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范文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范文

1.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出現的問題

1.1建筑防火設計問題

建筑消防系統、疏散通道或者煙通道是否安全暢通,報警系統設備和消防設備是否能夠正常運轉,這對于預防火災、減少財產損失、降低人員的傷亡率起著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國建筑防火設計規范和一些不到位,比如,一些建立在公共娛樂場所的防火設施,由于建造地點距離人員密集區較遠,在發生火災時很可能在第一時間無法發揮作用,從而喪失它應有的效果;另外一種情況是,雖然防火設施建造位置合理,但沒有一個明確的使用參考,這仍然為消防安全埋下了隱患。

1.2建筑防火設施建造問題

從近年來眾多的建筑火災的實例中我們可以看出,大多數火災幾乎都是有可能避免或減少損失的,但由于建造時不到位,一些建筑防火設計或建筑設計師沒有根據國家建筑設計防火標準的要求,施工時同樣沒有注意周圍環境有可能產生的問題,這才導致在火災早期火勢較小時,不能及時有效的控制火勢,致使火勢繼續蔓延;另外,防火安全通道施工時質量不過關,在起火時,安全通道內進滿煙霧,導致疏散時混亂踩踏,或者是安全通道禁不住火勢,直接坍塌,造成人員無法退出火場。

1.3我國的建筑設計防火規范條例問題

通過不斷修訂建筑設計防火規范條例,這一條例已經日漸完美,內容越來越全面和成熟。但是隨著現代建筑的復雜性,規范和理解過程中,總會有一些偏差。對于一些專業術語的解釋有點模糊,比如,安全通道的凈寬度和空間防火線等等的要求不很明確,所以有些規定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2.針對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出現問題的解決策略

2.1規范建筑防火設計

在規范防火設計時,有以下幾個方面要點:排煙設施的設置,在各種建筑及娛樂場所中,都要設有排煙設施,因為在建筑物火災時會產生大量濃煙,不但妨礙疏散而且會使人中毒甚至死亡。因此,地下建筑、高層的樓梯間、走道與消防電梯,都應該按照情況安排機械排煙或自然排煙的設施。設置有效地消防通道,消防通道是類似于在居民小區里的某條環形車道,可以在火災發生時供車輛通行。與道路的設計相結合,在建筑物四周設置適宜的消防通道,以保障火災發生時消防車暢通行駛,能夠及時到達火災現場;有效的疏散通道以及滅火裝置,要減小火災傷亡率,防微杜漸,那么在煙熏中毒和房屋倒塌而遭到的嚴重的傷害時,必須盡快撤離,因此公共建筑的安全出口一般不得少于兩個,在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必需設立更多的出口,另外,疏散通道上還要設置緊急照明燈和安全出口指示燈。

2.2監督建筑防火建造

無論多么完美的國家防火標準,,如果沒有嚴格地執行,不采取要求規范,不認真學習國家標準要求,不落實文件精神,國家標準的出臺以及建筑設計防火代碼,它們的真正價值將會無法發揮出來。為了確保堅決執行國家的相關標準規范,無論是當地行政部門或設計單位的監督機構都應加強責任主體意識,積極進行施工質量和安全責任的規定,堅決執行國家建筑防火的相關規范,監督施工安全,從而避免在設計和施工中出現漏洞,消除消防安全隱患存在。另一方面,從設計單位到施工單位,以及監管單位,都應該加強對“建筑設計防火規范”、“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等的宣傳,加強建筑防火規范的執行,執行“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政策和法規,促進建筑消防工作上一個新臺階,為我國防治火災事業發展做出積極貢獻。進行防火安全隊伍建設時,要讓每個人充分意識到自己的責任,主動學習建筑規范及消防法規,明確各種注意事項,保證在平時工作中不會忽視每一個細節;另外,在作為防火工作主題的同時,還要扮演另外一個角色,內部監督的角色,在工作的同時,對內自省,確保國家建筑防火設計規則的堅決執行,從而不斷提高我國建筑防火的能力。

2.3修正建筑設計防火規范條例

第2篇: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范文

關鍵詞:天然水源,枯水,流量保證率,初期火災,消防水泵

中圖分類號:X928.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0引 言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是我國頒布最早、包含內容最廣,涉及專業最多的一部重要的消防設計規范,它對我國的建設事業起到了重大作用。隨著經濟發展,人們對消防重要性認識的不斷提高,曾幾經修訂,不斷完善。目前根據需要又將再次修訂,此項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為此就下列問題談些不成熟的看法,供修編者參考。

1消防水源及水質

1.1天然水源 用水滅火的歷史悠久并確有實效,所以至今人們仍把水作為主要滅火劑。天然水源、市政給水管網歷來被視為可靠的消防供水來源。但隨著我國的經濟發展、市政和企業供水管網的不斷完善、消防手段及所采用滅火設施的增多,目前一般以供水管網作為消防水源為多。但由于我國地域廣闊,各地條件不盡相同,現行規范仍允許天然水源作為消防用水的來源。利用天然水源作為消防用水從總體上看應該說是可行的,但如何確保其可靠、安全及與現行規 范的要求相匹配,尚有些問題需要注意,并應有相應的規定加以明確。

1)現行規范第8.1.1條規定:”利用天然水源時,應確??菟谧畹退粫r,消防用水的可靠性......”,但地表水的取水是按設計枯水流量的保證率來設計,按絕對最低水位設計是不可能的。所以規范應對保證率作出規定。該條的條文說明指出:”一般情況下,城鎮、居住區、企事業單位的天然水源的保證幾率應按25年一遇計算”。筆者認為,對取水保證率的確定,應按所保護對象的重要性、危險性等區別對待,而不宜一視同仁。而且當某個建筑物必須絕對保證消防用水時,以天然水體為消防水源的同時,必須設有消防水池。

2)從天然水體中取水滅火,一般有兩種方式即用消防車取水滅火和用泵取水,用管道輸送,在管網中設置消火栓等設備。對于后者應該明確是否和一般的市政管網供水的要求相同,如雙管供水、環狀管網等;是否允許平時空管。對于前者,應按建筑物所需的室內、外消防水量配置消防車庫,而消防車庫與建筑物的距離應有明確規定。

3)當以海水為消防水源并采用泵抽送的方式時,由于目前的消防設備與管道均為金屬制品,而海水的腐蝕性大,若常年把海水貯于管道內是不合適的,那么是否允許平時為空管。若按現行規范要求,管網中平時應貯存有一定壓力的水,則必須解決管道、設備的防腐問題?;蚱綍r有足夠的淡水充滿管道,當火災發生時,泵抽海水滅火。若這些條件不滿足,海水作為消防水源的可能性不存在。

