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村衛生環境整治方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總體目標
深入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城鄉環衛一體化的意見》,全面清理歷史遺留及新近形成的農村存量垃圾和衛生死角,徹底杜絕亂倒垃圾、亂排污水、亂堆雜物等“臟、亂、差”現象,持續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生態條件,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0%以上,6月底完成環衛一體化市場化運作,實現工作常態化。
二、實施步驟
(一)宣傳發動階段(4月10日—5月10日)。利用1個月時間,在全鎮成立領導機構,制定實施方案,召開全鎮動員大會,廣泛動員和部署治理工作。期間,組織鎮村干部到縣內明集、好生及外地先進地區參觀學習,進一步統一思想,鼓足干勁,營造濃厚的整治工作氛圍。各管理區、村對照轄區范圍內干線公路、村莊內外、河塘溝渠及庭院周邊的積存垃圾和衛生死角,進行全面摸排檢查,準確掌握工作量,制定實施方案。
(二)集中整治階段(5月11日至6月20日)。各管理區、村根據實際,制定詳實的工作臺賬,任務分解,層層推進,全面完成環境衛生集中整治工作。在工作開展期間,領導小組辦公室將每周組織專項督導檢查,對各管理區、村推進情況進行通報。
(三)驗收完善階段(6月21日至6月30日)。領導小組組織對各管理區、村環境衛生整治情況進行全面檢查驗收。按照科學發展綜合考核實施細則相關要求,建立集中治理工作的考核、獎懲機制,納入年度科學發展綜合考核。通過開展農村環境衛生“百日會戰”集中整治活動,各管理區都必須集中打造出一條亮點觀摩線路,完善長效機制,確保持續衛生整潔、干凈有序,實現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常態化。
三、整治內容
(一)徹底整治農村“三大堆”。一是柴草堆的治理。對于柴草堆存放量小、戶數少的村,一律由農戶自行清理搬運到自家庭院內,整齊存放;對于存放量大、戶數多的村,要統一規范柴堆草垛存放場所,做到合理劃分區域,調整騰出土地。柴草存放場所要固定,相對封閉。除必要的進出口外,要根據實際情況通過綠化或院墻遮擋,并落實好安全措施,消除火災隱患。同時,本著方便群眾,存取便捷的原則設立,控制數量,盡量少設,相對集中。二是集中治理人禽畜糞便亂堆亂放。清除露天糞坑和簡易廁所,采取即時填埋、堆肥產沼等方式妥善處理人禽畜糞便。堅決杜絕村內和主要干道兩側晾曬各類糞便現象,由村統一指定到遠離村民居住地的地方晾曬,并確保運輸過程中不出現泄漏、外溢等污染村內環境的現象。三是合理處置以建筑垃圾為主的雜物堆。對磚、石、土及其他雜物混合的垃圾堆,要采取分揀利用、建筑填埋和就地掩埋等方式消納處置。
(二)全面清理城鄉存量垃圾。按照“屬地管理、公眾參與”原則,拉網式清理村莊內外、河塘溝渠、橋梁涵洞以及房前屋后的存量垃圾和衛生死角,確保無整治盲區(盲點),杜絕垃圾“搬家”“轉移”現象。各村要繼續實施村干部包片、黨員包街巷措施,清理后的區域,要采取配套設施、硬化綠化、專人盯防等有效措施,防止反彈。
(三)重點整治路域衛生環境。重點抓好國省縣鄉道沿線、各村出入口及沿街環境衛生整治,清理道路、街道兩側存量垃圾和衛生死角,確保可視范圍內無白色污染。
(四)實現垃圾無害化集中處理。集中整治中,收集的生活垃圾要納入縣、鎮垃圾收運處理體系,經鎮中轉站直運或轉運至縣生活垃圾處理廠集中無害化處理。
四、責任分工
(一)村莊積存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通過實地查看,摸排各村垃圾點,制定詳實的治理時間表,采取垃圾點銷號的方式,徹底治理清除村內生活垃圾。此項工作由劉雪梅同志任組長,城管隊、管理區負責組織實施。
(二)村內雜物三大堆、門前菜地等治理工作。以“衛生家庭”和“文明家庭”創建工作為載體,發揮村婦女半邊天作用,積極推行以包房前屋后衛生、包清理農村“三大堆”、包生活垃圾定點投放為主要內容的環衛三包責任制,與農戶簽訂責任書,責任落實到戶、落實到人,充分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切實增強群眾參與衛生整治的自覺性和責任感。此項工作由劉雪梅同志任組長,婦聯、團委、城管隊、管理區負責組織實施。
(三)治堵治亂工作。對村內線、桿進行整治,做到一桿多用,資源共享,美觀大方,改變農村線桿林立、線路雜亂的面貌。拆除村內侵街占道的亂搭亂建、廢棄舊房、殘墻斷壁及臨街敞露廁圈等,做到道路整潔暢通。此項工作由賈向軍同志任組長,村建辦、管理區負責組織實施。
(四)加油站公廁整治改造工作。按照《市加油站公廁整治改造標準》實施,嚴把工程質量、整治標準,堅決整治不達標公廁,確保6月10日前全面完成該項工作。此項工作由朱斌同志任組長,環保所、安監站、管理區負責組織實施。
(五)村莊綠化工作。以村旁、宅旁、路旁、田旁、水旁為重點,開展街道、宅院、空閑地、田間、河流、池塘綠化,大力發展邊角經濟。在村內主要街道因地制宜地栽植適宜花草樹木。此項工作由朱斌同志任組長,林業站、管理區負責組織實施。
