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免費教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一條按照國家、自治區《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和《自治區教育事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市戶籍學生十五年免費教育實施辦法。
第二章免費教育對象及范圍
第二條免費教育的對象:
(一)具有市戶籍,并在本市公辦幼兒園或經我市教育科技局審批的民辦幼兒園接受學前教育的全日制幼兒。蒙古語授課學前教育幼兒補助繼續執行《錫林郭勒盟蒙古語授課學前教育補助暫行辦法》。
(二)自治區級戶籍,在本市注冊就讀蒙語授課普通高中生;自治區級戶籍在本市注冊就讀中等職業全日制正式學籍一、二、三年級學生(不包括實行工學交替的成人中專學生);自治區戶籍漢語授課普通高中正式學籍一、二、三年級在校生的30%;具有市戶籍,并在本市注冊就讀普通高中生。
第三條十五年免費教育是指:學前三年教育(指就讀幼兒園小班、中班、大班三年教育),小學六年教育,初中三年教育,高中三年教育(含職中、中專、中技,下同)。
第四條免費教育的范圍:學前三年教育的保教費,按上級規定的九年義務教育(小學六年、初中三年)的學雜費和課本費,高中三年教育的學雜費。
第三章免費教育補助標準
第五條九年義務教育按上級規定已免收學雜費和課本費(不包括教育部門審核選用教材目錄以外的其他教輔用書和經物價部門核定的其他收費)。
第六條蒙古語授課學前教育補助,按學期撥付,幼兒園根據自己的情況合理使用。漢語授課學前教育補助,按月撥付。市助學管理中心根據申報統計人數,每月10日前向市財政局申請補助資金,分配給各幼兒園。高中教育補助按學期撥付,在每學期報名結束后發放。中等職業教育補助按學年撥付,在學年結束后撥付。
第七條補助標準。補助標準以當學期經市物價部門、教育部門核定的公辦學校(幼兒園)規定的學雜費(保教費)標準執行。具體標準為:
(一)對符合條件的幼兒實行免保教費和管理費“兩免”政策,補助標準為每人每年1650元,按10個月計算。公辦幼兒園對享受“兩免”政策的幼兒不能再收取保教費,民辦幼兒園可以收取差額部分。其余收費仍按物價部門核定的標準收取。如今后國家、自治區出臺幼兒園新的收費標準,則按新標準執行。
(二)自治區級戶籍,在本市注冊就讀蒙語授課普通高中生:
1、學費標準,每生每年2000元。
免費提供教科標準:高一、高二年級每生每年600元。高三年級每生每年200元。
學費和書費資金全部由自治區承擔。自2011年春季起實施。
(三)自治區級戶籍在本市注冊就讀中等職業全日制正式學籍一、二、三年級學生:
1、學費標準:每生每年2000元。經教育部門批準的民辦學校就讀學生,也按照相同的標準給予補助,其學費高于補助標準的,向學生收取差額部分。
2、免費提供教科書標準:職業一、二年級學生每生每年550元。三年級學生每生每年100元。
3、補助資金:33個牧業旗縣學生全部由自治區承擔,其它由自治區和市按6:4的比例承擔。從2011年春季起實施。免學費的學生同時享受免教科書費。
(四)自治區戶籍漢語授課普通高中正式學籍一、二、三年級在校生:
1、學費標準:按照在校生的30%給予補助,標準為每生每年2000元。
2、免費提供教科書標準:高中一、二年級學生每生每年550元,高三年級學生每生每年100元。
3、補助資金由自治區和市按5:5的比例承擔。從2011年春季起實施。免學費的學生同時享受免費教科書。
(五)市戶籍,并在本市注冊就讀普通高中生:
1、學費補助標準:每生每年2000元。
2、補助資金全部由市承擔。
(六)其它補助
1、國家普通高中生助學金政策繼續執行。補助范圍目前為在校生的30%,標準為每生每年1500元。
2、國家中等職業學校助學金政策繼續執行。補助范圍為職業學校一、二年級學生,標準為每生每年1500元。
第四章免費教育的經費來源及其他方面
第八條蒙古語授課學前教育補助,由錫盟承擔40%,我市承擔60%資金。漢語授課幼兒免保教費資金全部由我市承擔。高中教育補助按第七條執行。
其他方面。(一)幼兒園和普通高中學校每學期申報一次,上半年3月10日前和下半年9月10日前,將相關幼兒、學生的花名冊及戶口復印件(戶籍證明)報送市助學管理中心審批。審批結束后增加的幼兒、學生或辦理二連戶籍的幼兒、學生自下學期起享受免費政策。
(二)補助經費列入市財政預算,由市教育科技局教育科及市助學管理中心統計學生名單,負責測算具體金額,報經市政府審批后,將補助資金按上述辦法撥付學校。
(三)免費教科書采購由市助學管理中心與當地新華書店協商采購。市助學管理中心按照每學期采購情況把教科書款撥付到學校,學校與新華書店結算。
(四)教育科技局要及時掌握學生動態,對中途輟學、休學的學生,不予核發補助。
(五)各學(園)要認真統計上報學生、幼兒人數,不能虛報、漏報、瞞報。給學生發放資金要及時發放,不能挪用、占用。如有違規行為嚴肅處理。
(六)每學期教育科技局審計小組和市助學管理中心聯合進行檢查。
(七)各校(園)建立健全檔案資料,對享受“兩免”政策補助的幼兒名單每個月公示一次,對享受政策補助的高中生名單每學期公示一次。
(八)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本市免費教育待遇:
1、父或母雖是我市戶籍,但該子女未辦理我市戶籍入戶的。
關鍵詞:免費師范畢業生 教育碩士 培養方案
2012年起,教育部直屬的6所師范大學,將從到中小學任教的免費師范畢業生中招收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免費師范生在職攻讀教育碩士培養方案,與在職人員攻讀教育碩士、農村學校教育碩士和全日制教育碩士這三種類型的教育碩士的培養方案,有著明顯的不同。
一、“免費師范畢業生在職攻讀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培養方案的差異訴求
從2007年起,部屬師范大學實行師范生免費教育。這是國家為吸引優秀青年長期從教、終身從教而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有著其相應的政策特殊性和群體特殊性。
(一)政策特殊性。2007年5月9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師范生免費教育實施辦法(試行)》[1],就師范生免費教育政策的目標定位、招生入學、培養方式和實施保障等作出了明確規定。2010年5月21日,教育部頒布《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免費師范畢業生在職攻讀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實施辦法(暫行)》[2],指出了免費師范畢業生到中小學任教滿一學期后均可申請免試在職攻讀教育碩士。國家對免費師范生這一群體寄予了長遠的期待,制定了特定的政策。
(二)群體特殊性。免費師范生是國家為中小學培養優秀師資,選拔優秀高中畢業生,經過嚴格的專業訓練,畢業后從事一定年限教育工作的特定人群。這一群體有其相應的特殊性。
1.較高的生源質量。2007年,共招收免費師范生10933人,免費師范生在各地的提檔線平均高出省重點線約30分,平均成績高出省重點線約41.7分。[3]2008年,錄取免費師范生11383名,比2007年增加614人,各省錄取成績大多高于重點線40分以上,呈現出錄取分數高、生源質量好的特征。[4]
2.明確的職業目標。免費師范生自入學之日起,就有了明確的職業目標。他們都簽訂了免費師范生協議,畢業后要服務于中小學教育,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確保其有編有崗。另外,在學生的不少于10年的協議期內,可以在學校之間流動崗位,可以擔任教育管理者。[5]
3.健全的培養體系。6所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按照相應的培養目標,推進教育改革,創新培養模式,分別制訂了免費師范生教育培養方案,調整課程結構,深化教學改革。并且可通過在職攻讀教育碩士等方式,繼續深造,為職業發展和終身學習創造了條件。
二、“免費師范畢業生在職攻讀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培養方案的差異表征
(一)招生入學。免費師范畢業生有半年工作經驗后,由本人申請,任教學校考核,部屬師范大學根據其工作考核結果、本科學習成績和綜合表現,免試錄取。
