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綠色建筑方案及措施范文

綠色建筑方案及措施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綠色建筑方案及措施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綠色建筑方案及措施

第1篇:綠色建筑方案及措施范文

[關鍵詞]綠色建筑;整合應用;建筑設計 文章編號:2095-4085(2017)02-0053-02

綠色建筑的建造原料具有綠色環保、o毒無害的優點,因此深受人們的喜愛,逐漸被很多廠家普遍應用。除此之外,采用綠色建筑的設計方案可以減少工程建造的成本,節省建筑材料,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綠色建筑設計已經是建筑行業發展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綠色建筑建造方案在整體平面方案中的整合與應用

(1)由于我國地形復雜,沙漠化范圍較大,還有眾多山峰,能夠用于建造建筑的土地資源缺乏。人口眾多,致使人均土地面積較小,因此,一定要采取適宜的方法進行土地的利用,并且要節約用地,采取措施將土地利用率大大增加。由于我國存在的這些土地問題,因此對建造方案規劃有很高的要求,要合理設計、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加以規劃、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并盡可能保護原有地形狀態。在原地行基礎上進行施工,確保對當地生態系統的損害達到最小,既能夠使建造流程順利進行,也能夠對當地生態環境起到保護作用。

(2)建筑工程的建造方案中節省能源方面主要表現為,依據實際現場的天氣特性,采取適宜的設計方案對建筑的方位進行設計,結合周圍情況可能給主建筑帶來的影響。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各地區的氣候存在很大差異,所以建筑工程的建造方案中,節省能源的方案也具有不同程度的差異。

(3)建筑工程建造方案中節約水資源方面的主要表現為,盡可能建造更多的綠化面積,按照相關規定對人工灑水范圍進行掌控,可以通過收集雨水或廢水處理體系回收廢水進行綠化澆灌用水。除此之外,還需要設計人員挑選適宜植被生長的環境,合理利用建筑工程中適宜植被生長的區域進行綠化設計。

(4)因為我國國土區域廣泛,處于各種季風氣候中,所以在對建筑工程方案進行設計時,要對建造區域及周圍氣候特性給建筑造成的影響引起重視。整體布局結束后,要檢測建筑的布局是否達到了適宜的室內通風效果以及室外活動的最佳環境。除此之外,還要考慮有效減少熱島效應的相關措施。在建筑工程建造方案中,可以采用相關電腦程序對方案的熱島效應、通風效果進行檢測、判斷是否達到我國有關規定的標準,與每種方案的檢測結果相結合,最終獲得效果最佳的建造方案。

由于我國目前建造技術還不是特別發達,一般來說,往往是在建造設計完成之后才開始著手對綠色建筑方案加以設計,這樣一來就不能實現整體面積最大化,也使綠色建筑方案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因此,要對綠色建筑部分引起重視,不能只將其視為最后的點綴作用,要把綠色建筑方案在建筑工程的建造方案中全面融入,這樣才能使整體的建筑工程建造方案達到居住適宜、環境保護、節約資源的效果。

在對建筑工程進行設計中,要著重考慮道路方位的布局,這與人們的生活是否方便、出行是否安全、行程是否順暢有著十分緊密的關系。要把建筑項目的方案與周圍道路交通情況、建筑種類相結合,進而綜合考慮,實施人車分行的措施,避免人流擁擠或車流堵塞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不便和危險。

2綠色建筑建造方案在建筑個體方案中的整合與應用

(1)在對建筑項目建筑個體的方案設計流程中,最開始就應該按照整體布局,對建筑個體的通風效果進行完善,達到穩定流暢的通風作用,給人們帶來最佳的生活居住體驗。

(2)對于建筑個體的光照和降低陽光直接輻射這兩個方面,一直都是互相制約的兩個內容,應該兩者相結合的考慮室內的整體效果,如果光照較多就會對太陽輻射的減輕有很大干擾,相反則室內得不到充足的光照。從在不同緯度上來考慮,其光照的時間和強度也具有不同程度的差異,在符合日常生活需求的同時,每個區域所需求的光照范圍也有一定區別,所以,要根據不同地區采取不同的設計措施,合理運用遮陽擋板和玻璃窗的面積。

(3)在對建筑個體的外墻體進行設計中,具有差異的氣候區域應該采取適合的方案。比如,在我國偏北區域就要對建筑的高低進行嚴格掌控,建筑層數越高,建筑的保溫效果越不好;而在我國偏南的區域,就可以把通風效果增強來減少空調的使用頻率,建筑個體的面積越大其通風效果就越好,所以,偏南地區對建筑面積的要求不是很高。

在建筑外墻體窗戶與墻體的比例設計中,我國偏南區域的人們更加注意的是外墻體的散熱程度,所以在設計窗戶與墻體的比例時,會完全遵循相關規定對窗墻比進行設計;而在我國偏北區域,由于氣溫在冬季會急劇下降,所以,人們更加注意的是冬季外墻體的保暖性能,因此,在對其進行方案規劃時,著重對外墻體和窗戶的保暖隔熱性能加以設計。我國以南區域的外墻體一般來說要盡可能挑選顏色不要太深的暖色系,有助于太陽直射熱量的反射和外墻體及窗戶的散熱作用。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現今已經研發出了一些新型的材料,對太陽直射的熱量存在十分強的反射作用,這樣一來就可以使外墻體的熱量大大減少,達到散熱的效果。

(4)在對建筑外墻體進行挑選的過程中,要盡可能采用新型的混凝土來作為保暖材料,相對于老舊的保暖技術,新型的保暖材料不但節省了土地資源,也獲得了十分好的保暖效果。

(5)在對建筑個體進行建造方案的規劃時,要合理運用實際地區的可再生資源。在資源富饒的區域,要盡可能選擇可再生能源,比如設立太陽能設備、太陽能發電儀器等,這樣不僅有效利用了當地的生態條件,也起到了可持續發展的作用。

綜上所述,在具有差異的各個地區中,要根據其當地優勢來對綠色建筑的建造方案加以完善,比如根據當地的氣候特性、市場經濟水平等條件,運用不同的電腦程序,對其方案進行全面評估,選擇最佳的建筑項目建造方案進行綠色建筑設計。綠色建筑建造方案要參與到整體的建造方案中來,經過與整體的建造方案相融合,進而對其方案不停地完善,才能使綠色建筑技術發揮出真正作用。

第2篇:綠色建筑方案及措施范文

關鍵詞:綠色建筑;建筑策劃;方法

引言

建筑策劃特指在建筑學領域內建筑師根據總體規劃的目標設定,不僅依賴于建筑師的經驗和規范,而以實際調查數據為基礎,對研究目標進行客觀的分析,最終定量地得出實現既定目標所需要采用方法和途徑。具體的表現形式是量身定做形成可為總體規劃立項之后的建筑設計提供科學和邏輯的設計依據的任務書[1]。綠色建筑是在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保護環境、節約資源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最終實現人與自然共生的建筑[2]。綠色建筑是在可持續發展的思想下對普通建筑的發展,綠色建筑策劃也在建筑策劃體系上應運而生。但與普通建筑策劃相比,綠色建筑策劃也有其獨特性。

1綠色建筑策劃實施的時間節點

建筑策劃是為編制合理的建筑設計任務書而進行的研究工作,在時間節點上建筑策劃始于總體規劃階段,終于建筑方案完成之前。是介于總體規劃立項和建筑設計之間的一個環節,起到了城市規劃與建筑設計之間的承前啟后的作用(圖1),為了達到預定的設計目標,需要設計師在項目前期階段就盡早參與項目的整體策劃[3]。從綠色建筑的定義和具體評價條文來看,綠色建筑始于選址,從理論上講,綠色建筑的策劃也應始于項目選址之前,但從工程實踐的角度來講,綠色建筑策劃對于選址的確定顯然是乏力的,即使有些地區的用地指標中已經包含了綠色建筑等級要求[4],但是對于基地的基本情況也只能被動式接受。理論上綠色建筑策劃開始時時間節點也只能始于方案之前或在可行性研究階段。綠色建筑策劃的目標之一是指導綠色建筑方案的設計,方案設計階段對建筑綠色性能的影響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5],特別是建筑形體、朝向和平面布局對建筑性能影響顯著,相關研究表明40%的節能潛力來自于方案設計階段[6]。綠色建筑策劃的時間節點對于綠色建筑的實施具有重大影響,綠色建筑的策劃應盡量早,如果建筑方案已經形成,綠色建筑策劃產生的作用大打折扣。