1.2消防水池

消防水池貯水也是一種消防水源,按現行規范規定,水池的貯量應滿足火災延續時間內室內外消防用水總量的要求。當以消防水池作為唯一水源時,這無疑是正確的。但對于室內設置消防設施,消防水泵和消防水池自成一個系統,而室外管網能滿足或部分滿足室外消防用水量時,則消防水池的有效容量應滿足火災延續時間內室內消防用水量和室外消防用水量的不足部分,現行《高規》采用的方式可以參照。

1.3消防水質

目前對消防水源的水質無任何要求,似乎只要是水均可作為水源。但若用含有油的水體作為水源,顯然存在危險性;直接采用高濁度的水作為自動噴水系統的水源也是不合適的;再如游泳池水具有腐蝕性(目前泳池的循環水管一般都采用塑料管),若把這類水長期貯于消防管內也將存在隱患。所以對于消防用水的水質,根據不同的使用條件提出適當的要求是有必要的。

2消防用水

2.1城市消防用水

本規范雖然稱《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但其消防給水部分是包含了市政消防的內容,如果這次修編仍保留該方面的內容,則應加以完善。

1)城市消防用水量是設置水廠,鋪設管網所需考慮的要素之一,所以應對不同規模的城市提出不同的消防用水量要求。目前我國一些城市規模擴大,超過100萬人口的城市增多(有的城市人口已超過1 000萬)所以應該增加超過100萬人口城市的消防用水量要求。雖然一些大、中城市已建有較完善的供水系統,但由于城市發展速度較快,新建的居住小區、開發區不斷增加,如果市政建設不能跟上,以至當火災發生后,給水管網無水可供的狀態出現,其后果十分嚴重這一點必須引起各方面的重視。

2.2室內、外消防用水

1)對建筑物而言,消防用水分室內、室外兩部分,現行規范對此作出了相應的規定。但 用水量表是按建筑物單一用途劃分,而現在有些建筑物包含有不同的用途,如一些開發區內的企業把廠房、庫房、辦公室,甚至宿舍合建在一幢樓內,如何正確、合理地確定其消防用水量是必須解決的問題。是按其中要求用水量最大的數量作為設計依據,還是按所占體量最大的作為確定建筑物類型的依據,以此來確定消防用水量,這是我們希望新修編的規范能給予解決的問題。

2)現規范的第8.4.1條規定:”下列建筑物應設室內消防給水”。由于室內水消防系統或需用水的消防系統有多種,而這些系統的設置要求及用水量另有規定;實際上該條文是指需設消火栓系統的場所。所以該條應改為”下列建筑物應設室內消火栓系統”,其所列的水量表也是指室內消火栓用水量。

3消防設施

作者認為,最初對于該類建筑的滅火主要立足于消防車?!盩J16-74”版《規范》第125 條規定:”當消防水箱不能滿足最不利點消火栓的水壓,應設固定消防泵。”也就是說當消防水箱能滿足最不利消火栓水壓時,并不要求一定設消防水泵,這是因為其滅火立足點并不在于消防泵。所以消防水箱應儲存10min的室內消防用水量(考慮消防車在10min內能到達火場)。因此當時的室內消防給水系統確實僅考慮用于撲救初期火災(當時的規范對消防水泵的電源未提任何要求)。而現行規范對消防水泵的電源等作出了一系列規定,加強了消防水泵作用。消防水泵已不僅僅用于撲救初期火災,而要求在初期火災用水量用完前啟泵,參與滅火全過程。當然,對于該類建筑,消防車滅火仍然起著重要作用。所以,如何根據不同對象、不同條件,正確、合理地配置消防設施,有必要再作探討。

1)當城市管網的水量、水壓能滿足室內消火栓系統的要求,則采用直供。當水量不能滿足時應設消防水池;若采用消防車滅火時,該水池應盡量設于室外,若設于室內,則在室外路邊有吸水口。當水量滿足而水壓不能滿足又采用消防水泵供水滅火時,可與市政管網串接。若當地有關部門不允許串接,則可設吸水井(吸水井的容量要作出規定)。

2)現規范對哪些場所需設消防泵未作具體規定。筆者認為該類建筑物雖然不能再完全立足于消防車,應考慮使用消防泵擴大自救能力,但消防車的撲滅火災效果仍應肯定。所以對不同的建筑物應有不同的對待。對于廠區及一些大型的公共建筑,設立消防泵無疑是必要和可行的。因為他們可以對工人和管理人員進行必要的培訓,組成業余消防組織,而使其具備一定的自救能力。而對于一般的居民住宅,應該立足于依靠專職的消防人員撲救為主,因為對于一般的居民來說在突發事件中操作消火栓有一定難度,尤其對老人、孩子而言還可能出現危險,也就是說不按具有自救能力考慮。境外的一些樓房的室內消火栓不配龍帶。國內的專職的消防人員也是攜帶龍帶赴火場撲救(一般認為消火栓箱內的龍帶可靠性差),鑒于上述情況,其室內消火栓可由消防車抽水供給。國內有些城市曾采用下述方式:住宅樓內設消火栓,管網接消防水泵接合器,依靠城市消防車升壓供水。當然采用上述方式必須滿足兩個條件:a.市政管網的供水能滿足室內外的消防用水量,否則應設消防水池;b.在該建筑(群)的周圍應有具有足夠消防能力的消防車庫(其距離應有規定)。

4 結束語消防的意義重大,但尚未引起普遍重視。因認識的差異,設計者、投資方、管理部門常有分歧。為了提高工程質量,符合國家要求;避免因理解的偏差而造成浪費或者留有隱患釀成大禍,我們希望《規范》能更加明晰、可操作。

參考文獻:

第3篇: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范文

【關鍵詞】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條款;研究

《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2005年版)(以下簡稱《新高規》)經局部修改后,已于2005年10月1日實施。在對《新高規》宣貫和執行過程中,筆者對其某些條款理解與事實中,尚存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現將其做以簡單歸類與同行商榷。

1.部分概念的不嚴密性

如對設置商業服務網點的要求:

在“1.0.3.1十層及十層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層設置商業服務網點的住宅);”中提出了商業服務網點的要求,原《高規》中沒有給商業服務網點定義,實施過程中也存在對商業服務網點概念理解的偏差,本次修改后,在《新高規》的2.0.17條中定義商業服務網點:“住宅底部(地上)設置的百貨店、副食店、糧店、郵政所、儲蓄所、理發店等小型商業服務用房。該用房層數不超過二層、建筑面積不超過300m2,采用耐火極限大于1.5h的樓板和耐火極限大于2.00h且不開門窗洞口的隔墻與住宅和其它用房完全分隔,該用房和住宅的疏散樓梯和安全出口應分別獨立設置?!苯Y合1.0.3.1條和2.0.17條的文字表述,出現了如下問題:

在1.0.3.1條中明確指出居住建筑只能是首層設置商業服務網點,才能定性為居住建筑,并按照10層來區分是否是高層建筑。而在2.0.17中卻規定商業服務網點可以是二層。這就從文字上出現商業服務網點如果是二層的話,該建筑物不能按照居住建筑定性,則被判定商住樓。筆者從規范條款的理解上看,應該是居住建筑的首層的商業服務網點不能超過2層。但條文的文字上看卻能出現其他的理解,屬于嚴密性不夠。

