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養殖調查報告范文

養殖調查報告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養殖調查報告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養殖調查報告

第1篇:養殖調查報告范文

養殖專業合作社的現狀

現存的養殖專業合作社按飼養品種可分為生豬、家禽、肉牛、奶牛、兔、蜂、肉羊、綜合類等養殖專業合作社。按合作社的運作模式不同大致可分為三類:1.“公司+合作社+農戶”型。此類合作社大多以食品加工企業為龍頭,實行產加銷一體化,帶動能力強,社員基本利益有保障,市場風險較低,社員素質高、發展后勁強,符合合作社發展方向。但該類養殖專業合作社數量較少。2.“規模養殖場+合作社+農戶”型。此類合作社大多以較大的養殖場(小區)為基礎,技術上能相互交流,信息上互通,帶動能力較強,可維護合作社的基本運作。但防范和化解風險能力低,當不確定因素發生時,很可能出現合作社解體。該類養殖專業合作社數量較多。3.“合作社+農戶”型。此類合作社大多是鄉鎮或行政村或某農戶領辦,社員之間關系松散,在飼養管理、養殖技術、疾病的預防治療等方面缺乏交流,沒有穩定的基礎,銷售市場不一,帶動能力低,管理難度大。該類養殖專業合作社數量最多。

存在問題

1.政府及有關部門對養殖專業合作社的政策扶持力度和服務工作跟不上合作社發展的需要。

2.一些養殖專業合作社不具備合作制性質。有些成立的養殖專業合作社是以套取國家扶持資金為目的的“空殼”合作社。

3.一些養殖專業合作社組織化程度不高,動作不夠規范。

4.合作服務功能不強,帶動能力差。

5.養殖專業合作社的發展空間受限。

養殖專業合作社發展的思考

一、加大對養殖專業合作社發展的政策扶持力度。1.加大財政扶持力度。各級財政應將養殖專業合作社專項扶持資金列入預算,并逐年增加。扶持資金主要用于支持養殖專業合作社開展信息交流、社員技能培訓、畜產品質量標準與認證、畜牧業生產基礎設施建設、市場營銷和技術推廣等。2.加大金融服務支持力度。各有關金融機構應采取多種形式,為養殖專業合作社提供多渠道的資金支持和金融服務,對實力強、資信好的養殖專業合作社可以授予一定的信貸額度,適當增加信貸額度,減化辦理手續。3.制定優惠政策。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制定有關養殖專業合作社的優惠政策,為養殖專業合作社的畜產品生產基地建設提供用地方便;積極幫助完善在建或規劃建設的養殖專業合作社的供水、供電及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養殖生產環節用電執行農業生產電價標準。4.實行獎勵政策。各級政府定期對管理規范,帶動能力強,對農民增收貢獻突出的養殖專業合作社組織及工作者進行表彰和獎勵。5.落實稅收優惠政策。積極落實養殖專業合作社在農產品購銷環節的減稅、免稅政策。6.積極支持參與畜牧業項目建設。養殖專業合作社可作為畜牧業建設項目的實施單位,獨立申報、承擔畜牧業建設項目。7.做好工商登記和商標服務。縣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認真做好養殖專業合作社的指導和服務工作,配合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幫助完善工商注冊登記,依法保護養殖專業合作社的商標、商號等知識產權。

二、加大宣傳培訓力度,推進養殖專業合作社規范發展。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要充分利用各種新聞媒體,采取有效形式,加大對《合作社法》的宣傳力度,為發展養殖專業合作社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按照分級對口的原則,有計劃、分層次地對管理部門業務骨干、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進行政策法規、誠信意識和專業知識培訓;建立健全示范體系,開展抓點示范工作,通過典型示范,輻射帶動養殖專業合作社規范發展;鼓勵畜產品銷售經紀人、畜牧龍頭企業等牽頭領辦各具發展特色的養殖專業合作社。幫助有條件的農民協會按照法律要求改造改建成養殖專業合作社。按照法律規定建立健全組織章程和社員(代表)大會、理事會、監事會等組織制度,合理設置組織機構、社員股金結構,規范財務制度、會計核算和盈余分配,健全檔案管理,實行社務公開,接受社員監督。強化合作社服務功能,積極推 行統一供種、統一技術培訓、統一生產標準、統一品牌、統一銷售的運營模式,推進畜牧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規模化經營。

三、提高養殖專業合作社組織化程度。1.加強養殖專業合作社的內部管理,通過實行“五統一”等辦法,降低飼養成本,提高合作社的經濟效益,增加二次返利額度,增強社員的凝聚力。2.推進同類型的養殖專業合作社組建跨村跨鄉的養殖專業合作社聯合社。3.鼓勵和支持不同類型養殖專業合作社按市場運營辦法實行上下游產業鏈對接,增強共同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4.不斷完善養殖專業合作社之間的協調和協商機制,著力提高自律和維權意識,增強綜合能力。

第2篇:養殖調查報告范文

(1.滄州市水產技術推廣站,河北 滄州 061000; 2.河北省水產技術推廣站,河北 石家莊050011;

3.河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河北 石家莊,050024;4.黃驊市水產局,河北 黃驊061000)

三疣梭子蟹(簡稱梭子蟹)是滄州地區海水池塘養殖的主要品種之一,尤其在黃驊市水產養殖中占有重要地位,至今已有15年的養殖歷史。2013年,黃驊市梭子蟹養殖面積達到4 000 hm2,占海水養殖總面積的80%。但是多年來梭子蟹養殖一直存在諸多問題,尤其近幾年“牙膏蟹”等病害發病率持續上升造成產量不穩、效益下滑,養殖戶信心遭受打擊,養殖前景不容樂觀。為摸清養殖現狀找出發病原因及效益下滑的癥結所在,改進養殖技術,保障梭子蟹養殖健康和可持續發展,2013年12月由河北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特色海產品創新團隊的崗位專家、團隊成員組成調查小組,對滄州地區的梭子蟹養殖情況進行了調查,報告如下。

1調查方法及內容

調查小組直接面對養殖戶展開調查收集各項數據,先后走訪了黃驊市南排河鎮張巨河、岐口、趙堡、李堡、后唐、東高頭等村莊和中捷農場海辰養殖公司的54位養殖戶,調查面積271.5 hm2(占總面積的7%)。調查內容涵蓋牙膏蟹發病率、放苗量、產量、微生態制劑使用情況、餌料種類、水深、鹽度等。

2結果與分析

結果見表1。

5.9 hm2使用,其余不使用或使用固體底改

經對表1分析,表現出以下規律:

從牙膏蟹發病率來看,張巨河發病率最高,72 hm2池塘平均發病率高達59.5%,趙堡、后唐、岐口相當,分別21%、19.5%、17.1%,中捷、李堡10.3%~9.1%,東高頭最低,66 hm2池塘,發病率只有5%。

從放苗量看,張巨河列首位,放苗均在1 500 g/hm2以上(含1 500 g/hm2),平均1 806 g/hm2,后唐、李堡、岐口、趙堡、中捷在975~1 725 g/hm2之間,集中度在1 125~1 575 g/hm2,東高頭平均放苗最低,只有1 125 g/hm2。放苗1 500 g/hm2(含1 500 g/hm2)以上的養殖戶牙膏蟹發病率達40.7%,放苗1 500 g/hm2的養殖戶發病率33%。