2綠色建筑策劃的工作范圍和流程

隨著建筑策劃的研究的逐漸深入,建筑策劃逐漸走向多學科融合[7]。從工作流程和策劃階段的內容來看,建筑策劃銜接規劃和建筑設計階段(圖1),策劃階段側重于項目定位、設計方案等較大尺度的內容,策劃的步驟傾向于由上而下,由大而小,幾乎不設計具體的某項技術措施。但綠色建筑策劃階段各專業配合的更緊密(圖2),并且各專業從細節入手,按照綠色建筑條文要求,確定技術措施,最后匯總而成確定綠色建筑的星級等大目標。策劃的步驟傾向于由下而上,由小到大。并且技術措施的確定對于策劃和方案階段至關重要,據美國能源署的一項針對67棟綠色建筑的調研結果表明,在綠色建筑303項技術中,有57%的技術措施需要在方案階段落實[8],這些技術措施都需要在綠色建筑策劃中得到具體體現。建筑策劃的工作流程也是先確定目標,然后圍繞既定目標給出“如何建設”的方法。由此順承,相關國家設計規范[9]也給出了由上而下的綠色建筑策劃的流程(圖3)。現有的綠色建筑策劃流程采用由上而下策劃步驟,首先確定了綠色建筑的等級和總體目標,然后根據綠色建筑的等級和總體目標的需求進一步確定節能、節水等分項目標,進而確定綠色建筑各項技術措施,然后針對綠色建筑設計方案總體進行技術經濟分析。由上而下的策劃步驟,在未分析各項技術措施適宜性的前提下確定綠色建筑的建設目標是不客觀的。綠色建筑技術體系涉及建筑、結構、建筑材料、暖通空調、給排水和建筑電氣等專業,計有28項控制項和108項得分項的技術措施[10]。先確定綠色建筑建設目標后確定技術措施與根據建筑技術措施的適宜性選擇后根據總體得分情況再確定綠色建筑設計目標具有較大的區別。前者偏主觀,很“官僚”,后者客觀,注重技術措施的適宜性。正如無包治百病的良藥,綠色建筑技術也各具有所適用的范圍和條件,同一個技術在不同項目中采用可能具有“綠色”和“非綠色”的特性,綠色建筑技術適宜性選擇也就成為綠色建筑的關鍵[11]。換言之,綠色建筑策劃階段首先要對單項技術進行適宜性的選擇和技術經濟分析,確定是否適宜于本項目。根據選用適宜的各單項技術應用效果、范圍和規模,最終確定綠色建筑等級和總體目標,也就是本文所提出的自下而上的綠色建筑策劃流程更符合綠色建筑的需求(圖4)。與之相比,自上而下的策劃流程在進行建筑設計方案的綜合技術經濟分析時得到的總體結論可能會掩蓋某項技術的技術經濟不合理性,與綠色建筑理想相悖。先確定等級和總體目標而后進行分項技術的確定也存在較大的主觀性。當然,綠色建筑策劃在設計過程中是個動態的過程,美國建筑策劃先驅威廉•佩納研究指出,對于建筑師的日常工作,設計團隊每天都要進行策劃研究[12]。建筑策劃和建筑設計在一段時間內是交互的,策劃和設計不斷遇到和提出新問題,并逐步解決和落實并解決問題的動態過程,綠色建筑策劃也是如此。不同的是綠色建筑策劃面向工種不止建筑專業,還要直接面對建筑結構、建筑水暖電、建筑物理等專業,所研究的對象也具體到針對每項具體綠色建筑技術進行研究和落實。

3綠色建筑策劃內容和實施

如果說建筑策劃通過以理性精細的方式形成詳細設計任務書,那么綠色建筑策劃的目的確定達到綠色建筑相關標準的相應等級要求,并細化到各專業分項適宜的實施。相對于普通建筑而言,綠色建筑強調在全壽命周期條件下的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強調技術的適宜性。由于我國各地區氣候、地理環境、資源條件、經濟發展水平等方面的差異,建設綠色建筑應注重地域性特點[13],應充分考慮項目所在地域的氣候、資源條件和與建筑類型,因地制宜采用適宜性的技術,綜合評判后確定合理的等級和目標。而不應抱著先入為主的思想主觀確定為高星級或者低星級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建筑策劃的前期外部條件著重關注社會、人文和地域等外部條件對建筑的影響,強調相關社會因素對建筑性格的決定作用[1]。綠色建筑策劃關注的重點在于建筑所處的自然環境(如地理、氣候與水文等)、建設環境(能源、資源、基礎設施)、項目的基礎條件(是否滿足國家綠色建筑評價標準控制項要求)等方面,進一步確定符合項目特征的節能率、節水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綠地率及室內外環境質量等分項目標[9]。并進一步確定節地、節能、節水、節材、室內環境和運營管理等指標值,確定被動技術優先原則下的綠色建筑方案,采用適宜、集成的技術體系,選擇合適的設計方法和產品。綠色建筑的設計不是簡單的技術堆積,而是需要規劃、景觀、建筑、結構、機電、建筑環境各專業之間綜合考慮,整體協調落實后才能得以實現。國家和各地地方標準對于建筑策劃的內容編排采用了不同方式,文獻[9、14、15]采用了按照各分項實施目標編排方式,各內容對應與各專業多有穿插。文獻[16]采用了按照建筑設計、建筑結構、暖通空調、給排水和電氣等專業劃分編排方式,便于設計階段各項內容的便于溝通和落實,值得借鑒。圖5給出了綠色建筑設計策劃內容魚骨圖示意圖,由圖可以看出策劃內容各實施的先后的關系,限于篇幅,未列出各技術策略。

4結論與展望

第3篇:綠色建筑方案及措施范文

關鍵詞:綠色建筑施工;概念;現實意義;實施方法

1.綠色建筑施工技術的概念

綠色施工技術概括起來就是“資源有效利用”,即一是減少建筑材料、各種資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二是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材料;三是設置廢物回收系統,利用回收材料;四是在結構允許的條件下重新使用舊材料;五是減少污染物的排放,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推進“綠色施工”的目的是為人類提供舒適、健康、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動空間?!熬G色施工”要求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內實現高效率地利用能源和資源(土地、水、材料)和最低限度地影響環境?!敖ㄖ┕ぁ笔墙ㄖa品生產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是建筑企業組織按照設計文件的要求,使用一定的機具和物料,通過一定的工藝過程將圖紙上的“建筑”進行實現的生產過程。“綠色施工”實質上是以保持生態環境和節約資源為目標,對工程項目施工采用的技術和管理方案進行優化,并嚴格實施,確保施工過程安全和高效、產品質量嚴格受控的方式方法。

2.發展綠色施工技術的現實意義

2.1綠色施工有利于當前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綠色施工是對傳統施工技術的重新審視,是可持續發展思想在工程建設施工中的應用與體現,是綠色施工技術的綜合應用,施工企業應不斷學習和創新綠色施工技術,將其作為提升自身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從而促進建筑業健康持續的發展。

2.2綠色施工有利于實現現代建筑施工模式的轉型。綠色施工包括資源與能源利用、社會與經濟發展、生態與環境保護等多種內容,真正的綠色施工應當是將綠色模式作為一個整體概念運用到施工實踐中去,針對施工過程進行科學的綠色方案設計,實現建筑施工模式的轉型。

2.3綠色施工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的綜合效益。工程建筑是促進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形態,綠色施工能給人們提供舒適的居住環境并降低了工程的施工成本,實現了建筑工程的社會效益,是現代建筑工程實現經濟效益、環境效益以及社會效益最佳結合的建筑新理論。

2.4綠色施工有利于創建生態環保型建筑施工環境。傳統建筑施工技術往往存在破壞相關土地資源,浪費大量水電資源及建筑材料,造成建筑施工過程中的環境污染等問題,綠色施工技術能有效的改善和解決上述問題。

3.實行綠色建筑施工技術的方法

所謂綠色施工技術主要包括以下六個方面:施工管理、環境保護、節能及能源利用、節材及材料資源的利用、節水及水資源的利用以及節地及施工用地的保護。本文主要針對兩個方面進行一下細致的探討。

3.1從管理的角度出發

在綠色施工管理中主要包括了以下幾個方面:組織管理、規劃管理、實施管理、人員安全與健康管理以及評價管理。下面選取幾方面進行一下簡單的介紹:

3.1.1組織管理

(1)根據企業自身狀況及在施工程的特點建立切實可行的綠色施工管理體系,制定出相關管理制度及目標,并將目標分解到各個部門。

(2)項目經理作為工程綠色施工的第一負責人,統籌整個工程綠色施工的組織與實施,并安排專門人員進行跟蹤管理與監督。

3.1.2規劃管理

制定綠色施工專項方案,并經有關部門審批。綠色施工方案要包括以下的內容:

(1)環境的保護措施。提出明確的環境管理計劃,制定相應的應急方案,運用有效的措施減低環境的負荷。

(2)節材措施。在確保工程的安全及質量的情況下,制定相關的節約建材的措施。例如對施工方案進行節材優化,充分利用產業廢渣(如粉煤灰),盡量使用可循環的材料等等。

(3)節水措施??茖W合理的的運用節水技術,實現水資源的高效利用。充分利用非傳統水源,比如雨水、中水、地下水等。

(4)節能措施。制定節能計劃,采取各種節能措施,比如選用功能優良、能效高的施工機械設備、充分利用太陽能、地熱等可再生能源等等。

(5)節地與施工用地保護措施。根據施工生產規模、施工人員數量、材料設備需用計劃及現場條件合理規劃施工用地。

3.1.3實施管理

實施管理是指綠色施工方案確定之后,在項目的實施管理階段,對綠色施工方案實施過程進行策劃和控制,以達到綠色施工目標,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綠色施工應該對整個工程實施動態的管理,收集各個階段綠色施工控制的實測數據,定期將實測數據與目標值進行比較,當發現偏離時,及時分析偏離原因、確定糾正措施、采取糾正行動,實現PDCA 循環控制管理,將控制貫穿到施工策劃、施工準備、材料采購、現場施工、工程驗收等各階段的管理和監督之中。

