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農業市場環境分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白象方便面;市場營銷;環境
中圖分類號:F2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78(2015)09-0042-01
一、白象方便面的企業市場宏觀環境分析
宏觀環境包含了人口環境、經濟環境、科技環境、政治法律環境、社會文化環境、自然環境六個方面的內容。
(一)人口環境
人口環境是市場的第一要素。人口數量直接決定市場規模和潛在容量,人口的性別、年齡、民族、婚姻狀況、職業、居住分布等也對市場格局產生著深刻影響,從而影響著企業的營銷活動。企業應重視對人口環境的研究,密切關注人口特性及其發展動向,及時地調整營銷策略以適應人口環境的變化。從全世界的角度來看,世界人口正呈現出爆炸性的增長趨勢。我國人口已由再生產類型轉入低生育、低死亡、低增長的發展階段,進入了世界低生育水平國家行列據。世界人口的增長速度對商業有很大的影響,人口增長意味著人類需求的增長,表明中國已經具備了構成大市場的第一基本因素。
(二)經濟環境
經濟環境是影響企業營銷活動的主要環境因素,它包括收入因素、消費支出、產業結構、經濟增長率、貨幣供應量、銀行利率、政府支出等因素,其中收入因素、消費結構對企業營銷活動影響較大。從經濟環境來看,國內生產總值增漲,人均收入增加,意味著消費者的購買力提高。據康師傅去年的財務數據,其方便面、飲品及糕餅的營業額分別較去年同期上升40.10%、26.65%及36.72%。營銷專家李志起對CBN記者表示:“經濟衰退對快速消費品行業沒有很大影響。”所以從經濟大環境來看,是有利白象發展的。
(三)科學技術環境
從1992年康師傅進入中國市場開始,中國人對方便面的認識發生了根本變化。到近兩年面體創新的新寵――五谷道場的出現。可以清晰地捕捉到業內兩種主要創新方式:一是以大企業為主的對油炸方便面調味料的價值提升。二是非油炸面的成功上市。主要體現為對面體的結構性創新。科技將使已經成長壯大的中國方便面行業,獲得更健康的長久發展。
(四)政治法律環境
河南是全國的糧食大省,根據國家農業部的統計數據分析,河南的糧食加工企業發展迅速,白象集團作為一個全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年產值30多億元,為河南和全國的糧食深加工轉化和農業產業化建設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并直接帶動相關企業發展,拉長了產業鏈,在促進城鎮經濟發展中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五)社會文化環境
面食是中華民族優秀飲食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炸醬面、拉面、燴面等面食類食品一直是我國大部分地區特別是北方地區居民日常飲食中的一部分。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人們的飲食生活也被深深地打上了時代的烙印,快捷、簡單、美味和廉價的方便面適應了時展的要求。
(六)自然環境
河南是全國重要的農業大省和第一糧食生產大省。河南糧食總產連續四年超千億斤,占全國糧食產量的1/10,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上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從自然環境看,是有利于白象集團的長久發展的。
二、白象方便面的企業市場微觀環境管理分析
微觀環境主要是從企業自身、消費者、競爭者、行業四個方面來分析。
(一)企業自身分析
白象集團始終堅持“食澤民眾、業潤社會”的經營理念,專心食品,專注品質,以人為本,以食為天,創新領先,塑造健康的行業典范,不斷刷新面食主張,引領新食界。白象的發展促進了全國糧食深加工轉化和農業產業化建設,并直接帶動了面粉廠、造紙廠、紙箱廠、精裝紙公司、調味料公司和運輸公司等近千家企業的發展,也促進了城鄉經濟發展。白象集團為促進國家的“三農”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消費者分析
在問及消費者主要在什么情況下吃方便面時,有近四成的消費者回答是“時間緊”,占到38.4%,其他幾種情況基本上都不超過10%。表明現在吃方便面的消費者中,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是因為生活節奏快、時間緊所以才選擇,而方便面正是具有方便、快捷的特點。隨著人們對營養膳食愈加重視,白象集團在保證方便的前提下,使方便面更加符合人們追求營養的需求。
(三)競爭者分析
方便面市場的集中度是非常高的,僅康師傅和統一兩個品牌就占據了整個市場份額的48%。康師傅在市場份額(全國27%以上的市場份額)和忠誠度上都占據了絕對優勢。統一是惟一一個有實力能與康師傅抗衡的品牌,但它的品牌忠誠度與康師傅的差距還是比較大。二者的產品線非常相似,不僅在方便面市場上,在其他市場上也是強勁的競爭對手。白象集團能夠正確認識現在的競爭――雙贏,從而使自己占有有利之勢。
(四)行業分析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公布的中國面制品產業發展報告顯示,方便面在產量下滑10%的基礎上進一步出現3.94%的下跌,成為構成中國方便食品制造業的四個主要板塊中唯一落寞的板塊。同期公告的統一企業數據也不那么讓人欣慰,方便面業務連續三年下滑。但目前中國方便面產量仍然占全球的50%,中國人消費掉的方便面占全球總量的三分之一。
通過以上的市場環境分析,我們可以看到,白象集團方便面產業是有發展空間的。從宏觀環境來看,雖然面對一定的威脅,但機會是非常多的。從微觀環境來看,白象更是擁有很多自身的發展優勢。
參考文獻:
[1]羅黨論.市場環境、政治關系與企業資源配置[M].經濟管理出版社,2010.
關鍵詞:金融主體;利率市場化;行為偏好;價值判斷
中圖分類號:F8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14)10-0005-02
隨著利率市場化制度安排的落地,能否促使金融主體更好的服務于實體經濟發展,已成為業界和學術界十分關注的問題。在前不久整治商業銀行亂收費的活動中,也告訴我們一個事實:金融主體基于自身的利益偏好,難以在市場機制作用下自覺形成這種服務意識。當然也需要注意到,亂收費現象的發生是建立起利率管制下,以及同業同質化競爭態勢下的,從而在利率市場化下的多元競爭態勢下或許能得到糾正。
然而無論怎樣,金融主體的行為偏好應聚焦于實體經濟的發展上,這種聚焦應在三個方面來促成:(1)金融主體之間的競爭態勢使然;(2)金融主體與實體經濟主體的競爭態勢使然;(3)實體經濟主體之間的競爭使然。由此,這也就構成了本文立論的出發點。
基于以上所述,筆者將就文章主題展開討論。
1 利率市場化下的市場環境分析
結合本文的主題,這里的市場環境分析主要從競爭環境入手,來為下文的偏好解構進行鋪墊。
1.1 金融市場的競爭環境
金融市場中的競爭環境主要從兩個方面來考察,即金融主體之間和金融主體與企業之間。對于前者而言,無論是在負債類業務還是在資產類業務上,金融主體之間都將發生激烈的競爭過程,從目前已經出現的現象便是以“非價格競爭”為手段的同業競爭日益激烈。非價格競爭主要包括:服務質量的提升、服務對象的精細化、服務項目的個性化等。需要指出,在外資銀行大舉進入國內市場后,這種倒逼效應也促使了這種非價格競爭偏好強度的增長。
1.2 產品市場的競爭環境
在資金存量稀缺的狀況下,產品市場中必然發生著實體經濟主體之間的競爭過程。拋開關系性影響力不論,實體經濟主體之間的競爭必然抬高商業銀行的貸款利率,從區域范疇來看這時存在著一對反作用力:即本土金融主體抬高利率的作用力,和外部區域資金涌入所導致的降低利率的反作用力。此時,那股力量占據上風,便是一個系統性問題了。
2 分析基礎上的金融主體行為偏好解構
在以上分析基礎上,金融主體行為偏好可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解構。為了更具體的進行問題探討,這里以國有四大商業銀行為考察對象。
2.1 金融主體的行為目標方面
在企業化改造后的國有商業銀行,其行為目標應屬于多元函數類型。其中,追求經濟效益必然是當前最為重要的目標,在此基礎上執行著央行的宏觀調控安排。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金融主體的行為目標并無法直線型的導入盈利目標,而是通過“服務質量目標――盈利目標”的內在邏輯來建構。這一內在邏輯的形成,應主要受到同業競爭態勢的影響。
2.2 金融主體的行為手段方面
之所以在上文提到,金融主體將會以非價格競爭作為主要競爭手段,主要出于這樣幾點考慮:(1)現實表現已經呈現出這一趨勢;(2)非價格競爭將能建立起同業差異化特點;(3)利用利率調節來改善盈利目標的實現,其風險性較高。然而,在實施非價格競爭的過程中,金融主體也將嚴格管控自身的實施成本。
2.3 金融主體的行為控制方面
“控制”作為一種職能包含著: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等三個環節。利率市場化過程也是金融主體經濟行為的市場化過程,從而大量的市場風險都依賴于主體自身的防御措施。特別在目前允許商業銀行破產的制度安排下,這種風險控制偏好也就日益增強了。
3 解構基礎下的價值判斷
根據上文所述并在解構基礎下,支撐實體經濟的價值判斷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理解。
3.1 面對經營目標的價值判斷
目前存在著一個有趣的現實,即互聯網金融產品大受消費者的追捧(如余額寶),這就更為加重了傳統金融主體的經營壓力。關于這一點,也從媒體的報道中傳遞出來。由此,面對經濟目標的價值判斷必然更加注重自身的業務再造能力,以及開展精細化、個性化服務的業務能力。這些目標的實現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即適應金融市場競爭度提升后的環境變化。
3.2 面對同業競爭的價值判斷
國有商業銀行之間并未形成同質化競爭態勢,這與各自的發展沿革有關,這也與政府和國企部門的經濟聯系有關。然而,在利率市場化推進下必然會提升這種同質化競爭程度,從而建立起各自業務的差異化特質便成為需要。由此,面對同業競爭的價值判斷應首先以非價格競爭為導向,并配合著區域差異化的利率水平為補充。可見,利率市場化并不一定意味著利率完全的市場化波動,這也是風險管控的必然。
3.3 面對客戶需求的價值判斷
面對客戶需求的價值判斷,便涉及到服務質量和風險防范兩方面的內容。上文已經就前者進行闡述,這里主要就后者進行闡發。事前控制在于嚴格審核實體經濟主體的各項資質,并對它們的項目進行市場需求方面的評估,這直接關系到其能否按時還款的問題。事中控制在于,建立內部的資質審核流程,并對貸款資金的使用進行跟蹤監管;事后控制則在于,識別出VIP客戶和普通客戶群體,從而為以后的業務營銷提供側重點。
4 問題的拓展
最后,這對中小股份制銀行進行問題的拓展,從而充實本文的主題:
4.1 中小商業銀行治理結構的完善
中小商業銀行作為區域性股份制銀行,其承擔著支撐當地小微企業發展的重任。從現階段有關文獻的闡述中可知,諸多作者都十分關注創新中小商業銀行的業務模式,而忽略對其風險管控的思考。筆者認為,中小商業銀行將受到關系型影響力的影響而存在著人為風險,因此其需要完善自身的治理結構。完善治理結構的方法主要在于,在權責對等原則下提升部門績效考核力度。
4.2 中小商業銀行識別能力的增強
利率市場化將增強金融市場上的競爭壓力,對于中小商業銀行而言將受到國有、外資銀行,以及民間金融機構的雙重夾擊。因此,中小商業銀行需要識別出VIP客戶,根據客戶的需求偏好定身打造服務內容,從而鎖定有價值的客戶并減少客戶流失。可見,這些都是利率市場化下金融主體支撐實體經濟的價值判斷。
不難看出,利率市場化推進下中小商業銀行的價值判斷,應著力于本身治理和經營能力的提升,最終適應金融市場自由度環境的增強。對此,也應引起其它金融主體的重視。
5 結語
本文認為,在借助利率市場化下的市場環境變化,應能在利益偏好的驅動下糾正金融主體行為上的偏差。具體的價值判斷包括:面對經營目標的價值判斷、面對同業競爭的價值判斷,以及面對客戶需求的價值判斷。
參考文獻
[1] 沈阿平.我國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應對利率市場化的具體策略[J].商情,2013,(46).
