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調查報告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文化旅游;旅游特色;旅游形象
一、安陽市古都文化旅游開發潛力分析
(一)旅游資源分析
第一,地脈分析。安陽位于河南省最北部,西與山西接壤,北隔漳河與河北省邯鄲市相望,東與濮陽市毗鄰,南與鶴壁、新鄉連接,安陽的交通便利。該地區地勢平坦,屬于黃河沖擊平原。安陽境內西側的太行山峽谷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其深林覆蓋率高達80%,自然生態保持良好,有“天然氧”之美譽。
第二,文脈分析。安陽是中國古都之一,是一座集三千年歷史和自然文化遺產于一體的文化名城,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重要發祥地之一,安陽是“甲骨文”的故鄉,《易經》的發源地,紅旗渠精神的誕生地,世界文化遺產殷墟所在地。安陽現有世界遺產1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8處,文物藏品2萬件。這些深厚的自然和歷史文化積淀,為安陽古都文化旅游提供了獨特的自然基礎和條件。
(二)旅游開發潛力分析
第一,安陽古都文化旅游的優勢。安陽市古都文化旅游資源有很多珍品,大量的文化和文明遺址說明了安陽是孕育華夏文明的搖籃。安陽是華夏文明的起源之一--古都、文字、青銅器,安陽旅游素有 “ 尋三根,品三游 ” 的美譽,即尋文字之根、文化之根、人祖之根,品民族精神游、山水風光游。
第二,古都文化旅游業的開發豐富了市民的生活,提升了社會價值。安陽辦好“中國?安陽殷商文化旅游節”、“內黃紅棗文化節”等重大旅游活動,也發展湯陰帷子舞,每逢農歷正月十五、十六以及農閑時,都要自制帷子表演帷子舞。這一王室祭祀活動已經演變成節慶活動,有著自身獨特的藝術價值,吸引了游客,讓游客親自了解到文化的魅力。
二、安陽市古都文化旅游發展的局限性
安陽利用豐富的自然和人文的旅游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古都文化旅游,使得古都旅游出現了蓬勃發展的趨勢,給安陽經濟建設帶來了良好的影響。但是隨著古都旅游的開發和發展,安陽在發展古都文化旅游過程中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
第一,古都文化旅游資源開發力度不夠。作為先后經歷七個王朝在此建都的安陽,在發展古都文化旅游資源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安陽古都文化在旅游開發過程中,對古都文化資源的定位不是很明確,一些文化旅游品位較高的景點,文化價值沒有充分開發(如殷商文化、原始文化、佛文化、周易文化等),如安陽里城的復制建筑,建筑結構單一,沒有完全的凸顯出易經文化的特色,對活文化展示不夠明確。
第二,古都文化旅游的營銷及宣傳力度不夠。近年來,安陽加大了旅游宣傳力度。但是和其他大的城市相比,安陽豐富的古都文化旅游資源并沒有吸引太多的游客。安陽文化旅游營銷觀念薄弱,旅游宣傳促銷的投入過低,缺乏科學合理的營銷手段。安陽在大力發展古都文化上出現了滯后的現象。
第三,當地文化被不正當的商品化。傳統的民間習俗和節慶活動都是在傳統特定的環境和條件下進行。但是,現在很多民族文化旅游產品,沒有考慮到民間性和可參與性,沒有體現出民族特色。安陽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由于開發的深度和層次不夠,才會被附上一層商品化的外衣。例如對歷史文化、民俗風情、民間工藝、民間游藝、風味飲食等,開發力度不夠,商品化現象嚴重,參與體驗式的少。
三、河南省古都文化旅游開發建議
由于河南文化過于復雜多樣,各地區的旅游路線多且距離遠,影響了旅游的發展。所以,我們可以通過把傳統的古都文化重新整合,形、歷史、景觀、餐飲、民俗等傳統旅游,進一步宣傳河南的古都文化。
第一, 打造古都文化品牌,創新古都旅游形象。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是驅動旅游者的真正動力。我們必須對古都文化內涵充分認識和挖掘,樹立文化品牌戰略,全面打造河南省古都文化形象。如鄭州商城古都營建,其應展現商代遺風,打造出了商代政治、手工業、禮儀、姓氏文化等古風旅游景點。管城回族區作為鄭州的老城區,具有獨特的回族歷史文化。每年盛辦“回族開齋節”和“民族宣傳月”活動,真正體現出了民族的特色。