(二)培養目標。免費師范畢業生在職攻讀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是要培養具備先進的教育理念,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創新意識,扎實的專業知識基礎,較強的教育教學實踐反思能力的人民教師,為將來成長為優秀教師和教育家奠定堅實基礎。[6]
(三)課程設置。免費師范畢業生在職攻讀教育碩士的課程與其他三種類型教育碩士有著明顯的不同。以西南大學為例,課程分為三層五模塊結構。三層分別是教育學位基礎課程、教育專業提升課程和教育實踐研究課程。五模塊是公共基礎模塊、教師教育平臺模塊、專業必修模塊、專業選修模塊、實踐研究模塊。這一課程設置,與本科階段所學課程相銜接,整體設計,同時突出了實踐性,密切結合了中小學教育教學實踐。
三、“免費師范畢業生在職攻讀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培養方案的特色彰顯
(一)目標的區分性。免費師范畢業生在職攻讀教育碩士,是培養優秀教師、成就教育家的重要途徑。在培養目標上,分析各部屬師范大學培養方案,均凸顯了造就具有高尚師德、先進理念、高超的教學能力、寬闊的學術視野的優秀教師,為造就富于創新、勇于實踐的教育家奠定基礎。
(二)課程的實效性。免費師范畢業生在職攻讀教育碩士的課程設置,既有反映當前本學科知識發展的前沿狀況的課程,又有相鄰學科和交叉學科的課程;同時增大了選修課程比重,凸顯了課程的靈活性和個體性,使課程體系與他們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緊密聯系。
(三)教學的靈活性。集中授課和遠程教育兩階段均體現了教學的靈活性。在集中授課時期,突出研究型教學,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和體驗知識的發生過程,培養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在遠程教育階段,充分利用網絡信息的豐富性,實現研究生教育的個性化。
(四)評價的多元性。行之有效的評價體系是保證免費師范生在職攻讀教學碩士研究生教育質量的有效措施。根據總的原則和要求,建立多樣性的評價指標,在評價目標、方法以及標準的選擇上,突出了不同學科的特色,充分體現免費師范畢業生攻讀研究生教育高度的專業性、自主性的特點。同時,注重評價的全面性,表現為評價主體多元和方式多樣。在評價主體上,有學生評估、同事評估,教師評估,領導及管理人員評教、專業督導組評教等,實現校、院、生全方位、多領域的評價管理;在評價方式上,采用自評與互評、定性與定量、絕對評價與相對評價相結合等方式。
四種類型的教育碩士政策出發點和落腳點存在差異化,其成長發展和價值實現路徑也不盡相同。免費師范生在職攻讀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的培養方案,是從他們的實際狀況出發,充分尊重免費師范生的發展特征,讓他們擁有廣闊的成長空間、發展平臺和事業前景,為成為優秀教師和教育家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師范生免費教育實施辦法(試行)[Z]
[2][5][6]教育部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免費師范畢業生在職攻讀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實施辦法(暫行)[Z]
關鍵詞 網頁課件、教案;iSpring Free;Adobe Captivate;Macromedia FlashPaper
中圖分類號:G4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2)24-0046-03
Making Web Page Courseware and Teaching Plan Easily//Zhang Fan
Abstract The web page courseware and teaching plan are not only convenient for learners to learn distance courses, but also helpful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By using the software of ISpring Free, Adobe Captivate and Macromedia FlashPaper, the teacher, without mastering the advanced programming knowledge, is able to make web page courseware and teaching plan easily simply by pressing a few buttons .This will greatly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speed of the web page courseware and teaching plan.
Key words Web page courseware, teaching plan; ISpring Free; Adobe Captivate; Macromedia FlashPaper
Author’s address Ningd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Fuan, Fujian, China 355000
1 引言
許多高校的精品課程網站提供的多媒體課件、教學視頻、教案及教學標準等材料都以網頁形式呈現,不提供下載。而且網頁制作十分精美,很是令人羨慕。網頁課件、教案不但方便學習者遠程學習課程,而且有利于知識產權保護。目前主流的網頁制作軟件是FrontPage和Dreamweaver,前者是微軟開發的,簡單容易上手,后者較為專業,功能更為強大。但掌握這些軟件的使用方法,必須有一個系統的學習過程,這對于工作在教學第一線的非計算機專業的教師來說是比較困難的。學校雖然有負責網站開發的專業技術人員,但全校所有課程的網頁課件、教案等的制作都由幾個技術人員完成也是不現實的,而且有的學校甚至沒有配備負責網站開發的專業技術人員。如何讓教師通過簡單的學習就能輕松制作網頁課件和教案,而管理網站的技術人員只要負責網頁的鏈接就可以了?本文介紹通過使用iSpring Free、Adobe Captivate及Macromedia FlashPaper軟件,使廣大教師按幾個按鍵就能輕松地把PPT文件或Word文件轉化為網頁課件或教案的方法。
2 網頁課件
2.1 使用iSpring Free制作
制作網頁課件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使用免費軟件iSpring Free,iSpring Free是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的外掛工具,筆者使用的是iSpring Free 6.0。下面以“第十章 雜環化合物和生物堿”為例,說明網頁課件的制作方法。
首先安裝iSpring Free 6.0,打開編輯好的PPT(“第十章 雜環化合物和生物堿”)。安裝了iSpring Free之后,在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的工具欄上即嵌入“quick publish”“publish”“flash”“youtube”“update”等操作按鈕。點擊“publish”按鈕,即彈出對話框(圖1),輸入標題名“第十章 雜環化合物和生物堿”,選擇輸出文件夾,并在“options”欄目勾選“Start present automatically”和“Advance animations on mouse click”選項,則學習者在學習時,通過點擊鼠標,幻燈片內容逐步呈現。其他按默認設置即可。點擊“publish”按鈕即完成網頁課件制作,在以標題名命名的文件夾中自動生成3個文件(fixprompt.js、index.html及第十章 雜環化合物和生物堿.swf)。
