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飲水水源保護條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生態文明 水庫水資源 保護
一、基本情況
瀏陽市株樹橋水庫發源于瀏陽市大圍山北麓,截瀏陽河主要支流小溪河形成。1986年10月動工,1990年11月11日下閘蓄水,1991年7月15日第一臺機組發電;2001年3月10日由湖南省水利廳批準為長沙市第二水源,2005年動工,2010年8月29日正式向長沙市供水。
(一)地理位置
株樹橋水庫飲用水水源地位于瀏陽市東部,距瀏陽市30公里,長沙市80公里。水庫面積16050畝,總庫容2.78億立方米,年徑流量5.55億立方米,是長沙市最大的水庫。水源地控制流域面積564平方公里,全部在瀏陽市境內,涉及5個鄉鎮,轄27個行政村,總人口5萬8千多人,林地面積72萬畝,水田4萬7千畝,森林覆蓋率為87%,天然資源好。
(二)水文特征
株樹橋水庫流域處于我省三大暴雨區中的湘東暴雨區,出現暴雨的概率高,強度大,暴雨持續時間一般為1-3天,多年平均降雨量1601mm,最大年降雨量達2165 mm,壩址多年平均徑流量為5.55億m3,多年平均流量17.8 m3/s。受季風環流影響,株樹橋水庫流域降雨量年內分配很不均勻,全流域2-8月一般占全年的77%左右,連續最大3個月降雨量一般出現在4-6月,占全年44%。
(三)水資源概況
株樹橋水庫是一座大Ⅱ型水庫,壩址控制流域面積564km2,占小溪河流域面積的75.30%,壩址多年平均徑流量為5.55億m3,多年平均流量17.8 m3/s,水庫總庫容2.78億m3。流域內各個鄉鎮的水資源分布,如表1所示。
表1 株樹橋水庫流域內各個鄉鎮水資源概況
鄉鎮名稱 多年平均降雨量(mm) 地表水資源量(億m3) 地下水資源量(億m3) 地下水與地表水重復計算量(億m3) 水資源總量 (億m3)
張坊鎮 1601 2.81 0.22 0.22 2.81
小河鄉 1601 1.12 0.09 0.09 1.12
七寶山鄉 1601 1.42 0.11 0.11 1.42
中和鎮 1601 0.11 0.01 0.01 0.11
高坪鎮 1601 0.30 0.02 0.02 0.30
合計 5.77 0.45 0.45 5.77
(四)水源保護區劃分
2005年12月頒布2006年5月1日實施的《長沙市株樹橋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中將株樹橋水庫集水區域劃分為飲用水水源保護范圍,其中包括自然保護區和一級保護區;在一級保護區內劃定核心保護區。自然保護區為小溪河源頭(上洪七星嶺)到張坊鎮小河河口。一級保護區為張坊小河口至株樹橋大壩的水域及兩岸水平外延500米以內的株樹橋水庫集水區域,核心保護區為丁家灣水電站大壩至株樹橋水庫大壩水域及兩岸至第一層山脊線以內的株樹橋水庫集水區域。
二、污染源調查分析及水源地水質狀況評價
(一)污染源概況
株樹橋水庫水源保護區內污染源主要有工業污染(化工、木材加工、食品業)、農業污染(種植污染,主要使用農藥化肥產生的污染,養殖業污染)、鄉鎮生活污染(生活污水排放污染、生活垃圾和糞便)及三產污染(餐館、修理店、醫療衛生)。
(二)水質評價
根據采用長沙水環境監測中心提供的株樹橋水庫流域株樹橋、蔣埠江、丁家灣三個監測斷面2011年監測數據。依據《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評價結果如下:
株樹橋水庫大壩取水口斷面:汛期、非汛期、全年各項目監測指標均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Ⅱ類水質標準,不存在監測指標超標的情況,水質狀況良好。
蔣埠江斷面:汛期、非汛期、全年各監測指標按單因子評價法進行評價,糞大腸菌群全年平均值超過《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Ⅱ類水質標準;此外,總磷指標總體上能達到Ⅱ類標準,但全年出現個別月份超標的情況,其余監測指標達到Ⅱ類標準。
丁家灣斷面:汛期、非汛期、全年各監測指標除糞大腸菌群指標之外,均達到Ⅱ類水質標準。其中糞大腸菌群在汛期和非汛期均有個別月份有超過Ⅱ類標準情況。
(三)流域水污染問題分析
從株樹橋水庫水質現狀監測來看,水庫的三個監測點株樹橋、蔣埠江和丁家灣總體上水質較好,蔣埠江和丁家灣存在個別月份時段糞大腸菌群、總磷超標的現象。根據對株樹橋水庫污染源調查和有關資料的分析,目前水庫的水質環境問題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文面:
工業上污染雖然得到有效控制,但還需繼續加強整治。自《長沙市株樹橋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實施以來,各級政府加大了對株樹橋水庫的保護方面的投入,特別是對周邊工礦企業實施整治,關停了流域內的多家污染企業,并整頓了一些排污大戶,經過一系統的整治,污染嚴重的工業企業基本搬遷,水庫周邊的工業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但來自食品廠和覆膜紙廠的年廢水排放量和污染物排放量還占有一定比例,需要有關部門引進重視。
