入保險等,并及積極推進“銀政保”等合作模式提高金融服務水平。農業保險對于脫貧攻堅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農業保險的發展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
1.1農業保險發展現狀
2007年農業保險由商業模式轉變為政策性農業保險,貴州省農業保險發展較為迅速。隨著國家扶貧政策的推進,自2016年建設保險助推脫貧攻堅示范區以來,貴州省打造了多個保險助貧示范點。2019年1-11月,貴州省農業保險保費收入達到13.22億元,同比增長14.28%,保障644萬次農戶,提供風險保障1725億元,同比增長12.47%,支付賠款7億元,保險簡單賠付率53%。2007-2018年貴州省農業保險保費收入及賠款支出如表1所示。如表1所示,貴州省農業保險自十一五以來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2016年建立保險示范區以來,保費收入及賠款支出增長速度較快,由此可見,建立保險示范區以來,貴州省農業保險迎來迅猛發展期。
1.2貴州省農業保險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2.1農戶投保意識不強貴州省農戶的投保意識不強,造成對農業保險的有效需求不足,究其原因,有以下兩點:第一,貴州省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較低,2018年,貴州省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為9716.10元,而同時期全國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為14617.03元。貴州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遠低于全國水平。可配收入不足,造成農戶對于農業保險需求不足;第二,貴州省農戶的受教育程度不高,導致農戶對于農業風險認識不足,對于農業保險缺乏了解,導致對于農業保險的需求不足。
1.2.2承保機構積極性較低貴州省農業保險承保機構較少,2017年全省共有六家承保機構,分別為人保、太保、平安、國泰財險、錦泰、國元,其中國元為專業的農險公司,其中人保的保費收入為38056萬元,約占全省農業保險保費收入的45.87%。因此,貴州省農業保險主要由人保承辦。基于保險機構的盈利性,保險機構對于農業保險的經營積極性不高。
1.2.3財政補貼力度不足貴州省農業保險的財政補貼各險種基本都在80%左右,其中包括中央補貼和地方補貼。由于貴州省本身財政不富裕,對于農業保險的補貼就存在不足的情形,而且層層補貼模式導致對于農業保險的補貼有事不能及時到位,這就影響了承保機構對于經營農業保險的穩定性,不利于農業保險的發展。
2.促進農業保險發展的建議
2.1加大宣傳力度
積極宣傳農業保險的相關政策和知識,鼓勵和引導農戶自愿參保。保險公司也應配合政府,積極與政府通力合作,大力宣傳農業保險相關知識。通過對于農業保險在多種渠道的宣傳,進一步增強農民對貴州省農業保險相關工作以及內容的知曉度,增強農戶的農業風險防范意識和參保意識,引導農戶積極主動參保。
2.2加大財政補貼力度
應該結合貴州省財政的實際情況,加大對于農業保險的財政支持力度,一方面。可以加大對于農業保險的補貼力度,可以重點加大對于特色險種及特色農產業的財政補貼;另一方面,可以對于農報顯示是一定的稅收減免,降低其經營的資金風險,提高其利潤,從而穩定保險公司的經營,提高其開展農業保險的積極性。
2.3加快新險種的開發
在開發新險種時,一方面,保險公司應深入調查研究貴州省基層的實際情況,立足于貴州省的資源優勢及特色,努力開展特色農產品保險;另一方面,要改變傳統的保險形式,在開展產量保險形式的情形下,積極探索新型農業保險形式,例如積極探索氣象指數保險,“保險+期貨”模式。
作者:郜羽 單位:貴州財經大學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