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建筑工程特種機械設備安全管理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隨著我國城市發展進入到快車道,帶動了建筑行業的發展,特種機械在建筑領域使用的情況越來越普遍。外用電梯、起重機以及塔機等特種設備在建筑工程中的使用極大提升了工程的質量安全和施工效率,同時特種機械維護和操作較為簡便,能夠充分滿足穩定生產的需求。但是特種機械作業存在較多不安全因素,如果在生產作業過程中監督和管理缺位,將引發一系列的安全事故,甚至危及工作人員的生命以及經濟損失。所以,建筑施工單位需要結合生產實際,建立和完善特種機械管理的制度,確保施工作業的安全性。
1工程簡介
某高速公路工程設計里程為K61+555~K68+020,路線長8.723km(以右線計)。主要工程量如下:路基長度2408m、路基挖方(含互通)452.3萬m3、路基填方(含互通)13.8萬m3、棄方352萬m3;橋梁4263m/12座:特大橋1735.4m/2座、大橋2461.2m/9座、中橋78.5m/1座(不含停車區天橋);樁基礎794根;預制梁1523片(其中30m箱梁1068片、40mT梁371片、25m箱梁12片);涵洞77.71m/1座;停車區1處。在施工過程中運用了龍門吊、架橋機、塔吊等多種特種機械輔助施工,因此本文將對所使用特種機械施工涉及的安全管理問題進行分析,旨在降低特種設備發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
2特種機械管理的特征
在建筑施工現場特種設備的管理工作是較為繁復的。首先要制定針對特種設備作業的管理制度以及相關措施,這需要結合生產作業實際情況全面考慮,確保特種設備施工作業的安全管理及維保工作有制度的引導。特種設備施工作業屬于高危作業,在很多方面涉及安全管理工作。在施工過程中,由于現場工作人員安全意識缺乏、安全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安全責任較為模糊以及設備維保工作缺位等因素,極有可能引發較大的安全事故。施工工程交叉作業較為普遍、作業種類多、流動性也強。所以在施工過程中特種設備的管理顯得尤為重要,同時需要考慮的因素也較多。
3目前我國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
3.1未形成完善的管理體系
目前,我國建筑工程已經實現規模化作業,涉及面較廣,特種設備和操作人員流動性十分頻繁,同時在生產作業過程中管理人員數量無法滿足現場施工的需求,暴露出管理力量不足等問題,同時施工單位也未建立和形成較為完善的特種設備安全管理體系。另外,很多施工單位對于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重視度不夠,特別是在特種設備資料、臺賬等方面的建立工作存在缺失,施工現場管理十分混亂。
3.2特種設備質量參差不齊
由于施工現場所涉及到的機械設備有可能來自于不同的單位及制造生產商,不同的企業對自身生產的機械質量要求有所差距,從而形成機械設備質量參差不齊的情況。比如一些特種設備,一部分出自生產經驗、技術力量、工藝裝備較差的工廠;有些是出自技術能力雄厚的企業;還有一部分是生產能力、生產技術一般的中型企業出產。根據不同的設備租憑需求,所選擇的設備質量也有所不同,在此方面目前仍沒有較為明確的限制措施。
3.3管理措施滯后
隨著《行政許可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等多項規定的具體實施,傳統的管理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當下社會發展的需求,這就給管理上增加了一定的難度。(1)對于一些特種設備來說,在行業、國家產品標準方面并沒有一個明確的規定,只是對管理規定、安全技術規范做出明確指示,這就導致在管理這些設施、設備上欠缺一定的嚴謹性。(2)就目前來看,檢測、檢驗特種設備的機構管理要求和制度各不相同,這就導致對特種設備進行檢驗的機構存在服務宗旨不統一、標準不統一等情況。(3)由于部分特種設備主要通過租賃的方式使用,但是租賃企業由于缺乏良好的管理能力,導致在施工安全管理、人員技術素養、組織管理能力、維修保養、安全控制等方面出現不同程度的問題。
4提升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的途徑
4.1建立和完善設備管理體系