(2)結合工程施工項目所具有的特點,廣泛開展有針對性的宣傳,通過有效的宣傳來營造一個綠色施工的氛圍。

3.2從環保角度出發

3.2.1對施工揚塵的控制

(1)施工現場采用圍墻進行全封閉,圍墻必須嚴密、堅固、規范、美觀,高度不低于1.8M。

(2)對施工場地及道路地坪進行硬化,工地出入口設置洗車槽、沉淀池,對駛出工地的車輛進行清洗,洗車后的污水經過沉淀后集中排放,使其有組織的匯入市政排水設施。

(3)運輸易飛揚、易散落的物料時,一定要對其進行密封處理,防止運輸過程中四處飛散。

(3)裝飾裝修施工階段,建筑物內施工垃圾的清運采用搭建臨時封閉性專用通道的方式或者是利用容器進行吊運,嚴禁凌空拋擲。粉塵材料入庫保管,沙石料必須覆蓋,禁止在道路和人行道上堆放或轉運易揚塵的建筑材料。

3.2.2振動與噪聲的控制

(1)對施工現場噪聲的排放要進行嚴格的監控,不得超過國家規定的標準,在距離居民區不足200米的工程,在晚上21點至早上6點時間區段內禁止施工。

(2)對現場的噪聲進行實時監測,一旦超過國家規定標準,馬上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

3.2.3水污染的控制

(1)施工過程中污水排放要控制在國家規定的標準內,針對不同的污水要有相應的排放、處理措施,例如設置化糞池、隔油池以及沉淀池等。

(2)污水的排放應該委托給權威單位進行水質的檢測,并且提供相應的檢測報告。

(3)保護好地下水環境。采用具有較好隔水性能的邊坡支護技術來防止施工污水對地下水的污染。在基坑開挖的抽水量達到50萬m?以上的時候,必須進行地下水的回灌,而且在回灌的過程中要確保地下水不被污染。

3.2.4土壤保護

(1)注意對施工地表環境的保護,防止土壤發生侵蝕現象,造成土壤流失。在因施工而造成的裸土區域進行及時的沙石覆蓋或者植被的種植,減少土壤的侵蝕;若是因施工而造成了地表的徑流土壤流失的現象,要及時的設置地表的排水系統,或者利用植被覆蓋、穩定斜坡等措施來減少土壤的流失。

(2)防止化糞池、隔油池以及沉淀池出現堵塞的現象,定時定期的對其進行疏通處理,并委托相關的單位進行清運。

(3)對于施工產生的有毒、有害的廢棄物品應進行固定的投放回收,然后通知相關的部門進行回收處理,絕不能與建筑垃圾進行混合外運,避免對土壤以及地下水造成污染。

4.結語

總之,隨著現代生活理念的轉變,綠色施工意識逐漸成為現代建筑施工發展的主流趨勢。綠色施工技術,是當今社會環保理念與可持續發展理念在建筑施工中的實踐與應用。新時期,優化技術措施,堅持工程綠色施工技術的創新開發,是推動現代建筑行業更好更快發展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第4篇:綠色建筑方案及措施范文

[關鍵詞] 建筑工程;綠色施工;施工管理

前言

當前綠色施工作為在建筑業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手段和關鍵環節,已經被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所了解和接受。如何推動建筑業實施綠色施工,促進建筑業可持續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是我們共同面臨的課題。

進入21 世紀,隨著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廣泛傳播,我國建筑業界對綠色施工有了新的認識,建筑施工企業首先提出了綠色施工倡議,認為綠色施工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綠色施工的實現不僅單純依賴綠色施工技術,同時需要全面考慮施工現場場地環境、資源利用、廢棄物處理以及現場施工組織管理等因素。當前我國綠色施工的實施主體是建筑企業,但部分建筑企業沒有把綠色施工能力作為企業的競爭力,未能充分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采取切實有效的行動做到保護環境、節約能源,只注重按施工合同、圖紙和技術要求、項目計劃及項目預算完成項目各項目標,只關心質量、安全、工期和成本,而較少涉及綠色施工。

一、綠色施工概念

什么是綠色施工?《綠色施工導則》中綠色施工的含義為:工程建設中,在保證質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過科學管理和技術進步,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與減少對環境有負面影響的施工活動,實現“四節一環?!保ü澆?、節水、節能、節地和環境保護)。北京市《綠色施工管理規程》中綠色施工的含義為:建設工程施工階段嚴格按照建設工程規劃、設計要求,通過建立管理體系和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的技術措施,全面貫徹落實國家關于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政策,最大限度節約資源,減少能源消耗,降低施工活動對環境造成的不利影響,提高施工人員的職業健康安全水平,保護施工人員的安全與健康。綜上所述,本文將綠色施工定義為:在保證工程安全、質量前提下,在施工過程中做到“四節一環保”,通過科學管理和實施有效技術措施,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和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提高施工人員的職業健康安全水平,保護施工人員的安全與健康,從而滿足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需要的施工方式。

二、 綠色施工管理

從綠色施工的定義可以看出,實現綠色施工要靠科學管理和技術進步,二者缺一不可。但定義中將科學管理置于技術進步之前,說明科學管理比技術進步更重要,科學管理是實現綠色施工重要保證。《綠色施工導則》中綠色施工要點之一的綠色施工管理主要包括組織管理、規劃管理、實施管理、人員安全與健康管理和評價管理五個方面,下面從這些方面重點闡述如何進行綠色施工管理。

2.1 組織管理

組織管理就是設計并建立綠色施工管理體系,通過制定系統完整的管理制度和綠色施工整體目標,將綠色施工有關內容分解到管理體系目標中去,使參建各方在建設單位的組織協調下各司其職地參與到綠色施工過程中,使綠色施工規范化、標準化。

(1) 綠色施工管理體系??刹扇∫韵麓胧孩僭O立兩級綠色施工管理機構,總體負責項目綠色施工實施管理。一級機構為建設單位組織協調的管理機構(綠色施工管理委員會),其成員包括建設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二級機構為施工單位建立的管理實施機構(綠色施工管理小組),主要成員為施工單位各職能部門和相關協調單位。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的項目經理應分別作為兩級機構綠色施工管理的第一責任人。②各級機構中任命分項綠色施工管理責任人,負責該機構所涉及的與綠色施工相關的分項任務處理和信息溝通。③以管理責任人為節點,將機構中不同組織層次的人員都融入到綠色施工管理體系中,實現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全層次管理。

(2)任務分工及職能責任分配。①管理任務分工。在項目實施階段應對各參建單位的管理任務進行分解(見圖1)。管理任務分工應明確表示各項工作任務由哪個單位或部門(個人)負責,由哪些單位或部門(個人)參與,并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不斷對其進行跟蹤調整完善。②管理職能責任分配。通過管理任務分解,建立責任分配矩陣,如表1 所示。

(3)建立項目內外溝通交流機制。綠色施工管理體系應建立良好的內部和外部溝通交流機制,使得來自項目外部的相關政策,項目內部綠色施工實施執行的情況和遇到的主要問題等信息能夠有效傳遞。

2.2 規劃管理

規劃管理主要是指編制執行總體方案和獨立成章的綠色施工方案,實質是對實施過程進行控制,以達到設計所要求的綠色施工目標。

(1)總體方案編制實施,根據建筑項目的特點,在進行方案編制時,應該考慮各參建單位的任務:①建設單位應向設計、施工單位提供建設工程綠色施工的相關資料,并保證資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在編制工程概算和招標文件時,建設單位應明確建設工程綠色施工的要求,并提供包括場地、環境、工期、資金等方面的

圖1 綠色施工管理任務分解結構

表1 綠色施工管理職能責任分配矩陣

注:F負責;C參與;S審批;J監督。

保障,同時應組織協調參建各方的綠色施工管理等工作。②設計單位應根據建筑工程設計和施工的內在聯系,按照建設單位的要求,將土建、裝修、機電設備安裝及市政設施等專業進行綜合,使建筑工程設計和各專業施工形成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便于施工單位統籌規劃,合理組織一體化施工。同時,在開工前設計單位要向施工單位作整體工程設計交底,明確設計意圖和整體目標。③監理單位應對建設工程的綠色施工管理承擔監理責任,審查總體方案中的綠色專項施工方案及具體施工技術措施,并在實施過程中做好監督檢查工作。④實行施工總承包的企業單位,應對施工現場綠色施工負總責,分包單位應服從總承包單位的綠色施工管理,并對所承包工程的綠色施工負責。實行代建制管理的,各分包單位應對管理公司負責。

(2)綠色施工方案編制實施。在總體方案中,綠色施工方案應獨立成章,將總體方案中與綠色施工有關的內容進行細化。①應以具體的數據明確項目所要達到的綠色施工具體目標,比如材料節約率及消耗量、資源節約量、施工現場環境保護控制水平等。②根據總體方案,提出建設各階段綠色施工控制要點。③根據綠色施工控制要點,列出各階段綠色施工具體保證實施措施,如節能措施、節水措施、節材措施、節地與施工用地保護措施及環境保護措施等。④列出能夠反映綠色施工思想的現場各階段的綠色施工專項管理手段。

2.3 實施管理

實施管理是指綠色施工方案確定之后,在項目的實施管理階段,對綠色施工方案實施過程進行策劃和控制,以達到綠色施工目標。

(1)綠色施工目標控制。建設項目隨著施工階段的發展必將對綠色施工目標的實現產生干擾。為了保證綠色施工目標順利實現,可以采取相應措施對整個施工過程進行控制:①目標分解。綠色施工目標包括綠色施工方案目標、綠色施工技術目標、綠色施工控制要點目標以及現場施工過程控制目標等,可以按照施工內容的不同分為幾個階段,將綠色施工策劃目標的限值作為實際操作中的目標值進行控制。②動態控制。在施工過程中收集各個階段綠色施工控制的實測數據,定期將實測數據與目標值進行比較,當發現偏離時,及時分析偏離原因、確定糾正措施、采取糾正行動,實現PDCA 循環控制管理,將控制貫穿到施工策劃、施工準備、材料采購、現場施工、工程驗收等各階段的管理和監督之中,直至目標實現為止。

