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預防醫學課題研究成果范文

預防醫學課題研究成果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預防醫學課題研究成果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預防醫學課題研究成果

第1篇:預防醫學課題研究成果范文

【摘要】癌癥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及早期治療作為我國提高五年生存率及降低死亡率的主要策略之一,本研究以雨花臺區七個街道35歲以上人群14000人為研究對象,通過理論模型設計、功能需求調查、《上消化道腫瘤篩查量表》的制定以及通過對兩個街道3000人調查和對篩查出246例高危人群開展胃鏡檢查和病理診斷的預試驗的結果,開展了上消化道惡性腫瘤病例“兩步篩查法”在城鄉結合部的課題研究,從而發現上消化道早期腫瘤病例,提高癌癥的早診早治率,同時對調查對象開展宣教、隨訪,并評價用“兩步篩查法”在城鄉結合區對上消化道惡性腫瘤高危人群的預警、早期診斷和干預的效應,建立一套城市地區和城郊結合地區比較經濟適用的上消化腫瘤篩查、早診早治以及預防干預的模式,為全國同類地區腫瘤篩查和預防干預提供科學依據。

【關鍵詞】惡性腫瘤 兩步篩查法 城鄉結合區

【Abstract】the early detection of cancer, early diagnosis and early treatment as our country increase the five year survival rate and lower mortality as one of main strategy, this research take the Yuhuatai area seven street 35 people over the age of 14000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theoretical model design, function demand investigation," upper digestive tract tumor screening scale" formulation as well as through to two street in 3000 and to screening out of 246 cases high risk population in gastroscopy and the pathological diagnosis of the test results, carried out on the malignant tumor of digestive tract case" two step screening method" in the combin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research, which found in early upper gastrointestinal tumors a case, improve cancer early diagnosis and early treatment rate, at the same time to carry out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 follow-up survey and evaluation, with" two step screening method" in urban and rural area of upper digestive tract cancer in high-risk populations of early warning, early diagnosis and intervention effect, establish a set of city region and in outskirts of economical and applicabl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tumor screening, early diagnosis and early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intervention model, similar to the areas of tumor screening and preventive interventions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Key words】malignant tumor two step screening method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腫瘤是當今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重大疾病。自20世紀70年代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逐步取代傳染性疾病,成為主要的死亡原因以來,由惡性腫瘤引起的死亡和醫藥費用等負擔問題日益突出。中國腫瘤登計處2004年惡性腫瘤發病資料顯示,肺癌、胃癌、食道癌、肝癌、乳腺癌是威脅我國居民健康的主要惡性腫瘤[1],江蘇省是全國惡性腫瘤高發地區,發病率居于全國前列,腫瘤死亡居于全省死因構成的首位(29.71%,).死亡率達l8.5/l0萬[2],全省每年約14萬人口因腫瘤死亡。雨花臺區2006至2010年死因分析顯示,全區每年約400例因腫瘤死亡.惡性腫瘤死因順位在全死因病種中處于第一或第二位,惡性腫瘤占全死因減壽順位的第一位,因惡性腫瘤死亡的病例約占總死亡病例的40%左右[3]。上消化道惡性腫瘤是惡性腫瘤的重要組成部分,早診、早治是提高上消化道惡性腫瘤防治效果的有效措施。《中國癌癥預防與控制規劃綱要(2004-2010年)》將胃癌、食管癌列入了重點防治癌癥范疇。但目前全國推廣的上消化道惡性腫瘤篩查方法耗費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城郊結合區腫瘤發病不斷提高的趨勢情況下,建立一套城市地區和城郊結合地區同時由于這些篩查方法目前主要集中在農村地區或腫瘤的高發地區。而對城鄉結合部以及在城市非高發區對腫瘤高危人群的篩查甚少。為探索在目前城市地區和比較經濟適用的上消化腫瘤篩查、早診早治以及預防干預的模式,雨花臺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于2010年與江蘇省腫瘤醫院(江蘇省腫瘤防治研究所)、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開展合作,開展了《上消化道惡性腫瘤“兩步篩查法”在城鄉結合區的研究與應用》,并于2011年成功申報了南京市科技局課題,目前該課題已被立項批準。現將《上消化道惡性腫瘤“兩步篩查法”在城鄉結合區的研究與應用》有關內容報告如下:

1 研究的技術內容和來源

1.1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選擇全區七個街道35歲以上戶籍居民14000人(2000/每街道)開展上消化道惡性腫瘤的篩查與預防干預研究。

1.2研究的內容:

(1)采用“兩步篩查法”開展基線調查:第一步:根據檢索國內外最近的腫瘤篩查的研究成果,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組織相關人員討論,制定上消化腫瘤高危人群的篩查量表,量表的內容包括①一般狀況。②既往疾病史:臨床癥狀、血清學指標、影像學檢查(X線檢查、B超檢查)、胃鏡檢查等。③現病史:臨床癥狀及血清學指標、影像學檢查(X線檢查、B超檢查)、胃鏡檢查等。④活檢組織病理學指標(包括HP檢查、免疫組化指標等)。⑤分子生物學指標(P53基因及其表達、端粒酶、VEGF蛋白等。⑥腫瘤病例腫瘤疾病情況(病理類型、臨床分期等)。由社區醫生對全區七個街道35歲以上居民14000人開展詢問,填寫上消化道腫瘤調查表,由專職人員對照高危人群篩查量表進行統一打分,確定高危人群(包括具有臨床癥狀者和高風險人群),在調查的同時發放雨花臺區腫瘤防治健康教育宣傳資料,開展腫瘤防治的宣傳。第二步:對初篩選出的高危人群,按15-20%的濃縮率推算,約2100-2800人進行胃鏡檢查,將高危人群分成兩組,以碘染或非碘染方式進行胃鏡診查,對確診的胃、食道癌患者及時治療和隨訪管理。

(2)利用腫瘤登記系統開展回訪調查:一年后對同一樣本人群進行回訪,對粗篩出的高危人群再做胃鏡(篩查量表假陰性率和碘染與非碘染胃鏡的一次時效性)。發放一份腫瘤宣傳材料,開展腫瘤防治知識的健康宣教。

(3)分析總結:包括上消化道惡性腫瘤高危因素及其相對危險度(RR)分析、高危人群篩查量表、評價指標(濃縮率、胃鏡的順應率、兩組早診率、治療率、診斷實效達標率、治療時效符合率、篩查量表假陰性率和碘染與非碘染胃鏡的一次時效性)、管理措施和制度、統計分析方法以及質量控制和保障措施等。形成總結報告,撰寫論文。

1.3研究目標:

(1)建立社區居民上消化道惡性腫瘤的高危因素及其危險度評價指標體系;

(2)建立對社區居民進行上消化道惡性腫瘤高危人群篩查量表和腫瘤篩查方法;

(3)建立城郊結合部普遍適用的上消化道惡性腫瘤“兩步篩查法”適宜技術和適宜方法;

(4)建立以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為中心,與居民健康管理相結合的,以預防干預路徑

為主要形式的社區上消化道惡性腫瘤頇防干預應用模型。

2 研究方法和技術路線

2.1技術方案:國內外相關文獻查詢專家討論根據國內外最新的調查結果,制定上消化道腫瘤篩查高危因素量表、健康教育宣教材料及干預路徑對社區醫生開展篩查培訓組織社區醫生對板橋、西善橋、開發區35歲以上人員開展上門腫瘤篩查用篩查高危人群的量表,打分篩查出高危人群組織高危人群在三甲醫院專家指導下進行胃鏡、(碘染、做)及病理確診(切片)對篩查出早期病例雙向轉診開展早診早治對高危病例復查和回訪研究總結,提出腫瘤篩查和干預模型。

2.2數據處理:用EPIDATA 3.02軟件雙份錄入建立數據庫,用SPSS13.0軟件對相關資料進行統計分析。

2.3預實驗結果:本項目組已于2010年7-12月份選擇了兩個街道(西善橋、板橋)開展了預試驗,采用整群抽樣的方法抽取35歲以上居民3000人,應用《上消化道腫瘤高危因素量表》共篩查出高危人群520名,對自愿做胃鏡的高危人群246例開展胃鏡檢查,目前篩查出1例食管癌、1例胃癌。本次預調查共檢查出上消化惡性腫瘤3例,對3例癌癥患者及時進行了手術治療,經過手術發現1例早期癌癥,早治率l00%。