建立完善的特種設備管理體系首先要從制定組織措施開始,施工現場的特種設備管理需要以項目部為核心展開,項目經理為主要責任人,在主要責任人身上強化安全管理,其次是提高特種設備專職負責部門的管理,從特種設備的購買、安裝、使用、維修保養、報廢等整個過程中,各負責人需要履行好職責范圍內的責任。在施工作業中監管部門應做好監督管理工作,檢查設備是否具備施工作業的資格,是否向政府主管部門提交了報告,是否按照操作規程使用,同時要對操作人員以及設備維修人員進行資格審查,杜絕無證上崗情況的發生。
4.2對特種設備操作人員加強管理
特種設備操作人員進行專業的技能培訓并取得相應資格證后方可上崗,按照我國相關的法律要求,特種作業操作證需要每兩年進行一次審核。按照規范,當特種設備操作人員進入到工作崗位后需要進行全面的安全技術交底,聽從管理人員的指揮,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規范來操作,同時密切關注設備運轉情況,以便及時排查故障。日常維保工作中要嚴格執行相應的設備保養制度,確保特種設備連續、正常運轉。針對易出現故障、利用率高和易損壞的特種設備要做好故障排查工作,確保設備狀態的良好,有效預防故障發生。在施工時如果出現故障需立即停機檢查,組織維修人員進行故障排除工作。對于容易損壞的部件要提前儲備,避免因采購等原因使設備出現長時間停機現象。對于使用率低的設備應采取租賃的方式,做好市場調研,提高成本管控。
4.3加強施工現場特種機械的檢測力度
必須增強施工現場使用的特種設備檢測力度,務必做到先檢測、后使用。逐漸完善特種設備的安全裝置、機械性能、安裝質量、有關技術資料的檢測和驗收等工作,讓特種設備的使用過程更加安全、管理更加規范,避免特種設備出現故障。企業安監部門應該加強特種設備的檢測力度,提高檢測質量,避免出現缺項檢測、漏檢、遲檢等,尤其是針對檢測不合格的特種設備,應根據情況及時采取拆除、報廢、封停等措施,避免為后繼使用埋下安全隱患。
4.4對特種設備進行信息化管理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特種設備管理人員應積極運用信息化技術來提高管理質量。施工單位需要建立完善的特種設備信息網,研發符合施工實際情況的管理軟件,加強領導和規劃,在開展該項工作的同時加大資金投入,進一步落實特種設備的統一管理,實現快速反應、資源共享的目標,通過信息技術手段,將整個特種設備全程管理的信息連接起來,規范特種設備的使用、維護、保養以及設備改造等方面的工作。將風險評估技術引入到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中,能夠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隨著多種特種設備使用愈加普遍,早期投入使用的設備已經到了事故的高發階段,針對這些陳舊設備需要進行全面的安全評測。近年來各施工企業越來越重視安全評估,在開展這項工作給予了支持。該項工作的開展已經初見成效,在施工作業中安全事故發生率明顯降低。特別是運用應急技術以及預警監控系統,能夠實時發現事故隱患,避免經濟財產的損失。
4.5建立特種設備檔案
建立完備的特種設備資料檔案,同時設置專職人員整理有關安全技術資料檔案,這是實現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的重要內容。現場人員需要做好資料整理和歸檔工作,根據時段的不同整理資料。當特種設備投入使用后,要重點整理技術資料、設計文件、檢驗檢測證明、產品質量合格證明等相關文件。設備安裝過程中要整理好監督檢測合格以及安裝技術資料。施工作業過程中要記錄設備運轉情況以及自檢自查的記錄。出現設備故障后相關人員要仔細記錄好事故原因以及采取的措施。同時在日常使用過程中做好維保記錄、設備改造、安裝以及檢驗等文件。
5結語
隨著我國建筑行業越來越呈現出規模化作業的特點,特種設備的使用越來越普遍,其安全生產管理將成為建筑施工中的重點工作。因此建筑施工企業需要提升監管力度,根據生產實際情況來制定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進而保證施工作業的高效、高質量。
參考文獻:
[1]劉瑜城.房建工程起重機械與特種設備管理[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03):27-29.
[2]周光明.關于建筑工程現場特種機械設備安全管理措施探討[J].四川水泥,2018(03):205.
作者:張利軍 單位:中交二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