農業污染嚴重、禽畜、水產養殖業在水庫周邊分布較廣,加上周邊居民的主要農副業,呈現分散廣的特點,對于污染的治理產生了很大的困難。另外,農田徑流污染較難控制,由于農藥的使用,化肥的流失,氮素和磷素等營養物質、農藥以及其他有機或無機污染物質通過農田的地表徑流和滲漏形成水環境污染,大量的氮和磷營養元素隨農田排水或雨水進入庫區,導致水體的營養化,污染水質。農業面源沒有得到全面控制,水體中氮磷指標和糞大腸菌群指標一直是影響水質達Ⅱ類的主要因素。
生活污染逐漸擴大,隨著城鄉的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生活廢水和生活垃圾成了新的污染源。由于沒有排水措施,生活污水直接或間接排放入庫,污染著水庫水體,生活垃圾由于缺乏經常性的管理資金,大部分直接堆放在庫區周邊,在雨水淋溶和沖刷下,絕大部分則通過坡面匯流入河后流入水庫,造成水庫形成了明顯的岸邊污染帶,特別是白色垃圾,對水庫水質造成的影響周期比較長久,處理起來比較困難。
污染治理缺少宏觀控制和整體規劃,鄉鎮行政區之間缺少協調、合作和溝通。對于株樹橋水庫污染源的治理方面,沒有對株樹橋水庫進行過水環境保護、水污染控制的總體規劃,沒有明確的保護目標和任務分解,各鄉鎮行政區之間的污染治理比較分散,沒有形成統一的協調機制,缺少有效的合作和溝通。
另外,水源保護投入沒有有效的資金保障,對于庫區的水源保護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是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
三、實施保障措施
株樹橋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是一個系統工程,牽涉面廣,投入大,任務重,需要各級和各部門通力合作,才能實現。為保證人民群眾喝上干凈的水,政府在認真對待,切實加強領導,采取有效措施;各部門要統籌規劃,做好組織協調工作,層層抓落實,處處有保障。
(一)建立管理長效機制
法律法制保障。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污染防治管理規定》和《長沙市株樹橋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等,這些現有的法律法規是實施的重要依據。有了《條例》,株樹橋水源保護工作有了專門的法律保障和法律武器。瀏陽市人民政府了《關于加強株樹橋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的通告》,水政、漁政部門按《條例》規定委托授權水庫管理局對核心保護區內的水政、漁政進行執法,株樹橋水源地保護有較完備的法制保障。
技術保障體系。從保護飲用水水源地安全的角度出發,制定出具體定量的適用標準體系,如水質安全標準、水量安全標準、監測數據統計報表制度、儲備標準、應急分類、衛生防護帶設計標準以各供水單位的質量管理體系等。
監測與應急體系。建立并落實株樹橋水庫飲用水源地監測預報體系;加強株樹橋水庫飲用水水源地監控系統建設;建立健全水資源戰略儲備體系,建立特枯或干旱年以及水質受到污染情況下的供水安全儲備,建設水質預報和突發水污染事故的預警預報系統,加強株樹橋飲用水水源地監管能力建設。
社會參與體系。利用各種媒體加強宣傳教育,鼓勵和激勵全社會的共同參與。通過信息制度、獎懲辦法、培訓和宣傳制度等,針對不同層面的人群,加大宣傳教育力度。通過報紙、電視、廣播、講座等各種宣傳形式,積極宣傳水資源的開發、保護與城市的生存發展的辯證關系,形成全社會共同保護飲水安全的大趨勢。徹底克服錯誤觀念,牢固樹立環保意識、生態意識、法制意識,促進水庫各項整治措施的落實。
(二)組織管理保障
2009年瀏陽市人民政府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副市長為組長的株樹橋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并將水源保護工作納入政府對16個成員單位和5個相關鄉鎮的年度績效考核。保護區5個鄉鎮相應成立了由書記或鄉鎮長任組長的保護領導小組,明確一名副職任水源保護辦公室主任。在保護區27個村設立33人的護水員隊伍,建立了市、鄉(鎮)、村三級保護網絡。水庫管理局成立3個水源保護專業機構,配備近70人專職從事水源保護工作。構建了較強的水源保護組織機構和齊抓共管的聯動體系。
(三)經費保障
一、水源保護區及上游的概況
尤河水庫保護區范圍東西包括黃土臺塬尤河集水區,南北從水庫大壩至尤河源頭,以及箭峪水庫及其集水區,總面積約255.1km2。保護區分別為一級保護區、二級保護區和水源涵養區,目前尤河水庫向城區自來水南水廠年供水約400萬立方,隨著我市飲水工程投入的不斷加大,南塬深處澗峪清澈的泉水引入市區后,已成為城區居民生活用水重要的補充水源地。
由于我市人均水資源為380立方米,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六分之一。全市年缺水3.4億立方米,渭南城區日缺水量4萬立方米。水資源匱乏已經成為制約渭南發展的又一個瓶頸。
