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植樹造林的方法范文

植樹造林的方法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植樹造林的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植樹造林的方法

第1篇:植樹造林的方法范文

關鍵詞:造林地;植樹造林方法

1 造林地的清理與整地方法

造林地的清理,是造林整地翻墾土壤前的一道工序,把造林地上的灌木、雜草、竹類以及采伐跡地上的枝丫、梢頭、站稈、倒木、伐根等清除掉。分為全面清理、帶狀清理和塊狀清理3種方式。清理的方法可分為割除清理、火燒清理和用化學藥劑清理。割除清理可以是人工,也可以用機具,如推土機、割灌機、切碎機等機具。清理后歸堆和平鋪,并用火燒方法清除。也可以采用噴灑化學除草劑,殺死灌木和草類植物。整地方式分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局部整地又分為帶狀整地和塊狀整地。全面整地是翻墾造林地全部土壤,主要用于平坦地區。局部整地是翻墾造林地部分土壤的整地方式。包括帶狀整地和塊狀整地。帶狀整地是呈長條狀翻墾造林地的土壤。在山地帶狀整地方法有:水平帶狀、水平階、水平溝、反坡梯田、撩壕等;平坦地的整地方法有:犁溝、帶狀、高壟等。塊狀整地是呈塊狀的翻墾造林地的整地方法。山地應用的塊狀整地方法有:穴狀、塊狀、魚鱗坑;平原應用的方法有:坑狀、塊狀、高臺等。

2 植樹造林常用方法

2.1播種造林法

又稱直播造林,是將林木種子直接播種在造林地進行造林的方法。這種方法省去了育苗工序,而且施工容易,便于在大面積造林地上進行造林。但是這種方法造林對造林立地條件要求較嚴格,造林后的幼林撫育管理措施要求也較高。播種造林的適用條件:適合于種粒大、發芽容易、種源充足的樹種,如橡櫟類、核桃、油茶、油桐和山杏等大粒種子。其要求造林地土壤水分充足,各種災害性因素較輕,對于邊遠且人煙稀少地區的造林更為適宜。

2.2植苗造林法

又稱栽植造林、植樹造林,是用根系完整的苗木作為造林材料進行造林的方法。其特點是對不良環境條件的抵抗力較強,生長穩定,因此,對造林地立地條件的要求相對地說不那么嚴格。但是,在造林時苗木根系有可能受損傷或擠壓變形和失水,栽植技術要求高,必須先育苗,卻也節省種子。總之,植苗造林法受樹種和造林地立地條件的限制較少,是應用最廣泛的造林方法。植苗造林應用的苗木,主要是播種苗(又稱原生苗)、營養繁殖苗和移植苗。有時在采伐跡地上進行人工更新時,可以利用野生苗。近年來,有些地區發展營養器苗造林,收到了較好的效果。植苗造林后,苗木能否成活,關鍵是苗木本身能否維持水分平衡,所以在造林過程中,從苗圃起苗、選苗、分級、包裝到運輸、假植、造林前修剪,直至定植全過程都要保護苗木不致失水過多。最好是隨起苗隨栽植,盡量縮短時間,各環節要保持苗根濕潤。

2.3分殖造林法

是利用樹木的營養器官(干、枝、根等)及竹子的地下莖作為造林材料直接進行造林的方法。其特點是能夠節省育苗時間和費用,造林技術簡單,操作容易,成活率較高,幼樹初期生長較快,而且在遺傳性能上保持母本的優良性狀。但要求有立地條件較高的造林地,同時分殖造林材料來源,受母樹的數量與分布狀況的限制,這種方法主要用于適用營養繁殖的樹種,如松樹、楊樹、柳樹、泡桐和竹類等。

2.4其他方法

第2篇:植樹造林的方法范文

關鍵詞:植樹造林 方法 探析

植樹造林、退耕還林和生態重建是極為重要的。治理沙化耕地,控制水土流失,防風固沙,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可以大大改善生態環境,減輕洪澇災害的損失,而且隨著經濟林陸續進入成熟期,產生的直接經濟效益和間接經濟效益巨大,還能提供大量的勞動和就業機會,促進當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巨大的森林碳匯將為保護全球氣候系統和生態環境發揮積極作用。

植樹造林的方法

1、播種造林法:

播種法是最早的樹木繁殖方法,就是將種子直接播種在造林地里,所以又被叫做直播造林。它的優勢在于省去了育苗的工序,減少了繁瑣的勞動,施工方法簡便易行,適合于大面積的造林地。但是這種方法對土壤、氣候要求交很高,播種后的幼苗養護工作非常復雜。播種法適宜對種子顆粒大、發芽快、種子供應充足、生長條件低的樹種。同時要求降雨量充足,土壤涵養水分,自然災害少,如果在遠離人類活動區域的邊遠地帶,最適宜采用播種法。具體的操作過程如下:

1、撒播:將樹種均勻撒在翻整好的造林地里,撒種后不用整地和覆蓋土層,樹種可以在狀態下自然生長,所以播撒樹種操作簡單,工序少,人工成本低,可以進行粗放播撒,播撒量要充足,要把因風力、流水、植物截留、鳥獸損害、幼苗死亡等不利因素造成的種子損耗估算在內。

2、均勻地撒播種子到造林地的方法。一般不整地、播種后不覆土,種子在條件下發芽。工效高,成本低。作業粗放,種子易被植物截留、風吹或水流沖走、鳥獸吃掉,發芽的幼苗根系很難穿透地被層。

適用條件:勞力缺乏、交通不便的地區,皆伐跡地、火燒跡地,急需綠化的地方,中小粒樹種。

3、條播:按一定的行距播種,可播種成單行或雙行,連續或間斷。播后要覆土鎮壓。可進行機械化作業。種子消耗量比較大。

適用條件:跡地更新,次生林改造;主要為灌木樹種和個別喬木樹種

4、穴播:按一定的行、穴距播種的方法。根據樹種的種粒大小,每穴均勻地播入數粒到數十粒種子。播后覆土鎮壓。操作簡單、靈活、用工量少。

適用條件:適用各種立地條件。大、中、小粒徑的種子都適用。塊播:在大塊狀整地上,密集或分散地播種大量種子的方法。塊狀面積一般在lm2以上。可形成植生組。施工比較復雜。

2、植苗造林法

又稱栽植造林、植樹造林,是普遍的造林方法,是把長勢良好的樹苗栽植到造林地的植樹方法。特點是對不良環境條件的抵抗力較強,生長穩定,此法對土壤、氣候等自然條件要求低,抗災害能力強,成活率高,生長穩定,因此,對造林地立地條件的要求相對地說不那么嚴格。主要的損失來自于挖苗和運輸過程中對樹苗根系的損害,栽植后需要大量補水,而且前期的育苗工作非常復雜。植苗造林的樹苗主要是原生苗、營養繁殖苗和移植苗。如果在采伐后的造林地上長有野生苗,也可以用來植苗造林。植苗造林后,苗木能否成活,關鍵是苗木本身能否維持水分平衡,所以在造林過程中,從苗圃起苗、選苗、分級、包裝到運輸、假植、造林前修剪,直至定植全過程都要保護苗木不致失水過多。最好是隨起苗隨栽植,盡量縮短時間,各環節要保持苗根濕潤。

