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布線設計范文

布線設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布線設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布線設計

第1篇:布線設計范文

【關鍵詞】FTTH;ODN;皮線光纜;光纜交接箱;分光器;信息點;ONT;暗管;設計

1 前言

光纖到戶(FTTH)網絡由接入層主干光纜和建筑物內的綜合布線系統組成,本文從容量配置、ODN設計兩個方面針對典型的用戶樓宇程式對建筑物內綜合布線系統提出一些設計思路及方向,供研究探討。

2 容量配置思路

2.1 信息點數量的配置

信息點配置的數量應根據實際用戶需求來確定。

對于劃分為小店鋪或攤位的大型商場(或市場),如果能確定鋪位位置的,按照每戶一個光信息點,一次到位進行配置;如果不能確定準確需求數量的,可按照平均每20~30平方米一個鋪位預留光纖容量,在吊棚的棚頂設置分纖盒,分纖盒位置分布應便于皮線光纜敷設到鋪位,待需求點確定后,從棚頂預留的分纖盒垂直敷設皮線光纜到鋪位。

賓館客房按照每戶一個信息點進行配置。獨立的門市房按照每戶一個信息點進行配置。商服辦公區(包括:寫字樓,商場的辦公區和收款臺,賓館的辦公室和服務臺等)應根據具體需求來確定信息點數量和位置。對于有特殊要求的商服,可以考慮增加信息點數量,或增加皮線光纜預留數量。

住宅信息點一般設在書房,不能明確書房位置的,設置在客廳與臥室中間的隔壁墻上,小戶型可以設置在臥室內。如果業主或開發商明確提出信息點位置,應遵照執行。

別墅、高層住宅和多層住宅一般每戶配置一個光信息點。

對于非商業用途的房間可能變更為商業用途的,應適當預留光信息點。

2.2 信息點安全備份配置

光纖到戶(FTTH)信息點配置應依據需求數量、需求點的位置、接入安全性進行綜合考慮。信息點設置位置應便于使用和維護,應與電源插座配套設置,以便于ONU和電腦取電。一般情況下,FTTH信息點宜設置單口信息插座,單條皮線光纜引入,這是最節約投資的方案,但安全性差,適用于一般住宅用戶。對于安全性要求高的用戶,可在一個用戶需求點設置兩個信息插座,安裝于不同位置,進戶皮線光纜也分別從不同路由布放進戶,該方案安全性好,但投資過高。

3 ODN設計原則

3.1 ODN網絡結構

ODN網絡以樹型結構為主,包括饋線段、配線段和入戶段3個段落,段落之間的光分支點分別為光分配點、光用戶接入點。

其中:

饋線段:從OLT局端延伸到各分配點。

配線段:從分配點延伸到各接入點。

入戶段:從接入點處延伸到每一個光纖用戶,端接在用戶室內,或直接將入戶光纜連接到ONU上。

3.2 ODN的配套設備

局端配線設施:光配線架等。

光分配點設施:光配線架、光交接箱、光分線盒、光分路器、光分歧接頭盒等。

光用戶接入點設施:光分路器、光分線盒、光終端盒、光分歧接頭盒等。

用戶端接設施:用戶智能終端盒、光纖信息面板。

其他基本器材:光纜、光纖連接器、尾纖等。

3.3 光纖分配設施的配置原則

為了節約主干光纜資源,分光器應設置在靠近用戶側,一般安裝在光纜交接箱內,光纜交接箱一般設置于小區內室外,適用于光纖數量多的分配點,對于光纖數量少的分配點,可安裝在樓道、樓梯間或弱電井內。

經過分光器分光的光纖,如同一個方向數量較多,可以采用光纜布放到靠近用戶側,再轉換成皮線光纜進戶,在光纜與皮線光纜轉換對接的位置,應設置光纜分纖盒。

建筑物內同路由的進戶皮線光纜超過12條的,應在路由的適宜位置設置分纖盒,交接箱至分纖盒采用光纜,分纖盒到用戶用皮線。分纖盒容納皮線光纜的數量不宜過多,每個分纖盒管理12~36條皮線光纜為宜,分纖盒數量不宜設置過多。

由于分纖盒內光纜對皮線可以用尾纖跳線連接,故光纜交接箱(或分配箱)至分纖盒的光纜芯數可以少于皮線光纜芯數,光纜芯數可以按照用戶信息點總數乘以1.2~1.6計算,即除了滿足每戶1芯以外,再預留0.2~0.6的纖芯余量。例如某樓層設置的分纖盒給9戶提供光纖,每戶2條單芯皮線光纜,則進入分纖盒的光纜可采用12芯光纜,其中9芯主用,3芯備用,當此光纜有1芯在用光纖損壞時,分纖盒和光纜交接箱(或分配箱)尾纖跳接到可用的備用光纖即可。

3.4 光纖分配設施位置的選擇

小區能提供設備間的,應按照接入機房標準配置ODF,進行光纜成端和分光器安裝,經過分光的光纜通過管道布放至樓內實現光纖到戶。

小區不能提供設備間的,應選擇樓道、弱電井、車庫、地下停車場等室內位置安裝光纜交接箱,建筑物內沒有合適位置的,應在小區內合適位置設置室外光纜交接箱。建筑物內的光纜交接箱容量一般以滿足本樓或本單元使用為主,室外光纜交接箱應滿足小區內多個建筑物使用。室外光纜交接箱數量不宜設置過多,一般小區設置一個光纜交接箱即可,大型小區根據容量分片區設置,光纜交接箱容量一般不超過288芯為宜。

對于新建多層住宅樓,應在管道進樓的單元樓梯間一層半或二層墻壁內預置光纜交接箱,其內設置分光器。其它單元預置分纖盒,各單元之間預埋暗管溝通。光纜交接箱至分纖盒鋪設集束光纜連接,光纜中間不接頭,分纖盒到用戶敷設皮線光纜。安裝光纜交接箱的單元宜選擇在建筑的中間單元,每3~5個單元設置一個光纜交接箱。對于新建高層住宅樓,小區管道到每個單元一般均有預埋管孔。在樓內每個單元的弱電井內安裝壁掛式光纜交接箱,其內設置分光器。弱電井內光纜采用可開啟線槽保護。安裝光纜交接箱的單元,靠近光纜交接箱的用戶,其皮線光纜數量如果不超過12條,可以直接從安裝光纜交接箱引出,其它用戶應增設分纖盒,每個分纖盒出12~36條皮線光纜為宜。

對于新建別墅區,一般可以在車庫內進行分光。如果整個別墅區地下為共用停車場,則在停車場內設置光纜交接箱,安裝分光器,至用戶鋪設皮線光纜,采用金屬線槽保護。如果沒有公共空間可以設置光纜交接箱,則可以在小區中心位置設置室外落地交接箱,安裝分光器,利用小區管道鋪設光纜至每幢別墅,光纜芯數按信息點數量一主一備考慮。對于單個別墅內信息點數量需求多的別墅,可以在用戶住宅的合適位置設置多媒體信息箱,內部提供電源供給,箱內安裝ONU,進皮線光纜,出五類線到各個房間。

3.5 光纜交接箱、光纜交接箱、分纖盒的配置要求

光纜交接箱內除了配置熔纖盤、法蘭盤、尾纖預留架等一般光纜交接箱的功能模塊外,還應配置光纖分路器的安裝和跳纖功能模塊。

分纖盒用于實現集束光纜與皮線光纜的一對一跳接,盒內提供光纖與尾纖熔接的熔纖盤、法蘭盤、尾纖預留架。由于分纖盒內可以實現兩側尾纖跳接,能夠方便維護檢修;通過在光纜交接箱(或光纜交接箱)至分纖盒之間布放集束光纜代替大量皮線光纜。

第2篇:布線設計范文

關鍵詞:PCB;布線干擾;問題;解析;設計

伴隨電子領域的迅猛進步,尤其是大規模集成電路、數字科技的誕生與進步,大眾對視聽設備的需求度正在大幅度提升。從傳統的留聲設備到隨身聽,再到當代的CD、MP3、MP4等,視聽商品的質量與視聽效果也正在發生著的質的變化。尤其是高保真商品的研發成功,對功放電路和其抗干擾性能都提出了更為苛刻的要求。

一、干擾的種類劃分

電子商品的干擾通常能夠分成:射頻干擾、靜電放電、電子干擾、自兼容干擾。自兼容干擾又被劃分成PCB干擾、電源干擾、高頻干擾、交叉干擾。

一款電子商品通常由數字電路、虛擬電路、射頻電路、電源電路以及功放電路五個模塊構成。在PCB布線階段,各版塊電路應協同作業、科學設計。要不然就會形成或觸發各類干擾,影響電路的正常運轉。所以,筆者在下文中重點探討PCB布線的抗干擾難題的解析與規劃。

二、PCB布線的抗干擾難題的解析與規劃

(一)數字、虛擬、功放、電源和高頻等電路局部應分離布線

因為四路音頻信號線布設于MCU的晶振附近,基于電磁感應規律能夠發現:當導體中流經電流階段,會形成感應電動勢,而且頻率越密,生成的感應電動勢就越強。對音視頻電路來講,這類感應電動勢會形成極強的高頻干擾,其會導致播出的聲響有“滋拉滋拉”的噪聲,視頻會產生條紋干擾;頻率越密,與音頻電路的距離越臨近,噪聲就愈大。

此外,IIC總線假如和音頻電路過近,一樣會形成噪聲干擾。通常狀況下,IIC總線和音頻電路間要預留一些距離,有必要時IIC總線要包地布置。

(二)敏感訊號以及處置敏感訊號的元部件要與電源、大功率元件、數字電路、振蕩和高頻電路應相隔一段距離(見下圖)

上圖中,U5:PT2313是四音道音頻處置IC;U3:是集成DC-DC轉換電路;A、B、C、D為四音道音頻輸出。

因為開閉合器電源為DC/DC轉換元件,其轉換流程是DC脈沖方波DC。這就會形成振蕩(通常是500KHz),而且通過開閉合器電流數值較大。所以,對與開閉合器電源距離不遠的元部件均會受到極大的干擾。這類干擾通常是人體無法承受的。

(三)訊號間不能距離過近(見下圖)

圖2中,U2:PT2313是四音道音頻處置IC;A是音頻訊號錄入端;B是視頻訊號錄入端。

圖2中,因為音視頻訊號線路過于接近,并且在視頻信號線上過孔的電容量會對音頻訊號形成串擾。其會導致聲像中會出現“滋拉”的噪聲。

(四)敏感信號線不容許穿過大功率IC、電源電路、振蕩電路、電感等大功率、高頻率元件和外部電路

因為音頻信號線穿過單元濾波電感,并且電源濾波電感上會形成EMI輻射,進而對音頻訊號形成輻射干擾。這類干擾也是人體無法承受的。

(五)錄入信號線不能與輸出信號線成水平狀態,以規避信號反射干擾

(六)電源與地線的規劃

電源與地線規劃的效率高低會直接作用于商品。假如因為電源、地線布線不到位而導致干擾的出現,會形成過大的噪音,讓商品的質量受損。因此,對電源、地線的線路布置應謹慎對待。應將電源與地線所形成的噪聲干擾盡量縮小到最低程度,以保證商品的品質。

1.對一部分高速數字電路以及較為敏感的訊號,要實施包地處置。

2.數字、虛擬、高頻、功放應分離

地線要盡量短、電線覆蓋范圍應廣。假如接地線電路細小,那么接地電位伴隨電流的流經而發生改變,會導致噪聲的出現。通常用大范圍覆銅的模式對地線實施敷設。而大范圍覆銅鋪設地線應做到:

1)盡可能規避死銅情況

假如形成死銅情況,應消耗人力、物力來重頭布置、調試,以確保地線完好,減少噪聲。

2)盡可能將相同功能電路的覆銅相連接,聯接在本功能電路的地線或濾波電容接地位置。覆銅中假如產生兩片覆銅連接線細小的情況,應調試布線,將兩片覆銅位置用寬導線相聯。

3)理論上,任何集成電路芯片電源與地線間要接上一部10-100uf的濾波電解電容設備,一套103瓷片的去偶電容。電解電容通常使用47uf,通常決定于IC的開啟時長、電壓需求等。假如電路板空間不足,沒有辦法實現IC與電解電容的逐個對接,應讓同樣功效、相同電壓的若干個IC共用一部電解電容;此外,應盡可能縮短濾波電容、去偶電容與IC管線的引線。

(七)規避斷點

斷點是信號線上阻抗突變的點,其會形成反射。例如:板子電路銳利的拐角處會形成斷點,在設計階段,應注意留下45度的角度,利用平滑的圓弧更為有效。而Protel軟件在Preference頁面的Track Mode子項菜單中預設為45/90Line抑或90Arc/Line模式布線,而且為布線拐彎位置供應六類選擇模式。過孔將訊號傳遞到電板的另一端,在平行位置轉變成直角的拐點,會形成反射。這在某種程度上損傷了信號線的阻抗延續性,因此應盡可能規避這類狀況的產生。Protel軟件還為自動布線提供了降低過孔頻率的功能。

(八)縮小環路

電流回路就好比天線,激發EMI是避無可避的。確保每根信號線兩點的位置僅有一條路徑,以規避人為的環路過大極為重要。

三、線路板布局流程中的要點

(一)在線路板布線流程中,應注意熱量的散發。尤其是有一定熱量的元部件與對氣溫感應較為強烈的元部件。要均衡分散到總體線路板上,不應匯集于一處。

(二)同樣功效的元部件應盡可能縮短間距。

(三)假如有條件,相異功能元部件應鋪設地線進行分隔。

(四)要關注高部件、低部件、插件部件、貼片部件的整合。

(五)部件間的距離應合適,最好不要發生碰觸。尤其是金屬殼體的部件,更要將各元部件進行分離,避免互相碰觸的情況發生。

(六)系統平穩運轉的基礎上,應盡量美化外觀,讓布線更為科學與合理。

結束語:

綜上所述,上文述及的電路都是通過實踐檢驗的,獲得了較為理想的功效。因此,良好的PCB布線以及線路板布局會強化抗干擾能力,在具體電路調試階段,所形成的影響不可或缺,能夠保證PCB布線的科學性以及合理性。

參考文獻:

[1] 趙晨,吳明贊,宗慧雯等.基于有限元法的電機軟起動控制模塊PCB電磁兼容設計與仿真[J].電子器件,2014,(1):22-25.