通過iSpring Free制作的網頁課件能夠保留PPT文件中的動畫和過渡效果,而且在前可以通過點擊“flash”按鈕十分方便地插入Flash影片。由iSpring Free制作的網頁課件的播放界面十分友好,具有良好的導航功能。通過點擊“■■■”按鈕,即可調出幻燈片縮略圖畫面,點選任一縮略圖,主畫面即顯示該張幻燈片(圖2)。
2.2 使用Adobe Captivate制作
除了本文即將介紹的課程輔導網站外,想要自學的用戶還可以充分利用網絡上的視頻資源。現在。有很多名師的課程已經被上傳到了各種視頻分享網站上,多花一些時間耐心搜索就可以免費瀏覽它們,有時這些免費的視頻資源也會令你受益匪淺。
綜合網站
綜合型網站要涵蓋多個學科,多個等級的內容。因為規模比較大,這類網站一般會做得相對正規,使用起來也比較方便。對于那些在多個科目上都有學習要求的用戶來說尤為方便。不過。因為內容涉及廣泛的原因,綜合型網站對于具體某一個單科的內容可能不夠全面細致,專業性相應低了一點。
教學資源網(www.sxfd.net)
這個網站的域名系統很怪。如果你打開“www.sxfd.net”的話,顯示的是“數學輔導網”。然而在這個網頁的下方,分別有“中學語文”“中學數學”等網站的鏈接,鏈接全部是“www.sxfd.net”的下一級地址。這些網站的排版、下載方式和使用規則全部和“www.sxfd.net”一模一樣,可以認定是同一家網站制作的。但是,這些站點的用戶注冊、積分計算又全都是互不相同的,都是單獨注冊和計算的,這實在是讓人撓頭。總之,就把它們統一化在一起。起了一個名字叫作“教學資源網”。
這套網站以提供doc格式的文件為主,方便下載后進行二次編輯修改。它的下載規則是,用戶每下載一個文件要花費2點積分,積分可以花錢購買,也可以通過上傳學習資料來獲得。其他用戶每下載一次您上傳的資料。您就可以得到1點積分。推薦這個網站的原因是。注冊新用戶都會立刻得到10點積分,所以……只要不斷注冊新用戶就是了。而且這一網站提供的資源都較新且較全面。下載速度也很穩定。只要多花一點時間注冊就可以不斷獲得免費的資源。網站對于資源的分類也比較詳細,除了試卷外,還提供了教案和課件的下載。不但老師可以使用,學生也能借用這些資源來提高自己的學習效果。
101學習輔導網(www.101tutor.com)
“101學習輔導網”是“101遠程教育網(www.chinaedu.com)”下設的一個板塊。“101遠程教育網”是一個商業性很強的網校,想要使用里面的服務就需要繳納費用,但是“101學習輔導網”很有特色,還是值得一試的。
“101學習輔導網”是個類似于百度知道和新浪愛問的2.0網站。它充分利用了2.0網站的優勢。用戶在這里提出的問題可以得到及時的回答,也可以搜索到其他網友提出的問題和答案。當然,“101學習輔導網”也擁有2.0網站的缺點――你不容易保證答案的權威性。在這一點上,網站將用戶分成了提問題的學生和回答問題的老師,以老師身份注冊要求用戶提交更為詳細的個人信息,還要通過管理員的審核。
“101學習輔導網”結合自己的內容特色。要求用戶提出的問題要表明內容涉及的年級和科目。用戶也可以通過限定這些條件更好地搜索問題。“101學習輔導網”的另一個特色之處在于其充分利用了同類網站的特點,設計了一個“作文評改”欄目。在這個欄目里,用戶提交的不是問題而是自己的作文,為交流作文提供了更為高效的環境。
在“101學習輔導網”里提出問題或者查看老師的回答都需要消耗一定的積分,交費可以充值積分。如果不希望繳費,也可以采用注冊一個帳號就免費獲得一點積分的方法,這樣做比較麻煩。不過畢竟是一個能免費獲得資料的途徑。
單科網站
單科網站沒有綜合網站那么全面的內容,但對于很多學生來說,他們只會關心某一兩科的內容。單科網站常常會在這一科目中擁有比綜合型網站更細致的內容。更利于用戶找到適合自己的內容。
我愛語文(www.52yuwen.com)
教學網站難得有做得像我愛語文這么漂亮的。“我愛語文”以高中語文為核心內容,提供的服務非常全面。除了常見的試卷和課件下載外,還包括各種教學資料,用于提高學生興趣和視野的知識類文章也被收集了進來。如果用戶想要組織配樂朗誦,這里還有常用的名曲提供下載。想要增加課堂的生動性,這里也有語文教學中的常用插圖。
“我愛語文”的另一大優勢是提供了論壇和博客服務。努力調動用戶原創積極性的結果是為網站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新資源。相比其他網站,“我愛語文”提供的資源更具原創性,也更有活力。這里不僅僅是資源的索取之處,也可以當作經驗交流、互相學習的場所。
中學化學同步輔導(www.huaxue123.com.cn)
顧名思義,“中學化學同步輔導”網只涉及初中和高中的化學科目。這是一個第一眼看上去不太讓人喜歡的網站,界面簡陋,廣告也不少。網站主要以下載的形式提供資源,哪怕是文字資源也是如此。在下載頁面中,充斥了不少的廣告鏈接,用戶要非常仔細才能找到正確的下載按鈕。推薦這個網站是因為,雖然視頻等較大的文件下載比較困難,但是doc、pdf等格式的資料的下載比較穩定,也不需要在網站注冊,直接點擊就能獲得自己想要的資源。
“中學化學同步輔導”的另一個優點是,作為單科網站。它對化學科目的資料收集的更加全面,除了比一些綜合型網站更全的試卷外,還有各種教學資料,學習心得,教學配圖。多花一點時間,你可以在這里發現很多有用的資源。
物理教育網(www.wuli.com.cn)
這個網站的域名相當不錯,網站制作得也比較漂亮。針對物理教材各地版本不同的問題,“物理教育網”將提供的資源按照教參版本分成了不同的欄目,方便用戶查找。除了初中和高中的物理資源外。網站還提供了這兩個學習階段的物理競賽資料,對于想要參加競賽的用戶來說非常有用。“物理教育網”提供的內容以教案、試卷、課件為主,沒有其他周邊的內容,讓網站顯得很精簡。用戶可以直截了當地通過網站獲得需要的資源,不過其他的互動內容就比較不足了。
這是一個收費網站,但是對免費下載的限制比較寬泛。首先,注冊帳號就可以獲得不多的積分。一個新帳號能下載五個左右的收費資源。此外,每天登錄網站也可以獲得積分的獎勵。當然,更不用說上傳有用的資源和文章也可以換取積分了。并且,“物理教育網”中有一部分資源是免費的,也增加了網站的公開性。通過不斷注冊新用戶,注意積累積分等方式,您可以免費使用“物理教育網”的大部分資源。
高中數學網(www.gzmath.com)
我的敘述對你來說,也許就像是一杯白開水,淡而無味,但對我們來說,它是冬天的白開水,是每天早上的第一杯水,溫暖、舒暢我的全身。
8月24日是的我生日。這一天的早上8:24分,我懷著滿腔熱忱踏入××小學的校園,實現了我成為做一名教師的夢想。我會永遠記住這一天。
在××小學里,我們是快樂的,我們因工作而快樂,因感激而快樂,因××小學而快樂,我也因自己當了一名老師而快樂無比。告別校園生活,踏上工作崗位,啊,外面的世界真的很大!我就像一葉扁舟,第一次飄入大海,茫茫海面,浩瀚無垠,我在摸索,我在搏擊,我在磨練,而學校的每位老師是我最亮的指明燈。
我的第一堂公開課,我對我的指導老師說:“吳老師,先讓我自己試著來上這一堂課吧,不懂的地方我再請教您!”吳老師思考了一下,答應了我。開完課,我們數學組的所有老師包括校長馬上到備課室里為我評課。這節課的一個很大的不足是“認真備了教案,卻忘了備學生”。吳老師說:“你在備課的時候,我在旁邊認真地看了幾遍,教案確實備的很詳細。不過你一直把你想要的問題的答案設置住了,以致課堂上學生的回答,你就一時無法反應過來。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啟發學生思維,鼓勵學生思考……”謝謝吳老師的這次“暗中放手”。接下來,吳老師也多次幫我聽課、評課,讓我聽聽她的課,并指導我如何備好一堂課,我們一起分析教案,一起預設課堂,我們開展教研……
我們每個老師都有QQ,但我們不是在純粹地聊天,我們有一個“花兒綻放交流站”群,我們在這里談“良好的師德應注意哪些細節”、談“如何構建和諧校園”、談“教學困惑”、談“課改實驗”談“學生與學習”……,每位老師各抒己見,這是時間快樂的延續,這是輕松愉快的交流,讓我們進步更快。
××小學是小學生的學校,也是我們這幾個大的學生的學校。我們相處在一起,就像大朋友和小朋友處在一起一樣。大朋友當然是——校長的才華的確讓人佩服,他懂電腦,懂很多軟件,會素描……我們不懂的時候,他會很和藹地說“我教你怎么做,免費當培訓老師”,“要多學多鍛煉,才會進步” ;我教學上有什么疑難,吳教導手把手地教;柯(柯老師)經常鼓勵我們說:“年輕人,沒有過不去的坎,相信自已,所有的一切,到最后就像看到一張紙那么簡單”;還有洪洪、娜娜、露露、玲玲姐……她們都是那么熱情,那么讓我感動!至于說小朋友嘛,就是小林、小黃、小魏,我們這三個充滿稚氣的老師了。我們對同事這樣的稱呼,不是說我們沒禮貌,而是覺得這樣更像朋友一樣——同事們是大朋友,我們是小朋友!