(2)施工現場管理。建設項目環境污染和資源能源消耗浪費主要發生在施工現場,因此施工現場管理的好壞,直接決定綠色施工整體目標能否實現。綠色施工現場管理應包含的內容有: ①明確綠色施工控制要點。結合工程項目的特點,將綠色施工方案中的綠色施工控制

要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宣傳和交底,營造綠色施工的氛圍。②制定管理計劃。明確各級管理人員的綠色施工管理責任,明確各級管理人員相互間、現場與外界(項目業主、設計、政府等)間的溝通交流渠道與方式。③制定專項管理措施,加強一線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的培訓。④

監督實施。對綠色施工控制要點要確保貫徹實施,對現場管理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及時詳細的記錄,分析未能達標的原因,提出改正及預防措施并予以執行,逐步實現綠色施工管理目標。

2.4 人員安全與健康管理

貫徹執行ISO14000 和OHSAS18000 管理體系,制訂施工防塵、防毒、防輻射等措施,保障施工人員的長期職業健康。合理布置施工場地,保護生活及辦公區不受施工活動的有害影響。提供衛生、健康的工作與生活環境,加強對施工人員的住宿、膳食、飲用水等生活與環境衛生等管理,改善施工人員的生活條件。施工現場建立衛生急救、保健防疫制度,并編制突發事件預案,設置警告提示標志牌、現場平面布置圖和安全生產、消防保衛、環境保護、文明施工制度板、公示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流程圖。

2.5 評價管理

綠色施工管理體系中應建立評價體系。根據綠色施工方案,對綠色施工效果進行評價。評價應由專家評價小組執行,制定評級指標等級和評分標準,分階段對綠色施工方案、實施過程進行綜合評估,判定綠色施工管理效果。根據評價結果對方案、施工技術和管理措施

進行改進、優化。常用的評價方法有層次分析法、模糊綜合評判法、數據包絡分析法、人工神經網絡評價法、灰色綜合評價法等。

三、綠色施工管理應用實施實例

有一運動場館,主賽場為鋼筋混凝土多筒筒體―――框架+鋼結構挑蓬結構,預賽場為框架結構,共計16 片場地,17400 個座位,占地約16.68 公頃,建筑面積26514m2,承擔2008 年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比賽。項目建立健全了綠色施工管理體系,進行了管理任

務分解和職能責任分配矩陣確定,將綠色施工管理指標層層分解到人;對綠色施工方案中“四節一環?!钡木唧w管理措施、綠色施工控制要點及具體控制目標指標,實施過程動態控制,并從組織、管理、經濟和技術等方面制定糾偏和預防措施,采用信息化技術保證了綠色施工目標實現。加強施工管理人員的培訓,改善施工操作人員的安全職業健康水平,通過開展目視管理、合理定置和“5S”活動,使現場各生產要素均處于受控狀態,保證了綠色施工管理活動正常進行。項目根據綠色施工評價的評價等級和評分標準,通過專家及管理顧問小組對各階段綠色施工過程予以評價,并取得顯著的管理效果。①在施工中成功應用多項新技術、新工藝,其中包括超長連續變截面清水混凝土墻體施工技術、大跨度懸挑斜梁施工技術、彩色混凝土架空屋面板施工技術、纖維混凝土看臺面層施工技術、太陽能熱水系統、地源熱泵系統及生態膜污水處理系統技術等。②通過精細管理,項目綠色施工概算節省10%以上,項目未發生人員傷亡事故,在保證施工管理環境、實現資源能源節約的同時,真正達到奧運工程“安全、質量、工期、功能、成本”五統一要求,實現了“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三大理念。③完成了各項管理目標指標,并獲得了“文明安全工地”、“總公司CI 形象金獎”、“當年工程綠色施工優秀工地”、“國家優質工程”等眾多獎項。

四、結語

1、綠色施工管理是綠色施工過程中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在施工過程中貫徹綠色施工思想,真正使綠色施工理念落實到具體施工過程中,確保實現綠色施工整體目標,推動建筑業可持續發展,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出應有貢獻。

第5篇:綠色建筑方案及措施范文

本文首先了解了綠色建筑監理控制與傳統建筑的不同點,對綠色建筑監理控制通病進行了介紹,最后闡述了綠色建筑在設計階段和施工階段的監理控制要點及措施。

關鍵詞:綠色建筑;監理;控制要點;措施

前言

為了更好地實現綠色經濟、低碳經濟,有必要針對綠色建筑監理控制要點進行研究。

1綠色建筑監理控制與傳統建筑的不同點

1.1綠色建筑本身的復雜性

綠色建筑施工周期較長,而且跨度較大。從設計到施工再到運營,項目方案所涉及的內容較多,涉及很多不同專業和不同的管理部門,需要各個專業的技術融合以協調綠色建筑的建設管理。它不僅需要確保實現進度、質量以及成本等目標,還需要確保各項綠色技術功能的實現。

1.2需要滿足綠色建筑的特殊要求

國內外針對綠色建筑有許多評價認證體系,這些評價認證體系中對建筑項目很多關鍵指標有相應要求,為了滿足這一系列要求,勢必增加了項目管理的難度。管理目標:相對于傳統建筑的注重質量、成本、進度目標,綠色建筑更加注重實現自然、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建筑概念:參與者不能僅為了各自的利益而參加項目管理,而是要有一個共同的社會利益,即在項目的全壽命周期內,各個部門各司其職,積極參與,相互溝通,從而建立擺脫傳統意義下的管理概念。

2綠色建筑監理控制通病

2.1多部門溝通協調困難

傳統管理模式按照全壽命周期的不同階段來劃分,各個階段都由不同的項目參與方來完成。對于綠色建筑,強調的是各個階段能體現綠色建筑的特色,要求項目各個階段之間具有緊密的聯系。由于綠色建筑1-程項目參與方廣,項目組織關系緊張,參與各方間的聯系繁瑣,使得統一調度指揮的難度加大。

2.2工程界面多、跨專業協作難

綠色建筑的復雜性與特殊性決定其往往在實施的過程中,有別于傳統建筑的組織理論所強調的任務分工明確和層級劃分嚴密。綠色建筑項目中,由于存在專業咨詢顧問單位和綠色施工設計的專業分包單位等特殊項目參與方,致使項目的組織與協調工作具有了不同的特點,管理層對實施層的監督難度加大。

2.3技術與經濟不相適應

綠色建筑的技術先進性和經濟合理性往往是不一致的,是一對矛盾的統一體。大幅度地提高綠色建筑技術,必然會消耗大量的資源和資金;有時因技術不成熟或者對原有的落后技術進行改造,均會增加成本。那種只重視技術提高,不重視經濟節約;或者只重視經濟節約,而忽略技術進步,都是對技術與經濟的辯證關系的片面理解。

2.4長期利益和短期利益不相統一

綠色建筑項目周期都比較長,強調的是各階段都能夠體現綠色建筑的特色;但是,往往各個階段中的每個部門完成其自己任務,只顧短期利益,從而導致使用階段總體效益未能達到預定綠色建筑的要求。

2.5整體利益與局部利益不協調

跨度比較大,涉及的部門比較多,必然引起各部門利益分配的矛盾。例如綠色建筑中的太陽能光伏一體化,既涉及到電氣、暖通專業,也涉及到土建等專業方面的內容。而且,綠色建筑在我國的實施,屬于探索起步階段,很多新技術不是十分成熟,因此在綠色建筑項目管理實施過程中,各專業協作的跨學科技術融合是影響綠色建筑實施效果的關鍵。

3設計階段的綠色建筑控制要點及措施

在綠色建筑的設計階段,監理應首先分解與項目有關的綠色建筑評價指標,有些控制項作為必須性指標,要求其必須達到;將參與打分的指標:一般項和優選項,按照申報等級即:一星級、二星級、三星級所要求的指標值進行控制,把確定的指標納入設計任務書,作為綠色建筑設計要求,監理應審核任務書中有關綠色建筑各項指標的全面性、完整性和適宜性。整理確定后的指標既是設計工作的依據,也是審核設計成果的依據。

在設計前期階段,業主對場址檢測報告和相應文件進行審核時,監理應協助其審核,以保證選址避免自然災害的威脅,以及在建筑場地安全范圍內無電磁輻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質等危險源;同時應審核環境影響評價報告,確定環境噪聲等在要求范圍內。在規劃設計階段,監理要對場地地形圖及相關文件進行審核,以保證避免場地建筑對文物、自然環境的破壞;要審核規劃設計文件,確保用地標準在要求范圍內,確保日照、采光、通風達到要求,確保綠地指標符合相關要求,確保場地內無排放超標的污染源;要核查住區設施配套,核查對尚可使用舊建筑的充分利用,核查場地交通的合理組織及對公共交通的充分利用;核查綠化對非傳統水源的利用;核查地表及屋面雨水經流途徑,是否采用增加雨水滲透措施;核查綠化、洗車對非傳統水源的利用。在單體設計階段,監理要對設計文件進行審查,以確保建筑設計合理利用了場地自然條件和節能設計等于或高于國家及地方現行設計標準,要核查日照、采光、通風隔聲、熱工程指標,要核查對可再循環材料的充分應用要核查結構選型是否合理,是否采用高性能材料。要核查暖通空調設計是否選用效率高的用能設備,能效比指標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充分利用當地可再生能源及空調系統的可控制性。要核查電氣設計是否采用高效光源、高效燈具、低損耗附件,與自然采光較好的結合。