從產量看,扣除調查資料中數據不全的養殖戶,后唐村平均單產最高,4 hm2池平均單產862?5 kg/hm2,其次是趙堡750 kg/hm2、岐口725.3 kg/hm2、東高頭724.5 kg/hm2,張巨河682.5 kg/hm2,李堡630 kg/hm2,中捷產量最低,10.5 hm2池塘平均單產412.5 kg/hm2。最高產量出現在趙堡的姚先生池塘,2 hm2池,平均放苗1 500 g/hm2,產量1 500 kg/hm2,最低是岐口的王先生、趙堡的劉先生池塘,平均單產375 kg/hm2。產量高低與放苗密度沒有直接關系。

微生態制劑使用情況。從調查資料看,養殖戶對微生態制劑的使用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除個別養殖戶之外(如趙堡的姚先生等),大多數養殖戶不了解自己池塘的具體情況而隨意使用微生態制劑,只有17戶完全不使用(占31%),13戶只使用固體底改(含有少量微生物),占24%。

牙膏病發病原因。從以上分析來看,牙膏病與微生態制劑無關。而與投苗量大(1 650~2 040 g/hm2)、投小雜魚過多、池底敗壞有關。

例1:中捷養殖戶張先生投苗少,不使用微生態制劑,只注意消毒池水,改良底質(使用底凈),但因投喂雜魚、海沙,不使用貝類,對池底造成一定污染,7月30日即發生牙膏病,發病率10%~40%,梭子蟹單產只有450 kg/hm2。

例2:張巨河李先生、張先生使用微生態制劑很少,發病率卻高達50%~80%。而王先生因投苗量大(高達2 625 g/hm2),在大量使用微生態制劑的同時,也注意大量使用底改,盡管如此,發病率仍高達55%,單產600 kg/hm2。

例3:趙堡姚先生,放苗只有900 g/hm2,生產中非常注重改底,底加厚、底居安、氧速寶交替頻繁使用,同時使用活水寶、利生素等利于單胞藻繁殖的制劑,且全部投喂藍蛤,不投雜魚,雖放苗900 g/hm2,但產量高達1 125 kg/hm2,發病率7%。

例4:趙堡姚先生,放苗1 500 g/hm2,生產中也注重改底,大量使用底氧、底改等促進池底氧化分解的藥物,同時兼用中草藥保護劑,餌料種類大量投喂藍蛤,對池底幾乎無污染,產量高達1 500 kg/hm2,是資料中成活率、產量最高的一戶。雖未使用微生態制劑,也有發病7%。

另外,從透明度的大小也可證明牙膏病與水質有關。凡是牙膏蟹發病率50%以上的養殖戶(張巨河的張先生、岐口謝先生、周先生),透明度大都表現為不規律性。謝先生、周先生均使用了纖毛凈,進一步說明水質調節不到位,先是過肥,繼而藻類死亡,透明度又過大。

3對梭子蟹養殖戶的建議

4.1控制放苗量

鑒于目前滄州地區海水池塘規格大、淤積、老化嚴重,人為調控水質比較困難,建議放苗量控制在1 200~1 500 g/hm2為宜。

4.2慎用調水微生態制劑

微生態制劑主要是保持水體中有益菌的優勢,在對蝦養殖中,因為蝦類離不開水,通過有益菌可以穩定水環境,抑制有害病原繁殖。而梭子蟹是水、陸活動動物,對底質要求嚴,水質次之。應以改底、增氧為主,不宜大量使用微生態制劑,特別是不宜使用液態微生態制劑。

4.3水深不宜過深

第3篇:養殖調查報告范文

有資料顯示,我國60歲以上人口已達到1.34億,超過總人口的10%,其中65歲以上人口1.1億,占總人口的8.5%。全國70%以上的老齡人口分布在農村地區,農村老齡化問題突出。農村老年人的生活缺乏可靠保障,家庭養老功能日益弱化,空巢家庭增多,傳統的土地保障功能面臨嚴峻挑戰。

一、當前我國農村養老的基本方式

隨著社會的變遷、經濟的發展,我國農村養老已不再是單一的家庭養老,而是以家庭養老為主,其它養老方式并存的格局。

家庭養老:這是當前我國農村最普遍的養老方式,也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體現。農村家庭養老之所以如此重要,其原因在于:第一,我國農村老年社會保障體系尚不完善。由于農村地區間發展差異大,經濟發展不平衡,短時間內不可能在全農村范圍內建立、推廣養老保險制度,這決定了家庭養老會在相當長時間內成為農村養老的基本方式;第二,農村家庭服務業不發達。即使部分老人擁有數目可觀的養老金,但由于疾病纏身、自理能力較差,他們仍然難以安度晚年;第三,傳統的思想文化觀念對農村老人生活習慣的感染和影響。“子孫滿堂”的天倫之樂仍是他們所渴求、向往的,且隨著年歲的增加,農村老人抵御生活風險的能力越來越有限,對家庭人員的物質、精神依賴亦會增加。

集體養老:是由集體經濟組織對年老多病、無依無靠的老人進行贍養的制度。目前我國農村集體養老的形式主要有“五保制度”和“養老院制度”。集體養老作為由家庭養老向社會化養老過渡的一種形式,是以集體為單位對老人進行集中供養的養老方式。

盡管集體養老在歷史上發揮了不小的作用,但現在看來,其作用仍然有限。第一,養老對象過窄,集體養老的范圍事實上就是對五保戶的供養。然而,五保戶的供養條件非常苛刻,對于只有女兒的老人一般不予“五保”;第二,沒有敬老院的農村地區主要由村組負責對“五保戶”實行分散供養。集體養老保障也僅僅停留在維持其溫飽;第三,對集體養老認識明顯不足。在農村地區,許多符合條件的農民不愿享受“五保戶”待遇,只要尚有一點點勞動能力,或者有親人可以依靠,誰也不愿享受“五保戶”的供養。

儲蓄養老:是一種最典型的自我養老方式,即老年人依靠日積月累、勤儉節約的積蓄養老,但這種養老方式在農村越來越缺少實用價值。農民從農業生產中獲得的收入有限,盡管辛苦勞作和省吃儉用,但蓋房、子女教育、醫療等各項開支卻很大。到了晚年,其積蓄難以保障養老的基本需求。

二、人口老齡化對傳統農村養老模式的挑戰

由于城鄉二元結構特征明顯,城鄉發展差距大,絕大部分農村地區尚未建立完善的社會養老保障制度,長期以來,農村養老保障主要依賴于家庭養老。日趨嚴重的農村老齡化問題,必將對農村老年人口養老問題提出嚴峻挑戰。

1.農村老年人口的增加,加大了農村養老的壓力。

2.老年人口的高齡化降低了老年人的自我養老能力。農村老年人口受教育程度比較低,未讀過書的占一半以上,受教育程度在小學及以下的占到九成以上,低素質決定了農村老年人口大部分都是體力勞動者,年齡對他們的自我養老能力影響很大。老年人口中高齡人群比重的增加,降低了老齡人口的自我養老能力,同時也降低老齡人口自理能力。農村老年人口高齡化和健康狀況的下降,無疑加重了農村養老的負擔和壓力。

3.農村家庭的小型化弱化了家庭養老的功能。由于計劃生育政策的執行,農村家庭的子女數也大大下降,導致家庭規模小型化、核心化的比例上升。家庭規模的小型化、核心化,使過去一般是多對夫婦供養一對老人變成現在一對夫婦供養兩對及兩對以上老人,無論財力上還是精力上,都讓傳統的家庭養老模式難以為繼。