(六)美化工作。全面清除村內墻壁、電線桿、門面等亂貼亂畫、亂扯亂掛的廣告、標語,保持建筑物立面整潔干凈。對村內墻面進行統一粉刷(白墻灰角線),繪制各類文明健康、圖文并茂的文化墻,體現村莊文化底蘊。規范公開欄、宣傳欄和報刊欄的制作和管理,及時更換內容。不斷提高村內主要街道和重要路口的路燈亮化率和亮燈率,方便群眾出行。此項工作由劉雪梅同志任組長,文化站、管理區負責組織實施。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鎮委、鎮政府高度重視這次環境衛生“百日會戰”集中整治活動,各村要切實把這次活動作為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深化城鄉環衛一體化的重要措施,抓牢做實。及時召開動員會議,制定整治方案,明確整治目標、重點、措施和時限,分階段組織實施。明確各管理區、村書記和主任為第一責任人,各包村干部為直接責任人,按照整治任務和時間安排,逐村建立工作臺賬,量化分解任務,一項一項抓落實,確保整治活動有組織、有行動、有實效。
(二)加大資金保障。要結合工作實際,多方爭取集中整治專項資金,為整治活動提供有力資金保障。一方面,在爭取上級專項幫扶資金的同時,加快發展邊角經濟,實現增收、美化雙推進。納入2015年度農村公共服務運行維護機制建設的15個試點村,要全面做好試點規劃,統籌安排,加大投入,率先做好環境整治工作。另一方面各村結合全面打造黨建示范街和巾幗建功示范街活動,發揮廣大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和婦女同志志愿服務作用。引導和發動鎮村企業、能人富戶、廣大群眾投資投勞,參與環境衛生集中整治。工作中抓住重點,攻克難點,解決薄弱點,把錢花在刀刃上,讓群眾看到變化、得到實惠、感到滿意,堅決杜絕為整治而整治的消極應付思想。
一、指導思想
以十七大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村容整潔”為目標,充分調動廣大農民參與農村環境衛生整治的積極性,從根本上治理農村的臟、亂、差現象,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高農民的生活素質,努力實現農村整體面貌有大的改觀。
二、工作目標
從**年到2010年,我市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要做到一年內有明顯改善,兩年內有顯著改觀,三年內產生根本性的變化。到今年年底,在全市范圍內建立起長效的農村環境衛生管理機制,農村環境監管能力明顯加強,農村的“臟、亂、差”現象得到明顯改善。爭取到2010年,農村環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農村生產和生活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取得明顯進展,農村居民生活環境質量顯著提高。
三、具體要求
1.今年,各鎮(街)的自然村衛生戶廁普及率達70%以上,衛生公廁普及率達60%以上,公共垃圾池(桶)普及率達80%以上。
2.每條自然村至少有1-2名保潔員,負責村內公共場所的清潔工作;農村生活垃圾要做到“專人管理、定點收集、定時清運、集中處理”。
3.全面實施死亡畜禽無害化集中處理制度,各鎮年內至少要建立1-2個死亡畜禽無害化處理池,防止疫病的流行。
4.加強養殖業污染防治,嚴格執行《關于加強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的有關規定,逐步實現“人畜分離”,嚴格控制排泄物的直接排放。
5.農民的環境衛生意識顯著增強,“講衛生、愛清潔、保環境”蔚然成風。
四、主要措施
(一)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
整治農村環境衛生是推進新農村建設的迫切要求,更是廣大農民的共同心愿。當前,我市的農村環境衛生狀況普遍不理想,群眾的衛生意識不強,環境衛生設施建設落后,資金投入不足,缺乏長效的衛生管理機制等。為此,各級領導干部必須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深刻認識搞好農村環境衛生是執政為民的直接體現,是新農村建設最直觀的成效,要緊緊圍繞“村容整潔”這個目標和創建“潔凈家園”的要求,把整治農村環境衛生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點,切實抓緊抓好。各鎮(街)要進一步加強農村環境衛生整治的組織領導,落實各項工作措施,全力以赴打好環境衛生整治攻堅戰,做到有領導分工負責,有人員專項負責,有工作實施方案,有完善的工作機制。市新農村辦要及時檢查、督促、協調,推動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深入開展。
(二)各級、各部門明確職責,齊抓共管。