3、分殖造林法

把成年樹木的干、根、枝條或竹子的地下莖之間栽植在土壤中的方法叫分殖造林法。這種方法的優點是能夠大量節省造林材料,降低成本,分殖法技術要求不高,易于操作,可以保證較高的成活率。初期長出的樹苗可以從分殖的干、根或枝條上吸取充足的水和養份,母體樹種的優良性狀可以被完好地繼承下來。此法對造林地的自然條件要求較高,材料來源會因樹木的分布情況而受到限制,松樹、楊樹、柳樹、泡桐和竹類等營養繁殖樹木適合采用此種方法來造林。

4、插條造林法

此法可以在春秋兩個季節進行,春季插條要等到土壤解凍后進行,秋天則要趕在上凍前插條。枝條的選擇非常重要,直徑要在1.5-2.Ocm,枝條要有至少一年的生長期,修剪時要去掉側枝,把枝條剪成30-40cm長。插條前要將造林地平整好,插條的間距在30cm左右,插條要有2-3cm露在外面,插完后要將覆土壓實。在干旱地區插挑時,要注意保持水分,可以用覆蓋細土或塑料薄膜的方法,壟作也可以起到保持水分的作用。作壟后,要用水將土地灌溉透徹,在壟上覆蓋塑料薄膜,然后進行插條,薄膜上被枝條插出的孔要用土來堵住,等枝條上長出葉子后,再將薄膜去掉。也可以用石蠟封住插條切口來防止水分流失,無論怎樣做,保持水分的關鍵總是要保證插穗的大頭朝上。

5、插根造林法

第3篇:植樹造林的方法范文

森林資源是決定林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森林資源的發展對我國的生態環境及經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林區的整地、造林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但是和國外林業相比,我國林業既有一定的優勢,也有多方面的劣勢, 優勢與劣勢并存。所以我們還要重視營林建設,本文提出了一些整地、造林的方法,把我國林業溶入了國際林業體系中,與世界各國聯系更加緊密,合作更加廣泛。因此,我們要提高認識,學會運用整地、造林的方法, 盡快使我國生態環境及經濟與國際接軌。

造林地的整理是在造林前改善環境條件的一道主要工序。通過整地可以改善造林的立地條件、清除灌木、雜草和采伐剩余物。在造林前后的一段時間里,增加直接投射到地面的透光度;還可以改變小地形,使透光度增加或減少。整地清除了地表植被,增加透光度,因而在白天地表層的溫度要比有植被覆蓋時上升得快,整地后改變了土壤物理性,使土壤溫度狀況發生變化。因而,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及使幼林的生長情況顯著改善。整地還能保持水土、減免土壤侵蝕,同時也有利于造林施工,提高造林質量。

一、 造林地的清理與整地方法

造林地的清理,是造林整地翻墾土壤前的一道工序,把造林地上的灌木、雜草、竹類以及采伐跡地上的枝丫、梢頭、站稈、倒木、伐根等清除掉。分為全面清理、帶狀清理和塊狀清理3種方式。

清理的方法可分為割除清理、火燒清理和用化學藥劑清理。割除清理可以是人工,也可以用機具,如推土機、割灌機、切碎機等機具。清理后歸堆和平鋪,并用火燒方法清除。也可以采用噴灑化學除草劑,殺死灌木和草類植物。

整地方式分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局部整地又分為帶狀整地和塊狀整地。全面整地是翻墾造林地全部土壤,主要用于平坦地區。局部整地是翻墾造林地部分土壤的整地方式。包括帶狀整地和塊狀整地。

帶狀整地是呈長條狀翻墾造林地的土壤。在山地帶狀整地方法有:水平帶狀、水平階、水平溝、反坡梯田、撩壕等;平坦地的整地方法有:犁溝、帶狀、高壟等。

塊狀整地是呈塊狀的翻墾造林地的整地方法。山地應用的塊狀整地方法有:穴狀、塊狀、魚鱗坑;平原應用的方法有:坑狀、塊狀、高臺等。

二、人工播種方法

撒播:均勻地撒播種子到造林地的方法。

一般不整地、播種后不覆土,種子在條件下發芽。工效高,成本低。作業粗放,種子易被植物截留、風吹或水流沖走、鳥獸吃掉,發芽的幼苗根系很難穿透地被層。

適用條件:勞力缺乏、交通不便的地區,皆伐跡地、火燒跡地,急需綠化的地方,中小粒樹種。

條播:按一定的行距播種,可播種成單行或雙行,連續或間斷。

播后要覆土鎮壓。可進行機械化作業。種子消耗量比較大。

適用條件:跡地更新,次生林改造;主要為灌木樹種和個別喬木樹種

穴播:按一定的行、穴距播種的方法。

根據樹種的種粒大小,每穴均勻地播入數粒到數十粒種子。播后覆土鎮壓。操作簡單、靈活、用工量少。

適用條件:適用各種立地條件。大、中、小粒徑的種子都適用。

塊播:在大塊狀整地上,密集或分散地播種大量種子的方法。 塊狀面積一般在1m2以上。可形成植生組。施工比較復雜。

三、植樹造林常用方法

1、播種造林法:又稱直播造林,是將林木種子直接播種在造林地進行造林的方法。這種方法省去了育苗工序,而且.施工容易,便于在大面積造林地上進行造林。但是這種方法造林對造林立地條件要求較嚴格,造林后的幼林撫育管理措施要求也較高。播種造林的適用條件:適合于種粒大、發芽容易、種源充足的樹種,如橡櫟類、核桃、油茶、油桐和山杏等大粒種子。其要求造林地土壤水分充足,各種災害性因素較輕,對于邊遠且人煙稀少地區的造林更為適宜。

播種造林的方法有:塊狀播種、穴播、縫插、條播和撒播等。播種前的種子處理包括消毒、浸種和催芽等措施,對保證春播,早出芽,增強幼苗抗旱能力,減少鳥獸等危害極為重要。

2、植苗造林法:又稱栽植造林、植樹造林,是用根系完整的苗木作為造林材料進行造林的方法。其特點是對不良環境條件的抵抗力較強,生長穩定,因此,對造林地立地條件的要求相對地說不那么嚴格。但是,在造林時苗木根系有可能受損傷或擠壓變形和失水,栽植技術要求高,必須先育苗,卻也節省種子。總之,植苗造林法受樹種和造林地立地條件的限制較少,是應用最廣泛的造林方法。

植苗造林應用的苗木,主要是播種苗(又稱原生苗)、營養繁殖苗和移植苗。有時在采伐跡地上進行人工更新時,可以利用野生苗。近年來,有些地區發展營養器苗造林,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植苗造林后,苗木能否成活,關鍵是苗木本身能否維持水分平衡,所以在造林過程中,從苗圃起苗、選苗、分級、包裝到運輸、假植、造林前修剪,直至定植全過程都要保護苗木不致失水過多。最好是隨起苗隨栽植,盡量縮短時間,各環節要保持苗根濕潤。

3、分殖造林法:是利用樹木的營養器官(干、枝、根等)及竹子的地下莖作為造林材料直接進行造林的方法。其特點是能夠節省育苗時間和費用,造林技術簡單,操作容易,成活率較高,幼樹初期生長較快,而且在遺傳性能上保持母本的優良性狀。但要求有立地條件較高的造林地,同時分殖造林材料來源,受母樹的數量與分布狀況的限制,這種方法主要用于適用營養繁殖的樹種,如松樹、楊樹、柳樹、泡桐和竹類等。