幾年來,為了加強保護區的管理,臨渭區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以及國家環??偩值任宀课摵项C發的《飲用水源保護區污染防治管理規定》等相關法律法規,出臺了《渭南市臨渭區尤河水庫地表水飲用水源保護區污染防治暫行規定》,并在一級保護區周邊設立界樁200個,明確了一級保護區的界限,對保護區的管理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同時,為保證尤河水源涵養林建設與保護工作的有效實施,臨渭區有關部門委托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編制完成了《渭南市臨渭區尤河流域水源涵養林建設等保護工程規劃》。于2001年11月通過了由渭南市計劃委員會組織的有關專家的評審,并由臨渭區人民政府正式批準實施。
二、水源保護區的建設與保護情況
為進一步加強對保護區的管理,建立和理順保護區的管理體制,臨渭區政府以渭臨政辦發(2003)104號文件出臺印發了《渭南市臨渭區尤河水庫飲用水地表水水源保護區建設與保護區工作部門職責》,明確了各部門的分工,促進了建設與保護工作的落實。
(一)區環保局不斷加大對保護區的監管力度,認真把環境保護審批關,確保了在保護區內未建設一家排污企業。督促西南南站改造完成了雨污分流工程,使其污水排至大壩以下。
(二)區水務局在保護區內持續實施小流域治理工程,目前實施的稠水河壩系項目完工后將會使尤河水源保護區上游的水土保持工作躍上新的臺階。同時,區水務局采取有力措施,依法取締了水上游船等娛樂設施,確保了飲用水的水質安全。
(三)區林業局連續數年在保護區的橋南、花園等重點區域實行了飛播造林工程,年均完成飛播造林2萬余畝,在大王、崇凝、河西等重點鄉鎮實施了退耕還林和人工造林,年均完成造林3萬畝,保護區內的25度以上坡地已大部分實施了退耕還林。
今年入夏以來,河西鄉少數村民及城區少數市民在尤河水庫周邊擅自建設以燒烤為主的“農家樂”餐飲項目,經營中產生的污水和生活垃圾,對水庫水源水質安全構成重大隱患,引起新聞媒體的關注。為了保障“讓人民群眾喝上干凈的水”,依據《陜西省城市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環境保護條例》,臨渭區政府已制定清理取締專項行政實施方案,并經8月18日政府專題會議研究通過,將對一級保護區內的違法餐飲項目依法清理取締,于9月25日前已全部取締恢復了水庫的往日平靜。
三、保護區目前存在的問題及思考
一級保護區內居民搬遷問題。目前尤河水庫一級保護區周邊居住人口1000余人。村民們自古依水而居,飲用水以地下水為主,其他生活用水以尤河水為主,尤其是洗浴、洗衣服及其他洗滌均在河中進行,生活垃圾及其他固體廢棄物無固定排放場所,亂堆亂放,經雨水沖刷后直接進入尤河,因此實施搬遷工程勢在必行。搬遷工作量大且需資金,資金由何而來,值得市、區兩級政府深思。整個保護區內的人畜糞便無害化處理(即沼氣工程)項目建設由于未有專項資金,進展緩慢。專項資金到位的快慢,決定搬遷工作及建設項目的快慢。由于西南鐵路從保護區中心通過,未來將會對水源地造成影響。當初在建設西南鐵路的決策中,是否聽取當地有關政府職能部門的意見。保護區的環境管工作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尤河水庫是渭南城區居民生活用水的補給水源地,水庫水質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城區居民的飲水安全和經濟社會的穩定持續發展,不僅需要制定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來規范,還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財力。
四、對策與建議
(一)上級政府,特別是省、市兩級政府繼續在資金和政策上給予支持,加大資金投入,優先安排搬遷、治理項目。
(二)繼續加強對尤河水庫的統一管理和法制建設。在原有的保護水源地的基礎上,加大對監管不力,失職的力度,對造成污染事故的監管責任人,事故責任人嚴厲處罰。
【關鍵詞】青獅潭水庫;水源保護;生態修復;技術;管理;措施
1、前言
青獅潭水庫位于桂林市漓江上游靈川縣,是一座集城市供水、農業灌溉、漓江補水、防洪、發電、生態環境調節等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是桂林市重點應急備用水源地。是桂林市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試點工程“六江四庫四湖一濕地”中唯一一座已建成并發揮重要生態調節作用的大型水庫。水庫水質從建庫至上世紀90年代中期均為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Ⅱ類。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水庫大規模的網箱養魚和旅游度假區的開發,致使水質污染日趨嚴重,已降為目前的Ⅲ--Ⅳ類。為切實凈化水庫水質,實現為國際旅游勝地桂林市提供優質水源的目標,對青獅潭水庫實施水源地保護與生態修復工程是十分必要的。
2、青獅潭水庫水源地水質現狀
2.1水庫水環境評價標準及水環境質量狀況