第二,豐富古都旅游產業鏈。旅游產業是娛樂、交通、餐飲等眾多行業所構成一條很長的產業鏈,發展古都文化旅游,要把握住“吃、住、行、游、購、娛”這六大要素。只有在保持古都民俗文化的原味基礎上把握這些方面才能夠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旅游服務,充分延伸旅游產業服務鏈條,才使得旅游得到充分的發展。
當然,河南省在發展古都文化旅游方面,要把握三大趨勢。第一,抓住天時。河南省擁有不同于其他地區的旅游發展優勢,我們可以通過撰寫出版關于古都旅游的教材、專著與普及宣傳材料來宣傳古都文化。第二,擅用地利。河南省省內有很多各異的景點,文化底蘊深厚,自然風光美麗。我們可以根據獨特的地勢條件,通過網絡營銷,廣告宣傳等加強對河南省古都文化的宣傳。第三,貴在人和。旅游從業人員應該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注重細節,優化旅游產品,提高服務質量。另外,河南省出現過很多名人事跡,激勵了很多人的成長。我們可以建設歷史文化名人廣場,這不僅促進河南省古都文化的發展,而且有利于市民學習古都文化。
參考文獻:
[1]李天元,旅游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關鍵詞:GIS;信息系統;旅游
Research of Leshan Giant Buddha Scenic Area Based on GIS
WANG Wei-min1, LIU Li-hua2
(1.The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The Engineering and technic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Leshan 614000, China;2. Leshan People's Hospital, Leshan 61400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on the technical method, the structure,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system, and analyzes with the example of the Leshan Giant Buddha scenic area. The tourism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study with support of ArcObjects, VB, ect. In this system we can inquire,statistic and analyze to Leshan Giant Buddha scenic area and not only provide inquire service for tourist but also offer scientific basis for tourism administration who conduct programmed decision-making
Keywords: GIS; information system; tourism
中圖分類號: F59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一引言
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作為一門邊緣綜合性學科,不僅融計算機圖形和數據庫于一體,儲存和處理空間信息,而且能把地理位置和相關屬性有機結合起來,根據實際需要準確真實、圖文并茂地輸出給用戶,滿足不同部門和不同用戶對空間信息的要求,并借助其空間分析功能和可視化表達,用于各種輔助決策[1]。它可以為許多部門所應用,對于旅游業而言,為繁雜的數據管理、多源的成果表達形式和空間數據分析提供了快速、方便、準確的方法和手段,在旅游資源調查、管理及旅游資源保護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本文以樂山大佛景區為例,探討地理信息系統在旅游景區規劃及管理中的應用。