2.部分規定的不合理性

2.1對于防火分區面積的不合理

按照《新高規》一類建筑的防火分區在有設置自動滅火系統后,最大分區面積為2000m2,地下為1000m2。而對于商場則可以達到地上4000m2,地下2000m2。這很顯然是不合理的規定,防火分區是能在以一定時間內阻止火勢向同一建筑的其它區域蔓延的防火單元,它既是控制火災蔓延的區域,同時也是人員安全疏散的區域。其面積大小主要是消防隊控制火災的能力及使用建筑物的人員疏散要求。

商業營業廳、展覽廳等場所與賓館、辦公、住宅等場所比較,其內部的火災荷載多,人員密度計其人員疏散能力明顯差,但其防火分區卻允許大于賓館、辦公、住宅等場所。如果只是考慮商場的營業面積的需要,而沒有足夠的安全評價,這是很危險的,如果對其分區的允許是經營和安全同步考慮的,那其分區面積也應該適用于賓館、辦公、住宅等場所,畢竟賓館、辦公、住宅等場所是有各個具有防火分隔功能的房間組成的,其火災擴散速度和火災周界要遠遠小于商場建筑,人員密度則更少于商場。

2.2防排煙系統出現真空

在《高規》8.1.3規定:“一類高層建筑和建筑高度超過32m的二類高層建筑的下列部位應設排煙設施”也就是說高度在24m和32m之間的二類高層不做防排煙考慮。而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中卻規定了24m以下的建筑物也需要設置防排煙。這樣綜合兩本規范,我們不難看出在32m以上和24m以下都有規范條文約束,而在24m以上和32m以下范圍內的高層二類建筑中,卻沒有相應的規范約束防排煙系統的設置,造成空白。

3.對設置要求前后矛盾

3.1對防火卷簾的耐火等級與設置部位

在《新高規》下列幾個部位提出了防火卷簾的設置要求:

“5.1.4高層建筑內設有上下層相連通的走廊、敞開樓梯、自動扶梯、傳送帶等開口部位時,應按上下連通層作為一個防火分區,當上下開口部位設有耐火極限大于3.00h的防火卷簾或水幕等分隔設施時”,“5.1.5.2與中庭相通的過廳、通道等,應設乙級防火門或耐火極限大于3.00h的防火卷簾分隔”?!?.4.4在設置防火墻確有困難的場所,可采用防火卷簾作防火分區分隔。當采用包括背火面溫升作耐火極限判定條件的防火卷簾時,其耐火極限不低于3.00h”

對上述幾個條文在實施與理解上,出現了很大的誤區,5.1.4條和5.1.5條對防火卷簾的要求只是提及耐火極限大于3.00h的防火卷簾,并且在5.1.5條文解釋中還明確了是指復合型防火卷簾。而5.4.4明確提出防火卷簾是使用特種防火卷簾,并且在條文說明中對復合卷簾和特種卷簾分別詳細說明。5.4.4條,從條文上看是指設置防火墻確有困難的場所,在不采用水幕保護的前提下,只能采用特種防火卷簾做防火分區分隔。而5.1.4和5.1.5條款中設置防火卷簾的部位也是防火分區的分隔,但規范卻沒有說明,甚至在條文說明中闡述使用復合卷簾,這與5.4.4的條文有矛盾。

筆者認為5.1.4和5.1.5對防火卷簾的使用應該給予明示,如果是采用特種防火卷簾,就不應在條文中再提及耐火等級大于3.00h的復合防火卷簾。以免造成混亂。

3.2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場所

第4篇: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范文

關鍵詞:高層;建筑;消防設計;措施

中圖分類號:[TU20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 城市中高層建筑的建設日益增多,并且其建筑高度、建筑面積、內部空間的設計有不斷增大的趨勢,建筑內部功能日趨復雜,建筑本身火災危險性相應增加。高層建筑結構復雜,一旦發生火災,其迅速蔓延的可能性大,撲救難度高,容易造成重大損失。因此消防系統的設置要根據技術的可靠性、實際的可操作性、經濟的合理性綜合考慮,只有技術可靠、實際操作方便, 才能確保安全和可靠性

一、高層建筑中消防體系設計的重要性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中的電器增多,裝修檔次越來越高, 氣體能源的使用越來越普及,從而使發生火災的可能性、危險性增大。據統計, 近年來居民家庭火災增多、人員傷亡所占的比例呈整體上升趨勢,其中由于電線和用電器具短路、超負荷、接觸不良等原因造成的家庭火災高居榜首。

首先,家用電器越多,用電負荷越大,再加上大多數裝修施工人員,并非是具有資質的家裝公司, 而是沒有經過系統學習的個體水電工人。電氣施工相當不規范,導致由于電路故障發生火災的事件屢屢發生。裝修檔次越高, 采用的可燃, 易燃物品越來越多。

其次,隨著收入的增加,家庭中貴重物品越來越多,一旦發生火災,造成的損失也越來越大。據筆者分析,一般家裝的花費在五萬至十五萬之間,高檔的則花費更高,家庭中的奢侈品、工藝品、收藏品的價值少則幾千,多則上萬?,F如今,一個中檔住宅樓發生火災所造成的損失是很驚人的。而且,發生火災不可避免地會造成人員傷亡,這部分的損失是無法用金錢進行評估的。

二、高層建筑中消防設計措施

1、防火分區的劃分

(1)合理的結構耐火能力

根據分析可知,設計建筑綜合體時所采用的結構材料和構件要有一定的耐火性能和耐火極限,要能保證建筑一旦發生火災不致于把整棟建筑物燒垮,要有足夠的時間給人員疏散以及消防員滅火。

在建筑設計時,建筑材料以及構配件的選用有一定的靈活性,建筑設計人員負有合理選擇各種材料的責任和重擔,要在保障一定的耐火能力的同時,了解各種構配件的性能,結合設計實例,選用既經濟又合理的構配件,確保建設工程安全經濟。

(2)合理的防火分區

由于在實際的火災中,火焰和煙氣蔓延速度很快,人員撤離的速度往往跟不上,所以必須合理設置水平和豎向防火分區,將火災局限在界定的范圍內??刹捎玫姆指舸胧┯蟹阑饓?,防火卷簾與自動噴淋,水幕分割等,對達不到要求的情況要采取特殊措施進行補償設計。

(3)合理的防煙分區

在火災中形成的煙氣是威脅人身安全的主要因素。合理設置防煙分區,可以有效限制煙氣擴散的面積和速度,減小受災面積,有利于延長可用安全疏散時間,。防煙分區一般根據建筑綜合體內部功能和空間形式進行劃分,可以按其用途、面積、樓層進行劃分。合理劃分防煙分區,可以減少防排煙系統,大量節約投資。

