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反洗錢自查自糾報告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經營指標完成情況
1、保費規模大幅攀升。2018年,XX人壽XX分公司累計實現保費收入10.7億元,較08年增長49.2%,在XX省內老六家壽險公司中增幅第一。在XX人壽全國系統保費貢獻度4.8%,排名第7名。其中,個險新單保費收入8424萬元,同比增長26.5%;銀保新單保費收入7.9億元,同比增長39.2%;其中銀險期繳新單保費收入1.7億,同比增長137%;續期保費1.9億元,同比增長138.3%。
2、考核指標全線達標。2018年,分公司個險標保年度計劃達成率102.3%,系統排名第十一名。銀保期繳保費1.7億元,年度計劃達成率145.8%,系統第四名;躉繳規模保費6.2億元,年度計劃達成率129%,系統第五名。銀行保險于8月30日提前4個月成為系統內第三家躉期繳全面達成年度計劃的分公司。個險13個月累計繼續率84.4%,25個月累計繼續率92.9%,銀保13個月累計繼續率92.2%,25個月累計繼續率97.9%,全面達成總公司考核值。
3、業務結構調整明顯。2018年,分公司新單業務中個人營銷業務和銀行保險期繳業務保費收入達2.55億元,占新單總保費的40.2%,較去年提高21.2個百分點。分紅險保費收入7.62億元,占比71.2%,同比提高48%。
4、涌現出系統內優秀機構代表。在XX人壽全省12家中心支公司中,2018年涌現出3家全國三級機構前十大中支。分別為:XX中支,銀行保險年度期繳保費達3645萬元,列全國第二名;XX中支,銀行保險年度躉繳規模保費1.6億元,列全國第三名;XX中支,銀行保險年度躉繳規模保費1.2億元,列全國第四名。
5、服務能力明顯提高。2018年XX分公司全省個銀險共計賠付1591件,賠付金額563.7萬元,結案件數及賠付金額與去年同期增長21%、77%,完成年度鮮花探視住院報案客戶530位,同比增長5.7倍。
二、2018年主要工作
1、緊扣上級單位經營方針,圍繞年度經營主題,達成了各項工作目標。
在年初全省保險工作會議上,李迎春局長提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防風險,調結構,穩增長,努力實現XX保險業平穩健康發展”的指導思想,并對全年保險工作做出了具體要求和部署。XX人壽XX分公司在認真學習領會保監局文件精神的基礎上,結合總公司“搶抓機遇、專業經營、內涵發展、逆勢成長”的主題要求,以科學發展觀為出發點,制定了“深化專業經營、堅持內涵發展、提高整體實力”的年度經營主題。全年在保監局和總公司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緊密圍繞以上總體要求,扎實開展各項工作,全面實現了年度預定目標。
2、堅持專業化經營,標準化運作,有效的業務推動模式初步形成。
個險方面,推廣周單元經營,加大追蹤力度,前置業務進度。通過一年的實施,每月前兩周的業務進度較上年同期提高了10個百分點。同時,推動標準部、組建設,引導團隊做大做強。規范網點建設,提高機構星級標準。
銀保方面,在渠道經營上堅持專業化、精細化,主渠道工行推進標準化網點建設塑核心競爭力,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提升了美譽度;郵儲渠道相繼推進提升營銷力項目、PSM營銷隊伍共建項目,雙方合作持續深入,期繳保費迅速突破。建行渠道以提升營銷力項目育火種,雙方合作起步順暢。在內部業務追蹤上,按照系統化、專業化、標準化的原則,建立了會報體系、追蹤體系,統一了職場布置,并確定機構、渠道、營業部、客戶經理不同層級人員的工作標準及考核標準,實施差異化資源配置,實現有效激勵。
續期業務方面,明確業務節奏,創新追蹤模式。從年初起,保費部準確把握業務推動節點,明確單元經營節奏,隨時了解業務動態,及時采取相應措施。機構實地督導和月度四次視頻追蹤會掌控指標進度;提倡工作前置,由寬末沖刺型向當月高達成收費模式轉變;針對個險25月短板,創新追蹤模式,堅持專業化經營,制定“321”工程、“925”項目,重點推動三次保單的復效工作。采取“集體下鄉集中拜訪”不放棄每一個失效客戶。定期召開全省新有續收“人慶生會”,明確人的續收利益,強化繼續率對人的重要性。
3、加大培訓力度,完善培訓體系,銷售隊伍體能得到提高。
個險人方面,從每日個險晨訊、每月人考試培訓及新人崗前培訓、每季業務經理輪訓、拓展訓練到頂尖高手的TOP2000培訓,XX人壽以其上下高度一致的行動力,努力為人提供全方位、高質量的培訓。特別是今年6月上旬,XX人壽斥資3000萬打造“才富”精英培養模式,僅XX分公司就創下了XX壽險行業單次培訓規格最高、參訓人員最多、會務組織最嚴密、課程內容最新穎的營銷員培訓。通過多層次的培訓,公司2600余名人100%持證上崗,30%以上大專學歷,月人均產能近6000元,是行業內平均水平的2倍。