二研究區概況
1.概述
樂山大佛景區位于四川省樂山市城東南,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流處,與樂山城隔江相望,四至坐標為東經103°43′12″—103°47′06″,北緯29°31′12″—29°35′17″。樂山大佛雕鑿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匯流處的巖壁上,依岷江南岸凌云山棲霞峰臨江峭壁鑿造而成,又名凌云大佛,為彌勒佛坐像,是唐代摩巖造像中的藝術精品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彌勒佛坐像。樂山大佛景區屬峨眉山風景名勝區,由凌云山、烏尤山、東方佛都等景區組成,是世界聞名的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國家4A級旅游區。
2.悠久的人文旅游資源和自然資源
樂山大佛景區以人文旅游景觀為主,自然與人文旅游景觀融為一體。佛像是8世紀初一座依山鑿成的彌勒坐佛造像,建造歷時90年。通高71m,坐身高59.96m,為世界最高彌勒石刻大佛。大拂背負九項山,面向三江匯流,刻工線條流暢,比例勻稱,莊嚴肅穆。佛座南北兩壁,尚有唐代石刻造像90親直,其中“凈土變”龕、“三佛”寶堪稱藝術佳品,極具藝術價值。景區內有國家一級保護文物2處,二級保護文物4處,與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樂山城隔江相望,堪稱得天獨厚。景區以唐代摩崖造像——大佛為中心,有秦蜀守李冰開鑿的離堆,漢代崖墓群,唐宋佛像、寶塔、寺廟、明清建筑群等,是兩千年歷史的博物館。中國歷代名人有關的文化遺存十分豐富、獨持。文物館藏豐富,現有藏品7226件,其中有不少是國內外罕見的稀世珍品。景區內還有秦離堆、漢崖墓、唐代佛、塔、寺和宋代抗元九頂城等古跡,人文景觀密集,且與自然景觀融為一體,交相輝映[3]。
3.景區旅游現狀
樂山大佛景區主要包括凌云山和烏尤山兩個山體,總面積約8平方公里,景區由凌云山、烏尤山、東方佛都等景區組成。大多數大佛景區來訪游客通常都通過景區大門前的導游圖或通過樂山大佛官方網站進行初步了解,由于導游圖和官方網站上的旅游信息極其有限,這樣將導致游客盲目旅游,對其旅游路線毫無規劃,甚至旅游結束后對樂山大佛都沒有較深的印象,這樣既不利于樂山大佛旅游景區知名度的傳播也不利于其旅游規劃管理。
針對樂山大佛風景區旅游管理存在的問題和現狀及根據旅游資源發展的要求,結合GIS應用實踐,研制樂山大佛風景區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用于對景區的旅游資源信息與數據進行科學有效管理,同時運用GIS、管理信息系統對景區進行合理開發與規劃 [4]。
三旅游信息系統設計
本系統主要可分為四個模塊:數據輸入、查詢、分析和輸出(圖1)。數據輸入與編輯模塊包括屬性數據、空間數據以及文本資料的錄入與編輯;查詢模塊包括屬性數據查詢和空間數據查詢;分析模塊包括最短路徑分析、緩沖區分析以及統計分析如旅游容量分析等;輸出模塊包括特征資料顯示、地圖注記、地圖顯示和圖表打印。
圖1系統結構圖
1.需求分析
通過對樂山大佛景區進行實地考察以及景區旅游資源管理工作的調查,分析總結出該景區相關部門和來訪游客對旅游資源管理方面的信息需求主要包括:
①統計信息。統計出各景區的面積、旅游資源的數量、自然環境條件和對旅游規模以及環境容量預測等。
②空間信息。給出各景區的地理位置,以及地形信息如三維地形圖等,使旅游資源信息的使用更加有效[4]。
2.系統研制目標
基于GIS的旅游信息系統的建立主要提供一個景區或景點的現狀圖及相應的查詢、統計、分析功能[5],為旅游管理者提供規劃決策依據以及為來訪的游客提供各種信息查詢服務。主要包括:
(1)建立整個景區的電子導游圖,為咨詢者提供旅游指南,這種指南包括相關景區的圖片及文本說明,使咨詢者對景區和景點有一個初步的感性認識。
(2)為游客咨詢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根據需求提供各個風景區和景點的信息,如自然風光、歷史淵源、風土人情等,并且圍繞食、住、行、游、娛、購等內容向游客提供各種信息查詢服務,如賓館酒店分布、旅游購物中心以及旅游交通路線的選擇查詢等。