3 項目的先進性和合理性

3.1項目的先進性

(1)篩查方法的先進性:目前國家腫瘤早診早治的篩查方案多運用在農村地區和上消化道腫瘤高發地區[4],而城鄉結合部或城市地區如何開展上消化腫瘤篩查和干預還沒有現成的模式。本項目篩查方案的先進性是在城郊結合部,既不是單純的農村地區也不是腫瘤高發區,該地區上消化腫瘤篩查的方案就和農村地區和腫瘤高發區的篩查方案有所不同,所以探索用“兩步篩查法”在城郊結合部地區開展篩查和干預的模式,可以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提高成本效益比,本項目成功篩查、干預后總結經驗必將為同類地區開展腫瘤早診早治提供科學依據。

(2)技術的先進性:本項目開展碘染技術是目前世界上上消化腫瘤篩查早期癌癥的先進方法,應用碘染技術可以最大程度發現早期癌癥病例。

(3)指標評價的先進性:本項目在開展過程中通過復查、回訪,對篩查量表、胃鏡檢查、碘染技術的時效性、假陰性率開展評價,為其他地區提供借鑒和指導作用。

3.2項目的合理性

由于我區地處南京的城郊結合部,不是腫瘤的高發區,為了降低腫瘤篩查成本,達到最大的腫瘤防治知識宣教的效應,對一個人開展宣教,可能達到使4-5人受到宣教的目的(而在高發地區采用每例人員開展胃鏡篩查,則宣教的人群非常有限,每個地區最多只有幾千人)。因此本項目采用“兩步篩查法”開展上消化道惡性腫瘤篩查,一方面可以節省財力,另一方面可以達到最大的宣教效應和最大的覆蓋面,再者還可以對篩查的不同人群進行分類管理。

4 綜合效益分析

4.1經濟效益分析:據最新報道,我國2008年食管癌的年齡標化發病率為16.7/10萬。胃癌的年齡標化發病率為29.9/萬。我區腫瘤死因譜顯示:我區2010年上消化腫瘤死亡率49.88/10萬。因此推算我區每年約有100多例新發上消化惡性腫瘤病例,因此可借篩查的契機,普及防癌抗癌知識,以增強居民定期自檢或定期體檢的意識。因篩查而確診的患者,由于其病期較早,部分患者手術后無需化療或放療,這將大大降低總的治療費用。故癌癥的早期發現在顯著提高療效的同時降低各項費用,必將取得較大經濟效益[5]。

4.2社會效益分析:2004-2005年全國全死因調查顯示,45-75歲人群惡性腫瘤死亡率為432.07/10萬,遠遠高于全人群惡性腫瘤死亡率(135.88/10萬)。許多患者正值青春年華或是工作單位的中堅力量、家庭的頂梁柱,他們的離去甚至會使整個家庭坍塌。而王國清報告從篩查中獲取的420例早期食管癌食管切除術的5、10、15、20和25年生存率分別高達86.14%、75.02%、64.48%、56.17%和49.94%[6]。通過早期篩查可以明顯使腫瘤患者提高生存年限,改善生活質量,提高平均期望壽命,具有較大的社會效益。因此在我區采用上消化道惡性腫癌“兩步篩查法”對全區35歲以上人群開展篩查,可以提高上消化道惡性腫瘤的早診率、早治率,達到早期預警、早期干預的目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長患者壽命、提高生活質量,提高全區的平均期望壽命,為實現“健康雨花”打下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通過《上消化道惡性腫瘤“兩步篩查法”在城鄉結合區的研究與應用》課題研究,解決了城鄉結合地區腫瘤篩查和早診早治問題,這是一個亮點,一個創新點。在課題研究中將進一步加強對上消化道惡性腫瘤篩查和早診早治的組織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上消化道惡性腫瘤篩查制度,并進行嚴格的質量控制,利用所建立的腫瘤登記網絡系統建立起較為完善的腫瘤登記體系。同時,加強對研究成果的推廣應用,要進一步開展更深層次的研究,在縱向上要以腫瘤篩查為起點,利用社區衛生服務網絡系統進一步加強對腫瘤防治知識宣傳,開展腫瘤三級預防干預,在橫向上要以腫瘤這一重大疾病研究為突破口,帶動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早期干預和規范化管理,把醫改內容融入到課題研究之中。