4、其他方法

(1) 插條造林

插條造林在春季和秋季都可以進行,春季應在發芽前,土壤解凍后這一段時間內。而秋季則應在落葉后到土壤凍結前。選擇1.5-2.0cm粗,1-2年生的枝條,剪去側枝,剪成長30-40cm的插穗,按照一定的株行距,在事先整好的地里扦插,然后踏實。插深為使插條的上部露2-3cm。如果土壤較旱,應該用細土覆蓋;此外也可以使用塑料薄膜,采用壟作,可在較為干旱的地區應用此法。具體工序為,先整好地,作壟,提前灌透水,然后用塑料薄膜將整個壟面覆蓋然后按一定的株距將插條插入壟中,用細土將薄膜上的插孔蓋住,當長出葉子后,即可撤掉薄膜;還有一種方法,是在插前,用石蠟速蘸插條的上切口,即蠟封,以防止插條水分過度散失,然后插入壟中。需要注意的一點是,一定要插正,即插穗的大頭向下小頭向上。

(2)插根造林

這種造林方法和插條造林方法差不多,在春秋季均可進行,所不同的是插穗用的是粗1cm以上的根,剪成15-20cm長的段。按照一定的株行距,在提前整好的地上挖直徑20cm,深30cm的坑,將根按45度角傾斜埋入,要注意,插穗的方向是大頭向上,上部不但不外露,反而要埋入土下2-3cm。

第4篇:植樹造林的方法范文

關鍵詞:植樹造林 生態環境 森林資源

中圖分類號:S7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3(b)-0138-02

當今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是以犧牲環境作為代價,周圍環境的惡化,也讓人們逐漸認識到生態環境對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這極大地改善了周圍環境。植樹造林工程建設已成必然,必須要積極喚醒人們環保意識,為植樹造林貢獻自己的力量。

1 植樹造林的必要性

隨著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的不斷增強,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均有了極大的進步,如三北防護林植樹造林工程的建設正是我國積極響應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的主要措施。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有了極大的提升和改善,這也是未來植樹造林經濟社會發展新格局。大家應當以科學的發展觀,看待環境破壞和經濟發展、能源消耗等方面的問題,全面推動社會經濟長期發展,促進社會經濟和環境的長期可持續發展。為了充分緩解社會經濟與環境、能源方面的矛盾,應不斷加大環境保護與環境污染的治理力度,還應完善植樹造林政策,加大植樹造林宣傳力度,組織植樹造林活動,擴大植樹造林綠化面積和質量,有效緩解環境、能源危機。下面筆者就從幾方面闡述植樹造林必要性,深入了解植樹造林對現代社會發展的重要性。

1.1 生活必需品的應用材料

無論是在生活還是大部分產業加工當中,木材都是隨處可見的,例如人們日常用到的家具、建材,農業當中使用的農具等等,人們的生產、生活離不開木材的應用,因此,植樹造林已成必然。

1.2 降低城市噪音污染

我國城市化水平逐漸加快,居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極大的提升,但各種負面因素影響也成為必然產物,其中噪音污染就是較為嚴重的污染之一,它極大地威脅了人們的身心健康,值得給予高度關注。植樹造林就是有效控制和減少噪音污染手段之一,噪音污染主要就是在70 dB以上的聲音,聲音達到90 dB以上人們就不能在這種情況下長期生活下去。而我國目前已經有絕大多數城市的聲音達到了70 dB,對人類危害影響較大,大規模植樹造林后,樹木能夠阻隔或是吸收部分噪音聲波,進而達到減少噪音的目的。

1.3 保護氣候環境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工業生產和汽車尾氣排放量不斷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過多,而這種氣體的過度排放對大氣臭氧層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破壞,產生臭氧層空洞,對人類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植樹造林能夠極大地緩解這一情況:樹木通過光合作用能夠大量地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增加空氣中的氧氣含量,森林植物還能夠替代化石燃料,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緩解溫室氣體含量,具有極大的經濟優勢,因此人們對于森林保護工作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

1.4 維護生態平衡

我國前期經濟發展是以自然環境資源的深度挖掘為基礎,這造成了對森林資源的巨大浪費和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這種做法也是不能夠長期維持下去的,自然環境已經對于人類行為進行反抗和懲罰。尤其是近些年,我國每年水土流失數量較大,直接造成農業產量降低。植樹造林就是能夠有效緩解這種現狀的重要手段之一,森林植被能夠有效保護地表受風雨侵蝕,緩解水土流失情況。林木防護帶能夠極大地減緩風勢,受樹木枝干的阻擋,雨水會沿著樹木枝杈流到地面,而地面的秸稈和草根淦ひ材芄換航饉流速度,讓水分充分滲入地下。雨水季節,樹木根系還能夠儲藏大量水分,滋養農田,通過光合作用蒸騰到空氣當中,促進氣候正常發展,加快水循環。

2 植樹造林的重要性

2.1 植樹造林能夠有效緩解生態危機,防止氣候環境惡化

植樹造林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生態、環境和人類生活工作中的日常社會效應等方面,在此筆者主要討論的是植樹造林在氣候改善層面和生態環境保護中的重要性,充分了解到植樹造林對生態危機的緩解作用,改善環境氣候和保護氣候環境。總的來講,隨著人們的生產、生活、工作會將大量二氧化碳排放于大氣當中,嚴重威脅了人們的身心健康安全,嚴重威脅了日常生態環境平衡,通過森林光合作用能夠減少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空氣中的氧氣含量,充分發揮空氣凈化的作用。植樹造林就是最經濟、最直接、最高效的空氣治理方法,大家必須要做好林木種植工作,增加樹木種植面積,提升林木種植質量。

2.2 植樹造林有助于防風固沙、消除噪音

森林不僅具有消除和降低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方面的作用,同時還具有極大的供氧功效,植樹造林還在防風固沙、消除城市噪音、改善人們生活環境方面發揮著巨大的潛力。一般情況下,森林密集的地帶很少發生沙塵天氣,而一些較為荒涼和貧瘠的沙漠地帶則是風沙易發之地,這就與森林的防風固沙功效有著直接的關系。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環境問題和噪音污染問題也頻頻發生,直接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對人們的正常生活環境構成了極大的困擾,植樹造林則是解決這一問題的不二選擇,在城市中種植大量的綠色植物對于消除城市的噪聲污染也有一定的幫助和緩解作用,可為人們提供優質的生態環境,帶來巨大的身心享受。

3 常見的植樹造林方法

3.1 直接播種法

植樹造林的方法有很多,不同的造林方法擁有其各自不同的優勢和劣勢以及適應的環境和造林要求,其中常用的造林的方法主要有兩種,分別為直接播種造林法和植苗造林法,除了這兩種方法以外還有扦插造林法,這種方法對于造林技術要求相對較高,在此筆者就簡單闡述一下直接播種法,將樹苗直接播種到苗地當中,這一過程無需進行更多贅述,可以省去大量的技術操作,省去了繁雜的育苗過程,這種方法很大的一個優勢就在于方法操作起來非常簡單,無需任何技術含量,種植人員無需經過培訓,可直接進行種植操作,該方法常被用于廣泛育林種植工作當中。