4.“空巢老人”的增多,獨身老人比重上升,加大了農村養老的社會化需求。傳統的家庭養老不僅由子女為老人提供經濟保障,更重要的是生活照顧和精神撫慰。農村青壯年進城務工后,雖然也履行了在經濟上供養父母的義務,但考慮到進城農民的自身經濟狀況,供養的程度是有限的,而且無法給予老人必要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同時,農村老人尤其是高齡人口中獨身老人,由于缺少了“老來伴”,沒有在生活上相互照應、在情感上相互慰藉的對象,使得養老更加困難。

三、我國農村養老保障制度的現狀

(一)農村養老保障的覆蓋面小,保障水平低

我國農村養老保障的保障對象一直限于“困難的人”、“光榮的人”和“富裕的人”,農村的大多數人由于種種原因還無法享受社會保障。相關的調查顯示,占人口總數20%的城鎮居民,享受全國89%的社會保障,占人口80%的農村居民,僅享受到了社會11%的社會保障,在縣城以下集體單位的1000多萬職工和2000多萬城鎮個體經營者基本上得不到應有的社會保障。

(二)傳統的家庭養老模式受到挑戰

改革開放后,特別是農村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其所面臨的挑戰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1)子女的贍養壓力增大。我國的計劃生育政策使獨生子女家庭成為我國農村主要的家庭構成模式,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來臨,80年代后的獨生子女,面臨著承擔四個老人的贍養義務,同時還有一至二個子女的負擔。(2)勞動力流動和人口的遷移給家庭贍養帶來了負面影響。隨著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內地農村人口大量向經濟較發達的城鎮流動,這些“離土又離鄉”、“進廠又進城”人員長年在外務工經商,勢必影響對老人的供養。(3)隨著農民觀念和家庭規模的變化,傳統的大家庭模式正在被核心家庭模式所取代,家庭養老的保障功能正在弱化。新晨:

(三)農村養老保障制度的管理水平較低

事實上社會保障制度的管理一直都是一項技術和管理水平要求都很高的工作,既有商業保險的技術難度,又存在著依法實施的政策難度,對管理水平的要求也很嚴格,按照國際上通用的做法就是管理、繳費和實施的使用三權分離,互相監督,這樣才能保障養老保險基金的安全性、流動性和收益性,使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過程更加順利,使基金的運營更加暢通;但就我國現行的農村保障基金的管理辦法卻是管理、繳費和實施使用三權集于一身,缺乏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擠占、挪用、貪污、揮霍農村養老保障基金的現象時有發生。

第4篇:養殖調查報告范文

隨著教師專業化進程的發展,信息技術已從教育改革邊緣移向中心,教師對信息技術的運用對提升學校教學質量、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創新教學方法、指導學生學習等發揮了重要作用。教師是信息技術實施者,提升教師信息技術素養是真正實現信息技術普及的關鍵。本研究以重慶市北碚區的中職語文教師為研究樣本,調查了他們的信息技術素養現狀,以期為進一步制定和落實中職語文教師的信息技術素養的培養方案找到現實可靠的依據。

數據及研究方法

1. 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重慶市北碚區的中職學校專、兼職任課語文教師65人為調查樣本。

2. 研究工具

由于是現狀初探,我們編制了《中職語文教師信息技術素養調查問卷》,調查內容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關于計算機操作的相關技術,如Word、Excel、PPT等的操作熟練程度;第二部分是不定項選擇題,主要用于調查教師對信息技術知識的認識、態度、能力、使用情況、培訓意愿,以及對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推廣和發展的看法等。

3.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6.0 For Windows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和分析。

結果與分析

1. 計算機操作相關技術調查結果

問卷的計算機操作部分主要是調查中職語文教師在各種信息技術操作上的熟練程度,并分別在性別、所教專業、職稱、學歷、年齡、教齡等人口學變量上做了差異統計分析。結果顯示,重慶市北碚區的中職語文教師的信息技術操作技能分別在年齡、教齡、專業三個方面存在顯著差異,具體分析如下:

(1)中年齡段教師的信息技術素養水平明顯高于低年齡段和高年齡段教師

研究中,我們將教師的年齡段劃分為三個階段,其中20至30歲為低年齡段,31至40歲為中年齡段,41至50歲為高年齡段。統計結果顯示,三個年齡段教師的總體信息技術技能操作水平差異顯著,其中31至40歲年齡段教師的信息素養水平分別優于低年齡段和高年齡段教師,低年齡段次之,高年齡段最差,見表1。說明處于中年階段的教師可能隨著教齡的增加,學習和運用各項信息技術的機會和頻率最多,操作也越熟練。

調研數據顯示:中年齡段與高年齡段教師技能操作水平差異顯著,低年齡段的新教師還處于摸索階段,可能除了課件制作外較少運用各種信息技術手段,對于利用信息技術組織教學的能力還處于發展階段,但與中年齡段教師的水平比較接近。低年齡段的教師對于當前信息計算素養要求以及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都比較了解,特別是當前的慕課、翻轉課堂、微課程,他們大部分在網上都了解過,只是缺乏嘗試使用和大膽探索,但特別期待信息素養提升培訓并對自身提升有較強的信心。而高年齡段的教師由于年齡較大,一直以來接觸的計算機等多媒體設備的機會較少,對于新技術的掌握幾乎是零。如果現在再要求他們重新學習有一定困難,所以總體技能操作較差,對于自身的信息素養提升也沒有信心。

(2)中教齡段教師的信息技術素養顯著高于低教齡段和高教齡段教師

研究中,我們將教師教齡分為了三個階段,1至10年為低教齡段,11至20年為中教齡段,21至30年為高教齡段。統計結果顯示見表2。中職語文教師信息技術操作水平在教齡上的差異與在年齡上的差異相似,處于中等教齡階段的教師的操作水平最高,其次是低教齡段,最后是高教齡段。

調查數據顯示:中教齡段教師目前在課堂教學中對信息技術運用、操作、拓展是最好的。主要是由于職教學生知識學習的特點需要更加直觀、簡單、清晰的教學方式,在他們長期的教學中開始嘗試把信息技術手段用于教學;部分老師也由于參加過多次信息技術教學技能大賽而提升了信息素養;部分老師是通過外出學習或網上學習而了解信息技術手段的運用。低教齡段教師主要是從高校到學校的適應階段,重點在于課堂教學內容上的把握,而對于教學手段上的創新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高教齡段的老師主要迫于心理壓力,感覺學習困難。

(3)雙師型教師的信息技術素養顯著高于專職語文教師

研究中,我們將教師分為雙師型和專職型語文教師兩類。統計結果顯示,兩類教師的技能操作水平差異顯著,其中雙師型教師的信息技術操作技能、信息素養水平明顯優于專職語文教師,如表3。隨著信息技術在中職教育教學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國家也加大了學科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的培養與提升。部分學科教師有機會參與雙師型教師的培訓與學習,掌握了大量的信息技術、媒體技術,學會了獨立學習,構建了學習團隊,并著手運用各種信息技術手段來輔助自己的教學,使得自身的信息技術素養大大提高。而對于大多數專職語文教師來說,他們幾乎沒有機會接觸到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或放棄對新技術的接納和嘗試,仍然采用傳統的語文教學手段教學,而忽視信息技術對課堂教學變革的影響,以及新形式下學生對信息技術的需求。