[2] 余傳清.利率市場化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影響分析[J].商情,2013,(15).
關鍵詞:特色農產品;直播帶貨;十堰市;旅游業
1十堰特色農產品市場環境分析
1.1市場需求分析
采用SWOT分析法對十堰特色農產品市場環境進行分析。SWOT分析法是立足于內外部的競爭現狀和競爭過程進行客觀分析,系統了解目前十堰特色農產品市場的境況。1.1.1內部因素之“S”優勢區位優勢明顯,十堰市位于國家中部地區、西北經濟帶、西南地區三個部分的結合地區,與湖北、重慶、陜西、河南交界,擁有便利的交通,農產品運輸快捷;網絡直播營銷手段新穎,吸引力大,受眾廣;利用線上銷售模式,擁有更顯著的競爭力;農產品種類豐富,有香菇、黃連、木耳、柑橘等。1.1.2內部因素之“W”劣勢農產品存在季節性,淡旺季銷售差異明顯;疫情使春耕面臨壓力,農業生產所需物資的購置路徑不夠通暢,農事活動無法順利開展;市場知名度欠缺,競爭力不夠;農產品保鮮難度大,保存不便捷;運輸過程中的損耗較大。1.2.3外部環境之“O”機遇國家對創新創業與“互聯網+”經濟發展模式大力支持[1],創新創業在中國正處于初步發展階段,再加上政府政策的鼓勵和支持,全社會大力提倡“雙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當下“互聯網+”模式對中國經濟發展影響巨大,由此直播銷售農產品的發展前景良好,利潤空間極大;國家扶持十堰市打造“車都”“香菇之鄉”“水都”等;促進實體銷售企業與電商平臺的緊密合作,充分挖掘線下銷售方式的差異化、針對性的特點,引導實體銷售店與電商平臺的有效結合,推動實體企業和網絡銷售市場的聯合發展;為應對疫情,國家采取相應的政策促進農業經濟發展,并減免農業信貸擔保相關費用,快速撥付農業生產救災資金。1.2.4外部環境之“T”威脅和周邊銷售同類農產品的企業競爭,競爭壓力大;部分地區的封路政策使水果蔬菜運輸困難,保質期較短,堆積過多容易腐爛變質,滯銷現象嚴重;部分地區人們對湖北省境內的農產品信任度不高,擔心感染病毒,不敢大量采購湖北省的農產品。
1.2市場定位
根據對當地狀況的了解,通過分析其產品特色、地理位置等可以知道,采取新型網絡直播營銷方式來銷售當地特色農產品,其客戶源主要分為兩部分:(1)新型的線上目標客戶,包括青年學生和中老年群體,其中青年人占大部分,對互聯網的運用較熟練[2]。(2)傳統的線下目標客戶,包括城鎮居民和旅行社客戶,其中老年人居多,對網絡直播銷售產品的新型購物方式較陌生。
2十堰主營特色農產品種類
根據十堰目前所擁有的旅游產品類型和加快十堰農產品銷售速度的要求,重點開發“互聯網+農產品”營銷模式,銷售農產品及體驗性旅游產品[3],主要產品有以下七種。(1)武當道茶:湖北省十堰市的特產,依托于武當山的道教文化共同發展,受到道教文化的熏陶,競爭力強,是全國茶葉的典型代表,具有健腦益腦、減肥降脂的功效。(2)十堰房縣花菇:頂部呈棕褐色,花紋斑駁,其中含蛋白質、氨基酸、微量元素,具有健脾開胃、化痰理氣的作用,多年來被人們視為促進身體健康的補品。(3)房縣黑木耳:十堰的房縣是在全國赫赫有名的黑木耳栽培生產地區,是有名的“木耳之鄉”,十堰市的黑木耳產量占湖北省總產量的一大部分,在全國也占有相當大的比例。因其顏色鮮亮、肉質豐厚、質量上乘、營養豐富,在國際國內市場贏得“房耳”的贊譽。(4)丹江蜜橘:其生產培植規模超過2萬hm2,年平均產量突破30萬t,柑橘已經成為丹江口地區農村居民增收的主要產業,丹江口擁有“中國柑橘之鄉”的贊譽。(5)竹溪縣黃連:1956年,總理親自授予桃源鄉錦旗,該地區被國務院評為中國黃連之鄉。竹溪縣黃連含多種生物堿,有清除濕熱、干燥及排解相關毒素的功效。(6)鄖陽紅薯粉條: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特產。鄖陽產出的紅薯果實較大,美味可口,含有豐富的淀粉。鄖陽紅薯粉條不受水煮時間的限制,不會糊湯,不會粘在一起,口感極佳。(7)板橋五香豆干:最初由鄭板橋的廚師制作而成,鄭板橋告老還鄉之后一直傳承到今天。為了紀念鄭板橋,百姓就把這種豆干命名為板橋豆干,也是明清兩代皇家朝廷的專屬貢品。
3十堰農產品“B2C”直播帶貨營銷模式
十堰農產品“B2C”(BusinesstoCustomer)直播帶貨營銷模式,就是農產品相關的企業部門通過網絡銷售給個人消費者。十堰企業直接將農產品推上網絡直播帶貨銷售,并提供充足資訊與便利的接口吸引消費者選購[4]。此營銷模式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3.1直播+電商
這種銷售模式是直播最常用的,利用拼多多直播、淘寶直播等平臺進行農產品的銷售,電商平臺使用的較多,產生的相關流量也較多。KOL(KeyOpinionLeader,指網絡上在某方面很有影響力的那些人)的引導更能影響消費產出,效果顯著。
3.2直播+會
直播平臺結合農蔬產品的新品會成為推廣新產品進入市場的另一個可觀出口。在直播產品會的同時,結合其他相關途徑,將直播過程中產生的流量轉變為效益。
3.3直播+互動營銷
直播與社交軟件相結合,吸引社交軟件的粉絲參與直播活動,同時,通過直播反作用于吸引流量,引起社交平臺粉絲的評價與反應。利用相關軟件招募粉絲參與直播節目,滿足大眾的好奇心理。
3.4直播+廣告
改變傳統廣告促進銷售的方法,在具有吸引力的直播環境中,結合觀眾的直接評論,自然地進行產品和品牌的共同傳播,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形成訂單。
4十堰農產品直播帶貨營銷策略
4.1網紅直播營銷策略
采取“產品體驗+直播植入+網紅明星背書”的營銷策略。在直播過程中的產品體驗,是由主播對產品的加工、擺盤展示及親自試吃決定的,能夠使觀眾對產品質量有粗略的了解;網友真實的產品體驗取決于收到貨物后的評價及意見,這時顧客能夠真實地感受到產品的質量。直播植入是在美拍直播、映客直播、抖音直播、淘寶直播等多個平臺進行宣傳,獲取直播流量,提高網友對產品的認知度,在直播過程中對農產品進行介紹,說明產品食用的好處,引導網友購買,增加產品的銷量,獲取收益。網紅明星背書是利用擁有一定流量的網紅人物對產品進行擔保、證明、代言,能夠很大程度上提高產品的知名度,產品的質量也能夠得到保障,促進農產品的銷售,在直播過程中獲得更多的粉絲與訂單客戶[5]。
4.2差異性營銷策略
在進行網絡直播之前,可以將整體市場劃分為學生群體、中青年群體、老年群體等若干細分市場,針對不同的群體制定不同的銷售方法。將十堰不同功效、不同價格的農產品,采用不同的廣告主題進行宣傳,就是采用的差異性營銷策略。網絡直播帶貨,其中的收入可以是粉絲贈送禮品帶來的收入,可以是流量變現產生的收入,還可以是農產品銷售帶來的收入,結合當下多元化的方式盈利,增加團隊的收入渠道。隨著直播帶貨的發展,許多專業化程度不高的直播群體會被淘汰,而專業性較強的團隊會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歡迎。慧游十堰的直播帶貨團隊,通過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和解決困難的能力,向專業化方向發展。
4.3創新性營銷策略
團隊將網絡直播銷售與疫情后扶貧和帶動就業工作結合起來,為疫情后解決農產品滯銷問題提供了一種可行的方案,為農村增加一條經濟來源。網絡直播銷售產品是一種組合型的營銷方式,具有多種形式和功能:靈活多變+直觀感受+限時銷售+好奇心+沖動性購物+明星代言+網紅背書。不同于傳統的銷售,它有更多的直觀性、可試驗性,是綜合感非常強的一種銷售方式。在疫情防控的環境中,“直播帶貨”作為一種線上新型的購物方式,正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和重視。消費方式不斷更新,線上購物與消費彌補了線下購物的一些不足,起到了擴大內部需求、促進人們消費的作用,并展現出強大的內生動力。網絡直播帶貨的受眾不同于線下銷售的有限區域對象,而是面向全國更多人展示直播產品的價值,運用簡潔明了的話語及產品測試,勾起觀眾的購買欲望。農民也可以當主播,這對于疫情后十堰市農村來說,是解決農產品滯銷、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和方法。
4.4脫貧營銷策略
直播帶貨促進滯銷農產品的銷售,帶動相關產業鏈的合理運行,特別是在疫情防控期間,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一方面促進了貧困地區產業鏈的復蘇和運行,促進了貧困地區農產品的銷售,拓展了貧困人口增加收入的途徑和渠道;另一方面也讓城市人口接觸到了原汁原味優質的特色農產品。2020年受疫情影響,十堰鄉村許多特色農產品滯銷,產品堆積腐爛變質現象嚴重。本項目通過網絡直播著力銷售十堰特色農產品,促進滯銷農產品銷售,減少疫情造成的經濟損失,增加農民收入;在采購、包裝、銷售農產品時,聘用當地村民,帶動鄉村村民就業,促進十堰農民脫貧致富;利用直播對這些中小商戶進行宣傳推廣,促進中小商戶的發展。
5結語
面對全國流行的網絡直播帶貨,通過這次直播銷售特色農產品,將十堰農產品銷售到全國,對十堰的農產品進行宣傳,讓更多的人了解到十堰農產品的優良品質,同時提高十堰市旅游業的知名度,促進今后的旅游業品牌建設。通過網絡直播對農產品進行銷售,降低農民的損失,促進滯銷農產品的銷售,并且提供例如產品采摘員、包裝工人的就業崗位,增加農民的經濟收入,幫助農民脫貧致富。
參考文獻:
[1]馬珂琦.“文化小康”視域下新時代鄉村振興路徑探析[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19(3):18-26.