3.2 植苗造林法

植苗造林法與直接播種法相比,植苗造林過程較為復雜,且有著較高的造林技術要求,具體操作起來難度較大,必須要進行深入的調查分析研究,貫徹落實植苗造林各項措施,提升林木成活質量。毋庸置疑,植苗造林法就是要采用生命力極為頑強或是通過苗圃培育出優良的苗木,植苗方法的好處就是采取直接種植的方式,提升苗木的成活率,讓苗木在后期成長過程中具有較強的生長力和適應力。

森林在整個地球的綠化和環境保護方面充當著重要的角色,對于維持全球氣候的穩定方面也具有明顯的優勢,然而當前我國的森林破壞問題較為嚴重,已經發展到了一種極為嚴重的情況,積極開展植樹造林活動,不斷擴大和加強我國森林面積是當前的首要任務。通過上面的分析,筆者對于植樹造林的必要性和植樹造林過程中常用的幾種方法進行了探討和說明,希望能夠對我國植樹造林活動有所幫助。

4 結語

綜上所述,森林資源能夠有效維持生態環境平衡,提供越來越豐富的資源,構建良好的生態環境。大家應當充分認識到森林資源的重要性,提升森林資源保護意識和植樹造林意識,切實做到人與自然、經濟的協調發展,為人類生存發展奠定扎實的環境基礎。

參考文獻

[1] 王平.生態危機的后診斷路徑及其當代啟示[C]//復旦大學當代國外研究中心,2010.

第5篇:植樹造林的方法范文

關鍵詞:整地  造林  方法

    0 引言

    我國森林資源總的變化趨勢是:森林面積逐年增加,每年以200萬hm2速度遞增,林木生長量開始大于消耗量,森林資源的發展在數量上開始走出“低谷”,扭轉了長期以來森林資源下降的局面,實現了森林面積和森林蓄積的“雙增長”。森林資源是決定林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加入wto后沖擊的重點雖然是林產工業,但競爭的焦點卻在于林業產品,而林產品的關鍵原料在于森林資源。

    1 造林方法

    1.1 播種造林法:又稱直播造林,是將林木種子直接播種在造林地進行造林的方法。這種方法省去了育苗工序,而且.施工容易,便于在大面積造林地上進行造林。但是這種方法造林對造林立地條件要求較嚴格,造林后的幼林撫育管理措施要求也較高。播種造林的適用條件:適合于種粒大、發芽容易、種源充足的樹種,如橡櫟類、核桃、油茶、油桐和山杏等大粒種子。其要求造林地土壤水分充足,各種災害性因素較輕,對于邊遠且人煙稀少地區的造林更為適宜。

    播種造林的方法有:塊狀播種、穴播、條播和撒播等。播種前的種子處理包括消毒、浸種和催芽等措施,對保證春播,早出芽,增強幼苗抗旱能力,減少鳥獸等危害極為重要。

    1.2 植苗造林法:又稱栽植造林、植樹造林,是用根系完整的苗木作為造林材料進行造林的方法。其特點是對不良環境條件的抵抗力較強,生長穩定,因此,對造林地立地條件的要求相對地說不那么嚴格。但是,在造林時苗木根系有可能受損傷或擠壓變形和失水,栽植技術要求高,必須先育苗,卻也節省種子。總之,植苗造林法受樹種和造林地立地條件的限制較少,是應用最廣泛的造林方法。

    植苗造林應用的苗木,主要是播種苗(又稱原生苗)、營養繁殖苗和移植苗。有時在采伐跡地上進行人工更新時,可以利用野生苗。近年來,有些地區發展營養器苗造林,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植苗造林后,苗木能否成活,關鍵是苗木本身能否維持水分平衡,所以在造林過程中,從苗圃起苗、選苗、分級、包裝到運輸、假植、造林前修剪,直至定植全過程都要保護苗木不致失水過多。最好是隨起苗隨栽植,盡量縮短時間,各環節要保持苗根濕潤。

    1.3 分殖造林法:是利用樹木的營養器官(干、枝、根等)及地下莖作為造林材料直接進行造林的方法。其特點是能夠節省育苗時間和費用,造林技術簡單,操作容易,成活率較高,幼樹初期生長較快,而且在遺傳性能上保持母本的優良性狀。但要求有立地條件較高的造林地,同時分殖造林材料來源,受母樹的數量與分布狀況的限制,這種方法主要用于適用營養繁殖的樹種,如松樹、楊樹、柳樹、泡桐和竹類等。

    1.4 其他方法 插條造林:插條造林在春季和秋季都可以進行,春季應在發芽前,土壤解凍后這一段時間內。而秋季則應在落葉后到土壤凍結前。選擇1.5-2.0cm粗,1-2年生的枝條,剪去側枝,剪成長30-40cm的插穗,按照一定的株行距,在事先整好的地里扦插,然后踏實。插深為使插條的上部露2-3cm。如果土壤較旱,應該用細土覆蓋;此外也可以使用塑料薄膜,采用壟作,可在較為干旱的地區應用此法。具體工序為,先整好地,作壟,提前灌透水,然后用塑料薄膜將整個壟面覆蓋然后按一定的株距將插條插入壟中,用細土將薄膜上的插孔蓋住,當長出葉子后,即可撤掉薄膜。 

    1.5 插根造林 這種造林方法和插條造林方法差不多,在春秋季均可進行,所不同的是插穗用的是粗1cm以上的根,剪成15-20cm長的段。按照一定的株行距,在提前整好的地上挖直徑20cm,深30cm的坑,將根按45度角傾斜埋入,上部不但不外露,反而要埋入土下2-3cm。

    2 植樹造林的程序

    2.1 造林地的清理 造林地的清理,是造林整地翻墾土壤前的一道工序,把造林地上的灌木、雜草、竹類以及采伐跡地上的枝丫、梢頭、站稈、倒木、伐根等清除掉。分為全面清理、帶狀清理和塊狀清理3種方式。

   

清理的方法可分為割除清理、火燒清理和用化學藥劑清理。割除清理可以用人工,也可以用機具,如推土機、割灌機、切碎機等機具。清理后歸堆和平鋪,并用火燒方法清除。也可以采用噴灑化學除草劑,殺死灌木和草類植物。

    2.2 整地方式和方法 整地方式分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局部整地又分為帶狀整地和塊狀整地。全面整地是翻墾造林地全部土壤,主要用于平坦地區。局部整地是翻墾造林地部分土壤的整地方式。包括帶狀整地和塊狀整地。

    帶狀整地是呈長條狀翻墾造林地的土壤。在山地帶狀整地方法有:水平帶狀、水平階、水平溝、反坡梯田、撩壕等;平坦地的整地方法有:犁溝、帶狀、高壟等。

    塊狀整地是呈塊狀的翻墾造林地的整地方法。山地應用的塊狀整地方法有:穴狀、塊狀、魚鱗坑;平原應用的方法有:坑狀、塊狀、高臺等。

    2.3 人工播種方法

    2.3.1 播前的種子處理 目的:完成種子發芽準備,加速種子發芽,縮短留土時間,保證出苗整齊,預防動物及病蟲害的危害。措施:消毒、拌種、浸種、催芽。春播時深休眠種子要催芽。春播時逼迫休眠種子應浸種,但是如果造林地比較干旱、晚霜與低溫危害嚴重不宜浸種。雨季一般播種干種子,如果能準確掌握雨情時也可浸種。秋季播種時一般都不浸種、催芽。病蟲害危害嚴重的地方應進行消毒液浸種、悶種或拌種。