2. 調查問卷結果分析

(1)信息技術能較好地輔助教師教學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84%的中職語文教師對信息技術有正確的基本認識,有84%的教師認為“相較于傳統教學,非常喜歡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認為各種信息技術的運用能較好地幫助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而有超過89%的教師都認為“身處信息時代的教師,非常需要具備相關的信息技術技能以輔助教學”。盡管如此,對于多媒體、網絡等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地位,仍有60.7%的教師認為“信息技術只是處于輔助地位,不能取代傳統教育方式”。

在考查中職語文教師對待信息技術的態度時,有84.2%的教師“很愿意”在日常教學中運用多媒體、網絡等信息技術,而仍有10.5%的教師持“無所謂”的態度。在言及教師運用信息技術的動機時,有84.5%的教師選擇“因為自己喜歡,覺的很有助于教學”的選項,但有11.3%的教師是“迫于學校的要求和壓力才使用信息技術”,也仍然有5.3%的教師“不太喜歡使用信息技術”。

(2)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及信息技術素養亟待提高

在中職語文教師自評信息技術素養時,39.4%的教師認為“自己能比較好地組織信息技術來組織教學”,52.6%的教師認為“自己不能很好地結合學生專業領域來選擇和運用各種信息技術”。同時,有26.4%的教師認為“自己能熟練地運用多媒體、網絡等信息技術”,有61.3%的教師認為“自己還不太能熟練使用信息技術但是想學習”,也有5.3%的教師“基本不會使用信息技術但想學習”,最后有7%的教師選擇“自己不會用信息技術也不想學習相關技能”。

關于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對各項信息技術的使用情況,分別有22.8%和31.6%的教師會“經常”或“有時”使用信息技術,有35.1%的教師只是“偶爾”使用,同時還有8.8%的教師只是在公開課時使用。另外,有47.4%的教師表示自己上課時仍只采用傳統的黑板教學,僅有52.6%的教師會將黑板與各種信息技術結合使用。當具體問及教師會在教學的哪個環節比較多地使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時,有多達64.9%的教師選擇“在講解重難點知識時”使用,有17.5%的教師甚至會“全程使用”,而有12.3%的教師只是在“課程導入時”使用。在問及教師平時的多媒體課件制作的主要方式時,有19.3%的教師同時選擇了“自己制作或上網下載再修改”的方式,有19.3%的教師主要是選擇“上網下載,再結合自己所需進行修改”的方式。在問及自己運用較多的軟件時,有66.7%的教師都選擇了PowerPoint、Flash、Authorware三種軟件。最后在談到教師是否使用過校級或區級的教學信息平臺上的共享資源時,只有22.8%的教師經常使用,有66.7%的教師只是偶爾使用,甚至有10.5%的教師從來不使用。同時有28.1%和63.2%的教師自己經常或偶爾會與其他教師共享自己的多媒體、網絡等教學資源。

在調查教師使用信息技術的效率和效果時,我們發現有47.4%的教師認為“自己在運用信息技術后備課量反而增加了”,也有21.1%的教師認為是“減少了”,還有17.5%的教師覺得“沒多大變化”。在問及信息技術在教學中所發揮的作用時,有57.9%的教師認為“信息技術很好地發揮了對教學的輔助作用”,也有33.3%和8.8%的教師認為“只發揮了很少的作用”或認為“與傳統教學無異”。另一方面,有多達93%的教師都認為“運用多媒體、網絡等信息技術后確實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87.7%的教師認為“確實增強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力”,同時有91.2%的教師認為“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確實提高了課堂效率”,由此可見,信息技術得到了絕大多數教師的認可。

(3)教師需求多層面的信息素養培訓

調查中發現,54.4%的教師通過了教師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等級考試,或參加過相關培訓。在考查教師對于參加信息技術技能培訓的意愿與態度時,多達71.9%的教師希望“通過學校組織培訓的方式來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其中有71.9%的教師希望“在培訓中獲得技術與理論結合的培訓”,并有21.1%的教師希望“以演示的方式獲得培訓”,同時有47.4%的教師希望的培訓方式是“講授、演示、討論等多種方式相結合的方式”。最后提到對于在中職加大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培訓時,多達94.2%的教師贊同并非常支持。同時也有63.1%的教師認為目前的障礙主要是學校硬件設備欠缺、教師自身的相關知識技能不夠以及教師時間和精力非常有限,使用信息技術教學加重了教師的備課等工作負擔。。

討論與建議

1. 提升信息技術在語文學科教師中的專項培訓

在前面的結果分析中我們看到,一是中職學校關于信息技術的軟、硬件支持在不同方面對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都起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作用,部分中職學校的軟硬件設備不足,不能滿足教師日益增長的信息技術需求;二是部分教師缺乏正確使用信息工具、收集、篩選、處理信息的綜合能力;三是部分教師缺乏將信息技術用于構建課堂教學模式的能力。所以,強化對中職語文教師信息技術的培訓工作應該包括培養教師應用各種軟硬件工具的能力和組織信息資源進行教學活動的能力。學校或教育管理部門也應該定期組織培訓,開展有關網絡知識學習和運用的各類培訓;培養教師調整課件以改善教學活動的能力;培養教師進行課件的創意、設計和制作的能力;鼓勵教師制作微課程、錄制教學視頻等。另一方面,在培訓方式上可采取優先集中培訓,再開展學科幫扶培訓、校地合作培訓(即高校和地方的合作),以多形式多渠道開展培訓,提升教師素養。

2. 強化信息技術在日常教學中的運用

當前,各中職學校都大力提倡把信息技術在教學中加以應用,教師需對信息技術本身對教學的作用有足夠清醒和客觀的認識,結合學生的學科專業特點,開展嘗試和探索,讓文化課真正為專業課服務,讓枯燥的文字變成跳動的音符。把語文教學與日常生活相結合,讓語文學科變得更加生動、靈動,真正讓學生能感受到語文文字的美而樂在其中。

3. 加大對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力度

探索信息技術在中職語文課堂教學的應用勢在必行,要提高語文學科信息技術素養,重在加大對教師信息技術手段運用的培訓。教師是學校第一硬件,提升教師信息素養能力需結合專業學科特點開展培訓,教師更能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對于學科教師雙師型教師培訓的探索路徑、手段、內容和策略都有待加強。

4. 構建多方位教師交流平臺

學校不僅要開展好區內語文教研活動,加強中職語文專業教師的溝通合作,同時還要多組織開展跨專業、跨區縣交流,建立聯系,成果共享,相互取長補短。當前,網絡研修是研修發展的新方向,要為加強區域教研網絡建設,教研資源適度開發,區域部分共有資源整合,重點專業的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師德師風建設,校際交流、師師交流、生生交流,多種形式的技能競賽、學科賽課、區域交流等提供更多機會與平臺,助推教師信息化素養提升。

(作者單位:重慶市北碚區教師進修學院)

參考文獻

郭連鋒,王宏利.論中職語文教師信息素養之培養[J]. 教育與職業?理論版,2008(1).