3.旅游信息系統開發平臺
該系統是在ArcGIS工作平臺上以具有代表性的GIS平臺組件式開發工具ArcObjects為基礎,界面和其他功能設計使用Visual Basic語言來編寫,采用SQL Server作為旅游信息數據存儲的數據庫,系統運行的軟件環境為Windows XP,Windows NT Server,Windows2000 Professional等。
4.數據庫結構設計
數據庫是信息系統的基礎,它的組織與管理直接影響用戶的工作效率。本系統主要包含兩類數據:空間數據,包括各景區、景點的地理空間位置關系等,它的來源主要包括測繪部門提供的樂山大佛景區地形圖,土地利用圖、景點分布圖以及野外GPS實測數據等。屬性數據,包括各景區、景點的自然特征、社會經濟情況、歷史文化概況、旅游業發展現狀、存在問題、比較優勢、旅游資源的分布與區域地理特征、旅游市場、游客流向、旅游景區的容量、旅游商品和產品、旅游設施狀況、旅游路線、文物古跡等[4]。屬性數據的獲取主要包括樂山市志、近兩年的旅游資源調查報告、景區交通規劃圖、旅游規劃圖以及野外調查統計數據和現場調查數據等。
(1)屬性數據庫結構設計
本系統中屬性數據庫包括兩類屬性表:一類為對應于地圖實體的用于存放這些地圖實體屬性的可地圖化的屬性表;另一類是不包含地理信息且主要用于資源信息管理以及多媒體屬性索引的非地圖化的屬性表。對于可地圖化的屬性表,根據旅游資源信息的分層方案,本系統分別設計了各景點屬性表、動、植物資源屬性表、賓館以及道路屬性表等。對于非地圖化的屬性表,系統設計了景點信息表、旅游信息表及多媒體文件索引表等。以旅游所查詢的賓館和游覽路線屬性結構設計為例, 各種字段類型按照SQL Server的標準來定義,如表1,表2所示。
字段名稱 字段含義字段類型索引備注
XH序號C15 主鍵 NOT NULL
MC名稱C30
LX 類型 C15
JB 級別C100
JW 價位C20
RL 容量C30
DZ 地址C50
DH 電話C20
WZ 網址C30
表1賓館屬性結構設計表
字段名稱 字段類型說明備注
IDNumber 路線編號主鍵
Name Text 路線名稱
StartScapeText 起始景點
EndScape Text 終止景點
MidScapeText途經景點
表2游覽路線結構設計表
(2)空間數據庫結構設計
GIS技術的主要特點在于:每種地物在二維空間或三維空間內不僅具有相應的屬性特征,而且具有空間位置特征,因此能夠精確定義實體地物間的空間關系[6]??臻g數據庫的建立在GIS應用軟件中既能顯示出地物間的空間關系和連通性,又能對不同的地物類型進行空間信息的查詢和分析[4]??臻g數據主要按點、線、面3種結構進行儲存,其結構參看Arc/Info空間數據結構。
四系統功能及實現
1.數據查詢功能
系統中存在著大量的空間數據,每一個數據屬性都包括對于某個景區的地址或某個景點的定位。在空間數據查詢的操作中,用戶通過確定顯示地圖的空間范圍來進人數據庫。此時,系統將會在數據庫中查找符合用戶要求的圖片、表格或文本等各種形式的數據。用戶還可以輸入自己感興趣的景點名稱或從景區名稱中選定自己感興趣的該景區內多個景點,系統將會把此景點的位置在地圖上以閃爍的方式顯示出來,使用戶一目了然。
如查詢凌云山景區具體旅游信息(沿線各景點具置、游覽路線、游客容量等),通過SQL的 Select命令在各有關Table表(景點分布表、游覽路線表等)中進行查詢,并且直接在地圖上顯示出來(如SELECT * FROM DafoJingareatab WHERE DafoJingareatab=‘凌云山景區’)
2.旅游路線選擇功能
系統提供了陸路、水路和水陸環形三種情況的游覽路線選擇。游客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旅游路線(表2)。景區之間以及景區與賓館之間陸路旅游費用計算公示為:M=C+(R–2)×K,單位為元(人民幣)。C表示樂山市出租車起步價標準(3元),R表示要行駛的公里數(兩公里內是3元),K為行駛兩公里后每公里增加的費用(1.4元)。水路旅游費用為50/人。
3.旅游信息系統的資源管理功能
按照樂山大佛景區旅游資源本身所具有的特點、構成要素和外部特征,可將旅游資源分為自然風景旅游資源、人文風景旅游資源兩大類。自然風景旅游資源主要包括:佛像景觀、動、植物景觀等;人文風景旅游資源又有如下類型:歷史文化古跡、佛教文化、名人古跡等;所以該系統根據這種分類方法將大佛景區旅游資源歸類、存儲和管理,利用SQL語言設計用戶子模式,提供給旅游管理部門不同類型旅游資源的分布及相關信息[7]。