第6篇:植樹造林的方法范文

[關鍵詞] 秋冬造林 成活率 優勢 技術

[中圖分類號] S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2017)05-0144-01

1 安陽市秋冬造林現狀概述

長期以來,安陽市造林仍以春季和雨季造林為主,隨著技術的進步、人們綠化意識的提升和造林理念的逐步提高,秋冬造林也已成為安陽造林工作的主流季節。近年來安陽市林業工作緊緊圍繞省廳下達的年度目標,著力開展植樹造林項目,不僅具有速度快的優勢,整體質量也較高。由于受到降雨的限制,長期以來,安陽的秋冬造林開展主要集中在東部平原地區,以內黃縣沙荒防治造林為主。

2 秋季植樹造林優勢分析

在開展秋季植樹項目的過程中,不能完全延續傳統的造林工作模式,需要根據發展訴求,提高造林技術認知程度,改變造林技術構成,優化秋冬造林工程效果。安陽市的傳統造林項目多集中在春季和雨季開展,秋冬造林的整體經濟價值并沒有得到有效突顯,故很多地區并沒有認識到秋冬造林的價值,其實,秋季造林有其特殊優勢。

2.1 秋冬造林的氣候優勢

安陽地處河南北部,秋季冷暖空氣交互時間較長,日照充足溫度適宜,且水分蒸發量較低,具有植物根系發育需要的溫濕度條件,秋冬楊樹造林成活率能達到90%以上[1-2],秋冬不僅能有效避免出現春末高溫所導致的干旱問題,還能有效減少植物蒸騰作用和水分損失。與春季造林相比而言,在秋冬造林對于大多數都樹木具有好的效果,植物也能充分利用氣候優勢,更好的適應環境,到了春季能提前進入生長期。

2.2 秋冬造林的生物優勢

生物優勢主要是指秋冬造林在病蟲害防控方面的優勢,秋冬造林能一定程度上減少蟲害的威脅。由于此時病蟲害都進入到了成蟲時期和蛹期并逐步進入越冬期,有害生物對于樹木產生的影響和侵害性都有顯著的減弱,也能有效實現環境和生態維護的目標,從生物特性和生態特征角度規避了樹木的病蟲害問題。病害和蟲害會出現不活躍和頻繁度下降的問題,這也能有效減少病蟲害問題。

2.3 秋冬造林的經濟優勢

在造林項目開展過程中,必須考量實際經濟價值,故而要從時間經濟優勢、人工經濟優勢以及苗木經濟優勢三方面對其進行深度分析。其一,時間經濟優勢,安陽春季造林集中在3月份,時間緊張且任務較大,秋冬造林在秋末冬初,在安陽10月中旬至12月上旬地溫都能滿足植物根系生長的需求。林業工作相對輕松,造林工作有相對寬裕的時間來進行,可以提升管理技術和管控效果。其二,人工經濟優勢,秋季屬于農閑時期,人工費價格也相對較低,能一定程度上減少項目成本,林業建設項目的經濟價值可以提升。

3 提升秋季植樹造林成活率的技術和方法分析

秋冬造林時降雨量小,隨著氣溫降低,易引起苗木干旱和凍害,這也是安陽秋冬造林工作中中最重要的內容,所以在開展秋冬造林時候,需要重點關注。提高秋冬造林成活率除優質壯苗、適地適樹、保護苗木等措施外,還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3.1 應用苗木特征控制方法提高成活率

在秋季植樹造林過程中,要充分結合苗木自身的生態特征,提升整體管理機制和時間控制機制,優化種植效率和價值,秋冬季溫度有明顯降低,植被自身的理化反應以及生理活動會隨著季節的更替逐漸產生減弱。在劃定秋冬造林時,要控制好造林時間,對秋冬造林進行林業工程系統管理,提升秋冬造林效率,也要避免造林時間對造林效果的影響,提高苗木和土壤的結合程度。針對樹種進行系統化分析,確保科學化的x種,提高造林成活率,使經濟價值和技術結構同步升級。在種植過程中,要保證造林踐行因地制宜原則,貼合實際造林條件和要求,借助對質量和工程項目分析,確保樹種保障機制的健全和完整。

3.2 有效優化秋季植樹造林的技術方法

在提升相應技術的過程中,要清除雜草并集中焚燒,并保證其各因素都符合種植要求,進行全面整地。要根據樹木生物特性和生態特征做好苗木的預處理,截去苗木的冠部結構,從而減少水分流失。要保證澆水充足,建立完整的后期管護機制,實現造林效益的最大化。

第一,在苗木準備方面要提升技術結構和具體要求。10月初進行清理,苗圃在落葉前10d-15d透水,苗木根系要完整,根幅30cm-40cm,保證5cm長的根須數

3.3 因地制宜開展造林,做好栽后管理,有效提升造林成活率

秋冬造林工作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根據樹種、根據不同地區的氣候以及不同年份的地溫條件選擇適宜的造林時段開展工作。同時秋冬造林中對于淺根系的樹種,要適度深栽,來年春季及時在樹盤內撒土,做到保墑保溫,可以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

秋冬造林完成后,澆一次透水,保證苗木冬季的水分需求,對澆水后倒伏的苗木即使扶正支撐,對灌水后的樹坑,可用秸稈覆蓋封坑保水保溫。

結束語

總之,在安陽市運行秋季植樹造林項目時,要結合實際地區特征和經濟要求,實現了林業機制的突破,并確保創新成果能為地區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當然,安陽秋冬造林工作,還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不能運用系統工程和工程管理的要求進行項目控制,但是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通過實踐研究,這些問題都能得到逐步改善,使秋冬造林項目開展的更加科學。

參考文獻

第7篇:植樹造林的方法范文

【關鍵詞】:雜交松;形態特征;栽植技術;造林方法

1.雜交松是澳大利亞昆士蘭州林科所松樹專家以洪都拉斯加勒比松和美國濕地松互為父母本產生的后代,再雜交而成的二代雜交品種。澳大利亞雜交松既具有濕地松通直圓滿、耐水漬、早期速生的特性,又具有加勒比松后期生長快、皮薄等優點。適生范圍廣,對氣溫的適應性較強,比其親本濕地松更為耐寒,在廣東大部分地區均能適應種植,在干旱貧瘠的山地也能生長健旺。因此,本文結合筆者多年的造林經驗,就雜交松的形態特征、栽植技術及造林方法進行了分析與探討,力求為造林種植者提供參考。