在生活上,剛開始我們每天都一手面包一手開水解決早餐,我們的校長夫人王老師關切地對我們說:“當老師有時也是比較忙,但不能為了節省一點點時間而忽視早餐的營養。”于是她每天都起得很早,幫我們煮好了香噴噴的稀飯,還經常把她一手炒的好菜盛給我們很多很多。我們感動,感動得都不知道怎樣表達我們的謝意,而王老師卻說:“哎呀,謝什么謝,出門在外,也要注意身體啊!”。
××小學,我們成長的家!
[關鍵詞]國家精品課程;年輕教師;成長;促進
[作者簡介]謝泳涓,賀州學院外語系講師,碩士,廣西賀州542800
[中圖分類號]G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2728(2007)04―0185―03
一、對國家精品課程的再認識
精品課程是教育部2003年開始一直到現在仍在進行的一項工作,是指教育部在全國高等學校(包括高職高專院校)中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它設立有全國高等學校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網,目的是利用現代化的教育信息技術手段將精品課程的相關內容上網并免費開放,以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有關數據顯示,2003年度國家精品課程共151門,2004年共300門,2005年共299門,2006年共374門。
2003年4月8日教育部下達了《關于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號),正式啟動精品課程建設。同年5月12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國家精品課程建設工作實施辦法>,正式實施精品課程建設。教育部提出利用5年的時間(2003~2007年)建設1500門國家級精品課程。
目前精品課程稱號分為三個層次:校級(院級)精品課程、省級精品課程和國家級精品課程。國家精品課程應在省級(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及有關專家組織)精品課程基礎上產生,省級精品課程應在校級(院級)精品課程中產生。取得國家級精品課程稱號的途徑有兩條:一是首先獲得校級(院級)精品課程,然后再取得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精品課程稱號,再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教育行政部門向教育部推薦優秀課程,教育部組織專家進行評審;二是先獲得校級(院級)精品課程,再由各學科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簡稱教指委)及有關專家組織(全國高職高專校長聯席會、全國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委員會、全國普通高等學校軍事教學指導委員會)向教育部直接推薦。因此,精品課程是具有一流教師隊伍、一流教學內容、一流教學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學管理等特點的示范性課程。精品課程建設是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各省、直轄市、自治區均設立了精品課程委員會,各高校也從2003年起開始評選精品課程。精品課程在全國范圍內,從教育部到各省、直轄市、自治區到各高校都形成了縱橫交錯的網絡。
二、對高校年輕教師的再認識
年輕教師,如果僅從字面意義上理解,一般是指相對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和中年教師而言的、年齡較小的、大學本科或研究生剛畢業的、沒有教學經歷的教師。但作者認為,除了普遍的觀點之外,另一種年輕教師是指年紀不輕,而且已經參加工作多年,但是對當前從事的教學工作來說,卻是全新的,如在一些地方院校比較常見的現象――從中學、中專等教學領域或其他非教學領域進入到高校教學領域從事高校教學工作的,這些教師都應該歸人高校年輕教師的行列。筆者所要分析的高校年輕教師的內涵包括這兩種意義上的年輕教師。
年輕教師作為一個高校中最大的一個群體,他們要盡快掌握教育規律,掌握一定的教育學與教學理論,能夠掌握和運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及現代教育技術,勝任本學科教學工作,創造性地開展教學工作。年輕教師的成長體現在理論上的成長和技能上的成長,即在校期間所學的寬廣轉變為所從事學科的縱深,這是理論上的成長;而技能上的成長體現在駕馭課堂教學過程以及對教學設備設施等輔助教學手段的運用方面。
三、國家精品課程的作用
按照教育部《關于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通知》精神,國家精品課程是要利用現代化的教育信息技術手段將精品課程的相關內容上網并免費開放,以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這種以網絡的形式進行教學,可以同時受益很多人,不受傳統的“老帶新”的人力、時間、地點等的限制,充分體現了網絡所特有的優點。因此,國家精品課程是高校年輕教師成長的催化劑,它體現為國家精品課程在課堂教學上的示范作用、遠離教師成長“近親繁殖”、一門課程的系統闡述及教案編寫三個方面。
1.課堂教學上的示范作用
對于年輕教師來說,上課是最重要的一個知識技能“輸出”環節,也是評價一位教師綜合素質、教學水平的重要指標。傳統的課堂教學往往采取現場聽別的教師授課來提高和完善年輕教師的課堂教學駕馭能力,受聽課者與授課者時間地點的限制,而國家精品課程就很好地給年輕教師一個學習、提高和完善課堂教學駕馭能力的榜樣,可以把與自己所上課程相同或相近的國家精品課程下載,然后自己或者與同事反復觀摩、學習、討論和推敲,并與自己的課堂教學相比,看看哪個地方是可以借鑒的,哪些方法可以用在自己的課堂上,從而達到快速提高課堂教學駕馭能力的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對于外語學科來說,課堂教學的示范作用不僅體現在中國教師的教學上,更重要的是還體現在以英語為母語的外國教師的課堂教學上。在一些地方高校特別是一些新升格的高校中,外教的資源相對來說還不能滿足實際教學需要,因此,外教的課集中在口語和聽力兩門課上是不可否認的事實。而對于外語的學習來說,外教的課集中在口語和聽力上也是無可厚非的,是正確的安排,但是僅僅停留在口語和聽力兩門課上則顯得過于單薄,對學生及教師的成長都不是最有利的,這也實屬無奈之舉。但是,英語專業基礎階段的綜合性的課程如《綜合英語教程》(目前這套教材在英語專業基礎階段被選擇度可以說是最廣的,僅以此為例),在精品課程網上,除了有申請學校中國教師的示范課外,我們還可以找到申請學校外教示范課錄像資源,而且不僅僅是一個教師的課堂示范,而是不少于三個教師的課堂示范。
另外,同一門課程一般來說不止一個學校獲得國家精品課程,也就是說,我們的年輕教師有更多版本的國家精品課程教學資源,這對廣大年輕教師而言是不可多得的不可錯過的學習資源。
2.遠離教師成長“近親繁殖”
在高校中,有一種被稱為“老帶新”的年輕教師成長途徑,通常是指由一名或多名同學科的教學經驗較豐富、專業技術職稱較高、學歷較高的教師指導一名或多名年輕教師,指導者通常先設計明確的年輕教師發展需求、規劃專業、成長途徑等目標,然后制定指導的計劃,安排活動,包括對這門課程的系統理解、這門課的教學設計、每單元課程的設
計、教案的編寫、作業的布置與批改、課堂教學的駕馭以及對課堂突發事件的應對等等,要求指導教師開放課堂教學,支持年輕教師積極參與教學觀察(即聽課),幫助年輕教師解決實際教學上的困難,分析年輕教師存在的問題,掌握年輕教師成長的情況,及時調整指導方向。因此,這種“老帶新”就是一種典型的教師成長近親繁殖。
顯然,“老帶新”有利于提高年輕教師更好地把握課程和更好地駕馭課堂教學,然而,要很好地執行“老帶新”導師帶教計劃,需要這批經驗豐富、專業技術職稱較高、學歷較高的教員花費大量的時間,這常常轉移了直接課堂教學最寶貴的人力資源,也就是會直接影響這些導師們的課堂教學。而且,目前我國高校特別是地方高校和新升格高校中長期的“老帶新”活動,很多是同層級的橫向支援,明顯缺少了縱向的專業引領。橫向互動常常會自囿于同水平的反復,因而更需要專家等高一層次的人員指導與帶領。這個要求對于師資相對薄弱的地方高校和新升格高校而言,在它們的仍是那種面對面的“老帶新”方式中是很難實現的。這種“近親繁殖”會促使學術基因單一化,對于滋生新的教學思想和理念是不利的,容易削弱校園內的教學創造力和學術創造力。