銀保客戶經理方面,專業化訓練隊伍,09年在銀保隊伍中大力提倡“構建銀保精英文化、打造銀保精英團隊”,分層級構建精英隊伍,用文化凝聚人、用愿景引導人、用標準激勵人,用支持成就人。通過建立新人制式化培養系統,加強對營業部經理、渠道經理培訓,明確提高客戶經理“三大能力”的培養方向,組建了一支在市場上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專業化經營管理團隊及銷售精英團隊。公司474位銀保客戶經理,大專以上占比67%;月度人均產能躉交保費達12.4萬,期交規模保費達3.3萬,位居行業前列。
續收專員方面,面對全省續收隊伍一半以上屬于新人的現狀,分公司保費部制定了一套系統的培訓方案,包括崗前、銜接、養成、提升培訓、理論和實戰相結合的教材開發、月度制式的專題培訓、形式多樣的情景演練及績優人員經典分享,幫助隊伍垂直成長。通過三大流程加強保單過程管控、通過“一卡兩志”提高拜訪量、通過失效回訪完善保單追蹤環節。強有力的培訓帶來了銷售隊伍高績效的達成。在職單繼續率由年初的87%提升至目前92.3%,繼續率“百分百”由年初的243人上升至目前的400余人,人的續收收入提升逾百萬,全省專員的整體工資較08年人均提升1000元。
4、細化運營服務各項工作,客戶服務水平再上新臺階。
運營客服工作涉及面廣,涉及的問題和對象比較敏感,稍有閃失,將帶來很大的影響。為此,分公司運營服務部對全省運營服務人員明確職責,注重培訓,嚴格考核,運營各項關鍵指標取得了優異的成績。09年全省共處理運營作業30.1萬件,受理咨訴8000余件,電話回訪9.7萬件,回訪成功率99.6%。理賠簡單核實件調查時效控制在2天內,兩日無問題件理賠結案率達98%以上,電話回訪工單結案率系統排名第一。
在具體工作上,2018年實現了新版保單年度報告設計及分發數據的處理,聯合函件局進行新版保單年度報告的設計及年度報告分發數據的處理,使得保單年度報告按照機構、人是否在職、在職人所屬營業部進行順序打印,由人上門遞送給客戶,XX分公司成為系統內第一家實現按照所屬人進行保單年度報告打印的機構,有效支持了業務一線的需求。持續進行標準化服務門店建設,統一全省服務標準、考核及服裝,制作分公司客服中心歡迎牌,全天侯24小時受理客戶業務投遞,減少客戶往返,提高客戶滿意度。在銀險盈盛產品給付來臨之際設計了生存給付宣傳彩頁,詳細介紹了生存給付的渠道及領取材料,并介紹了自動給付的條件,較好的滿足了客戶經理及客戶的需求。同時,針對VIP客戶(期交保費達8萬元及以上或躉交保費達100萬元及以上的客戶)開展附加值服務,贈送特色雜志及生日賀卡、蛋糕;通過制作《理賠之窗》季刊、理賠溫馨慰問信、與合肥市電視臺訪談、受益客戶100%電話回訪等形式擴大理賠宣傳,密切關注手足口病、甲流感疫情等社會焦點事件,開辟理賠綠色通道,對及時報案客戶進行100%鮮花探視,取消定點醫院限制,針對特殊群體提前給付保險金;配置血壓計、血糖儀、體重身高測量儀及相關藥品,為內外勤員工提供健康服務,在客戶服務中心增設了晴雨傘架,體現了公司的人性化服務。
5、加強合規經營,風險管控能力得到提高。
2018年,XX人壽XX分公司在反洗錢專項工作開展、收付費管理,反商業賄賂和反不正當交易,合規經營的宣導培訓,內控制度的完善評估,年度稽核等方面做出了積極的努力,風險管控能力有了進一步提高。
全年在全省開展大型反洗錢工作的自查自糾和宣傳培訓各兩次,制定了反洗錢工作指引,幫助各機構建立完善了反洗錢制度,梳理反洗錢操作流程,督促機構與當地人行保持良好的溝通匯報關系,積極參與當地人行開展的各項活動,蕪湖、XX順利通過當地人行反洗錢現場檢查。
收付費管理上,按照XX保監局文件要求,控制保費金額單筆超過1000元的現金件。將轉帳率納入到續期收費員及各三級機構的重要考察指標中,建議客戶將保費存至公司賬戶,收費員代客戶開戶等多種方法,努力提升轉帳率。同時增加轉帳渠道,在原有工行基礎上,新增了農中建郵四大總對總轉帳渠道,為實現零現金管理邁進了一步。嚴格付費審批制度、規范非常規退保流程、根據付費金額確定各層級領導的簽字審批權限。
內控制度的評估及合規知識宣導培訓上,分公司各部門梳理了公司成立五年來制定的各項內控制度,對不完善的進行修正,對廢除的予以清理,形成了分公司完整的內控制度匯編,給分支機構提供了全面的指導,并根據監管要求對內控制度的“三性”組織各部門進行評估打分。同時,及時對最新監管政策及總公司合規要求進行宣導,尤其針對10月1日后保監陸續下發的重要監管規定,分公司開展了專項新《保險法》宣傳培訓及知識競賽,專門制作學習材料,組織相關崗位人員考試等,提高全員合規意識,確保全員學法、懂法、守法。
2018年,分公司配合集團對省公司、8家開業滿一年以上的中心支公司進行了常規稽核,總體評價較上年有所提高。同時,在集團的統一要求下,分公司組織被稽核單位進行了稽核問題的逐項整改,確保稽核問題今后不再發生。
三、2019年工作計劃
(一)業務計劃
2019年,是XX人壽XX分公司第二個五年規劃的首年,分公司將繼續遵照XX保監局和XX人壽總公司的要求,以科學發展觀為出發點,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全年計劃總保費規模14.3億元,其中,個險新單保費1.1億,銀保期繳保費2.6億、躉繳保費6億,新業務700萬,續期保費4.5億。
(二)重點工作
1、全力達成年度各項業務計劃。