2.雜交松的形態特征

雜交松的樹形,接近于濕地松,是利用濕地松和加勒比松基因重組,使二個親本樹種的優良性狀在雜種子代中同時得到表現。它綜合了父母本的優良性狀,具體表現如下優點:一是既具有濕地松通直圓滿、耐水漬、早期速生的特性,又具有加勒比松后期生長快、皮薄等優點;二是適生范圍廣,對氣溫的適應性較強,比其親本濕地松更為耐寒,在我國長江以南絕大部分地區均能適應種植,在干旱貧瘠的山地也能生長健旺;三是抗風能力較強。與速生桉樹相比,雜交松的抗風能力明顯強過桉樹。它與濕地松一樣,11級左右的臺風,雜交松少有風害發生;四是有利于保護山地地力。因雜交松與濕地松一樣,根部有根瘤菌共生,能固定大氣中的氮元素,有利于對土地地力的保護。經引種實驗表明:雜交松木材基本密度和纖維長度介于二個親本之間,同時具有生長快、節間距離長、含油脂高、少蟲害、適生范圍廣等特性;雜交松早期材積增益可達親本的3倍以上,雜種優勢極為突出,而且表現出較強的抗松突園蚧能力,是值得大力推廣的優良樹種。

3.雜交松的栽植技術

3.1.清理林地。主要有幾種清理林地種植方式,如開帶清理種植、放火煉山清理種植、全墾清理種植、全面殺草清理種植等,具體操作視各地實際情況而定。

3.2.定株行距。雜交松屬于強陽樹種,生長快,所需空間大,一般種植10~15年就可成材,無需密植間伐。經我單位多年種植試驗林反復測定,選出較豐產株行距為3.0m×3.0m,即每畝種植74株。如果株行距少于3米,會導致林木提前郁閉,增高不增粗,嚴重的還會造成林木死亡。

3.3.挖樹穴。樹穴規格為40×40×30cm。挖穴時應將表土和底土分放在穴的兩旁,便于回土時將表土回入穴中。

3.4下基肥。每穴施0.15-0.25公斤過磷酸鈣作基肥。把肥料放到樹穴的底部,否則,容易出現燒苗現象。

3.5.樹穴回土。第一步:先回少量富含有機質的表土(不超過三分之一)。第二步:將表土或風化的泥土(注意打碎泥塊)填滿樹穴,并略高于地面。如果回土時沒有填滿樹穴,種植內容易積水浸苗,或下雨時泥土沖入穴中將小苗填埋,影響苗木成活。

4.雜交松造林方法

4.1選擇適宜的林地。一般選擇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臺地,要求光照充足、土層深厚、質地中等,土壤為泥質巖、砂質巖等第四紀紅粘土發育而成的偏酸性紅壤土。

4.2做好造林規劃。造林計劃于造林之前進行,依據林地實際情況,分塊設置防火林帶,分塊種植面積以500~1000畝一塊為宜。防火林帶的設置通常以山脊分水線為主,可在防火林帶上種植一些具有耐火性樹種,如火力楠、木荷、紅椎等。

4.3整地備耕。由于扦插苗前期生長比不上實生苗,若是雜草和灌木過多過高會影響幼苗前期生長,因此造林前要除雜、煉山,爭取達到林地干凈。株行距為2.5m×3m,每畝約90株,穴規格為40×40×30cm,每穴施放:鈣鎂磷0.5公斤或有機肥1-2.5公斤作基肥。

4.4造林種植。造林時間應盡量選擇陰天或雨后進行,造林前先將容器苗淋至濕透再上山,造林時小心將薄膜袋撕掉,并保持袋土完整不松散。種植時要做到“根舒、苗正、打緊”,回填土略高于穴面,成小w狀,以免雨后樹穴下陷成凹形造成根部積水。

4.5.撫育管理。撫育管理是雜種松扦插苗前期生長的關鍵環節,撫育管理到位,苗木生長健壯、后勁好。具體撫育管理方法如下:第一年撫育管理重點是補苗和除草。種植后10天左右進行一次全面補苗,保證當年造林成活率95%以上。種植6~8個月后進行第一次撫育,主要以除草除雜為主,適當施肥。清除苗盤周圍直徑1.5米范圍內的雜草、砍除林地內生長過快的灌木。施肥時應距離苗木30~40厘米處對開兩小淺溝(每株苗對開兩條50cm×20cm的溝),施復合肥0.1~0.15公斤/株,施肥后覆土。第二年春季進行第二次撫育。撫育重點仍以除草、施肥為主。施復合肥0.15~0.25公斤/株,施肥后覆土或適當培土。第三年撫育工作視苗木的生長情況來定,如果苗木生長旺盛,主干明顯高于一般雜草、雜灌可以不撫育,反之則撫育。中期以后管理重點主要是護林防火,此時雜交松主干3米以下側枝基本上已干枯,有條件情況下可將干枯側枝鉤掉,這樣也有助于防火。據測定,中期再追一次肥,能明顯提高木材蓄積量和松脂產量。另外要加強病蟲害防治。雜交松的病蟲害發生率比較低,危害程度相對較小,一般只是小面積發生,不用防治。主要食葉害蟲:馬尾松毛蟲、松梢螟、松毒蛾等。防治藥物有生物農藥如25%滅幼脲3號、阿維素,森得寶等,觸殺農藥主要有敵殺死、氯福等。

結語

總之,在營林中只有把良種與良法充分結合起來,才能收到豐產、穩產的目的。種植雜交松不僅能夠綠化山川,涵養水源,改善環境,還能積累財富,可謂一舉多得。種植雜交松的經濟效益顯著,據相關資料統計,一般雜交松8~10年樹齡可以采脂,按1350株/hm2,產脂3kg/年?株,松脂價格按4元/kg計算,每年生產松脂價值約1.5萬元/hm2。雜交松一般第15年砍伐,可生產木材330m3/hm2,按900元/m3價格計算,產值29.7萬元/hm2,平均每年可達1.98萬元/hm2。在澳大利亞雜交松年均蓄e生長量達16~25 m3/hm2,最高可達30m3/hm2,造紙材輪伐期10~13年,比傳統的馬尾松縮短了近5~8年。目前,雜交松已經成為熱帶地區重要的速生豐產用材樹種之一。

【參加文獻】

第8篇:植樹造林的方法范文

文章編號:1003-1383(2007)06-0699-02中圖分類號:R 733.705文獻標識碼:B

目前能治愈白血病的最有效方法仍然是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AlloHSCT),但對于移植后復發的病例,過去只能采用二次移植,其療效多數都不理想。自從1995年Kolb[1]等報道了異基因骨髓移植(allBMT)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復發,經過供者淋巴細胞輸注(DLI)后再次獲得血液學和細胞遺傳學緩解以來,許多研究報告已經肯定DLI對治療和預防各類白血病AlloHSCT后復發有很好的療效。我院于2004年3月至2007年1月應用DLI治療10例AlloHSCT后患者,現報道如下。

資料和方法

1.病例資料 10例均為我院2004年3月至2007年1月住院患者,其中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慢性期(CMLCP)6例,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M2a(ANLLM2a)1例,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M2b(ANLLM2b)1例,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M5a(ANLLM5a)1例, 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M4a(ANLLM4a)1例。男4例,女6例,年齡18~50歲。10例均接受HLA基因位點全相合的同胞供者AlloHSCT。患者移植前資料和供者的資料見表1。診斷和療效標準見文獻[2]。