[2]梁書瀚,傅琳.鄉村振興戰略視野下農村大學生返鄉創業與新農村建設[J].農業經濟.2019(1):122-124.
[3]郝丹璞.中國與新西蘭鄉村旅游優勢比較分析[J].世界農業.2018(9):203-207.
[4]鄧燕玲,高貴武.直播帶貨帶來了什么網絡直播帶貨的機遇與思考[J].新聞與寫作.2020(7):95-99
關鍵詞:返鄉農民工;創業環境;AHP模型;模糊綜合評價
中圖分類號:F32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07(2012)06-0007-08
隨著西部大開發的深入實施和投資環境的改善,西部從農民工外出打工的流出地轉變為返鄉農民工的聚集地,解決好返鄉農民工再就業問題成為西部各級政府所面臨的重要任務。自主創業是解決返鄉農民工再就業問題的方法之一,由于受到文化水平、專業技能、資金等方面的影響,返鄉農民工創業成功率較低。除了創業者個人因素外,創業環境也是創業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正確分析和評價西部返鄉農民工的創業環境,探究其創業環境中存在的不足,對于合理優化返鄉農民工的創業環境,提高其創業的成功率,增強西部地區經濟活力,發揮當地資源優勢都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在構建西部返鄉農民工創業環境評價指標體系的基礎上,運用陜西省、四川省的實地調查數據,對西部創業環境進行評價,并比較和發現兩省創業環境的優勢和不足,為改善和優化西部返鄉農民工創業環境提供政策建議。
一、文獻回顧
國外對創業環境的研究起步早,理論研究比較全面。有兩個最經典的創業環境模型,即五維度模型和GEM模型。五維度模型是Gnyawali和Fogel在1994年提出的,他們認為創業環境是創業過程中多種因素的組合,這個組合包含五個維度,即政府政策和工作程序、社會經濟條件、創業和管理技能、資金支持和非資金支持。GEM模型提出了創業活動促進經濟增長和創業就業的傳導機制,介紹了創業環境的九個條件,即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項目、教育和培訓、研究開發、轉移、商業環境和專業基礎設施、國內市場開放程度、實體基礎設施的可靠性、文化及社會規范等。以上兩個研究既相互借鑒,又各有特色,五維度模型從外部環境和創業者兩個角度進行創業環境分析,注重創業者的自身素質和社會經濟條件等軟環境對創業環境的影響,但是對創業的非資金支持分析的不夠全面。而GEM模型的研究更加全面,對軟環境和硬環境都進行了研究,更注重教育和培訓、商業環境和基礎設施、國內市場開放程度、實體基礎設施的可靠性等硬環境對創業的影響。
同內對創業環境的研究主要是在以上兩種模型的基礎上展開的,如陳興淋根據GEM研究框架,通過專家問卷的方式對南京市創業環境現狀進行了研究,并指出了南京市創業環境的優勢和需要改進的方面。周麗在GEM框架下對肇慶市創業環境進行多維度分析,采用專家問卷調查法將肇慶市與珠江三角洲其他城市進行了比較,結合肇慶市經濟、社會和文化等方面的統計數據進行分析評價。該研究對不同城市的創業環境進行了對比,但缺乏以實地調研資料為基礎的研究,研究的主觀性比較強。池仁勇,朱非白提出城市創業環境指數的概念,建立了指數框架體系,運用數學方法對長江三角洲部分城市的創業環境做出了評價。以上都是針對大中城市創業環境展開的研究,針對農村創業環境的研究較少。羅新陽、錢子鍵、羅新歐根據要素組合模型和GEM模型,結合農村的特點建立了農村創業環境評價指標體系,把農村創業環境系統分為經濟支撐系統、服務支持系統、培訓支撐系統、文化支撐系統和環境支撐系統5個系統,同時探索了優化農村創業環境的路徑。這一研究較為全面地概括了農村的創業環境。綜上所述,現有研究大多是建立在GEM模型的基礎上,針對城市或者農村進行創業環境評價,但由于東中西部地區差異大,有些環境指標并不適用于西部農村地區創業環境的分析,同時,對創業環境主體的研究也忽略了農民工這類創業主體。目前創業環境評價存在兩個方面不足:一是西部地區創業環境評價研究不足,缺乏對西部地區不同省份創業環境的比較研究;二是創業環境評價中缺乏以創業者為視角的評價,沒有以返鄉農民工創業者為視角的評價。本文在借鑒GEM理論的基礎上,構建西部創業環境評價指標體系,以西部返鄉農民工創業者為評價主體,運用層次分析法和模糊綜合評價法對西部地區的創業環境進行實證分析。
二、西部返鄉農民國創業環境評價指標體系
本文在借鑒GEM模型的基礎上,結合中國西部地區創業環境的特點而創建的西部返鄉農民工創業環境評價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的特色在于不是用宏觀統計數據對創業環境進行評價,而是從返鄉農民工創業者這一微觀視角來對創業環境進行評價。在一級指標的設置上與GEM模型分類上有不同,包含了其中的內容且有增加,考慮到中國和西部的特殊性,增加了經濟環境、政府服務環境和自然環境等一級指標。經濟環境的優劣直接影響著創業活動,政府服務的改善是消除返鄉農民工創業障礙的必要條件,西部有著獨特的自然資源,而返鄉農民工與土地、當地資源有著天然的聯系。評價指標體系由目標層、準則層和指標層組成,包括9個一級指標和38個二級指標。一級指標是對宏觀層面的把握,二級指標是對一級指標的細化,選取特點注重創業者的微觀感受,如二級指標中人均農村純收入一項,要求被調查的創業者感受近3年人均農村純收入增長程度來選擇(見表1)。
三、研究方法和數據來源
(一)研究方法及步驟
本文采用層次分析法和模糊綜合評價法對創業環境進行評價。層次分析法需要建立分層遞階結構模型,這種結構模型適合于對創業環境多重指標的分析。模糊綜合評價法是以層次分析法確定的權重為基礎,確定評價集,得出模糊評價結果。該方法是應用模糊集合的概念,將定性的創業環境評價指標進行定量化處理,從而能夠系統評價創業環境的一種科學的研究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首先,建立多次遞階結構模型和判斷矩陣,進行一致性檢驗;其次,確定評價指標集L,和評價尺度集V,U={u1,u2…u4},V(v1,v2,…vk,…,vp),假設有p個評語結果,uk代表總評語集的第k個可能的評語。本文把創業環境現狀評價和評語集分為五個等級,為E=(差,較差,一般,較好,好),創業環境評價用分值1分、2分、3分、4分、5分來衡量,表示為(差,較差,一般,較好,好)=(1,2,3,4,5),5個評語分別量化為60分,70分,80分,90分,100分,用向量Y表示,Y=(60,70,80,90,lOO)’表示;再次,通過權重和第二步確定評判矩陣;最后,得出模糊綜合評判集:B=A*R=(b1,b2,…bp),(A表示一級9個指標的權重集,R表示創業環境評價指標對各等級隸屬度),根據評判集得到最終評價結果。
(二)數據來源
本文的調研數據來源于2011年7—9月對陜西省、四川省的典型調查。調查中選擇兩省返鄉農民工創業較典型的縣(區)各4個,分別為四川省的金堂縣、溫江區、郫縣、雙流縣和陜西省的興平市、武功縣、咸陽市、楊凌區。調查對象為城鎮有固定店面的返鄉農民工創業者和村鎮里的種養殖大戶,參加調研人員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經管學院和西南交通大學經管學院的研究生和部分本科生,采用問卷調查和訪談兩種方法進行。每個縣(區)發放問卷100份,兩省共發放800份,回收問卷793份,有效問卷762份,問卷有效率為96%。調查樣本的基本情況見表2。
四、實證分析
(一)創業環境評價指標權重的確定
本文依據調研樣本中返鄉農民工對創業環境現狀評價的打分,運用層次分析法來確定各項指標的權重。各項指標的權重是確定模糊矩陣,并進行模糊綜合評價的基礎,也反映出各項指標在創業環境中的重要程度。陜西省和四川省返鄉農民工創業環境評價指標權重見表3。
(二)模糊綜合評價
首先,建立一級指標的模糊矩陣。依據創業環境評價指標權重,通過層次分析法計算,得出陜西省和四川省的一級指標模糊矩陣,陜西省模糊矩陣(四川省省略)表示如下:
最后,得出創業環境綜合評價結果。在模糊綜合評價中得分越高表示創業環境越好,反之,越差。陜西省、四川省創業環境模糊綜合評價結果見表4。
西部創業環境綜合評價為較好水平,從表5可以看出,陜西省和四川省創業環境綜合評價都是較好水平,得分分別為83.06和84.70,四川省綜合創業環境水平略優于陜西省,具體分析如下:
1.西部的經濟環境和融資環境處于較好或一般水平,四川省優于陜西省。四川省兩項環境指標得分都在80分以上,屬于較好水平,陜西省不足80分,屬于一般水平。近幾年來,西部的經濟發展和農村人均純收入有較快的增長,私營企業、個體工商戶數量的不斷增加和地方性銀行的建立,為創業者提供了良好的經濟環境。由于農民工對風險投資機構認識不足和大銀行的信貸結構問題,融資難是制約返鄉農民工創業的重要因素。四川省為解決融資問題,出臺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政策,諸如:規定金融機構當年從農村地區吸收的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農民工返鄉創業;確定農業銀行定位,增加對返鄉農民工創業的信貸業務;建立聯保貸款,改進貸款模式;實行返鄉農民工創業保險,服務返鄉農民工創業。”這些措施的實行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四川省的融資環境。
2.西部的政府服務環境處于較差或差的水平,四川省優于陜西省。四川省政府服務環境得分近70分,屬于較差水平,而陜西省只有60多分,屬于差的水平。與東部相比西部許多地方政府存在辦事效率低下、政務公開能力差和創業服務體系不健全等問題,降低了返鄉農民工創業信息獲得的及時性,也影響著整個創業過程。調研中了解到,四川省有不同于陜西省的做法,四川省政府部門根據不同層次返鄉農民工的實際情況提供合適的創業項目,同時有較完善的創業配套服務體系,能夠有針對性地進行不同程度的培訓,這些做法提高了創業的成功率。而陜西省沒有專門針對返鄉農民工的政策,往往是自選創業項目,有一定的風險性和盲目性,且培訓的針對性不強。