2、安全疏散設計的合理布置

(1)在我國的《高層民用建筑防火規范》(GB 50045-2005)(以下簡稱“高規”),該規范規定,建筑高度超過100m的公用建筑,應設置避難層(間)。自高層建筑首層至第一個避難層或兩個避難層之間,不宜超過15層。從首層到第一個避難層之間的樓層不宜超過15層的原因是:發生火災時集聚在第十五層左右的避難層人員,不能再經樓梯疏散,可由云梯車將人員疏散下來。目前國內有部分城市配有50m 高的消防云梯車,可滿足15層高度的需要。

考慮到初期火災因素,煙霧濃度低,火災燃燒面積不大,主體結構不被破壞,建筑倒塌的概率低,選擇避難層和停機坪疏散較為科學合理。

(2)高層建筑的高度高、層數多,人員集中。發生火災時,煙和火通過垂直通道或各種管井向上蔓延速度快。由于垂直疏散距離長、人流密集使疏散困難。因此,要求每個防火分區的安全出口不少于兩個,能使起火層的人員盡快脫離火災現場。處于兩個樓梯之間或是外部出口之間的人員,當其中一個出口被煙火堵住時,可利用另一處樓梯間或出口達到疏散的目的。高規6.1.1.2條住宅建筑超過十八層,每個單元設有一座通向屋頂的疏散樓梯,這樣在一定程度上是人員疏散分流,并減少戶型設計中面積壓力。

如遇到兩個主體建筑高度不一致,可由圖示表示設置屋頂疏散。

3、高層建筑防排煙設計

(1)合理設計防煙系統

高層建筑的裙房需設置排煙系統, 防煙的樓梯間需設置機械加壓送風系統, 并且樓梯間每一層都要設置一個常開的通風口及多葉送風口; 進、出空調機房的送回風管上設防火調節閥; 地下車庫設機械排風兼排煙系統, 自然補風; 避難層的機械加壓送風。

(2)防排煙設計的防火措施

在進行通風防煙系統施工時, 通風、空調和排風管道需要用不易燃的材料來建造; 空調風管應采用離心玻璃棉材料, 防止其易燃; 消防中心需要可以控制空調的通風系統, 可以隨時發出指令, 控制其運行。

4、消防電梯設計

電梯作為高層建筑垂直交通主要途徑,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消防電梯主要功能是為消防隊員提供來火、搶救傷員的交通工具,它僅僅作為垂直交通工具與普通電梯并無區別,但作為完成特定消防功能的消防電梯,其設計必須具備以下兩點。

(1)消防電梯要有完備的火災緊急控制功能,一旦發生火災,消防控制中心可以強迫全部電梯返回首層,其中工作電梯的電源暫時切斷,應急電源自動投入, 只有消防電梯可以繼續運行,供消防隊員補救火災、搶救傷員、運送滅火器材之用。

(2) 消防電梯要設置一套避免火災損害電梯及電梯內人員的技術措施,如防止煙氣進入電梯的消防前室等,使消防電梯在高層建筑發生火災時成為安全的垂直交通工具。

5、建筑專業與其它專業有關的的問題

(1)消防增壓泵、消防水箱的設置

高規7.3.5 規定:同一時間內只考慮一次火災的高層建筑群,可共用消防水池、消防泵房、高位消防水箱。消防水池、高位消防水箱的容量應按消防用水量最大的一幢高層建筑計算。高位消防水箱應滿足壓力、儲水量等的相關規定,且應設置在高層建筑群內最高的一幢高層建筑的屋頂最高處。

建筑專業需配合相關專業進行水箱位置的預留。

在高位水箱的水位差不夠的情況下,設計中一般在高位水箱處設置消防增壓泵。消防水泵房分為獨立設置及設置在建筑內部兩種。獨立設置需保證構筑物的耐火等級及應設甲級防火門;設置在建筑首層的出口宜直通室外;設置在地下室或其他樓層的,其出口應止直通安全出口。

(2)高層建筑消防報警系統的設計

從目前高層建筑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情況看,大部分都設置了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探測器大多采用感煙型,設置在電梯廳、走道、樓梯等公共部位,但實際效果并不理想。因為煙氣要從戶內穿過密閉性能良好的分戶門到達探測器,需要相當長的時間,起不到早期發現火災的作用,同時大大增加了物業維護管理的費用。

在設計時應從早期發現火災,節約投資和維護費用的角度出發,合理地配置?;馂膱缶到y宜結合樓宇智能化設計統盤考慮,把火災探測器、手動報警按鈕等傳感器件納入智能化系統之中,統一設置、統一管理?,F在國內已生產出集火災探測、電視監控為一體的攝像探頭,平時作為樓宇安全監控,火災時自動切換到火災報警模式,并顯示報警部位, 經濟有效。

總之,高層建筑消防系統設計應嚴格按《高規》執行,結合具體工程項目的消防設計,強調設計時要根據技術的可靠性,實際的可操作性,經濟的合理性綜合考慮,只有技術可靠、實際操作方便,才能確保安全。

參考文獻:

[1] 李國鋒. 淺談高層辦公樓消防設計——以某高層辦公樓消防設計方案為例[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 2009(02)

第5篇: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范文

我國早期建筑受技術水平及設計發展水平的限制,建筑防火技術在民用建筑設計當中發展的并不是很理想,建筑火災曾多次發生,給人們的生命造成里極大威脅,使人們的財產蒙受了巨大的損失。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實力和科技發展水平的不斷進步,以及在民用建筑設計水平不斷提升的影響下,建筑防火技術也同樣取得了巨大進度。下文主要就建筑防火技術中幾個關鍵部分加以論述,在民用建筑設計當中如果能夠將這些防火技術綜合的加以運用,我國民用建筑工程防火性能將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2建筑防火技術在民用建筑設計中的運用

2.1建筑材料的選擇與運用

通過對民用建筑火災事故原因的調查可以發現,很大一部分火災是由建筑裝修材料的燃點過高所引起的,由此可以看出建筑裝修材料對防火的重要性。建筑材料所引發的火災危害主要來自于兩方面原因。一方面在于建筑設計人員在進行裝修材料選擇的過程中將經濟效益擺在了設計工作的首位,忽視了對建筑材料防火性能的考慮,選用的材料由于燃點過高容易在施工和使用過程中引發火災。另一方面是建筑材料燃燒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有毒有害氣體,這些有毒有害氣體對人體造成嚴重危害,火災發生后影響人員的撤離,同時也為消防工作帶來極大的不便。為此建筑設計人員要想提高民用建筑的防火性能,就必須把好建筑裝飾材料關,從材料的選擇與運用入手,努力提高民用建筑的防火性能。