[2] 丁康康,李曉剛,肖葵等.吸附薄液膜下PCB-ImAg和PCB-HASL電化學遷移腐蝕行為與機理[J].中國有色金屬學報(英文版),2015,25(7):2446-2457.

[3] 岑譽,高健,曾友等.面向PCB圓形基準點的權重式橢圓擬合定位方法?[J].組合機床與自動化加工技術,2015,(4):19-23,28.

[4] 唐甲林,秦先志,羅小陽等.高散熱性、性PCB機械鉆孔用墊板的制備和應用[J].印制電路信息,2015,(8):51-55.

第3篇:布線設計范文

為實現上述目標,本系統將按以下原則予以設計:

1.采用先進、成熟、實用的技術;

2.考慮21世紀的客戶對辦公環境及舒適性的需求;

3.采用的系統和設備是標準化的、具有開放性、可擴性和靈活性;

4.構成的系統必須具有安全性、可靠性和容錯性。

為了滿足用戶未來對網絡的需求,本方案主干采用室內、多模12芯光纖,計算機系統采用光纖到桌面(FTTD)―使用4芯室內光纜。語音系統主干采用大對數電纜,水平采用六類非屏蔽線纜。整個布線系統采用機柜結構。所有語音跳線和數據點開通所需的跳線作為可選配件,供業主根據實際需要選配。

需求分析

該大樓是具有當代先進水準的信息化、自動化、安全化、便捷化和舒適化的綜合辦公智能建筑,為了使之具有內外信息暢通、快捷、準確和實時的通信條件,能適應現代信息化的辦公功能及符合現代的工作環境要求,保證通信系統和計算機系統能夠安全、可靠、靈活地運行,滿足用戶靈活多變的使用要求,選擇采用羅森伯格HDCS全系列布線解決方案。

1.系統的構成

綜合布線系統可劃分為:工作區子系統;水平子系統;干線子系統;樓層配線管理子系統;主配線管理子系統。

2.基本要求

綜合布線系統要求能支持語音、靜態或動態圖像及多種計算機數據系統。

本大樓的綜合布線系統要求滿足以下性能:

■支持10BASE-T(10M以太網)和100BASE-T、100BAESE-F(100M高速以太網);

■支持1000BASE-SX;1000BASE-LX 千兆以太網;

■支持ISO 8802.5(令牌環網);

■支持FDDI和CDDI(100M Hz);

■支持155M及622M ATM網;

■支持語音系統。

3.系統結構分析

(一)工作區子系統

計算機系統信息點為四芯室內光纖、語音系統信息點為六類非屏蔽銅纜,信息插座全部使用86型底盒;工作區子系統中的信息插座為:RJ45信息插座:全部采用非屏蔽RJ-45模塊。光纖信息點支持ST,SC雙工,LC雙工,MT-RJ。

光纖信息插座采用45度角插座,有利于盤纖。雙絞線的插座和插頭必須能防塵和避免意外損壞。

在各種用戶使用的終端插座上應采用不同的顏色和圖標來標示不同用途的信息插座,為了便于使用者理解插座的性質,在插座上均安裝了繪有計算機符號和語音符號的標志條,該標志條可由管理人員根據使用需求的改變隨時更換。

(二)水平布線子系統

水平計算機信息點采用四芯室內光纖、語音信息點采用銅纜雙絞線――六類非屏蔽雙絞線,水平布線系統使用的所有線纜要求使用阻燃材料。水平布線從各層配線機房經過橋架進入各個房間后,轉入暗管進入墻面上的插座面板。

水平線路銅纜最長不超過90M。水平跳線之和(工作區跳線、配線面板跳線)不超過10M。

(三)管理子系統

管理子系統有以下要求:

(1)配線間內所有數據和語音跳配線模塊必須整合入19”標準機柜;

(2)信息系統光纖模塊采用LC雙工模塊;

(3)語音系統配線模塊采用端接式模塊;

(4)雙絞線和光纜的插座和插頭必須能防塵和避免意外損壞;

(5)配線架和配線面板的設計應具有模塊化、配置靈活、安裝牢固和易于辨認管理的特點;

(6)各樓層配線機房與主機房之間數據采用光纜連接。語音采用大對電纜直接從中心機房交接箱引出。

(四)垂直主干子系統

垂直主干有以下要求:

(1)語音主干使用100對電纜;

(2)數據主干使用12芯多模室內光纜;

(3)大對數電纜和多模光纜要求使用阻燃材料。

(五)接地系統的設計

計算機系統的接地電阻:≤1Ω;在機柜內設接地排;使用網狀編織導線以星型方式將接地配件連接到接地排上;使用網狀編織導線以星型方式將機柜連接到弱電間內接地排上。

設計方案

本工程由工作區子系統、水平子系統、管理子系統、垂直子系統構成。在本方案中充分考慮了布線系統的高度可靠性、高速率傳輸特性及可擴充性。

主配線間中安裝有語音主配線架、數據主配線機柜,還有語音交換系統和所有樓層匯接配架。

所有計算機系統采用光纖產品,語音系統水平布線采用六類非屏蔽材料(UTP)。

1.工作區子系統

工作區子系統由設在各辦公室內的信息插座、面板、跳線(連接信息插座至終端設備之間的線纜)構成。

為了保證計算機網絡系統的正常運轉,工作區計算機信息點是一個標準的LC雙工光纖口,語音信息點是一個標準的RJ45六類信息插口。

2.水平子系統

水平子系統由各大樓內部樓層配線間至各個工作區之間的電纜或光纜構成。信息系統中計算機信息點采用四芯室內光纖、語音部分則采用六類非屏蔽阻燃雙絞線電纜。因此具有很強的抗干擾性,具備很高的備用冗余,使系統具有極高的可靠性及靈活性。語音信息點可以通過配線間的跳線跳接成六類計算機信息點。

根據實際情況,水平電纜或光纜從樓層配線、天花板線槽引向工作區各信息點,配線間內接線端子與信息插座之間均為點到點端接,任何改變系統的操作(如增減用戶、用戶地址改變等)都不影響整個系統的運行,為系統的重新配置和故障檢修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3.管理子系統

管理子系統由各層分設的樓層配線系統及主機房中的主配線系統構成,負責樓層內及信息通道的統一管理。主要由跳線面板、跳線管理器、跳線、光纜端接面板、機柜(或機架)等組成。

全部采用先進的機柜型結構,布線系統將在各配線機房安裝若干個19英寸工業標準機柜,各配線間均應設有活動地板,線纜可以從地板下進入機柜,這樣既方便了走線,也有利于室內的造型安排。各樓層配線間內的話音主干采用了110插接式配線架。

在機柜內,所有的信息點均通過一定的編號規則和顏色規則,以方便用戶的使用。配線架上的面板紙均可更換,因此可隨著信息點性質的變化,隨時調整面板上的標識。

本方案所采用的機柜均為19”標準機柜,高42U。

樓層配線架均設有光端箱。光端箱用來連接12芯光纜,它安裝在19”標準機柜內。它可以用于目前極為普遍的計算機網絡設備,如果需要使用具有其他光纖頭的網絡設備,只要更換跳線即可。

配線間分為幾種:

(一)樓層配線間

各樓層配線間設在大樓中的弱電配線間內,每個配線間均設有若干個19”工業標準機柜(根據布線系統和網絡系統的實際需要確定)。機柜上安裝著若干羅森伯格的、六類非屏蔽配線面板和光纖配線面板,用來跳接數據線,并留有足夠的空間,以安裝用戶網絡集線器設備。

(二)主配線間

大樓垂直主干語音主配線架采用3類110插接式配線架。大樓語音進線的主配線架采用通用的市話配線架(墻面型或機柜型),這樣既節約投資,又利用了語音交換設備附帶的配線架,有利于語音系統的維護。

數據主配線機柜內安裝有垂直光纜用的光纖配線面板,與樓內的樓層配線機柜連接。計算機網絡可以通過光纖跳線可以組成結構上的線路連接,并通過各種網絡協議支持著各種計算機網絡。

光纖配線面板用來連接12芯光纜,它安裝在19”標準機柜內。每個配線機柜均有光纖通往主數據機柜,它可以用于目前極為普遍的計算機網絡設備,如果需要使用具有其他光纖頭的網絡設備,只要更換跳線即可。

4.垂直主干系統

垂直干線子系統由連接大樓主配線架至各樓層配線架之間的線纜構成。其功能主要是把各樓層配線系統與主配線系統相連。主要使用光纜或銅纜,以提供樓層之間的傳輸通道,也提供大樓與外界通訊的通道,使整個布線系統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主配線間與匯接配線間之間的計算機網絡系統采用12芯室內多模光纜。12芯多模光纜可以提供極大的傳輸帶寬和無與倫比的傳輸質量,同時可以考慮了充分的容錯冗余,又保證了主干網上的數據傳輸的質量和速率,而且為將來其他高速傳輸應用提供了實用的傳輸連接這對于業務開展和辦公一定會帶來極大的方便。

由于采用光纖構成數據主干,將可以利用光電隔離原理,形成對各樓層實現電磁隔離,即所謂的“電磁孤島”。這將大大提高系統的電磁干擾抑制能力。

語音語音主干全部使用50、100大對數電纜。每臺語音一對線,并根據郵電部的規定,留有20%的電纜作為備用。

本方案所用的垂直線纜均為阻燃型線纜。

第4篇:布線設計范文

關鍵詞:智能家居布線系統;設計;實施

中圖分類號:TU85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08)34-1815-02

Design and Practice of Intelligent Residential Network Line System

LI Xiang

(Henan E & T Vocational College, Zhengzhou 450053, China)

Abstract: The article introduce the concept and the standard of intelligent residential network line system, then illustrate design idea, design procedure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by means of a practice example.

