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搬遷工作應急預案范文

搬遷工作應急預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搬遷工作應急預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搬遷工作應急預案

第1篇:搬遷工作應急預案范文

一、深入貫徹學習,提高認識

為充分提高應對突發性公共事件的處置能力,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減少損失,我辦充分利用每周星期一政治和業務學習時間,組織機關干部職工深入學習和貫徹《突發事件應對法》以及全國、省、成都市和*市應急管理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市委辦、市政府辦《關于進一步加強應急管理的通知》和《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突發性公共事件信息報告工作的通知》精神,安排布置應急管理工作目標任務,廣泛宣傳,提高認識,確保我辦應急管理工作不折不扣落到實處,確保在突發事件面前能沉著應對。

二、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責任

為切實加強對我辦應急管理工作的領導,根據市上有關文件精神,經辦黨組和主任辦公會研究,成立了*市人民政府移民辦公室處理移民突性領導小組,由辦黨組書記、主任蒲良全任組長,全面負責各項突發性事件的應急管理和處置工作;副主任**,調研員**任副組長,分別負責我市河東、*片移民安置鄉鎮和移民搬遷鄉鎮的移民突發性的應急管理工作及其它公共突發性事件應急處置工作;各科室負責人為成員,具體協調組織機關工作人員對口聯系鄉鎮,配合鄉鎮移民辦搞好移民政策的落實和穩定工作,開展應急演練,協同做好突發性事件的處置工作。

三、科學編制預案,確保應急管理工作落到實處

為確保我辦應急管理工作落到實處,保障我市紫坪鋪水利樞紐工程建設和移民搬遷安置工作順利進行,充分應對突發性公共事件,根據《*市突發公共事件專項應急預案》的相關要求,結合實際,今年初,我辦制定了《處理移民突發性群體性上訪事件應急預案》,建立健全了組織機構,明確了各自工作職責和具體要求,并根據可能會出現的移民突發性,制定了相應的處置應對措施,切實維護社會穩定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四、認真開展應急演練,提高實戰能力

為了檢驗應急預案的可行性,提高應急救援能力,規范處置程序,提高實戰能力,結合《應急預案》,上半年,我辦組織了×××次突發性公共事件應急演練。在演練過程中,領導小組沉著應戰、果斷指揮;各科室緊密配合,互相協調,組織干部職工立即停止工作,并迅速關閉電源,搶救重要資料,然后有序疏散到安全地帶,成功應對了突發事件。通過實戰演練,達到模擬運行應急機制、管理體制,調整、充實預案的內容,不斷完善應急預案,檢驗預案的可操作性,解決在演練中暴露出來的問題與不足,進一步完善了應急救援機制。下半年,我辦還將組織×××次應對移民突發性群體性上訪事件演練活動。

今年5月12日下午兩點二十八分,當突如其來的特大地震來臨時,我辦立即組織干部職工疏散救生,并馬上啟動應急預案,開展救援工作。由于平時認真演練,措施恰當,此次地震中我單位人員無一受傷,所有移民檔案資料均完好無損。

五、組織教育培訓,提高應急管理工作水平

為保證應急預案科學、規范、合理,使預案真正能夠在突發事件中發揮應有作用,我辦聘請了市上有關部門有經驗的同志對本單位應急預案編制工作負責人及相關工作人員進行了專門的培訓。內容包括應急預案的適用范圍、事故可能發生的地點和可能造成的后果、事故應急救援的組織機構及其組成單位、組成人員、責任分工、事故報告的程序、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當采取的行動和措施、應急預案編制、管理的措施和要求等。

六、認真排查隱患,防止移民不穩定事件發生

由于移民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政策性強,涉及面廣,關系到群眾的切身利益,稍有處理不當,就容易引發移民群體性上訪。針對此,我辦對容易引起移民突性群體性上訪事件的問題和可能會進京上訪人員逐一進行清理,徹底清查危險源,并將危險源的事由、涉及人員、形成原因、可能會出現的后果及應對措施等相關資料建立數據庫,重點加以解決和應對。同時,組織包鄉干部對自己所負責的鄉鎮每月進行一次不穩定因素排查,排查結果由科匯總后上報市上有關部門和成都市移民辦,如遇重大問題立即上報,確保我市移民穩定。

七、加強應急值班,暢通信息渠道

第2篇:搬遷工作應急預案范文

農村防汛工作方案【一】為切實做好安全防汛,提高對暴雨洪水、防汛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快速反應和處置能力,最大程度的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保障轄區經濟社會安全穩定和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結合我村防汛工作實際,制訂本預案。

一、工作原則

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以人為本的方針,遵循系統規劃、綜合管理、以防為主、防重于搶的原則,建立適應本村發展要求的防汛安全體系。

二、建立防汛辦公室及防汛辦的主要職責

1、在做好本村各項工作的同時,執行鎮防汛指揮部下達的防汛應急搶險調動命令,啟動防汛應急預案,組織實施避險轉移、物資調運、災民安置,并及時將有關情況上鎮防汛應急指揮部。

2、汛情信息

當鎮預報即將發生嚴重洪澇災害時,村防汛領導小組應及時預警,通知有關區域和防汛各責任單位做好相關準備,并將準備情況和可能出現的問題逐級上報.

3、洪澇災情信息

(1)洪澇災害信息主要包括:災害發生的時間、地點、范圍、受災人口以及群眾財產等方面的損失。

(2)洪澇災情發生后,各單位應在第一時間,在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前提下,將受災情況同時上報街道防汛工作領導小組,并對事實災情組織核實,核實后半小時內上報,為抗災救災提供準確依據。

三、預防預警行動

1、思想準備

加強宣傳,增強全民預防洪澇災害和自我保護意識,做好防汛思想準備。對本村范圍內的危漏情況,要做到心中有數,對有條件的人員做到汛期勸其離開居住,無條件離開的汛期來時,必將其撤離至安全地域.做到思想上不麻痹,行動上不遲緩.

2、防汛檢查

實行以查組織、查工程、查預案、查物資、查通信為主要內容的分級檢查制度,發現薄弱環節,要明確責任、限時整改,并及時上報辦事處防汛工作領導小組。重點是提前作好危漏房殲滅的轉移工作。

四、組織指揮

1、各防汛責任單位汛期均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

2、在暴雨發生災害時,在及時將受災群眾安全轉移的同時將災害類型、發生時間、發生地點、原因和造成的損失及時上報鎮防汛工作領導小組,并及時上報。

農村防汛工作方案【二】為落實市政府防汛工作會議精神,切實做好我鎮的防汛工作,保證全鎮防汛抗洪工作順利進行,最大限度的避免和減少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損失,根據市政府防汛工作會議要求,結合我鎮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貫徹安全第一,常抓不懈,預防為主,全力搶險,安全轉移危險區人員工作方針,以蓄水工程、河道堤防、低洼村屯、山洪地質災害易發區安全渡汛為重點,以防洪工程和在建工程不垮壩、不決堤、城區村屯不受淹,堅決杜絕人為責任事故為目標,將努力災害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為宗旨,動員全鎮力量,爭取今年防汛工作的全面勝利。