按照《廣西壯族自治區水功能區劃》要求,青獅潭水庫水質目標為Ⅱ~Ⅲ類,水質評價采用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的Ⅲ類水質類別作為評價基準。桂林水環境監測中心提供的青獅潭水庫的水質情況為:2011年為Ⅱ、Ⅲ、Ⅳ、Ⅴ、劣Ⅴ類水質。其中Ⅱ類為3月,Ⅲ類為1、2、6、11、12月,Ⅳ類為5、7、8、10月,Ⅴ類為9月,劣Ⅴ類為4月。2012年為Ⅲ、Ⅳ類水:其中Ⅲ類水質有10個月,Ⅳ類水質有2個月(即6月、11月)。超標的主要成份為:高錳酸鹽指數、總磷、總氮、PH值。
2.2水華現象頻繁,危機初步顯現
水華出現的時段主要在春夏換季、國慶節前后庫水位較低和氣溫升高的時候。主要特征是水體呈黃綠色,透明度低,有粘滑感,懸浮物多,腥味臭味大,有死魚現象。2011年4月1—7日水庫出現了最寬面積為14平方公里水華現象,占當時整個庫水面的73%,庫面死魚量大,水質達到劣Ⅴ類,速度很快,整個水面幾乎成了藍藻的世界。
3. 水源地污染嚴重的原因分析
3.1大規模網箱養魚是造成嚴重污染的罪魁禍首
2010年7月調查表明:青獅潭水庫水面有網箱養魚226戶2970箱,面積68840平方米,比2005年底增加84%,網箱數量大且增長很快。
3.2旅游休閑度假污染水體,燈光誘捕導致藻類天敵的消失
在庫區周邊和入庫河兩岸有29個休閑山莊,庫區有16個采礦點,庫區生活污水、群眾用于生產的農藥、化肥及生活廢水直接排入水庫,致使水庫水質中氨氮、總磷嚴重超標。2010年7月青獅潭庫區有燈光誘捕魚類設施408處,面積60041平方米,對野生大頭魚、白鯽魚等食藻魚種大量捕撈和誘殺,加劇藻類的泛濫,降低了水庫的自凈能力。
3.3管理體制不明,監督缺位
水庫雖然運行了50多年,但工程管理范圍沒有真正地確權劃界,目前只局限于法律層面文字表述。歷史的情況是:上世紀80年代中期之前由水庫管理單位負責水面養殖,80年代后期由地方政府成立聯合管理委員會負責水面養殖,2005年后基本上沒有單位負責管理。由于缺乏明確的管理主體,庫區養殖和旅游管理基本處于無政府狀態,缺乏有效監管。一些別有用心的養殖戶打著庫區移民的旗號趁機而入,為了一已私利或將來獲得政府的拆遷補償,大肆建造網箱,致使水庫網箱面積呈現爆炸式增長。
4.技術和管理措施
4.1總體目標
工程總體目標:2015年青獅潭水庫水源地水質基本達到飲用水水源的Ⅲ類水標準,2020年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100%,水源地水質基本達到飲用水水源的Ⅱ類水標準,水量和供水保證率達到供水生態規劃目標要求。2025年水源地得到有效保護,水源地水質全面達到飲用水水源的Ⅱ類水標準。
4.2技術和管理措施
4.2.1從源頭抓起,實施水源地隔離防護工程。在保護區邊界設立隔離防護設施,防止人類活動等對水源地水源保護區水量水質造成影響,攔截污染物直接進入水源保護區。在水源地周圍選擇適宜的樹木種類進行營造防護林。在入庫河口設置淤積壩、滲濾池、沉沙池、集水設施和水處理設施等,保護農田不被洪水沖刷,防止洪水把污染物帶到庫中,減少泥沙的淤積。推廣應用太陽能殺蟲燈。重點實施生態護岸、水源地隔離防護工程、水源保護區界標、警示標志和宣傳牌、配套設施建設。
4.2.2從生態凈化入手,做好生態修復與保護工程。一是投放生態魚苗(鰱魚、鳙魚、草魚、鯉魚等),完善水體生物鏈。二是在水庫周邊正常蓄水位225m至多年平均運行水位之間的消落區,種植香根草,保護庫岸,凈化水質。重點在三個鄉(鎮)入庫河段,規劃清理阻水屏、河道內源污泥,河道兩側排污口,疏浚河道,整治河岸垃圾場,增加水體復氧,減少污泥、垃圾、污水進入水庫。主要實施內容:生態修復保護、清障截污、生態護岸工程及建立水源地水生態水質監測系統。
4.2.3立竿見影之策,堅決取締網箱養魚。認真貫徹落實《廣西壯族自治區漓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從切實保護好桂林市人民群眾飲用水安全的高度,把整個水庫水面全部按一級保護區標準進行管理。痛下決心,排除干擾,堅決果斷地把網箱養魚和燈光誘捕設施全部拆除。對非法礦山開采企業、廢舊輪胎冶煉加工及違法建筑進行查封拆遷,對上游及庫區周邊度假村、休閑山莊限期整改,確保污水達標排放。
4.2.4長遠之計,體制改革長效管理。及時研究制定保護青獅潭水庫水質的長效管理方案。成立青獅潭水庫水源地保護領導小組,制定水庫水源地保護管理辦法,建立執法機構,明確責任,落實三定方案,確定人員編制、經費。充分發揮庫區群眾的積極性,推廣有利于水質保護的生態養魚,成立養殖合作社,科學管理,群防群治,有效經營。對庫區生產、生活、基礎設施、社會事業進行實地幫扶,形成長效投入機制。對青獅潭水庫綜合治理和水源地保護納入執法監督考核范圍。嚴格按照《廣西水利工程管理條例》完成青獅潭水庫工程管理范圍、保護范圍的確權劃界,以確保水庫工程的安全管理。
4.2.5啟動民生工程,實現青獅潭水庫向桂林市城區供水。青獅潭水庫調蓄能力大,水量豐富,無論是從水量、水資源的分布情況,還是供水位置和工程地質條件看,都完全可以作為城市供水的首選水源地。實施“引青入城”的最大好處是徹底斬斷“備而不用”的觀念,市民也絕對不會自己在自己的水缸里“投料”。為此,建議市政府及時啟動“引青入城”工程(青獅潭水庫向桂林市城區供水)規劃并擇機實施。使這一福庇子孫后代的工程,盡快地造福于桂林人民。
關鍵詞:農村地區;飲用水;飲水安全