個險:明確全省各層級達標標準,推進達標建設。結合“135”配套組織發展培訓和訓練,“虎虎生威”組織發展榮譽體系的建立,加快組織發展。創新舉辦 “新型”至尊酒會(業務員+客戶),大型主顧開拓活動,VIP精英客戶團隊活動,推出年度特別方案,打造“三高”團隊。
銀保:一是差異化經營渠道。對工行、郵儲、建行、農行及其他渠道根據不同特點及在分公司的地位進行差異化經營,制定不同的目標平臺,采取不同的推動模式、項目運作及產品策略,各個突破,全面開花。二是創新項目形式,全面開發銀行客戶。推動縣級機構標準化建設。三是基礎建設標準化。在銀保金鷹會的運作,培訓訓練體系的建設、會議匯報體系、職場建設等方面提出明確的要求和標準,系統推動。
新業務:完善電銷中心組織架構,擴充電銷人力。建立一整套標準化、規范化的新人育成體系,對入司新人進行分階段的制式培訓;增加線上人員的進階培訓。按照基本法明確每位線上人員的業績目標,建立完善的報表體系,進行每日業績追蹤;堅持周單元經營和月度業務分析例會;加強現場通時、通次管理;適時推出階段性、有針對性的激勵方案。加強質檢管理,定期安排質檢例會,進行優秀錄音分享,同時針對錄音中發現的新問題進行話術研討,不斷完善話術。結合總公司和地方監管部門的要求,對現有質檢管理規定進行補充與完善。
2、繼續加強品質管理,確保續期業務高質量的增長。
一是業務品質管控日常化。業務品質管控流程執行、強化,并建立評估體系;三級機構低繼續率人新契約服務訪談追蹤落實;客戶資料維護流程推廣;加強零現金管理,提升首續期轉帳率。二是規范業務管理。業務管理基礎流程重點監控(三大流程、區域化管理);加強退信管理、完善客戶資料維護流程;細化專員目標管理,相對統一服務區域基準值。三是加大續收隊伍建設。加大內勤培訓力度,開展全省續收內勤內務技能提升培訓班,綜合技能提升培訓班;確定季度培訓主題,深化續收服務專員培訓流程操作,優化崗前、銜接培訓課件,組織新人養成培訓;開展團隊拓展訓練。四是完善督導體系運作。建立督導考核體系,追蹤應收未收清單填寫,推廣二、三次保單追蹤表管理;落實服務專員面訪扣分制度;完善專員活動日志和主管經營日志,上門服務登記卡;精細化周單元達成,做好過程督導,細化專員周單元運作體系。
3、堅持誠信立司的管理理念,提升客戶服務工作。
一是理賠管理,規范理賠作業流程,擴大理賠服務宣傳,持續制作理賠之窗季刊,積極關注社會焦點事件,通過室外廣場咨詢、室內現場理賠等形式加強理賠宣傳力度;積極關注理賠服務創新,提高客戶理賠滿意度。二是客服柜面管理,持續進行門店標準化建設;強化柜員的服務意識。三是強化三級機構管理,加強對中支督核力度和督核頻率,重點加強與各機構個、銀險業務隊伍的溝通;完善中支理賠調查、咨詢申訴隊伍的建設;持續進行機構運營每月KPI指標監控及預警;加強機構運營人員的培訓和學習。四是持續舉辦第五屆運營知識競賽并配合個險和銀險開展客服節。
一、領導重視、任務明確、責任落實
市委關于*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意見將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工作作為了主要工作任務,*市領導干部作風整頓建設領導小組將“加強市場經濟秩序整治、食品藥品的安全監管,著力解決市場經濟秩序不規范、用藥安全性不高、招商引資環境不夠寬松的問題”作為“整建活動”實施“三大行動”的重點內容之一。
市委常委、市長、市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領導小組組長王海林,市委常委、副市長、市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領導小組副組長劉國慶分別在國務院、省政府印發的全國、全省*年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工作要點上批示要求:市整規辦結合我市實際,認真組織貫徹落實。副市長劉國慶、戴紹泉分別在4月12日和2月8日電視電話會議上對我市貫徹落實國務院、省政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進行了部署,提出了具體工作要求。
市整規辦及時將兩位領導的講話印發給了各區縣、市級各部門,并于6月14日和26日分別召開了區縣和市級部門整規工作專題會議貫徹落實國務院、省政府關于*年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工作要點以及全國、全省電視電話會議精神,進一步明確了各區縣、各部門的工作任務。
按照《*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市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三年總體規劃的通知》(自府辦發[*]102號)要求,在*年底,市整規辦印發了《*市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年工作總結和*年工作要點》(自整規辦[*]15號),對*年全市整規工作進行了部署和安排。明確了全市整規工作的指導思想、總體目標、整規工作重點、宣傳報道、基礎建設工作等。做到了早部署、早安排。