國家精品課程就能很好地讓年輕教師專長遠離“老帶新”造成的“近親繁殖”。從取得國家級精品課程稱號的途徑來看,一是首先獲得校級(院級)精品課程,然后再取得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精品課程稱號,再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教育行政部門向教育部推薦優秀課程,教育部組織專家進行評審;二是先獲得校級(院級)精品課程,再由各學科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簡稱教指委)及有關專家組織(全國高職高專校長聯席會、全國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委員會、全國普通高等學校軍事教學指導委員會)向教育部直接推薦。可以看出,國家精品課程的獲得是在全國范圍內的高校中由下而上經過層層篩選、然后在推薦名單中評選、評選后在網站上公示,最后才會被確定為國家精品課程,并分高職高專層次課程和本科層次課程。
總之,結合“老帶新”的直接指導和對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的利用,在國家精品課程引領下的高校年輕教師將比以往更加快速地成長。
3.對一門課程的闡述及教案編寫
對一門課程的理解和掌握,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教師在課堂上如何進行教學。由于國家精品課程確定所要求的多程序和高規格,因此也注定了這些國家精品課程的學術權威性,從2003年到2006年(公示中的)國家精品課程來看,對一門課程的闡述,可以說是全面、詳細、綜合,代表了高學術的一門課堂教學課程。如一門外語的精品課程,基本上都包括這門課程的簡介、示范教學與課堂實錄、學術講座與研究報告、教學參考與活動資源、教師介紹、教學模式、教學大綱、專家師生評論、師生交流園地、評估和考試、課堂活動任務與指導、課文錄音MP3、網絡工具下載、與本門課緊密相關的網絡資源鏈接等等。這些涉及了現實教學中對教材的理解、課堂教學設計、課后的研究與討論等等可能出現的任一教學環節。經過對2003~2006年國家精品課程的研究,發現不少國家精品課程的課程負責人就是該門課程所用教材的編寫者,由于教材編寫及修訂是一個系統的龐大的工程,編寫者在這本教材上花的時間和研究要比其他研究者多得多,也應該深得多,因此對此課程的闡述也比別的研究者要全面、翔實、綜合。
對一門課程的理解和掌握,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教師在課堂上如何地進行教學,教案的編寫更加決定了教師的課堂教學效果,因為教案的編寫是對課程理解的細化和清晰化。國家精品課程對促進年輕教師快速成長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教案的編寫。雖說教案沒有完全統一的模式和規格,但是它有幾個基本的組成部分:即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安排、課后作業布置、教學評價等。對教案的編寫可以按教材編寫的一個單元一個單元地規定,也可以按實際安排的授課時間來編寫,也就是以每一次課為一單位進行編寫。對于不是年輕的教師而言,教案的基本構成部分和編寫就像家常便飯一樣,是既熟悉又不可或缺的,但對于年輕教師而言,在校所學的(有些甚至是非師范類高校畢業生,從來就沒有編寫過教案)或者到了高校“老帶新”的導師所講的,與國家精品課程所展示的相比,在科學性、規范性與直觀性方面是明顯地存在不足的。
四、利用國家精品課程應注意三點
1.下載同一類型課程資源并反復查閱和觀摩
年輕教師在利用國家精品課程來促進自己專業技術成長的過程中,不能僅是查閱及下載某個學校某個教授某一門國家精品課程,而應從完全與自己從事的課程開始查閱及下載,然后擴大到盡量多的相類似的相關的精品課程。也就是說,以一門課程為中心,然后把學校數量和課程相關性作為兩個坐標軸進行擴大,從中完善自己的教學知識和提高技能,最后回到把自己的課程推向縱深發展,強調的是在下載時涉及多學校多課程,并且在查閱和觀摩同一類型課程資源時要反復進行。
2.辯證地運用國家精品課程
年輕教師如果在國家精品課程網中找到一門課程與自己所上的課程完全一致,那是最好不過的,可以從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進行對照、思考和借鑒,但是這也是要提醒年輕教師的地方,特別對于同課程同教材的情況,由于年輕教師本身所具備的知識技能和駕馭課堂的能力與國家精品課程主持或參與教師有很大的差異,同時所面對的學生知識水平和建構知識的能力也有很大差別,因此更應該注重辯證地運用,這也是“因材施教”的重要體現。
一、站內組織管理(15分)
1、制度建設(3分)
各站在3月底以前制定并上報本年度的工作計劃(要求將工作任務分解到每季度,并有季度工作完成情況檢查記錄)、考勤制度及考勤登記(要求:考勤記錄不能代簽)、績效獎懲制度(要求:績效工資與手術量、平時工作完成情況、工作積極性相結合)、學習制度(要求:有分月學習計劃并細化到具體學習內容,每月有具體的學習記錄)值班制度、無菌技術管理制度、隨訪制度等,有完成計劃的進度、指標、措施、步驟以及年度總結。
每缺一個制度扣0.5分,內容不全或未按要求具體細化的一項扣0.2分,3月底前未上報計生局的,扣2.0分,制定的管理辦法和制度不逗硬落實的,此項不得分。
2、作風及效能建設(3分)
嚴格請銷假制度,要求工作日原則上不請假,如有特殊情況,請假一天以內由站長批準,請假兩天以內由局分管領導批準,請假兩天以上由局主要領導批準,并健全請假手續。請假無假條的,一次扣1分;被計生局查實一次遲到、早退或脫崗、曠工的,扣1分;上班時間打游戲、看電影或從事與工作無關的活動的,一次扣0.5分;被縣效能督察通報的,此項為零分,并扣減站內職工績效工資300元/人;站內職工內訌、鬧情緒的,一次扣1分;不服從縣人口計生局工作安排的,一次扣1分。
3、個人執業形象(2分)
上班時間穿拖鞋或不穿工作服的,一次扣0.2分;服務態度差,扣0.5分;與服務對象發生沖突,影響單位形象的,扣1分。
4、服務機構形象(2分)
要求:站內環境清潔,無科室出租或承包現象,各科室設置合理、物品擺放規范。
站內有紙屑、窗臺有灰塵等不清潔現象的,發現一次扣1分;科室物品擺放雜亂的,發現一次扣0.3分;出租或承包科室的,扣2分。
5、財物管理(5分)
500元以上醫療設備有卡片,并標明責任人、購買日期,儀器完好無損,有設備使用維護記錄,未建記錄的扣0.5分,記錄不規范的扣0.2分。發現有亂收費行為的,扣1分;向服務對象索取費用的,扣2分;另對當事人處以收受金額10倍以上的處罰。財務管理混亂的,扣0.5分;財務支出不合理的,扣1.0分;發生赤字的,扣5分。
二、技術質量管理(35分)
1、嚴格按審批項目施術,無超范圍服務。(2分)
有超范圍服務的,扣2分。
2、技術服務人員必須持證上崗。(2分)
有無證上崗的,扣2分。
3、嚴格按照《常用計劃生育技術常規》操作,安全施術(7分)
施術不戴醫用帽子、口罩、手套的,一次扣0.5分;不嚴
格按照流程洗手,更換手術衣的,一次扣0.5分。全部開展規定的檢驗項目得2分,檢驗項目少開展一項的,扣0.5分;術前嚴格檢查、記錄清楚詳細的得2分,有檢查不全、記錄漏項的扣0.5分;術中操作規范的得2分,術中操作不規范的,扣0.5分。術后指導、記錄及時準確的得1分。以上考核,以平時抽查為評分依據。
4、嚴格無菌管理制度。(5分)
手術室消毒隔離制度、感染控制管理制度得到落實,有手術室、B超室、婦檢室、治療室、檢驗室、電子陰道鏡室、污物貯藏間及器械高壓消毒等消毒記錄。手術室、治療室各種包、盒、瓶有標簽,注明內容物及其消毒效期、消毒人員。
有高壓消毒記錄,得0.5分,記錄不準確、邏輯性不強的,扣0.2分;采用浸泡方法消毒器械的扣1分。
有紫外線消毒記錄,得1分;紫外線消毒設備不能正常工作的不得分;記錄不準確、邏輯性不強的,扣0.5分。
無菌和有菌物品嚴格分開,得0.5分;未分開存放的,扣0.5分。
5、急救藥品、設備齊全有效。(1分)
急救藥品不齊或有過期變質藥品的,扣1分;輸氧及其它急救設備不能正常使用、配備不全的,扣1分。
6、規范病歷文書,做好資料歸檔。(7分)
