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冬奧經濟產業體系構建與政策配套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冬奧會在北京、張家口兩地舉辦,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實施提供了新的引擎,注入了新的動力。冬奧會的舉辦將進一步擴大北京的國際影響力,提升張家口的城市品牌形象。冰雪產業作為一項系統工程,會有力地帶動運動裝備制造等產業的發展,而且對建筑、旅游、娛樂、餐飲住宿、信息傳輸、交通運輸、生態環境等都有較大的需求和影響,能夠有力推動相關支持性產業的需求結構調整升級。探索依托科學謀劃、合理布局將“奧運經濟”效應轉化為可持續、永久性的發展動能,具有十分重大的戰略意義。本文以冬奧會為契機,依托冬奧場館和產業園區,以冰雪產業為核心,以張家口部分區縣為重點,構建系統完善的冬奧經濟產業體系,為張家口經濟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撐。
關鍵詞:奧運經濟;產業體系構建;冰雪產業;空間布局
一、張家口產業發展現狀
張家口市地處河北省的西北部,是連接京津冀三地的重要交通樞紐。自2015年北京-張家口冬奧會成功申辦以來,不僅大大提高了張家口的城市知名度和城市品牌形象,而且極大地推動了張家口經濟產業的迅猛發展。近年來,張家口市生產總值穩定增長,其中第一產業仍然發展緩慢,在三大產業中占比最低;雖然自申辦冬奧會以來,張家口為打造無鋼化、無礦化城市,穩扎穩打、不斷努力淘汰落后產能企業,但是至今第二產業仍然占比過重;第三產業比重逐年上漲,但產業結構“二三一”的傳統發展模式仍然沒有改變。
二、冬奧經濟發展國際案例
(一)借鑒冬奧經濟發展國際案例的意義
“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標、全國各地開展的“百萬青少年參與冰雪運動”的活動,使冰雪運動更為廣泛地向普通大眾普及,廣大人民群眾參加冰雪體育運動的熱情被全面點燃,相關的冰雪產業正在成為我國發展速度最快、關聯帶動作用較強、最具發展潛力的朝陽產業。冰雪產業作為一項系統工程,會有力地帶動運動裝備制造等產業的發展,而且對建筑、旅游、娛樂、餐飲住宿、信息傳輸、交通運輸、生態環境等都有較大的需求和影響,能夠有力推動相關支持性產業的需求結構調整升級。目前,我國冰雪產業發展基礎薄弱,自2015年成功申辦冬奧會以來才逐漸發展起步,但至今仍未形成規模化的產業鏈。借鑒眾多奧運舉辦地的經驗,“奧運經濟”效應具有短暫性、易消失的潛在風險。探索依托科學謀劃、合理布局將“奧運經濟”效應轉化為可持續、永久性的發展動能,具有十分重大的戰略意義。
(二)冰雪產業發展國際案例
歐洲的冰雪產業發展最早,并且擁有得天獨厚的冰雪資源,以法國、瑞士、奧地利、德國等國家發展最為顯著。以第一屆冬奧會的舉辦為契機,歐洲興起了冰雪產業的開發計劃,零售業、高端酒店業、飲食產業等隨之快速發展。北美地區的美國和加拿大是滑雪旅游業發展最成熟的地區,2018年美國的滑雪人次趕超法國排名第一。亞洲四小龍的日本和韓國的冰雪運動發展已有近50年的歷史。1988年漢城冬奧會以來,促進了韓國的經濟增長、擴大了就業人數。2018年平昌冬奧會的成功舉辦再次實現了經濟跨越式增長。日本已經形成完整的冰雪產業鏈條,人工降雪技術和索道制造等在國際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實力。但是,隨著全球氣候變暖、雪季縮短,滑雪市場競爭大、逐漸飽和,冰雪裝備設備供給大于需求等因素的影響,各國冰雪產業生產總值近三年內增速緩慢,甚至出現下滑趨勢。
三、張家口冬奧經濟產業體系構建及空間布局
從京津冀區位特征來看,張家口擁有豐富的資源稟賦、地理優勢和良好的產業基礎,2022冬奧會的舉辦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兩大契機,為打造張家口城市品牌效應、完善產業布局與配套設施建設、推動區域經濟迅速發展提供了機遇。京張冬奧會的申辦推動了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京張高鐵、延崇高速正在施工,均預計2019試運行,這加快了京張地區的互通能力、縮短了空間距離。張家口應充分利用冬奧會這一歷史機遇,充分發揮區域優勢,逐步推進區域經濟協同發展、培育冰雪相關產業,形成多層次、可持續、共創共贏的冬奧經濟產業體系,合理規劃空間布局,為張家口留下寶貴的奧運遺產。