參 考 文 獻

[1]張思維等,中國腫瘤登記處2004年惡性腫瘤發病資料分析,中國腫瘤,2008,17(11):909-912.

[2]周金意等,2007年江蘇省居民死因監測分析,江蘇預防醫學,2008,19(4):74-75.

[3]周守君,胡曉抒,錢頤,等. 南京市雨花臺區腫瘤死亡疾病負擔研究——疾病診治需求與經濟損失分析[J]. 中國衛生經濟,2008,27(12):52-58.

[4]董志偉,唐平章,李連弟,等.我國食管癌高發區的防治策略[J].中國腫瘤, 2000, 9(2) :71-73.

第2篇:預防醫學課題研究成果范文

關鍵詞:科技創新能力;培養體系;教學實踐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高等教育要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應支持學生參與科學研究,要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應增強學生科學實驗的成效。2008年由教育部和衛生部聯合頒布的本科醫學教育標準也要求醫學院校必須將科學研究活動作為培養學生科學素養和創新思維的重要途徑,采取積極、有效措施為學生創造參與科學研究的機會與條件。因此,醫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已經成為我國醫學生創新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構建醫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養體系,大力開展醫學生科技創新活動,是醫學院校構建適應時代要求的全新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手段。揚州大學是一所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高度重視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養,提出了“以機制為保障,以基金為平臺,以項目為抓手,以競賽為導向,以普及為目標”的工作思路,大大促進了大學生學術科技創新工作的發展。醫學院是大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利用綜合性大學的優勢,我院圍繞大學生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這一主線,從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四級聯動的大學生科技創新訓練項目及本科生導師制的實施等方面采取了全方位的建設措施。經過近幾年的努力,逐步構建了適合醫學生學術科技創新能力培養的實踐體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修訂人才培養方案,著力加強醫學生科研方法及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人才培養方案是高校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和要求的綱領性文件,是高校育人思想和辦學理念的集中體現。為了適應經濟社會和高等教育發展對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打造具有揚州大學特色的本科教育,我校于2014年開始了新一輪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工作。根據醫學教育的特點和本科醫學教育標準,我院臨床醫學專業培養方案的修訂在堅持教學改革和創新傳統的基礎上,通過構建醫學科研方法和創新思維課程群、強化創新實踐教學及設立創新學分等多種措施,加強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科研方法及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1.1整合和優化課程體系,構建醫學科研方法和創新思維課程群

課程體系是人才培養方案的核心內容,是由多種課程構成的體現人才培養模式及教學模式的結構框架。在臨床醫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修訂過程中,我們對原有的課程體系進行了整合和優化。重點是將臨床醫學專業相關的學科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專業選修課三大課程群重新進行分類整合,新的課程模塊包括學科基礎課、專業課、醫學科研方法和創新思維課程及專業特色課程。其中醫學科研方法和創新思維課程群由臨床醫學導論、醫學文獻檢索、醫學統計學、醫學倫理學、預防醫學、醫學科研方法和循證醫學七門課程組成[1]。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這些課程的開設從第一學年開始,貫通于本科5年之間的10個學期。如臨床醫學導論和醫學文獻檢索在課程群中處于基礎性地位,可以在第1至第3學期基礎醫學階段開課,其次是醫學統計學、預防醫學、醫學倫理學和衛生法學,安排在第4至第5個學期開課,而醫學科研方法和循證醫學均需以醫學專業知識和其他醫學方法學知識為基礎,所以在第6學期及以后開課。醫學科研方法和創新思維課程群的構建,使所有的學生在接受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等醫學專業課程培養的基礎上,得到系統的醫學方法學課程的培訓,從而實現醫學研究與臨床工作中各種問題與醫學科研方法和技術的對接,通過綜合運用醫學科研方法及創新思維多門課程所傳授的知識與技能,分析和解決更為復雜的問題,提升科研創新能力。