2.2民用建筑建筑結構設計中所蘊含的防火技術

建筑防火設計中,建筑構造是比較容易處理,但又是容易被忽視的環節,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一是,防火墻不宜設在U字形或者L字形等高層建筑的內轉角處。當設在轉交附近時,內轉角兩側墻上的門窗洞口之間最近邊緣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4m”當相鄰一側裝有固定乙級防火窗時,距離可不限。緊鄰防火墻兩側的門窗洞口之間最近邊緣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2m。當水平距離小于2h時,應設置固定乙級防火窗。二是,管道井應每隔兩層或者三層在樓板處用相當于樓板耐火極限的不燃燒體做防火分隔”建筑高度超過100m時,每層分隔。井壁上的檢修門為丙級防火門。三是,防煙樓梯間前室和封閉樓梯間的內墻上,除在同層開設通向公共走道的疏散門外,不應開設其他的房間門窗。消防電梯應每層???。消防電梯前室宜靠外墻設置,在首層應設直通室外的出口或經過長度不超過30m的通道通向室外。

目前《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要求的鋼筋最小保護層厚度,是考慮保護鋼筋不被銹蝕,而沒有考慮發生火災后,高溫對鋼筋的影響,為了避免鋼筋在火災時變形過大,降低鋼筋與混凝土之間的粘結力,在設計時應適當增大鋼筋保護層厚度”特別對于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構件的保護層《,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規定的最小厚度,比普通混凝土構件還小,這樣耐火性能更差,必須采取加大鋼筋保護層厚度,或吊裝后下表面抹灰等保護措施,提高耐火極限,達到滿足防火安全的要求。

2.3建筑設計中平面布局與設置對民用建筑防火的影響

建筑設計中的平面布局及設置對有效避免火災發生和減少火災發生后的損失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一些公共場所建筑設計的平面布局對防火所起到的作用更為突出。建筑防火設計要嚴格的參照具體的建筑設計防火相關規定加以執行,并將建筑防火問題納入到建筑設計考慮的范疇當中,從工程建設之初建筑設計開始加強建筑防火。設計當中的平面設計和布局要符合《建筑防火規范》的具體規定。對建筑防火起關鍵作用的便是平面設計和布局。以商場和幼兒園在建筑設計中的平面布局為例:商場作為人員相對比較集中的公共場所,一旦發生火災人員的緊急撤離與疏散顯得格外重要,為此商場營業挺通常情況下不應設在地下三層或是三層一下。幼兒園中主要是小朋友,一旦發生火災小朋友在危險狀況下的自我保護能力和撤離能力是非常弱的,為此幼兒園不已設置在高層建筑物的高樓層內,此外為保障兒童在火災現場安全撤離,還要針對幼兒設計專門的單獨出入口。

2.4民用建筑設計當中對安全疏散問題的把握

疏散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建筑防火設計的重點內容,設計當中主要考慮疏散的距離、寬度和樓梯間三方面的內容。在這三個方面中又一疏散距離為設計重點,《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當中對疏散距離這一問題有著具體明確的規范,但在具體的設計當中對撤離距離的把握還應注意一下加點問題:

第一,在具體的設計當中,例如高層建筑中主要的公共性活動空間內部各點距離最近的疏散口的最短距離應維持在三十米以內,其它房間最遠一點與疏散口的距離也應維持在十五米以內,上述兩點在《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中有詳細的規定,但在具體的設計當中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必須加以注意。

第二,房門與房間內部之間的距離依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中的相關規定要被控制在袋形走道兩側的最大間距之內,如果建筑內部裝有自動噴水滅火器,此種情況下房門與房間之間的距離可以增加規定距離的四分之一。

第三,對于某些情況,像丁字形內走道的距離,可按照位于兩個安全出口之間距離的要求考慮,其中袋形走道部分的長度應加倍計算。安全出口的概念也是容易經?;煜膯栴},能否將通向相鄰防火分區的疏散口當作安全出口許多時候會出現疑問。對于地下空間而言,規范中比較明確的規定可利用防火墻上通向相鄰分區的防火門作為第二安全出口?!陡邔用裼媒ㄖO計防火規范》中闡明,每個防火分區的安全出口不應少于兩個,當防火墻上有防火門連通,且兩個防火分區的面積之和不超過一個防火分區面積的1.4倍時,可以設一個安全出口。由此推斷,安全出口主要是指直通室外的樓梯間或外門,在某些條件下,通向鄰近防火分區的防火門可以當作安全出口。

2.5民用建筑設計中的防火和防煙分區設計

防火分區面積的確定,主要應該考慮最大防火分區的限定與防火分區有關的防煙分區問題也是一個經常容易出現疏漏的問題。首先,一般情況下防煙分區僅限于高層建筑和地下車庫《,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規定:設置排煙設施的走道,凈高不超過六米的房間應設擋煙垂壁,劃分防煙分區,每個防煙分區的面積不宜超過500m2,且防煙分區不應跨越防火分區。其次,設有機械排煙系統的汽車庫,防煙分區的建筑面積不應超過2000m2,且不應跨越防火分區。最后,多層建筑中,地下公共場所、無窗房間或有固定窗扇的地上房間,以及超過20m且無自燃排煙的疏散走道或有直接排煙自然通風,但長度超過40m的疏散內走道等設防煙、排煙設施的房間內也應該參照《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標準,即每500m2設置防煙分區。

第6篇: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范文

2、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3、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

4、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

5、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

6、氣體滅火系統設計規范。

7、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

8、人民防空工程設計防火規范。

9、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

第7篇: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范文

關鍵詞:民用建筑;防火技術;綜合運用

中圖分類號:TU 文獻標識碼:A

1 概述

我國早期建筑受技術水平及設計發展水平的限制,建筑防火技術在民用建筑設計當中發展的并不是很理想,建筑火災曾多次發生,給人們的生命造成里極大威脅,使人們的財產蒙受了巨大的損失。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實力和科技發展水平的不斷進步,以及在民用建筑設計水平不斷提升的影響下,建筑防火技術也同樣取得了巨大進度。下文主要就建筑防火技術中幾個關鍵部分加以論述,在民用建筑設計當中如果能夠將這些防火技術綜合的加以運用,我國民用建筑工程防火性能將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2 建筑防火技術在民用建筑設計中的運用

2.1 建筑材料的選擇與運用

通過對民用建筑火災事故原因的調查可以發現,很大一部分火災是由建筑裝修材料的燃點過高所引起的,由此可以看出建筑裝修材料對防火的重要性。建筑材料所引發的火災危害主要來自于兩方面原因。一方面在于建筑設計人員在進行裝修材料選擇的過程中將經濟效益擺在了設計工作的首位,忽視了對建筑材料防火性能的考慮,選用的材料由于燃點過高容易在施工和使用過程中引發火災。另一方面是建筑材料燃燒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有毒有害氣體,這些有毒有害氣體對人體造成嚴重危害,火災發生后影響人員的撤離,同時也為消防工作帶來極大的不便。為此建筑設計人員要想提高民用建筑的防火性能,就必須把好建筑裝飾材料關,從材料的選擇與運用入手,努力提高民用建筑的防火性能。