二、工作任務

為確保安全渡汛,重點應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完善各項應急預案,做到科學防汛。

水管站負責制訂完善全鎮的蓄水工程安全應急度汛方案,水庫蓄水量的調度,安全度汛措施,病險水庫的安全檢查和指導,督查河道清障,檢查易進水村屯的應急措施和轉移地點落實,河道堤防險工險段的度汛措施,督查各村應急預案演練和落實,負責轄區的防洪排澇工程的行業管理,提供雨情、水情、洪水預報。

各村負責制訂全村防汛工作應急預案和沿河、地勢低洼和山洪泥石流易發村屯應急預案,預案要明確災害位置、受影響農戶、報警方式、包保人員、人員轉移路線等內容,每個村屯要配備一個手持式可充電擴音器,由專人負責保管和提前動員群眾轉移。

各水庫執行安全渡汛各項應急預案,一旦出現險情,及時通知水庫下游群眾,按應急方案制定轉移路線和指定地點進行轉移,各村屯要實行10戶聯保,相互督查,村社干部及工作隊要各戶排查,確保人員安全撤離,由民兵為主體看護村屯最后撤離。

各中小學校、敬老院等單位也要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制訂人員轉移應急預案。

2、清理河道及兩側障礙物,確保行洪安全。

各村社要在立即對河道進行一次清障,特別是沿河兩岸及溝邊秸稞和柴草垛、垃圾進行清理,堅決杜絕一遇大水造成河道、橋涵嚴重堵塞,無法正常行洪,給防汛工作帶來隱患,河道清障工作各村應在6月20日前完成。

3、做好水利工程、河道險工險段、山洪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易發區的隱患排查和整治,確保安全渡汛。

各水庫要立即開展安全隱患排查和修復,水庫輸水洞的擋網必須清除,保障放水暢通,不得超汛限水位運行。此項任務由鎮防辦進行督查,必須在6月20日前完成,到期未執行的,將上報到市防辦并強制執行,同時收回水庫承包權。

按照本次會議精神,從6月15日開始到6月20日,各村社要對轄區內河道的險工險段進行排查和修復,做好應急度汛的措施。

各村的攔河壩、攔河閘要拆除擋板,閘門及早的提起,臨時性攔河壩要進行拆除。

各村社要對存在山洪泥石流隱患區域的住戶進行排查,一旦出現連續降水,必須組織人員進行轉移,特別是八道村西崴子屯、四合村的西樣溝屯、榆木社區。對低洼地易進水的村屯,應對堤防進行加固,河道、柴草垛進行清障,防止洪水進屯,特別是:四方甸子新立屯、北大橋屯,新勝村的前甸子屯,海浪布村的后海浪布屯。

鉬礦的尾礦壩,一旦出現強降雨,必須要采取防雨布進行鋪蓋,如正在生產,井下工人必須停止生產,返回地面,大壩要24小時有人看護。

4、各村社必須在6月20日前完成危房戶的搬遷,必要時由村社組織實施強制搬遷,并安置住處。

5、按要求備足防汛物資儲備,完善抗洪搶險隊伍。

各村、各單位要把防汛物資落到實處,有水庫的村,要把防汛物資集中到水庫存放,其它村要把防汛物資存放在村部,搶險隊伍名單上墻,并通知本人,至少組織一次防汛演練。

三、組織領導

第3篇:搬遷工作應急預案范文

(一)思想上高度重視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制定汛期地質災害防治預案。為了切實做好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扶貧和移民工作局專門成立了以局長為組長的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汛期防治工作計劃。向街辦、社區、監測人員傳達了省、市、區有關會議精神,安排防汛工作,根據煤炭采空沉陷區實際情況,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應急預案。

(二)盡可能多的過渡安置了高危房居民。由于礦區高危房居民人數眾多,移民搬遷資金短缺,扶貧和移民工作局按照“突出重點、先急后緩”的原則,加緊在雨季來臨前對高危房居民進行過渡搬遷安置,確保了居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三)及時拆除了搬空居民房屋。扶貧和移民工作局為解決這一問題,專門同打私辦、煤(集團)公司等相關部門召開聯系會議,協商危房拆除工作,堅持搬空一戶、拆除一戶的原則,及時拆除搬空居民房屋,并要求拆除施工單位及時對建筑垃圾進行清理,保證排水排洪溝渠暢通,以避免次生災害的發生。

(四)加強煤炭采空區監測工作。面對礦區如此大的區域,如此復雜的情況,坍塌沉陷又無法科學的,準確的預測。扶貧和移民工作局根據省冶金勘察局601地質大隊的鑒定結果對重點受損地段監測點作了相應調整,并要求監測人員切實履責,每天記錄監測區域的情況,隨時上報異常情況。

(五)嚴格執行汛期值班制度。扶貧和移民工作局要求采空沉陷區監測人員,移民代建工程嚴格執行汛期值班制度,值班人員24小時保持電話暢通,有情況及時上報。

(六)加快煤炭采空沉陷區居民永久性過渡安置。按照煤炭采空沉陷區相關政策,扶貧和移民工作局通過貨幣安置使居民永久性搬離煤炭采空沉陷區,并加強移民安置小區的建設工作,在7月實現了河門口安置小區分房工作,預計380余戶居民在8月可搬進新家,永久告別煤炭采空沉陷區安全隱患。

二、扎實做好在建工程安全生產工作

(一)進入汛期以來,扶貧和移民工作局對觀音巖水電站在轄區的龍洞石料場、龍莊公路等項目進行了安全隱患排查,要求大唐觀音巖水電開發有限公司制定汛期防洪度汛應急預案,做出了有關工作要求。大唐觀音巖水電開發有限公司清除了龍莊公路、莊觀公路沿線內渣料,修補和加固了沿線公路棄渣場地擋排設施,并對莊上村大橋下臨時橋涵進行疏通、莊觀公路右側的山體防護;對龍洞石料場開采范圍外的截水溝疏通和缺陷修補,對開挖坡面進行了及時支護,并完成了坡面排水溝的修建。為確保安全度汛,并安排了值班表。

(二)扶貧和移民工作局要求代建單位、施工單位制定汛期地質災害防治預案,并要求施工單位對格里坪安置點一期工程高邊坡安全隱患進行整治,目前,已施工完畢。同時,要求各移民安置點建設的代建單位嚴格做好汛期安全隱患排查,排查出一處,整改一處,要求安全施工,文明施工。

三、下一步的工作計劃

(一)加強領導,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

(二)繼續加強汛期地質災害監測工作,開展汛期地質災害應急演練。

(三)加強煤炭采空沉陷區高危居民的過渡搬遷安置工作。

第4篇:搬遷工作應急預案范文

為認真貫徹落實《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和《XX省地質環境管理條例》等法規精神,切實做好XX鄉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維護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按照市、區2020年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要求,結合我鄉實際編制本預案。

一、全鄉地質災害基本情況

經省地質災害勘察確定,我鄉地質災害隱患點共X處,涉及X個村,受險農戶XX戶,XXX人,主要分布于:XX村X社;XX村X社;XX村X社;XX村X社。全鄉地質災害隱患點主要多發于夏秋兩季,具有連續性、周期性、高機率等特點,給人民群眾的生命及財產造成極大的威脅,直接影響農業生產的正常進行,防災避災任務十分艱巨,責任極其重大。