Key words: intelligent residential network line system; design; practice

1 概述

國民經濟和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特別是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網絡技術、控制技術、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與提高,對人們的日常居家生活帶來巨大的變化,使得人們對家居的要求已經不再局限于溫飽,而向生活的舒適性,即家庭設備的自動化和文化氛圍(教育,娛樂,與外界的聯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是在這種形勢下發展出了智能家居這一技術。智能家居除了具有安全、便利、舒適、節能、娛樂性的功能外,還需要擁有集成的音頻、視頻、計算機功能、通信功能、家居自動化控制及安全防范等,并通過各種動力而先進的自動化電子設備將這些繁雜的功能互連于一個單一的布線系統中,使生活更為便利及靈活。我們將這單一的布線系統稱為智能家居布線系統或智能住宅布線系統,可以說它是在智能住宅發展過程中產生的。

2 家居布線標準

智能家居綜合布線主要參考標準為TIA/EIA 570-A家居布線標準。該標準制訂出新一代的家居電訊布線以滿足現在及將來的多種電信服務,該標準主要提出了有關布線新的等級,并建立了一個布線介質的基本規范和標準,主要應用支持話音、數據、圖像、電視、多媒體、家居自動系統、環境管理、保安、探測器、報警及對講等服務。 標準主要規劃于新建筑、更新增加設備、單一住宅及建筑群等。

3 智能家居布線系統應用實例

智能家居布線系統從屬于綜合布線系統。綜合布線系統由6個子系統組成,即建筑群子系統、設備區子系統、垂直干線子系統、管理子系統、水平子系統、工作區子系統,如圖1所示。實際上家居綜合布線系統主要是指管理子系統、水平子系統、工作區子系統三部分。現代的家居綜合布線系統包括家庭的有線電視系統、程控電話系統、寬帶網絡系統、影院系統、安全防護報警系統、背景音響系統、視頻控制系統、燈效控制系統、智能控制系統等,下面以一個三室一廳的套房的設計與施工為案例進行剖析。

3.1 布線原理

三室一廳套房的布線原理[1]如圖2所示。

3.2 智能家居布線系統的設計思路與步驟

1) 家中需安裝一個智能家居多媒體箱,作為家庭與戶外通信系統連接的界面,入戶線采用1~2根5類4對非屏蔽雙絞線及75Ω同軸電纜,在多媒體箱中進行相應接跳線管理,即可支持家中多部電話、電視,電腦、多媒體寬帶信息的通信需求。

2) 各房間信息插座根據實際需要確定安裝數量和位置。信息插座均采用5類產品,插座可選單口、雙口、四口3種,面板上可實現多種媒體模塊(RJ45、RJ11、綜合布線專題電信工程技術與標準化TV模塊等)的自由組合,有墻面型、桌面型和地板型3種規格,可采用暗裝或明裝方式,使用和維護方便。

3) 有線電視系統采用一分四路或多路雙向高隔離分配器,保證各路信號互不干擾,實現多臺電視同時使用,提高電視線路利用率。在信號輸入端可裝設有線電視信號放大器,提高電視信號電平,保證圖像質量。同時通過簡單的跳接,可將錄像機或VCD/DVD的信號發到任何一個房間,實現設備共享。

4) 采用TIA/EIA/570-A國際家居布線標準,滿足現代信息家電的接口要求,并可兼顧未來新技術、新產品,真正做到“一步到位”。戶內布線均采用優質材料,所有插頭插座接觸部分均鍍金確保接觸可靠,以滿足未來發展的需要。

3.3 具體實施

按照設計的方案和草圖,將所有需要準備的線材購置回來進行分類,然后在線材的兩端貼上相應的標簽(這很重要)。之后我們將走在一個路線上的線材進行分類,之后你就會得到簡簡單單的幾捆線,并按照你的計劃將它們安排好就行了。至于把綜合布線管理系統放置在家中哪個位置,那就根據實際情況來安置了,安置在書房中也可以,或者隱蔽在客廳的角落中也行。在這里特意提醒大家,布線的時候難免要在墻上、地上打孔鑿槽,但是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這項工作最好按照物業部門的規定進行。要注意,衛生間里的電話線出口一定要靠近馬桶,不然就沒有意義了(廁所安電話還不是為了在解決內急的時候不用急著出去接電話呀)。穿線前一定要檢查線材的連通狀況,穿進去才發現不通就麻煩了。另外還有一點需要注意,最好所有的接頭都在最后制作,很多特種接頭,在穿線之前最多只能做出一個頭,如果兩個都做出來就穿不過去了。像計算機的網絡線等專業線材的接頭制作,最好請專業人士幫忙。如果您的地面是鋪地磚,布線最好要預埋線管。線管的作用不光是保護電線,它還具有方便換線的功能。因此,預埋線管的中間首先不能有直角死彎,要解決拐彎問題,使電線可以在線管里自如抻動。其次線管最好用塑料盤管(一種半硬、半透明、正規建筑施工普遍采用的那種),使線管中間沒有接頭,這樣穿線時不會卡線。如果中間必須有接頭,也要用大小頭的方法插接,并且要方向一致。再有就是施工期間線管里不要著急穿線,而是先穿入引線鐵絲,等到最后安裝電氣時再換上相應的電線。 在裝修工程完成后,那么可以進行各種設備的連接了。我們需要準備的工具除了鉗子改錐之外還要有安裝電話線水晶頭的專業線鉗、安裝網線水晶頭的專業線鉗。在每個房間安裝一部電話,并在交換機上進行設置。

以三室一廳套房為例,它的設計圖[2]如圖3所示,同時為了更直觀的看到房間的布線情況,給出了該套房的設計立體圖[3],如圖4所示,在圖中標出了部分電器元件的位置,以及綜合布線的走向。

4 結束語

隨著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自動化技術等學科的發展和相互融合,家庭將在不遠的將來真正實現智能化,利用住戶家庭內的電話、電視、計算機等工具通過家居綜合布線系統將水、電、氣等設備連成一體,并與互聯網相連,從而達到自主控制、管理并實現如家庭防盜、防災、報警,通過互聯網遙控家電等強大的功能,并且隨著網絡綜合業務的發展,將會實現如VOD視頻點播,網上購物,SOHO家庭辦公,遠程教育,遠程醫療等,使家庭能真正高享受工作、學習和娛樂。

參考文獻:

[1] 薛頌石.智能建筑與綜合布線系統[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2:200-230.

第5篇:布線設計范文

【關鍵詞】建筑;綜合布線系統;設計

1 綜合布線系統的特點分析

綜合布線系統是一種全新的建筑物布線系統,將建筑物內所有的話音、數據、圖像、傳感信號及工業過程控制等所有的弱電系統信號綜合在經過統一規劃設計的標準配線傳輸網絡內,采用相同的傳輸媒介、相同的終端插座等硬件將各個傳輸網絡綜合起來,實現傳輸手段的合并。這是一種和傳統布線系統截然不同的布線系統,最大的優勢在于可以迅速建立新的傳輸網絡,對用戶終端設備的變更具有良好的適應性。

綜合布線系統進入我國的時間并不算太長,在1997年我國相關部門所提出的建筑設計規范中就已經對綜合布線系統做了界定。由此綜合布線系統的研究在建筑設計中逐漸成為重點研究和應用的項目。概括而言,綜合布線系統具有以下一些重要特點:1良好的兼容性 傳統的布線方式一個很大的缺點是各種電氣器材之間的兼容性差,而綜合布線系統則可以很好的融合不同的系統,采用通用的連接硬件來實現不同類型的設備傳輸終端的兼容;2優良的適應性 傳統布線方式是建立在改變終端設備的位置和數量上的,為了整合不同的系統需要重新鋪設線纜和新裝設備,在施工中會影響到信號的傳輸質量。綜合布線系統則只需簡單的插接工序就能適應不同類型的終端設備;3維護與升級的便利性 綜合布線系統的拓撲結構屬于星形結構,不同線路可獨自構成系統,某一條線路的改建和擴容對其他線路系統不構成影響,加之綜合系統的布線部件都是基于模塊化的設計模式,因此綜合布線系統的維護和升級非常方便。

2 綜合布線系統的總體布局

一個完整的綜合布線系統由園區配線架、園區主干線纜、主配線架、主干線纜、配線架、水平電纜、轉接點和電信插座所構成。由綜合布線系統的構成可見,這是一個由點到面的復雜系統,在設計時需要注意的事項較多。本節中將重點討論在綜合布線系統設計時應注意的要點。

2.1 綜合布線系統的總體設計

綜合布線系統的拓撲結構通常都是星形結構,因此在設計綜合布線系統時首先需要對整個系統做出完整的總體規劃,然后再對各子線路逐步的展開設計。從本質上講,綜合布線系統應該屬于“弱電”工程,但又不完全屬于“弱電”工程,而是一種以弱電工程為基礎、綜合了眾多新技術的技術工程項目。從系統設計的角度,對綜合布線系統的設計應當遵循以下幾個基本的設計步驟:1了解建筑的結構形式 這是保障系統設計具有可行性的基礎;2明確用戶的具體需求情況 這是設計具有可用性的基礎;3系統的結構設計 這一階段是完成綜合布線系統的整體構架;4線路布局設計 這一階段是在系統結構設計的基礎上對子系統間連接的設計;5布線的施工圖設計 這是將前一階段設計成果轉化為實物的關鍵環節;6選擇系統所需部件和器材。遵循正確的設計流程是保障良好系統設計的基礎,在綜合布線系統的設計時應參照以上基本的流程。

2.2 綜合布線系統的管理模式

綜合布線系統整合了建筑內的所有可用線路和設備,因此管理這些線路和設備的方式就顯得尤為重要。為了提高管理的效率,筆者建議應當對綜合布線系統中的各類設計資料建立數據庫系統,對各類線路和設備都建立電子資料,在主數據庫系統的基礎上對各子系統分別建立數據庫系統,是管理工作系統化,提高綜合布線系統在施工和投入使用后都能夠方便的進行檢查和維護。

3 子系統設計

綜合布線系統是星形的拓撲結構,因此設計的重點是對各組成子系統的設計。子設計的設計類型包括:終端子系統設計、水平子系統設計、垂直子系統設計、設備間子系統設計、管理子系統設計。本節中見分別討論各類子系統設計的方法。

3.1 終端子系統設計

在綜合布線系統的設計中,“終端”的內涵是很廣的,可以包含電話、電腦等各類設備。在設計時需要根據這些設備的位置和線路配置情況,將其化為一個個的終端子系統。終端子系統的設計要點是首先計算各終端子系統的面積和子工作區的面積,在此基礎上確定進點構成數量(一般從1-4個不等),再根據終端子系統的面積來確定信息插座的數量和相應的位置。信息插座的數量可按如下方式估算:終端子系統面積÷子工作區的面積×進點構成數。

3.2 水平子系統的設計

水平布線子系統是綜合布線系統的分支部分,由信息插座至樓層配線架以及配線架之間間的線纜組成。水平布線子系統在綜合布線系統中所占的比重很大,一般是以樓層作為水平布線子系統的構成單元。水平子系統設計時需要考慮的因素主要是子系統的組成結構類型、設備的配置情況、以及選用何種連接纜線等。國內在水平子系統的設計時一般都會選擇星形結構,利用樓層內布置的配線架作為主節點,以各信息插座作為分節點,這種結構具有傳輸線路較短,信號傳輸質量較高的優點,是可以推廣的結構方式。在設計時應注意的要點是合理確定樓層配線架的容量,為將來的可能的擴容留出空間。其次是確定采用何種屏蔽結構的對稱電纜。第三是對水平子系統中線路的敷設形式的合理選擇。

3.2 垂直子系統設計

垂直子系統設計也稱為干線子系統設計。這一階段的設計首先是確定垂直子系統所需的電纜總對數。按設計要求的不同,電纜對數從基本的2對到綜合性的4對不等,視工程具體情況而定。這一階段的設計步驟為:1根據子系統的規模,選擇使用何種類型的垂直子系統,按照我國的行業慣例,一般在75m范圍內的配線間信息插座采用單干線子系統,大于75m范圍的信息插座選用雙干線子系統;2配置垂直干線的通道,為便于施工和節約成本,同行都將垂直干線的通道和配線間共用;3根據樓層的具體情況,確定干線電纜的部件選型和數量,其中關鍵步驟是計算樓層電纜的長度和主干線電纜的長度。

3.4 設備間子系統設計

設備間在綜合布線系統中是承上啟下的作用,設備間的面積一般有設備占地面積總和的5~7倍進行設計。在設計時應將設備間盡量布置在主干線路的中部,且處于便于外部通信設備接入的位置。由于設備間是系統管理人員的工作環境,因此設備間還應當具備良好的人文工作環境,且需要滿足各類設備的溫度、濕度和消防等方面的要求。依據我國的綜合布線系統設計規范,設備間的溫度應保持在攝氏10度~27度之間,相對濕度應控制在60%~80%之間。由于設備間的各類設備是綜合布線系統的心臟,因此在消防方面的要求也較高,也設置耐火強度不低于1小時的防火門或防火墻等消防設施,并對設備間的各類纜線保護結構都應涂上厚度不低于2mm的防火涂層。

3.5 管理子系統設計

管理子系統的任務是管理各樓層內的系統設備,其位置一般設置在樓層的配線間內。管理子系統的設計相對簡單,主要是依據工程要求選擇配線架的型號和容量,以及依據各樓層配線架的容量來選擇主配線架的容量。

3.6 測試和驗收

綜合布線系統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在設計和施工完成后都需要進行嚴格測試。檢測的項目主要包括線路的特性測試,線路衰減量測試,回波損耗測試、光釬鏈路的長度和衰減程度測試等。目前測試方法較多,測試的標準國家的相關規范中也有明確的規定,可參照執行。

