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植樹造林技術維護管理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城市化建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極大地推動了市場經濟的發展,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條件,但因此引發了嚴重的森林破壞及自然環境污染問題,引起了政府部門及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植樹造林作為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內容,加快植樹造林工作,能夠保障林業可持續發展,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經濟良好發展。基于此,首先概述了植樹造林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植樹造林技術方法,最后探討了植樹造林維護管理的對策。
關鍵詞:植樹造林技術;維護;管理
在多次重要會議中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植樹造林作為一項造福全人類的工程,要科學應用植樹造林技術,認真做好維護管理工作,推動環境保護和林業協調發展。
1植樹造林的重要性
在林業發展建設中,植樹造林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加快植樹造林,不僅能夠營造更加綠色環保的自然生態環境,而且能夠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推動林業穩定發展。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為了促進經濟增長,盲目地對樹木亂砍濫伐,導致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污染日益嚴重。隨著退耕還林、封山育林等政策的出臺,為植樹造林工作的開展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落實植樹造林工作,能夠有效避免土地荒漠化現象,減輕水土流失,提升空氣質量狀況。此外,認真做好植樹造林工作,能夠促進生物多樣化發展,為動物及植物的生存提供有利的空間,實現協調化發展[1]。
2植樹造林技術方法
2.1播種造林法
現階段,在植樹造林中,播種造林法的應用非常廣泛,是維護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播種造林法主要包括兩種:一種是人工播種法,另一種是機械播種法。播種造林法的應用,效率較高,操作簡單,并且成本投入較低,不需要培育樹苗。憑借自身諸多方面的優勢,當前播種造林法被廣泛應用于植樹造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播種造林法也具備一定的缺點。首先,播種造林技術的應用,對于土壤的要求較高,如果土壤養分不足,會極大地降低樹木的成活率,給植樹造林質量造成極大的影響。其次,播種造林技術的應用,對于幼苗的質量有著非常高的要求,如果幼苗質量不高,其成活率也會受到影響,從而增加成本投入。最后,應用播種造林技術對于環境、氣候等方面的要求非常高,其中某一項不合格,就會對樹木的成活率造成影響。總的來說,在植樹造林中應用播種造林技術,對于各方面指標建設是非常重視的,只有滿足各項條件,才能夠達到良好的播種造林質量[2]。
2.2植苗造林法
在植樹造林中,植苗造林法的應用也非常廣泛,該方法也被稱為栽種法。在應用植苗造林法的過程中,需要將具有整個根系的幼苗作為種植材料進行種植。植苗造林法的應用優勢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種植效率高,優于播種造林法。其次,樹苗生長對于環境等方面的要求不高,在一般環境下均可生存,成活率較高。現階段,在大面積植樹造林工作中,植苗造林法實現了廣泛有效的應用,促進了林業的發展。需要注意的是,植苗造林法也具備一定的劣勢。尤其是在運輸樹苗的過程中,極易出現樹根被損壞或者樹根脫水干枯的現象,進而導致樹苗死亡,無法保障其成活率。雖然有的樹木在短期內能夠成活,但是很快會枯死。不僅如此,植苗造林法的應用,對于培育質量要求是非常高的,在培育的時候如果樹苗出現質量問題,會極大地降低樹苗的成活率,影響植樹造林質量。
2.3分殖造林法
分殖造林法的應用范圍較窄,僅適用于一些無性繁殖的樹種,利用其繁殖和分殖的特性,選擇具備較強分殖能力的根系、樹干、地下根頸、枝作為造林原料,并將其種植于林地中,進而提高森林覆蓋率。應用分殖造林法,能夠穩定遺傳母本性狀,并且施工工藝非常簡單,成本低,樹木生長速度快。當前,分殖造林法在楊樹、松樹等易于繁殖樹種的種植中起到了良好的應用效果。在應用的過程中,要重點考慮母樹來源豐富、生根容易的樹種,并將其種植于土壤肥沃的林地中,充分地結合不同的樹種及區域氣候、溫濕度等方面的因素,合理控制栽種時間。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分殖造林法也具備一定的缺陷,由于樹木經過了多代繁殖,因此其壽命并不長,并且對于立地條件有著非常高的要求,因此不適用于規模化植樹造林[3]。通過分析可以發現,上述3種植樹造林方法均有著不同的優勢及劣勢,所起到的植樹造林效果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因此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要充分地結合實際情況選擇應用,考慮到氣候、溫濕度、降雨及土壤等多方面的因素,確保植樹造林方法應用的合理性,充分發揮出其價值作用,達到最佳的植樹造林效果,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