二、地質災害防治的主要工作

1、編制和落實地質災害應急預案。

2、加強對村組干部和地質災害點群眾的防災知識培訓。

3、加強汛期值班和巡查工作。

4、及時轉發重要天氣預報。

5、對重要地質災害點受威脅的村民發放防災明白卡。

三、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部分村社對地質災害工作重視不夠,監測、巡查走過場,群眾也缺乏認識,存在僥幸心理,對身邊的地質災害漠然視之。

2、破壞災害區內設立的警示標識。

3、受嚴重威脅村民搬遷緩慢,有些雖已搬遷,但不愿拆除舊房,甚至兩邊居住,以此來申請索要救災救濟物資。

四、2020年地質災害防御重點及施救措施

根據我鄉地質災害的規模和特點,為了減少和避免汛期地質災害,特制定以下防災措施:

1、加強地質災害知識的宣傳,發放明白卡。

2、加強汛期檢查和汛期巡查,并做好巡查記錄,保持信息暢通。

3、落實監測人員。根據隱患點的實際,確定九重村三社石板坡滑坡點楊金前;板溪村三社陳健屋后滑坡點陳健;干溝村二社垮地灣滑坡點李茲明,干溝村二社過路坪滑坡點陳永德;干溝村三社手吧巖滑坡點李澤均;干溝村七社王家坪滑坡點李春山;茅埡村三社干柏林滑坡點張秀玉等7名同志為地質災害隱患點專職監測人員。若專職監測人員、責任人員發生變動,必須及時落實新的人員,并將變更情況上報。

4、制定地質災害應急搶險預案,各村應成立相應的應急隊伍,一旦發生險情,必須立即趕到現場,指揮搶險、救災或撤離。

5、加強監督防止人為誘發地質災害,如:在建工程、開山采石和取頁巖土等行為造成地質災害。

第5篇:搬遷工作應急預案范文

第一條為了應對突發性地質災害,高效有序地做好防災和搶險救災工作,避免和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促進我縣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依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制定本預案。

第二條本預案所稱突發性地質災害是指自然因素或者人為活動引發的嚴重危害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和地裂縫等與地質作用有關的災害。

第三條地質災害應急,是指一旦發生地質災害或者地質災害隱患體出現臨災狀態時,采取的不同于正常工作程序的緊急防災和搶險救災行動。

臨災狀態,是指巖(土)體在短時間內不斷發生位移、變形明顯加劇,短期內可能發生災害的危急狀態。

第四條地質災害應急分為臨災應急和災害應急兩類。

臨災應急,是指地質災害隱患體出現臨災狀態后,即進入臨災應急期,所采取的緊急防災避險行動。

災害應急,是指地質災害發生后,即進入災害應急期,所采取的緊急搶險救災和防止災情擴大的行動。

第五條地質災害應急工作遵循以人為本、統一領導、分級分部門負責、協調一致、快速反應、依靠科學和因地制宜的原則。

第六條縣財政安排必要的資金,專項用于應急工作的組織、搶險救助、避讓搬遷、應急治理和災后恢復與重建的經費補助。

第二章分級管理

第七條地質災害按照人員傷亡、經濟損失的大小,或者臨災受威脅的人數、可能造成的經濟損失分為四個等級:

(一)特大型:因災死亡30人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上的;受威脅人數在1000人以上或者可能造成的經濟損失在1億元以上的。

(二)大型:因災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者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的;受威脅人數在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或者可能造成的經濟損失在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的。

(三)中型:因災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的;受威脅人數在100人以上500人以下,或者可能造成的經濟損失在5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的。

(四)小型:因災死亡3人以下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下的;受威脅人數在100人以下,或者可能造成的經濟損失在500萬元以下的。

第八條發生特大型、大型地質災害,或者特大型、大型地質災害隱患體出現臨災狀態時,執行《全國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江西省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或《贛州市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由省級以上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指揮部指揮應急工作。縣以下鄉鎮政府和各相關職能部門服從統一指揮,認真履行職責,積極參與應急工作。

第九條發生中型地質災害或者中型地質災害隱患體出現臨災狀態時,在縣政府的領導下,統一指揮和組織應急工作。

第十條發生小型地質災害或者小型地質災害隱患體出現臨災狀態時,在當地鄉鎮政府的領導下,統一指揮和組織應急工作。

第三章應急機構和職責

第十一條縣政府成立縣突發性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指揮部(以下簡稱指揮部),統一指揮、組織和協調搶險救災工作。總指揮由分管工交的副縣長擔任,副總指揮由縣公安局長和縣地質礦產局長擔任。

成員單位為縣人武部,縣委宣傳部、縣發展計劃委員會、縣建設環保局、縣財政局、縣民政局、縣水務局、縣交通局、縣農業局、縣林業局、縣供電局、縣氣象局、縣武警中隊、縣公安局、縣商管辦、縣衛生局、縣電信局、縣地質礦產局。

指揮部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地質礦產局,具體負責指揮部的日常工作,辦公室主任由縣地質礦產局副局長兼任。各成員單位設聯絡員參加辦公室工作。

第十二條指揮部職責:

(一)統一領導和指揮全縣地質災害搶險救災工作;

(二)調動、整合全縣救災力量,決定采取搶險救災措施;

(三)根據搶險救災工作需要,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和程序動用武警部隊和民兵預備役人員。

第十三條指揮部辦公室職責:

(一)負責收集、分析和報告災情信息;

(二)傳達指揮部的工作指令;

(三)協調縣有關部門和當地政府的應急工作,組織有關部門和專家會商災害發生發展趨勢,對災害損失及影響進行評估,為指揮部決策提供依據;

(四)組織制定搶險救災對策和措施;

(五)負責災情和搶險救災工作信息。

第十四條成員單位職責:

縣人武部:根據實情需要,組織所屬鄉鎮人武部和民兵預備役人員以及裝備、器材,參加搶險救災工作。

縣宣傳部:把握搶險救災應急宣傳工作導向;負責組織、指導和協調各新聞宣傳部門做好有關宣傳工作。

縣武警中隊:幫助災區搶險救援、轉移災民、協助公安部門維護災區社會治安。

縣發展計劃委員會:負責救災和應急治理項目計劃的申報、協調安排和監督管理。

縣公安局:負責應急工作的治安管理,維護搶險救災秩序和災區社會治安,協助組織災區群眾安全撤離或轉移,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

縣民政局:負責制定應急救災款物的分配方案和應急救災款物的使用、管理工作;負責組織開展應急救災捐贈款物的接受、下撥和管理工作;負責災民安置工作。

縣財政局:負責籌集救災應急資金及其下撥、管理和監督檢查工作;為救災應急工作提供物資、裝備方面的資金保障。

縣地質礦產局:負責救災工作的綜合協調;組織應急調查、災情核實和災害監測工作,并對災害的發展趨勢進行預測;負責協調組織現場應急處理工作。

縣建設環保局:負責災區的供水、供氣、城縣道路、排水等設施的搶修和排險,幫助災區制定和實施重建規劃。

縣交通局:負責組織恢復被毀壞的干線公路、水路等基礎設施;負責組織車輛運送救災物資,組織提供轉移災民所需的交通工具。

縣水務局:負責被毀水利工程的修復和水情、汛情的監測。

縣衛生局:負責組織醫療急救和衛生防疫隊伍,指導幫助災區開展醫療急救和衛生防疫工作,保證災區飲水和食品衛生安全;負責災區疫情監測和信息收集報告工作。

縣商管辦:負責災民日用品的供給,建立采購和供應機制;負責對其他救災應急物資的組織和調運。

縣氣象局:負責提供災害預警所需的氣象資料信息,對災區的氣象條件進行監測預報。

縣電信局:負責組織和協調災區受損通信設施的搶修,保證應急指揮的通信暢通。

縣供電局:負責幫助災區搶修和恢復電力設施,保證災區電力供應。

第十五條災害發生地的鄉鎮政府應當成立相應的救災應急指揮機構。其職責是:

(一)執行上級政府和縣救災應急指揮部有關救災應急工作的指令;

(二)負責組織實施本區域內轉移人口、行動路線、安置地點的具體規劃和實施;

(三)負責自然災害情況的收集、整理與上報工作;

(四)負責自然災害的預防處理、調查核實與上報工作;

(五)安排好災民基本生活,組織災民開展生產自救。

第四章應急準備

第十六條指揮部辦公室及各成員單位,應按照職責分工,制定具體的搶險救災應急行動方案,進一步明確和細化工作任務,逐項落實具體職責,保證搶險救災應急行動有序進行。各成員單位所制定的搶險救災應急行動方案需報指揮部辦公室備案。

第十七條指揮部各成員單位根據各自的應急行動方案,組織相關的專業搶險隊伍,加強崗位業務技術培訓,組織相關的實戰演練。

第十八條鄉鎮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加強《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和地質災害防治科普知識的宣傳,增強公眾的防災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第十九條地質災害主管部門加強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指導和監督,并與氣象機構共同做好地質災害預報工作。各鄉鎮政府和村級組織加強汛期值班和險情巡查工作。建設、水利、交通、鐵路等部門加強對地質災害險情的動態監測。

第二十條各鄉鎮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搶險救災隊伍要有針對性地開展應急搶險救災演練,確保應急救助手段及時到位。已查出的地質災害隱患(危險)點,各鄉鎮要逐點建立群測群防責任制,加強巡查監測和預報警工作,向受威脅人員發放防災避險明白卡,制定應急行動方案,明確預警信號和撤離轉移路線、避險場所。

第二十一條鄉鎮政府要組織有關部門、單位儲備用于災民安置、醫療、生活必需品等必要的搶險救災專用物資。

第五章應急處理

第二十二條發現險情或災情的單位和個人應向當地政府或向地質災害主管部門報告,縣政府接到險情災情報告后,決定立即啟動并組織實施本預案,在指揮部的統一領導指揮下,各成員單位和當地政府及其職能部門,企業單位和個人應全力做好搶險救災工作。

第二十三條接到中型地質災害隱患臨災報告,指揮部辦公室會同相關部門,迅速組織應急調查組趕赴現場,調查、核實險情,提出應急搶險措施建議。指揮部根據險情啟動臨災應急預案命令。

第二十四條應急調查組會同當地鄉鎮人民政府成立現場應急搶險指揮部,并依據需要設立若干工作組,有序組織搶險救災各項工作。

1、調查險情災情,組織專家會商,提出應急搶險救災措施,確定搶險救災方案。

2、根據災害成因、類型、規模、影響范圍和發展趨勢,劃定災害危險區,設置警示標志,確定預警信號和撤離路線,組織危險區內人員和重要財產撤離,情況危急時,強制組織避災疏散。

3、對災害進行動態監測,分析、預測災害發展趨勢,根據險情變化及時提出應急對策,并做好災害突發的報警工作。

4、組織專業技術和施工隊伍,實施必要的應急搶險工程,減緩和排除災害險情發展。

5、民政、公安、醫療、建設、交通、水利、氣象、電力、通訊等部門根據險情情況,做好相關應急工作。

第二十五條災害險情得到有效管制,應解除臨災應急期,確定撤消或者繼續保留災害危險區事宜,提出下一步防災、搬遷避讓或工程治理方案措施,移交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組織實施。

第二十六條發生地質災害,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地質災害主管部門應當按有關地質災害速報規定,及時向上級人民政府或者地質災害主管部門報告。發生中型地質災害,采取以下程序:

(一)指揮部辦公室接到報告后,應根據災情立即派出應急調查組或工作組,趕赴災區調查、核實災情,采取有效應急措施,防止災情擴大,并向指揮部提出啟動災害應急預案的建議。指揮部接到啟動災害應急預案的建議后,應立即召開指揮部緊急會議,進行災情會商,決定啟動災害應急預案。

(二)在災發地成立現場搶險救災指揮部,并根據需要設立若干應急工作組.現場指揮部由縣突發性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指揮部工作組與當地政府共同組成。主要任務:

(1)根據總指揮的指令,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具體組織實施搶險救災工作;

(2)協調現場指揮部工作組和各部門之間的各項應急工作,并督促、檢查、落實;

(3)及時向總指揮匯報災情和搶險救災工作進展,統一向新聞單位提供災情及應急工作等信息,做好宣傳、報導等工作。

第二十七條各應急工作組應當按照應急預案的分工及現場指揮部的指令,有效開展各項應急工作。各應急工作組的組成及任務如下:

1、緊急搶險組

由武警、公安和建設、水利、電力等部門組成。主要任務:

(1)組織搶險隊伍搶救被壓埋人員;

(2)組織動員受災害威脅的居民以及其他人員轉移到安全地帶。情況危急時,可強制組織避災疏散。

(3)對已經發生或可能引發的水災、火災、爆炸及劇毒和強腐蝕性物質泄漏等“次生災害”進行搶險,消除隱患。

2、調查監測組

由國土資源(地質礦產)、民政、建設、水利、交通、氣象等部門組成。主要任務:

(1)調查、核實災害發生的時間、位置、已造成人員和經濟損失,查明災害類型、規模、潛在的威脅、影響范圍、成因和誘發因素;

(2)組織災情監測,適時掌握災情動態,及時分析、預測災害發展趨勢;

(3)隨時根據災情變化提出應急防范的對策、措施并報告現場指揮部。

3、醫療救治組

由衛生等部門組成。主要任務:

(1)組織急救隊伍,搶救傷員;

(2)檢查、監測災區的飲用水源、食品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傳染病的暴發流行。

4、治安、交通管理組

由公安、武警等部門組成。主要任務:

(1)維護災區社會治安;

(2)迅速疏導交通,對災區和通往災區的道路實行交通管制,保證搶險救災工作順利進行。

5、基本生活保障組

由民政、財政、商業等部門及保險公司組成。主要任務:

(1)及時設置避難場所和救濟物資供應點,做好救濟物資的供應、調配和管理,妥善安排災民生活;

(2)協同做好死難者的善后和保險理賠等工作。

6、設施修復和生產自救組

由郵電、電力、交通、鐵路、建設、水利、農業、林業、教育等部門組成。主要任務:

(1)組織搶修受損毀的交通通信設施,保證救災物質運輸、災民疏散和臨災應急指揮、信息反饋通訊暢通;

(2)組織搶修受損毀的供水、供氣、供電、水利等工程設施,保障正常運行、供應和安全;