第5篇:養殖調查報告范文

【論文摘要】作為培養經濟金融的應用型人才、為區域經濟服務的地方高等財經院校,如何擔負起新的歷史使命,滿足社會需求,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已成為地方高校自身和社會關注的焦點。文章通過對地方高校金融專業人才的社會需求和培養質量狀況調查,在人才培養的定位、課程體系設置、教學體制以及教學手段等多方面提出教育教學改革的相關措施。

一、引言

當前,隨著廣西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與全面建設和諧社會的中遠景規劃的實施,特別是中國一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和北部灣經濟區域的發展進程,金融活動的領域不斷擴大,金融活動的內涵日益豐富,資本市場日益發展,企業個人的投資和融資活動不斷豐富,對整個金融學人才的需求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根據《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二Oo八一二O一五年人才發展規劃》的預測,到2010年,經濟區金融業人才總量約為27000人,金融業人才達到29800—31300人。作為培養經濟金融的應用型人才、為區域經濟服務的地方高等財經院校,如何擔負起新的歷史使命,提高地方高校金融專業人才社會需求和培養質量,已成為地方高校自身和社會關注的焦點。為此,我們課題組為了解地方高校金融專業人才社會需求和培養質量狀況,調查用人單位對金融專業(包括金融學方向、金融工程方向、保險方向、投資方向等)人才的需求狀況和質量評價,深化金融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滿足社會用人單位的實際需要,我們作了關于《地方高校金融專業人才社會需求和培養質量調查》,發放調查問卷3200份,收回有效問卷2100份。樣本涵蓋面廣,樣本容量、樣本代表性都能滿足統計分析要求,所反映的信息和得到的結論具有較好的統計意義,現將調查報告如下。

二、基本統計信息及其分析

(一)用人單位對地方高校金融專業畢業生招聘意愿的情況

1.用人單位近三年招聘的地方高校金融專業畢業生占招聘的全部畢業生比例。

該項調查顯示,調查單位最近三年招聘地方高校金融專業的畢業生占招聘的全部畢業生比例最高的是為28.16%;最低比率為4.55%。

2.今后幾年用人單位繼續招聘地方高校的金融專業畢業生的意愿

經調查,近8O%的企事業單位今后愿意招地方高校的金融專業畢業生。

3.今后幾年用人單位招聘地方高校金融專業畢業生的學歷層次

調查顯示,本科畢業生的需求率是最高的,比率是69.15%;其次是研究生,為25.47%;最低的是專科生,為5.38%。當被提及用人單位在選擇畢業生的學校時,有45.76%的被調查單位仍然以傾向于重點高校畢業生為主。

4.用人單位對地方高校的金融專業畢業生的需求方向

經調查顯示,投資專業方向需求最多,比率為47.00%;其次是金融學方向,為45.76%;而金融工程方向與保險方向相當,均為3O.O2%。

(二)用人單位在招聘地方高校的金融專業畢業生時最重視的能力選擇

用人單位在招聘時最注重的是金融畢業生的綜合素質,其次是畢業生的實際能力,再次是專業知識,然后依次是畢業生的社交能力、知識面、外語水平等。(見圖2)

(三)用人單位在地方高校的金融專業畢業生綜合評價

工作態度方面:經調查顯示,45.76%的用人單位對地方高校金融專業畢業生工作態度評價為一般,認為較好的占41.61%;用人單位評價較差的占4.97%;評價為很好與很壞的比例分別為4.14%、0.62%。

專業知識方面:通過調查發現,用人單位對專業知識評價一般的占45.76%;41.61%的認為地方高校金融專業畢業生的專業知識水平較好;認為很好的比率為4.14%;很差與較差的比率分別為0.62%與4.97%。

綜合素質方面:調查顯示,約50%的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綜合素質評價為一般,其次是較好,占36.65%;認為很好的占3.52%,6.42%與0.41%的單位評價分別為較差與很差。

合作精神:通過調查發現,46.79%的企業認為畢業生的合作精神較好;認為其合作精神一般的比率為38.10%;認為較差的比率為7.45%;7.45%認為畢業生合作精神很差。

社交能力:經調查顯示,46.38%的用人單位對地方高校金融專業畢業生社交能力評價為一般,認為較好的占38.72%;用人單位評價較差的占6.00%;評價為很好與很壞的比例分別為4.97%、0.41%。

開拓創新:調查顯示,55.49%的企業認為本科畢業生開拓創新能力一般,認為較好的占24.64%,較差的比例為13.66%;認為很好與很差的比例分別為最低比率是2.07%、1.45%。

實際工作能力:在實際工作能力評價上,企業認為一般的是最高比率的,為45.55%;第二是較好,比率為42.44%,其次是較差,占4.55%,再次為很好3.93%,認為很差的占0.21%。

外語水平:在外語水平評價上,59.21%的企業認為一般;認為很好與較好的分別占17.39%、16.15%;認為很差占2.69%。

計算機水平:通過分析發現,在計算機水平方面,企業認為畢業生水平一般占48.45%,認為較好的占36.65%,認為較差與很差的比例分別為6.21%、0.83%。

調查顯示,從總體上對地方高校金融專業畢業生進行評價,企業的評價基本上都是一般和較好。

(四)用人單位在地方高校的金融專業人才培養方面的評價

1.重點高校與地方金融專業畢業生在質量方面是否存在區別

通過分析發現,在重點高校與地方金融專業畢業生在質量方面,企業認為區別不明顯的占51.55%;而認為明顯的占了41.41%;認為沒有區別的只占5.59%。

2.用人單位認為在地方高校的金融專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通過調查發現,企業認為地方高校的金融專業教育的主要問題是與實際部門缺乏聯系和交流,其次是對市場前沿問題關注較少,同時認為學校的培養模式單一、教學內容狹窄、空洞、案例教學欠缺,教學設施落后與教材過時等問題也是影響高等學校教育的因素。

2.對于地方高校的金融專業的本科層次學生,用人單位認為最應加強的能力

對于地方高校的金融專業的本科層次學生,企業認為最應加強的是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比率為54.O4%;其次是機算機應用能力,比率為43.89%;第三是市場調查研究能力,為38.72%;隨后是創新能力,比率37.89%;再次是組織協調能力,為35.61%。

3.對于地方高校的金融專業的本科層次學生,用人單位認為應重點掌握的課程

對于地方高校的金融專業的本科層次學生,企業認為應重點掌握的幾門課程是金融學、金融市場學、會計學、金融英語、金融營銷學,次重要的是商業銀行經營管理、證券投資學、投資心理學、財務會計。其中企業認為較為不重要的幾門課程是計量經濟學、信托與租賃、是期貨與期權。

三、結論與啟示

本科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在其實踐的過程中,呈現出動態性特征,即隨著本科教育環境和條件的變化而不斷地進行修訂和調整。尤其在今天,為滿足廣西的社會經濟發展對財經類畢業生的實際需求尤其是適應中國一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和北部灣經濟發展的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突出地方高等財經院校的辦學特色,地方高等院校層面的本科教育人才培養定位,必須狠抓整個社會經濟宏觀發展需要、區域經濟發展需要、高等學校自身發展需要和學生實際需要適時修訂、調整,貫徹教育部提出的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我們課題組在了解調查用人單位對地方高校金融專業人才社會需求和培養質量狀況后認為:

1.在人才培養的定位上,應改革傳統人才培養模式的不足,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應定位于培養適應區域經濟一體化形勢和社會實際需求的人才,建立“三位一體”的國際化金融人才培養模式。應遵循著現代教育理念,以課堂理論教學為基礎,以強化“國際化視野”和“應用型”及“創新型”的培養為重點,以立體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為保障,以現代化的軟硬件平臺為依托。對于“國際化視野”的培養,遵循著“課程內容國際化+強化英語語言能力+加強與東盟交流”的思想,對于“應用型”及“創新型”能力的培養,則重點構建“校內實驗+行業實踐+專業認證培訓”的“多渠道”應用型人才培養方式。

2.在課程體系設置上,金融學專業課程體系一是應考慮突出市場性和前瞻性相結合。即要繼續保持微觀類課程比重,以滿足地方經濟對應用型人才的要求,重視實踐能力、操作能力、應用能力的培養;也要不可忽視地重視應用型人才的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加強運用金融數學實證分析的能力,為后續學習發展打好堅實的基礎。二是應注重培養學生國際化意識和法律性意識相結合,即要突出滿足廣西融入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大進程對應用型人才的國際化意識要求,重視國際合作意識能力和金融網絡應用能力;也要加強應用型人才所應具備良好的金融法規意識的培養,為后續工作中養成良好的遵循國際慣例和制度法律的綜合素質根植思想烙印。在教學內容上適當增加涉及雙語課程選修學分的要求,引導學生選修熟悉東南亞金融市場和法規的課程。專為開設緊貼工作需求的商務英語課程,鼓勵學生考取中級商務英語證書,提高學生進行英語交際的能力。同時,在培養學生掌握中英文的基礎上,重點培養分別掌握越語、泰語、馬來西亞語、印度尼西亞語等東盟國家語言并掌握金融知識的特色人才。

3.在教學體制上,采取走出去、引進來的辦法,強化國際交流體制。可以考慮與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東盟國家建立穩定的教師培訓和學生培養的國際交流體制。每年安排一次與東盟經濟金融較發達的國家進行(不)定期互派教師的培訓與交流,包括對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相關金融行業的考察和高校交流。同時在東盟國家招收一定數量的留學生。在東盟國家建成一個金融實踐基地,每年派有條件的學生進行國際實踐教學。可以考慮增加專業的實踐課時數,實踐實習的時間為6個月到一年,提高綜合性、創新性實踐所占比重。

第6篇:養殖調查報告范文

【關鍵詞】基本公共衛生;邊遠山區;調查

【中圖分類號】R181.8+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515(2012)09-0052-02

1 基本情況

1.1 邊遠地區情況:調查的4個自然村分布在2個鄉鎮,均屬我縣邊遠地區,自然村離所在鄉鎮政府最近8公里,最遠20公里,離縣城最近32公里,最遠51公里;共有戶籍人口1613人,常住人口556人,占總戶籍人口的34.47%。

1.2調查方式:通過面對面與群眾訪談、采取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

1.3調查對象:邊遠村屯群眾共29人,其中男14人,女15人;最大年齡72歲,最小年齡29歲,其中30歲以下3人,38-43歲9人,50-60歲7人,60歲以上10人,平均年齡52歲;文化水平分別為高中3人、初中12 人、小學 12 人、文盲2人。

1.4調查內容: 主要是農民對國家實施基本公共衛生項目的知曉率情況進行調查,每張問卷調查了10個問題,主要內容包括農民對國家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基本政策的了解;居民健康檔案管理、預防接種、健康教育、慢性病患者管理、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了解情況和參與情況。

1.5調查人員組成:均為縣疾控中心及鄉鎮衛生院流調人員,具有較豐富的流行病學調查經驗。

2結果與分析

2.1調查結果: 邊遠山區農民對國家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總體知曉率為37.93%(110/290)。見下表:問卷

內容按時

接種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政策是否收到宣傳單是否建檔免費

2.2 結果分析

2.2.1群眾對預防接種等傳統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了解程度較高,知曉率為82.67%;對新增的項目如慢性病患者隨訪管理、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的知曉率較低,均低于30%,對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知曉率最低僅為6.9%。

2.2.2群眾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政策的人數與收到宣傳單的人數一致,群眾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政策的了解主要渠道是通過發放宣傳資料形式獲得。

2.2.3 居民建檔率為55.17%,略低于我縣建檔的平均水平(截止2011年10月底全縣建檔率為58.96%)

2.2.4邊遠山區群眾參加健康知識講座的機會極少,僅為3.45%。

3 存在的主要問題

3.1邊遠山區群眾對國家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知曉率總體偏低,特別是對新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居民健康檔案管理、慢性病患者管理、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等項目知曉率極低。

3.2邊遠山區農民文化程度較低,留守在家的農民以老人為主,很少有青壯年。

3.3邊遠山區農民對外界了解信息的渠道單一,主要靠宣傳人員上門發放宣傳單或到衛生院診療時獲得信息,從網絡、廣播等形式獲得的信息較少。

3.4群眾對疾病重醫治輕預防的思想還未得到根本改正,對高血壓、糠尿病等慢性病預防未予以重視。

3.5群眾對某些疾病特別是精神病普遍存在隱諱忌醫思想。

4 建議

4.1提高認識。各級政府、各鄉鎮衛生院和社區服務中心應加強對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認識,充分認識到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是國家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一項重點工程,是我國一段時期內重大的惠民工程,是充分讓廣大人民群眾公平享受國家發展成果的重要舉措。

4.2加強宣傳。以政府為主導,宣傳部門要利用電視、報刊、廣播等平臺宣傳國家的惠民政策;依靠縣、鄉、村三級網絡體系建設,從各個層面針對不同人群從不同切入點進行廣泛宣傳;對一些常規宣傳形式覆蓋不到的邊遠山區,可入戶進行面對面宣傳,做到家喻戶曉。對精神疾病等群眾敏感病種,可實行個性化的宣傳,提供個性化服務;對高血壓、糖尿病的慢性病,要引導群眾從重治輕防向防勝于治轉變。

第7篇:養殖調查報告范文

【關鍵詞】 布魯氏菌病; 流行病學

Analysis of 2004-2015 Epidemic Features of Brucellosis in Luoyang/ZHU Xin,LIU Ying,GUO Zheng-yin,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6,13(22):059-062

【Abstract】 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incidence and trend of brucellosis in Luoyang area and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its prevention and control.Method:The data of brucellosis epidemic from 2004 to 2015 in Luoyang and related monitoring data were collected,epidemiological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Result:A total of 2723 cases of brucellosis were reported in 2004-2015,the incidence rate was raising from 0.97/100 000 to 10.66/100 000,the coverage area distributed from 8 counties to all 15 counties,the incidence rate in male farmers of 30 to 60 years old was the first,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 and the route of transmission were multiplex,the mainly reason was associated with animal brucellosis.Conclusion:Strengthen the surveillance in animals and carry out the comprehensive methods are the key to control brucellosis.