4.旅游容量分析功能
旅游容量又稱旅游環境容量或旅游承載能力,它可以為旅游地的規劃和管理提供依據,對旅游地環境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這里根據保繼剛等旅游資源容量量算公式[4]計算,可知樂山大佛主要景區的資源承載力(表3)。
景區名稱A(m2)A0(m2) 日容量/人 年容量/人①
凌云山 600,000②200 3,750675,000
烏尤山 157,800③ 503,945 710,100
東方佛都 266,500④1003,332 599,760
①一年景區開放日期由氣候適宜性定,即有180天(5-1O月)適宜旅游,
②③④數據由樂山市大佛烏尤管理局提供
表3主要景區資源承載力分析表
C = T/T0 × A/A0
式中C為資源的極限日容量,T為每日開放時間(按國家標準取10小時),T0為人均每次利用時間(取8小時),A為資源的空間規模,A0為每人最低空間標準。根據公式得出的年容量數據遠大于從樂山市統計局網站上得到的2008,2009年的數據,樂山大佛風景區還存在著很大的旅游發展潛力。根據初步計算得出的旅游容量數據,再結合GIS的拓撲疊加功能以及緩沖區功能可確定旅游景區的保護區域、優先發展區域等,以此為旅游管理部門的規劃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5.數據顯示輸出功能
本系統設計的數據顯示與輸出功能包括地圖顯示、地圖注記、特征資料顯示和專題地圖輸出打印等幾個方面,用戶可根據自己感興趣的地圖信息進行顯示或打印。
五結論
旅游管理信息系統是在對樂山大佛風景區實地考察的基礎上開發研制的,符合旅游者和當地旅游管理部門的需求。該信息系統的投入運行,將為當地旅游業發展提供新的契機,進而使樂山大佛優美的自然景觀資源和悠久的人文景觀資源得以保護和高效率的規劃管理。
參考文獻:
[1]房佩君.地理信息系統(ARC/INFO)及其應用[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杜,2OOO,3-7.
[2]陳菁.基于GIS的福建省旅游信息系統研究[J].經濟地理,2OO2,22(1):120-123.
[3]國家文物局網站 資料信息 /
[4]何華春,石軍南.基于GIS系統的旅游區研究——以武功山風景旅游區為例[J].經濟地理,2OO3,11(6):841-842.
[5]王永燕,孫雪松,等.基于GIS的旅游景區信息系統研究[J].濟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OO2,16(3):271-273.
[6]邊馥苓.GIS地理信息系統原理和方法[M].北京:測繪出版杜,1996.1-5.
[7]薩師煊,王珊.數據庫系統概論(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杜,2OOO.75-83.
作者簡介:
[關鍵詞]泉州;企業;品牌發展戰略
[中圖分類號]F27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2728(2011)03-0049-04
一、泉州企業品牌發展現狀及問題
(一)泉州企業品牌發展現狀
1.泉州企業品牌整體競爭力得到提高
一是商標數量和質量取得新發展。2009年,泉州市注冊商標總量7.125萬件,約占全國注冊商標總數2%,擁有經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的馳名商標51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8件、福建省著名商標605件、泉州市知名商標607件、馬德里國際注冊357件。其中,有效商標注冊數、經國家工商總局認定馳名商標數、馬德里國際商標注冊數3個指標位居全國地級市第一位。二是商標品牌影響力不斷增強。世界品牌實驗室目前共編制了七屆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報告和排行榜。從泉州入選品牌數和入選品牌價值總額占福建省比例看,泉州入選品牌數和人選品牌價值總額占福建省比例一直較高,遠遠高于福州和廈門,并呈上升趨勢。
2.企業品牌發展助力經濟強市建設