3.西部的政府政策環境處于一般或較差水平,四川省優于陜西省。四川省政府政策環境水平得分高于70分,屬于一般水平,而陜西省不足70分,屬于較差水平。相比西部較差的政府政策環境,四川省近年來積極探索改善的方法,制訂了促進農民工創業的系列政策。例如,規劃建立“農民工創業園區”,為進入園區的農民工創業者提供優惠政策;對創業成功的農民工實行5000元的一次性獎勵,以促進返鄉農民工創業的積極性;搭建農民工回鄉創業服務平臺,提供辦理工商、稅務登記、土地使用等手續的“綠色通道”,為返鄉農民工創業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4.西部的教育及培訓服務環境水平較好,陜西省和四川省的水平一致。兩省的教育及培訓服務環境得分均在80分以上,水平都較好。調查中發現,西部地區根據返鄉農民工創業特點和當地產業發展情況,對農村婦女、失業人員、返鄉農民工都有不同層次的培訓,失業人員主要是技能方面的培訓,以解決其就業問題,對掌握一技之長和積累一定資金的返鄉農民工實行創業和管理能力方面的培訓,以幫助其創業。
5.西部的基礎設施水平處于好或較好水平,陜西省優于四川省。陜西省的基礎設施水平得分在90分以上,屬于好的水平,而四川省不足90分,屬于較好水平。西部大開發的實施極大地促進了西部地區創業硬件環境的改善,基礎設施建設日益完善,信息網絡逐步普及,客運、貨運能力基本發達,這些為返鄉農民工創業提供了便利的交通、通訊以及能源支持。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差異,陜西省的基礎設施優于四川省。
6.西部的市場環境和社會人文環境處于一般水平,陜西省和四川省水平一致。兩省的市場環境和社會人文環境得分都在75—80分之間,屬于一般水平。調研統計發現,西部返鄉農民工選擇的創業領域、創業規模較為相同,因而面臨的市場環境也有相似之處。區域文化對農民工創業有著重要影響,它是創業行為的原動力,西部文化中倡導艱苦奮斗、自立自強,提倡通過個人努力取得成功,也鼓勵創造和創新的精神。在輿論宣傳上西部注重典型介紹、培育和樹立創業新星、營造濃厚的創業氛圍,但調查中也發現西部文化尚屬于保守型,一些創業者具有“官本位”思想,還有一些具有“小富即安”的思想,這些觀念的綜合作用使西部的社會人文環境處于一般水平。四川省返鄉農民工較陜西省具有更強的創業意識和創業冒險精神。
7.西部的自然環境處于好的水平,陜西省和四川省水平一致。兩省的自然環境得分最高,都在90分以上。西部地區除了豐富的礦產資源外還有著廣闊的土地、優良的畜種和多種多樣的農作物,為發展特色農業和畜牧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優越的自然資源也為返鄉農民工創業提供了多種資源和機會,西部自然資源好是創業者的共識。
五、結論及建議
關鍵詞:新常態;自主創業;孵化環境
本論文為河北省委講師團2015年度科研課題:“河北省大學生創業環境優化研究”課題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F24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5年9月23日
一、引言
經濟新常態下,促進創業帶動就業是我國目前解決就業問題的新思路。2015年政府報告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各地政府出臺了大量創業扶持政策。創業,尤其是互聯網創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大好環境,通過河北省高校在校生及大學生自主創業情況的調查研究發現,高校大學生面臨著創業教育缺乏、創業政策不了解、創業項目選擇困難,而大學生自主創業項目面臨著資金緊缺、產品服務市場空間小,支持政策落實困難等困境。筆者在深入分析原因的基礎上,提出了完善創業教育體系、培養創新創業精神、提升創業競賽指導,加強政策宣傳、多渠道創業融資、推進創業孵化基地建設等措施建議。
二、河北省大學生創業環境現狀
課題組對河北省石家莊、保定兩地的多所高校:河北經貿大學、石家莊鐵道學院、河北大學、華北電力大學、河北農業大學、河北金融學院、保定學院的在校生隨機進行問卷調查,發放問卷500份,回收有效問卷492份,對回收的有效問卷進行數據統計與分析,總結出在校生創業教育缺失和畢業生創業遭遇困境的原因,概括出創業環境現狀。
1、政策環境現狀分析。2015年政府報告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各級政府均出臺創業優惠政策,創業政策環境得到明顯改善。但文件頒布與實際實施存在差距,被調查樣本顯示,在校生對創業政策完全不了解的占比重最大為50%,一般了解的占48%,而非常了解的僅占2%,可見,很多優惠政策雖已頒布,但缺乏對有意愿創業的大學生群體進行針對性的宣傳。調查的樣本中,在獲得創業政策信息渠道方面,有1/3左右的大學生是通過搜索引擎了解的,其次是通過報紙網絡新聞得知,通過親友和新聞報道的比重相同,但比重偏低,而通過學校開設的課程了解的比例最低,可以看出大學生對國家創業政策的了解程度仍然偏低,需要進一步加強宣傳并拓寬大學生對國家創業政策的了解途徑。另外,大學生創業初始階段申請政策支持時,各項行政審批手續繁雜、審核時間較長,相關部門沒有主動將創業政策落到實處。真正得到政策扶持的創業項目大多是初具規模,取得階段創業成果的項目,因此很多政策措施僅停留于錦上添花,卻不能做到雪中送炭。(表1、表2)
2、市場經濟環境分析。經濟新常態下,經濟處在一個深層次的轉型和調節期。這個時期,大企業越做越大,越做越強,小企業卻越來越難以生存。大學生創業遇到的困難調查中,被調查群體選“資金問題”的比重最大達到30%,其次是人脈關系占24%。因為大學生創業風險較高,大多數銀行沒有開設針對大學生自主創業貸款的專門業務,一部分銀行雖有相關業務但需抵押,門檻較高很難實現,并且貸款額度一般為5萬元左右的小額貸款,對大學生實體創業的幫助不大,融資成為其創業過程的主要瓶頸。目前,大學生創業者基本上只能通過父母和親戚朋友取得資金,很難通過其他融資渠道獲得大量資金。沒有資金的支持,企業的建立與周轉必將面臨困境,創業的路途必將坎坷。(表3)
3、教育環境的現狀分析。大學生個體特征及背景與家庭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不同家庭環境中的子女,他們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以及性格愛好都存在較大的差異。研究表明,創業者的親人是否擁有自己的公司對大學生創業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此外,大多數家長培養大學生主要是想讓其畢業后能找到一份體面穩定的工作,并沒有想過讓孩子創業。高校教育創業課程與培訓設置不完善,使得大學生創業意識不高,創業知識與技能儲備不足。而社會創業培訓機構提供的服務往往流于表面,不能為大學生創業解決實際問題支招。教育體系建設的不完善使得大學生具備的創業特質不足。
三、河北省大學生自主創業環境優化建議
1、優化政策環境,落實對大學生的創業支持。針對創業者不了解創業政策的問題,相關部門可以通過社會輿論媒體擴大宣傳力度與覆蓋面。同時針對不同階段的創業者通過法定程序定制和改善現有優惠政策的申請條件和辦理程序,分階段,有重點的為大學生創業者提供和落實優惠政策。同時,有指向性與引導性的為創新型創業項目提供專家指導與經驗分享,建立起專門的服務機構,提供完善的咨詢和培訓項目,為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成功提供保障。對于創業初期的大學生,通過創業孵化基地的建設為創業者提供經營場所和專業培訓,財稅部門提供有期限的稅費減免以及貼息貸款優惠。在創業中期為大學生提供咨詢服務,引導就業方向。在創業后期通過地方政府將創業政策落到實處,加強創業保障措施。通過政府各部門的協同合作,優化政策環境,切實提高河北省各級部門對大學生創業的服務水平。
2、鼓勵創新,優化市場環境,促進創業融資多元化。在市場環境中大學生創業項目要實現生存和發展,創新是不竭的動力,核心競爭力是防止項目被復制,流失客戶資源的根本。而專利技術、創新創意只有得到知識產權保護的情況下才會使得創業者的權益得到保障,因此完善市場機制,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是提升大學生創業成功率的基礎。
解決大學生創業融資難問題,建議從三個方面采取措施:首先,政府應建立專門的創業基金,并在運作過程中不斷摸索大學生創業基金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在大學生創業成功后必須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反哺該創業基金;其次,吸引天使基金,推進社會融資。一方面商業銀行和政府共同構建大學生創業貸款機制;另一方面,對創業的大學生從商業銀行獲得的貸款實施保險制度,適當的注資,或由政府和保險公司共同承擔相應的風險,以便大學生能夠順利得到銀行貸款;最后,可以借鑒其他國家做法,考慮利用各種資金,組建專門為大學生創業融資服務的學生銀行,或者地方中小金融機構能夠更加直接、優惠地對待當地大學生。
3、多角度,全方位提升創業培訓水平,完善創業教育體系。(表4)在調查中被調查樣本對于問卷提到的所有的相關服務幾乎都被選擇,均高達90%以上。尤其是講解創業政策和手續流程、希望參加創業融資培訓、邀請優秀創業者分享經驗等,可見創業知識培訓的需求較大。因此,加大社會輿論宣傳,改變以往家庭“學而優則仕”的就業觀念,鼓勵家庭支持大學生創業,從家庭教育角度開始轉變學生的就業觀念。高校角度,利用學生組織和社團在第二課堂開辦創業成功校友的報告會、沙龍、座談會等,大力提升創業教育的趣味性和實踐性,實現創業教育全覆蓋,培養學生創業精神,營造校園創業氛圍。通過完善科學有效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為有創業意向的學生提高系統的創業知識與技能。在創業競賽中發掘優質創業項目,指導學生團隊進行商業計劃書撰寫,以賽代學,以賽代練,切實提高學生發掘創業項目,解決創業難題的能力。建設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為有創業實踐要求的學生提供創業培訓與實戰平臺,切實豐富學生創業知識,提升學生創業能力。政府方面切實加強對社會創業培訓機構的監管與指導是實現創業者做大做強的關鍵,也是切實發揮政府職能部門相關服務職能的體現。
主要參考文獻:
[1]張可.大學生創業政策實施現狀及對策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3.