【Key words】 Brucellosis;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First-author’s address:Luoyang Centre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Luoyang 471023,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22.015

布魯氏菌病(brucellosis)以下簡稱布病,是由布魯氏桿菌侵入機體引起的共患的傳染性、變態反應性疾病,是國家法定的乙類傳染病,畜間布病為二類動物疫病[1]。染病的家畜是人間布病的主要傳染源,人由于接觸患病的牲畜及其產品或污染物而感染布病,人感染布病的主要途徑為經皮膚黏膜直接接觸感染,但經消化道引起的食源性感染和經呼吸道吸入被污染的飛沫、塵埃感染也時有發生[2]。布病不僅危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同時影響畜牧業、旅游業、國際貿易和經濟發展。洛陽市曾為以羊種菌流行為主的農業型疫區,上世紀后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進入新世紀后,疫情再度回升,持續擴散,疾病負擔嚴重,防控形勢嚴峻[3]。了解布病流行特征,為有效防控布病提供科學依據,筆者對2004-2015年洛陽市人間布病疫情進行了分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4-2015年通過中國傳染病網絡直報系統上報的布病確診病例,收集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的現場流行病學調查報告、醫療機構診療資料,畜牧業發展資料來源于洛陽市統計年鑒。

1.2 患者診斷依據 參照衛生部頒布的《布魯氏菌病診斷標準》(WS269-2007)執行:(1)有流行病學接觸史;(2)臨床癥狀和體征符合布魯氏菌病的特點;(3)布氏菌血清凝集試驗陽性[4]。

1.3 實驗室診斷方法 采取患者肘靜脈抽血3 mL,分離血清,對樣品進行虎紅平板初篩實驗檢查,初篩陽性病例用試管凝集實驗方法檢測布病滴度,血清滴度1∶100出現(++)或以上的凝集判為陽性,結合流行病學史和臨床表現,定為確診病例上報網絡直報系統,并進行流行病學個案調查。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 11.5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 字2檢驗,以P

2 結果

2.1 流行特征

2.1.1 時間分布 2004-2015年洛陽市共通過傳染病網絡直報系統報告人間布病病例2723例,均為實驗室診斷病例。2004年報告布病62例,報告發病率0.97/10萬( 62/639.1752萬);2008年前病例報告較少,年發病少于100例;2009年后疫情快速上升,2009年123例,2010年116例,2011年

155例,2012年205例,2013年443例,2014年670例,2015年報告701例,報告發病率10.66/10萬(701/657.5984萬),疫情呈逐年持續增長態勢,各年間發病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字2=14 256.44,P

2.1.2 地區分布 2004年15個縣區中僅8個有病例報告,至2015年15個縣區均有報告,9個縣顯著高于6個城市區。宜陽縣為本市布病老疫區,累計報告761例,占全市的27.94%,自2009年以來疫情快速擴散,嵩縣(347例)、偃師市(311例)、伊川縣(288例)、汝陽縣(262例)、洛寧縣(180例)、

欒川縣(151例)、新安縣(121例)、孟津縣

(112例)疫情增長較快,洛龍區(85例)、澗西區(40例)、吉利區(37例)、廛河區(14例)、老城區(8例)、西工區(6例),城市區分布明顯比縣少。

2.1.3 人群分布與感染途徑 2723例患者中,男1997例,女726例,性別比為2.75∶1。從發病年齡看,各年齡組均有發病,最小1歲,最大87歲,平均48.6歲,發病主要集中在30~60歲年齡組,占77.40%。從職業分布看,農民2167例占79.58%,牧民329例占12.08%,兩組者合計占91.66%。與既往本市布病以成年男性農民養羊感染為主一致,但近年來城市居民、學生、散居兒童等發病逐漸增多,經流行病學調查,從原來的單純飼養擴展到養殖、販賣、宰殺、皮毛加工、餐飲加工等多個行業,布病感染方式未有明顯變化,感染者均有直接或間接羊只接觸史,感染途徑日趨多樣化,因食用肉、奶感染時有發生[5]。

2.2 臨床特征與診斷 所有病例均有低熱,肌肉、關節疼痛等布病典型癥狀,文獻[6]報道急性期布病關節炎占76.09%,慢性期布病關節炎占55.84%。但由于布病非常見病,臨床醫生認識較少,確診依靠疾控中心實驗室,2723例患者由各級疾控中心診斷的為2358例占86.60%。由于診斷的延遲,臨床誤診、漏診經常發生,復發也較常見,給患者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和精神痛苦[6-7]。近年來,布病重型化的趨勢愈加明顯,脊柱炎等合并癥多有發生,少見布病性胸鎖關節炎,布魯氏菌病關節炎誤診為股骨頭壞死的病例時有發生[8-11]。

2.3 危險因素

2.3.1 畜牧業發展與人間布病疫情 布病為動物源性傳染病,人與人之間不傳染[12]。筆者收集了洛陽市2000年以來的畜牧業發展資料,與人間布病疫情進行分析,采用雙變量相關分析(r=-0.424,P>0.05),年末羊只存欄總量與人間布病發病不存在相關性,見圖1。2000-2005年畜牧業迅速發展,2005年羊存欄量高達141.02萬只,但此期間人間布病并無顯著變化;2007-2013年,畜牧業發展較為穩定,年末羊存欄量維持在75萬只左右,但人間病例數持續上升,推測可能為陽性動物數增加有關,也與羊只短期、頻繁流動有關。

2.3.2 畜間布病疫情與人間布病疫情 洛陽市各級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于2013-2014年開展了對動物布病的監測,以患者為線索追根溯源,由患者發現病羊,進而淘汰。2013年累計檢測羊9621只,陽性828只(8.61%);2014年檢測2576只,陽性395只(15.33%),畜間布病陽性率與人間布病疫情上升趨勢一致,進行雙變量相關分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r=1.0,P

3 討論

3.1 洛陽市布病疫情卷土重來,呈現分復雜化的趨勢 洛陽市位于河南省西部,境內大部地處伏牛山區,適合農牧業發展,歷史上河南省為布病重點疫區[3]。20世紀60-70年代曾有嚴重流行,通過多方努力,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疫情曾得到有效控制。1996年后,隨著防控工作的放松及國內重點疫區布病疫情的全面回升,傳染源管理工作的失控,本市及周邊地區陸續出現散發病例,且發病人數有逐年增多的趨勢,與全國趨勢一致[13-15]。布病主要集中在2-7月,即春夏季節,高峰期在5月,這與其他布病高發區時間分布一致,也與Li等[16]的研究一致。患者多在家畜繁殖、生長旺季感染,這與季節放牧、羔羊接生等高發季節有關[17]。布病疫情漸趨活躍,再度卷土重來,并有復雜化的趨勢,主要表現在:疫情上升速度快,2015年疫情是2004年疫情的10倍;地域擴大,傳統的高發區宜陽縣依然高發,過去的低發區甚至歷史上從無病例發生的地區也有病例發生;雖然仍以成年男性農牧民職業接觸感染為主,但是其他人群發病日趨增多,食源性趨勢愈加明顯[18]。由于布病非本地常見病,隨著病例增多,誤診、漏診,慢性化、重癥化的現象也逐漸增多,疾病負擔嚴重,必須認真重視,強化防控措施。

3.2 羊肉價格持續上升是人間布病疫情增長的最主要因素 洛陽市布病的傳染源主要為病羊,因此病羊的數量和分布決定了人間疫情的走勢。由圖1可知,2006年以來洛陽市羊只飼養數量并無明顯增加,與人間布病疫情增長不符,可能與統計年鑒僅統計規模養殖場飼養量有關。而洛陽市雖然為畜牧業發達地區,但從布病發生主要在農民而非牧民,可見本市布病疫情集中在羊的散養戶中,多以羊只養殖作為副業增加家庭收入,這與表1的結果一致。司智陟等[19]研究結果表明,我國自2002年以來羊肉價格經過了2002-2005年、2005-2008年及2008-2013年等3個波峰,羊肉價格持續上漲,并且第3個波峰還會進一步延長到2018年,羊肉價格持續上升帶動了畜牧業的發展,導致牲畜交易頻繁,流動性大,易造成傳染源擴散。與豬、牛、禽類的跨境運輸、交易、屠宰需強制檢疫不同,羊的流通和上市采取的是主動申報制,對于以散養為主,以快速致富為目標的地區來說,更增加了布病發病風險,預計本市人間布病疫情仍存在上升空間。