二、進一步加大專項整治力度,鞏固整治成果
(一)組織開展節日市場綜合整治行動
為了確保人民群眾重大節假日生活健康和安全,市整規辦分別組織開展了元旦、春節、五一、中秋、國慶等重大節假日市場全市綜合整治聯合行動。據不完全統計,全市節日市場綜合整治共出動執法人員37000多人次,取締各種非法生產經營戶600多戶,查獲各類案件1045件(其中:立案查處334件)。通過節日市場整治,使全市節日期間未發生重特大市場經濟秩序事件,凈化了市場,為廣大人民群眾節日生產生活創造了良好的市場環境。
(二)繼續深入開展食品藥品安全專項整治
由市食品安全協調委員會辦公室(*食品藥品監管局)、市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領導小組辦公室(*質監局)牽頭,組織開展了食品藥品、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各區縣、各部門將食品安全整治作為全年整規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特別是《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出臺后,集中4個月的時間開展了專項整治。在食品安全專項整治中,全市出動執法人員5萬人次,依法查處各類食品違法案件2753件,其中立案查處662件,搗毀窩點49個,取締無證生產經營戶和小食品攤點2366戶。立案查處藥品醫療器械違法案件217件。
1、加大農業投入品及農產品市場整治。農業部門重點開展了農業投入品監管、農產品生產環節監管、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三大環節的執法行動。農資市場監督覆蓋面達100%以上,立案查處案件43件,挽回經濟損失78萬元;共抽檢糧食、蔬菜、水果、茶葉等農產品1009個批次/樣,合格率為96.33%,農產品農藥殘留合格率明顯提高。畜牧部門認真組織實施放心肉工程,深化畜產品無公害基地建設,加強獸藥飼料企業監管,加大動物防疫檢疫及監督工作力度。抽檢飼料產品和畜產品各50批次,畜產品“瘦肉精”檢出率繼續保持為零,畜產品藥殘超標率控制在6%以內;新申報無公害畜產品養殖基地和品種各6個;禽畜產地檢疫率和定點屠宰廠(場)內檢疫率均達到100%;查處各類違法案件45件,取締無證照企業16家;沒收、銷毀不規范獸藥23件(瓶、盒、支),違規產品7.9噸、不安全肉品3.1噸。水務部門組織開展了水產投入品經營市場、化肥養魚專項整治,進一步加強了無公害水產品基地建設和監督管理,開展了水生動物防疫檢疫工作。完成3個無公害水產品基地和10個無公害水產品的申報工作;實施成魚檢疫303批次,苗種檢疫260批次;對全市具有代表性的水域共1萬余畝進行了魚病測報。
2、繼續深化食品加工環節整治。質監部門牽頭組織開展了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并結合本部門職能職責開展了對食品生產企業使用原輔材料、添加劑及食品生產過程的監督檢查,加大了對安全類產品生產企業生產許可證、3C認證違規行為的查處,共立案查處食品類案件75件,其中大要案10件。
3、強化食品流通環節監管和市場整治。工商部門繼續依法清理規范食品經營主體,強化食品安全日常監管;進一步完善農村12315申訴舉報網絡建設;加大食品質量監測和專項抽查力度,深入推進“四制兩查兩書一承諾”的監管模式;以城市社區、農村和城鄉結合部為重點,清理無照經營和查處制售假冒偽劣食品的違法行為。取締無證無照經營1023戶,立案查處食品違法案件104件,搗毀非法食品窩點10個,監測抽查食品166個批次,配備食品快速檢測儀41套,加大了對農貿市場、超市場所出售的食品的定性檢測力度。商務(經濟商務)部門繼續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強化屠宰和酒類市場管理,加強肉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深入開展了屠宰市場和酒類市場專項整治。全市取締非法屠宰點5個,整合關閉16個,查處酒類違法案件11件。我市豬肉質量安全專項整治12月通過國家專家組驗收。
4、深化食品消費環節整治。衛生部門實施了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目標責任制,與工商、旅游等部門建立了餐飲業聯合整治機制,對食品消費環節組織開展了18次專項檢查,食品衛生監督覆蓋率100%,查處無證經營戶282家,整改到位并取得食品衛生許可證195家,取締87家,查處違法行為32起。城管執法部門以整治和規范無證飲食攤點、夜宵攤點、游動攤販和校園周邊小食品攤點的無證經營和占道經營的行為為重點,建立了錯時上班制度,落實了“劃片包干,定人定責”責任制。規范飲食攤點789個(次),取締占道經營飲食攤點314個。鹽政稽查部門繼續實施鹽政執法駐廠監控制度,健全了鹽政舉報制度,組織開展了鹽業市場專項整治。搗毀私鹽窩點1個,立案15件,結案12件,查獲違章鹽12.3噸,查獲無主私鹽3噸多。