參考文獻

第6篇:布線設計范文

關鍵詞:智能化住宅;綜合布線;電力布線

中圖分類號:TM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18(2011)-12-0-01

傳統的布線中,通信網絡、寬帶網絡和有線電視網絡分別作為各自獨立的網絡系統進入到我們的生活,入戶時的終端插座也只有一兩個。由于終端插座的數量和位置往往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用戶只能自己分別重新拉線進行重新布置,以滿足自己的需要。在日益復雜的網絡環境中,問題時有發生,網絡越來越龐大、布線設施越來越復雜,布線管理既耗時又費力,智能布線系統應運而生。

一、智能化住宅布線系統

智能住宅布線系統就是把電話、有線電視、電腦網絡、影音系統、家庭自動化控制系統的布線統一規劃、布局、集中管理,為實現住宅智能化提供網絡平臺。采用了綜合布線的方式,使得家庭內部布線系統具有良好的擴展性和可升級性,滿足不同用戶現在和未來的需求。

智能住宅是將家中各種與信息相關的通訊設備、家用電器和家庭保安裝置,通過家庭總線技術連接到一個家庭智能化系統上進行集中的或異地的監視、控制和家庭事務性管理,并保持這些家庭設施與住宅環境的和諧與協調。這些功能都是通過住宅服務器來實現的,住宅服務器具有家庭總線系統,通過家庭總線系統提供各種服務功雒,并能和住宅以外部世界相連接。

二、智能住宅布線系統設計

智能綜合布線系統是一個組合壓接方式、模塊化結構、星形布線并且具有開放特征的布線系統。一個設計良好的綜合布線對其服務的設備應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并能互連許多不同應用系統的設備,如模擬式或數字式機的公用系統設備,也應能支持圖象等設備。

(一)系統的需求分析。綜合布線系統是一套用于建筑物內或建筑群之間為計算機、通信設施與監控系統預先設置的信息傳輸通道。它將語音、數據、圖像等設備彼此相連,同時能使上述設備與外部通信數據網絡相連接。

綜合布線系統應用高品質的標準材料,以非屏蔽雙絞線和光纖作為傳輸介質,采用組合壓接方式,統一進行規劃設計,組成一套完整而開放的布線系統。該系統將語音、數據、圖像信號的布線與建筑物安全報警、監控管理信號的布線綜合在一個標準的布線系統內。在墻壁上或地面上設置有標準插座,這些插座通過各種適配器與計算機、通信設備以及樓宇自動化設備相連接。

(二)系統的設計方案。采用星型拓撲結構、模塊化設計的綜合布線系統,與傳統的布線相比有許多特點,主要表現在系統具有開放性、靈活性、模塊化、擴展性及獨立性等特點。住宅布線系統通常包括以下六個部分:建筑群子系統、設備區子系統、垂直干線子系統、辦公區系統、水平區系統、管理區系統。建筑群子系統、設備區子系統、垂直干線子系統是由小區建設者設計與施工。所以家庭住宅布線系統一般只考慮以下三個子系統:

1、工作區。住宅工作區主要由面板和插座模塊組成。在家庭各房間內安裝的插座可選用不同類型的模塊,如5類模塊、電視模塊、光纖模塊、視音頻模塊等。

2、水平區。住宅水平區主要由各種線纜構成。根據570A標準,不同的應用采用不同的布線介質。用于語音系統的線纜選用符合ANSI TIA/EIA標準的3類或5類非屏蔽雙絞線(UTP),但建議使用5類線纜。用于傳輸數據,則使用符合ANSI TIA/EIA-586A標準的5類UTP。對于通信帶寬或抗干擾要求較高的情況,可采用光纜作為傳輸介質。視頻信號的傳輸采用符合SCTE EPS-SP-001的75R同軸纜線,采用同軸電纜因無需價格昂貴的適配器,就能滿足用戶對寬帶的要求,也可節省用戶的投資。

3、管理區。管理區是由不同系列的安裝模塊組成,它是系統的配線中心,它配備了高速及優質的配線模塊和電纜跳線,可為不同的家庭提供語音、數據、安全防范、圖像及視頻的應用。所有的服務均通過連接到每一個房間的通信插座/面板來實現,而配線中心則匯集室內/室外語音、數據、圖像信號,并可以簡單的自行連通有關設備,如電話、計算機、傳真機、電視機等。

(三)系統的結構體系。智能住宅綜合布線系統,以集成的思維,從用戶的實際需求出發,從而達到靈活、高效、可擴展的集中管理系統。根據模塊化設計和開放性星形拓撲結構的設計思想,整個系統由三個子系統組成,以家庭信息接入箱為核心的管理子系統,由傳輸線纜構成的水平子系統,面向用戶終端的模塊和面板的工作區子系統。而整個系統的核心是家庭信息接入箱。

1、管理系統。其中家庭信息接入箱相當于標準中的配線箱(DD),負責住宅中所有弱電信號的轉接、分配、處理和集中管理。它由一個預埋箱體和lU&2U標準安裝單位寬的靈活配置模塊及相應跳線組成。可選用的無源配線模塊主要有:通用的語音/數據模塊、有線電視分配模塊、音/視頻分配模塊、光纖接續模塊和弱電信號接續模塊。

2、水平系統。它是智能住宅布線系統的傳輸媒介,負責數據、語音、圖象、控制等信號在家庭信息接入箱和信息點(信息插座)之間的信息傳遞。參照標準建議,語音傳輸采用4芯電話線或4類8芯u(非屏蔽雙絞線),數據傳輸采用5類8芯u線,而視頻信號采用特性阻抗為75Q的標準同軸電纜。

3、工作區系統。它是智能住宅系統的用戶終端,根據需求可選用相應的模塊,其中有:五類電腦模塊、電話模塊、有線電視模塊、光纖模塊、音視頻模塊等。另外根據要求選用不同式樣面板,如:英式面板、美式面板、86形、單口、雙口、三口、四口等。

將所有的信號設備進行集中統一的控制和管理,使線路相互獨立,互不干擾。輸出端到使用端用整線連接,避免了因連接所引起的信號問題,降低了線路故障的發生率。任何一個使用端口的故障都不會影響整個系統的運行,而且檢測和維護十分方便。

參考文獻:

第7篇:布線設計范文

在園區設計中的綜合布線系統應備以下特點:

透明性:能夠支持目前所有的標準,如電話通信、數據傳輸及視頻應用(IEEE、ITU-T、ANSI等)。

適應性:具有適應未來技術發展的余地,比如辦公自動化及星型高速網絡應用。

靈活性:由于綜合布線系統采用統一的配線網絡,即統一的傳輸媒質(雙絞線和光纖)來支持所有類型的通信系統,所以使得用戶可以非常方便地改變終端設備的位置或安裝新的終端設備。

本園區采用滿足ISO/IEC11801超五類標準的臺灣康寶綜合布線系統作為大樓內話音、數據及圖像通信等系統的傳輸媒體,采用標準的網絡建設和INTERNET接入,實現數據/語音/視頻“三網合一”的應用發展模式;采用網絡操作系統和平臺并存的模式,考慮到現代化辦公環境對通訊自動化(CA)、辦公自動化(OA)等系統的信息傳輸的需求在布線方面具有高度靈活性、可靠性及綜合性,并且易擴容、面向未來的發展及方便維護和管理。

1 設計要求

(1)園區綜合布線系統為開放式結構,能支持話音及多種計算機數據和圖像傳輸系統。支持含千兆以太網及異步傳輸模式(ATM)等在內的多種網絡系統。

(2)納入綜合布線系統的有:電話通信系統布線;計算機網絡系統布線:并可與外部公用網絡進行連接。

(3)滿足大樓辦公自動化等計算機網絡系統的要求。

(4)綜合布線系統采用全模塊化結構,方便系統的擴展;并且具有極大的靈活性,當以后系統更改、設備移位時,不必重新布線,只須在相應的配線架上跳線即可。

(5)本工程布線系統是樹狀星型結構,以支持目前和將來各種網絡的應用。通過跳線實現與不同的網絡設備互連。可以實現各種不同邏輯拓樸結構的網絡。

2 設計目標

本布線系統的設計,旨在建立一個具備開放性,靈活性,實用性,可擴充性,經濟性及安全性的高品質的集語音通信、數據、通信于一體的綜合布線系統,并可達到下列目標:

標準化的網絡系統,各種設計規范,技術指標及產品均符合國際和工業標準,并可提供多種品牌產品的支持能力。

系統擴充性,配合技術發展趨勢,選擇可實施的布線方案,并兼顧現階段的需求及為未來的發展預留有足夠的擴充能力。

資訊互通資源共享,通過網絡實現互連,實現資源的共享及與外部網絡的連接。

3 系統特點

園區內的各樓各層系統應全面,使用戶在重新連接或布置工作站終端時無須重新布線。網絡系統設計必須滿足工作站聯網要求,并且能夠滿足軟件運行的要求。布線系統必須和網絡系統有機結合。

靈活性:任一信息點能夠連接不同類型的設備,如計算機,打印機,終端或電話,傳真機以及各種傳感器件,圖像監控設備等。

模塊化:所有接插件都應是積木式的標準件,方便使用管理和擴充。

可擴展性:充分考慮發展和變更,當環境變化和網絡設備升級時,只需在配線架上進行靈活跳線,無須重新布線。

經濟性:盡可能降低造價,具有良好的投資回報性。

設計依據

本標書的方案設計及選用的布線系統遵循并符合以下國際標準和規范,包括:

用戶建筑通用布線標準ISO/ IEC11801

商用建筑物布線標準EIA/TIA568A

民用建筑線纜標準EIA/TIA586

以太網10Base-T標準IEEE802.3

以太網100Base-T標準IEEE802.3u

千兆以太網標準tEEE802.3Z

《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T16-92

《智能建筑設計標準》GB/T50314-2000

大樓通信綜合布線系統YD/T926

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T1692

設計方案

園區綜合布線系統的基本結構是星形的,按照國際標準ISO11801規定,綜合布線系統由工作區子系統、水平布線子系統、建筑物主干布線子系統、建筑群布線子系統、設備間子系統及管理子系統等組成。

設計中包括語音和數據的信息點設置,整個園區共設計了4781個信息點(包括數據點和語音點)。

1 信息點的設置

信息點總計見表1

2 子系統的設置

按規范相應要求設置了六個子系統:

工作區子系統,由超五類信息模塊及單口、雙口面板構成;水平子系統,由超五類4對UTP雙絞線組成;管理子系統,主要由超五類24口機柜式RJ45端口配線架,跳線理線架、110式100對配線架和24口機柜式光纖配線箱組成:垂直干線子系統,主要由室內六芯多模光纜和三類50對大對數銅纜組成;設備間子系統,主要由超五類24口機柜式RJ45端口配線架,跳線理線架、110式100對配線架和24口機柜式光纖配線箱組成;建筑群子系統,主要由110型100對19英寸機柜式配線架和24口機柜式光纖配線箱,六芯單模光纜、室外六芯多模光纜和室外三類50對大對數銅纜組成。

下面對各子系統結合具體應用產品分別進行說明:

(1)數據中心

綜合布線系統的主機房(建筑群網絡總設備間)位于數據中心地下一層計算機網絡控制中心,電話交換總機房(建筑群通訊總配線架)位于數據中心地下一層通訊設備間內。

數據中心的地下一層、1層、2層、3層均設置樓層配線間,地下一層的樓層配線間管理地下一層和地下二層的信息點,其余樓層配線間管理本層的信息點。

由地下一層電話交換總機房向地下一層、1層、2層樓層配線問各敷設1根室內3類50對線纜,由地下一層計算機網絡控制中心向1層、2層、3層樓層配線間各敷設1根室內6芯多模光纜。

(2)圖書館

在2層設置配線間管理整個圖書館的信息點。

(3)教學樓

1層、2層、3層均設置樓層配線間管理本層的信息點。教學樓1層設機柜接入由數據中心拉來的1根室外50對線纜,再由此分出3根室內50對線纜向1層、2層、3層樓層配線間各拉一根室內50對線纜。1層樓層配線間接人數據中心拉來的1根室外六芯多模光纜,再由此向2層、3層樓層配線間各拉一根室內六芯多模光纜。

(4)會議中心

地下一層設置配線間管理B1和1層的信息點。

(5)食堂

一層設置配線間管理食堂的16個信息點。

(6)體育中心

設置一個配線間管理體育中心的9個信息點。

(7)1號宿舍樓(南樓)

