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傳統體育養生的特點和功能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普通高職院校 太極拳 體育教學
一、前言
太極拳是中國傳統文化之瑰寶,是中國的“國粹”。它以“道家自然無為為思想基礎,集佛家之舍己寬容,儒家之中庸之道,兼具有經絡學說、吐納導引、蓄發提放、奇正虛實、周易之陰陽變化、物理之力學原理”等眾多學科溶于一體。通過演練太極拳,領悟太極拳的內涵,品味中華文化的真諦,從而育養自己的心性好品質。太極拳運動從推廣到現在已具有了較廣泛的群眾基礎,并已進入了高等職業院校的體育教學課堂,受到高校大學生的喜愛。目前太極拳在高等職業院校的教學現狀如何?很少有人對此進行研究。本文抽取蘇州市、無錫市8所普通高等職業院校的太極拳教學現狀進行調查與分析,旨在初步揭示近年來太極拳在普通高等職業院校開展教學的現狀,為太極拳今后進一步在普通高等職業院校開展教學制定策略提供參考。
二、研究對象及方法
1.研究對象
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蘇州職業大學、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蘇州工業園區職業技術學院、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蘇州旅游與財經職業技術學校、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等共8所普通高等職業院校的太極拳教學現狀。
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閱讀和查閱近年來關于太極拳教學的有關資料,了解普通高等職業院校的太極拳教學研究現狀,在此基礎上擬定普通高等職業院校的太極拳教學現狀的調查內容。
(2)問卷調查法
向上述8所普通高等職業院校的體育老師及其管理者發放問卷40份,回收36份,回收率90%。
(3)訪談法
訪談部分從事太極拳教學的老師、教學管理領導;并收集和分析各普通高等職業院校的太極拳教學大綱(計劃)和太極拳教師的教案等。
三、分析與討論
1.太極拳教學目標的設置情況
教學目標是指在一定時間和范圍內,師生經過努力所要達到教學結果的標準、規格或狀態。它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并決定著教學的方向。通過8所普通高等職業院校的調查發現:有6所普通高等職業院校的教學大綱和教師強調要把“學生正確熟練掌握太極拳的演練套路”作為開展太極拳教學的首要教學目標,有2所普通高等職業院校的教學大綱和教師強調要“把培養學生對太極拳的興趣,提高學生傳統文化素養;鍛煉身體,磨練意志,養成終身堅持鍛煉的習慣”等作為學校開展太極拳教學的目標。
眾所周知,普通高等職業院校開展的太極拳課教學主要是為“增強學生體質”的總目標服務的;不同于體育專業院校開展的太極拳教學,主要是為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從事太極拳教學服務的,要求學生正確熟練掌握太極拳的套路、推手以及提高參與太極拳比賽、裁判組織能力等。因此,普通高等職業院校開展的太極拳課教學應在“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下,圍繞學校體育的“運動參與目標、運動技能目標、身體健康目標、心理健康目標和社會適應目標”五個層次來開展太極拳教學。要求學生在掌握太極拳運動基本技術技能的基礎上,一則通過開展武術太極拳教學,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神經系統的靈活性,培養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二則通過開展武術太極拳教學,把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武德,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等作為開展太極拳教學的目標。
2.太極拳教學內容體系的構成情況
高校體育教學內容是反映為了達到體育教學目標而選用的體育知識和技能體系,當前,由于普通高等職業院校開展的太極拳教學內容的選用主要是依據專業體育院校的簡化24式太極拳教材,教學內容的設置上存在內容安排單一,內容較為陳舊單一,影響教學效果,缺乏吸引力;實際教學中太極拳理論的學習偏少,未能引導學生對太極拳的正確認識等問題,只有3所普通高等職業院校太極拳教學大綱有理論課時的規定,且太極拳教師教案中理論課教學內容只有太極拳分類、基本特點等內容。
顯然,當前普通高等職業院校太極拳課教學內容安排不太合理,這種陳舊單一的太極拳教學方法不適合普通高等職業院校學生的實際需要,學生一方面沒有達到鍛煉身體的效果,另一方面學生的積極性也受到了打擊。太極拳理論課教學強調不夠,沒有把太極拳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來繼承,沒有發揮出太極拳對學生的武德教育和禮儀規范教育的功能。普通高等職業院校太極拳課教學內容的選擇,應遵循社會對人才規格的要求、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和學校教學設施等,從豐富的太極拳知識、套路審美、技能和中國傳統文化中精選出來適宜的教學內容。
3.太極拳課堂教學組織的實踐情況
體育教學過程是指學生在體育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指導下,積極主動地掌握系統的體育、衛生保健知識、技術與技能,鍛煉身體,增強體質,促進健康,發展個性體能,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學習與實踐活動統一的過程。體育教學過程的安排主要受制約于動作技能形成的規律、人體技能適應規律和人體生理機能活動能力變化的規律和項目特點等,太極拳課堂教學過程也不例外。但調查中發現:當前普通高等職業院校太極拳教學組織過程隨意性較大,約有90%以上的太極拳教師覺得太極拳課沒有什么可教的,就是那么幾個動作,致使太極拳課放任自流現象嚴重,出現太極拳課堂上,學生要么跟跟音樂,要么兩人推推手等,太極拳的內容實質及教師的作用沒有充分的發揮出來。
四、結論
體育鍛煉是一個長期的教育實踐過程。太極拳文化具有多元性,其中的養生文化道理深邃,是許多人結合我國傳統養生長期實踐體悟得來的,它的技理主要為拳術服務。太極拳課堂教學過程應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狀況來安排,遵循體育課的基本結構來組織教學。在太極拳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學完了教學方法以后,就可以學習太極拳的動作,從基本的動作開始,然后進行全套的學習,并且教師和學生共同創新太極拳和體操的結合,來豐富課上的教學內容,這樣可以教學相長,有利于太極拳教學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邱丕相等.中國武術教程.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1.
[2]席庸.太極拳與科學健身.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4.11.
[3]曹淑忠.2005年我國教育類體育雜志現狀及載文項群統計對比分析.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