為了適應新的形勢,中國企業必須對自己的國際市場營銷戰略做出調整。培養當地市場,讓更多消費者了解企業、信任企業,并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為進一步拓展更為廣闊的目標市場,進人其他國家市場鋪平道路。總之,企業要進入國際市場,細致的前期工作、整體全面的計劃,還有對國際市場的把握是必不可少的。下面,主要從企業面臨的各種環境的角度,系統闡述了我國企業成功進入國際營銷市場的戰略步驟。
1.經濟全球化與國際營銷戰略
推動經濟全球化的根本動力是社會生產力的高速發展,各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使得企業把目光從國內轉移到國外,進而在整個全球范圍內尋找發展機會。推動經濟全球化的具體因素:一是貿易迅猛發展。這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源泉。國際貿易的發展使各國、各地區之間的經濟交往日益緊密,它帶動了資本與生產的國際化,推動全球化的快速發展。二是金融一體化。國際金融是在國際貿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國際金融的發展又會推動國際貿易的發展,國際金融一體化的迅猛發展推動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三是高速發展的現代化技術。信息技術革命將世界帶人了信息化時代,它在更深層次上推動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互聯網的發展使全球經濟的聯系更為快捷、廣泛。四是跨國公司的發展。據資料顯示,跨國公司以及國外分支機構的迅猛增長,極大地推動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
所謂國際營銷戰略,是指企業對于國際化進程較為長期的總體打算及其實施的原則意見。國際營銷戰略要回答的問題是企業關于國際營銷的目標和實現目標要采取的策略和原則,如有關國際化的進程、市場擴展與定位、國際競爭等戰略。它對于一個企業在市場上的生存和發展具有決定性的意義,也是擬定短期或年度國際營銷策略的根據之一。
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挑戰首先表現為國際市場競爭的挑戰—競爭領域擴大、競爭內容增多、競爭主體變化、競爭形式改變。二是貿易保護主義的挑戰—非關稅壁壘增多、鼓勵出口措施加強、貿易區域集團化加強。因此,企業應充分掌握國內外不可控的環境因素,調節企業的可控因素,從而制定出國際市場營銷的戰略目標,并有計劃地逐步實現。企業的可控因素是指營銷組合,即價格、產品、促銷、分銷;企業的不可控因素是指不可控的國外環境,主要有政治法律因素、經濟因素、競爭因素、技術水平、分銷因素、地理因素等。從事國際市場營銷的企業,不僅要重視營銷策略的制定,更重要的是要監視與預測國際市場環境的變化。不斷調整企業的營銷計劃,使之適應環境要求,使自己的營銷工作富有成效。
2.國際市場營銷環境分析
2.1社會文化環境。文化是一個復合的整體,包括人類的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作為社會成員而獲得的其他方面的能力和習慣的總和。它不僅體現出我們自己的行為,也體現出我們對他人行為的要求,包括文化的個性、文化的共性、文化的成分(物質文化、社會機構、宗教、審美學、語言)3個方面。文化滲透于營銷活動的各個方面,國際營銷者的活動又構成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市場營銷成果的好壞深受文化的裁判。因此,要正確運用文化的差異性,確定當地文化的相關動機,確定行為模式的特征,確定有哪些文化價值觀念與本產品有關,確定決策形式的特征,確定適應當地文化的促銷方法,確定消費者認為適宜的銷售機構。
2.2經濟環境。一是經濟發展階段。它包括傳統社會、起飛前夕、起飛階段、趨向成熟和高度消費時期。因為一個國家所處的經濟階段不同,居民收人高低不同,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不同,從而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國際市場營銷。以消費品市場來說,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國家,在市場營銷方面強調產品款式、性能及特色,大量進行廣告及銷售推廣活動,品質競爭高于價格競爭;在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國家,則偏重于產品的功能及實用性,其推廣主要靠口頭傳播和介紹,價格因素比產品品質更重要。二是市場規模。企業在進人某國市場時,首先關心的是該國的市場規模,即可接受的商品及服務總量,或者市場擁有的購買力總量。一般來說,大多數產品及服務的市場規模都與人口和收人密切相關,甚至可以認為是由人口和收人決定的。三是消費結構。開展國際市場營銷,必須了解影響消費者儲蓄的多種因素,以便分析、判斷消費者需求、支出和消費水平的變化,包括收入水平、通貨膨脹和物價上漲因素、市場商品供給狀況和消費偏好、儲蓄動機差異等。
2.3政治法律環境。有時政治環境能夠對營銷活動產生直接影響,法律和規章則起到鼓勵或限制企業營銷活動的作用。企業首先是一個經濟組織而非政治組織,但企業進行市場營銷時,經常要受到政治因素的影響。國際營銷法律主要由國內法律、國際經濟法律、東道國法律等構成。從事國際營銷的企業要與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打交道,采取適當方式公平合理地解決爭端,這也是國際營銷順利進行的重要保證。根據各國的法律規定和司法實踐,解決爭端的方式有協商、調節、訴訟和仲裁4種。
2.4技術環境。在知識經濟時代,工業和農業增長并不是由于資本的投入和勞動力增長所引起的,更主要的是由于生產率的提高、勞動者知識水平和素質的提高,以及新的科學技術應用和推廣所引起的。
3.我國企業面對國際市場的機遇和挑戰
3.1機遇。首先,進入國際市場已經成為我國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國際市場規模巨大,發展迅速,這給我國企業以現實的吸引力。隨著國際政治形勢趨于緩和,我國與世界其他國家關系不斷改善,經濟聯系更緊密,這為我國企業走向國際市場提供了良好條件。其次,我國政府積極創造條件,鼓勵企業進人國際市場。近年來,我國政府通過簽署國際協議和條約,加強了同其他國家政府間長期穩定的經濟合作,為企業國際營銷提供了法律保護。比如,我國制定和執行了鼓勵出口的外貿政策,
轉貼于
同時還進行了外匯制度改革,使我國企業在外匯使用方面有了較大的自主權,便于國際交易的進行,也增強了企業的出口積極性。
關鍵字:上海光明;光明乳業;銷售策略;產品特征
Abstract: In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dairy industry, gradually formed a business group. Dairy market has been not only a contest between inpidual enterprises has been to expand the business competition among ethnic groups. Business groups is based on the formation of these enterprises have the same historical tradition, with similar resources, target customers, product positioning and the consistency of the higher side.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China’s dairy industry crisis i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same marketing strategy with a high degree of similarity of products, as well as high. China has a population of 1.3 billion market, which is waiting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old" attracted many foreign investors and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to enter the local dairy giant also came one after another, domestic dairy products in an increasingly competitive market. Among them, in order to the coastal area of dairy enterprises are facing more serious challenges. North of the large number of enterprises, such as Mengniu, Erie, Wandashan, San Lu has been made, such as geographical convenience, close to the northeast and Inner Mongolia accounts for two excellent base for the dairy industry: the South’s business is a mature market share advantage . Now, in the Chinese dairy industry in this "battlefield" Gexianshentong, against the dairy industry on how to develop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duct is suitable for their own marketing strategy has become the key to deciding the fate.
Keyword: Shanghai Guangming; Bright Dairy; sales strategy; product features
前 言
本文從企業的市場環境分析的五個方面來分析:潛在競爭者;現有的競爭這;替代品生產者;買方;供方,來對在對光明乳業分析。通過運用當今幾種普遍有效的分析方法和模型對光明乳業的現狀進行系統的分析后,本文對光明乳業的營銷戰略提出幾點建議:1.避免盲目的擴張行為,保持在以華南為重點的長江以南的市場的優勢地位。2.重點打造產品的差異化,以相同和略高于競爭對手的價格向顧客提供可感受的附加值,其目的是通過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來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或者通過稍高的價格提高收入。在外觀、質量、功能方而要具有獨特性。同時,在客戶服務、品牌形象等方而也要做到3.采用高品質高價格策略在行業中競爭,即以特別高的價格為用戶提供更高的產品和服務的附加值。這要求企業進一步細分市場,做出新的產品定位。要把市場細分極致化,針對特定的市場,供應特定的產品。為此需要建立研發中心,主要是對產品的功能進一步完善和深化。還需要建立營養中心。以產品為主向顧客提出不同的營養配方,標出產品的差異性和不可替代性,成為競爭規則的制定者。
第一章 引言
我國的乳品從奢侈品到大眾食品是近年的事,2000年到2005年我國乳 品消費的總量及人均消費量呈快速增長態勢,調查顯示2000年乳品消費總量為686萬噸,人均消費4.4千克;2005年乳品消費總量為962千克,人均消費7 64千克,1995-2005年10年間消費總量和人均消費量平均每年增長速度分別為7.1%和5.67%。2005年中國乳品消費快速增長,比2004年增長15.1%,人均消費增長14%,進入2006年以來快速增長的勢頭依然強勁。應該說這種態勢甚至影響了我們對未來我國奶業的走勢判斷,大部分專家認為,我國奶業將在較長時間內保持這樣的發展速度。
但是與世界各國相比,我國奶制品消費水平是偏低的,這說明我國的奶制品消費和生產存在很大發展空間。根據FAO統計,世界年人均乳品消費量為100千克,其中西歐、東歐、前蘇聯、大洋洲和北美洲人均消費較高,亞洲和非洲國家消費量較低,我國消費水平更低,只相當于世界人均消費量的7%。