2010-2013年的各種檔案資料按年度、類別收集整理裝檔。要求:病歷資料齊全、完整,書寫規范、輔檢粘貼件完整、管理符合要求,(有知情同意書、手術記錄、健康處方、高壓檢查卡、檢測試紙、血常規檢查、小便常規檢查、陰道涂片檢查、隨訪記錄等),得4分。缺一種資料扣0.5分;病歷數量與手術登記不符的每差1例,扣0.1分。病歷書寫規范、術語準確、無缺漏項和涂改,得3分;有漏項、涂改或用語不準確、書寫潦草的,1項扣0.1分;病歷粘貼不規范,扣0.5分;病歷未及時書寫的扣0.2分。
7、2010年-2013年的門診登記、避孕節育知情選擇登記、手術登記、術后隨訪登記、檢驗報告登記簿等分年度整理并填寫規范,有邏輯性。(5分)
內容填寫不規范的,扣0.5分;缺乏邏輯性的,扣1分;少1項登記的,扣1分。資料歸檔不及時,扣0.4分;歸檔資料不齊的,少一項扣0.2分。
8、質量目標管理制度得到落實,有質量管理分析報告(對本站的工作質量作出評估,分析存在問題的原因,提出整改措施)每年1次。(1分)
無質量管理分析報告不得分。
9、嚴格按照蓬人口發〔2011〕10號文件精神,認真開展計劃生育科技大練兵活動。(2分)
有技術人員培訓進修年度計劃和中長期發展計劃并組織實施(查看計劃安排、學習記錄、考試試卷、工作小結等)。積極鼓勵職工參加繼續教育學習,技術人員每年接受繼續醫學教育的時間不少于7天。站內未組織學習和考試的不得分,未完成年度計劃的扣0.5分,不按照計生局安排參加學習進修的不得分。
10、實行首診醫師負責制(1分)
有推諉手術或服務對象的不得分。(以調查服務對象為評分依據)
11、開展特殊病例、術例學習討論。(1分)
未開展的不得分;已開展但記錄不詳的扣0.5分。
12、診療儀器設備管理、藥品使用管理、藥品器械采購管理、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管理、醫療廢物處理等制度健全,落實到位。(1分)
藥房有防腐、防蟲、防火、防鼠、防盜、防潮設施。藥品擺放整齊,無過期、失效藥品。特殊藥品有專柜保管、專人專賬管理。有制度未落實的扣0.5分,管理不規范的扣0.2分。有一次性無菌醫療用品使用記錄、醫療廢物處理記錄等,記錄不規范扣0.2分。
三、優質服務工作(35分)
1、已婚育齡婦女享有免費計劃生育技術服務項目達100%。(3分)
免費手術項目落實率低于100%的,扣3分。
2、開展技術服務宣傳。(4分)
中心站每月應到聯系鄉鎮開展一次以上宣傳和藥具發放工作(須有圖像資料),少一次扣0.2分;轄區內示范村育齡群眾應享有的避孕方法基本知識知曉率達85%以上。(以記錄、計生辦簽字和群眾調查為準)。
3、每年面向育齡群眾定期或不定期開展五期教育培訓2次以上。(2分)
有青春期、新婚期、孕產期培訓教案、考試試卷、成績花名冊、辦班小結,缺一樣扣0.5分,內容填寫不規范的,扣0.2分。
4、對2010年-2013年期間的“B”超三查檔案進行整理歸檔,要求普查面均達已婚育齡婦女80%以上,每年普查2次以上;流動人口免費服務率達80%以上,凡是普查結果有異常的,須有隨訪記錄及聯系電話。(8分)
普查率低于80%的,每低一個百分點,扣0.2分;流動人口免費服務率,每低一個百分點,扣0.1分。
5、計劃生育手術知情面達100%(2分)。
低于100%的按比例扣分,每低一個百分點,扣0.1分。
6、開展了孕期全程監測。監測面不低于當年合法生育婦女人數的30%(示范村達80%以上),每人受檢5次以上。(3分)
低于30%的按比例扣分,檢查次數不達5次的,每少一次扣0.1分(以到村調查為評分依據)。
7、開展優生優育指導。(3分)
有0-3歲嬰幼兒早教教案、培訓資料、花名冊;優生優育咨詢記錄;獨生子女健康檢查登記簿等。
每缺一類扣0.5分;記錄不完整、不規范的,扣0.2分。
8、開展生殖健康促進行動。有男、女生殖保健咨詢記錄,每年40%的已婚育齡婦女接受生殖道感染免費普查,且建立了生殖健康檔案。男性參與率20%(2分)
檢查率、參與率每低1個百分點扣0.1分,記錄不完整、不規范的,扣0.2分。
9、優質服務信息錄入及時,內容準確。(5分)
病歷錄入不完整、不準確的,按比例計分,“B”超三查錄入不及時、不完整的,按比例計分。
10、開展了絕經期取環。(1分)
未開展的,不得分。
11、開展打擊“兩非”活動。(1分)
有開展打擊“兩非”活動的宣傳活動記錄、標識、總結,缺一樣扣0.2分,有參與“兩非”行為的不得分。
12、其他各種咨詢記錄和登記冊。(1分)
四、出生缺陷干預工作(15分)
(一)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工作(7分)
1、組織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目標人群低于全縣各站平均數的,此項不得分。(3分)
2、建立完善孕前跟蹤管理制度,隨訪服務達100%。(1分)
3、優生知識普及率達80%以上。(3分)
優生健康教育面達90%以上,有優生教育教案、優生知識答卷、優生教育花名冊、優生知識讀本、活動現場照片等資料,每少一項扣0.5分,資料不齊、不規范扣0.2分。
(二)葉酸發放工作(8分)
1、按照《縣人口和計劃生育局關于進一步做好2011年葉酸片發放工作的通知》(蓬人口發〔2011〕57號)要求,2012年葉酸發放面達40%(示范村80%)以上,出生缺陷發生率力爭
控制在10‰以內。對于未完成目標任務的站,扣減年度目標考核分5分;對低于目標考核任務50%的站,此項不得分。(5分)
2、做好葉酸的宣傳工作。(1分)
有宣傳資料(優生知識宣傳內容、當年新婚對象宣傳花名冊)、宣傳活動記錄。未開展的扣1分,無宣傳活動記錄的扣1分,資料不齊的扣0.5分;當年新婚宣傳率達到90%以上,低于的按比例扣分。
3、葉酸發放資料規范齊全,報表及時準確。(2分)
有葉酸發放登記簿、知情同意書、統計表,年度計劃、總結。
表冊填寫不規范的,扣0.5分;隨訪不到位的,扣0.5分;報表不及時的,扣0.5分。隨訪對象須有電話號碼。
五、其他工作(實行倒扣分)
1、當年無手術事故發生,并發癥控制在1‰以下。
凡在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工作中發生重大責任事故的,實行“一票否決”制,取消全站評優評先資格,扣撥全站公務費;懲扣責任人納入考核的全部績效工資,懲扣站長20%納入考核的績效工資,懲扣站內職工10%納入考核的績效工資。屬責任事故的,由責任人全部承擔法律和經濟責任;屬技術事故的按照《醫療事故管理條例》執行。
2、對于接受省級以上檢查、評估不合格的,發生一次扣5分,同時懲扣站內在崗職工工作津貼700元/人;對于接受市級檢查、評估不合格的,發生一次扣3分,同時懲扣站內在崗職工工作津貼500元/人;對于接受縣計生局檢查、評估不合格的或被縣計生局通報批評的,發生一次扣2分。對于接受上級檢查得到表揚、肯定或被作為先進典型進行表彰予以宣傳的,縣計生局將予以獎勵工作經費。
3、上報免費手術弄虛作假的,倒扣5分。
4、上報免費手術不及時、數據不準確的,倒扣5分。
5、應參加義務獻血未參加的,倒扣2分。
6、不按時完成局機關臨時交辦的其他工作,倒扣10分。
本研究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輔以座談和個別訪談法。問卷是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題目類型是客觀性試題,包括單項和多項選擇題,主要從免費師范生的基本信息(實習學校類型)、免費師范生在教學實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備課、專業知識及教學理論知識、語言、教態、板書、現代教學技術),免費師范生自我評價這三個方面設置,調查對象為西南大學2008級歷史教育專業免費師范生,由他們獨立完成,所得數據具有真實性和可靠性。問卷采用無記名答卷方式。調查時間為2012年3月。共發放問卷145份,回收有效問卷136份,有效回收率為93.8%。
通過調查統計,參與本次調查的136名學生,實習學校基本在西南地區。其中,56.2%的學生在省級或市級重點高中實習,7.3%的學生在普通高中進行教學實習,18.5%的師范生在初中進行教學實習,7.3%的師范生在其他學校實習。大部分免費師范生被安排在重點高中進行教學實習主要是因為重點高中實習平臺較高,師資力量較強,教學理念較先進,更有利于提高實習生的教學技能,同時,優秀實習生還可能留在實習學校工作。少部分在初中或小學進行教學實習的原因是由于師范生參加了支教活動,實習地點由當地教育局分配。