1層設置機柜接入由數據中心拉來的7根室外50對線纜,再由此分出3根室內50對線纜拉向6層樓層配線問,3根室內50對線纜拉向3層樓層配線間,1根室內50對線纜引向1層樓層配線間。1層樓層配線間接入數據中心拉來的1根室外六芯多模光纜,再由此向6層、3層樓層配線間各拉一根室內六芯多模光纜。3層樓層配線間管理2和3層4層的信息點,6層樓層配線間管理5和6層7層的信息點,1層樓層配線間管理本層的信息點。

(8)1號宿舍樓(北樓)

1層設置機柜接入由數據中心拉來的9根室外50對線纜,再由此分出4根室內50對線纜引向6層樓層配線間,4根室內50對線纜引向3層樓層配線間,1根室內50對線纜引向1層樓層配線問。1層樓層配線間接入數據中心拉來的1根室外六芯多模光纜,再由此向6層、3層樓層配線間各拉一根室內六芯多模光纜。3層樓層配線間管理2和3層4層的信息點,6層樓層配線間管理5和6層7層的信息點,1層樓層配線間管理本層的信息點。

(9)2號宿舍樓(南樓)

1至9層每層均設配線間,1層設置機柜接入由數據中心拉來的17根室外50對線纜,再由此向2至9層每層拉2根室內50對線纜,1層樓層配線間接入數據中心拉來的1根室外六芯單模光纜,再由此向2至9層每層樓層配線間各拉一根室內六芯多模光纜。各層樓層配線間僅管理本層的信息點。

(10)2號宿舍樓(北樓)

1至9層每層均設配線間,1層設置機柜接入由數據中心拉來的18根室外50對線纜,再由此向2至9層每層拉2根室內50對線纜,1層樓層配線間接人數據中心拉來的1根室外六芯單模光纜,再由此向2至9層每層樓層配線間各拉一根室內六芯多模光纜。

(11)行政樓

1至5層每層均設配線間,1層設置機柜接入由數據中心拉來的10根室外50對線纜,再由此向1層2層3層每層拉2根室內50對線纜,向4層拉3根室內50對線纜,向5層拉1根室內50對線纜,1層樓層配線間接入數據中心拉來的1根室外六芯單模光纜,再由此向2至5層每層樓層配線間各拉一根室內六芯多模光纜。各層樓層配線間僅管理本層的信息點。

第8篇:布線設計范文

1.智能建筑弱電方案確定基本思路

首先分析一下結構化綜合布線的優點:

(1)結構化綜合布線使用了標準化的線纜和接插頭模塊,非常便于各樓層及本樓層間的信息點管理,使得因辦公室搬遷等因素造成的大量終端設備、電話機移位時,只需將插頭拔出、插入新的位置,然后在弱電設備間內做跳線處理或僅僅作些軟件上的更改,即可重新投入使用,而不像傳統布線那樣無統一標準。當設備需要移位時,會帶來許多管理上的不方便或需要重新布線,對建筑裝璜造成較大的破壞。

(2)結構化綜合布線的擴展能力強,因為對于五類非屏蔽雙絞線可以提供155Mb/s信息的傳輸能力,除了滿足當前各種網絡的需要外,還能滿足未來發展的需要。根據上述結構化綜合布線的兩個優點,結合建筑物實際的各弱電系統,具有發展性和不穩定性的只有電話系統和計算機網絡系統。而對于其他弱電系統,如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保安監視系統、廣播系統、電纜電視系統等設備,具有很好的固定性,且位置一般不會移動,對于一個固定的建筑物,這些系統的設備一經選定,頻繁更新換代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均很低。根據以上所述,一般都在弱電設計中把電話系統及計算機網絡系統的配線統一納入結構化綜合布線,而對其他弱電系統保持相對的獨立性,仍采用傳統的配線方式。然而,采用上述方法還有其他一些原因,如當前大多數弱電設備廠家的系統與結構化綜合布線系統不兼容。要想使這些弱電系統在結構化綜合布線平臺上運行,則必須增加轉換設備。例如保安監控系統的攝像機,其輸出的視頻信號通常以同軸電纜傳輸,如果將其納入結構化結合布線系統中,需在線路兩端增加信號轉換設備。顯然,這樣做既麻煩又不經濟。

2.綜合布線在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應用中發現有的綜合布線產品,如三類、五類非屏蔽雙絞線其截面均為0.5mm2(美國線規AWG24),與之相配套的配線架,出線座都只能適用于截面為0.5mm2的線纜。因此,它在支持如下幾個弱電子系統時,就存在局限性或不足。

2.1廣播系統(PAS)根據我國電氣規范,一般將電氣設備工作電壓為220/380V(交流50Hz)、有效值24V以下的交流信號確定為弱電信號。而在廣播系統中,如采用定壓輸出,線路電壓可分為70V、100V、120V三檔。故在廣播系統中采用綜合布線,會對線纜產生過電壓,長期使用會對線纜的壽命產生不良影響。另外,廣播系統的線路用線截面一般為1.0~2.5mm2,而非屏蔽雙絞線的線芯截面只有0.5mm2,相差甚遠。

2.2火災報警及控制系統(FAS)根據我國現行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規定: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信號傳輸線路的芯線截面,穿管敷設的絕緣導線不應小于1.0mm2,線槽內敷設的絕緣導線不應小于0.75mm2。而作為綜合布線系統的非屏蔽雙絞線其截面積為0.5mm2。顯然不能滿足我國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的要求。另外,在總線制的火災報警系統中,電源線與控制線多采用1.5~2.5mm2的導線,綜合布線系統也不能滿足要求。需要指出的是:我國現行消防規范要求所有消防信號線、通訊線均不可與非消防線路共管敷設。因而要用綜合布線產品支持火災報警與控制系統,必須先獲得當地消防主管部門的特許。

2.3共用天線電視系統(CATV)用綜合布線產品支持CATV一般都采用光纖,因此,在線路放大器、分配器、分支器的兩端要加裝適配器,這無疑增加投資,而且因中間環節增多,系統的可靠性也降低了。

以上闡述了綜合布線系統在我國支持各弱電子系統目前仍在的一些問題,那么是不是說結構化綜合布線系統不能支持上述各個弱電系統?答案是否定的。對于一座智能化程度要求很高的建筑物,在規范允許和獲得特許的前提下,可以利用綜合布線產品的光纖和各種對數非屏蔽雙絞線纜支持計算機網絡和電話通訊系統,用同軸電纜支持CATV和CCTV(監視電視),采用截面為1.0~1.5mm2的特殊定貨的非屏蔽雙絞線支持FAS、PAS。

第9篇:布線設計范文

某某校綜合布線工程

    需求分析

    

    某某此次校園網絡綜合布線包括:校園以太網絡布線、背景音樂廣播系統(消防廣播)、監控及安防系統、門禁系統、停車場系統、電視電話會議系統以及防雷和ups電源系統。 

    結合貴校“宏觀設想,長遠規劃,分步實施”的招標原則,在布線的物理結構方面我們認為采用星型拓撲結構,能夠滿足在流行的各種網絡結構,配置比較靈活,便于集中管理。在本結構化綜合布線系統方案設計中,我們將根據大樓的具體情況,全面考慮實際應用需求和未來的發展,系統結構上應能根據業務發展變化的需要靈活調整和擴展,易于維護管理;系統技術上以最新的國際標準為依據,充分考慮技術的先進性以支持未來高速網絡應用的發展;遵循“投資合理、規劃統一、立足現在、適度超前”的指導思想,提供智能大廈內部通信系統發展應用的堅實基礎。

    由于超五類和五類非屏蔽雙絞線的成本相差不大,考慮到綜合布線系統對一次性施工的要求較高,我們在本方案中采用非屏蔽超五類傳輸系統解決方案。因為綜合目前各國布線系統供應廠家解決方案和系統集成商施工的實際情況,我們認為可使用超五類系統產品可保證未來千兆位速率以上數據傳輸的可靠性與穩定性,避免系統在短期內步入技術落后的淘汰周期。考慮到普通綜合布線系統的廠家質量保證年限一般是20年,而根據著名的摩爾定律計算,10年后的網絡傳輸數率應達到100gbps級別。盡管未來的有源網絡信號編碼技術肯定會相應提高,但是毫無疑問,我們現在設計網絡系統的一個重要原則應是盡量將整個計算機網絡的傳輸瓶頸盡量從無源網絡中排除,正常情況下應使其形成于交換機背板上或服務器連接上,這樣一來才能易于網絡升級,保護用戶投資。故在此我們推薦使用超五類系統是完全有必要的,根據以上分析,建議大樓的結構化布線系統應達到下列目標:

    結構化綜合布線系統具備端至端的150mhz以上的信道傳輸帶寬(根據不同的編碼方式支持從十兆網絡到千兆網絡的有效傳輸);

    建成后的結構化綜合布線系統符合相關國際、國內標準對五類布線系統的性能指標要求;

    建成后的結構化綜合布線系統應滿足155mbps/622m/1.2g/2.4g bps atm傳輸網絡、端至端千兆以太網、fddi/cddi等網絡組網要求;

    系統具備高速大容量的信息通信傳輸能力,提供大樓內全方位的業務支持,應支持高速計算機網絡平臺,多媒體音視頻平臺,樓宇控制、電子保安等現代樓宇智能管理平臺等的高速可靠的信息傳輸;

    考慮到對網絡可操作性和管理性能的要求較高,應以具有高可靠性的機柜型配線系統為核心,努力提高系統可管理性和安全性;

    具有開放式的結構,擁有一系列高品質的組件與周邊設備,能與眾多廠家網絡傳輸及接入技術兼容,具有模塊化、可擴展、面向用戶的特點,遵從工業標準和商業建筑布線標準;

    不僅充分滿足當前信息傳輸需求,而且能適應將來一段時間內的網絡設備的升級與擴充;

    根據以上情況及貴校提供的建筑平面圖,我們對此次布線工程的設計及工程實施方案如下。

     

    某某綜合布線工程

    設計方案

    1 綜合布線系統

    1.1 綜合布線系統設計依據

    1.1.1 遵循國際標準和國家標準

    建筑結構化綜合布線系統所使用元件是基于標準的組合與標準的測試,從而形成完整的標準系統,保證整個系統的完備性,可以得到最高保證。

    ansieia/tia 商用建筑的電信布線標準;

      eia/tia569 商用建筑標準中對電信路由和空間的規定;

      eia/tia570 照明、住宅和輕工業建筑布線標準;

      eia/tia606 配線間的管理;

      eia/tia607 屏蔽與接地;

      iso/iec11801 商用建筑電信布線標準;

      en/50173 歐洲商用建筑電信布線標準;

      ies/tia tsb-67 測試標準;

     《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設計規范》;

      城市住宅區和辦公樓電話通信設施設計標準》;

      ccitt isdn 綜合業務數據網絡標準;

      ieee802.3 10base-t 網絡標準;

      ieee802.5 token ring 網絡標準;

      ansi rkki 110mbps 光纖分布數據高速局域網標準;

      atm 155mbps/mbps 異步傳輸模式標準;

      rs232、x.21、rs422 異步、同步傳輸標準。   

    1.1.2 兼容多廠商的設備

    1、綜合多種服務

     實施后,布線系統將能夠適應現代和未來通信技術的發展,并且實現話音、數據通信等信號的統一傳輸。

    2、使用標準信息插座

     布線系統能滿足各種應用的要求,即任一信息點能夠連接不同類型的終端設備,如電話、計算機、打印機、電腦終端、電傳真機、各種傳感器件以及圖象監控設備等。

    3、適用新技術應用的需要  

    綜合布線系統是可擴充的,以便將來有更大的用途時,很容易將新設備擴充進去。并可達到多系統共容的模式。

    4、高度的靈活性、采用星型物理連接

    5、適應各種網絡拓撲結構的需要,易于重新配置

    6、完善的文檔,易于管理和維護

    1.1.3 安裝及設計規范

    中國建筑電氣設計規范

    工業企業通信設計規范

    結構化布線系統設計總則

    1.2 綜合布線系統總體設計

    1.2.1 設計概述

    考慮到信息點一旦定位,重新改動將很困難,且布線系統的壽命超過20年。因此在信息點的設定上,盡量做到一步到位,以應付未來突飛猛進的信息浪潮。信息點是依據貴方提供的各層信息點數分配要求設定。另外,我們充分考慮到通信的日益發展、對多媒體傳輸的需求及經濟性的因素。

    1.2.1.1 信息點分布說明

    某某校此次校園網絡綜合布線包括:校園以太網絡布線、背景音樂廣播布線、監控及安防布線、有線電視等系統。校園網管理中心設在大樓四樓,信息點分布情況詳見工程設計平面圖及系統圖。