2.2 民用建筑建筑結構設計中所蘊含的防火技術

建筑防火設計中,建筑構造是比較容易處理,但又是容易被忽視的環節,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一是,防火墻不宜設在U字形或者L字形等高層建筑的內轉角處。當設在轉交附近時,內轉角兩側墻上的門窗洞口之間最近邊緣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4m”當相鄰一側裝有固定乙級防火窗時,距離可不限。緊鄰防火墻兩側的門窗洞口之間最近邊緣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2m。當水平距離小于2h時,應設置固定乙級防火窗。二是,管道井應每隔兩層或者三層在樓板處用相當于樓板耐火極限的不燃燒體做防火分隔”建筑高度超過100m時,每層分隔。井壁上的檢修門為丙級防火門。三是,防煙樓梯間前室和封閉樓梯間的內墻上,除在同層開設通向公共走道的疏散門外,不應開設其他的房間門窗。消防電梯應每層停靠。消防電梯前室宜靠外墻設置,在首層應設直通室外的出口或經過長度不超過30m的通道通向室外。

目前《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要求的鋼筋最小保護層厚度,是考慮保護鋼筋不被銹蝕,而沒有考慮發生火災后,高溫對鋼筋的影響,為了避免鋼筋在火災時變形過大,降低鋼筋與混凝土之間的粘結力,在設計時應適當增大鋼筋保護層厚度”特別對于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構件的保護層,《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規定的最小厚度,比普通混凝土構件還小,這樣耐火性能更差,必須采取加大鋼筋保護層厚度,或吊裝后下表面抹灰等保護措施,提高耐火極限,達到滿足防火安全的要求。

2.3 建筑設計中平面布局與設置對民用建筑防火的影響

建筑設計中的平面布局及設置對有效避免火災發生和減少火災發生后的損失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一些公共場所建筑設計的平面布局對防火所起到的作用更為突出。建筑防火設計要嚴格的參照具體的建筑設計防火相關規定加以執行,并將建筑防火問題納入到建筑設計考慮的范疇當中,從工程建設之初建筑設計開始加強建筑防火。設計當中的平面設計和布局要符合《建筑防火規范》的具體規定。對建筑防火起關鍵作用的便是平面設計和布局。以商場和幼兒園在建筑設計中的平面布局為例:商場作為人員相對比較集中的公共場所,一旦發生火災人員的緊急撤離與疏散顯得格外重要,為此商場營業挺通常情況下不應設在地下三層或是三層一下。幼兒園中主要是小朋友,一旦發生火災小朋友在危險狀況下的自我保護能力和撤離能力是非常弱的,為此幼兒園不已設置在高層建筑物的高樓層內,此外為保障兒童在火災現場安全撤離,還要針對幼兒設計專門的單獨出入口。

2.4 民用建筑設計當中對安全疏散問題的把握

疏散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建筑防火設計的重點內容,設計當中主要考慮疏散的距離、寬度和樓梯間三方面的內容。在這三個方面中又一疏散距離為設計重點,《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當中對疏散距離這一問題有著具體明確的規范,但在具體的設計當中對撤離距離的把握還應注意一下加點問題:

第一,在具體的設計當中,例如高層建筑中主要的公共性活動空間內部各點距離最近的疏散口的最短距離應維持在三十米以內,其它房間最遠一點與疏散口的距離也應維持在十五米以內,上述兩點在《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中有詳細的規定,但在具體的設計當中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必須加以注意。

第二,房門與房間內部之間的距離依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中的相關規定要被控制在袋形走道兩側的最大間距之內,如果建筑內部裝有自動噴水滅火器,此種情況下房門與房間之間的距離可以增加規定距離的四分之一。

第三,對于某些情況,像丁字形內走道的距離,可按照位于兩個安全出口之間距離的要求考慮,其中袋形走道部分的長度應加倍計算。安全出口的概念也是容易經?;煜膯栴},能否將通向相鄰防火分區的疏散口當作安全出口許多時候會出現疑問。對于地下空間而言,規范中比較明確的規定可利用防火墻上通向相鄰分區的防火門作為第二安全出口。《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中闡明,每個防火分區的安全出口不應少于兩個,當防火墻上有防火門連通,且兩個防火分區的面積之和不超過一個防火分區面積的1.4倍時,可以設一個安全出口。由此推斷,安全出口主要是指直通室外的樓梯間或外門,在某些條件下,通向鄰近防火分區的防火門可以當作安全出口。

2.5 民用建筑設計中的防火和防煙分區設計

防火分區面積的確定,主要應該考慮最大防火分區的限定與防火分區有關的防煙分區問題也是一個經常容易出現疏漏的問題。首先,一般情況下防煙分區僅限于高層建筑和地下車庫,《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規定: 設置排煙設施的走道,凈高不超過六米的房間應設擋煙垂壁,劃分防煙分區,每個防煙分區的面積不宜超過500m2,且防煙分區不應跨越防火分區。其次,設有機械排煙系統的汽車庫,防煙分區的建筑面積不應超過2000m2,且不應跨越防火分區。最后,多層建筑中,地下公共場所、無窗房間或有固定窗扇的地上房間,以及超過20m且無自燃排煙的疏散走道或有直接排煙自然通風,但長度超過40m的疏散內走道等設防煙、排煙設施的房間內也應該參照《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標準,即每500m2設置防煙分區。

總結

通過前文的論述我們可以發現引發建筑火災的因素多種多樣,為盡量較少和避免建筑火災的發生,建筑設計工作者們要從建筑工程的總體上加以把握,在建筑設計的每個環節與部位都充分考慮考慮建筑防火問題,并將各種防火技術充分的運用到建筑設計的各個環節當中。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預防火災的發生,為居民營造一個安全、舒適的生活居住空間。

參考文獻

第8篇: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范文

關鍵詞:防火分區;消火栓;消防水池;水表設置;給水管道敷設

中圖分類號:TU8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4-3954(2013)21-0352-02

1 消火栓的設置是否應該防火分區設置問題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明確規定應按防火分區布置消防栓?!陡邔用裼媒ㄖO計防火規范》GB50005-95(2005年版)沒有明確規定,筆者建議都應該按防火分區進行布置消防栓。

2 七層躍八層住宅,是按七層住宅還是八層住宅定性,是否應設室內消火栓系統問題

(1)《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第1.0.2條注2“建筑層數的計算:建筑的地下室、半地下室的頂板面高出室外設計地面的高度小于等于1.5m者,建筑底部設置的高度不超過2.2m的自行車庫、儲藏室、敞開空間,以及建筑屋頂上突出的局部設備用房、出屋面的樓梯間等,可不計入建筑層數內。住宅頂部為2層一套的躍層,可按1層計,其他部位的躍層以及頂部多于2層一套的躍層,應計入層數”。