引言: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發展,農村地區的經濟條件以及人們的生活環境都有了明顯的改善,國家大力提倡農村水利工程建設,所以近年來我國大部分農村地區的飲水工程都如雨后春筍般建立。工作人員比較關注工程設計、工程施工以及工程驗收環節,但是很少有地區會建立完善的建后管理體系,導致工程建設完成之后沒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影響工程的正常使用。下文將從當前農村地區飲水供水安全以及飲水工程建后管理工作的開展情況入手,闡述如何提升飲水安全性與工程建后管理質量。
1. 提升農村地區飲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的重要性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面積比較廣,而且以村為單位,管理不夠專業化。從當前大部分農村地區飲水安全工程建設情況來看,許多工程都是因為建后管理體系不科學等問題導致飲水工程不能正常為農村地區服務[1]。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和百姓生活質量息息相關,如果不能保證飲水安全,會對社會穩定性產生影響,所以加強農村地區飲水工程建后管理,對保證飲水安全工程的正常運行及社會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從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問題主要包含下述幾方面;
首先是工程建設項目資金來源問題。因為農村地區的飲水工程投資是通過籌集模式完成的,所投入的資金也是群眾自籌[1],而當前大部分工程的管理模式雖然可以保證工程質量,但是在經費方面的支出也是巨大的,比如建設單位管理費、監理費等,各項費用支出較多。農補性質項目資金來源可以有效避免費用不協調的投資構成導致工程監管力度差,對提升水利工程建后管理質量有至關重要的作用[2]。
其次工程項目建設經費不足也是嚴重影響工程質量的要素之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已經從傳統的解決飲水困難的角度上升為解決飲水困難的高度[3]。越來越高的建設標準代表工程必須要和新農村建設相互結合,不僅要打造精品飲水安全工程,同時還要和道路硬化、村容等相關聯,讓飲水安全工程成為村莊和農村院落亮點工程,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對建設資金的需求量[4]。工程建設難度和工程建設成本的不斷增加,也增加了建設經費。對水性質不達標的一些工程,只能通過水質處理設備或者是從遠方調取水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這兩種工作模式對資金的需求量都較大。
最后是工程建后運行管理難的問題,部分地區的供水量不能滿足工程的基本需求,導致工程不能正常開展,集中供水工程都是讓專業的工作人員管理,通過該方式保證供水率。但是因為集中供水量和設計需求存在差別,所以工程很難正常運行。深水井是潛在危險比較大,如果工程是將深水井作為水源進行施工的,如果出現問題,將嚴重影響工程質量,導致工程不能正常運行[5]。如果要新打井,不僅要消耗時間,還要使用較多的資金,所以會導致工程停止運行的因素比較多。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低下也是影響農村地區安全飲水質量的要素之一,反滲透水處理工程的設備技術含量比較高,需要專業化的工作人員進行維護。但是工程在建設完畢之后,大多是讓農村當地的人來管理維護,而當地的群眾普遍技術水平比較低,這樣會影響工程的運行質量。
2. 農村飲水供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對策
2.1構建科學化運行管理機制
農村飲水供水安全工程建設完畢以后,可以讓村委會通過公開招標的方式來選擇管理者。明確管理者以后,村委會和管理工作人員需要簽訂承包管理協議書,在協議書上明確村委會和管理人員需要進到的職責和義務,并且要通過書面的形式來明確水價基數以及水價調整原則,避免后期工作出現矛盾。雙方要保證消防以及各種公益性質用水的注意事項,讓工程運行及工程管理都有章可循,這樣不僅可以提升群眾利益,同時還可以讓中標的管理工作人員更好的對飲水工程進行管理與維護,保證工程可以呈良性的態勢繼續運行[6]。
2.2從管理要求入手提升建后管理質量
農村地區飲水安全工程管理的基本要求就是將農民群眾飲水安全作為基本保障,提供最為優質的供水服務,始終堅持按照經濟規律辦事的原則來構建適應社會主義發展需求的經濟體制要求,使其更符合農村地區的飲水工程特征,明確工程的產權歸屬和責任主體落實、權責統一等問題,通過各種方式來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使工程可持續利用管理體制以及科學化的運行機制來為社會發展服務,通過計量收費和市場運作等方式保證飲水安全工程可以長期的發揮自身效益。各村的村領導需要將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提升到和建設工作相同的位置,明確各方的責任,狠抓制度落實情況。村委會方面要組建農村地區飲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領導班子,由這部分工作人員來監督承包人收費以及承包人服務工作情況,通過長期不斷的監管,在最短的時間內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不斷的去總結工作經驗,結合自己村子的特點完善協議中的內容,提升工作質量。