1.2創新實踐教學體系,著力強化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

為了強化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我校在2010年培養方案修訂時即將各門課程內的實踐內容單列為一門獨立的實驗課程,極大地提高了實踐教學課時比例。在2014年培養方案修訂的過程中,繼續秉承增加實踐教學課時這一理念,適當壓縮授課的總學時,特別是理論課學時,繼續增加實踐教學學時數,給學生更多的自由支配時間用于開展課外科技和社會實踐活動。臨床醫學專業培養方案修訂后,實踐教學學時數占總學時數的比例近30%,大大增加了學生動手的時間和機會。在實踐教學的內容上,在原有實驗教學內容的基礎上,繼續增加設計性、綜合性和自主性實驗的比例,并著重提高綜合性和自主性實驗等教學環節的質量和效果,加強過程考核,不斷培養學生科學研究和創新能力。

1.3實施創新學分制度,切實提升醫學生創新能力

在培養方案修訂的過程中規定了臨床醫學專業學生所必須獲得的總學分。除了在培養方案規定的課程學習可以獲得相應的學分外,學校還實施創新成果獎勵學分制度。學生獲得的創新獎勵學分可作為任選課的學分,也可作為超修學分。創新成果的認定范圍包括公開發行的學術期刊上發表的論文、市級以上學術會議獲獎論文,在省級及以上學科競賽中獲得的獎勵,發明創造獲得的市級以上科技獎勵或國家專利,研究成果或發明創造被社會有關部門采用取得較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每項創新成果可獲得獎勵1-3個學分,多項創新成果獎勵的學分可以累加。學生根據教務處的要求填報獎勵學分申請表并提供創新成果的證明材料即可獲得相應的學分。創新學分制度的實施,使學生認識到高等醫學教育并不僅局限于培養方案中規定的課程學習,也不受專業必修課和選修課的限制,學生還具有發揮其創造力的發展空間,激發了自身的創新意識。同時讓學生認識到,要獲得創新獎勵學分,必須積極參加大學生科技創新實踐活動,才能獲得相關的創新成果。

2依托“國家-省-校-院(系)”四級科技創新訓練項目體系,培養醫學生科技創新能力

為激發大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全面提升學生的創新實驗能力,從2007年起教育部在全國高校啟動了“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隨后,各地方及各高校也陸續推出了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江蘇省教育廳也出臺了相關文件,規定從2007年起每年在省屬高校中遴選1000個大學生開展實踐創新訓練計劃項目。揚州大學一直以來非常重視大學生學術科技創新工作,學校相繼出臺了《揚州大學大學生科技創新基金管理辦法(試行)》、《揚州大學關于“江蘇省高等學校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項目管理規定》、《揚州大學“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管理辦法》、《揚州大學關于實行學生創新成果獎勵學分的暫行規定》、《揚州大學“挑戰杯”競賽獎勵辦法(試行)》、《揚州大學大學生學科競賽獎勵辦法》等文件,構建起國家、省、校配套銜接的制度保障體系,使大學生開展課外科技創新活動有章可循,有力促進了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的開展。為了加大對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活動的扶持,學校從2004年起即開始設立了揚州大學大學生學術科技創新基金。同時,學校還對獲準立項的國家級、省級創新計劃訓練項目,按照1∶1配套經費資助,對獲準立項不資助的國家級、省級項目亦參照同等級別項目進行配套資助。我院在國家、省及校級科技創新項目基礎上頒布并實施了《揚州大學醫學院大學生科技創新基金管理辦法》及《揚州大學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開展探索性實驗的暫行規定》,以基礎醫學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為依托,開設了院級大學生探索性實驗訓練項目[2]。探索性實驗項目每學年開展一次,首先是面向學院教師征集大學生探索性實驗項目,項目可以來源于教師的科研項目,也可以是實驗課程的改革項目。學生根據自愿的原則,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報名參加相關的實驗項目。學生的選拔和推薦由院學工處和指導老師共同進行。學生的選擇主要考慮到項目的實施需具備一定的專業基礎知識,同時也盡可能不影響學生的正常學習,故原則上選擇二年級及以上、學有余力、對科研感興趣的學生。為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每個項目由3-4名學生共同參與。項目的實施周期一般為一年。項目實施結束后需要撰寫結題報告,并由主持人進行結題匯報[2]。院級探索性實驗項目的開展為校級、省級及國家級科技創新項目的申報創造了條件,在此基礎上啟動校級、省級及國家級創新訓練項目的申報工作,并將其中的優秀探索性實驗項目優先推薦為校級大學生科技創新訓練項目,報送學校進行省級及國家級創新訓練項目的遴選。經過多年來的實踐,我院逐步形成了國家、省、校、院(系)四級相結合大學生實踐創新項目聯動機制,成為我院醫學生學術科技創新活動的扎實載體。大學生科技創新訓練項目是推動醫學生科技創新工作的有力抓手,通過科技創新訓練項目的實施,可以為醫學生建立一個很好的平臺,將其所學的理論知識真正有效地轉化為實踐活動,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培養其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科技創新訓練項目的完成過程強調的是學生參與的主動性、創新性及團隊協作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醫學生自主地進行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訓練,不斷提高其自身的綜合素質。