據統計,泉州市現有600多家馳名、著名商標企業,這些企業僅占泉州市企業總數的1%,但創造的經濟效益卻接近20%,成為泉州市經濟發展的“領跑者”。當前,泉州市正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加快建設經濟強市,推進泉州市商標戰略實施,這有助于進一步“領跑”泉州市經濟發展,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通過實施商標品牌戰略,扶持企業爭創馳、著名商標,引導做大做強,泉州市一大批企業的產品附加值和市場份額得到提升,市場占有率得到提高,內在競爭力不斷增強,在行業中的輻射、示范、帶動作用日益凸顯。
3.品牌帶動形成產業鏈,促進產業集群的發展
通過實施品牌戰略,進一步延伸了產業鏈條,帶動了區域產業集群。馳名、著名商標企業依托其品牌在行業中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充分發揮資金、技術、市場優勢,積極引導中小企業為其配套生產,有效帶動了中、下游產業的發展,形成了以名企、名標為龍頭的品牌產業鏈,推進了泉州鞋服、織染、石材、陶瓷、水暖、茶葉、食品、建材、電子等相關產業集群的不斷壯大,形成產業集聚效應。
4.泉州民營經濟是企業品牌發展中最為活躍、最具競爭力的主力軍
民營經濟的勃勃生機,創造了全國市場經濟樣板,成為推動泉州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原動力,2009年,泉州市生產總值達3002.29億元,占全省1/4強,經濟總量連續11年居全省首位,成為全國18個改革開放典型地區之一。泉州素有“民辦特區”之稱,民營企業無論是企業數量、產值還是就業人數均占泉州市9成以上,繳納稅金占泉州市財政收入逾6成,民營經濟是泉州的最大的優勢、最大的特色、最大的品牌。
(二)泉州企業品牌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名牌企業整體規模較小,缺少具有國內、國際競爭力的品牌
雖然泉州市爭創中國名牌工作取得了較好成績,但與北京(2010年中國最具價值品牌95個)、上海(2010年中國最具價值品牌44個)等發達城市相比,泉州市名牌產品無論是數量、規模、市場占有率、品牌影響力,還是產品的技術含量、核心競爭力、附加值,都存在不小的差距。目前泉州市還沒有一個品牌成為世界品牌500強,大多數名牌產品的檔次和質量僅處于中等水平。
2.家族式管理,缺乏保持和創建品牌產品的管理機制
泉州市民營企業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導致任人唯親現象嚴重,有經驗的管理人員與科技人才匱乏,企業往往把一些有經驗的管理人員和高層次科技人才排斥在關系網之外,阻礙品牌產品研發。許多企業的生產經營、組織人事、財務會計等重要崗位缺乏有管理經驗、有能力的管理人才,難以建立一套科學的管理制度和合理民主的決策機制。
3.研發經費投入不足,品牌建設投入明顯不足
國際上普遍認為只有R&D投入強度達到5%以上的企業才具有足夠的市場競爭力。統計資料顯示,泉州有2萬多家工業企業,但申請研發投入稅前加計扣除的只有30多家,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僅有200多家,全社會研發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僅為0.7%,遠低于福建省、全國的平均水平。低水平的R&D投入強度,導致泉州多數品牌企業無力進行核心技術和前瞻性技術的戰略研究,技術創新活動普遍維持在對一些低端技術的研發上。
4.品牌傳播模式單一
自從安踏的第一個請體育明星做代言人,并借助CCTV-5進行廣告投放后,“CCTV-5+明星代言”的模式就被一大批后起者所效仿,CCTV-5因此被人戲稱為“晉江頻道”,全國也掀起了一股明星代言熱。而在目前,許多明星代言多種產品,使得品牌和代言人的關聯度大大降低,明星代言帶來的只是轉瞬即逝的外在形象,而不能向公眾傳遞品牌的價值認同和品牌文化,形成品牌穩定而扎實的市場積累。
二、泉州企業品牌發展戰略的主要制約因素分析
(一)宏觀因素分析
1.地方政府制定的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許多政策舉措落實不到位