4施工階段的綠色建筑控制要點及措施

綠色建筑在施工階段的控制包括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施工活動行為滿足綠色建筑評價要求,二是在施工對綠色建筑的要求的實施。

投標前,施工方應慮綠色建筑評價要求,為使施工規范化、標準化,將施工內容分解到ISO14000和ISO18000管理體系目標中去。在工程開工前施工方及時編制綠色建筑施工的專項方案,報送監理、業主審核,通過審核的專項方案在施工過程中嚴格執行。

監理在審查施工專項方案,檢驗相關資料、設備,抽樣檢測需要檢測的材料、構件、設備,分段檢驗施工過程以及驗收分項工程時,都必須結合建設部2007年綠色施工導則以及設計文件中有關綠色建筑的要求。

為控制揚塵,減少空氣污染,施工單位提出行之有效的技術路線和方案;在土方作業階段,為確保作業區揚塵不擴散到場區外,揚塵目測高度小于1.5m,可采用灑水、覆蓋等措施。結構施工、安裝裝飾裝修階段,作業區目測揚塵高度小于0.5m施工現場非作業區達到目測無揚塵的要求。對現場易飛揚物質采取有效措施,如灑水、地面硬化、圍檔、密網覆蓋、封閉等,防止揚塵產生。施工工地污廢水一般含沙量和酸堿值較高,必須按《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的要求進行妥善處理;施工現場應制定降噪措施,使噪聲排放達到或優于《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GB12523―90)規定的相關標準;施工場電焊操作以及夜間作業時使用的強照明燈光是施工過程光污染的主要來源,施工單位應選擇適當的照明方式和技術,盡量減少光污染;施工現場圍擋的高度、用材必須符合有關規定,保障施工場地周邊人群、設施的安全;建筑材料中有害物質會造成室內污染,必須控制材料相關指標符合或優于國家標準GB18580―18588和《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的規定;預拌混凝土能夠減少施工現場噪聲和粉塵污染,并節約能源、資源,減少材料損耗,應對承包商及有關方施加影響,積極采用預拌混凝土。

在施工過程中,為了降低新材料生產運輸時對環境的影響,減少建筑廢棄物,可充分利用建筑廢棄物和舊的建筑材料。施工所產生的垃圾、廢棄物,應在現場進行分類處理,將可再生材料在建筑中重新利用,將可再循環材料通過再生利用企業進行回收、加工,最大限度地避免廢棄物污染。必要時可要求施工單位編制專門的建筑施工廢物管理措施,制定拆毀、廢品處理及回收的方法,進行廢物統計。

在施工過程中,監理對施工方的施工行為的檢查應依據設計文件中有關綠色建筑要求和審查批準的綠色建筑施工方案,同時督促施工方對形成的相關文檔,按綠色建筑申報要求進行整理、歸檔。

第6篇:綠色建筑方案及措施范文

【關鍵詞】綠色建筑;綠色施工;措施

中圖分類號: TU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引言

國家標準《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50378―2006對綠色建筑的定義是: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可以看出,綠色建筑定義的三要素是: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創建健康、適用、高效的使用空間。綠色建筑是實現“以人為本”、“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諧統一的必要途徑,是我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敖ㄖ弊鳛橐粋€古老的行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走“綠色建筑”之路。

1 綠色建筑內涵

當前建筑存在以下特點:①建筑全壽命耗能為人類耗能之最;②建筑是人類生活最貼近的環境;③建筑是環境污染處也是環境美化點。

綠色建筑應符合以下特點:①綠色建筑應是符合功能條件下多個方案中全壽命耗能最少,環境最友好的一個;②綠色建筑是低碳與循環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③實用、經濟、可能條件下的美觀應當說是綠色建筑的前輩。

2 綠色施工的內涵及其主要內容

綠色施工是一個系統工程,包括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準備、施工運行、設備維修和竣工后施工場地的生態復原等。要求全社會達成綠色施工的共識,支持和監督綠色施工的實施,形成一種社會現象。實施綠色施工,應進行總體方案優化。在規劃、設計階段,應充分考慮綠色施工的總體要求,為綠色施工提供基礎條件。實施綠色施工,應對施工策劃、材料采購、現場施工、工程驗收等各階段進行控制,加強對整個施工過程的管理和監督。

2.1 綠色施工管理

綠色施工管理主要包括組織管理、規劃管理、實施管理、評價管理和人員安全與健康管理。組織管理主要任務是建立綠色施工管理體系,并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與目標。規劃管理規定要編制綠色施工方案。該方案應在施工組織設計中獨立成章,并按有關規定進行審批。綠色施工方案應包括環境保護措施、節材措施、節水措施、節能措施、節地與施工用地保護措施等。綠色施工應對整個施工過程實施動態管理,加強對施工策劃、施工準備、材料采購、現場施工、工程驗收等各階段的管理和監督。人員安全與健康管理方面應制訂施工防塵、防毒、防輻射等職業危害預防措施;合理布置施工場地,保護生活及辦公區不受施工活動的影響;提供衛生、健康的工作與生活環境。

2.2 綠色施工環境保護

要求對土方工程施工、主體結構工程、裝飾裝修工程等施工全過程進行揚塵保護;對噪聲與振動控制、光污染控制、水污染控制、土壤保護、建筑垃圾控制、地下設施、文物和資源保護等方面采取措施。

2.3 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

圖紙會審時,審核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的相關內容,達到材料損耗率比定額損耗率低30%;根據施工進度、庫存情況等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購、進場時間和批次,盡量減少庫存;現場材料堆放有序,儲存環境適宜,保管措施得當;材料運輸工具適宜,裝卸方法得當,防止損壞和遺灑,根據現場平面布置情況就近卸載,避免和減少材料二次搬運;采取技術和管理措施,提高模板、腳手架等的周轉次數;優化安裝工程的預留、預埋、管線路徑等方案;根據就地取材原則,施工現場500km以內生產的建筑材料用量占建筑材料總量的70%以上。

2.4 節水與水資源利用

施工中采取多種措施提高用水效率;加強對非傳統水源利用,如優先采用中水攪拌、中水養護、收集雨水養護等;在非傳統水源和現場循環再利用水的使用過程中,制定有效的水質檢測與衛生保障措施,避免對人體健康、工程質量以及周圍環境產生不良影響。

2.5 節能與能源利用

制訂合理施工能耗指標,提高施工能源利用率;優先使用國家、行業推薦的節能、高效、環保施工設備和機具,如選用變頻技術的節能施工設備等。

3提升建筑綠色施工水平的措施

實施綠色施工,應依據因地制宜的原則,貫徹執行國家、行業和地方相關的技術經濟政策。綠色施工應是可持續發展理念在工程施工中全面應用的體現,并不僅僅是指在工程施工中實施封閉施工,沒有塵土飛揚,沒有噪聲擾民,在工地四周栽花、種草,實施定時灑水等這些內容,而是涉及到可持續發展的各個方面,如生態與環境保護、資源與能源利用、社會與經濟的發展等內容。具體包括以下方面。

3.1持續教育,提升理念,自覺綠色施工

行動由思想支配,思想由理念驅動。因此綠色施工要從全員的持續教育做起,只有提升全員的綠色施工理念,只有企業領導重視,員工自覺,綠色施工才能持久并不斷提高。

綠色施工內涵非常豐富,實現綠色施工必須“大處著眼、小處入手”,必須創新施工理念、施工工藝、施工設備和施工技術。綠色施工必須是企業全員行動。必須要實施科學管理,提高企業管理水平,使企業從被動地適應轉變為主動的響應,使企業實施綠色施工制度化、規范化。這將充分發揮綠色施工對促進可持續發展的作用,增加綠色施工的經濟性效果,提高承包商綠色施工的積極性。工程技術人員必須牢固樹立綠色施工理念。綠色施工是一種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施工方式。綠色施工理念已經深入西方發達國家先進施工企業和員工。例如:日本大林組的環境年報向社會公布公司CO2排放控制、建筑垃圾減少量、有毒化學物控制和綠色采購情況等,以取信于社會,提高企業品牌形象,這種做法值得我們借鑒。

3.2標準化,制度化,提高綠色施工管理水平

(1)綠色施工技術要靠管理去實施與保障綠色施工管理應是在傳統施工管理基礎上理念與體系上的全面提升。

(2)標準化、制度化是管理長效化的保證綠色施工管理應在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結合實際施工技術水平與企業實際制訂若干規章,而且是通過定期評估后與時俱進的提出一系列規章標識警示,建立標準化的設施。

(3)管理制度的綠色施工提升施工組織設計的綠色施工化提升,至少在好、快、省、安全的基礎上增加節水、節地、環保、再生的內容,增加相應技術、相應措施、相應設備的選用。施工組織設計的總目錄要增加章節,各分項要有綠色的措施。