3實施本科生導師制,為醫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養提供助力

本科生導師制是源于英國牛津大學的一種教育制度,是在師生雙向選擇的前提下,聘請具有較高思想道德和業務素質的教師擔任本科生的指導老師,對學生進行思想引導、專業輔導、生活指導、心理疏導的學生管理和教育指導[3]。近年來,在借鑒國外高校教育模式和管理工作經驗的基礎上,我國以北京大學、浙江大學為首的一些本科院校也開始實行本科生導師制。揚州大學早在2000年即開始在部分學院實施本科生導師制,我院也制定并頒布了《揚州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導師制實施細則》,率先在臨床醫學專業學生中進行了本科生導師制的試點[4]。臨床醫學專業吳登云實驗班是我院教學改革試點班級,該班級的學生是通過自愿報名,結合學業成績、英文測試及綜合素質考核等進行了層層選拔。根據導師制實施細則,在吳登云實驗班中我們從入校第1學年起實施全程本科生導師制。首先在全院教師中進行本科生導師的遴選,要求導師必須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師德高尚,關心學生的成長和成才。其次要求有碩士或博士學位,具有中、高級職稱,同時還需具備較高的專業水平及較強的科研能力,對科研業績突出或具有科研項目的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教師予以政策傾斜,優先擔任本科生導師。師生之間采用雙向選擇的原則。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和興趣挑選自己敬佩的導師,導師再對入選的學生進行面試后決定是否接受。為了保證導師制的質量,規定一名導師只能帶教2名學生。導師的職責主要內容有:思想引導、選課指導、學習輔導、心理疏導、科研訓練或臨床技能指導、社會實踐指導、創新能力培養、論文報告會指導、就業指導等[4]。同時強調,本科生導師需針對學生的興趣特點,對學生進行科研指導。導師可積極指導學生開展科研活動,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科研興趣、科研能力、創新能力。指導學生積極參加科技創新和有益的社會實踐活動,進行科研課題研究,組織科研課題研討會,吸收學生充當科研助手,促使學生科研素養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導師制的實施為大學生開展科技創新活動提供了助力。在醫學生學習的不同階段,導師也發揮著不同的作用。在新生入學后大一階段,導師主要是引導學生盡快適應大學生活以及對臨床醫學專業產生熱愛和興趣,同時用高年級本科生在課外科技創新活動方面取得的成績來激發其參與科技創新活動的熱情,并創造機會讓學生能夠進入導師所在的課題組觀看其所從事的科研活動,培養學生參與科技創新活動的主動性。到大二階段,醫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導師就可以根據自己科研課題的需要,讓學生參與科研課題組進行基本實驗技術方法的訓練。同時,根據學生的興趣和實際情況,導師還可以幫助學生選擇合適的探索性實驗項目,讓學生在導師的指導下進行資料檢索和文獻查詢,就某一方面的科研問題進行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的設計及申報。到大三階段,學生在科研方面已經有了一定的知識及技能的積累,可以結合申報的科技創新項目正式開展項目的研究工作,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導師制實施后,吳登云實驗班的學生有近50%的學生能夠參與導師的課題組,獲得院級探索性實驗項目立項的課題組成員均有吳登云實驗班的學生,校級、省級及國家級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的資助中吳登云實驗班的學生占多數。導師制為學院扎實開展大學生科技創新工作打下了堅固的基礎,有利于科技創新項目的選苗和培養,使學生在學術科技創新中少走彎路,避免不必要的資源浪費。