2.方法

(1)預處理方案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預防 ①預處理方案均以FBAC方案:氟達拉濱30 mg/(kg?d),連用6天(-7d、-6d、-5d、-4d、-3d、-2d),馬利蘭(BU)1 mg/kg,每日4次用2天(-5d、-6d),阿糖孢苷(Arac)2.0 g/m2用2天(-7d、-4d),環磷酰胺(CTX)0.6~0.8 g,用2天(-3d、-2d)。②GVHD的預防:均以環孢霉素A(CsA)聯合甲氨蝶呤(MTX)和驍悉(MMF)。CsA 3 mg/(kg?d)加入生理鹽水500 ml中持續靜脈滴注,-1d開始可以口服時改為3~5 mg/(kg?d),根據CsA血藥濃度調整劑量,CsA血藥濃度維持在200~400μg/L。在移植后6~8個月或根據患者的情況逐漸減量停藥。氨甲蝶呤(MTX)于+1d予15 mg/m2靜脈滴注,于+3d,+6d,+11d予10 mg/m2靜脈滴注;驍悉(MMF)40 mg/(kg?d),分2次口服,從-1d至+27天;2例加用抗胸腺球蛋白(ATG)2.5 mg/(kg?d),連用3天。③藥物副作用的預防:水化、堿化尿液以及美斯鈉預防出血性膀胱炎;肝素和丹參注射液預防肝靜脈閉塞病(VOD),血小板低于50×109 /L時停用肝素,血小板低于20×109 /L時停用丹參注射液;苯妥英鈉預防馬利蘭引起的驚厥。

(2)感染的預防 移植期間住層流病房;口服抗生素預防腸道感染;阿昔洛韋預防巨細胞病毒(CMV)感染;復方新諾明預防卡氏肺囊蟲感染。

(3)植活和嵌合狀態檢測 每個月骨穿1次觀察骨髓緩解狀態,分別于+30d,+90d采用性染色體、ABO血型或短串重復序列(STRPCR)觀察嵌合狀態。

(4)供者淋巴細胞輸注 10例同胞alloHSCT患者,均于移植后28~36天開始行DLI,供者未經動員,采用美國Haemonetics公司增強型多功能血細胞采集儀MCS+,采集淋巴細胞,采集的淋巴細胞分為4~5份,首次輸入的淋巴細胞未經處理,在采集后立即輸注,其余份額分別加入2倍體積的細胞凍存液于-80℃下凍存,回輸前溫水加熱復蘇。首次給予小劑量的T細胞0.6~1.5×105 /kg,以后每3~4周1次,如無I度以上GVHD或外周血下降時,每次遞增,逐漸加量至(0.75~2.15)×106 /kg。

結果

1.植活及嵌合狀態 經性染色體、ABO血型或STRPCR檢測,移植成功率為100%,10例患者+30 d STRPCR測定7例患者為完全嵌合,為完全供者型(CDC),2例為混合嵌合體,+90 d時又有1例患者轉為CDC。三個月后ABO血型均轉為供者ABO血型。骨髓為完全緩解期骨髓象。病例4在移植后+2月行染色體檢查踩缺湫約姆薩R顯帶法(RHG法):46,XX,t(9;22)(q34;q11)[1]/46,XX[19]。在4次DLI后復查染色體:46,XX[20]。

2.DLI后GVHD以及其他并發癥情況 病例1、7、8于DLI后出現局部皮疹的Ⅰ度急性GVHD(aGVHD) 發生率30%(3/10),經甲基強的松龍和CsA很快控制。病例2、4、9于DLI后發生上呼吸道感染,使用敏感抗生素后很快控制。病例3、5、10分別于2次、3次和4次DLI后出現全血減少,Ⅱ度和Ⅲ度骨髓抑制,發生率30%,經成份輸血及應用粒系集落刺激因子GCSF,2周后外周血三系恢復正常。病例6在移植后+6月出現發熱、反復咳嗽、氣促,胸部CT檢查示間質性肺炎,查尿、痰CMV檢測均陽性,給予更昔洛韋及甲基強的松龍治療兩周癥狀未見好轉,最終死于呼吸衰竭。

3.無病生存(DFS)率 隨訪2~36個月,1例死于CMV性間質性肺炎,死亡前血液學為CR,其余9例(90%)隨訪至今,患者血象和骨髓象一直正常。

討論

目前認為,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仍然是治療惡性血液病最有效的方法。而傳統的清髓性移植風險較大,移植相關的并發癥較大。上世紀90年代末期Giralt等[3]開展了非清髓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的臨床研究,但是移植后的復發是影響患者長期生存的重要因素。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白血病的機制在一定程度上是通過免疫效應細胞介導的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應清除體內殘留的腫瘤細胞,而達到治療目的[4]。如何增強GVL效應,減少GVHD的發生率和嚴重程度是提高allBMT 治療效果的突破口。

Slavin等[5]首次將DLI應用于alloBMT復發的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患者,經多次輸注其胞妹淋巴細胞后獲得持續性CR。Carella等[6]認為DLI在allBMT后的作用,一方面是不斷增強移植物抗腫瘤作用,另一方面發揮延遲性植入,促進供者造血細胞在宿主體內的不斷積累植入,最后完全取代。李慶山等[7]報道DLI的GVL效應對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慢性期患者最強,對多發性骨髓瘤、急性粒細胞白血病及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次之,對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最差。本組患者經輸注DLI后,2例由混合性嵌合體轉變為供者的完全性嵌合體,在非清髓性造血干細胞移植后形成混合嵌合體基礎上,通過供者T淋巴細胞輸注,誘導GVL效應,從而殺滅體內殘留的腫瘤細胞。其中1例CML患者在移植后+2月查染色體,發現Ph染色體,在輸注DLI 4次后復查染色體轉變為正常核型。DLI的主要并發癥是GVHD和骨髓抑制,但各家報道不一。本組患者中由3例發生Ⅰ度急性GVHD,有3例發生Ⅱ度~Ⅲ度骨髓抑制,但經對癥處理后血象、骨髓象均恢復。DLI作為治療AlloHSCT是不可缺少的手段,隨著人們對DLI后GVHD發生機制的研究深入及預防手段的提高,應用DLI治療AlloHSCT后的復發,價值會大大提高。

參考文獻

[1]Kolb HJ, Schattenberg A, Goldman JM, et al. Graft-versus-leukemia[J]. effects of donor lymphocyte transfusion in marrow grafted working party chronic leukemia,Blood,1995,86:2041.

[2]張之南,沈 悌. 血液病診斷與療效標準[M]. 第2 版. 北京: 科學出版社,1998,168-421.

[3]Giralt S, Estey E, Albitar M, et al. Engraftment of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progenitor cells with purine analog-containing chemothcrapy hamessing graft-versus leukem ia without myeloablative the rapy [J]. Blood,1997, 89( 12): 4531-4536.

[4]肖 毅,劉文勵.供者淋巴細胞輸注對惡性血液病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后復發的治療[J].內科急危重癥雜志.2005,11(6):282-284.

[5]Slavin S, Naparstek E, Nagler A, et al. Allogeneic cell therapy for relapsed leukemia after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with donor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J].Exp Hematol,1995,23:1553.

[6]Carella A M,Champlin R,Slavin S,et al. Mini-alligrafts: ongoing trials in humans[J]. Bong Marrow Transplant,2000,25:345-350.