為實現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目標,各鎮(街)、各職能部門必須明確自身職責,齊抓共管,形成強大合力,共同推進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
建設局指導編制村莊規劃,重點抓好農村衛生基礎設施建設,指導和監督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工作。
衛生局、愛衛辦要加大農村改廁等農村衛生工作的指導力度,指導各鎮(街)衛生院和村衛生所集中處置醫療垃圾。
市政局要認真研究農村垃圾進入馬山垃圾場的具體事項,以解決農村垃圾的處理問題。
環保局要負責指導和監督農村生產生活污水的處理工作,嚴禁人畜糞便直排入河流、水庫。
農業局指導生態農業建設,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減少農用化學品投入,指導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基地建設;加強養殖業污染防治,搞好死亡畜禽無害化處理,做好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工作;會同環保局做好畜禽養殖區域規劃工作。
水利局要認真研究農村飲用水源的衛生保障問題,指導農村水利設施建設和管理,組織編制農村河道和塘壩清淤整治規劃并實施;會同建設、環保部門加強農村河道、塘壩水源的保護。
宣傳文化部門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等媒體,以及業余文藝團體,大力開展宣傳報道及文藝演出活動。婦聯、共青團等群眾組織要發揮職能作用,大力組織廣大婦女、青少年積極投身新農村建設,共同營造“講衛生、愛清潔、保環境”氣氛,倡導社會主義新農村新風尚。
各相關職能部門要嚴厲打擊來我市傾倒垃圾、收留外來垃圾的行為。各鎮(街)要采取有效措施,統籌處理村級生活垃圾。可通過采取加強鎮環衛所的力量負責清運,或者走市場化道路,與專業清潔公司合作處理農村生活垃圾等方式,按照“專人管理、定點收集、定時清運、集中處理”的要求,做好農村生活垃圾的處理工作。
(三)多渠道籌集資金。
各鎮(街)的環衛經費可采取“財政撥一點、企業分攤一點、村負責一點、村民出一點”的辦法多渠道籌集。市財政部門要增加對農村環境衛生整治經費的投入,各鎮(街)要加大對農村衛生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要安排專項資金支持農村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要組織村民開展“青山綠水,潔凈家園”環衛活動,并遵循自愿的原則,發動村民籌集環衛專項資金。
(四)建立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考核制度。
要將新農村建設成效納入鎮級實績考核,重點考核鎮級環境衛生整治的措施和成效。
考核的主要內容:
1.做到“五個有”:有領導分管、有實施規劃、有管理制度、有保潔隊伍、有專項經費。
各村(社區),機關各部門:
6月6日和10日,鎮紀委組織督查小組對行政村的村莊環境衛生整治工作進度實施了現場督查。采取了抽檢的方式,共督查了15個行政村的31個自然村,并于13日下午召開了督查小組成員碰頭會,匯總督查情況,并形成以下督查通報:
一、我鎮村莊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總體情況
動員大會后,所有村的村莊環境整治工作都已展開,從此次現場督查來看,雖然各村進度不盡相同,但都在緊鑼密鼓實施中。有一些村的整治進度較快,投入力度也較大,
二、好的方面
一是大部分行政村對百日環境整治活動重視程度較高,書記和村主任直接負責籌劃和組織本村村莊環境整治工作,將工作任務細化和分化,分工到組,責任到人;二是大部分村委會的工作思路清晰,對本村村莊環境整治工作有較為具體的實施方案和時間任務表,整治目標明確,完成整治任務決心較大;三是大部分行政村開展村莊環境整治工作的力度較大,特別是在衛生集中整治中,制定合理措施,充分發動群眾積極參與,有的村委會還組織全體村委會人員直接參與,在勞動中身先士卒、率先模范,凸現村莊環境整治工作利民、為民的本質。
為進一步促進我市旅游環境整改提升,根據上級要求,做好沿線旅游公路衛生環境整治工作,現結合我鎮實際情況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目標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整臟治亂、建章立制、確保長效為工作重點,以解決旅游公路沿線環境衛生問題為主要內容,全力抓好我鎮常付路(西萬段)、焦克路(西萬段)公路公路沿線衛生環境整治工作,重點治理沿線公路環境的“臟、亂、差”,使我鎮旅游公路環境明顯改善,達到“環境整潔、公路暢通、安全便捷、舒適美觀”的目標,實現公路與環境協調發展,譜寫“美麗沁陽、清潔鄉村”新篇章。
二、組織領導
為保證我鎮旅游公路沿線衛生環境整治工作的順利實施,特成立了**旅游公路沿線衛生環境整治領導小組:
組 長:(副鎮長)
副組長:(鎮村鎮建設服務中心主任)