4科技創新能力培養體系的實施成效與思考

科技創新能力培養體系的實施激發了醫學生參與課外科技創新活動的熱情,越來越多的學生在導師的指導下從大一第二學期就進入了導師的課題組進行見習,參與課題組的學術活動,并在學長的指導下進行一些簡單的科研方法培訓。到大二階段,多數學生自發組成科研小團隊,在導師的指導下進行文獻的檢索和閱讀,并開始科技創新項目的申報。大三階段已經能夠獨立進行科研項目的研究工作。近5年來我院各級各類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立項數逐年提高,據不完全統計,申報的院級探索性實驗項目獲得立項85項,校科技創新基金項目獲立項153項,省級科技創新項目獲立項35項,國家級科技創新項目立項11項,600余名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參與了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并受益。隨著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立項的增加,本科生發表學術論文數也逐年增多,近5年共計有30余篇以本科生為第一作者的論文在SCI等專業核心期刊上發表。同時借助于大學生“挑戰杯”競賽平臺,部分項目的成果被遴選為“挑戰杯”大賽作品并入圍,學院多次獲得揚州大學“挑戰杯”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大賽優勝杯,其中一項作品代表學院參加了全國“挑戰杯”競賽獲得二等獎,實現了我院課外科技作品全國大賽獎項零的突破。近3年來,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考研錄取率維持在45%左右,這些學生絕大多數都有主持或參加了一項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的訓練經歷。醫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養體系的構建要充分體現專業特色和學生特點,堅持從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及相關保障制度做起,與科技創新訓練項目的開展及導師制的實施相結合,將教學、科研及創新實踐活動融為一體,培養學生參與科技創新活動的自主性和積極性,鍛煉其動手能力、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其創新思維和創新精神,為創新型社會輸送具有創新能力的卓越醫學人才。

作者:鄭 英 史宏燦 陳軼群 王正兵 龔衛娟 單位:揚州大學醫學院教學辦公室

參考文獻:

[1]安力彬,于雙成,劉曉冬.基于培養醫學創新能力的醫學方法學課程體系構建[J].醫學與哲學,2013,34(2A):47-49.

[2]傅奕,龔衛娟,季明春,等.開展大學生探索性實驗項目優化創新性人才培養模式[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3):61-62.

相關熱門標簽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久久国内精品成人免费 | 国产在线视频欧美亚综合 | 国产在线免 | 国产伦久视频免费观看视频 | 久草免费在线播放 | 久久青草网站 | 亚洲视屏在线 | 亚洲综合图片人成综合网 | 久久精品a | 亚洲经典在线观看 |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播放大全 |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 精品午夜久久网成年网 | 97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 | 免费观看欧美一级高清 | 成人看的午夜免费毛片 |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片 | 4438全国最大成人网视频 | 男人天堂网在线 | 福利视频黄|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 成人欧美日韩高清不卡 | 午夜日韩精品 |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 | 一级一黄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 福利社在线视频 | 中文成人在线 | 欧美一级淫片a免费播放口aaa | 99久久精品国产片 |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精品色视频 | 国产精品人成 | 88av视频在线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午夜免费片在线观看不卡 | 亚洲二三区 |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 中国的毛片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在线视频观看免费视频18 |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五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