    1.2.1.2 工作區子系統設計說明

    工作區子系統是由各個辦公區域構成,把水平子系統和計算機連接起來,主要是指從信息插座到計算機或電話機的連線。

    對于本方案所涉及的建筑物,水平通道采用金屬線槽、預埋pvc管、暗盒的方式。rj45埋入式信息插座與其旁邊電源插座應保持30cm的距離,信息插座和電源插座的低邊沿線距地板水平面30cm。如下圖所示:

     

    在用戶端口上,選取了超5類模塊。面板上可安識別標簽,以識別不同的信息系統。本工程布線系統的端口總數為308個,根據需要選取單/雙口插座。工作區采用“avaya”國際86標準的面板。所有接口按8芯線設計,為今后高速局域網的擴展留有發展空間

    1.2.1.3 水平子系統設計說明

      水平子系統完成由接線間到工作區信息出口線路連接的功能。采用走吊頂的輕型裝配式電纜橋架的方案,這種方式較適用于本工程的兩棟大樓,為水平線系統提供機械保護和支持。

    裝配式槽形電纜橋架是一種閉合式的槽架,一般安裝在吊項內,從弱電井引向各個設有信息點的房間,再由預埋在墻內的不同規格的線管,將線路引到墻上的暗裝盒內。

    線槽可以根據情況選用不同的規格(根據招標文件要求豎井線槽選用300×150、水平線槽選用200×150的規格)。為保證線纜的轉彎半徑,線槽須配以相應規格的分支輔件,以提供線路路由的彎轉自如。

    如果不能確定信息出口的準確位置,拉線時可先將線纜盤在吊頂內的出線口,待具置確定后,再引到各信息出口。

    由于鋪設水平線纜之前先得鋪設線管,在鋪設時因當注意不能有連續的兩個90度的拐角,若實際情況限制則應加過線盒。

    1.2.1.4 垂直干線子系統設計說明

    垂直干線子系統,是由一連串通過豎井垂直對準的接線間組成的,它的走線設計分為兩部分。

    1、干線的垂直部分:

    垂直部分的作用是提供弱電井內垂直干纜的通道。這部分采用預留電纜井方式,在每層樓的弱電井中留出專為綜合布線大對數電纜通過的長方形地面孔,電纜井的位置設在靠近支電纜的墻壁附近,但又不妨礙端接配線架的地方。在預留有電纜井一側的墻面上,還應安裝電纜爬架或線槽,爬架或線槽的橫檔上開一排小孔,大對數電纜用緊固繩綁在上面,用于固定和承重,如果附近有電梯等大型干擾源,則應使用封閉的金屬線槽為垂直干纜提供屏蔽保護。

    2、干線的水平通道部分:

    水平通道部分的作用是,提供垂直干纜從主設備間到所在樓層的弱電井的通路,這部分也應采用走吊頂的輕型裝配式槽形電纜橋架的方案,用來安放和引導電纜,可以對電纜起到機械保護的作用,同時還為垂直干纜提供防火、密封、堅固的空間使線纜可以安全地延伸到目的地。其選材算法與水平子系統設計部分的線槽算法一致,且若一根線管連續有兩個90度的拐角時,應在一處加過線盒,以便拉線時不破壞線纜。與垂直部分一樣,水平通道部分也必須保留一定的空間余量,以確保在今后系統擴充時不致需要安裝新的管、槽。

    1.2.1.5 管理區子系統設計說明

    管理子系統由交連、互連配線架組成。管理點為連接其它子系統提供連接手段。交連和互連允許將通訊線路定位或重定位到建筑物的不同部分,以便能更容易地管理通信線路,使在移動終端設備時能方便地進行插拔。分配線間是各管理子系統的安裝場所;分配線間可位于大樓的某一層或以多層共用一個配線間的方式分布,用于將連接至工作區的水平線纜與自主配線間引出的垂直線纜相連接,并通過有源設備對水平區超過90米的情況進行信號放大;對于信息點不是很多,使用功能又近似且不超長的樓層,為便于管理,可共用一個子配線間;對于信息點較多或水平距離較遠的樓層應在該層設立配線間。配線間的位置可選有弱電豎井內或距該豎井近的房間內。配線間用于安裝配線架和安裝計算機網絡通訊設備。 

    根據大樓的平面圖和我公司在綜合布線領域多年的經驗,整個網絡拓撲結構采用星型集中管理的方式:中心機房設在綜合樓四樓,結合大樓平面圖我們考慮到設置一個管理間將無法保證其水平線纜的傳輸距離問題,所以我們在四樓考慮增設管理間的方式解決其傳輸距離受限的問題。學員宿舍樓的管理間設置在三樓,管理該大樓的信息點。

    1、管理間主要設備有:

    數據: 快接式配線架、光纖配線架、光收發器、網絡設備等;

    以上設備放置在標準配線柜(12u)內。

    2、中心機房設備有:

    數據: 快接式配線架、光纖配線架、光收發器、網絡設備等;

    在中心機房內放置一個標準配線柜(42u)中。

    3、設備要求:

    根據甲方要求所提出的設計要求及技術條件,設備選型為:

    水平線纜:采用avaya超5類4對非屏蔽雙絞線,保證足夠帶寬;

    數據主干線纜:采用天津力孚室外八芯多模光纜;

    數據配線架:采用模塊化快接式配線架;

    1.2.1.6 建筑群子系統設計說明

    建筑群子系統是把相鄰建筑物或不相鄰但彼此間有公用道路的建筑物連接在一起的布線原則。要把用戶的兩個或更多的建筑物互連起來,就必須在室外敷設電纜。這一部分可以有多種的布放方式。

    根據某某校向我方提供的某某校各建筑群平面圖特對建筑群子系統做如下設計:

    1、數據線纜部分采用8芯室外多模光纜;語音部分采用大對數通信電纜。

    2、主干電纜的布放:

       綜合樓至宿舍樓的干線連接,盡量利用電信井內的通信管道實現互連。若電信管道未涉,處理則采用其它管道或以架空或直埋的方式進行線纜的敷設。

    1.2.1.7 設備間子系統的設計說明

    設備間子系統一般位于配線室內,配線室面積不應小于6平方米;應盡量保持室內無塵,通風良好,室溫全年應保持在100c-270c之間,相對濕度應保持60%至80%;室內照明不低于150lux。設備間應安裝符合規范要求的消防系統,應使用防火門,至少耐火一小時以上的防火墻和阻燃漆,有門鎖。有足夠的電源插座,每個電源插座的容量應不少于300w,室內應提供ups電源,以保證網絡設備運行及維護的供電。安裝106歐姆靜電地板,有接地體。配線間面積應以便于安裝、調試、檢修為準。

    2 接地系統

    綜合布線接地系統,可根據大樓接地系統的情況而定并應滿足以條件:

    (1) 保護地線的接地電阻值,單獨設置接地體時,不應大于4歐姆;采用聯合接地體時,不應大于1歐姆。

    (2) 主配線間和各管理間及豎井內,應具備專用接地裝置。配線架的金屬外殼與水平、垂直線槽應與接地裝置牢固連接。

    (3)防止感應雷、側擊雷沿電源線進入機房損壞機房內的重要設備,在電源配電柜電源進線處應安裝浪涌防雷器。

    所選用材料應完全符合eia/tia-568、569工業標準及國際商業辦公樓布線標準和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gb/t50311-2000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某某綜合布線工程

    施工方案

    1.1項目部組織機構

    為保證施工質量,本公司選派責任心強、質量意識高、施工經驗豐富、技術業務精干的工程技術人員參加本項目的施工管理,實施項目經理、項目工程師質量負責制。

    項目部設項目經理一人,技術負責人一人,下設配管班組、布線班組、調試組三個班組,負責該工程所有的施工任務,對該工程的施工進度、質量、安全及經濟效益直接負責。

    1.2 施工前的準備

    1.2.1 施工規范及依據

    施工合同

    弱電施工圖紙

    國際及國家標準規范

    iso/iec 11801; iso/iec cd 14673;

    eia/tia 568a; eia/tia tsb 67; eia/tia tsb 72; eia/tia tsb 75; tia pn 3772;tia pn 2948; tia pn 3193; eia/tia 569a; eia/tia 570-b; eia/tia 606; eia/tia607; tsb36/tsb40;

    ieee802.3, 802.3u, 802.5, fddi/cddi/tpddi;

    《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 (jgj/t16-92)

    《電器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gbj232-90、92)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與要求》(ga/t75-94)

    《民用閉路監視電視系統工程技術規范》(gb50198-94)

    《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 (cecs72-97)

    《智能建筑設計標準》 (ebd-03-95)

    《工業企業通信接地設計規范》

    1.2.2 技術準備

    在工程部技術負責人的領導下,項目經理、項目技術負責人、施工員

    等要做好圖紙會審、三級技術交底的工作。準備好各種施工所需的技術資料,認真熟悉圖紙,做好技術準備工作。在施工過程之前,不清楚或圖紙有疑問的地方,應以書面形式向甲方及監理提出,做到不清楚的地方不擅作主張。

    項目部施工現場應齊備相應的施工圖集、施工規范等國家、地方標準文件資料。

    1.2.3 施工器具配置

        本項目施工工具包括: 

         五對打線器,主要用于主干線纜與配線架和壓線模塊的壓接,亦為最基本工具之一,為一套工具。

         單對打線器,用于超五類雙絞線纜的端接。

        安裝消耗品為施工輔材,包括扎帶,膠帶,油筆等。

        線纜測試儀( fluke-4000), 可迅速方便地測試1對~4對線纜的開路、 短路、反接、錯接以及線對交錯等情況, 可測試t568a, t568b,usoc, 10base-t,token-ring和tp-tmd的接線組合。

    具體如下:

    施工工具配置表

    序號 名稱 型號 數量

    1 多對打線器 s788j1 1把

    2 多對刀片 s788bi 2付

    3 單對打線器 s814-110 1套

    4 線纜測試儀 fluke-4000 1臺

    5 剝線器 cpt 4套

    6 光纜熔接機   1套

    工程必備工具

    7 手電鉆 1套

    8 電  錘 2套

    9 手提切割機 1套

    10 500v搖表 1個

    11 zc地阻表   1個

    12 萬 用 表     2個

    13 鋁合金人字梯 2個

    14 焊機 1臺

    1.2.4 施工場地準備

    1、施工前做好“三通一平”及臨設搭建準備。

    2、因目前土建早已進場,其水、電均已到位接通。施工道路也已平通。而我們進場后,只需按甲方所指定的位置搭建臨設即可。

    3、臨設場地約需40平方米,有臨時倉庫、現場辦公室、臨時加工場地。臨時庫房、現場辦公室及臨時加工場地要求保持整潔、平坦。各功能用房在門口處或明顯位置處做上明顯用途標識。

    1.2.5 材料準備

    材料的供應:由項目部依據工程的進度計劃和實際的工程進度,按實依次向工程部提出采購申請計劃,經審批后由材設部進行采購。

    材設部在對材料、設備進行采購時,應對供貨商進行嚴格考察,向考察合格的供貨商進行采購。公司采購的物品應對其所采購物的質量、功能、有關相應的文件要求、產品合格證、產品銷售地準入證等進行嚴格把關,以防不合格產品進入現場,并向監理公司報驗,并填寫好《進貨檢驗單》,不合格品,堅決退回。橋架、管材等條形材料分類堆放于貨架上;設備、線材、管件等儲存于干燥處,并掛牌標識清晰。其標牌上應有數量、規格及型號等相應項目。所有入庫物品要求質量合格,并有相應的合格證,凡不合格產品一律不能入庫并進行安裝。所有入庫物品的合格證要保存好,以備日后制作竣工資料或備查。材料出入庫管理嚴格按照公司《倉庫管理制度》進行管理。

    1.3 施工過程控制

    1.3.1 工程質量保證措施

    項目質量管理和控制按公司iso9002質量保證模式進行管理。               

    1.3.1.1 組織保證措施

    1、項目部組建一支強有力的質量管理小組,分工合作,各負其責,從而保證在具體施工過程中對產品質量的監督。

    2、貫徹執行質量“三檢”制和專職質檢員檢查。自檢、互檢、交接檢,將不合格點盡早消滅于萌芽中。質檢員要經常抽查,不局限抽檢10%,重要部位、關鍵工序要全面進行檢查,以加強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檢查和控制。

    3、每周定期開質量碰頭協調會議,解決施工中出現的技術問題,商討解決問題的方法、方案,各區段部門對材料、質量、進度、技術信息等相互交流、學習,以避免質量事故的發生。