5、開展藥品、醫療器械市場專項整治。食品藥監部門加強對藥品生產、流通、使用企業以及醫療器械的監管,組織開展了藥品、醫療器械專項整治。立案查處藥品醫療器械違法案件217件;監測藥品、醫療器械廣告32次,移交工商部門查處違法藥品、醫療器械廣告28個,收繳違法印刷品5623張,拆除違法違規戶外廣告牌1092個;快檢藥品1002批,篩查出可疑品種56個,檢驗出25批不合格藥品;GSP監督檢查覆蓋面達100%;集中焚毀20余噸、貨值80余萬元的假劣藥品。
(三)繼續開展保護知識產權專項行動
各區縣、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保護知識產權行動綱要(*—*年)的通知》和省、市《*年保護知識產權行動實施意見》精神,依法打擊侵犯知識產權違法犯罪行為。
1、開展專利保護及專利執法檢查。市知識產權局深入企業開展調研,指導企業對創新技術加以知識產權保護,其中久大集團公司一次性申請專利6項。堅持以日常檢查與重點檢查相結合的方式,開展了專利執法行動,抽查了各大商場的6000余種商品,查獲49種專利權已失效和66種無法確定其法律狀態的商品,及時進行了通報,并對相關單位提出了具體的整改要求。
2、開展保護注冊商標專用權、打擊商標侵權行為專項行動。工商部門組織開展了保護注冊商標專用權,打擊商標侵權行為專項行動。指導企業新辦理商標注冊63件,其中農產品商標18件;“長城”商標被國家工商局認定為“中國馳名著名商標”,有3戶企業材料上報認定;10戶企業申報“四川省著名商標”,有7戶企業已經初審處于等待認定中;復審認定“*知名商標”65件,38戶企業參加“*市知名商標”新認定;打造“城市名片”,辦理“南國燈城、千年鹽都、恐龍之鄉、鹽幫萊”四件商標注冊,已辦理39件商標注冊;查處商標違法案件200件。
3、開展打擊盜版侵權專項行動。文化部門深入開展了反盜版天天行動,完成了12318文化市場舉報電話區縣聯網工作,健全和完善了文化市場義務監督體系,開展行業自律建設,加強了校園周邊文化市場整治。取締無證經營“黑網吧”18家,取締無證經營電子游戲室30家,收繳搗毀賭博游戲機、電腦板464臺(塊)、收繳非法出版物3600冊、非法音像制品48000多張,立案查處違規網吧82家,治安拘留2人。
4、開展打擊假冒偽劣專項行動。公安部門組織開展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山鷹2號”行動,與煙草部門協作配合,查處制售假冒煙草制品案件26件(其中:立案15件,移送煙草部門行政處罰11件),打掉假煙生產窩點3個,查獲各類假煙11000多條和大量制假設備及假煙標識材料,涉案金額130余萬元,刑事拘留18人,逮捕1人,直接移送4人。煙草部門以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卷煙和非法運輸為重點,堅持日常監督檢查和節日專項整治行動相結合,充分發揮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協作機制,有力的打擊了制售假冒煙草制品違法犯罪活動。查獲違規卷煙1079.74件,查處案件907件,查獲制假窩點5個,販藏假煙窩點10個,移送司法機關刑事拘留19人,判刑2人。
(四)繼續開展打擊商業欺詐專項行動
1、整治虛假廣告、打擊合同欺詐行為。工商部門會同宣傳、監察、糾風、衛生、食品藥監、公安等部門制定了《*市*年整治虛假違法廣告專項行動部門聯席會議工作要點》和《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廣告聯合會審制度(暫行)》,進一步加強了廣告的日常監測工作,加大對虛假違法廣告查處。繼續深入開展了“守合同重信用”活動。共查處各類違法廣告76件,查處合同欺詐案件6件,調解合同糾紛案件10件,幫助157戶企業完善合同管理制度,新發展“守合同、重信用”企業113戶。
各級檢察機關依法批捕合同詐騙案件11件12人。
2、開展打擊非法行醫專項整治行動。衛生部門組織開展了打擊非法行醫和非法采供血專項整治,檢查醫療機構523家,取締無證行醫機構32個,立案查處案件10件,出具監督意見書344份,并對部分農村和城鄉結合部黑診所、假醫生執業行為進行了嚴厲打擊。對黑龍江省牡丹江水泥集團醫院非法承包科室非法行醫行為,給予罰款10000元,沒收違法所得80余萬元和設備一臺。
3、開展打擊商貿活動中的欺詐行為。市商務局、市物價局、成都海關*辦事處等部門根據自身職能職責組織開展了打擊商貿活動中的欺詐行為專項行動。
(五)深入開展治理商業賄賂和反壟斷專項執法工作
工商部門加大對工程建設、土地轉讓、交權交易、政府采購、醫藥購銷、教育等商業賄賂的查處力度,今年立案8件,已結案7件,罰款36萬元。扎實開展反壟斷專項執法工作,特別是對涉及民生問題的供水、供電、供氣、交通運輸,石油化工等壟斷企業的不正當行為進行了嚴厲查處。全年共立案查處68件,案值87.89萬元,罰款56.89萬元。主要典型案例有:*市大安區某供水企業限制競爭(強制收取底度)案;*市某供氣企業強制收取檢驗費的限制競爭案;富順縣某電力公司強制用戶更換電表和濫收費用案;*市沿灘區某燃氣公司濫收費用案。