成 員: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設在鎮村鎮建設服務中心,由張小平同志任辦公室主任,負責日常督導、巡查等工作。
三、整治范圍
公路兩側公路界內的亂堆亂放、垃圾、雜物等問題。
四、實施步驟及責任分工
沿線公路環境整治工作,分為集中整治、深化提高和鞏固發展三個階段實施:
(一)動員部署,集中整治階段(2019年8月13日~2019年8月20日)
一是積極利用廣播、橫幅、宣傳單等多媒體設備開展宣傳活動,營造旅游公路沿線衛生環境治理的良好氛圍;二是制定詳實的工作臺賬,責任分工,層層推進;三是所涉各村+集中力量清理公路兩側亂堆亂放、垃圾和雜物,積極改善路容路貌。
責任單位:公路沿線各村、鎮村建辦、**公司。
(二)深化提高階段(2019年8月21日~2019年8月30日)
一是積極做好日常保潔工作。保持路面、路肩、邊坡、綠化帶整潔,無果皮、紙屑、白色垃圾等雜物,加強對邊溝、排水溝內雜物清理,保持路面干凈通暢;二是做好施工路段監管工作。加強**路施工路段監管,要求施工方規范施工,做好裸露黃土覆蓋、濕法作業等工作,減少揚塵污染,設置施工公告牌、安全標志牌、指示明確、夜間應有反光標志或照明警示標志;施工人員有相應的安全保護措施。三是做好路政監管。治理公路沿線占道行為,及時制止亂堆亂放、堆物作業以及其他影響公路安全暢通的活動。
責任單位:鎮村建辦、市交通局。
(三)鞏固發展階段(2019年9月1日~2019年12月30日)
建立健全長效監管機制,全面提升沿線公路服務質量。各村必須建立長效管理機制,與公路沿線商家鑒定“門前四包責任書”;沿線公路環境衛生治理工作將納入干部年終考核機制,通過開展旅游公路沿線衛生環境集中整治活動,確保持續衛生整潔、干凈有序,實現沿線公路衛生工作常態化。
責任單位:公路沿線各村、村建辦。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鎮旅游公路沿線衛生環境整治領導小組,制定具體工作方案,安排部署整治工作,做好日常巡查監管,明確職責分工、做好落實,確保按時保質完成工作任務。
(二)營造良好氛圍。加大宣傳力度的同時積極開展“小手拉大手”等多項活動,引導廣群眾從自身做起,講衛生、講清潔、講文明,自覺摒棄在道路上亂丟亂扔的不良習慣,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人人關心動手的濃厚氛圍。
(三)嚴格督查考核。鎮巡查組加強對各村管轄路段的巡查和督導工作,實行一周一巡查,一周一評比。并對各村管轄路段集中整治情況進行統計,納入鎮政府年終考核。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的會員“連菲冰”為你整理了這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總結范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鑒作用。
【正文】
今年以來,瓜州縣堅持“生態立縣”戰略不動搖,緊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目標任務,集中實施村莊綠化、亮化、凈化等工程,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改善,不斷提升鄉村生態宜居環境。
一是制定措施抓落實。根據《酒泉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暨全域無垃圾治理集中攻堅行動方案》要求,制定印發《關于認真做好2020年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大革命”“六大行動”重點工作的通知》《瓜州縣2020年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資金扶持辦法》等政策文件。動員全縣農村鄉鎮制定工作措施、強化責任落實、以“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無縫對接、全面覆蓋、責任到人”的工作原則,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目標任務,確保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二是突出重點抓整治。按照“示范帶動、試點實施、有序推進、逐步覆蓋”的原則,采取“拆、改、建、管”相結合,壓茬推進農村“風貌革命”。積極爭取375萬元專項整治資金,以“三清一改”創建標準,動員全民集中排查整治村莊內外、房前屋后等衛生“死角”和“頑疾”,全面清理垃圾堆、柴草堆、糞土堆等三堆,切實做到無盲區、無死角、全覆蓋,目前已完成清潔村莊創建38個,完成任務100%。
三是示范推廣抓廁改。堅持把“廁所革命”作為提升群眾生產生活水平質量的重要抓手,按照“宜水則水、宜旱則旱”的原則,以“衛生旱廁、入網水廁”為主,“一體化生物處理、三格化糞池、入網水沖、雙坑交替式”為輔的戶廁新改建模式,整村實施“廁所革命”。2020年,全縣新建農村衛生廁所7400座(其中:水沖式廁所303座,衛生旱廁7097座),占任務數的101%,全縣累計改造衛生戶廁13700座,衛生廁所覆蓋率達到64%,建成農村衛生公廁32座,鄉鎮污水處理項目12個。