(3)指導、幫助災區恢復生產;

(4)組織修復受損毀校舍或應急調配教學資源,妥善解決災區學生的就學問題。

7、應急資金保障組

由財政、民政、計劃和水利、交通、建設等部門組成。主要任務:負責應急資金的籌集和落實,做好應急款物的分配及使用的指導、監督和管理等工作。

第二十八條災發地鄉鎮人民政府應根據現場指揮部或者先期到達的調查組(工作組)的建議,及時劃定地質災害危險區和搶險救災特別管制區,并予以公告。

危險區和特別管制區的邊界應設置明顯警示標志,安排巡邏值勤人員;嚴防危險區內進行爆破、削坡、工程建設以及其他可能加劇災情的活動;禁止與搶險救災行動無關的人員、車輛進入危險區和特別管制區。

緊急情況下,在上級調查組(工作組)未到達之前,鄉鎮人民政府應及時劃定地質災害危險區和搶險救災特別管制區,并采取緊急避讓和搶險救災措施。

第二十九條地質災害險情災情已經消除或者得到有效控制,災發地鄉鎮人民政府應根據現場搶險救災指揮部的建議,及時解除災害應急期,撤銷搶險救災特別管制區和原劃定的地質災害危險區,并予以公告。

第三十條災發地鄉鎮人民政府應根據地質災害災情和地質災害防治需要,統籌規劃、安排受災地區的重建工作。

第六章獎勵與處罰

第三十一條在救災工作中,對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或者獎勵:

(一)及時提供險情災害情況,災情預報準確,使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減輕或免遭災害損失的;

(二)出色完成搶險救災應急任務的;

(三)搶救、保護國家、集體和公民財產表現突出的;

(四)開展防災減災科學研究成果顯著的。

第三十二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不按照本預案規定和救災應急指揮部的要求實施救災應急預案的;

(二)不按照本預案規定和救災應急指揮部的要求報告災情,或者虛報、瞞報、假報災情造成嚴重后果的;

(三)有特定責任的國家工作人員,在救災應急期間擅離職守,或者、造成嚴重后果的;

(四)貪污、挪用、截留救災資金和物資的。

第七章附則

第三十三條本預案將根據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應急工作實際,由縣突發性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指揮部適時進行修訂。

第6篇:搬遷工作應急預案范文

一、地質災害現狀

根據年修編的《市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及動態變化,我鎮現查明各類地質災害隱患處,以地面塌陷、滑坡和泥石流為主。其中滑坡隱患點個,泥石流隱患點個,地面塌陷隱患點個。

二、防治總體要求及防治重點

按照“以人為本、明確責任、預防為主,治避結合”的原則,進一步加強地質災害調查、群測群防、監測預警,抓好勘查治理、搬遷避讓和防災隊伍建設等工作,不斷提高全市地質災害的預防和處置能力,最大限度減少、避免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我鎮地質災害類型以地面塌陷、滑坡和泥石流為主。

根據《市地質災害防治規劃(- 年)》,全鎮地質災害高易發區主要分布于交警隊屋邊,村, 村, 村。

上述地質災害隱患是我鎮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重點,所在村要在汛期來臨之前明確防災責任人、監測責任人,編制防災預案,并報鎮土管所備案。同時,每個行政村要對本行政區內的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全面巡查,建立檔案,加強防災減災工作宣傳,落實防災責任,切實抓實、抓好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三、主要任務

(一)重點抓好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梅、臺汛期,是地質災害的多發時段和重點防范期。在汛期來臨之際,我鎮地質災害應急防治領導小組要組織國土規劃、農業水利、交通等相關人員在主汛期到來前,對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內的交通路線、重要基礎設施和重點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一次現場實地檢查,提出具體防范意見,落實防災減災措施。在整個汛期,鎮地質災害防治小組要堅持汛期值班制度,加強應急值守。嚴格執行險情巡查、災害預報、災情速報等制度。一旦出現險情災情,要在鎮政府統一領導下,啟動相應的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立即開展應急調查,提出應急處置措施。對各地質災害隱患點要做好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工作,盡最大可能減少災害造成的損失。

(二)著力強化地質災害應急體系建設

各行政村要立足于防大災、應大急,建立健全統一領導、分級管理、條塊結合、分工負責、協調一致、反應迅速的應急反應機制。進一步細化本村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及操作手冊,組建包括國土規劃、農業水利、民政衛生等部門在內的應急處置與救援隊伍,配備完善應急裝備。高度重視基層地質災害防災能力建設,加強對農村基層地質災害監測員應急能力的培訓。地質災害多發的行政村應根據本地實際,把氣象災害協理員、山洪災害預警員與地質災害監測員有機地整合,平時加強溝通聯系,信息共享。災情發生時,齊心協力、合作防災。進一步加強群測群防工作責任制的落實。重點防治區與重要隱患點的監測工作的相關責任人和負責人的責、權、利要逐一落實,并向社會公布。

(三)繼續做好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勘查治理與搬遷避讓

積極組織開展地質災害隱患的勘查治理和搬遷避讓。因自然因素造成的農村居民點地質災害隱患,要結合新農村建設、下山脫貧和農村住房改造工程,通過加強勘查治理、有序組織搬遷避讓等途徑妥善解決。

因工程建設等人為活動引發的地質災害,按“誰引發、誰治理”的原則,由責任單位承擔治理責任。公路和其他道路建設造成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各級交通、農業、林業部門要在調查評價的基礎上建賬立冊,有針對性地加強防范和治理,保障這些道路建設運營安全。鐵路、水利、旅游開發等工程建設活動引發的地質災害,按照有關部門的職責分工,落實地質災害勘查與治理任務。各地要嚴格施工、監理單位的資質審查,加強治理工程、監理工作的管理力度,確保工程質量。

(四)積極做好山區中小學校舍場址的地質災害防治

全鎮中小學校舍場址地質災害隱患排查工作基本完成。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辦公室要對存在地質災害隱患的校舍場址,組織編制治理規劃,按危害程度進行分類處置,落實各項防災措施。可以應急排險消除危險的,盡快實施應急排險工程;短期難以消除的,應劃定危險區并設立警示標志,編制防災預案,落實防災責任人及日常巡查、監測人員,并因地制宜地開展預案演練;需要工程治理的,按要求實施勘查治理工程。學校要加強對教職工和學生的地質災害預防和救治知識的教育,培養教職工和學生安全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五)進一步加強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的實施

目前,我市新一輪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已公布實施。鎮政府要將規劃目標和防治任務分解為具體的年度計劃,落實防治責任,并實行嚴格的年度目標考核。要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信息化建設,做好地質災害防治信息共享和服務工作。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強領導,明確責任

政府和各行政村要站在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高度,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作為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項重要工作,認真研究、部署、檢查、落實。要以高度的責任感,樹立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無小事的理念,以新思路、新舉措促進地質災害防治由被動防治向主動防治轉變。要建立和完善防災責任制,政府主要領導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落實國土資源、氣象、水利、建設、交通等部門責任,并建立健全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長效機制。

(二)加強監督,落實制度

各有關部門要認真貫徹執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有關制度,積極開展地質災害調查、預警預報,規范地質災害易發區建設工程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強化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監督檢查,確保嚴重威脅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得到及時的調查、勘查、治理或避讓。要嚴格按照”誰引發、誰治理”的原則,落實地質災害治理責任人的治理責任,最大限度地減少人為引發的地質災害。對列入防治方案的重點礦區、交通干線和重點地質災害隱患防治點,當地政府要加強領導、強化責任。鎮地質災害防治領導小組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監督檢查,并將檢查情況反饋給相關責任部門,由各責任部門按職責要求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第7篇:搬遷工作應急預案范文

【關鍵詞】環保驗收;管理檢查;敏感目標;典型行業

The discussion of key point in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nagement review

in typical construction project

Yang rongrong1 Hu ling2

( 1:JiangSu Radi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sultation Center,jiangsu, Nanjing,210019 2: Jiangsu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Nanjing ,Jiangsu ,Nanjing ,210036)

Abstract: To some power, electronic, chemical, ecological and other typical industry as an example,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mpletion and acceptanc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key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examination need to focus on analysis, providing more objective basis for the acceptance for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department.