我國的乳品消費市場主要集中在城市。1999年城市人均消費量達到9.19千克,是農村居民人均消費量0.96千克的近10倍。各大城市是乳制品的主要消費地,上海和北京名列前茅,人均消費30-40千克:調查結果顯示,北京市穩定的、經常消費乳制品,居民的比例占44%。在經常消費乳制品的人群中,20歲以下的占27%, 60歲以上的占14%,其它年齡段占59%。消費者的文化程度和職業結構對奶的消費影響很大。在消費奶制品的人群中大專以上占52%,高中占42%,初中占30%,小學占49%。從不同職業看,機關干部占57%,科技人員占44%,經商人員41%,工人30%,農民25%,學生67%。企業的營銷方式對消費影響很大。以液態奶為例,消費者從不同渠道購買的比例差異很大,據北京市調查,消費者從食品店購買的比例為9. 45%,超市為25.1%,街頭小店為1. 7%,居委會為4 5%,而近2年剛剛發展起來的送貨上門占55.1%。乳品消費的結構。從乳品消費結構看,目前鮮奶消費比重最高,達60-67%,其次是奶粉占26-36%,酸奶占4-7%。從總體發展趨勢看,液態奶的消費比重將不斷上升,奶粉的比重不斷下降。奶粉的消費將主要集中在偏遠落后、沒有冷鏈支撐的農村地區。
影響乳品消費的因素。影響乳品消費的因素包括傳統消費習慣和消費偏好、人均收入水平、營養知識和營養意識、乳制品質量、銷售服務等等。要提高奶制品消費量必須要采取相應的措施,如加強乳品營養知識宣傳和消費引導,調整產品結構,降低奶粉生產比例,增加適銷對路產品重視產品質量等。
目前銷售收
入過20企業不下10家,2005年全行業產值360億以上,2005過400億,乳業發展推動了食品經濟的全而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民的生活,為人民群眾的健康作出了貢獻,乳業經濟在改善農業結構、增加就業、增加稅收,是宏觀經濟目前不可缺少的一支力量。中國乳業的競爭也隨之而來。
論文摘要:金融市場營銷是我國農村金融機構發展所必需的現代管理理念,農村金融機構的成功發展離不開金融市場營銷理論的指導和運用。文章從農村金融市場營銷觀念、營銷戰略、營銷策略、客戶關系、顧客價值和滿意度等方面概括了學者們對我國農村金融市場營銷研究方面的成果,以期能夠提高對農村金融市場營銷問題的認識,加強對農村金融市場營銷理論的運用,推進對農村金融市場營銷問題的深入研究。
市場營銷理論在金融業中應用方面的研究,國內最早的成果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胡樹鮮(1990)最早提出了市場營銷理論在銀行經營中的應用問題。范欽建(1991)介紹了西方商業銀行市場營銷的產生與發展。李汀(1991)是國內第一個使用“銀行營銷”概念的。郝子文(1994)是國內最早使用“金融營銷”概念的。由此開啟了我國金融市場營銷理論與實踐研究。
而農村金融市場營銷方面的研究成果則出現的相對更晚一些。楊興東(1998)在對金融市場營銷觀念分析的基礎上,提出農村信用社運用營銷技術開拓業務問題,重點介紹了信用社的市場營銷策略和手段。這是國內最早的關于農村金融市場營銷方面的成果。此后,我國農村金融市場營銷方面的研究逐漸發展起來,這些成果大致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概括:
一、農村金融市場營銷觀念研究
營銷觀念是市場營銷的基礎。農村金融市場營銷觀念決定了農村金融機構在處理自身、客戶和社會三者利益時的態度、思想和意識。有什么樣的營銷觀念,就有什么樣的營銷戰略和策略。就營銷意識而言,黃勝(2000)認為金融市場營銷是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村信用社的現實選擇,繼而探討了農村信用社的市場營銷策略和手段,提出了制定人才戰略、區域戰略、服務形象戰略的建議。朱清(2007)進一步分析了我國農村金融市場環境的變化,認為農村信用社要在開放的新的農村金融領域中生存和發展,必須全面實施金融營銷。魏明、馬基民(2007)分析了中國農業銀行市場營銷所面臨的困境,提出通過建立新的市場營銷觀念;重新調整市場定位;創新營銷手段等構建有效的市場營銷機制。鄒璐(2007)以銀行營銷理論、“五種力量”模型理論為基礎,系統分析了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加強營銷管理的必然性,以及當前存在的問題,提出要加強特色的業務營銷管理。
就營銷理念而言,周志太(2003)認為農村信用社貸款營銷是農民實現小康的必要條件。實施貸款營銷要增資減息減債減稅,建立政策性保險公司,再造股份制農村信用社,建立農村金融市場,實行客戶經理制度,構建激勵和約束機制。袁軍(2003)提出農村信用社要以小額信貸為突破口,大力開展貸款營銷,找準市場定位,制定戰略規劃,開展調查研究,樹立營銷品牌,創新產品營銷等問題。趙祺(2006)分析了農村信用社的貸款營銷,認為農村信用社要按照市場化、商業化發展取向,樹立信貸營銷的全新理念,制定符合自身實際的信貸營銷戰略,穩固和擴大優質客戶群體,實現農村信用社良好的經濟效益。張小榮(2007)提出農村金融機構要重視對中小企業的信貸營銷,要通過轉變觀念,培養營銷意識、準確市場定位、嚴格控制信貸風險、發揮營銷合力來獲得競爭優勢。唐錦虹(2009)認為應將現代市場營銷理念引入農村信用社信貸管理領域,并針對客戶群特點進行合理的市場定位和營銷模式選擇,在此基礎上,提出要最大限度地實現效益,還必須解決貸款產品如何抵達目標客戶群、如何評估控制風險以及如何形成規模效益等問題。必須根據成本效益觀念,對銷售渠道、風險評估和審批操作整個信貸業務流程進行重整優化。湖北經濟學院村鎮銀行調研課題組(2009)以湖北省仙桃北農商村鎮銀行為例,在實地調查的基礎上,從職員意識、資金、產品、營銷渠道、營銷效果等方面總結了當前營銷模式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樹立全員服務意識,拓展融資渠道;加強金融創新,凸顯村鎮銀行特色;拓展營銷渠道,更新業務推廣方式;堅持市場定位,提升銀行良好形象等對策建議。
二、農村金融市場營銷戰略研究
營銷戰略是從總體上對市場營銷活動進行規劃、指導、約束。農村金融市場營銷戰略是農村金融機構在競爭中生存和發展的根本保證。就營銷戰略和策略而言,丁全喜(2000)在闡述我國農村信用合作社的發展及職能定位的基礎上,推出我國農村信用合作社的營銷戰略選擇,剖析農村信用合作社服務營銷管理的理論依據,分析農村信用合作社的市場經營環境分析和目標市場選擇,提出加強和改善農村信用合作社服務營銷管理的措施。陳衛東(2000)闡述了中國農業銀行開展市場營銷的理論基礎,分析了國外商業銀行市場營銷活動發展過程,概述了面臨的經濟環境和競爭環境,歸納了中國農業銀行市場營銷策略的七個組成部分,并描述了目標市場策略。龐靈久(2002)簡單介紹了農村信用社的營銷概念,以及搞好市場細分,確定目標市場,進而分析了產品策略、價格策略、競爭戰略的運用。雷新宇(2002)分析了湖南農業銀行進行市場營銷的必要性,通過對國外商業銀行營銷發展階段和經驗的介紹,以及國內外商業銀行營銷管理的比較,對湖南農業銀行的總體營銷戰略和具體營銷策略進行了探討,并圍繞營銷戰略和市場定位,對營銷制度體系、組織機構體系和營銷人員體系進行了重新設計;通過對產品、定價、渠道、促銷和公共關系等營銷組合策略的研究,從整體上對市場營銷進行規劃,提出了設想和建議。馮冬梅(2003)、陳漢源,熊少美(2003 ).袁軍(2006)對農村信用社、農業銀行的市場細分、市場定位等營銷戰略問題進行了探討,并制定了相應的營銷策略,以實現其戰略目標。
就市場定位而言,張麗明(2006)認為農村信用社自身實力先天不足,要想拓展生存空間必須優化市場細分,科學界定目標市場,正確進行市場定位。吳建亞(2008)認為農村商業銀行應與其他商業銀行進行差別化定位和差別化經營,立足于支持地方經濟的發展,服務三農、服務中小企業和個體民營經濟,服務優質客戶。在分析現有金融格局和農村商業銀行自我評價的基礎上,確定農村商業銀行市場定位。牛艷梅(2009)在對市場定位理論綜述的基礎上,基于西部特殊的經濟社會環境,從市場定位的視角闡述了農村合作銀行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即提出了區位定位、客戶定位、功能定位的定位策略。葛君(2009)分析了我國農村合作銀行市場定位存在的缺陷,借鑒美國社區銀行的市場定位實踐經驗,提出農村合作銀行要確立適合自身發展的經營理念和市場定位,認清自己所處的地理位置,面臨的經營困難、存在的不足等,揚長避短,為自己拓展出一片獨特的發展空間。李秀茹,郭慶海(2009)從影響農村金融機構績效水平的因素入手,分析了農村金融機構的功能定位,以實現各類農村金融機構的有序競爭與協調發展。四川銀監局課題組(2009)針對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業務定位不明、支農職能不強、運行效率不高、資金循環不暢等問題,嘗試借鑒國際政策性銀行發展經驗與國內的有益探索,從我國農牛水經濟發展的現實需求和中央政府的政策出發,提出應進一步強化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政策性金融職能,并據此研究確定業務定位和發展戰略,提出了具體的政策建議和改革措施。
圍繞農村新型金融機構市場定位方面的研究成果最近兩年較多。郭艷艷(2008)運用戰略管理中的SWOT分析方法,對我國農村資金互助社進行了分析,提出對資金互助社的市場定位的建議。劉宛晨,段澤宇(2008)認為內生于農村經濟的小型合作金融機構—農村資金互助社在一定的支持下能夠滿足農戶信貸需求。熊玉軍(2008)提出我國村鎮銀行應明確自身定位,重點營銷自己的目標客戶群;針對不同客戶提供個性化的零售服務;深入農村群眾,與客戶形成良好的互動;加大宣傳力度,提升品牌形象;大膽創新信貸決策、利率定價、風險控制機制。章芳芳(2008)、伍昆(2008)、阮勇(2009)、張笑塵(2009)、程昆,吳倩(2009)等對村鎮銀行市場定位問題進行了簡單分析。中國人民銀行西安分行金融研究處(2008)提出了小額貸款公司應明確市場定位,服務農戶、個體經營戶、微型企業等目標客戶。陳玉娟,孫利榮,吳偉中(2009)提到了小額貸款公司的市場定位問題。
三、農村金融市場營銷策略研究
營銷策略是進行市場營銷活動的主要手段,是市場營銷過程中可以控制的因素。農村金融市場營銷戰略是農村金融機構在競爭中具體運用的營銷技巧。李樹彬(2002)針對農村信用社面臨的現狀,提出了農村信用社營銷策略。汪騰(2006).黎玲英(2008)進一步闡述了農村信用社的現狀及市場營銷策略。從總體上來看,我國農村金融市場營銷策略研究主要集中在產品策略、品牌策略、分銷渠道策略、促銷策略等方面。
(一)農村金融產品策略
姚勝(2001)認為金融產品開發是金融創新的重要內容,是中國農業銀行膩得市場、吸引客戶的前提。應加大創新力度,改進營銷方式,采取有競爭性的產品開發和營銷策略,抓好超前開發、整體運作、批量營銷、捆綁服務四個環節。謝磊,田柳(2005)分析了農村信用社信貸服務存在的問題,提出開發和推廣創新的信貸產品是發展的關鍵。梁婉霞(2006)對中國農業銀行外匯理財交易類產品市場的戰略進行了分析,強調了外匯理財產品市場營銷策略問題。彭健(2008)、朱靈芝(2008)分析了中國農業銀行信用卡產品特點,探討了銀行卡產品的創新策略。張洪剛(2008)從農村信用社產品開發與創新的現狀出發,分析了存在的問題,以及產品創新不足的根源,提出了產品開發與創新中應注意的問題。彭思敏,余香東等(2009)介紹江西省星子縣農村信用社推出農戶聯保貸款、信用共同體貸款、林權抵押貸款、收費權抵押貸款等創新金融產品,分析了金融產品創新中存在的制度缺失、市場缺失、產品缺失、監管缺失等問題,提出深化農村信用社體制改革,大力開發有本土特色的信貸產品,建立與農村信用社發展相匹配的監管體系,著力改善農村金融生態環境等對策與建議。張秀倩,張錦等(2009)介紹了河北省唐縣農村信用聯社與唐縣南店頭鄉政府、合作社聯合創新擔保方式,創新農村金融信貸產品的實際效果和影響,剖析了農村金融產品創新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王波(2007)簡要介紹了網上銀行等金融電子產品的發展、特點以及風險控制程序,對揚州市農業銀行電子銀行業務的環境特征、市場營銷機制等進行分析和評價,指出存在弊端。根據網上銀行的產品特點,運用現代市場營銷理論知識,建立新的市場營銷綜合管理模型,制定出新的市場營銷方案,并運用實證的方法對其中的流程改造方案進行綜合評價。最后,簡要介紹了實施營銷方案的配套措施。王艷暉(2009)分析了中國農業銀行網上支付業務發展的現狀、存在的問題,探討網上支付業務7PS策略組合及具體實施方法。強調運用以客戶為中心的營銷策略組合,以可盈利的網上金融產品和服務來滿足目標客戶的需求,最終實現網上支付的經營目標。
(二)品牌策略
鹽城市農村金融學會課題組(2001)認為通過發現和評價品牌市場機會,實施品牌目標市場營銷,開展品牌營銷組合策略,執行和控制品牌營銷計劃等才能建立起中國農業銀行自身特色。李和平,馬恩利,黃新涸(2002)認為農村信用社應該策劃、打造、經營好小額信貸品牌,要加強宣傳策劃、營銷和服務。涂印平(2003 ).駱穎(2008)提出塑造中國農業銀行品牌問題。王德平(2005)分析了農村信用社小額農貸品牌形象存在的不足和問題,提出提高小額農貸品牌認識,強化小額農貸品牌優勢,拓展小額農貸服務功能,加大小額農貸品牌營銷,強化小額農貸風險管理,加大小額農貸政策扶持力度,提高農村信用社小額農貸品牌效應。
(三)分梢梁道策略