四是建章立制抓成效。制定出臺《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生活垃圾收集轉運方案》,有效解決各農村鄉鎮生活垃圾亂堆放、無處理的問題。按照全域無垃圾和“三沿一部”環境整治的要求,大力推行“戶分類、村收集、鄉統一轉運處理”的農村垃圾清運模式,不斷健全完善農村垃圾處理體系。至目前,全縣13個農村鄉鎮配備入戶垃圾桶8667個,垃圾箱727個,垃圾斗552個,垃圾轉運站552個,垃圾轉運車輛25個,建成9個鄉鎮垃圾填埋場,垃圾處理終端設施覆蓋率100%。
1.強化組織領導,形成環境治理合力
自4月10日召開縣農村環境治理工作動員大會后,**鎮黨委召開黨委擴大會,傳達縣環境整治會議精神,對全鎮環境整治工作進行動員、部署,把環境綜合整治作為落實十、建設生態富庶美麗幸福新大洼的一個重要舉措擺上議事日程。成立**鎮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實行環境整治捆綁式巡查,實現增加巡查頻率,減少重復執法,形成環境立體化管理。
2.落實長效機制,細化責任制度
**鎮制定了《**鎮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實施方案》,鎮政府與各村簽訂責任狀,并針對環境整治工作進行任務分解,將全鎮環境整治工作按公路、集市等類別細分到職能科室,做到有主管領導抓、有責任科室牽頭。實行“門前三包”、道路分段、屬地管理等制度,要將責任落實到部門,落實到人。為確保環境整治工作扎實有效,每月組織1次科室負責人下村進行環境考核,并安排每季度1次鎮副職以上領導、各村黨支部書記進行現場辦公,督促各村環境常態化管理;并定期組織防疫站、城管等職能部門對鎮內個體工商戶進行聯合檢查。對環境違法單位、個人依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查處,責令限期整改。并公布前后照片對比,切實做到環境衛生達標。截止目前為止,共集中治理鎮區、拆遷工地、各村環境衛生垃圾臟亂點13處。
3.加強宣傳教育,提升群眾文明素養
**鎮堅持以文化建設促環境改善。圍繞拆違打非、環境整治等重點工作,實行全面宣傳+集中教育的雙重引導模式,采取向群眾發放宣傳材料、村內廣播、懸掛橫幅、宣傳欄等宣傳形式和機關干部培訓、農民觀念提升培訓等渠道營造清,進一步創新宣傳形式新、環保的輿論氛圍。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宣傳教育,引導群眾逐步轉變不良生活習慣,提高對身邊環境的自我管理水平,自覺維護鎮域生態環境,加快推進農村人民文明素養提升。
4.優化生態環境,實現生態立鎮
今年以來,**本著綠化一村,見效一村的目的,對各村進行了綠化。投入資金150萬元,栽植京桃、金葉榆、垂柳和楊樹7000株,栽植花灌木丁香、紅王子、小桃紅3000株,目前,部分花灌木已經開花,成活率在98%以上,全力提升環境質量,為群眾創造更加優美舒適的人居環境。
5.推進綜合治理,構建大環境格局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的原則,按照以人為本、共享和諧,以城帶鄉、城鄉互動,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綜合治理、務求實效的總體要求,深入開展城鄉環境集中整治,解決影響城鄉環境的突出問題,加強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和完善環境管理長效機制,全面提升城鄉容貌管理水平,營造整潔優美、規范有序、和諧文明的城鄉環境。
二、整治目標
通過集中整治,鎮區、村莊和鎮域主干道路環境得到全面改善。村莊進村路和大街小巷衛生得到徹底整治,無“三堆”(柴草堆、糞堆、垃圾堆)、無亂搭亂建、亂貼亂畫現象,無亂倒垃圾、亂堆亂放問題,村莊綠化整齊美觀,為下一步建立農村環境衛生管理長效機制奠定堅實基礎。鎮區的衛生、綠化、設施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鎮域主干道路兩側違章建設、各類料場、環境衛生、經營秩序等方面得到徹底整治,廣告牌等宣傳設施規范有序,無衛生死角。
三、整治內容及責任分工
(一)村莊整治內容
1、進出村莊路段環境整治
①對進出村路段兩側進行雜草清除,路肩整平;
②對路兩側暴露垃圾進行填埋;
③拆除路口及拐彎處有礙觀瞻障礙物;
④對路兩側樹木涂白;
⑤對進出村路面進行全天保潔。
責任單位:各農村社區、村
2、村內大街小巷衛生整治
①在街道醒目位置張貼環境整治宣傳標語,營造全民參與城鄉環境集中整治的濃厚氛圍;
②對村內大街小巷衛生進行徹底整治,做到無“三堆”,無違規種植物;
③對可視范圍內白色樹掛及電線桿、主街道兩側墻面上的“野廣告”、陳舊標語等進行清除,對村內宣傳展板、橫幅標語進行維護;
④對大街小巷現存的建筑物料堆進行清除;
⑤對圍村垃圾進行填埋;
⑥對主要街道兩側亂搭亂建的構筑物進行拆除;
⑦對村莊主要街道路面進行全天保潔。