各級法院依法宣判涉及商業賄賂和反壟斷案件20件26人。
(六)繼續開展打擊傳銷專項行動
按照7月10日全國、全省打擊傳銷集中行動電視電話會議的部署,各級工商、公安部門立即行動起來,市工商局、市公安局聯合出臺了《*市打擊傳銷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并聯合開展了打擊行動。重點打擊“拉人頭”、“團隊計酬”和利用互聯網進行傳銷的行為,搗毀窩點48件,驅散傳銷人員1810人。開展了創建“無傳銷社區”、“無傳銷校園”活動;通過《*日報》、《今日晚報報》宣傳5次,提高廣大群眾防范和抵制傳銷的能力,通過“打、挖、防”工作體系,努力將傳銷消滅在萌芽狀態。
(七)深入開展農資市場專項整治
農業、質監、工商、物價、供銷等部門深入開展了農資市場專項整治。農業部門重點對種子、農藥、肥料開展檢查,強化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源頭治理。農資生產經營企業監督覆蓋面達100%以上,查處案件53件,其中立案查處43件,挽回經濟損失78萬元。收繳國家禁止生產、銷售、使用農藥甲基對硫磷7.2公斤,接待案件7個。質監部門認真開展了農資送法下鄉和打假治劣工作,加大了對化肥、農藥、農機重點區域的整治工作力度。查獲農資違法案件49件,立案查處41件。發放農資鑒別系列資料8800份,接受群眾咨詢620余次。工商部門繼續開展“紅盾護農”行動,維護農資市場秩序。查處各類農資違法案件48件,取締無照經營89戶,受理農資投訴案件117件。沒收不合格肥料25.9噸,農藥70公斤,種子130公斤,農膜1500公斤。物價部門開展了化肥價格和涉農收費檢查。檢查民政、計生、畜牧、建設等涉農收費單位和種子化肥經銷點共244個。發送種子經營戶價格告戒書300份,查出違法所得金額30萬元。供銷部門結合實施的“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對所屬農資經營戶采取了分級負責制,監督進貨渠道,采取不定期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進行處理,配合農業、工商、質監等部門開展了農資市場專項整治。
(八)開展房地產交易秩序專項整治
工商部門為規范房地產主體資格、房地產廣告、展銷、經紀、合同等行為,先后制定了《*市工商局關于開展房地產交易秩序專項整治工作方案》、《關于房地產交易秩序專項整治自查自糾的通知》和《關于開展房地產交易秩序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該系統共檢查經營主體435戶,檢查合同82份,核準登記房地產廣告29個,立案查處房地產違法案件29件,結案20件。房管部門組織開展了商品房預售專項整治,細化了《商品房銷(預)售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的實施方案,嚴格商品房預售許可制度;開通了“*房產168”網站,建立了“經濟適用房和廉租住房建設”公示制度;強化了權屬登記網絡化管理;開展了房地產中介機構專項整治行動等工作,為規范房地產企業一房多買、炒賣房號、捂盤惜售、囤積房源、哄抬房價等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全市辦理房屋權屬登記22024件(其中:注銷登記409件),受理法院、公安等部門查封凍結363件,受理委托查詢350件,受理房產測繪備案139件,共受理投拆舉報42件,已辦結投訴35件。
(九)結合行業特點開展專項整治
市經委組織開展了成品油市場和加油站專項整治;開展了煤炭資源整合工作,嚴格煤炭生產和經營市場準入制度;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依法吊銷6個加油站經營許可證;關閉煤礦15個;分別換發新版煤炭生產和經營許可證49個和61個;查處安全隱患400多起。
稅務部門繼續深入開展了稅收專項整治。國稅部門組織開展了對農副產品加工、汽車銷售、藥品制造、電力、建材等行業稅收專項整治。查處偷稅案件75件,查補稅款、罰款、滯納金共計1226萬元,移送公安機關涉稅案件3件。地稅部門開展了房地產業、建筑安裝業、金融保險業、餐飲業、服務業及娛樂業稅收專項整治,對高收入行業的個人所得稅專項檢查。查結案件155件,查補稅金及附加、罰款共計2737萬元。
物價部門組織開展了化肥價格和涉農收費、藥品價格和醫療服務收費、節日市場、全市豬肉市場、食品價格、食用植物油市場價格等專項整治行動。共查獲案件81件,挽回經濟損失159萬元,發送種子經營戶價格告戒書300份。
質監部門組織開展了建材市場、計量監督、絮用纖維制品、鞭炮生產企業、飲料冷飲、特種設備安全等專項整治行動。查獲案件56件,立案查處40件,貨值金額121.73萬元,
規劃建設部門組織開展了建筑市場專項整治。建設項目報建率、施工圖審查率、招標工程招標和公開招標率均達100%;已清理償付工程款42769萬元,民工工資9494萬元,分別占網上拖欠總額的99.57%和100%;按在建工程施工現場文明施工管理標準責令整改工程55個;報建工程監督、監理、工程質量合格率均達100%;整改安全隱患940處/件。