(2)《住宅建筑規范》GB50368-2005第9.1.6條“住宅建筑的防火與疏散要求應根據建筑層數、建筑面積等因素確定。注:1當住宅和其他功能空間處于同一建筑內時,應將住宅部分的層數與其他功能空間的層數疊加計算建筑層數。2當建筑中有一層或若干層的層高超過3m時,應對這些層按其高度總和除以3m進行層數折算,余數不足1.5m時,多出部分不計入建筑層數;余數大于或等于1.5m時,多出部分按1層計算”。

(3)對于住宅層數的確定,這2本規范的規定有矛盾。筆者建議按《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P1第1.0.2條注2和P121~122第1.0.2條1款條文說明的要求執行,即頂部躍一層可不計層,對于7躍8住宅,可不設室內消火栓系統。

3 關于電梯前室的消火栓是否計入消火栓總數內問題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的8.4.3條,與《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05-95(2005年版)第7.4.6.8條的內容相同。《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第8.4.3條第2款條文解釋消防電梯前室的消火栓不計入消火栓總數內,《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95(2005年版)未明確,且與統一技術措施有矛盾;筆者認為可以將住宅電梯前室消火栓可計入消火栓總數內,公建電梯前室消火栓不計入消火栓總數內,但消火栓盡量不設置在(非消防電梯)前室內?!督ㄖO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己明確電梯前室內的消火栓不計入本層消火栓總數內;《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95(2005年版)規范組意見:高層公建電梯前室內的消火栓不計入本層消火栓總數內,住宅可以計入本層消火栓總數內。

4 關于消防水池的問題

(1)《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第8.6.2條第4款:容量大于500m3的消防水池,應分設兩個獨立使用的消防水池,是否可分設獨立的噴淋水池和消火栓水池?筆者認為不宜分開設置,原因是不利于消防水池檢修、清洗時消防用水的安全。

(2)《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第8.6.2條第5款:消防取水口與建筑物的距離不宜小于15m,因總平限制在設計中較難執行,且強條出現“不宜”較不妥。筆者認為按《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規定不宜小于15m,當確有困難時,可與當地消防部門協商,參照《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95(2005年版)規定,不應小于5m。建議可不判違反強條。

5 水表設置問題

關于水表設置。長期以來,我國住宅水表均設于室內廚房或衛生間等用水集中處,對于用水點較多且分散的住宅,有時甚至一戶內設多個水表。近年來,水表設于戶內而引發的諸多問題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入戶抄表擾亂人們的正常生活及可能導致的入戶搶劫,使住宅私密性及安全性得不到保障:管理人員抄表不易且抄表勞動強度大:個別用戶偷水而管理部門無法制止及處罰等。由于這些問題的產生,水表出產己成為必然的選擇。為此,國家規范《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50015-2003規定:住宅建筑應裝設分戶水表,分戶水表或分戶水表的數字顯示宜設在戶外。水表出戶一般有以下幾種方式:

(1)分戶水表集中設于屋頂(水箱供水)或底層空間內(變頻供水)。這種方式常用于多層單元式住宅中。一般一個單元梯位水表設一個水表井(箱),分戶水管沿室內管井或建筑外墻引入戶內。其優點為;抄表方便,抄表人員勞動強度低,可以杜絕用戶的輸水行為。缺點是:管材耗量大,管道水頭損失大,需占用較大空間的管道井,如設于外墻則易影響建筑外觀,分戶支管不易檢修。

(2)水表設于樓梯休息平臺處。給水立管設于平臺處,每戶設一水表箱;將水表箱嵌入休息平臺兩側墻體中。其優點為:分戶支管短,較節約管材,管道水頭損失也較小,缺點是:水表分散設置,抄表人員勞動強度較大;通常室內消火栓箱也明設于休息平臺處,因而使本來就擁擠的休息平臺更為局促,給住通行帶來不便。

(3)水表每層集中設于水表間內,分戶水表整齊靠于墻面。其優點同方式2相同,缺點是:分戶管道必須沿公共走道樓板下引入室內,因而走道內要求設吊頂。

(4)將傳統的普通機械式水表改換為遠傳水表或IC卡智能型水表。遠傳水表計算準確且無需抄表,此卡表需用戶預存入一定數額水費,將充值后的IC卡插入水表的讀碼器中即可用水。由于遠傳水表和IC卡表價格相對昂貴且在技術上仍存在一定問題,因而在實際工程中尚未得到廣泛應用。

以上幾種水表出戶方式,各有其優缺點,具體在工程實際設計中采用何種方式,應由設計入員根據住宅的性質、檔次及當地行業管理部門的要求確定。

6 給水管道敷設問題

《住宅設計規范》GB50096-1999第6.16條規定;住宅的污水排水橫管宜設于本層套內。雖然規范有此規定,但在筆者所了解的大部分住宅設計中,由于存在各種問題,真正能做到這一點的尚不多見。于是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上下層住戶因排水管道漏水而導致的各種糾紛、影響鄰里關系。作為工程設計人員,應在設計時努力解決這一問題。在此,筆者提出一些做法以探討解決問題的辦法。

6.1 廚房排水管道設置

廚房洗滌池排水支管可直接在樓板上接入排水立管。而對于廚房是否設地漏,目前還存在較大爭議。筆者建議廚房內不設地漏:現代生活中廚房地面一般己很少用水沖洗,少量的濺水用抹布就可完成地面的清潔,廚房地漏由于長時間無水補充,水封內存水蒸發后臭氣反由地漏進入室內。同時,取消地漏還可避免地漏排水支管進入下層戶內空間。

6.2 衛生間排水管道設置

為了不使衛生間污水橫管進入下層戶內空間,排水管道的敷設一般采用以下幾種方式:

(1)衛生間地面樓板下沉,污水橫管設于下沉室內。這種方式對排水管道的施工較為方便,但檢修管道則十分不易。在實際工程使用過程中,經常發生下層住戶靠衛生間處樓板及側墻發生滲漏現象。由于無法查找出漏水的原因,……上層住戶只能將整個衛生間地面鑿開重新翻修,鑿開后才發現下沉室內積滿水,積水經側墻滲入下層。分析產生積水的主要原因有:衛生間地面防水未處理好,地面水滲透入下沉室;部分給排水管道漏水進入下沉室。針對以上原因采取的措施有:嚴格做好衛生間地面的防水處理及下沉室四周的防水處理;衛生間內所有給排水管道應經嚴格試壓住水試驗后方可暗封管道:建議在下沉室側面設置側排地漏,以排除可能出現的積水。

第9篇: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范文

關鍵詞:TFT-LCD,建筑消防設計

中圖分類號: S6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前言

目前我國雖已擁有多條TFT-LCD生產線,不同規模的液晶面板生產線均有各自的產品定位,8代線主要針對55英寸以下的產品。從玻璃利用率、切割數量以及產線柔性化、收益率等因素考慮,8代線從提高效率、擴大產品覆蓋范圍、應對市場變化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比擬的優越性。在經過充分調研和論證的基礎上,某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擬在北京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新建一條第8代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件(TFT-LCD)生產線。