(一)冬奧經濟產業體系構建
張家口冬奧經濟產業體系構建仍處于建設初期,尚需較長時間構建完整的產業鏈條。冬奧經濟產業體系主要包括:1、奧運場館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在現有滑雪場基礎上,改建冬季兩項、跳臺滑雪、越野滑雪比賽場地,著手打造張家口奧運村,張家口場館和基礎設施配套項目約76個,已先后開工65個。同時,逐步推進通信、醫療衛生、消防、安保等配套項目的建設與完善。2、冰雪裝備制造和科技產業園區建設滑雪場所用設備主要包括魔毯、索道、雪地摩托、壓雪機、造雪機等。目前張家口雪場裝備設施以進口為主,自主研發創新制造能力欠缺,人力技術投入不足,后期運營維護成本高。張家口雪場眾多,對雪場裝備需求量大,必須加快裝備制造業發展,提高自主研發能力。例如,張家口煤礦機械公司與法國MND公司合資建立安美地山地有限公司,發揮張家口人力資源優勢,共同打造滑雪裝備制造業發展。加速建設高新區和宣化區兩個冰雪產業園區,完善園區內部基礎設施,加大人才引進,推動張家口冰雪裝備制造業深入化、分工化發展,宣化區冰雪產業園區依托重工業傳統城區的優勢,主要發展裝備制造,高新區主要發展滑雪工具、服裝制造,將張家口逐步打造成為國家冰雪裝備研發制造生產基地。3、冰雪特色旅游與服務業建設發揮張家口地理區域優勢,依托自然資源,將張家口打造為“滑雪旅游勝地,生態休閑之都”,重點建設冰雪旅游、消夏避暑、溫泉養生等系列旅游項目。張家口冬季冰雪資源豐富,目前只有崇禮冰雪旅游發展較快。打造國際知名滑雪勝地,張家口應提高旅游人次承載力,協同開發沽源、張北、蔚縣、涿鹿等多地冰雪資源,開發規模化、休閑度假一體化、用戶體驗式的特色旅游項目。打造完整產品鏈條,提供衣食住行、旅游、購物等全方位需求服務。深度挖掘自身資源,發展個性化旅游服務業,提供差異化產品,例如可以在張北、崇禮等地舉辦冰雪音樂節,雪友在放松身心的同時可以享受一場視聽盛宴。
(二)冬奧經濟產業空間布局
高新區、宣化區位于京張交通樞紐要道,區域面積廣闊,制造業基礎雄厚,工業制造人力資源豐富,建設高新區、宣化區兩個冰雪產業園區,為冬奧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和依托。懷來縣毗鄰北京城郊,交通便利,北京三甲醫療資源、教育資源落戶懷來;懷來地熱資源豐富,可以深入發展溫泉養生旅游項目。張北著重打造云計算基地,推動大數據產業發展,為張家口冬奧經濟發展提供數據依據。橋西、橋東主城區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產業承接、發展特色農業,實現“主城區”與近郊區聯動發展,拓寬發展空間。
四、張家口冬奧經濟產業配套政策
(一)加大宣傳力度,打造“互聯網+冰雪”
張家口要充分發揮區域、資源優勢,加快大數據中心基地建設,將互聯網成果與傳統產業緊密連接,依靠互聯網加大冰雪運動的宣傳力度,真正落實三億人上冰雪的政策,不斷滿足大眾生活的品質追求和消費升級。利用大數據精確找到消費人群,并提供需求與供給深度耦合的產品。
(二)提高城市軟實力、提升城市形象,建設國際冰雪旅游勝地
冬奧會的成功申辦不僅推動張家口產業優化升級,而且敦促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迎冬奧盛事,創文明城市”不僅是一句口號標語,更是張家口市政府的整改決心。張家口市政府建立創城考核機制,落實責任到人,改善環境衛生,提高公民素質。
(三)注重人才培養,注入發展動力
冰雪產業的迅速發展使得人才緊缺問題嚴重,為保障冬奧經濟可持續發展,必須進一步提升人才培養機制。以張家口本地高校為依托,加強產學研合作模式,實現技術創新的上中下游的融合。實現奧運進校園,在高校成立奧運培訓基地,打造特色奧運+課程,為冬奧會經濟產業發展輸送體育人才、培訓人才、服務人才。
作者:汪麗芳 李靜 宋昌耀 單位:張家口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張家口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