國土資源局部門組織開展了土地執法百日行動,查處土地違法違規案件專項行動,嚴厲查處土地違法違規行為。查處土地違法違規行為60件,立案查處28件,面積7.67公頃。市監察局和市國土資源局查處省監察廳、省國土資源廳掛牌督辦案件1件。
旅游部門重點組織開展了打擊利用“零負團費”欺客宰客、低價競爭、非法經營和超范圍經營、強制或變相強迫游客消費以及“黑車”、“黑導”等專項整治行動。對星級飯店、旅行社和景區、星級農家樂監督覆蓋面達到100%。全年共接到旅游投訴25起,立案查處3起、調解處理22起、投訴辦理的結案率達到100%,查處安全隱患7起。
成都海關駐*辦事處組織開展了減免稅設備和加工貿易專項整治活動。查獲違規案件2起,案值1190萬元人民幣,已移交緝私部門處理。對加工貿易企業的剩余料件、副產物、邊角料等補稅340萬元人民幣。
交通部門組織開展了機動車維修市場、危化品運輸市場、鄉鎮船舶安全、渡口渡船和低質量船舶等專項整治,共查出安全隱患48起,全市88道渡口經區縣政府審批,19艘單機客渡船舶得到有效整改,17艘水泥、木質船舶已整改完成。
安監部門重點組織開展了煤礦安全、水上交通安全、道路交通安全、公共聚集現場消防安全、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安全等專項整治。查處安全隱患780起,共發出了隱患整改指令書96份,行政處理決定書47份,停產整改通知書45份,查獲案件45件,其中立案查處15件。
審計部門將整頓和規范財經秩序和惠民資金審計作為工作重點,全市完成審計項目116個,審計查出違紀違規資金15,382萬元,移送有關部門經濟案件線索1個,涉案人員3人。
市政府法制辦進一步清理行政審批事項,簡化審批程序,牽頭組織開展了規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行為工作;市司法局開展了規范法律服務市場的活動;市發改委在項目審批環節上,積極鼓勵和支持企業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產業項目;人民銀行*市中心支行開展了反洗錢專項行動。
(十)各區縣結合本地實際組織開展各項專項整治取得成效
各區縣整規辦結合本地特點,在當地黨委、政府的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省、市政府部署的整規工作,積極組織本地區的行政執法部門開展了各種專項整治,取得了顯著成效。
榮縣共搗毀各種非法窩點25個,立案查處案件531件,查獲案件貨值133萬元,挽回經濟損失100萬元,查補稅款480萬元,已移送司法機關案件3件。富順縣共搗毀各種非法窩點12個,立案查處案件727件,查獲案件貨值2685萬元,挽回經濟損失118萬元,查補稅款303萬元。自流井區共搗毀各種非法窩點10個,立案查處案件196件,查獲案件貨值58萬元查補稅款484萬元。貢井區共搗毀窩點12個,立案查處案件104件,案值350萬元,挽回經濟損失55萬元,已移送司法機關案件6件,檢查機關批捕3人。大安區共搗毀各種非法窩點4個,立案查處案件126件,查獲案件金額265萬元,挽回經濟損失230萬元,查補稅款197萬元,已移送司法機關2人。沿灘區共搗毀非法窩點10個,立案查處案件66件,查獲案件貨值144萬元,挽回經濟損失126萬元。高新區共搗毀非法窩點5個,查獲各類案件141件。
三、進一步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市委宣傳部牽頭開展了“百城萬店無假貨”活動,并從對象、地域、內容、所有制性質四個方面進行了延伸;市經委開展了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建設;人民銀行*市中心支行大力推進企業和個人征信系統建設、開展信貸市場企業主體信用評級、拓展非銀行信用信息采集范圍;工商系統繼續完善企業信用分類監管,開展了“守合同重信用”活動;食品藥監、質監部門牽頭組織建立了全市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市房管局建立了中介機構從業人員執業行為信用體系及網上公示平臺;國稅局、地稅局開展了“依法誠信納稅”活動;司法局開展了法律服務隊伍誠信體系建設;成都海關*辦事處開展了報關行業道德教育,建立誠信報關市場活動;農業局完善和細化了農資市場準入制度、完善農資領域誠信檔案與誠信評價制度;旅游局組織開展了“軍警民共建安全文明旅游景區”創建活動;衛生局規范了10余條衛生監督和管理制度,建立每年2次的衛生行政處罰案件評查制度,行政許可和審批事項公開制度,提高了衛生部門在社會的誠信度;供銷社開展了農資公司以及各基層供銷社網點“誠信經營,優質服務”活動。
市整規辦、市委宣傳部、市商務局(市貿促會)、市衛生局、成都海關*辦事處、市國稅局、市地稅局、市工商局、市質監局、市廣電局、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市物價局、人民銀行市中心支行(市外匯管理局)、市企業管理協會、市企業家協會、市中小企業聯合會、市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聯合開展了*年“誠信興商宣傳月”活動。