崔健(2002)認為發展功能完善、手段多樣的“金融超市”已成為中國農業銀行更新經營理念、拓展業務空間的必然。這就需要引進“自助式”服務模式,為客戶提供自由、舒適的服務;發展“在線銀行”,為客戶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金融理財服務;提供“套餐配送”服務,使客戶真正體會實惠的服務感受;創建“倉儲式”服務方式,為客戶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采取“網絡式”經營方式,消除區域、條塊分割固有的掣肘。王瑞華(2005)從商業銀行分銷渠道的迅猛變革著手,分析了中國農業銀行有形網點形狀,提出通過對傳統營業網點功能進行重新定位、對現有網點功能進行全面整合、對現有網點的內部結構進行調整米加快分銷渠道的變革。
(四)促梢策略
趙蘭(2003)認為中國農業銀行創新促銷策略主要是對促銷組合四種主要方式的整合與再造,即把廣告、公共關系、人員推銷、營業推廣四種基本促銷方式組合為一個策略系統,達到互相配合,協調一致,最大限度地發揮整體效果,從而順利實現促銷目標。李高帆,馬先國(2007)對中國農業銀行金融產品的廣告策略、人員促銷、公共關系等促銷策略進行了研究,并指出了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從廣告主題的確定、廣告媒介的選擇方面確定廣告策略;在人員促銷中注重新式柜臺服務、差異化個別服務;在公共關系中通過新聞媒介,宣傳銀行形象。主動與客戶保持聯系,定期做好回訪。
四、農村金融市場客戶關系研究
客戶關系是指圍繞客戶生命周期發生、發展的信息歸集。客戶關系管理就是指通過各種方法維護好自己的客戶資源,保證客戶的滿意度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客戶關系管理的核心是客戶價值管理,滿足不同價值客戶的個性化需求,提高客戶忠誠度和保有率,實現客戶價值持續貢獻,從而全面提升企業盈利能力。羞金泉( 2002)以鄭州市農村信用社為研究對象,運用企業流程再造理論、整合營銷理論、激勵理論等對如何推行客戶經理制進行了研究。王春生(2003)概括了農村信用社客戶關系管理的內容:客戶信息管理、客戶營銷管理、客戶服務管理。提出客戶關系管理的實施要求:設置理財業務的“值班經理”和咨詢專柜;進行“農村信用社再造工程”,整合內部流程;開展金融信息咨詢、信用評估和專項顧問服務業務;努力提高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建立健全客戶經理制度;制定可行的績效考核辦法。陸宇明(2005)從客戶關系營銷的角度,對農村信用社公司業務客戶關系營銷狀況進行調查分析,提出促進公司業務發展的新營銷策略:明確營銷戰略目標,找準正確市場定位;加強服務質量控制,提升客戶的滿意度和信任度;加強品牌形象的策劃宣傳,密切與客戶的接觸和溝通。喬穎慧(2006)在對客戶關系營銷理論進行簡要闡述的基礎上,結合重慶市農村信用社推行客戶經理制中實施關系營銷策略的實際,提出加強客戶關系營銷及管理的改進措施。高云(2007)在系統地總結相關文獻的基礎上,從客戶經理制度的基本理論出發,闡述了客戶經理制的內涵、理論基礎、組織模式及組織架構等,針對電子化建設設計了一個輔助信用社客戶經理進行客戶管理的軟件系統。同時,通過對我國農村信用社客戶經理制度現狀的分析,找出了我國農村信用社客戶經理制現存的問題,提出了一些完善措施。陳飛(2004)、王娟(2009)分析了農村信用社實施客戶經理制以及客戶經理管理問題。
盧德勇(2004)對國內外商業銀行客戶關系管理實施狀況進行了闡述,從多方面分析了重慶農業銀行實施客戶關系管理的必要性。提出實施客戶關系管理在思想認識層面,應該解決領導重視、唯技術論、分步實施問題;從具體工作方面,應成立相應機構,著重分析業務流程、進行業務流程再造,加強電子渠道的建設,配備相應人員,加快機構扁平化和服務特色化,注重人員素質的提高等。薛瑋(2005)從客戶管理的角度對中國農業銀行常州分行內部經營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客戶關系管理系統的方案設計,介紹了相關技術的實現手段,對系統實現的各種功能做了詳盡描述和應用說明。謝曉林(2006)結合連云港農業銀行的實際情況,對客戶關系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剖析,重點論述了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構建高層次市場營銷體系,再造業務辦理流程,實施完善的客戶經理。邢松(2004 ).陶景慧(2006)、錢旭潮(2007)對中國農業銀行客戶經理制問題進行了簡單探討。
寮婕(2006)分析了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客戶資源狀況,提出樹立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積極穩妥地培植新生客戶;建立客戶征信體系;優質客戶納入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立科學的客戶評價體系,營造良好的企業發展內外部環境。公祥旭(2006)分析了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實施客戶關系管理的條件和基本構架,剖析了目前實行客戶經理制面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農業發展銀行推行客戶經理制的具體措施。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湖北省分行課題組(2006)分析了客戶戰略的含義、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面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實施客戶戰略的目標、原則、途徑以及配套措施。賽婕,孫大旺(2006)、鄭承枝,傅智勇(2007)分析了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客戶營銷的重要性,提出了發展客戶營銷的建議。劉海(2007)分析了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面臨的機遇及職能定位,提出了補缺者營銷戰略。其服務營銷管理的策略包括:以客戶為展服務,積極發展中間業務,建立和完善客戶經理制,建立客戶關系管理系統等。
五、農村金融市場顧客價值與顧客滿意研究
營銷的根本目的是比競爭對手更好、更快、更有效地為顧客提供有價值的產品或服務,從而滿足客戶需要并使顧客滿意。顧客滿意直接決定和影響企業的盈虧。許斌(2004)在顧客滿意度指數模型及其要素的基礎上,構建了湖南省農業銀行顧客滿意度指數測評指標體系,采用面談調查法和留置問卷調查法,經統計、計算,測算了湖南省農業銀行顧客滿意度指數,并提出了提升顧客滿意度的途徑。沙永紅(2005)對中國農業銀行顧客讓渡價值進行了分析,指出了顧客讓渡價值管理中的不足,然后提出了提升顧客讓渡價值的策略和原則,最后對提升策略進行了實施評價。鮑勝龍,田彬(2005)對中國農業銀行徐州市分行營業環境、服務設施、服務水平、金融產品、品牌形象、客戶建議欄等方面進行調研,進而分析了客戶滿意度情況,提出了提高客戶滿意度的對策。程禎(2006)認為顧客價值與顧客滿意存在很強的關聯性,高顧客滿意度來自于提供高的顧客價值。金融企業通過不斷為顧客創造更多的價值,提高顧客的滿意度和忠誠度,獲取競爭優勢。分析了如何提高顧客價值,減少顧客成本。李廣海,陳通,王磊(2006)建立了農村信用社滿意度的模型,以此來檢驗農村信用社在支持農業發展、促進農村建設和滿足農民信貸需求所發揮的作用,從而為改善績效提出了理論指導。
林昌華,吳肇光(2007)根據服務營銷中“服務質量差距模型”分析農村金融服務顧客差距的產生,以及如何彌合。農村金融合作組織需要逐漸培養服務營銷管理的理念,領會顧客差距的原理和本質,不斷改進金融服務的質量,通過提供一系列服務促進顧客關系,使組織實現差別化,增加對客戶的附加值。把戰略思考和管理決策的重心放在服務上,從影響顧客差距的內在因素入手,利用服務設計的準確傳遞實現金融組織之間的差別化,增加顧客的附加價值,從而維系與顧客的牢固關系,才能確立長期的競爭優勢。
六、結語
總之,我國農村金融市場營銷研究已經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一些學者和實踐者從多方面、多層次、多角度探討了農村金融市場營銷觀念、營銷戰略、營銷策略、客戶關系、顧客價值和滿意度等問題,有力地推動了農村金融市場營銷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應用。這對于提高我國農村金融機構對市場營銷問題的認識,加強對農村金融市場營銷理論的運用,推進對農村金融市場營銷問題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當然,需要指出的是,這些研究成果還存在很多不足,如對具體的營銷問題的分析很不夠深入,提出的對策措施往往過于宏觀而難以操作。事實上,營銷本身是農村金融機構內部的活動,首先應著眼于內部的流程改造和提升,實現“全員營銷”、“全方位營銷”、“全過程營銷”,通過金融市場營銷活動來滿足客戶的需求和社會需要。因此,農村金融市場營銷活動更多是微觀的、具體的、可操行的,研究者應該更多圍繞這些活動以及相關參與主體展開研究,從中探尋市場營銷活動的規律,進而指導農村金融機構的實踐活動。
關于開通客運班線的可行性研究報告關于開通英德至佛岡客運班線的可行性研究報告 英德現有人口105萬,國土面積5671平方公里,是廣東省國土面積最大的縣級行政區;佛岡現有人口約33萬,國土面積105平方公里。
綠色食品展示交易中心建設項目可行性報告浙江省綠色食品展示交易中心建設項目 可行性報告 當前,隨著農業發展進入新的階段,人民生活全面邁入小康和我國加入世貿組織,農產品安全工作已經提上各級政府重要議事日程。
關于投產高壓金屬化薄膜電容器的可行性報告關于投產高壓金屬化薄膜電容器的可行性報告 一. 高壓金屬化薄膜電容器發展狀況及市場狀況 隨著電力、電子技術的普及和提高,高頻脈沖電容器、直流高壓電容器、高壓并聯電容器等特種電容器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其用途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縣原始胡楊林旅游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代項目開發建議書]**縣原始胡楊林可行性研究報告 (代項目開發建議書) 第一章項目背景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xx屆五中全會精神,從國務院、自治區到哈密地區,都把旅游業作為加快發展旅游業列入“xx”規劃,旅游經濟已成為地方經濟中一個醒目的新增長點。
小尾寒羊良種繁育工程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第一章 總 論 一、項目提要 1、項目名稱:內蒙古鄂前旗毛蓋圖小尾寒羊良種繁育工程建設 2、建設性質:新建 3、項目建設單位:鄂托克前旗毛蓋圖蘇木 法人代表:林霞 4、建設地點:內蒙古鄂前旗毛蓋圖蘇木 5、項目申報單位:內蒙古鄂前旗扶
產品可行性報告第一章總論一、項目提要1、項目名稱:邵陽市鴻遠特種養殖基地有限公司蝸牛養殖與加工工程。2、建設性質:擴建3、項目建設單位:邵陽市鴻遠特種養殖基地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羅乾震所有制形式:股份制企業4、建設地點:邵陽市大祥區城南鄉白
關于開發公路標牌廣告的可行性分析報告關于開發公路標牌廣告的可行性分析報告 一、項目提出的理由和背景。 近年來,隨著國家全面加大對公路事業的扶持力度,公路經濟已經步入了一個嶄新的高速發展階段,最近省、市局專門召開了以加快路域經濟發展步伐為主題的公路工作會議,提
企業可行性報告以開茶莊為例一、合理的選址:商業經營最注重的是“地氣”“人氣”,這并非迷信,“地氣”主要是看這個地方有沒有商業氛圍,這種商業氛圍對我們所經營的商品合不合適,“人氣”主要是指我們經營的地方有沒有顧客流這些顧客是否有購買我們
項目可行性報告格式一般工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格式模板 [政府立項-項目建議書]第一章 項目總論第二章 項目背景和發展概況第三章 市場分析與建設規模第四章 建設條件與廠址選擇第五章 工廠技術方案第六章 環境保護與勞動安全第七章 企業組織和勞動定員第八章
可行性研究報告范本格式與寫法1引言... 1 1.1編寫目的... 1 1.2背景... 1 1.3定義... 1 1.4參考資料... 1 2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2 2.1要求... 2 2.2目標... 2 2.3條件、假定和限制... 3 2.4進行可行性研究的方法... 3 2.5評價尺度... 3 3對現有系統的分析... 3 3.