    4、虛心接受業主、監理的旁站督促,對提出問題虛心接受,及時整改。作好質量信息匯報、交流、協調,消除障礙,使工作順利進行,每道工序質量符合規范要求。

    5、施工過程中,認真做好土建、機電設備安裝及各專業施工隊伍之間的配合協調關系,及早解決各專業工種之間配合矛盾,確保施工質量一次達標。

    1.3.1.2 技術保證措施

    1、認真閱讀設計圖說,較好地完成設計交底,并根據設計圖說,交底紀要,規程及規范,有針對性地編制出切實可行的工組織設計。

    2、加強對施工過程中的工序質量控制,施工過程中的工序控制是保證穩定提高工程質量的科學方法,它基本特點是從過去的事后檢驗把關為主轉變為預防和改進為主。工序控制是要使整個工程的施工進程都處于受控狀態。

    1.3.2施工工序安排與質量控制

    1.3.2.1 設備材料控制

    原材料、半成品的采購必須考察比較信譽好、質量有保證的供應商供應產品,必須資質法定手續齊備,產品須有合格證和質保檢驗證明。采購物品入場后,應及時向監理單位報驗,合格后,方可入庫,并作好入庫、抽檢、發放、使用的各環節記錄和明細臺帳,以備查證追溯。

    根據現場施工條件,我們在較大型或超長的設備材料(如pvc管材、金屬線槽等)的搬運過程中,嚴格按照公司的〈搬運規程〉進行操作。

    

    1.3.2.2 線管預埋

    本工程布線系統線管預埋工作量較大,預留預埋十分重要,為保證預留預埋施工質量,在施工前必須對操作人員進行上崗培訓,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并要求技術負責人和技術員對圖紙理解深刻。

    1、 硬質阻燃型塑料管(pvc)暗敷設工藝流程:

    彈線定位      墻面開槽       加工管彎       穩固盒箱       暗敷管路       掃管穿帶線

    2、 質量控制點

    1)定點定位準確,嚴格按照圖紙及規范進行施工,水平高度要找好五零線,

    2)封塞嚴密、標記清楚

    接線盒、轉線盒要用沙土、軟紙等填充物塞滿填死,并要緊貼模板,用鐵釘釘牢,防止在灌漿時水泥漿進入盒內。

    3)綁扎牢固

    不論是接線盒、線管,一定要用扎絲或鐵釘綁扎固定牢固,特別是有接頭的地方,一定要防止在土建灌漿是,因震動泵震動而移位,進而管子斷裂,灌進沙漿,造成以后管線及管路的堵塞。

     管路敷設及盒、箱安裝允許偏差

    項次 項     目 允許偏差(mm) 檢驗方法

    1 管子最小彎曲半徑 ≤6d 尺量檢查及檢查安裝記錄

    2 管子彎曲處彎曲偏度 ≤0.10 尺量檢查

    3 箱垂直度 高50cm以下 1.5 吊線、尺量檢查

     高50cm以上 3

    4 箱高度 5 尺量檢查

    5 盒垂直度 0.5 吊線、尺量檢查

    6 盒高度 并列安裝高度 0.5 尺量檢查

     同一場所高差 5

    7 盒箱凹進墻面深度 10 尺量檢查

    預埋電線管時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1)暗配電線管宜沿最近的路經,電線管超過下列長度時,中間加裝轉線盒:

    管子長度超過45米,無彎曲時;管子長度超過30米,有一個彎曲時;管子長度超過20米,有二個彎曲時;管子長度超過12米,有三個彎曲時。

    2)管路有外露現象,或保護層不足15mm,剔槽時要保證深度,并且及時將管子固定,再用水泥保護。

    3)穩筑預埋的盒、箱有歪斜、坐標不準,灰漿不飽滿等現象:穩筑盒、箱時一定要找準位置,先注入適量的水泥砂漿,再用線墜找正,然后用水泥砂漿將盒、箱周圍的縫隙填實。

    4)管子彎曲時凹扁度過大及彎曲半徑應大于等于6d,彎曲應按要求操作并及時地固定和保護。

    5)同一室內成排安裝的信息盒,其高度差不大于5mm,相鄰成排安裝高度相差不大于2mm。

    6)剔槽敷設暗管時,必須用強度不小于100號水泥砂漿抹面保護(宜用200細石砼),厚度不應小于150mm。

    在敷設線管時,應注意與其他類型的線纜保持一定的間距。下表給出了弱電系統線纜與其他線纜的位置關系:

    表一:雙絞線纜與電力線的最小凈距

                   單    位                                                                   范圍                                       條         件 最小凈距(mm)

     380v<2kva 380v2.5~5kva 380v>5kva

    雙絞線纜與電力線纜平行敷設 130 300 600

    有一方在接地的金屬槽道或鋼管中 70 150 300

    雙方均在接地的金屬槽道或鋼管中 注 80 150

    

    注:雙方都在接地的金屬槽道或鋼管中,且平行長度小于10m時,最小間距可為10mm。表中雙絞線纜若采用屏蔽電纜時,最小凈距可適當減小,并符合設計要求。

    

    

    

    表二: 電纜、光纜暗管敷設與其他管線的最小凈距

    管線種類 平行凈距(mm) 垂直交叉凈距(mm)

    避雷引下線 1000 300

    保護地線 50 20

    熱力管(不包封) 500 500

    熱力管(包封) 300 300

    給水管 150 20

    煤氣管 300 20

    壓縮空氣管 150 20

    

    

    1.3.2.3 金屬線槽安裝

    1金屬線槽安裝工藝流程:

    彈線定位       清理孔洞        支架與吊架安裝       線槽安裝       線槽內保護地線安裝        線槽內配線

    2金屬線槽配線安裝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1)支架與吊架固定不牢:主要原因是金屬膨脹螺栓的螺母未擰緊,或者是焊接部位開焊,應及時將螺栓母擰緊,將開焊處重新焊牢。金屬螺栓固定不牢,或吃墻過深或出墻過多,鉆孔偏差過大造成松動應及時修復。

    2)支架或吊架焊接處未做防腐處理:應及時補刷遺漏處的防銹漆。

    3)保護地線的線徑和壓接螺絲的直徑不符合要求,應全部接規范要求執行。

    4)線槽穿過建筑物變形縫時未做處理:過變形縫的線槽應斷開底板,并在變形縫兩側加以固定,保護地線和導線留有補償余量。

    5)線槽接茬處不平齊,線槽蓋板有殘缺,線槽與管連接處的護口破損遺漏,暗敷線槽未做檢修入孔,應調整加以完善。

    6)導線連接時,線芯受損,纏繞卷數和倍數不符合規定要求,涮錫不飽滿,絕緣層包扎不嚴密,應按照導線連接的要求重新進行導線連接。

    7)線槽內的導線放置雜亂無章,應將導線理順平直,并綁扎成束。

    8)豎井內配線未做防墜落措施,應按要求予以補做。

    9)不同等級電壓線路,敷設于同一線槽內,應分開。

    1.3.2.4 機柜、配線架安裝

    各系統的主機柜及端子箱開孔位置要求準確,在定點定位時,一定要考慮以后設備使用維護等情況。施工要點如下:

    1)從樓層配線架fd到工作區域to(即水平布線區域)采用分層星型布線拓撲結構;

    2)每個fd都應直接連到bd(大樓配線架);

    3)布線距離限制參見圖2.0;

    4)水平布線中一般不允許過渡點(tp),tp不能用作對線對的管理(跳線);

    5)絕對不允許在樓層配線架fd到工作區域to(即水平布線區域)出現t型橋接;

    6)絕對不允許在樓層配線架fd到工作區域to(即水平布線區域)出現有源設備。(布線思想:不要在fd至to間插入任何東西。想插入的設備,要么置于配線間或箱中,要么置于終端中);

    7)絕對不允許在樓層配線架到工作區域(即水平布線區域)出現末端配線點fdp。參見傳統電話布線示意圖(圖2.1)

    8)水平布線距離超過100米的特大型建筑,可采用多個大樓配線架bd的方法進行分割處理。

    9)用戶電纜不能與高壓(ac>1000v,dc>1500v)電纜一起(捆綁)走線。通信電纜的終端與高壓電纜的終端最小間隔450mm;

    10)用戶電纜一般情況下避免與低壓(ac<1000v,dc<1500v)電線一起(捆綁)走線。通信電纜的終端與低壓電線的終端(在有牢固間隔物的情況下)最小間隔150mm;

    11)通信電纜彎曲半徑應大于通信電纜直徑的8倍(49mm左右);

    12)通信電纜捆扎間距為200mm;

    13)通信電纜的最大捆扎電纜數:25~30根;

    14)通信電纜懸空呈“u”字型,其與最低點離墻面間距應大于150mm;

    15)固定水平布線應在fd到to之間預留一定長度備用。

    1.3.2.5 線纜敷設

    由布線工程師根據施工圖組織施工班組對工程進行施工交底工作。施工班組在對工程實施的同時作好施工隱蔽資料記錄,以備將來對工程檢測及維護的工作。

    1、網絡系統布線

    1) 水平子系統的布線施工

    水平子系統完成由接線間到工作區信息出口線路連接的功能。采用走輕型裝配式電纜橋架的方案,這種方式適用于大型建筑物,為水平線系統提供機械保護和支持。

    2)垂直干線子系統的布線施工

    垂直干線子系統,是由一連串通過豎井垂直對準的接線間組成的,它的走線設計分為兩部分。

    垂直干線的垂直部分

    垂直部分的作用是提供弱電井內垂直干纜的通道。這部分采用預留電纜井方式,在每層樓的弱電井中留出專為綜合布線大對數電纜通過的長方形地面孔,電纜井的位置設在靠近支電纜的墻壁附近,但又不妨礙端接配線架的地方。在預留有電纜井一側的墻面上,還應安裝電纜爬架或線槽,爬架或線槽的橫檔上開一排小孔,大對數電纜用緊固繩綁在上面,用于固定和承重。

    垂直干線的水平通道部分

    水平通道部分的作用是,提供垂直干纜從主設備間到所在樓層的弱電井的通路,用來安放和引導電纜,可以對電纜起到機械保護的作用,同時還提供了一個防火保護,為垂直干纜提供密封,堅固的空間使線纜可以安全地延伸到目的地,在線纜的敷設過程中,每敷設一根線纜,應同時在該線纜兩端做上標記,便于在設備安裝階段區分線纜的對應點位。

    3)光纜敷設

    光纜敷設所走的線槽與雙絞線相同。

    在光纖敷設過程中,需注意以下幾點:

    (1)光纜敷設前應按長度及環境條件進行配盤,選擇合適的接頭位置。

    (2)光纜施工中宜整盤敷設,不得任意切斷光纜。

    (3)光纜敷設時的牽引力不應大于光纜允許張力的80%,瞬時最大牽引力不得大于光纜允許張力。

    (4)敷設時與其他管線最小凈距應符合表二所列參數要求

    1.3.2.6 機房設備安裝及端接

    1、機房設備安裝

    設備安裝應在控制中心裝修完工后進行,安裝前應對控制中心進行合理布置,并應考慮操作方便和檢修位置。柜內布線應整齊有序,柜內專用元器件按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執行。全部設備安裝完畢后,應逐個對每臺設備及線路進行調試、檢測、記錄數據并存檔。

    2、光纖的接續

    光纖接續主要是指光纖的熔接,光纖熔接應符合下列規定:

    1)使用光纖機時應嚴格遵守廠家提供的使用說明及要求。

    2)光纖接續適應按光纖排列順序,一一對應接續。

    3)光纖熔接時其端面必須按端面傾斜度小于0.5°要求切割合格。

    4)當使用的光纖熔接機缺乏接續質量檢驗功能,或雖有檢驗功能但不能保證接續質量時,應在接續時采用otdr進行監測。

    5)熔接合格后的光纖接續部位應立即進行熱縮加強管的保護,加強管收縮應均勻、無氣泡。

    6)光纖護套、涂層的去除,光纖端面制備,光纖熔接,熱可縮加強保護管等作業應連接完成,不得任意中斷。

    7)接續后的光纖收容余長單端引入引出不應小于0.8m,兩端引入引出不應小于1.2m,對于水底光纜不應小于1.5m。光纖收容時的彎曲半徑不應小于40mm。

    光纖接頭應符合下列規定:

    1)接頭盒裝配應按照工廠說明書進行操作。盒內應放入接續記錄卡一份,另一份交施工主管部門保管。

    2)接頭盒外表應進行絕緣防腐處理,絕緣要求不應小于光纜或光電綜合纜外護套的對地絕緣電阻。

    1.3.2.7 安全文明施工

    我公司進場后,接受監理方的監督和管理,遵守土建方的各項現場管理制度,在施工過程中,注意對成品的保護,要保護自己的成品,同時也要保護好其他協作單位的成品,做到文明、安全施工。