四、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工作銜接,推動整規工作長效機制建設
我市各級行政執法機關、司法機關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規定》,最高人民檢察院、全國整規辦、公安部、監察部《關于在行政執法中及時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意見》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全國整規辦、公安部《關于加強行政執法機關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工作聯系的意見》。各級行政執法部門和檢察院、法院、公安等部門進一步建立和完善了行政執法部門與司法部門協作機制,聯系會議制度,公安經偵信息聯絡員制度,加強行政監察力度,確保行政執法與刑事執法相銜接工作落到實處。各級檢察機關主動深入到工商、煙草、鹽業、稅務等行政執法部門,深挖立案監督線索。全年共建議行政執法單位移送案件線索6件,均已立案偵查。
通過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各項工作的推進,有力地打擊了各種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犯罪行為。各級行政執法機關已移送司法機關查處33人;各級公安機關共抓獲經濟犯罪嫌疑人147人,刑事拘留79人,取保候審55人,逮捕25人,直接移送14人;各級檢察機關已批捕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案件17件22人(其中:合同詐騙11件12人,假冒注冊商標2件4人,虛開增值稅專業發票1件1人,生產銷售假藥1件2人,非法經營2件3人);各級法院已宣判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案件31件39人。
5月31日,由市整規辦、市檢察院聯合組織市級行政執法部門負責人到宜賓漢王監獄開展了預防職務犯罪警示教育活動。
五、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整規工作的良好氛圍
工商等部門開展了“3.15”宣傳咨詢活動;市整規辦、市知識產權局等部門聯合組織開展了知識產權宣傳月暨保護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市食品安全協調委員會辦公室組織開展了食品安全宣傳月活動,并于今年5月正式開通了*市食品安全信息網;質監部門組織開展了“農資打假下鄉”集中行動日的宣傳活動。
在市委宣傳部的精心組織下,我市各新聞媒體加大了宣傳報道力度。據不完全統計,1月至11月底,《*日報》刊發稿件70篇,圖片10幅,開辟專欄1個——《消費和諧3.15特別報道》;《今日晚報》刊發稿件38篇,圖片15幅;以電臺《新聞時空》、《1009早新聞》和電視臺《*新時空》、《鹽都播報》、《都市全接觸》、《走進生活》等欄目為龍頭,播發整頓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主要報道:廣播消息95條,廣播專稿7篇,廣播專訪4個,電視消息130條,電視專題14期,電視專訪5個。
六、開展調研,溝通信息
市整規辦組織開展了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情況、保護知識產權工作情況的調研。通過調研,初步掌握了我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和保護知識產權工作情況,分析了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來進一步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和知識產權保護的工作思路。在調研基礎上,分別形成了《關于開展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情況的報告》(自整規辦[*]8號)和《關于開展保護知識產權工作情況的報告》(自整規辦[*]8號),上報了省整規辦、市委、市政府,并印發給了各區縣和市整規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對推動我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和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起到了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