責任單位:各農村社區、村
3、村莊公用設施維護管理
①疏挖村內排水溝,貫通環村溝渠,確保排水暢通;
②對村內已硬化路面進行維護,未硬化路面進行整平;
③對群眾文化廣場、大院墻體進行粉刷,廣場、大院內外無亂堆亂放現象;
④對娛樂健身器材進行維護管理,無破損現象。
責任單位:各農村社區、村
4、村莊垃圾集中清運處理
①選好配強村保潔員,每千人配備3名保潔員,年齡在65周歲以下,身體健康;
②垃圾箱擺放到位;
③按照整治辦公室要求做好垃圾池選址;
④建立衛生保潔員管理制度,衛生保潔人員做到“一日兩清掃,巡回揀拾、全日保潔”。
責任單位:鎮城管辦,各農村社區、村
(二)鎮區及鎮域主干道路整治內容
1、鎮區整治
①加強鎮區市政公用設施的維護管理,確保設施完好和功能正常發揮;
②做好鎮區道路、廣場的綠化、美化、亮化工作,確保綠化美觀、亮化到位;
③加強鎮區環境衛生管理,做到道路清掃保潔及時,無衛生死角;
④做好鎮區容貌的管理,加大對亂搭亂建、亂擺亂設、亂停亂放、亂潑亂倒、亂扯亂掛等現象的整治,確保鎮區環境整潔有序;
⑤加強對首集市場的管理,加大對占道經營的整治,維持良好的鎮區市場秩序。
責任單位:鎮城管辦
2、鎮域主干道路整治
①做好主干道路的路面保潔,做到路面整潔、無坑洼,兩側無雜草,確保道路通暢;
②加強對道路兩側50米范圍內的衛生保潔和環境治理,確保道路兩側無白色樹掛、邊溝漂浮物等垃圾雜物,無有礙觀瞻的建筑物、構筑物,無外接棚舍及違章建筑,無亂堆亂放的物料和“三堆”;
③做好主干道路兩側苗木的管護工作,保持綠化苗木生長旺盛、整齊美觀。
責任單位:鎮城管辦、農委、各相關農村社區
四、時間安排
全鎮城鄉環境集中整治活動從2012年5月23日開始,到6月10日結束,分四個階段進行。
(一)宣傳發動階段(2012年5月23日-28日)
召開動員會議,組織現場觀摩,統一思想認識,全面部署環境集中整治工作。各農村社區、村層層宣傳發動,制定具體實施方案,通過村內高音喇叭、張貼宣傳標語等形式廣泛宣傳發動,提高全社會的重視和參與程度,營造全民參與的濃厚氛圍。
(二)集中整治階段(2012年5月29日-6月5日)
各農村社區、村,鎮直各部門、單位要按照“突出重點、分類實施、全面推進”的原則,對照整治工作重點和具體要求,逐條梳理需要整改的問題,并建立工作臺賬,集中力量,加大整治力度,按時完成全鎮城鄉環境集中整治各項重點任務,使城鄉環境面貌得到全面改善。
(三)檢查評比階段(2012年6月6日-7日)
組織各農村社區、村開展城鄉環境整治自查自糾,發現問題并及時進行整改,同時采取“互評”的方式,組織各農村社區進行相互檢查評比,對檢查不合格的社區、村要求限期整改,直至達標為止。
(四)總結驗收階段(2012年6月8日-10日)
鎮環境集中整治辦公室組織相關部門成立聯合檢查驗收組,逐社區對所轄各村城鄉環境集中整治情況進行驗收。對驗收合格的村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進行獎勵,依據驗收得分系數按4元/人的標準核發獎勵資金(計算公式:村獎勵資金=2010年底村人口數×4元/人×考核得分/100)。同時,依據各農村社區所轄各村平均得分系數,按每個社區3000元的標準核發社區獎勵資金(計算公式:社區獎勵資金=3000元×社區所轄村平均得分/100)。對驗收得分在75分以下的村和社區視為不合格,取消其資金獎勵資格,責令限期整改,并嚴肅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健全機構。鎮黨委、政府成立以主要領導為組長的城鄉環境集中整治活動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全鎮城鄉環境集中整治活動的組織、指導、調度和督查工作。各農村社區、村,鎮直各部門、單位要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強化措施,狠抓落實,推進整治工作開展。
(二)健全制度,強化督查。各農村社區要建立日調度、日總結制度,對各村環境整治情況進行隨時調度、檢查,并開展自查互檢活動,及時研究和解決存在的問題,推進工作扎實開展。環境集中整治辦公室對各村整治進展情況實行一天一調度,并以展板形式展示各村形象進度,各農村社區每天下午5:00前上報各村整治進度表。環境集中整治辦公室、城管辦、督查辦組成聯合督導組,加大督查力度,定期不定期進行檢查,發現問題,跟蹤督辦,限期整改,確保活動取得實效。
三季度,各村克服疲倦、厭煩情緒,積極探索、努力作為,把日常性事務性工作當作事業來做,使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制度化、常態化。通過走出觀摩、內部交流探討,探索各自屬于自己的整治之路,如桃花幸福屋場的建設,在資金有限、財力不足的情況下,該屋場建設上級認可、群眾滿意度;石灣焚燒爐的建設,有效地解決了本村及周邊鄰村的垃圾處理;船倉、三合水、株樹橋等村環境整治的常態化、制度化,把該項工作時時當作檢查狀態來抓;同時,涌現出一批想干事、敢干事、干得了事的支村干部、保潔員。如石灣村村主任黎茂祥、雙江村肖建國書記、新建村李宏南書記、南楓村水口片保潔員劉本俊同志等等,正是因為他們,我鎮的環境衛生整治工作才得以在全市處于中上游水平!