在問卷調查中,筆者還就學生在課堂實習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調查,具體情況見表1:
通過上述問卷調查的結果,可以把實習生課堂教學實習中存在的問題歸納為以下四個方面,即教學設計缺乏創新、教學理論與專業知識不夠扎實、課堂教學技能不強和課堂的臨場管理、監控能力有待加強。
(一)教學設計缺乏創新
實習生備課資料渠道來源多樣,在資料的選擇使用及教材處理方面存在一定問題。實習生備課資料以優秀教案、網站和中學歷史教學參考資料為主,調查統計發現:73.72%的實習生直接參考優秀教案進行備課,68.61%的實習生選擇網站資料作為主要的備課資料,67.15%利用中學歷史教學參考資料進行備課。雖然備課資料選擇多樣,但顯示出有相當部分實習生在備課過程中直接利用別人的優秀教案,而不是在獨立鉆研教材和研究新課程改革的基礎上備課。這種現狀會帶來諸多問題,尤其是脫離鉆研教材的備課,對教學設計會帶來很大負面影響。歷史教科書具備信息載體、啟發和刺激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價值判斷、推動學生帶著批判的眼光去比較歷史和現實問題等功能。教科書的這些功能、作用不是其他配套教材輕而易舉能夠“代勞”的[3] (p.127)。這導致實習生在教學設計上普遍缺乏自己的獨立創新,沒有個人的特色,表明實習生備課能力還有待提高。
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教學設計也不夠周密,表現在教學時間分配不夠合理、板書隨意、提問缺乏認真考慮等。就課堂提問來看,72.99%表示“提問缺乏啟發性”,有38.69%為“提問過少”,有25.55%是“問題太簡單”。可以看出,實習生在課堂提問設計方面缺乏層次、梯度,導致提問較為隨意,沒有起到啟發學生思考的作用,影響了課堂教學效果。此外,部分實習生由于教學時間分配不合理,使得一些教學重點難點講授時間過短,導致教學重難點沒有突破,教學任務完成也受到影響。
(二)教學理論與專業知識不夠扎實
教學理論有利于指導教師進行課堂教學,而專業知識則是進行課堂教學的必要基礎,兩者缺一不可。在師范生教育實習過程中關于實習教師對教學理論的應用能力也有較高要求。然而,實習生在實習過程中將教學理論與實際教學結合的能力比較薄弱。僅有5.84%的實習生“完全能夠”應用教學策略于課堂教學;有62.04%的實習生“基本能夠”靈活應用教學策略于課堂教學,還有15.33%的實習生表示“有點吃力”,這說明實習生在教學過程中的教育理論應用能力還有待增強。
在歷史專業基礎知識方面,實習生在實習前雖然已系統學習了歷史專業基礎知識,但是在教學實習過程中仍有部分學生專業知識不能滿足課堂教學的需要。有54.74%的實習生表示自身知識儲備“有較大欠缺”,有2.92%學生回答“很匱乏”。這說明歷史師范實習生在知識儲備方面有所欠缺,歷史專業基礎還有待進一步夯實。由于部分實習生專業知識基礎不夠扎實,分析教學重點難點問題時不夠深入,對史料的分析也不夠透徹準確,甚至極少部分實習生還出現了知識的錯誤,這都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的質量。
(三)課堂教學技能不強
課堂教學技能包括導入技能、講解技能、課堂提問技能、板書技能、教學組織技能等。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主要表現為板書不規范、語言表達欠佳、儀態不自然、不能與學生進行有效溝通交流,不能充滿激情地完成授課內容、提問技巧欠缺等。其中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1.語言表達不夠準確生動
語言是直接傳授知識和表達思維的工具,是學生清晰、準確、持久感知的必要條件。歷史教師應善于運用生動的語言去啟發學生積極思考。歷史教師必須注意研究教學用語,提高自己的語言藝術。但在實際的實習過程中很多實習生語言表達能力不強。主要問題包括“表達不夠精練”、“不夠科學準確”、“不夠生動形象”、“缺乏節奏感”,其中表達不夠精練占61.31%,不夠科學準確占51.09%,不夠生動形象占40.88%,缺乏節奏感占38.69%。語言“表達不夠精練”會導致所講解的內容不夠清晰,語言“缺乏節奏感”會導致講課的語音語調沒有起伏,從而導致歷史課堂教學氣氛沉悶,而教學語言“不夠生動形象”,會影響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
2.板書不夠規范美觀
板書在課堂教學中具有重要作用,板書寫作是一名教師應當具備的技能之一。從調查結果來看,實習生的板書技能方面存在的問題還不少:40.15%的實習生板書方面存在“字跡不工整”的問題,42.34%實習生的板書“不美觀”,33.58%實習生的板書“重難點不突出”,板書缺乏層次性,邏輯性,18.25%的實習生“板書規劃不合理”,主板書與副板書沒有做好合理規劃。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實習生還應當在板書技能方面多下工夫。
3.教態欠自然
教態是教師教學基本功之一,它通過表情、眼神、手勢、動作、體態、儀表等形式表達人的思想和情感。教態的表達要做到明了準確適當,配合口頭語言的使用,切忌縮手縮腳、夸張無度、文不對題。調查統計表明,實習生在教態方面也存在一定問題:24.82%的實習生在課堂教學中“表情呆板”,32.12%的實習生在講課過程中“手勢過多”,31.39%的實習生在講課過程中“走動過多”。部分實習生在課堂教學實習中教態不得體,這說明實習生在實習過程中還不夠自信,過分緊張,這對課堂教學效果有一定的負面影響。
(四)課堂的臨場管理、監控能力有待加強
教師課堂教學監控能力可分為三個方面:一是教師對自己教學活動的事先計劃和安排;二是對自己實際教學活動進行有意識的監察、評價和反饋;三是對自己的教學活動進行調節、校正和有意識的自我控制[4] (p.61)。部分實習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課堂監控能力有待加強,尤其是在面臨課堂突發事件時,控制能力不強。當被問及如何處理課堂突發事件時,有13.14%的學生表示“有點吃力”。由于實習生對課堂上出現的問題缺乏必要的準備,一旦課堂上遇到學生回答問題出乎預期或干擾課堂秩序的情況時往往自亂方寸。部分實習生不能有效調節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注意力,尤其是在講授重要內容之前。課堂上對學生表現及課堂氣氛等的變化不敏感,不能通過提問追問等手段對自己實際教學活動進行有意識的評價和反饋,不能根據現場情況對教學活動進行有意識的調節、校正和控制。還有部分實習生心理素質較差,表現在教學中出現錯誤時,不能妥善處理,常出現尷尬局面而影響自身情緒,導致教學效果受到影響。
在本次問卷調查中,筆者還就實習生在實習結束后自己認為自身最需要加強學習的內容進行了調查,具體情況見表2。
針對實習生在實習結束后的個人感受,再結合他們在課堂教學實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筆者帶隊實習的體會,筆者認為要想提高實習生課堂實習效果,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進一步夯實學生專業知識基礎,提高教學理論水平
歷史教育專業免費師范生的專業知識基礎是實習生課堂教學水平提高的基礎,專業知識基礎不扎實,提高課堂教學水平無從談起。根據學生實習結束后的感受,其中有81.75%的學生認為需要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因此,在實習前,需要進一步加強實習生專業知識的學習。對專業教師而言,要求教師在進行專業基礎課教學時需要大量擴充教學內容、加深知識深度,使實習生能夠全面系統而深入地掌握歷史專業知識。對實習生而言,除了認真上好專業基礎課外,還需要加大課外的專業知識閱讀量,除了大學專業教材外,還需廣泛涉獵各種學術論著,使自己知識儲備充分。只有知識儲備充分以后,才有可能在以后的教學實習中游刃有余地處理教學內容。此外,還應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教學理論水平。如表2所示,有29.2%的學生認為需要提高教學理論水平。只有在正確教學理論的指導下,才可以使課堂教學質量有明顯提高。
(二)加強學生教學技能訓練,提高課堂監控能力