構建水質監測制度也是提升農村飲水供水安全和飲水工程建設后管理質量的有效措施之一,定期的對水質以及管網末梢位置進行監測可以在第一時間發現存在的問題,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解決問題,提升農村飲用水水質,進而保證農村地區飲水安全性。加強飲用水源保護問題,結合本地區的情況來規劃供水水源保護區并擬定相應的保護條例,在這一過程中要不斷的加強水源地周圍位置排污口管理工作,嚴禁使用有害的花費或者是會影響到水源水質的物品,全面提升水源地水質才能保證農村飲水供水安全以及飲水工程建后管理質量。
結束語:
農村飲水工程的數量比較多,而且分布比較散,區域差異性很大,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工程運行管理工作的難度。飲水安全項目建設和人民群眾利益息息相關,屬于民心工程的一種表現形式。即使工程建設質量達標,如果沒有良好的后期管理體系,也會影響工程效益的正常發揮,情況嚴重時甚至不能造福村民,反而給村民帶來負擔。上文從農村飲用供水安全和飲水工程建后管理的重要性入手,闡述了如何提升飲水安全性及工程建后管理質量,旨在讓工程更好的為農村地區居民服務,促進社會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文玲. 淺論萊蕪市農村人畜飲水供水安全與飲水工程管理[J]. 價值工程,2010,06:168.
[2]楊光釗,謝新華. 淺論農村飲水供水安全與飲水工程建后管理[J]. 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02:30-31+60.
[3]李仰斌. 加強農村飲水工程建后管理 確保工程長期發揮效益[J]. 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13,05:9-11.
[4]權耿東,胡忠權,莫如國. 談西吉縣農村人畜飲水供水安全與飲水工程管理[J]. 農業科技與信息,2014,04:20-21.
Abstract: The "Changbai Mountain International Mineral Water City" is one of the key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clusters of Antu County, Jilin, the "Chinese mineral water town" in the "13th Five-Year" perio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nstructing "Changbai Mountain International Mineral Water City" in Antu and puts forward three countermeasures of strengthening the brand construction, improving the level of factor security and taking the road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ineral water industry in Antu County.
關鍵詞: 吉林安圖;長白山;礦泉水;產業集群
Key words: Antu,Jilin;Changbai Mountain;mineral water;industrial clusters
中圖分類號:P64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03-0061-02
0 引言
吉林安圖天然礦泉水資源稟賦優越,產業發展潛力巨大。近年來,該縣先后榮獲了中國礦泉水之鄉、國家生態原產地品牌示范區等榮譽稱號。從2013年開始,安圖礦泉水產業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其“十三五”規劃明確指出:“重點圍繞打造長白山國際礦泉城,構建優勢產業集群?!钡健笆濉蹦V泉水產能將達1000萬噸、產量500萬噸、產值100億元。本文對該縣打造“長白山國際礦泉城”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提出對策建議。
1 安圖縣礦泉水產業發展優勢
1.1 礦泉水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走進超市,人們往往被一些品種繁多的飲料吸引。殊不知,在歐美發達國家,價格最貴、銷量最多的飲料就是一瓶瓶清澈的品牌礦泉水。目前,全球礦泉水生產國和消費國主要在歐美,年人均消費礦泉水超過100升,其中最高的意大利達到170升。全球年產3億噸瓶裝水,其中礦泉水約占50%。瑞士雀巢公司年產礦泉水約640萬噸,占全球年產礦泉水的4.3%左右,全球排名第一;法國達能公司年產460萬噸,占3.1%左右,全球排名第二①。亞洲的礦泉水年人均消費量遠低于歐洲,但近年來,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對礦泉水需求不斷攀升。在中國,情況也是如此。2014年,我國規模以上礦泉水生產企業超過200家,產量2144萬噸,行業市場規模提高至428億元②。