1、 普遍存在厭倦、疲倦心理,存在畏難情緒,存在為迎檢、為過關而工作的僥幸狀態。
2、 工作不平衡,上游村基本上總在前面,后進村追趕乏力,找不到適合本村行之有效地辦法。
3、 宣傳力度不夠,群眾參與意識不強。禁錮于整治工作為黨委、政府。鎮村干部、保潔員之事,沒能很好地發揮群眾的主觀能動性。
4、 缺乏積極作為,努力創新意識。工作老是停頓在撿撿垃圾、搞搞評比環節上,不積極作為、不主動創新,找不到適合本村的治理之路,工作沒特色。
從11月份起,長沙市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年終督查和__市環境衛生年終考核,這是對我鎮環境整治工作的一次全面檢閱和考驗,關乎__的形象和聲譽。要在上級檢查中迎頭趕超,我們的任務還十分艱巨。全鎮上下必須迅速行動,全力以赴打好迎檢攻堅戰。
要采取有力措施,著力抓好薄弱環境,不斷提高整治水平,解決環境整治中的不平衡問題。一是要抓好環衛設施完善。要加大垃圾焚燒處理設施建設力度,修補破損的垃圾池(桶)、焚燒爐,提升垃圾處理能力,力爭在年底前消滅垃圾填埋場,杜絕填埋處理。對村級建設大型焚燒爐的在市補助資金外,鎮另給予2萬元/座的補助,希望目前垃圾填埋處理的村抓住機會,盡快啟動建設。如四季度未仍出現垃圾的村,排名將列入季度后三位,對破損的環境設施,要及時維修、更換和清理,確保正常使用;二是要抓示范屋場建設。要繼續加大示范屋場(小區)的創建力度,發揮典型引領作用,不斷提升整體水平,對已創建的示范屋場要加強日常維護,鞏固好整治成果,開展示范屋場傳幫帶,落后屋場學趕超活動,不斷擴大示范小區覆蓋范圍。四季度重點抓好志民村馮家屋場提質升級,確保市年終驗收順利過關,另外創建一新的示范屋場,迎接季度檢查。未介子建示范屋場的村,要將示范屋場創建擺上議事日程,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制定詳細方案,按計劃、分步驟強力推進。要積極籌措資金,采取社會損資、群眾集資、以獎代補等辦法解決資金難題。鎮政府對創建成功的示范屋場根據情況給予1-3萬元補助,并在季度考評中予以加分。明年每個村都要創建一個示范屋場,各村要及早謀劃,積極銜接,統籌推進。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鎮村同治、連片示范、整體推進、普惠擴面”的工作思路,以全面改善城鄉人居環境為落腳點,以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衛生治理為主要內容,大力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明顯改變城鄉面貌。
二、總體目標
從年起,用2年時間完成全鎮城鄉環境整治工程。通過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全面清除“臟、亂、差”現象,完善城鄉環衛管理體系,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達到環境整潔、容貌美觀、生態良好、鄉風文明的目標。
三、基本原則
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一是以村(社區)為主、屬地負責的原則。各村(社區)為本轄區內環境綜合整治的第一責任主體,負責宣傳發動、組織實施和推進落實。二是突出重點、整體推進的原則。突出重點部位集中整治,不斷拓展延伸,通過培育典型,以點帶面,全面推進。三是健全機制、長效管理的原則。堅持集中整治與長效管理、治標與治本同時推進,完善保障措施,健全管理體系,推進城鄉環境整治持久、深入開展。四是整合力量、各負其責的原則。承擔城鄉環境整治職責的相關部門要認真履責,按照省、市、縣衛生創建標準抓好落實。
四、整治任務
整個環境整治行動分兩個階段組織實施,其中年為重點突破階段,年為鞏固提升階段。具體建設任務是:
1.實施清潔水源工程。加大水源保護資金投入,落實水源保護責任。到年,全鎮農村水源達到Ⅲ類標準,飲用水源均達到Ⅱ類以上標準,農村居民飲用水監測率達100%。大力改善水環境質量,全面消除水體黑臭、堵塞問題。