教學技能是提高課堂教學水平的重要條件。從表2可看出,實習生在實習后也普遍認為需要加強教學技能訓練,其中有56.93%認為需要加強語言表達訓練,44.53%認為需要加強課堂監控能力訓練,25.55%和21.9%認為需要加強現代教學技術和板書寫作訓練。因此,在大學期間需要進一步加強師范生的教學技能訓練,包括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課堂監控能力、加強板書訓練等教學基本功。可以通過定期開展師范生板書、授課、現代教學技術、教學評價等基本功比賽,使師范類學生克服登臺講課的恐懼緊張心理。通過組織實習生深入重點中學觀摩中學優秀歷史教師舉辦的教學公開課,總結成功的教學經驗,學習他們的課堂教學技巧。
(三)加強對中學生的了解,熟悉中學課程教學過程
實習生在實習期間,必須要全面了解中學生和課堂,否則在課堂教學實習中會不能有效地因材施教,影響教學效果。根據調查,發現不能有效監控課堂的實習生中有21.17%是因為“對學生了解不夠”。在調查實習生提問存在的問題時,也有18.25%和18.98%的被調查者回答是“問題太簡單”和“問題太難”。實際上,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問題也是因為實習生對中學生不夠了解。因為中學生學習知識受年齡、自身知識水平等方面的影響,教師在備課時在一定要研究學生的差異,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不能超越學生的認識能力和理解能力。如果教學內容挖掘過深過廣學生不容易接受。相反,如果知識容量太淺、太窄,學生會索然無味。一般來講,如果學生知識基礎扎實,那么要求教師講授新課時要補充教學內容,加深知識的廣度和深度。相反,如果學生知識基礎較差,那么教師要降低教學內容的難度。為加深實習生對中學生和課堂的了解,可以經常邀請優秀有經驗的中學教師到大學里做有關新課程理念下教學方式方法的轉變以及構建動態課堂的教學模式或教學手段等講座,對在校師范學生提出一些有針對性的指導,使師范在校學生能夠及時了解中學的教學動態,以防出現對中學生不熟悉、所學知識與中學教學脫節等尷尬局面。
(四)加強課堂教學實習的評議
課后評價是課堂教學實習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根據對調查的分析,在問及課后評議的作用問題時,有73.72%實習生回答可以“相互學習”,73.76%回答可以”改進教學方式”,69.34%回答可以”明白自己的不足”。通過正確評價實習生課堂教學實習,既是對其工作客觀公正的評價,也是對學生負責的一種工作態度。通過課后評議,指出實習生課堂教學中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建議,對于提高實習生的課堂教學水平非常必要和重要,應得到重視和加強。
【作者簡介】譚剛,男,1971年生,四川自貢人,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近代經濟史。
參考文獻:
[1]陳時見等.西南大學師范生免費教育的實施[J].大學·研究與評價,2007(10).
[2]周曉光.歷史教學論[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
關鍵詞:課堂理答方式;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9-384-01
所謂“理答”,其實就是課堂上教師與學生對話過程中的語言反應,亦包括動作、神情等體態語言。國內最早研究理答之一的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崔允t先生曾這樣界定:理答就是教師對學生回答問題后的反應和處理,是課堂問答的重要組成部分。師生課堂問答環節中,我們發現教師的作用十分重要,不僅要拋出問題,而且要根據學生的應答做出理答,理答后的學生狀態其實是很復雜的,合乎教育規律和學生情況的理答對學生是一種良性的刺激,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則是惡性的刺激,不僅不會起到任何好的效果,還有可能造成惡劣的影響。
在一次我校和另一所兄弟學校交流同課異構的聽課活動中我觀察了本校章老師和他校蔡老師的理答方式,他們上課內容為新課標英語8上 Unit8 Reading,課后,我從兩位教師的理答方式數據統計上進行分析:從打斷學生回答和追問上看兩位教師頻次基本相同,從鼓勵性評價上看,兩位老師都非常注重對學生回答的鼓勵和稱贊,在章老師的課堂上占27%,蔡老師的課堂上占44%。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之一,就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兩位老師表揚的形式也是多樣的,章老師表揚學生說Great!/You did a good job!等。蔡老師表揚學生說Very good!/Wonderful! 等還帶頭給發言的同學掌聲。兩位老師利用多種形式的鼓勵,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堂上學生的參與面都非常廣,學生愿意說,學得也非常開心。我們知道,理答就是教師對學生的回答給以恰如其分的反應。教師可以用語言,也可以用表情或眼神的交流等非語言形式來表達肯定的含義。如果學生回答問題不夠完整或缺乏深度,那么教師可用一些問題來引導學生作出進一步回答。兩位老師在這一點上都做得不錯,遇到少數回答不完美的學生,都能通過追問的形式鼓勵學生往深層次去思考,學生也在教師的層層追問下,深度挖掘自己對問題的理解。
我們經常在聽完一節課后,會對聽課老師做出這樣的評價“教師語言重復率過高,或教師上課帶口頭禪”課堂上老師們經常會重復自己的問題讓學生去思考;在學生回答之后,又會重復學生的答案,希望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我認為,一堂課上這樣的形式不能出現的太多。在本次課上,章老師重復自己的問題或學生的答案最多,占了45%,蔡老師則占19%。
一個好的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積極提問,兩堂課教師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分別占了8%和14%。本課是閱讀教學課,在對文章的理解中教師鼓勵學生自己提問,培養了學生的口語能力和對篇章的理解能力。另外,在這兩堂課上,教師自己代答分別占了9%和6%。在講授新課中穿插提問學生或教師自問自答,能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刺激的程度和方式遠遠超出了一般的講解。因為教師運用學生已學過的知識或他們的社會、生活實踐體驗,設問、誘導、啟迪學生,使教材與學生已有的知識關聯起來,使新舊知識相互作用,從而形成新知識。另外課堂上教師都能充分尊重學生,沒有打斷學生的回答,更沒有對學生的回答不理睬。
如何才能產生有效的理答呢,我認為可從以下策略入手:
1、理答要有針對性理答的實施者是教師,受眾是學生。課堂問題的提出應依據學生情況進行設計,針對的是一條由學生為主體構成的課堂理答線。把理答的針對性弄清楚了,就會提升問答的效率,從而使整個課堂的效率都得以提升。
2、理答要關注學生關注學生是整個課堂的中心責任所在,理答環節中更是如此,現在的課堂不僅僅是備教案,還要備學生。課堂上教師裝在心里的不僅僅是教案,更主要的還是學生。只裝教案的,充其量不過是位教書匠,而只有裝著學生的才是真正的教師。
總之,課堂理答本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與交流的紐帶,有效的課堂理答能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可以說教師教學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教師的提問能力,因此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的反思,創生滿意的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蔣麗 課堂提問的反饋藝術[J].教學與管理(理論版),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