    安全施工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項目部每周召開一次工作會議、會上重點強調安全事項和安全要求;各專業施工前必須進行安全交底

    2、安全員必須經常在施工現場監督、檢查“三保”的使用情況。

    3、施工人員和到達現場的技術人員,必須頭戴安全帽、施工證配戴整齊;

    4、嚴禁違章操作、跨工種操作;

    5、材料、設備搬卸及運輸時必須正確佩戴安全帽,防止高空墜物;穿好工作服,戴好手套,防止掛傷碰碰傷等;正確使用各項必須的搬運工具。

    1.4 施工進度

    根據裝飾工程進度情況,合理安排施工,工程進度保證招標文件60天的工期要求。

    1.5 系統的測試、驗收及竣工資料

    1.5.1 網絡系統測試

    1.5.1.1 準則

    cscs綜合布線系統測試,采用eia/tia568的綜合布線測試標準,最終測試結果將需要獲得avaya認可,保證用戶能獲得avaya二十五年的品質保證。

    1.5.1.2 測試形式

    綜合布線系統的數據傳輸系統的驗收測試,采用基本鏈路測試形式;對語音傳輸系統的驗收測試,采用通斷測試形式。

    測試儀器 —— fluke或microtest或lancat等電纜測試儀。

    1.5.1.3 測試方案

    為保證工程質量,線纜敷設及配線架等器件安裝完畢后,選用符合標準的測試儀器對系統主干電纜、水平雙絞線進行百分之百的測試。 

    1.5.1.4 重要的測試指標

    1、 接線極性:

    非屏蔽雙絞線對必須正確接于信息端口,不允許有任何形式的錯接。從水平配線區至信息端口之間的非屏蔽雙絞線必須保證連通,線對間不能短路。

    2、 長度:

    基本鏈路的物理長度不應超過94米。信道的物理長度不應超過100米。

    3、 衰減:

    基本鏈路的衰減不超過下表的規定值。(20℃, 最差線對)

    

    頻率 mhz 1.0 4.0 8.0 10.0 16.0 20.0 25.0 31.25 62.5 100.0

    d類(五類線) db 2.1 4.0 5.7 6.3 8.2 9.2 10.3 11.5 16.7 21.6

    注: 1) 水平線長度:90米,測試電纜長度:4米

    2) 衰減的溫度修正系數為,五類線4.0%。信道的衰減不超過下表的規定值

    頻率 mhz 1.0 4.0 8.0 10.0 16.0 20.0 25.0 31.25 62.5 100.0

    d類(五類線) db 2.5 4.5 6.3 7.0 9.2 10.3 11.4 12.8 18.5 24.0

    注: 1)水平線長度:90m,設備電纜和跳線長度:10cm

     2)衰減的溫度修正系數為:三類線1.5%,五類線4.0%。

    4、 近端串音衰減:

    基本鏈路的近端串音衰減不小于下表的規定值:

    基本鏈路衰減(20℃,最差線對)

    頻率 mhz 1.0 4.0 8.0 10.0 16.0 20.0 25.0 31.25 62.5 100.0

    d類(五類線) db 60.0 51.8 47.1 45.5 42.3 40.7 39.1 37.6 32.7 29.3

    5、 表面分布電容:

    在20攝氏度時在10到5600pf之間。

    6、 阻抗:

    在20攝氏度時在80到125 ohms之間;

    7、 環路阻抗:

    在20攝氏度時在0到18.8 ohms之間;

    1.5.1.5 大對數電纜垂直測試

    從總配線區至相應水平分配線區之間的大對數線纜必須保證連通,線對間不能短路,不允許有任何形式的錯接。

    1.5.2 驗收

    本公司在完成大樓綜合布線系統的施工后,將積極協助業主完成整個系統的開通調試。并提供業主一套完整的竣工資料報告。包括以下內容:

    1、各子系統設備、線纜合格證、產品技術說明書和技術資料。

    2、各系統安裝工程隱蔽資料、檢驗記錄。

    3、設計變更洽商記錄、竣工圖。

    4、配管及管內穿線分項工程質量檢驗評定記錄。

    5、系統的點表、程序清單和用戶數據文件、以及磁盤操作說明等文件。

    6、各系統安裝調試記錄、測試報告。

    7、驗收報告書。

    8、維修保證書。

     

    某某綜合布線工程

    方案建議

    

    1.1 水平工作區子系統建議

    根據我公司在多個工程的施工經驗,考慮到一些信息接點在工程實施中很難定位的情況,所以在工作區的信息點我們有如下安裝建議。

    對于大開間而言,要使用分隔板將大開間分成若干個小工作區,對信息插座的選用、安裝方法、安裝位置就受分隔板使用的影響。

    1、對于辦公家具的布局不能確定,或家具布局需要經常變動的情況:

    (1) 根據tia tsb-75中關于開放辦公環境下布線的建議,采用在家具附近的永久墻或柱子上設置多用戶通信輸出集合,通過交連方式從多用戶通信輸出集合引出的工作區線纜沿檔板或辦公家具的走線空間直接連接設備,不必再安裝信息插座。按照建議的要求,每個多用戶輸出設備限制服務最多12個工作區。此種方案適于辦公家具布置變動較頻繁的環境。

    (2) 根據tia tsb-75中關于開放辦公環境下布線的建議,采用在家具附近的永久墻或柱子上設置結合點,從結合點引出的線纜通過互連的方式,沿檔板或辦公家具的走線空間引至工作區的信息插座。按照建議的要求,每個結合點限制服務最多12個工作區。此種方案適于辦公家具布置不經常變動環境。

    2、對于辦公家具位置固定的情況,也可采用以下幾種方式:

    (1) 信息插座安裝于地面上。要求安裝于地面的金屬底盒應當是密封的、防水、防塵并可帶有升降的功能。多媒體技術的日益發展,對金融、學校及醫院等行業的網絡硬件要求日益增加,促使我們以超前的意識對網絡設計及建設,以迎合未來信息技術的發展。所以,我們建議在綜合樓大廳中安裝地面信息插座,為以后的媒體(觸摸屏、視屏設備等)接入提供硬件保證。

        (2) 信息插座安裝于分隔板上。即首先將水平線纜從相應的分配線間引至靠近家具簇的墻或柱子處,并且沿垂直方向至地面。待業主入住時(即家具位置確定),在地毯下引至隔板或家具的走線空間,至各個工作區。最后將信息插座安裝于相應位置。此方法安裝造價較為便宜。

        (3) 信息插座安裝于墻上。此方法可沿辦公家具附近的墻面或柱子每隔一定距離均勻地安裝 rj45埋入式插座。此方法對面積較大的開放式辦公環境可實施性較差。但適用于面積較小的辦公環境。

    1.2 對于橋架的選型

    本著對建設方網絡成本建設費用的考慮并結合標準的線槽設計方法:線槽的橫截面積=水平線截面積之和*3。

    我們建議,在工程實施中可根據實際情況并滿足線槽選型標準的要求,在豎井主干、水平主干末端對線槽進行變徑處理。

     

    某某綜合布線工程

    用戶培訓、服務與保證期

    

    1.1 培訓

    工程結束后,本公司將為用戶提供技術培訓,通過培訓使用戶能夠獨立處理綜合布線系統有關方面的問題,更好地對大樓進行智能化的管理。培訓人員一般為大樓控制中心管理員及有關負責弱電工程實施的工程師。

    培訓地點:甲方現場

       培訓時間:一周

       培訓人員:用戶方網絡維護人員

       培訓內容:布線系統的概念,此次布線系統的結構、器件、文檔,器件、工具的使用,布線系統的維護、管理故障診斷。

    1.2 質量保證期

    材料質量

    提供布線系統材料25年的保證,除人為因素(如機械性損傷)及鼠害等不可抗力外,在布線材料交付用戶25年內,材料如出現質量問題將提供更換。

    工程質量

    本公司對所實施的工程項目提供五年的保修服務。除人為因素(如機械損傷及不可抗力)外,在工程完工后五年內,承包方將免費提供工程維修。

    1.3 技術服務

    1.3.1 在保修期內的支持與服務

        聯系方便、響應迅速:公司對合同所承擔的內容,嚴格實施保修。同時鄭重承諾保證提供24小時不間斷的服務與支持,當您遇到問題時,請立即撥打熱線電話,4小時內即有我們的工程師到達現場處理解決問題且于24小時內排除故障。

        完善的用戶檔案:自項目實施當日起,公司將有專人為用戶設備建立檔案,并由維護工程師更新、完善數據記錄。根據檔案,可以有效地進行系統分析、追蹤處理,安排維護計劃。

        定期巡視檢測:即使在平時系統正常運作的過程中,公司也將指派專人對您的系統進行不定期常規性檢查,掌握系統運行狀況的基本情況,以達到未雨綢繆,防范于未然的目的。

        事后分析報告:每一次故障排除或常規檢查后,公司都將做詳細的記載,提交用戶存檔并報告給原廠家;對每一次故障均做出詳細故障原因分析報告,并以此為用戶提供系統維護資料和數據,及時給出適當建議。

    1.3.2 保修期后的支持與服務

         對于用戶來講,系統運行的正常與否,對業務經營效果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并且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新技術產品也日新月異,不斷出現;同時用戶也會因為切實的需要提出改造系統以滿足不斷發展的業務需求。從以上角度出發,公司將在不斷調整和維護系統、擴展系統等各方面為用戶提供良好的售后支持與服務。

        保修期過后,根據用戶選擇,公司可提供包干或單項收費的維修服務。

        公司將站在用戶的立場上,本著服務用戶,保護和節約投資的原則,為用戶提供保修期以后的多項服務。

        定期維護:公司對超出保修期的設備也有完整的檔案記錄,并據此幫助用戶制訂維護計劃,并按計劃指導用戶執行。

        維修服務:公司有自己的維修中心,在保修期后,本公司維修中心可對設備出現的硬件問題進行維修,只計成本費。

        及時的升級、擴容技術支持:處在當今飛速發展的信息時代,技術的發展與突破層出不窮,各種產品不斷更新。用戶需要考慮如何使投資更有效和持久地發揮作用;如何不斷地將新技術、新產品運用到自己的已建系統中,以適應業務的不斷發展變化。公司將隨時注意您的業務的發展情況,及時向您介紹新產品或新版本,并為您提供完善的升級和擴展的技術方案。當你需要時及時為你的系統擴充硬件設備、增加容量等。

    用戶除享受以上等級的服務外,還可享受到本公司提供的基本服務,例如電話咨詢、對具備條件的用戶進行遠程登錄診斷并排除故障、系統備品備件耗材建議、系統備份建議、系統擴充、升級建議等。

    1.3.3 服務質量保證

    我公司承諾嚴格按照本工作說明書的要求向用戶提供合乎質量保證的服務。為達到此目的,每次服務完畢用戶對本公司的服務進行驗收,由雙方工程師共同簽署《服務/維護實施記錄》。同時用戶定期對本公司的服務要給出書面評價,并填寫《用戶信息反饋卡》,評價內容包括:

    1)響應是否及時;

    2)工程師到位是否及時;

    3)人員、工具、資料等技術準備是否充分;

    4)故障是否迅速排除;

    5)故障是否完全排除;

    6)有否提供一步建議以防止故障重現;

精選范文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一级第一级毛片 | 在线视频欧美日韩 | 沈樵在线观看福利 | 美女很黄很黄 | 一级做a爱片特黄在线观看免费看 | 亚洲精品理论 | 精品欧美亚洲韩国日本久久 | 中文字幕在线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看欧美的一级毛片 | 毛片随便看|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 | 久久精品香蕉视频 | 日本在线观看不卡免费视频 | 国产精品亚洲第一区柳州莫青 | 日韩免费一级毛片欧美一级日韩片 | 99久久精品毛片免费播放 | 一级成人毛片免费观看 | 九九99久麻豆精品视传媒 | 久久精品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一级毛片在线免费观看 | 国产美女动态免费视频 | 三级毛片网站 | 精品91精品91精品国产片 | 三级视频网站在线观看播放 | 99国产欧美久久精品 | 亚洲欧美日本国产综合在线 | 97久久精品视频 |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站 | 国产免费午夜a无码v视频 | 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视频 | 国产第一草草影院 |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wwwxx在线| 一区二区不卡久久精品 |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免费 | 精品国产亚洲人成在线 | 亚洲日韩aⅴ在线视频 | 久久久国产高清 | 视频一区精品 | 2022国产精品自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