3.3綜合集成優化,不斷提升綠色施工技術

繼承優化集成傳統實用的施工技術,吸收應用再創新國外綠色施工技術,自主創新先進的綠色施工技術。

3.3.1傳統工藝與新技術的有效結合

需要指出的是,傳統技術都有進一步提高綠色水平的課題。例如:0-負公差的運用(計算機加入);落地材減少與應用;施工測量精正找平層的減量與取消;井點水的利用等。

實踐總結提升傳統實用綠色施工技術水平,大力推廣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建筑業十項新技術(2010):地基基礎和地下空間工程技術;高性能混凝土技術;高效鋼筋與預應力技術;新型模板及腳手架應用技術;鋼結構技術;安裝工程應用技術;建筑節能和環保應用技術;建筑防水新技術;施工過程監測和控制技術;建筑企業管理信息化技術。10項新技術都有好、快、省、安全等某些方面效果,因而都有綠色施工意義,應當在此基礎上提高綠色施工水平。例如:樁側注漿;早拆模技術;高性能混凝土;頂、推、升組裝鋼結構。

3.3.2傳統工藝創新

在吸收應用國外先進綠色施工技術的基礎上再按中國國情創新應用,這是有效的捷徑。例如:快拆平臺模板、預制裝配保溫住宅等。下面著重闡述以下技術在我國的創新應用。

(1)住宅預制裝配工藝住宅預制裝配工藝采用工業化的生產方式建造。是將住宅的部分或全部構件在工廠預制完成,然后運輸到施工現場,將構件通過可靠的連接方式組裝而建成的住宅,在歐美及日本被稱作產業化住宅或工業化住宅。近年引入中國,并得到初步發展。

(2)機電管道預制裝配工藝?,F代建筑機電安裝正朝著工廠化和裝配化方向發展,其基本特點是將全部工作明顯地分為預制和裝配兩個部分。既不受天氣影響,也不受土建和設備安裝條件的限制,能夠縮短施工周期,加快施工進度,減少高空作業和高空作業輔助設施的架設,保證施工質量和安全。

(3)工廠化裝飾裝修工藝。工廠化裝飾裝修工藝改變了傳統的裝飾設計與施工方式,以標準化、系列化的生產工藝,從根本上杜絕手工制作,使裝飾施工這一傳統的行業在建立節約型社會、倡導綠色建筑的基礎上,提高裝飾效率、實現工業化生產。

3.4規范建筑市場,掌控合理造價,保證綠色施工

目前主要存在市場不規范,工程被肢解,管理不落實的問題,例如:無合同紐帶,無經濟掌控。另外,工程造價低,綠色施工落實難也是現階段的主要問題。因此,需要規范建筑市場,掌控合理造價,防止惡意低價競標,保證綠色施工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張希黔,林琳,王軍.綠色建筑與綠色施工現狀及展望[J]. 施工技術. 2011(08)

第7篇:綠色建筑方案及措施范文

關鍵詞:建筑工程;綠色住宅;施工技術

中圖分類號:TU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引言

綠色住宅是基于人與自然持續共生原則和資源高效利用原則而設計建造的一種能使住宅內外物質能源系統良性循環,無廢、無污、能源實現一定程度自給的新型住宅模式,是未來建筑的發展趨勢。這種住宅最顯著的特征就是親自然性,即在住宅建筑的規劃設計、施工建造、使用運行、維護管理、拆除改建等一切活動中都自始至終地做到管理自然,愛護自然,盡可能地把對自然環境的負面影響控制在最小范圍內,實現住區與環境的和諧共存。

一、工程概況

某住宅小區工程項目占地1.6萬㎡,規劃總面積3.2萬㎡,一次規劃,分四期實施。為滿足消費者的要求,提高住宅性能,工程規劃設計及施工中充分考慮住宅的適用性能、環境性能、經濟性能、安全性能和耐久性,推廣使用節約能源、節約用水、節約用地、節約用材、防治污染的新技術、新材料、新產品、新工藝,。由于項目位于新區中心,且前三期業主已相繼入住,為滿足政府和廣大群眾對文明施工、環境保護及減少噪音的要求,不影響已入住業主的生活休息,提高企業的自身形象,公司要求該項目四期工程爭創綠色住宅,并要求2009年開工的四期工程的全過程施工中應用綠色施工技術,該四期工程建筑面積93235㎡,分別為23、24、25、26號樓,25-28層。

效果圖

二、綠色住宅施工技術措施

1、綠色施工組織管理

綠色施工是指在工程建設中,在保證工程質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過科學管理和技術進步,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并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實現節能、節地、節材和環境保護。綠色施工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在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指導下,組成了高效的綠色施工管理隊伍,由建設單位組織協調綠色施工管理工作,監理單位實行全過程監督,施工單位根據綠色施工的要求,統籌規劃,合理實施。

2、綠色施工組織設計

根據四期工程的具體情況及綠色施工要求施工單位編制了綠色施工方案:合理進行施工現場的平面布置,結合工程所在地的自然、氣候條件、具體的地理位置,合理安排施工進程和施工程序;合理選擇調配低噪音、低能耗的施工設備;根據基坑情況,優化開挖方案;制訂“四節”措施;應用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所有進場施工人員定期學習綠色施工要求,統一思想,提高勞動生產率;嚴格執行重慶市《建筑施工現場管理標準》,制訂環境保護措施。實現生態與環境保護,資源與能源再利用,提升企業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3、綠色施工的技術措施

(1)節材技術及措施:選用綠色材料,推廣新材料、新工藝,促進材料的合理應用,節省材料消耗量。全部采用散裝水泥、全部使用商品混凝土;鋼筋盡量采用HRB400和冷拔低碳鋼絲,鋼材連接采用對焊或電渣壓力焊,采用節省鋼材3%;優化模板工程方案,使用竹膠板模板;外墻腳手架采用分段懸挑方案;控制建筑垃圾,并分類清理后作地基回填或路基材料使用。

(2)節能技術及措施:優先使用節能、高效、環保的施工機具和設備;機械設備按時保養、保修、檢驗,合理安排工序,提高機械的使用率和滿載率;臨時用電設備接入三相供電系統保證三相平衡;生活區安裝太陽能沐浴,減少用電量。

(3)節水技術及措施:實行用水計量管理,嚴格控制各階段用水量;施工生產、生活用水使用節水型生活用水器具;混凝土養護采用覆蓋保水養護,墻體混凝土采用噴水養護,節約施工用水;車輛清洗、綠化養護、降塵用水全部用河水,收集雨水及洗車廢水重復使用。

(4)節地技術及措施:減少場地干擾,尊重基地環境。臨時生活區在外租賃已搬遷學校,減少施工人員對業主的干擾;基坑開挖合理安排流水段作業,使開挖與回填相結合,深基坑開挖采用鋼板樁支護,減少開挖面積、減少原土擾動。

(5)環保措施:嚴格控制楊塵、噪聲、光污染、水土污染、固體廢棄物等的影響。道路采用C20砼硬化,場地采用綠化或固化,設施工建筑垃圾臨時存放處,垃圾袋裝且覆蓋;施工現場門口設置洗車槽;合理安排,嚴格控制夜間施工。

(6)職業健康與安全:按標化工地要求配置各類臨時設施,工地出入口周圍設置安全警示標志;對所有進場人員進行健康情況調查,對特殊工種人員實行定期體檢并建檔管理,施工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帽、安全帶上崗,特殊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并佩戴相應的個人勞動防護用品;做好衛生防疫工作,高溫天氣配備降署藥品(每人一份)及防署飲料,合理調整作業時間。

三、結束語

綠色住宅是21世紀中國住宅發展的新趨勢,綠色施工技術是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施工技術。住宅小區工程開發及施工過程中做了積極的嘗試,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分別被評為重慶市四星級住宅性能小區和安全文明標化工地,但與綠色住宅和綠色施工技術的目標尚有差距。在以后的項目中,應在住宅建筑的規劃設計中符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施工建造中應用綠色施工技術,合理使用運行,良好維護管理,實現住宅與環境的和諧共存。

參考文獻

【1】《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 50378-2006)

【2】程大章, 劉鋼. 綠色建筑智能系統工程的探索[A]. 05'中國自動化產業高峰會議暨中國企業自動化和信息化建設論壇論文集 [C], 2005

第8篇:綠色建筑方案及措施范文

社會的進步使人們對建筑的認識不斷更新。在當今注重生態和諧、環境舒適及科學合理建筑的背景下,引發了人們對優化的空間利用與建筑設計的新追求,同時也對建筑綜合癥提高了警惕并加緊防范,這一切都使得具有節能效應和健康性能的綠色建筑備受追捧。綠色建筑在為社會提供良好的環境效益的同時,也具備著許多潛在的經濟優勢。第一,由于綠色建筑對能源消耗較低,因此可以極大地降低建設成本。第二,由于綠色建筑在設計理念上符合保護自然生態的時代趨勢,能夠帶來長遠的環境效益并有益于人體的健康,因此擁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但同時我們也應注意到,經濟優勢并不會直接轉化為市場動力,眾多開發商不愿主動進行綠色建筑投資。因此,綠色建筑本身的經濟優勢和實際的經濟效益之間就形成了極大的矛盾,亟待政府部門和建筑學家的解決。

2綠色建筑在生態經濟優化中面臨的困境

2.1全生命周期優勢難以實現

從長遠的眼光來看,綠色建筑對環境效益的實現和降低資源消耗方面具有其他建筑無可比擬的優越性。但若從短期效應來看,這種優越性則表現得并不明顯,經濟及環境優勢會被極大程度地削弱。這一優勢無法實現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全生命周期價值與使用主體的階段性之間的矛盾。由于一棟建筑的使用壽命與每位使用者的使用期間相比顯得極其漫長,在這漫長的生命周期內會涉及到政府、開發商、設計單位、物業管理及各個用戶等多方利益主體,而這些利益主體的利益所在和經濟需求是多樣化的,例如他們需要在各自的使用期內履行義務,追求各自的經濟目標。這就造成了綠色建筑的成本效益在實際分配中變得復雜,無法使自身的經濟優勢得到應有的發揮。