3植樹造林維護管理對策
在生態環境建設中,植樹造林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更好地保障植樹造林質量,在科學合理應用植樹造林技術方法的同時,還要認真做好對植樹造林的維護管理工作,保障自然生態環境和林業經濟的協調化發展,具體來說應做好以下6個方面的工作。
3.1重視對幼林的培育管護工作
在植樹造林中,幼林培育是一項重要的內容,必須要高度重視,只有做好對幼林的培育管護工作,才能夠更好地保障幼林的良好生長,提高森林的成活率。在幼林管護中,要合理控制好管護時機,一般情況下,在樹苗種植完成后,即可進行培育管護工作。在該項工作中,要為幼林的生長補充充足的營養,促進幼林的生長發育,尤其是要做好施肥、除草及灌溉等方面的工作,這是保證幼苗成活的關鍵。
3.2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植樹造林是一項關乎民生的工程,具備長期性的特征,需要較大資金力量的支撐才能夠保障該項工作的順利進行。植樹造林資金主要來源于各級政府部門,基于此,政府部門相關人員要從思想上意識到植樹造林工作的重要性及緊迫性,制訂健全完善的扶持計劃,出臺相關政策,加大資金扶持力度,為植樹造林工作的開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支撐。不僅如此,政府部門還要積極做好宣傳及引導工作,加大植樹造林宣傳力度,鼓勵更多的社會資本及個人資本投入植樹造林中,獲得更加充足的植樹造林資金。此外,要加大對植樹造林技術研發的投入力度,為科研人員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促使其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技術研發中,創新完善植樹造林技術方法[4]。
3.3培養高素質管護工作人員
植樹造林維護管理工作的開展,離不開工作人員的支撐,其自身的專業水平及整體素質的高低,會給植樹造林維護管理效果造成極大的影響。基于此,要重視對維護管理工作人員的培訓,定時定期地落實培訓工作,使其掌握最新的技術及管理方法,提升綜合素質,高效高質量地完成維護管理工作。同時,要建立健全完善的責任制度,將維護管理責任和任務落實到每一個人,避免出現責任不清及相互推卸責任的現象,提高其責任心。此外,要落實考核獎懲機制,結合管護人員在工作中的具體表現進行獎懲,能夠極大地提升其工作積極性,保障植樹造林管理工作效果。
3.4封山育林管理
經過不斷的實踐后,我國建立了獨具中國特色的封山育林管理方法,應用封山育林管理方法,能夠極大地提升樹木成林的綠化速度,獲得更高的生態效益。不僅如此,對于封山育林管理模式的應用,其成本較低,所建成的林木區樹種多,抗病蟲害能力強,為植樹造林工作的開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3.5退耕還林管理
現階段,我國部分地區出現了嚴重的水土流失及土地沙漠化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落實退耕還林政策,能夠實現對水土流失的有效治理,增加土壤水分,更快恢復林木植被。退耕還林政策的實施,對于林業可持續發展及國家穩定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3.6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
在完成植樹造林工作后,如果管理不到位,極易誘發病蟲害,如果處理不及時,極易導致病蟲害的大面積暴發,所以管護人員要做好養護工作,制定完善的防治體系,將其落實到實際工作中,保障樹木的健康生長。在病蟲害防治的過程中,可以引入蟲害的天敵捕食害蟲;定期噴灑防蟲藥物,維護生物鏈平衡。需要注意的是,禁止噴施高毒、高殘留的化學藥物,避免造成環境污染[5]。
4結語
綜上所述,植樹造林作為一項利國利民的工程,保障植樹造林質量至關重要。在植樹造林過程中,要合理應用植樹造林技術方法,并認真做好維護管理工作,提高苗木的成活率,達到更好的植樹造林效果,在改善自然生態環境的同時,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實現林業經濟與生態環保共贏。
參考文獻:
[1]王丹丹,張康躍,馬姝紅,等.提高秋冬植樹造林成活率的技術和方法[J].農民致富之友,2017(10):144.
[2]陳然,粟傳標,韋鴻彬.速生桉樹的栽培技術及其病蟲害防治[J].農民致富之友,2018(13):179.
[3]李春宇,高玉梅.紅松造林技術及主要病蟲害防治探究[J].農民致富之友,2017(7):296.
[4]孔維芝,黃彩霞,龐雪娜.林業營造林關鍵技術與管理措施探討[J].中國林業產業,2017(2):184-185.
[5]李景.簡析植樹造林的技術與管理措施[J].農民致富之友,2019(3):193.
作者:趙海燕 趙桂榮 韓世龍 單位:長春市雙陽區齊家鎮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