目前,市場上常見的水飲料為礦泉水、純凈水、礦物質水及山泉水。其中,礦泉水含有國家標準規定的礦物質、微量元素及限定指標,可起到補充人體礦物質及微量元素的作用,有著其他水飲料無法比擬的先天優勢;純凈水是經過處理的安全水,已失去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無飲水的營養作用;礦物質水在純凈水的基礎上添加了礦物質類食品添加劑,不利吸收;山泉水含有一些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但成份含量未達到礦泉水的指標要求。因此,純凈水盡量少喝或者不喝,礦物質水不利吸收,山泉水礦物質含量低,只有天然礦泉水是保持人類健康的純天然綠色飲品,是各類飲用水中的極品。最近幾年,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礦泉水呈現出替代純凈水、礦物質水和山泉水的趨勢。近10年來,我國瓶裝飲用水年均增速一直穩定在20%左右。專家預測,到2020年,我國礦泉水行業市場產量將達到5218萬噸,成為第一大飲用水品種。
1.2 安圖縣擁有優良品質的礦泉水資源 安圖縣位于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長白山主峰坐落境內,素有“長白山第一縣”之美譽。長白山與俄羅斯高加索山、法國阿爾卑斯山并稱“世界三大優質礦泉水源地”,譽為世界“黃金水源帶”。地球表面75%是水,其中1%是飲用水,而“黃金水源帶”僅占飲水儲量的萬分之一。獨特的火山地質條件孕育了火山深層天然礦泉水水系,經過地下千年深層火山巖磨礪,百年循環、吸附、溶濾而成,是安圖縣乃至吉林省具有代表性的特色資源,比較優勢十分突出。長白山礦泉水各項指標均符合國際礦泉水標準,某些指標甚至優于“依云”等世界著名品牌礦泉水③。安圖縣生態良好,清代,長白山被尊崇為龍脈,封禁200余年,形成了茂密的原始森林。目前,已經開發的泉眼均分布于長白山核心區的原始生態環境中,無任何污染。2012年,吉林省政府已劃定了總面積193.45平方公里的長白山天然礦泉水安圖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區劃,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天然礦泉水水源環境保護條例也已頒布實施,對促進安圖礦泉水產業持續快速發展起到重要保障作用,可以說,安圖縣具備發展世界頂級品牌礦泉水的先天基礎。
2 安圖縣礦泉水產業發展現狀
目前,安圖縣已發現礦泉水泉眼106處,日允許開采量56.8萬噸(年可開采量20732萬噸),其中日涌量萬噸以上的礦泉水泉眼有16處。保護區劃定后,為突出產業發展的前瞻性,安圖縣規劃建設了10平方公里的礦泉水產業園區,打造全國乃至世界一流的“長白山國際礦泉城”,確保實現規模集群發展。其總體定位是將園區打造成產業集聚、功能完備、科技領先、環境優美的集工業、旅游、休閑、居住于一體的世界一流礦泉水基地。目前,園區內已落戶廣州恒大、韓國農心、臺灣統一、福建雅客、陜西步長等11戶國內外知名品牌企業和戰略投資者,累計完成投資28億元。入園企業均采用了世界最先進的技術設備,確保產品純凈、天然、無污染。礦泉水生產銷售量2014年為10萬噸,2015年增加到40萬噸。2016年1至8月,園區生產銷售礦泉水50萬噸,同比增長187%;實現產值近8億元,同比增長230%,預計年銷量可達100萬噸以上④?!伴L白山國際礦泉城”這個世界一流礦泉水園區的精彩畫卷正徐徐展開。
3 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盡管安縣圖礦泉水產業發展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還面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都需要認真解決。
3.1 品牌效應不足 長白山礦泉水珠圓玉潤,優于一般飲用水,富含多種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口感、質量可與世界著名品牌礦泉水媲美,部分指標更優。但由于缺乏宣傳,消費者誤認為礦泉水和純凈水無差別,導致其銷量不高。而且全社會對安圖礦泉水的認知度不高,未能形成全國性品牌效應。加大宣傳力度,盡快擴大安圖礦泉水在全國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是目前安圖縣政府亟待解決的問題。同時,長白山礦泉水生產企業若想打破我國飲用水市場維系多年的平衡會有許多困難,企業更應該加強宣傳。因此,安圖礦泉水生產企業要充分展示企業自身形象,在企業社會責任感、產品包裝設計、廠區整體形象等方面強化宣傳,提升企業整體形象,提高市場占有率。