Keywords: The acceptanc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nagement review, Sensitive target,The typical industry

環境管理檢查是保證環評制度和“三同時”制度得以實現的重要工作,其主要作用是督促建設單位在設計期和施工期嚴格執行相關的各項環保制度,落實環評及批復中的有關環保措施和要求,保證污染治理設施的正常運行。[1]作者結合工作實際,歸納總結環保驗收監測工作中環境管理檢點關注的一些內容,為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驗收及驗收后地方環境保護的日常管理提供一些參考。

1.廠區平面布置變化情況

在項目環保驗收現場踏勘時,首先就要關注廠區平面布置及污染源所在位置,核實是否與環評設計的位置一致。以某火電廠為例,采用SNCR脫硝工藝,廠區內設置了專門的氨罐區。按照環評要求,氨罐區應該建設在廠區西南角的某山坡下,該位置距離廠區東北角的居民較遠,但是實際建設中該氨罐區位于廠區東側,離居民的距離很近,所以需要企業對該問題進行修編環評,核算該位置是否合理。

2.固廢堆場檢查及處置去向核實

以電子項目為例,產生的固廢主要有重金屬電鍍廢液、廢容器和一些邊角料,檢查固廢堆場時應重點檢查幾個方面:

(1)固廢堆場是否按“三防”要求建設;

(2)危險廢物包裝和貯存是否規范、標識是否明顯;

(3)圍堰及廢液收集裝置等設置是否符合要求;

(4)特殊危險品倉庫建設及使用情況。

在固廢去向檢查時,需要重點關注危險廢物的來源、種類、數量,危險廢物去向(處理處置協議),危險廢物運輸、處理處置機構資質,危險廢物轉移聯單。注意轉移聯單中危險廢物種類、數量與危險廢物運輸處理處置機構資質、危險廢物處理處置協議的相符性。

3.事故風險防范措施和應急預案制定情況

在風險防范與安全管理中需要注意風險源的防護工作檢查不僅是要檢查工程建設、設備配備方面,還要從制度及落實、人員及防范知識、領導及責任明確等方面進行檢查。以石化行業為例,石化項目是環境事故高風險建設項目,由于設備維護不夠、人員安全生產培訓不到位、事故發生后對環境風險的控制措施不力等,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石化項目環保驗收監測時需要嚴格檢查公司制定的事故風險防范措施,主要關注點有:

(1)關注建設項目裝置區與儲罐區的圍堰、初期雨水的收集管網等是否按要求設置[2];

(2)是否滿足要求并設置足夠容量的事故池;

(3)是否設置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氣體的自動檢測與報警系統;

(4)是否配備必要的應急環境監測儀器設備;

(5)對存在潛在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隱患的建設項目,是否制定了相應的應急預案,配備和建設應急設備和設施的情況。

石化行業的應急預案制定也應注意檢查是否有以下要點:

(1)預案編制,是否適合項目的實際情況、是否完善;

(2)預案管理,包括預案修訂完善和更新、向當地環保部門備案情況;

(3)預案演練,包括演練計劃、頻次、覆蓋的環境風險源和防范措施、演練效果、存在的問題與整改措施、記錄等情況。

(4)預案聯動,建設項目(或建設單位)應急預案與工業區、當地政府的區域聯動機制建設情況。

4.生態恢復情況核查

以生態類建設項目為例,環境管理檢查需要注重檢查生態影響的環境保護措施落實情況,具體包括:植被的保護與恢復措施;野生動物、魚類保護措施;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土壤質量保護與占地恢復情況等。如公路、水電項目邊坡防護治理、棄土區的平整改造、自然保護區的保護措施等。

5.環境敏感目標的保護措施落實情況

對存在影響周圍環境質量的建設項目,檢查是否落實了環境敏感保護目標的保護措施或處理辦法,有無對環境敏感保護區目標進行過監測。根據環評和批復要求,檢查項目衛生防護距離內是否存在居民搬遷問題,必要時候需要由測繪部門提供有效的距離測繪報告。

6.結語

通過合理又詳細的環境管理檢查,結合工程的基本情況、監測結果和有針對性的公眾調查內容及結論,給出客觀準確的竣工驗收監測結論,并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建議,會使驗收監測報告更科學完整,可以為環境行政主管部門提供更直接、更客觀的驗收依據。

參考文獻

第8篇:搬遷工作應急預案范文

***鎮人民政府

(2019年4月X日)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

根據會議安排,下面我就***鎮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開展情況作如下匯報:

***鎮地處長江南岸,全鎮幅員面積101.52平方公里,境內屬河谷淺丘地帶。近幾年,受強降雨及長江三峽庫區蓄水影響,轄區內地質災害頻發,嚴重影響了群眾的正常生活生產秩序,給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一定損失。為此,鎮政府下大力氣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扎實開展地災防治,主要做好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精心組織,筑牢地質災害防治基礎

(一)堅持以防為主,著力鞏固防治基礎。堅持科學防治理念,去年全年先后開展5次巡查和3次“拉網式”排查,共排查出56處地質災害隱患點,危及253戶883人,其中山地隱患點27處,庫區29處,我鎮結合實際情況科學劃定地質災害易發區和危險區,將56處隱患點納入鎮級預案管理,落實監測和預警人員,制作設立警示標志(牌),劃定危及對象和撤離路線,明確預警和報災方式,發放“防災明白卡”和“避險明白卡”140余份,健全“鎮、村、社、戶”四級地質災害防治責任體系,將防災責任落實到了最基層的操作層面上。

(二)狠抓規范管理,著力健全防災制度。完善地質災害防治會商、汛前檢查、汛期巡查、應急預案、災情速報、監督管理等機制,確保防災工作“分工、任務、要求”三明確。在汛前排查的基礎上,編制了《***鎮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方案》和《***鎮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成立了鎮級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實行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分片定點督導責任制,鎮、村、社逐級簽訂年度地災防治責任書,各監測人還向村委會出具《地質災害監測責任承諾書》。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納入年終目標責任考核內容,明確了責任。