洗煤廠儲裝運系統技術改造可行性報告一、洗煤廠基本情況 ****集團**分公司洗煤廠是**兩國政府以補償貿易方式合作建設的礦井型洗煤廠,1986年開工,1989年投產,設計年入洗能力180萬噸,入洗本礦和集團公司內團柏礦井原煤,生產工藝采用跳汰—重介—浮選聯合工藝,尾煤壓濾回
區農業生態旅游園區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市×區農業生態旅游園區 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一、項目概要 該項目由×市×區財政局申報,×區×鎮×村組織實施,農業生態旅游園區座落在×鎮×村,新擴建2,460畝,建設時間從XX年9月開始,于XX年9月結束,時限3年。
綠色食品“151”發展計劃項目可行性報告浙江省綠色食品“151”發展計劃 項目可行性報告 一、項目單位基本情況: 單位名稱:浙江省農業廳農場管理局 浙江省綠色食品辦公室 二、項目背景 當前,隨著農業發展進入新的階段,人民生活全面邁入小康和我國加入世貿組織,農產品的質量安
縣經濟適用住房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第一章項目建設背景 xx 縣整體概況 xx 縣位于 xx 省西南,屬 xx 轄區。地處東經 xx ° xx ′ xx ″— xx ° xx ′ xx ″,北緯 xx ° xx ′ xx ″— xx ° xx ′ xx ″之間。總面積為xx平方公里。
鎮關于海島地區改善水質續建飲水工程的可行性報告一、項目名稱:饒平縣xx鎮海島地區擴建配套人畜飲水工程 二、項目主辦單位:xx鎮人民政府 三、項目發展依據 xx鎮位于潮州市饒平縣南端,潮州三百門港在鎮域北端,是潮州市唯一的海島鎮。
生態可行性報告丘陵生態農業投資與持續性發展分析報告背景介紹從上世紀改革以來(1978—XX),中國農村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土地承包制的推廣,大大提高了農民的積極性,基本解決溫飽問題,經濟收入大幅度提高。
關于組建公路養護工程公司的可行性研究報告關于組建公路養護工程公司的 可行性研究報告 一、項目背景及意義 公路建設由于投資大、風險小、效益高、拉動能力強,是國家實施投資拉動戰略的重點之一,在當前和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仍將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
更名組建國際旅行社可行性研究報告南昌是京九線上唯一的省會城市,江西政治、經濟、文化和旅游事業的活動中心。根據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江西要在中部地區崛起,南昌要努力做好建成現代區域經濟中心城市和現代文明花園英雄城市這兩篇文章的要求,以旅游業作為溝通南昌與海內
農村牧區節水灌溉示范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旗***蘇木 農牧區節水灌溉示范項目 可 行 性 研 究 報 告 **旗***蘇木 XX年四月二十日 第一章 總 論 一、項目提要 (一)項目名稱:**旗***蘇木節水灌溉示范工程暨飼草料基地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二)建設性質:擴建 (三)項目建設單
關于合作組建省綠色食品發展有限公司可行性分析報告一、概述 省綠色食品辦公室與區人民政府農業產業化辦公室就合作組建浙江綠色食品發展有限公司、發展綠色食品事業進行了討論。雙方認為: 1、建設省綠色食品展示展銷中心(省綠色食品生產力促進中心),是構建綠色食品展示展銷體系的當務之
怎樣寫可行性分析報告可行性分析報告內容 1、企業產品/服務現狀綜述。對于企業目前的市場占有率、銷售額、產品組合、產品生命周期等情況進行分析描述,從而找出企業的弱點和有發展機會的點。 2、新產品/服務描述。
房地產開發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一、項目背景 1 、 項目名稱:居住小區(暫定名) 2、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依據: (1)《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 (2)《a市城市拆遷管理條例》 (3)《城市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設置規定》 (4)《住宅設計規范》 (5)《住宅建筑設計標
原生態農業旅游農莊建設規劃可行性報告為了鞏固退耕還林(草)成果,挖掘本地區的農業資源優勢,增強城市服務輻射功能,拉動消費,增加收入,開辟陜北黃土高原農業增收新途徑,拓出志丹新農村建設山地新模式,特制定本規劃。
電解銅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黑龍江省寶山礦業開發公司 1000噸電解銅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黑龍江省寶山礦業開發公司 目錄 第一章總論 第二章地質資源 第三章采礦 第四章冶煉 第五章總圖運輸 第六章公用設施及土建工程 第七章投資估算 第八章環境保護 第九章共伴生金屬
肉鴨養殖可行性報告一、 國內外形式中國、歐洲甚至整個世界,養鴨業的發展方興未艾、持續增長,發展肉鴨養殖符合世界潮流。在國際市場上,目前每公斤肉鴨價格要比肉雞高一倍左右,這主要是因為國內外的消費者對畜禽產品的要求已向低脂肪、低膽固醇、高蛋白、
可行性報告的內容與要求可行性報告要依照國家和深圳市的有關規定,結合深圳實際,主要從技術、經濟、市場、財務、資源、環保、安全等方面進行全面、系統地分析論證,闡明項目設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可行性研究報告擬寫要求一、 基本情況1、項目單位基本情況:單位名稱、地址及郵編、聯系電話、法人代表姓名、人員、資產規模、財務收支、上級單位及所隸屬的部門名稱等情況。
大米加工廠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年產XX噸優質大米加工廠建設項目 可行性研究報告 目錄 一、項目概況 二、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三、項目市場供求分析及預測 四、項目建設地點選擇分析 六、生產工藝技術方案 七、項目建設目標 八、項目建設內容、規模和投資概算 九、
市場可行性分析報告看了大家的精彩發言,本人忍不住也想和同道一起來分享一下做藥代的一些心得。下面介紹一下我對中國醫藥市場的一些初淺認識,權做同人參考。 一、概述 專家指出,中國醫藥市場遠未飽和,但競爭業已開始。
關于租賃工會大廈的可行性研究報告關于租賃工會大廈的可行性研究報告根據**市社會經濟發展的總體趨勢以及建設組群結構大城市的總體規劃,結合省廳、省局關于加快***工作的總體部署,為順應社會發展潮流,服務**經濟建設,提高**系統影響,****有意向租賃工會大廈,交由直屬
垃圾處理場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垃圾處理場建設 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1.1項目概況: 項目名稱: *****垃圾填埋場工程 項目業主: *****人民政府 項目負責人: 聯系電話: 建設地址: ***** 1.2項目背景: *****位于寧化西南部,與閩贛二省三縣相毗鄰,全境面積178平
關于投資購置兩艘4萬噸級油輪的可行性研究報告關于投資購置兩艘4萬噸級油輪的可行性研究報告 為了更好地適應石油運輸市場的發展需要,滿足日益增長的運量對運力的需求,進一步擴充公司海洋運力規模,提高市場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經過廣泛深入的市場調查研究,我公司在已建成投入使用
超市可行性報告金融超市是一種面向社會大眾、集多種功能于一身、全面辦理個人資產業務、中間業務和負債業務的理財經營方式。近日,中國農業銀行山東省分行組織人員對轄內金融超市開辦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對目前開辦金融超市中存在的業務品種不齊全、業
可行性研究報告可行性研究報告:可行性研究報告是從事一種經濟活動(投資)之前,雙方要從經濟、技術、生產、供銷直到社會各種環境、法律等各種因素進行具體調查、研究、分析,確定有利和不利的因素、項目是否可行,估計成功率大小、經濟效益和社會效果
中國網上購物系統可行性研究報告一.網上購物發展背景 首先,互聯網形態下的外部大的市場環境日趨成熟,對傳統產業的影響不可忽視。 目前我國的大中城市,電腦和網絡的應用已經非常普遍,互聯網的迅速崛起已經催生出了年僅32歲身價幾十億的丁磊那樣的中國首富,他的財富
小區房地產開發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城南春天 ” 可行性研究報告 第一章 投資環境分析 一、 國內環境:中國房地產還有20年以上的好景 XX年12月3日 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第六屆中國住交會拉開序幕。與往屆相比,本屆住交會無論是在規模上還是人氣上都堪稱史無前例。
開發區關于組建交安委可行性研究報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總公司是一家國有經濟性質的注冊企業。公司于1992年成立后,根據開發區創新管理體制的總體要求,總公司在牢固樹立服務第一、效率第一的同時,不斷強化內部各項管理,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因素,不斷吸引全社會的科技
贛西名山開發的可行性報告分宜縣鈐岡嶺旅游風景區總體規劃及開發可行報告 前 言 分宜縣建于北宋雍熙元年(984年),地處贛西中部,面積1389平方公里,人口30萬,屬于小縣。
貿易有限公司可行性研究報告恒泰公司控股設立上海××貿易有限公司 可行性研究報告 第一章 總論 一、 公司(籌)名稱及概況 1 、公司(籌)名稱:上海恒泰國劍新材料貿易有限公司 公司(籌)承辦單位: ·安徽恒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企業法人:方** 企業負責人:方**
葡萄種植可行性分析報告葡萄種植可行性分析報告 目錄 一 氣候及土壤要求 二 經濟效益 三 營養價值 四 社會和生態效益 五 市場前景分析 六 葡萄品種選擇 七 啟動資金及未來收益預算 八 風險分析與防控 九 山東沂蒙苗木基地配套服務宗旨 葡萄鮮果,果色艷麗、汁多
肉羊養殖工程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第一章 總 論 一、項目提要 1、項目名稱:內蒙古鄂前旗毛蓋圖蘇木肉羊養殖工程建設 2、建設性質:擴建 3、項目建設單位:鄂托克前旗毛蓋圖蘇木農牧業產業化協會 負責人:林霞、張世軍 4、建設地點:內蒙古鄂前旗毛蓋圖蘇木 5、項目申報單
可行性研究報告工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綱要 第一章 項目總論 第二章 項目背景和發展概況 第三章 市場分析與建設規模 第四章 建設條件與廠址選擇 第五章 工廠技術方案 第六章 環境保護與勞動安全 第七章 企業組織和勞動定員 第八章 項目實施進度安排 第九
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1、標題:×××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2、內容:根據國家和有關部門關于該類項目的廣度和深度規定,結合項目具體情況編列,其提綱如下:(1)依據國家產業政策、產業目錄、宏觀調控政策, 在項目建議書基礎上進一步進行調研,提出項目背景、項目建
可行性報告格式可行性報告是在市場細分的基礎上,企業投資新市場、新產品或改變經營策略的依據,是企業內部統一思想,統一認識的工具.是評估項目風險與回報的最初級文件,是對投資者的第一份承諾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項目可行性報告 (編寫提綱) 一、基本情況 1.項目單位基本情況:單位名稱、地址及郵編、聯系電話、法人代表姓名、人員、資產規模、財務收支、上級單位及所隸屬的市級部門名稱等情況。
軟件可行性研究報告寫 作 提 綱 一、 概述 簡述項目提出的背景、技術開發狀況、現有產業規模;項目產品的主要用途、性能;投資必要性和預期經濟效益;本企業實施該項目的優勢。
可行性研究報告_________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 序言(介紹該工程項目的基本情況) 正文(從經濟、政治、地理、人文等方面論證該項目的優勢、缺點、問題等)結論和建議(寫明該項目的可行性的理由、存在問題的對策等)附件1:分報告附件2:圖片附件3:參考資料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