第9篇:植樹造林的方法范文

【關鍵字】:植樹造林;山區;造林

自然和環境這個有機統一的整體是人生存與發展的載體,假如人在發展生產力的同時犧牲了自然環境與資源,社會生產力將不再有源源不斷的資源支撐與補給,社會的進步與生產力的發展將面臨不可持續的問題。在地球的生態系統中,森林常被比作大自然的肺,起到呼吸、凈化空氣的作用,因此森林系統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以及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尤為重要。許多山區環境存在經濟欠發達、自然條件差、人口密集程度低、這導致了森林的生態系統一旦遭到了破壞則較難恢復到一個可循環發展的程度,因此在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已經逐漸遲滯的今天,山區的森林問題已經迫在眉睫,山區植樹造林工作必須落實,而且應高度重視。植樹造林并不是一味地多種樹,林地的清理、整地均有專業的技術,山區造林也有成型的方法,運用植樹技術和科學合理開展山區中植樹造林的具體任務與工作, 可以推動山區打好保護森林、 保護環境、 保護發展的堅實基礎。

1、山區植樹造林的重要價值

山區植樹造林主要是通過人工干預的基本方法,采用林地科技、工程施工、合理規劃、科學管理等手段,實現擴大森林面積,優化生態環境等目的,這項舉措有助于改善森林環境、增加森林資源、加速經濟的發展、促進社會的進步。從森林相關企業的角度來講,山區的植樹造林工作是企業最基本的工作內容,從造林技術上提高工作質量,這保障了森林相關企業的工作基礎, 培育和保護了森林企業的生態資源,森林企業的相關工作質量和服務水平得到總和提高。

2、林地清理的主要方法

首先,如果想在山區地帶進行植樹造林,需要進行林地的清理工作,這項工作雖然并未涉及到實際的植樹造林,但它是主要工作前的一項重要的準備工作。由于經濟的發展造成了環境污染,因此在植樹造林前需要對林地的污染物進行清除以服務于后面的植樹造林工作,往往通過如下步驟來進行山區地帶的指植樹造林前清理工作。

山區的環境容易有較多的雜草和灌木叢生長,雜草和灌木叢的存在對在山區的植樹造林工作空間有較大的影響。因此若沒有有效的清理,雜草和灌木叢會占用森林的土壤養分,在樹木較低矮時,會對苗木的陽光利用率有較大的影響。雜草和灌木叢中也可能有嚴重的病蟲害,這會嚴重威脅到植樹造林工作的順利進行,植樹造林的效果得不到保證。雜草和灌木叢需要在植樹造林之前進行徹底的系統的消除,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割草機割除雜草,并用電鋸等切割工具將灌木砍倒,清理干凈后方可進行植樹造林工作。

一些山區的植樹造林地帶由于機械化方式割除與清理難度大,因此在其表面會形成荒草、枯萎的樹枝等殘留物,這些荒草和枯枝給植樹造林工作造成了極大的不便,一般這兩類殘留物的清除方式是自然降解,將其統一存放在山區的固定位置,因有風吹和雨淋等天氣情況,殘留物會較快的降解,既環保,又為林地補充了養分。

還有一種情況是由于一些山區地形復雜,或者灌木和雜草、枯枝等過于茂密,常可以采用火燒的辦法清理林地。但是在火燒時需要注意將火勢控制在一定范圍內,注意火災的出現。

3、林地整地的主要方法

整地是清理的繼續, 也是山區植樹造林的重要前提, 整地是對山地造林地的進一步整理, 以便山區植樹造林能夠順利、高效地進行, 傳統的方式將山區造林地整地劃分為如下兩種方法。全面整地的工作內容就是要將全部的山地造林地區土壤整理, 改善立地條件。從山地的角度而言, 土壤條件本身并不是很好, 這就需要全面的整地工作來優化土壤。其缺陷在于資金投入量較大, 地形容易被破壞, 所以植樹造林之前應該仔細研究是否應該采用該種方法。

局部整地是山區造林地整地中最為常見的工作形式, 局部整體主要采用了塊狀挖穴的方式來改造土壤, 這樣一來土壤受侵蝕的頻率不會像以往那么高, 土壤質量隨之提高, 植樹造林后的樹木成活率也自然更高。

4、山區植樹造林方法和應用要點

使用栽苗造林法, 需要選取根系完好的苗木。 山地地區的自然環境較為惡劣, 苗木的生長環境較差, 但根系完好的苗木能夠抵御外來的侵襲, 保障自身的生長趨勢。在植樹的過程中, 苗木的根系比較容易受到損害或者出現水分不足的情況, 這樣一來苗木的抵抗力就會大打折扣, 所以要事先做好育苗工作, 在整個植樹造林的工作流程中要保持好根系的水分, 盡量縮短整個栽種時間以保障苗木根系的活力與健康。

如果根系完整的苗木數量有限不能夠滿足山地造林需要, 可以考慮使用分殖造林法, 這種方法截取了樹木的枝干或者根部應用到造林工程中, 由于使用了較為成熟的樹木組成部分, 這樣就省略了育苗的步驟, 資金投入減少 , 時間也有相應的節省。 技術操作上也較為簡單易行, 成熟的枝干部分成活率也令人滿意, 能夠將本體的優勢帶到栽植的成長中。 但分殖造林的方法對于土壤條件要求較高, 可以選擇在山腳下土地較為肥沃的地區使用。

5、結語

山區人口密度低,從事生產生活的形式較為單一,對植樹造林工作的開展有利,而與此同時,山區也存在交通不發達、生態環境以及自然條件差的特點,這也在很多方面制約了植樹造林工作的開展。山區面積大,植樹造林的潛力大,可塑性強,因此如何揚長避短,利用山區的人口稀少、生產活動強度低等優點,客服交通不發達、生態環境以及自然條件差等弊端,切實的展開植樹造林工作值的我們深思。我認為應該從山區的特點出發,以森林系統和資源的功能為導向,強化山區植樹造林的價值意識,以林地的清理與整地為主要抓手,利用栽苗造林法以及分殖造林法等技術手段研究植樹造林方法和應用要點,力求在社會生產力日益進步的今天,著力開展植樹造林工作。

【參考文獻】:

[1]王光武. 淺析山區植樹造林技術和關鍵環節[J]. 黑龍江科學,2016,06:34-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 国产永久免费视频m3u8 | 免费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 日本在线亚洲 | 日本高清aⅴ毛片免费 | 国产精品18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久草在线新免费 | 日韩精品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精品国产半推半就 |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 亚洲三级黄色 | 青木玲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九九九九在线视频播放 | 免费国产成人α片 | 久久国产高清 | 免费看91毛片 | 香港激情黄三级在线视频 | 免费观看毛片视频 | 老头巨大粗长xxxxx | 成人午夜性a一级毛片美女 成人午夜亚洲影视在线观看 | 国产福利最新手机在线观看 | 亚洲在线精品视频 | 亚洲羞羞裸色私人影院 | 91久久精品国产91性色tv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在线观看 | 欧美激情第一欧美在线 | 国产精品视频第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男女猛烈无遮档免费视频网站 | 欧美一级成人影院免费的 | 自拍 亚洲 欧美 | 亚洲午夜影视 | 美女张开腿让我桶 | 国产精品午夜免费观看网站 | 在线观看的毛片 | 国产精品色午夜视频免费看 | 成人精品国产 | 亚洲综合久久久久久888 | 韩国三级日本三级香港三级黄 | 台湾三级|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 国产人成亚洲第一网站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