(三)建立部門聯動,多管齊下聯合防災。國土所加強與鎮應急辦、農業服務中心、交管所等部門的協作溝通,建立了地災防治QQ工作群,促進各部門之間的業務交流、信息共享。2017年,對片區地災負責人、各村(居)責任人、地災點監測人進行地災防治專題培訓2次,通過培訓,明確了地災隱患點的監測任務,監測記錄本填寫規范、APP監測軟件上報要求,出現險情應急處置措施等,切實提高了地質災害防治和應急處置能力。

(四)強化宣傳培訓,著力提高防災自救能力。一是組織機關干部、村社干部及地災監測人觀看關于地質災害防治、地質環境保護的專題片,以直觀形式向干部群眾進行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宣傳。二是通過“4·22世界地球日”、及科普宣傳月等活動,發放地質災害防災避險宣傳畫、《地質災害防治知識》等資料300余份、接受群眾咨詢近100人。

(五)加強應急演練,提高防災避險能力。鎮政府聯合***中學開展抗震救災綜合實戰演練2次,參演人數約120人。通過模擬演練,進一步健全了搶險救災整體聯動機制,積累了救援隊伍的實戰經驗,增強了全民防災減災意識,提升了公眾自救互救技能。

二、突出重點,提高地質災害防治水平

(一)著力“避治結合”,消除地質災害隱患。2017年實施了烈火村1組馬安石、關門石危巖,梧桐村1組中壩滑坡等3個區級地災應急治理項目,投入資金77.77萬元,2018年1月全部通過竣工驗收。投資104萬元的***鎮新場鎮庫岸地災治理工程即將開工建設,預計在2018年7月竣工。歇涼村3組油坊處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搶險治理工程已實施完畢。對還未治理的地災隱患點,采取避讓為主的原則,對垮土坡、茶樹灣、青崗堡、杉樹灣4處較為嚴重的地災點群眾詳細宣傳搬遷避讓政策,講解地質災害的突發性、危害性,動員其及時搬遷,并重新發放《搬遷避讓通知書》,目前已有2戶準備搬遷。

(二)加強汛期排查巡查,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在建立健全了群防群測的監測網絡的同時,組織力量對全鎮56處地災隱患點、在建工程開展全方位、全覆蓋、拉網式、滾動式排查,以及應急調查和專業監測指導,做到橫到邊、縱到底,不留死角死面。完成28個區級地災監測站點的告示牌、滑坡體界樁、撤離線路等設施的安裝和建立,制定地災點《防災預案》28套。在鎮財政資金極度緊張的情況下,整合資金約3萬元新購置物資一批,包含半導體高頻擴音器、卷尺、雨衣和便攜式手電筒等設備,完善了物資儲備,增強了應急保障能力。

三、統籌安排,建立完善長效工作機制

(一)抓規劃統籌,鎖定目標任務。結合***鎮“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完成鎮、村兩級《地質災害防治規劃》。注重以小流域或一個水文單元為基礎,編制防治措施,制定防治方案,分年度實施治理,為科學防治地質災害提供了依據。

(二)抓基礎調查,明確防災方向。對***現有地質災害隱患點逐一開展風險評估,摸清成因、類型、范圍和災害現狀。重新建立了《地質災害安全管理臺賬》,分類建檔、分類管理,實現了地災防治工作的科學化、制度化管理。

(三)抓知識普及,提升全民意識。編制***鎮地質災害防治培訓計劃,明確了培訓對象、范圍、內容和方式,并納入了全鎮的培訓總體方案。

(四)抓科學監測,提高防災水平。借助智能手機APP監測軟件和預警信息平臺適時向轄區內的干部、地災監測人和群眾預報在極端氣候條件下發生地質災害的可能性,為有效防災做好準備。

第9篇:搬遷工作應急預案范文

一、今年我市地質災害趨勢預測

根據我市地質環境條件、人類工程活動的強度,結合今年汛期氣象趨勢預測,今年地質災害的發生機率較去年有所增大,預測今年地質災害多發時段主要集中在5月-7月的梅汛期及8月-9月的臺汛期。5月-7月的梅汛期由于長期降雨,土層含水處于飽和狀態,在降水達到一定強度時,極易引發以山區風化殘坡積土體滑坡和公路邊坡、礦山宕面及廢棄礦山崩塌為主的地質災害;8月-9月份臺汛期降雨強度大,由暴雨而引發滑坡、泥石流等突發性地質災害概率大,易引發礦山尾礦壩和廢渣堆放點泥石流,螢石礦采空區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

根據我市地形地貌和地質條件、地質災害時空分布特征以及災害發生歷史頻度和強度,預測我市地質災害發生的重點地區為盆地東部、西北部低山丘陵區。下列鎮是今年汛期地質災害重點:*、*、*、*。重點防災地段是:坡度較陡、風化殘坡積層較厚、人類工程活動較多的山區,交通、水利等大型削坡工程,閉坑礦山采空區,采礦場的開采工作面等。

二、主要任務

(一)做好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的修編工作。上一輪地質災害防治規劃20*年已到期,同時由于我市行政區域的調整,需重新編制地質災害防治規劃。規劃編制要堅持科學發展觀和以人為本的理念,注重可操作性。

(二)做好小流域泥石流地質災害調查與評價工作。在去年開展小流域泥石流地質災害調查和完成外業驗收的基礎上,今年要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目標責任,加快工作進度,爭取在今年6月底全面完成項目驗收,并根據實際,完成防災避險方案的編制。

(三)完善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體系。在現已編制完成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的基礎上,編制完成與應急預案相配套的應急預案操作手冊,并予以。根據應急預案要求,建立和完善統一領導、分級管理、條塊結合、分工負責、協調一致、反應迅速的應急機制,增強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置能力。

(四)做好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工作。要充分利用地質災害調查成果,完善市、鎮(街、區)、村三級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覆蓋地質災害高、中易發區和有災害隱患點的每一個村,落實群測群防責任制,完善鎮(街、區)、村級地質災害應急預案。要建立健全災害隱患點監測技術檔案,開展人員培訓,實行科學管理,提高群測群防工作技術含量與減災防災效果。

(五)災害隱患點勘察治理和搬遷避讓。我市已查明的地質災害隱患點有28處,其中以滑坡地質災害所造成的威脅最大。市里將其中7處列為20*年度重點防治或監測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各鎮(街、區)也要對本行政區域內地質災害隱患進行排查,根據需要,確定今年重點防治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對生命財產有直接危害的地質災害隱患點,組織實施應急排險或進行勘察治理;對處于山區交通不便,工程治理成本極高,且難以有效根治、自然條件不適宜居住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可結合下山脫貧,組織搬遷,避免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三、主要地質災害點防治措施

我市地質災害隱患點28處,其中7處地質災害隱患點危害性較大、穩定性差,威脅人口多,需重點做好監測和防治工作。

(一)*鎮方丘左岸山體滑坡。該滑坡屬古滑坡,土質滑坡類型,滑坡體積約170000立方米。1939年曾整體下滑,1988年至1998年10年間又因暴雨發生多次滑動。滑坡嚴重威脅方丘水庫安全,間接威脅水庫下游50余戶、居民200余人的生命安全,潛在資產300萬元,目前尚處于不穩定狀態。*鎮人民政府要加強日常監測,密切注意滑坡體的變化,設立警示牌,制定應急救援避險方案。