福建省《關于扶持中小企業經營發展的若干意見》《進一步鼓勵和擴大民間投資的若干意見》等政策下發后,泉州市雖然近年相繼出臺了一些鼓勵扶持個私經濟發展的政策和優惠措施,但是由于認識上的差異、部門行為不規范等原因,不能完全落實到位。
2.融資渠道狹窄,缺乏合適的資本市場的支持
在國內,民營企業除了自籌資金外,就是靠銀行貸款,融資渠道十分狹窄,即使企業有較高的創新意識,品牌戰略切實可行,銀行在批準貸款時仍然主要看企業的有形資產,企業的新技術及品牌戰略并不能成為企業貸款的抵押物,這樣就從客觀上刺激企業注重有形資產的投入而忽視品牌等無形資產的投入。
(二)產業因素分析
從泉州民營經濟發展來看,正在走向產業集群化的路子,但還是松散型的居多,還沒有做大做強,從產業競爭優勢條件來看,產業集群大部分屬于傳統型集群,主要集中在紡織、服裝、鞋帽、建材行業,追求的都是低成本競爭優勢,產業競爭力不強,產業集群內部技術層次低,企業規模較小,缺乏市場影響力,缺少強勢品牌,市場占有率及知名度相對較低,一些企業品牌雖然市場網絡鋪得大,但占有率不高,知名度不大。
(三)企業自身因素分析
1.高素質人才缺乏
根據泉州市人事局2008年人才資源調查報告的統計數據,在泉州中小型民營企業的主要經營管
理者中,大學本專科及以上學歷者僅占26.17%,具有中專和高中學歷的占57.72%,還有約16%從業者的學歷為初中以下;而民營企業的專業技術人才獲得高級職稱的僅有6.9%;在高技能人才方面,技師、高級技師只有約1300人,所占比例極小。因此,高素質人才的缺乏無疑會降低企業的技術和產品創新能力、管理能力,員工素質不高也會制約其對品牌戰略的理解、制定以及實施。
2.民營企業自身在制度創新、管理創新方面有待提高
由于人才和資金缺乏等原因,泉州民營企業更多傾向于模仿國內外知名企業的品牌創建的做法,還有部分小企業干脆不要品牌,仍然沿襲原來的觀念,即給國外知名企業當“工廠”。另外,許多民營企業認為泉州缺乏鼓勵自主創新的社會氛圍,而且政府支持力度不夠,產、學、研合作不緊密,市場不規范,挫傷企業積極性等等,這些因素都會制約民營企業的創新能力的提高。
三、泉州企業品牌發展戰略的基本思路與實現途徑
(一)泉州企業品牌發展戰略的基本思路
1.以獨有的泉州文化作背景
從泉州經濟發展歷程看,泉州人不“等、靠、要”,從“三閑”起步,“三來一補”過渡,“鄉鎮企業”鋪路,“三資企業”上路,“成片開發邁大步”,開創了經濟發展的“泉州模式”。在這一歷程中,無不體現和滲透著內在的思想根源。這一根源就是根植于本土的閩越文化、來自黃河流域的中原文化與在對外商貿活動中孕育而成的海交文化包容激蕩,培育了泉州人的商貿和實業氣質;歷史文化和自然條件造就了歷代泉州人吃苦耐勞、愛拼敢贏和豪爽、不服輸的個性;改革開放給了“敢為天下先”的泉州人施展拳腳的良機和在經濟大潮中弄潮的空間,造就了泉州人勇于拼搏、富于冒險的精神品格和強烈的商品意識、競爭意識、開放意識和創業意識。這些思想意識正是泉州民企品牌建設與發展的思想基礎。
2.基于產業集群基礎培育區域品牌,創造單個企業難以實現和無法模仿的競爭優勢
區域品牌使產業優勢在市場競爭上得到最大限度地擴散和利用,產生暈輪效應,帶來營銷協同優勢,產區內的區域品牌和龍頭企業抱團打造區域品牌,形成集群的市場拉動效應放大效用獲得利大于弊的良好效應。培育區域品牌需要一大批企業和產品品牌的參與和支撐,主體必然是企業。因此,必須關注海峽西岸經濟區區域產業集群的產業聯系,注重對區域品牌主體的培養、建設,培育集群產業的“領頭羊”。
3.拓寬融資渠道,提供資金保障
做品牌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泉州民營企業應當采取各種辦法,從多方籌集資金,為企業的穩步發展提供資金保障。首先,企業應當創建企業與銀行協調暢通的金融體系,為企業創建品牌提供充分的資金來源。其次,當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并且符合一定條件時,可以借助上市或者是發行債券向社會籌集資金。企業還可以尋找一些戰略合作伙伴,可以提供相互擔保、相互拆借資金等,提高共同抗風險的能力。
(二)泉州企業品牌發展戰略的實現途徑
1.品牌創立階段策略
在品牌創立階段,就要考慮賦予品牌足夠的生命力與成長能力。
一是必須進行品牌的準確定位,明確品牌的個性與發展方向。品牌定位一定要突出產品區于其他產品的特色,并且必須堅持以消費者為導向。泉州民營企業可以通過定期與消費者交談、投入定量研究等各種各樣的方法來跟上消費者多變的需求,并將品牌所能帶來的物質和心理兩方面的需求結合起來,用定量或定性的方法來摸清消費者對品牌的滿意度。