本人有幸作為主要人員參與國內第一條第8代TFT-LCD項目的建筑消防設計,結合項目實際,淺談一下該項目的建筑消防設計。

一、項目概況

1、項目選址及用地規模

本項目用地位于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區C1、C2、C5、C6地塊,該4個地塊均位于京津塘高速公路東北側,二者的最小間距為290米。用地西南側為經海一路,東北側為經海三路,東南側為科創十街,西北側為城市綠化帶和科創街。用地平面大致呈長方形,長約685米,寬約550米,總用地面積3.72萬平米。

2、項目建設內容

全廠按功能分為廠前區、生產區、動力及生產輔助區,其中:廠前區由辦公樓、傳達室及大門、停車場、綠地等組成;生產區按生產性質及工序分為三個主要廠房,包括陣列廠房、成盒及彩色濾光片廠房、模塊廠房;動力及生產輔助區包括綜合動力站、廢水處理站、化學品車間、化學品庫、特氣車間、資源回收站等建筑。

各建筑相對關系詳見附圖1-1。

圖1-1總平面布置圖

二、建筑消防設計

本項目全廠主體建筑包括陣列廠房、成盒及彩膜廠房、模塊廠房,其中陣列廠房和成盒及彩膜兩棟廠房均為超大型潔凈廠房,生產工藝對建筑空間及消防措施的要求基本相同,因此本文僅對陣列廠房進行建筑消防設計介紹。

2.1 建筑概況

1)本建筑分為核心生產區、支持區和辦公區三部分。核心區為二個潔凈生產廠房上下疊加,位于建筑中央,每層又分為下回風夾層、生產層、靜壓箱層三層空間構造。

2)建筑占地面積:65686m2;建筑面積:276301 m2,其中:潔凈區面積:81638m2 ,辦公區面積:49905 m2。

3)建筑層數及高度:

核心生產區:四層,建筑高度36.30m

支持區:四層,建筑高度32.35m

辦公區:七層,建筑高度36.30m

4)建筑結構形式: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核心區屋面鋼筋混凝土框架柱、鋼梁+DECK板澆混凝土結構,卷材防水保溫屋面。

5)建筑設計使用年限:50年

6)生產的火災危險性類別:

丙類高層工業廠房,辦公區為二類高層公共建筑

7)建筑耐火等級:Ⅰ級

2.2 建筑剖面形式

TFT-LCD生產工藝要求大跨度連續空間,本建筑即為生產工藝相同的兩棟大型廠房上下疊加而成,以減少廠房間物流運輸的距離,提高生產效率;潔凈生產區四周被空調機房、變配電間、純水站房等動力用房、辦公區等功能區包圍,減少熱傳導,以保證潔凈室恒溫恒濕的環境要求,同時減少動能傳輸距離,高效節能。

該建筑空間剖面關系見附圖2-2。

圖2-2ARRAY 廠房空間剖面圖

三、建筑防火分區及安全疏散

3.1 建筑防火分區設計

一層、二層核心區(含二層玻璃供應間)為一個防火分區,分區面積為:46468.72m2,三四層核心區為一個防火分區,分區面積為:45893.51 m2。

2009年7月頒布實施的《電子工業潔凈廠房設計規范》第6.2.3:“潔凈廠房內防火分區的劃分,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16的有關規定。 丙類生產的電子工業潔凈廠房的潔凈室(區),在關鍵生產設備設有火災報警和滅火裝置以及回風氣流中設有靈敏度嚴于0.01%obs/m的高靈敏度早期火災報警探測系統后,其每個防火分區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可按生產工藝要求確定?!?第6.2.4 條:”潔凈室的上技術夾層、下技術夾層和潔凈生產層,當按其構造特點和用途作為同一防火分區時,上、下技術夾層的面積可不計入防火分區的建筑面積,但應分別采取相應的消防措施。”

本建筑根據規范的相關規定,采取規范描述的相關消防措施。故將核心區及下夾層劃為一個防火分區,滿足規范要求。

支持區根據平面布局,東北側支持區每層為二個防火分區,分區面積分別為:3423.12 m2、4475.0 m2。

南側支持區每層為一個防火分區,分區面積為:1982.84m2。

根據現行國家標準《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16的第3.3.1條有關規定,丙類一級耐火等級的高層廠房防火分區面積上限為3000m2。當廠房設置自動滅火系統時,分區面積可提高1倍,至6000m2。本建筑支持區設有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滿足規范要求。

辦公區每層三個防火分區,防火分區面積分別為:2465.59 m2,2195.98 m2、2062.41 m2。

辦公區按二類高層公共建筑進行防火設計,根據現行國家標準《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45-95(2005)的第5.1.1條有關規定,一級耐火等級的二類高層公共建筑防火分區面積上限為1500m2。當設置自動滅火系統時,分區面積可提高1倍,至3000m2。本建筑辦公區設有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滿足規范要求。

詳見附圖2-3防火分區示意圖。

圖2-3防火分區示意圖

3.2 安全疏散設計

本建筑根據現行《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16、《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45-95(2005)及于2009年7月頒布執行的《電子工業潔凈廠房設計規范》進行安全疏散口及疏散距離的設計。每個防火分區保證至少2個安全疏散口,同一防火分區的2個疏散口距離保證5米以上。

本建筑支持區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16第3.7.4條規定,一級耐火等級的丙類高層廠房的安全疏散距離上限為40m,進行安全疏散距離設計。其中東北側支持區設置6部疏散樓梯,西南側支持區及辦公區共設置7部疏散樓梯,樓梯間最大間距遠小于80m,滿足規范要求。辦公區根據《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45-95(2005)第6.1.5條進行安全疏散距離的設計,共設置6部疏散樓梯間,樓梯間間距小于80米,滿足規范要求。詳見附圖2-4潔凈區疏散距離示意圖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久尹人网香蕉 |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网 | 日韩欧美亚洲 | 国产一级一片免费播放刺激 | 国产全部理论片线观看 | 欧美日韩在线视频 | 国产成人精品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观看 | 午夜限制r级噜噜片一区二区 | 欧美成人鲁丝片在线观看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2021 |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高清不卡 | 视频精品一区 | 国产成人在线综合 |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特黄特黄黄色大片 | 久草视频在线网 | 免费永久观看美女视频网站网址 | 国产成人美女福利在线观看 |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图片偷拍区 | 亚洲激情黄色 | 欧美大屁股精品毛片视频 | 欧美另类videosbestsex高清 | 黄色三级网址 | 久久www免费人成精品 | 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 孕妇一级片 | 韩国免费播放一级毛片 | a毛片a毛片a视频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中国成人在线视频 | 亚洲国产毛片aaaaa无费看 |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 dvd8090cnm欧美大片 | 亚洲另类视频在线观看 | 久热精品免费视频 | 日本aaaa片毛片免费观看 |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九色 | 在线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