3.2 要素保障能力不足 安圖縣是國家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經濟總量小、綜合實力弱,政府保障經濟發展的能力尚有欠缺。如,礦泉水產業的市場、資本、品牌等要素的內生外聯發展不充分,人才集聚、創新創業等動力趨動欠缺,園區平臺、開放口岸等開發開放硬件建設滯后于發展需求,政府職能轉變、優化公共服務的體制機制有待進一步解決。產業鏈短、附加值低,沒有利用長白山礦泉水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開發附加值高的產品;為礦泉水生產配套的企業偏少,不能滿足企業發展需要。如何建立起與千萬噸級礦泉水項目匹配的運輸方式、銷售渠道等,也是當前政府和企業迫切需要考慮的問題。此外,對水資源的勘察、檢測、鑒定等科研技術落后也制約了產業鏈的進一步延伸。
3.3 開發與保護矛盾凸顯 安圖縣是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項目建設涉及的土地、林地和生態環境保護等剛性約束日益顯現,開發與保護矛盾凸顯。千萬噸級礦泉水項目的上馬極可能會是一把“雙刃劍”,如處理好與當地交通、地理、環境關系,經濟可能極大飛躍,否則就會造成資源的浪費和環境的損耗。如,《t望東方周刊》2014年第22期曾以“礦泉城的隱憂”為題報道了靖宇縣在發展礦泉水產業過程中的環境污染和產能過剩問題。對此,安圖要引起警覺。
4 發展對策
安圖縣礦泉水資源優越,產業潛力巨大??茖W合理地開發利用該資源,對于促進礦泉水產業持續健康發展,促進安圖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笆濉逼陂g,安圖縣在礦泉水產業發展上,要堅持“高標準、高定位,建名廠、創名牌”的發展思路,早日把安圖建成“長白山國際礦泉城”,對此,應采取以下措施:
4.1 加強品牌建設 品牌建設決定產品自身的生命力、市場地位、利潤能力和企業命運。擁有200多年歷史的世界頂級礦泉水品牌――法國依云礦泉水依靠高超的品牌策劃水平,成就了一個品牌的百年傳奇。依云利用自身產品的稀缺優勢,定位于高端消費群,擺脫了與無數大眾品牌的激烈競爭,其品牌策略很值得安圖借鑒。一是發揮政府職能作用,加大品牌創建力度。將品牌創建與文化宣傳緊密結合,找準市場定位,準確體現安圖礦泉水品牌的核心價值理念,制定品牌區域發展規劃,把安圖縣優質礦泉水置于世界級平臺上運作,逐步提高安圖縣礦泉水的國際國內市場占有率,增強國際國內競爭力。二是園區知名企業要加強技術創新和質量管理,建立長白山礦泉水產業集群的聯盟標準,切實夯實質量技術基礎,打造企業自身品牌,努力提升安圖礦泉水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4.2 提高要素保障水平 礦泉水產業園區要為入園企業提供用地、資金、人員保障、基礎設施、發展環境等一系列優質要素服務。高度重視、充分發揮國家有關部委、省州縣政府部門的多級支持作用,按照發展思路,逐個節點地抓好落實;發揮“安圖縣長白山天然礦泉水開發保護委員會”和“安圖縣長白山天然礦泉水開發保護管理局”職能作用,使勘查―開發―保護有機結合起來,保障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利用,實現環境效益最大化;堅持從源頭抓起,強化稅源環境和產品質量,打造零污染保護區;加快推進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移民整體拆遷、建設道路污水等配套設施,3年內達到省級開發區標準。
4.3 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堅持在保護的基礎上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原則,一要建名廠。樹立“品牌招商、招品牌商”理念,設立礦泉水準入開發“高門檻”,積極招引國內外知名品牌企業入駐園區,利用品牌優勢,高效開發礦泉水資源,確保園區規模集群、可持續發展。二是開發保護。開展長白山水源水質的基礎研究和評測,加強對已開發水源地及企業的動態監測和保護,提高水資源開發水平;全面落實計劃開采量和開采范圍制度,科學調配和控制產能,避免企業產能過剩和礦泉水資源過度開發,保證礦泉水資源永續利用;采取突出規??刂啤⒋_定重點保護范圍等措施,加強礦泉水保護;指導和支持企業加強水源地保護建設投入;堅持把治污工作放在首位,嚴禁污水隨意排放。
指導老師:權哲男。
注釋:
①《2014-2020年中國礦泉水市場調研及決策咨詢報告》。
②《2016-2022年中國礦泉水行業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
③世界水權威鑒定機構,德國弗萊森研究所檢測結果報告。
④《吉林省安圖縣全力創建全國知名品牌示范區》。
參考文獻:
[1]孟凡文,金龍吉.安圖礦泉夢[EB/OL]. 2015-12-30.
[2]滕越.依云(Evian)礦泉水品牌策略分析[EB/OL].2012-9-28.
[3]王春榮.徐菲菲.按圖礦泉水產業蓄勢待發[N].延邊日報,2011-7-20.
[4]溫紅麗.針對我市礦泉水發展中存在問題的思考及建議[J].科技展望,2014(23).
[5]劉婷.靖宇玄武巖區天然礦泉水可持續利用研究[D].吉林大學,2015,6.
[6]安圖縣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R].
[7]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