3.3 應強化畜間布病疫情監測和傳染源管理為主的綜合性防控措施,有效控制疫情 針對快速上升的布病疫情,洛陽市采取了高危人群宣傳教育加強防護,醫務人員培訓早發現,檢測能力提升早診斷,規范治療防止慢性化等綜合措施[20]。并與畜牧部門聯防聯控,采取以患者為線索,從患者找病羊,主動淘汰病羊的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這些措施對于傳染病防控的第1關控制傳染源來說,仍存在滯后性,只有強化畜間布病監測,采取強制檢疫,傳染源早發現、早淘汰的綜合性措施,才能有效控制人間布病疫情。

參考文獻

[1]楊曉華,朱鑫,郭正印,等.2012-2014年洛陽市城區布魯氏菌病流行特征分析[J].中國傷殘醫學,2016,27(2):142-145.

[2]楊麗,畢振旺,寇增強.山東2005-2012年布魯氏菌病流行病學特征[J].中國公共衛生,2015,31(1):14-17.

[3]王燕麗,李蓬,郝宗宇.2008-2012年河南省人間布魯桿菌病流行特征分析[J].中國傷殘醫學,2014,22(8):288-289.

[4]衛生部.WS 269-2007布魯氏菌病診斷標準[S].北京:衛生部,2007.

[5]郭正印,呂家銳,郝宗宇,等.71例復發性布魯氏菌病的流行病學與臨床調查報告[J].疾病預防控制通報,2013,28(2):57-59.

[6]姜順求.布魯氏菌病防治手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4:241.

[7]李艷艷,馬建新.淺談布魯氏菌病健康教育的幾個要點[J].中國醫學創新,2011,8(8):145.

[8]王文卿,郭正印,閆素婷,等.111例布魯氏菌病性脊柱炎的調查報告[J].疾病預防控制通報,2015,30(3):88-89.

[9]杜玉峰,李冬梅,任學東,等.布氏桿菌性脊柱炎的MRI表現[J].中國醫學創新,2012,9(9):72-73.

[10]郭正印,閆素婷.3例布魯氏菌病性胸鎖關節炎調查報告[J].河南預防醫學,2013,24(6):497-498.

[11]朱鑫,郭正印,李鐵川,等.5例布魯氏菌病關節炎誤診為股骨頭壞死調查報告[J].河南預防醫學,2015,26(2):186-187.

[12]劉麗波,馮軍.20例布魯氏菌病診治體會[J].中國醫學創新,2012,9(21):120-121.

[13]郭正印,郝繼浩,閻素婷.66例血培養陽性布魯氏菌病臨床及流行病學調查報告[J].河南預防醫學,2011,22(5):359-360.

[14]李曄,余曉花,賀天鋒.2004-2010年中國人間布魯桿菌病疫情分析[J].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12,27(1):18-20.

[15]李淑梅,李東春.綏中縣2004-2012年布魯氏菌病流行病學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2014,30(2):237-239.

[16] Li Y J,Li X L,Liang S,et al.Epidemiological features and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human brucel-losis in China[J].BMC Infect Dis,2013,13(1):547.

[17] Earhart K,Vafakolov S,Yarmohamedova N,et al.Risk factors for brucellosis in Samarqand Oblast,Uzbekista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2009,13(6):749-753.

[18]徐立青,魏榮杰,崔步云.三江源地區布魯氏菌病空間流行特征分析[J].中國媒介生物學及控制雜志,2015,26(2):176-177.

[19]司智陟,曲春紅.我國羊肉市場價格波動研究[J].現代畜牧獸醫,2014,43(9):44-46.

第8篇:養殖調查報告范文

英文名稱:Chinese Qinghai Journal of Animal and Veterinary Sciences

主管單位:青海省農牧廳

主辦單位:青海省牧科院;青海省畜牧獸醫學會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址:青海省西寧市

種:中文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003-7950

國內刊號:63-1020/S

郵發代號:56-10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71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中科雙效期刊

Caj-cd規范獲獎期刊

聯系方式

第9篇:養殖調查報告范文

又是一年畢業季,又有一批學生將邁出校門走向工作崗位。對于獸醫專業的畢業生來說,一方面好像從來都不用擔心沒有就業機會,而是有太多的機會,不知道如何選擇;另一方面工資待遇差、工作環境艱苦也是選擇從事本專業的畢業生面臨的一大現實。

盡管近年來,隨著畜牧產業的發展和城市寵物數量增加,獸醫的需求量和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獸醫專業畢業生的待遇和執業環境仍然沒有得到基本改善。其中一部分原因是行業特點決定的,畢竟除了寵物醫生,大多數獸醫的舞臺在養殖場,而養殖場往往地處偏僻,設施條件差;另一部分原因是教育資源決定的,獸醫作為實踐學科需要大量的實踐經驗才能勝任,而我國的教育資源決定了獸醫專業學生普遍缺乏實踐機會,所以在走向工作崗位的很長時間都處于“學習實踐”階段,并不能為雇主創造太多價值,這也是很多畢業生在工作初期淪為“飼養員”的主要原因。

對于上述問題,短期內肯定解決不了,但是該畢業的獸醫專業學生還是要畢業,其中相當一部分還是會選擇從事所學專業。那么,對于他們來說應該如何結合現狀與自身,做出職業選擇?未來,我國的獸醫教育又應該從哪些方面做出改善以幫助學生更好的就業?本期就這一話題進行討論。“大家談”整理了行業前輩的經驗之談,希望能為畢業生提供指導;“調查”選取了河北科技師范學院今年畢業的鐵鯤源同學做的一份關于獸醫專業畢業生就業形勢調查報告的部分內容,希望能為獸醫教學提供參考;“體會”是中國農大林芳斌同學的一段實習體會,希望能給進入養殖場的畢業生帶來鼓勵。

相關熱門標簽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精品网站 | 欧美一级成人毛片影院 | 欧美成人第一页 | 免费国产a理论片 | 91av综合| 亚洲一区 中文字幕 久久 | 美女张开腿双腿让男人桶 | 色视频www在线播放国产人成 | 亚洲高清视频在线 | 久久精品视频免费 | 久久网视频 |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亚洲欧美 | 男女男精品视频网站 | 亚洲精品综合一区在线 | 91chinesevideo在线观看 | 成人怡红院视频在线观看 | 五月久久亚洲七七综合中文网 | 亚洲国内精品自在线影视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不卡 | 国产成人无精品久久久久国语 |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 |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精品 | 日韩在线欧美 | 沈樵在线观看福利 |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久久久久久88色愉愉 | 日本黄色大片在线播放视频免费观看 | 欧美日韩成人午夜免费 | 成人69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国产成人精品天堂 | 欧美精品日日鲁夜夜添 |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高清不卡 | 成人做爰视频www视频 |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 | 国产乱肥老妇精品视频 | 九九热视频精品在线观看 | 免费男女乱淫真视频播放 | 欧美精选在线 | 美女视频黄视大全视频免费网址 | 香港经典毛片a免费观看 | 97成人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