2.實施清潔田園工程。對農藥進行專項治理,建立完善經營許可證、經營管理和準入備案制度;實行高毒農藥銷售100%信息可查詢,100%流向可跟蹤,100%質量可保證;對畜禽養殖污染進行重點防治,達到健康養殖標準,村莊、道路、水體周邊消除露天糞堆(坑)。
3.實施清潔家園工程。主要開展垃圾治理,逐步建立戶有垃圾桶、組有垃圾圍、村(社區)有清運車、鎮有填埋場的垃圾處理體系。村以上主干道、村部、溝渠、河岸無暴露垃圾,無秸桿亂堆亂放。到年,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80%以上,河道、池塘等水面無漂浮物。對生活污水進行有效處理。到年,城鄉生活污水處理率達80%以上,農村污水處理率提高10%。積極推進農村改廁,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85%以上。
五、年工作重點
1.整治范圍。城鄉環境整治工程在全鎮鋪開,其中,整治重點部位是:(1)S304段、1836線至黃陵段、加一線、加三線、九合公路、中主干等主要交通要道。(2)各村(社區)主干道,村活動中心、農戶庭院。(3)縣委駐農村工作點,向周邊幅射,新農村建設示范片。(4)鎮城區。
2.整治目標。(1)城鄉生活垃圾清運率100%,無害化處理率達到省考核指標,以省級衛生鎮標準嚴格實施。(2)各重點部位達到“五無”:無暴露垃圾、無亂堆亂放、無衛生死角、水面無漂浮物件、無“牛皮癬”(亂貼亂畫);杜絕“六亂”:建材亂堆、垃圾亂倒、檐棚亂搭、房屋亂建、攤點亂擺、車輛亂停。(3)各重點部位實現路渠及農戶庭院綠化,公共場所合理布局景觀綠化帶。(4)S304、1836線城區段、中心村和公共場所實行亮化。(5)各重點部位要在全鎮率先建立衛生保潔長效機制,實現“五無”、杜絕“六亂”的面貌常年保持,建成全鎮清潔工程的亮點帶(片),真正發揮以點帶面的示范作用。
3.整治任務。(1)開展“三清五改”。在全鎮開展以“清垃圾、清溝渠、清違章搭建”為主的“三清”整治行動,以推廣農村無害化改廁以及沼氣、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為載體,引導農戶開展改水、改廁、改廚、改浴、改圈行動。(2)實施綠化工程。一方面,實行庭院綠化,各重點部位要大力發展庭院經濟戶、庭院綠化戶;另一方面實行村莊綠化,各重點部位主要出入口建設標志性景觀綠化帶,主干道及溝渠基本綠化。(3)加強城區綜合整治。對城區的環境衛生、餐飲衛生、違章搭建、臨時建筑、占道經營、亂停亂靠以及集貿市場、建設工地進行綜合整治,做到衛生、規范、整潔、暢通。
六、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實行黨政班子成員包片、包社區,駐村干部包村,村(社區)屬地負責,鎮直有關單位積極參與的工作格局,整合一切力量,全力推進城鄉環境整治工程。成立鎮城鄉環境整治工程工作領導小組,由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鎮交通專干嚴進兼任辦公室副主任,辦公地點設鎮城建站。
2.大力宣傳引導。抓好對農民群眾的宣傳教育,促進他們轉變傳統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增強衛生意識、生態意識和文明意識,充分發揮他們在綜合整治中的主體作用。張貼宣傳標語、出動宣傳車,廣泛開展宣傳活動,使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在全社會形成聲勢和影響,引導社會各界共同關注、積極投入城鄉環境整治。運用媒體曝光、通報批評、民意監督等手段,形成綜合整治壓力,激發整治動力,形成全面整治的合力。
3.加大整治投入。一是安排城鄉環境整治工程專項資金,主要用于垃圾處理設施配置和工作獎勵。二是爭取社會資金。要通過多種渠道和方式,爭取部門單位和社會人士對城鄉環境整治工程給予捐助支持。
4.強化整治責任。各村(社區)、鎮直有關單位要積極履責,切實加強城鄉環境整治,同時要搞好相關協調工作,促進任務全面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