(二)*鎮*村滑坡。該滑坡位于*鎮*村后山,屬于中型淺表層土質滑坡。該滑坡1993年滑動,毀壞民房4間,2006年滑坡體出現整體下滑,滑坡體后緣地表拉張裂明顯,前緣突出,飽水土體蠕變失穩引起滑坡,滑坡體體積339000立方米,目前尚處于不穩定狀態,威脅居民150余戶,潛在資產350萬元。*鎮人民政府要加強汛期監測,設立警示標志,盡早恢復山體植被,采取裂逢填埋、挖溝排水等措施減少雨水入滲,進行前期治理工程建設,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三)*鎮*村滑坡。該滑坡位于*鎮*村后山,屬小型淺層土質滑坡,滑坡體體積約65000立方米。直接或間接威脅人口60戶,約180余人,威脅資產約240萬元。該滑坡形成歷史較悠久,屬古滑坡。1995年5月暴雨后局部產生滑動,損壞民房1間,經濟損失4萬元。近年來較為穩定,地表裂縫基本消失,但由于滑坡體較陡,遇雨仍具有滑動的可能,威脅人口多。*鎮人民政府要加強汛期監測和巡查,并設置警示牌,在滑坡體上方減少人為活動,增加植被覆蓋率,在滑坡體前緣開展截排水工程建設,建立監測點,同時制定應急疏散避險方案。

(四)*鎮仙巖村泥石流。該泥石流以上游的凌塘水庫為形成區,該區地形切割較強烈,巖土物質豐富,1999年4月因突降暴雨,造成泥石流發生,沖毀農田10畝。目前尚不穩定,在降雨的情況下,可能引發泥石流,威脅下游仙巖村居民生命、財產安全,威脅人口30人,資產40萬元。*鎮人民政府要加強汛期、臺汛期的監測工作,做好封山育林,加強水庫調蓄水管理,在山坡修建導流渠或泄洪道,修筑攔擋工程,切斷泥石流下移通道,并制定汛期避險方案。

(五)*鎮朝川村東滑坡。該滑坡位于朝川村東公路邊,據估算滑坡體體積可達110000立方米,屬混合式巖、土質滑坡,滑坡體上拉張裂縫明顯,并見“馬刀樹”等。據調查,該滑坡曾于1958年、1959年產生滑動,1989年7月23日在暴雨沖蝕下發生較大規模的滑動,造成農田毀壞和交通堵塞等,直接經濟損失5萬元。目前該滑坡體處于不穩定狀態,威脅人口60人,資產價值100萬元。*鎮人民政府要加強對滑坡體的監測,設立安全警示牌,保護山林植被,并做好汛期疏竣排險,減少洪水對滑坡體的沖蝕。

(六)象珠鎮西遼村泥石流。該泥石流以西遼村北部山區為形成區,該區溝谷為V形谷,縱坡降較大,碎屑物質豐富,流通區和堆積區界限不明顯,谷口為堆積區。該泥石流在1993年夏、1997年夏及2002年夏雨后暴發過三次規模大小不一的泥石流,造成農田毀壞,民房倒塌、大量牲畜死亡,人員受傷,沖跨鄉村公路2500米,直接經濟損失63.5萬元。目前泥石流形成區環境地質條件不佳,仍存在繼續形成泥石流災害的可能,威脅人口65人,資產80萬元。象珠鎮人民政府要加強汛期、臺汛期監測,加強林業保護和水土保持工作,在形成區一帶緩坡耕地上禁止耕種,在堆積區內修筑導流渠或泄洪道,以調節地表經流,防止溝源侵蝕;在流通區修建攔擋工程切斷泥石流下移。此外,要制定汛期疏散避險方案,落實防災應急避險措施。

(七)*鎮雙溪村地面塌陷。由于螢石礦開采過程中不合理開采所引起,塌陷區面積約6000平方米,塌陷深度10余米至60米不等。由于螢石采礦歷史久遠,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處于塌陷盛發期,導致機耕路損壞,拖拉機掉入陷坑等事故,直接經濟損失約4萬元,間接損失無法估算。20*年,*鎮人民政府對雙溪村地面塌陷危險地段部分進行了鐵絲網圈圍、填埋采空區等初步治理,基本消除地面危險隱患,但未完全消除。*鎮人民政府要加強監測,劃定警戒范圍,設立警示牌,禁止在塌陷區內進行一切大的工程活動,防止工程建設引發塌陷區地面變形、塌陷等事故發生。

四、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實施意見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地質災害防治是事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的大事,各有關部門、鎮(街、區)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作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平安*的一項基礎性工作,認真抓實抓好。認真貫徹落實《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意見的通知》(〔2001〕35號)精神,建立組織,明確責任,切實加強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領導,一旦發生突發性地質災害,立即組織人員趕赴現場,調查災情,做好防災救災工作。

(二)加強動態監測,做好險情巡查和預警預報工作。各有關部門、鎮(街、區)要嚴格實行“汛前檢查、汛中監管、汛后復查”制度,落實好臨災前的預警預報,做到防患于未然。

在汛期來臨之前,各鎮(街、區)要組織有關人員對本轄區所有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逐個檢查,做好監測工作,采取必要防災減災措施,設置防災預警預報信號,落實群測群防責任制,堅持汛期值班、災情速報、通報制度,并根據《*市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及本轄區地質災害現狀,制訂地質災害防治措施和應急預案,認真落實。

國土資源部門負責地質災害防治的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工作,做好地質災害險情的動態監測、巡查工作,完善全市地質災害防治群測群防網絡,一旦發現險情,立即趕赴現場進行調查,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災害發生或災情擴大,并按地質災害災情分級報告的規定,向市人民政府和上一級國土資源部門報告,由市政府決定啟動并組織實施相應的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汛期前要會同建設、交通、水務等部門對我市范圍內易受地質災害威脅的建筑物、交通線路、重要水利工程設施進行一次認真實地檢查,提出具體防范措施。

交通、水務、建設、規劃、旅游等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做好管轄范圍內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氣象部門做好突發性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工作,進一步提高預報的準確率。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乱码字幕午夜无线观看 | 夜夜春夜夜夜夜猛噜噜噜噜噜 |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5388密 | 日韩一级a毛片欧美一级 | 日韩国产欧美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久久久在线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 国产美女作爱 | 鲁丝片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 | 久久综合久久88 | 免费播放特黄特色毛片 |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ffee性xxⅹ另类老妇hd | 日本三级2021最新理论在线观看 | 中国女人毛片 | 日韩亚洲国产综合久久久 | 一个人免费观看日本www视频 | 长腿校花被啪到腿软视频 | 亚洲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99久久综合给久久精品 | a毛片全部免费播放 | 九九九九热精品视频 | 免费一级毛片私人影院a行 免费一级毛片无毒不卡 | 欧美激情性色生活片在线观看 | 国产高清在线观看视频手机版 | 免费看特黄特黄欧美大片 | 久久99视频 | a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a级毛片毛片免费观看永久 a级毛片毛片免费很很综合 | 豆国产97在线 | 亚洲 | 久草视频福利资源站 | 免费公开视频人人人人人人人 | 亚洲男人在线天堂 | 国产一及片 |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 亚洲第一成年免费网站 | 久久福利影视 | 日韩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久久精品男人的天堂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