二是企業品牌產品一旦生成,必須以最快的速度作出廣告宣傳,樹立品牌形象。泉州很多企業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應該更多地考慮采取成本較低的公關活動,通過圍繞社會新熱點、媒體關注點、公眾興奮點,借勢傳情、就事達意,開展能夠使政府滿意、公眾在意、企業樂意、媒體注意的公關活動,進而提升企業在公眾當中的知名度、美譽度以及和諧度。
2.品牌運營階段策略
在品牌創立之后,如何運營品牌很關鍵。
一是要建立品牌預警監控系統。要建立產供銷層層監控系統,捕捉企業各環節危機信號,制訂危機預測方案,及時解決出現的問題,使品牌產品得到及時的維護。嚴格、科學的預警監控管理是產品和服務質量的保證,可以為品牌質量保證提供堅實的基礎。
二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健全品牌建設的人才支撐體系。泉州企業品牌戰略的實施就應當重視人才的作用。進一步完善人才政策,通過培養、引進和聘請品牌經營、技術創新等方面的高級人才;把品牌知識、品牌經營作為企業長遠發展的戰略目標,增強企業經營者品牌意識,充分發揮專業人才在品牌創造、品牌經營、品牌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通過與大專院校和有關機構組織合作,開展以品牌知識、品牌經營和相關法律法規等方面的培訓,提高企業創牌能力和品牌運作水平。
三是實施技術標準戰略,著力提高品牌的技術附加值和質量水平。標準已經成為市場營銷的制高點,誰擁有標準誰就能擁有市場。泉州民營企業在這方面已經有突出的意識,如南安閩發鋁廠、福建溪石集團公司、泉州申鷺達集團有限公司都參與了國家標準的制定工作,這3家企業在2004年里均被國家財政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列入《節能產品政府采購清單人圍企業》。通過實質性參與國家標準、國際標準的制定,使這些企業在市場上擁有話語權,更有競爭力。
3.品牌維護階段策略
一是加強企業品牌的法律保護。首先要及時注冊商標和申請專利,取得商標專用權和專利權。在注冊商標時,除將主品牌注冊商標外,還應有選擇的對相近商標進行注冊;除在本類別注冊商標外,必要時還應在相關類別進行注冊。其次是積極辦理海關知識產權備案,并參與商標、專利審查過程的異議或爭議程序,充分利用法律提供的各種保護手段。
二是積極參與建設海峽西岸區域品牌,以區域品牌進一步提升企業個體品牌形象。企業作為區域品牌作用下最大的受益者,也是區域品牌建設最主要的行為主體,要積極參與區域專業分工,努力創建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同時積極參加和贊助政府、商會、協會組織的各種區域品牌推廣活動,進行誠信交易,維護區域形象等。
4.品牌擴張階段策略
國際大品牌的發展都是逐步規?;慕Y果。品牌擴張階段策略主要有品牌延伸擴張和品牌規?;瘮U張兩種。一是品牌延伸擴張。品牌延伸是對品牌資源的深度開發和利用,是企業獲取最大利潤的重要戰略。但是品牌延伸對于企業來說,既可能是一本萬利的好事,也可能使企業跌入萬劫不復的深淵。因此,泉州企業必須結合自身情況,根據品牌延伸的原則和步驟,從長遠發展戰略的角度來進行牌延伸。二是品牌規模化擴張。品牌規?;瘮U張戰略是在規模經濟理論指導下與品牌發展戰略等級相配套的戰略,這種規模化并不是數量的擴張,而是一種質量的提高。泉州企業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通過新建、擴建、購并、聯合等方式外延規模化擴張,更重要的是靠科技進步和勞動生產率提高的方式來實現內涵式規?;瘮U張。
[參考文獻]
[1]劉文鎮,泉州的品牌之路一獻給泉州地改市二十年來“愛拼敢贏”的泉州人[J],中國品牌,2006,(9)
[2]周敏,江西企業品牌發展戰略研究[D],南昌:南昌大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2008
[3]薛慶輝,福建省企業品牌競爭力現狀及對策研究[J],福建信息技術教育,2009,(2)
[4]錢立潔,對泉州民營企業實施品牌戰略的思考[J],企業活力,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