2.2國家標準與操作協同不一致

我國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是以建筑專家設定的權重系數為參照而形成的框架體系。目前這一體系在解決綠色建筑生態經濟優化的問題上存在著較為明顯的不足。首先,體系中對生態目標的制定進行了統一的規劃,且生態目標的組成與相互關系也比較固定。然而,實際的建設和操作中,情況往往復雜多樣的。表現為各地區的資源和地理環境呈現出千差萬別的特點,因此難以按照統一的目標加以實施。同時,這一目標在不同環境下實行的結果,往往是對促進生態和諧發展初衷的背離。其次,該標準對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經濟實力等要素缺乏必要的考慮。綠色建筑的理念要求實現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的雙贏,在這一標準的限制下顯然難以實現。

2.3協同工作的復雜性

在理論上,綠色建筑對環境效益的實現是有序進展并合理搭配的。但落實到實際的設計會商時,則會面臨種種復雜的情況。其中首要的問題就是指標權衡的復雜性。由于對環境質量的評定標準各不相同,又缺乏明確的規定,因此常常引起各方在節能、節水、空間優化等不同方面的爭議,這一問題在受到經濟條件制約的情況下尤為突出。通常的解決辦法是以建筑師或甲方的經驗為依據進行取舍,而這些經驗往往缺乏技術上的保證。

3如何實現綠色建筑的生態經濟優化

3.1時間層面

為了解決好綠色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效益與多利益主體之間的矛盾,首先應從時間層面的角度,對綠色建筑的生態經濟進行優化。首先,應重點對整體起始端組分進行優化,原因在于起始端的一切細微變化都有可能引發乘數效應。舉例來說,在對某節能系統進行優化的過程中,應該將優化列為先行解決的問題,其次才是空調或供暖設施的優化。這是以較低成本換取最佳優化效果的解決方案。其次,應注意技術措施實行的時間性。采取技術措施的時間、次序和步驟都都需要進行適當的優化。最后,針對綠色建筑的價值更多體現在全生命周期,因此可考慮實行相對應的實時優化方案。既要保證從全生命周期角度完成總體優化,也應注重周期內各個階段的優化措施;既要在設計階段進行優化,也應在之后的建設和使用中進行優化,形成系統化的優化方案。

3.2制度層面

實現綠色建筑的生態經濟優化,成功將其經濟優勢轉化為經濟利益,不僅要依靠技術和設計方面的措施,同時也對制度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完善的生態經濟優化方案應是技術與制度共同作用的結果。對于綠色建筑這樣的建筑產品,其市場推廣嚴重依賴于與社會其他部門的合作。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了使綠色建筑能夠在我國有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就應努力爭取制度上的支持,從而贏得良好的發展環境。因此,應該在指標評價標準、生態目標劃定等方面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合作,爭取能夠在制度的推動下實現綠色建筑的經濟優勢。

3.3內容層面

面對專業協同的復雜性問題,應在內容層面進行優化而使問題得到解決。根據多重收益原理,我們可以將不同的措施加以整合,使其應用到同一個設計當中,力求使各個措施能夠協調運作,發揮整體效能,最終使多個目標得以實現,同時還可以提高每種措施的效率達到最優的設計效果。這一原理可應綠色建筑在環保的不同側面的措施得以整合優化,從而有效解決協同工作復雜性的問題。

4結論

第9篇:綠色建筑方案及措施范文

關鍵詞:綠色建筑;增量成本;測算方法

中圖分類號: G267 文獻標識碼: A

Study about Incremental Cost of Green Building Based on Lifecycle

ZHANG Dawei,Yang Jianliang,Hong Mei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Schoo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Management,BeiJing,100044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onception and component parts of lifecycle incremental costs of green building, the basic procedures were proposed for measuring the incremental cost of gree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on green building; and puts forward the determined using BP neural network method for cost data base construction scheme. The analysis of green life cycle cost of building, the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 (BIM) for processing cost data cost control and the processes, but also take into account over time, influenced by the time value of money and material or technology annual increment rate, comparison of green building and benchmark building, the lack of real data sex, the adjustment method of cost data corresponding also proposed green building. True, objective, accurate measurement of green building life cycle cost, provide a reference.

Keyword:Green building; Incremental cost; Estimate method

近年來,隨著國家大力倡導節能減排,綠色建筑被廣泛關注,并開始大力發展。綠色建筑是相對于國家或地方節能標準,節能要求更高的建筑,是在滿足人們對建筑使用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通過一些方法和措施,使建筑在壽命期內節約能源、保護環境。但在綠色建筑推廣過程中,出現了僅考慮節能效果,不計建設成本等情況。一些學者為了增加有關綠色建筑的認識,引入了增量成本的概念,但僅測算了建設期的增量成本或是僅從理論的角度進行論述,缺乏實踐操作性。本文將從全壽命周期的角度,研究綠色建筑的增量成本的內容,以及其測算方法。

1.綠色建筑全壽命周期增量成本概述

1.1 綠色建筑全壽命周期增量成本概念

綠色建筑增量成本是指在符合國家或地區強制性標準要求的前提下,因使用了相應的節能方法和措施而增加的成本[1]。然而增量成本的計算需要選擇一個基準建筑方案,而且相對于基準建筑方案,綠色建筑在其壽命期內,還受諸如價格因素、時間價值的影響[2],這些問題對于綠色建筑增量成本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綠色建筑全壽命周期增量成本則是指從項目的角度出發,以基于某一時間內,滿足地區強制性標準的基準建筑方案數據為基準,剔除在項目過程中,時間、價格等影響因素后,在全壽命周期內因節能方法和措施,所增加的無形成本和有形成本。

1.2 綠色建筑全壽命周期增量成本內容

在全壽命周期中,綠色建筑有很多參與方,也涉及了許多過程[3]。作為建筑行業一個較新的事物,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參與方因參與綠色建筑建設會產生直接投入在綠色建筑的成本——有形增量成本和因綠色建筑的實施而產生的其他成本——無形增量成本。

有形增量成本是較為容易測算得到的,是由參建各方直接投入到綠色建筑項目中較基準建筑項目增加的成本,包括增加的決策成本、設計成本、施工成本以及運營拆除成本。

無形增量成本是由參建各方為保障綠色建筑的實施而額外增加的成本和消耗。無形增量成本的產生主要包括各方人員不熟悉綠色建筑要求和標準,而使項目實施過程中,造成不必要的時間和資源的消耗;因缺乏完整的項目信息和數據,而增加的溝通成本或是操作成本和浪費等等。

1.3 綠色建筑全壽命周期增量成本影響因素

基于綠色建筑在全壽命周期內,涉及諸多參與方,而且增量成本內容也較為復雜,因而綠色建筑全壽命周期增量成本的影響因素較多,本文在此將其主要分為兩部分:內部影響因素和外部影響因素。

內部影響因素受項目所處的微觀環境影響,包括項目計劃和實施中的措施方法、信息溝通、人員因素、材料因素以及地域因素等等。并且在綠色建筑增量成本測算時,基準建筑方案數據的選取也對增量成本有著重要的影響。

外部影響因素則主要受項目所處的宏觀環境的影響,對綠色建筑增量成本的測算有著重要作用。本文在此考慮主要受宏觀大環境影響的資金時間價值因素和價格因素,以便于綠色建筑與基準建筑進行比較時,能較為客觀的反映出某一時間情況下的成本增加情況。

2.綠色建筑全壽命周期增量成本測算思路

2.1 無形增量成本測算思路

無形增量成本的發生雖與綠色建筑有關,但涉及一些諸如人員素質等主觀性因素和一些潛在性問題,難以逐個進行分析,不易逐個直接測算。本文認為,無形增量成本對綠色建筑增量成本有至關重要的影響,直接測算難以計量,但是無形增量成本的測算可以通過測算采取相應控制措施和解決手段的實際投入,來進行一個成本統計,就可以測算出相應的無形增量成本。

2.2 有形增量成本測算思路

2.2.1 基準建筑方案的確定

有形增量成本測算的前提是基準建筑方案的選取,然而建筑物都有各自的特點和使用要求,因而很難找到相似的基準建筑與綠色建筑進行同類比較。本文采取的思路是,先是收集在某段時間內按照地區強制標準完成的建筑物各項基本參數如面積、層高、樓層等,可以反應建筑的規模標準、使用功能和結構形式,同時還要選取與綠色建筑進行增量比較的建筑結構成本數據。然后將所收集的數據進行整理,運用BP神經網絡模型進行訓練處理[4],從而使模型在輸入相應的數據后,可以得出相應的基準建筑成本數據,從而可以進行增量成本的比較。

2.2.2 增量成本內因的控制

綠色建筑在全生命周期內都會有增量成本,然而由于各參與方之間缺乏有效的聯系和協調,因而在實際的項目實施過程中,存在很多的信息碎片,影響了綠色建筑的節能效益,也增加了綠色建筑的成本,不能真實客觀的反應綠色建筑成本數據,因而在綠色建筑進行規劃設計過程中,就需要考慮建立一個各參與方共建的信息平臺,從而保證綠色建筑全壽命期數據的完整,從而可以盡可能降低綠色建筑的建設、使用成本,又有利于綠色建筑全壽命期成本的測算。

2.2.3增量成本外因的調整

綠色建筑的建設、運營在全壽命周期內所占的時間比例較大,隨著時間的推移,材料的價格受物價水平影響會產生波動,資金在不同節點上購買力也存在著差異,因而,需要對影響成本的因素進行調整,才可以與某一時間段的基準建筑進行比較,盡量減少外在因素的影響,反應一個真實的綠色建筑增量成本內在的情況。

3.綠色建筑全壽命周期增量成本測算方法

3.1無形增量成本的測算方法

無形增量成本的測算方法主要是測算為保障綠色建筑實施而單獨采取的措施和手段而實際投入的成本。根據采取的措施和手段進行準確統計計算。本文在此主要計算成本如下。

人員綠色建筑相關培訓成本:

C1=iQi (1)

i—— 第i次綠色建筑培訓

Ai——參加第i次綠色建筑培訓的單人培訓費用;

Qi——參加第i次綠色建筑培訓的人數。

綠色建筑技術措施鼓勵表彰成本C2、有關綠色建筑專項協調溝通成本C3、綠色建筑新技術和新材料實驗費用C4、綠色建筑質量檢查成本C5:

C總=C2+ C3+ C4+ C5

=i+i +i +i(2)

Bi——第i次綠色建筑技術措施表彰發放獎勵

Di——第i次有關綠色建筑專項協調溝通成本

Ei——第i次綠色建筑新技術和新材料實驗費用

Fi——第i次綠色建筑質量檢查成本

本文認為有關綠色建筑無形增量成本可以按綠色建筑實際產生的相關措施成本進行現行疊加計算,然后在求出總和。

3.2有形增量成本的測算方法

3.2.1基準建筑數據的確定

基準建筑與綠色建筑進行增量成本測算的前提是,兩個建筑具有相同的規模標準、相同的使用功能和相同的結構形式。而BP神經網絡模型,包括輸入層、隱含層和輸出層。輸入層是數據的輸入,數據的準確直接影響輸出層的結果。因而,在構建基準建筑BP神經網絡模型之前,需確定所要選取的建筑信息數據[4]。

在此本文數據的選取主要包括兩個部分:一是三種因素所包含的基準建筑信息,二是在選取對應的部件成本數據,構成模型的數據基礎。規模標準主要包括建筑物層數、建筑物高度和建筑屋面積;使用功能主要包括容積率、居住建筑密度、居住建筑面積密度、建筑面積密度和建筑毛密度;結構形式主要包括鋼結構、混合結構、框架結構、框架剪力墻結構等;相應的成本數據主要選取與綠色建筑技術相對應的決策規劃、設計、施工以及運營過程中有關用地、用材、用能、用水、環保、機械修理等費用。在選取好數據后,對不可量化或是定性數據進行編號處理,用數字的形式表示相關的建筑信息,就構成了BP神經網絡模型的輸入層數據。

隱含層的作用是從樣本中提取并存儲其內在規律,每個隱含層神經元有若干個權值,而每個權值都是增強網絡映射能力的一個參數。隱含層數量過少,無法掌握數據的規律,就會降低數據的準確度;隱含層數量過多,就會出現過度吻合的情況。隱含層的確定可以采取“試湊法”,先假定隱含層的個數,進行訓練比較,然后確定隱含層的個數。

輸出層就是最終得出的基準成本數據結果,是構建該模型的目的所在。

3.2.2影響綠色建筑增量成本內因的控制

綠色建筑全壽命周期中,涉及過程較多,在各個過程中,參與方之間缺乏有效的信息傳遞,從而對項目認識存在差異,另外,建筑項目中由于工程數量較大、計算過程復雜等因素影響,就額外增加了綠色建筑的成本和不必要的損失浪費,難以真實客觀地體現綠色建筑的增量成本。本文在此引入建筑信息模型(BIM),通過構建綠色建筑全壽命周期成本信息數據模型,從而既保障綠色建筑成本的有效控制,又有利于綠色建筑成本的測算。

構建綠色建筑全壽命周期成本信息模型,首先是要對與綠色技術和措施有關的結構或是部件,制定統一的信息分類和單獨的編碼體系,這樣便于相關信息的存儲和讀取。

綠色建筑全壽命周期成本信息模型分為兩個部分:核心部分和支撐部分。核心部分是以BIM作為基礎,用于實現全壽命周期內綠色建筑信息的運算、傳遞和共享,從而減少綠色建筑實施過程中的不必要成本和損耗;支撐部分則是彌補BIM不能提供造價計算的特點,運用技術手段,將BIM中收集的數據導入到造價軟件中,進行有關的成本計算,然后所得到的數據再集成到BIM系統中,從而可以實現全壽命周期內綠色建筑成本數據的集成。這樣,即控制了全壽命周期中綠色建筑的成本,從而也完成的數據收集[4]。

3.2.3影響綠色建筑增量成本外因的調整

綠色建筑在全壽命周期內,成本數據的收集需要經歷一個較長的時間過程[7],在這個收集的過程中,成本數據會受宏觀環境的影響,不能代表基準建筑所在時間段的價值,為了保證成本數據的客觀性,因而將建筑信息系統中得到的成本數據進行修正。本文在此主要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和成本價格的上漲[2]。

不同時期發生的成本,可以分為持續性成本、重復發生成本和一次性成本等[8]。持續性成本是指在一段時間內持續發生的成本,包括決策規劃時期、設計時期和建造時期。重復性發生的成本則是指定期都會發生的成本,包括維修成本、人工成本等。一次性成本在綠色建筑壽命期發生的次數較少,如設備的更換和大修成本等。

產生的成本較為平穩時,可以按成本發生的時間進行如下的計算:

Ci=Pi—1],i}(3)

產生的成本波動較大時,可以按實際發生情況單獨進行計算:

Ci=Pi[(1+r)(1+w)]-I(4)

i ——以基準建筑方案時間為起點,連續發生到i年

Ci——綠色建筑投入的某項技術或是材料成本在基期時的現值

Pi——綠色建筑投入的某項技術或是材料成本發生在i年的成本

r ——年利率

w ——某項技術或材料的年增長率

通過以上方法得到基準建筑方案成本數據和綠色建筑成本數據后,根據全壽命周期過程,然后可以分別計算不同過程,不同措施的增量成本數值,即為在基期水平下的真實成本,從而可以與相應的地區標準進行比較。

4.結論

本文首先界定了綠色建筑全壽命周期增量成本的概念,分析了其構成和影響因素,提出了綠色建筑全壽命周期增量成本的測算思路,并運用BP神經網絡和建筑信息模型(BIM)來對綠色建筑全壽命周期增量成本進行測算。該方法對測定綠色建筑全壽命周期增量成本的準確測算具有重要意義,也為后續開展綠色建筑增量效益評價提供了前提。

參考文獻:

[1] 孫大明,邵文晞,李菊.我國綠色建筑成本增量調查分析[J],建筑科技,2009(6):34-37.

[2] 柴宏祥等.綠色建筑節水項目全生命周期增量成本經濟模型[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8(11):59-62.

[3] 柴鑫偉.基于BIM的建筑工程動態造價信息庫構建于實施研究[J],科技與管理,2013,15(3):67-70.

[4] 趙欣.基于BP神經網絡的地鐵土建工程造價估算方法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07

[5] 王廣斌,張洋,譚丹.基于BIM的工程項目成本核算理論及實現方法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9,26(21):47-49.

[6]王英,李陽,王廷魁.基于BIM的全壽命周期造價管理信息系統架構研究[J],工程管理學報,2012,26(3):22-27.

[7]武倩儀,基于全壽命周期成本理論的綠色建筑經濟效益分析[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11:26-59.

[8]曹申,董聰.綠色建筑全壽命周期成本效益評價[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52(6):843-847.

[9]劉玉明. 北京市發展綠色建筑的保障體系建設研究[J],建筑經濟,2013(5):20-23.

[10]劉玉明. 基于LCCA的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成本效益分析[J],土木工程學報,2011,44(10):118-123.

[11]劉玉明. 德國、波蘭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與經驗借鑒研究[J],建筑經濟,2011(3):92-95.

[12]劉玉明. 北京市發展綠色建筑的激勵政策研究[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1(2):46-51.

[13]Nalewaik. Alexia, Venters.Valerie.Cost Benefits of Building Green[J],Cost Engineering; Feb 2009, 51(1):28-34.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视频 | 极品美女写真菠萝蜜视频 | 91chinesevideo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y | 日日摸日日碰夜夜97 | 亚洲成在人线免费视频 |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 国产三级国产精品国产国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一区久久精品 | 亚洲精品天堂一区 | 日本黄色免费大片 | 国产成人91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7777小说 | 韩国精品一区视频在线播放 | 欧美成人性色xxxxx视频大 | 日本三级欧美三级人妇英文 | 美女张开腿让男人操 | 日本不卡一区在线 | 免费v片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免费v片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色 | 日韩三级黄色 | 亚洲在成人网在线看 | 亚洲综合爱久久影院 | 18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 女人叉开腿让男人捅 | 欧美一区2区 |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 | 萌白酱白丝护士服喷水铁牛tv | 日本专区|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视频网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亚洲 | 夜夜操夜夜爽 | 最新国产三级在线观看不卡 |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最新亚洲情黄在线网站无广告 | 久久精品视频99精品视频150 | 久久成人18 |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