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泌尿外科手術治療范文

泌尿外科手術治療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泌尿外科手術治療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泌尿外科手術治療范文

【關鍵詞】泌尿外科疾病開放手術腹腔鏡手術臨床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泌尿外科疾病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開放組(60例)和腔鏡組(60例)。腹腔鏡組中男36例,女24例,年齡41歲~67歲,平均年齡(55.1±3.0)歲,疾病類型:輸尿管結石54例,無功能腎6例;開放組中男39例,女21例,年齡40歲~69歲,平均年齡(55.3±2.8)歲,疾病類型:輸尿管結石50例,無功能腎10例。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手術前,所有患者均接受三大常規、心電圖和胸透等常規檢查,明確是否有麻醉和手術禁忌證,同時實施對癥處理,如控制血壓以及調節血糖等。患者均接受氣管插管全身麻醉,選取側臥,墊高腰部,開放組接受開放性手術;腔鏡組接受腹腔鏡手術,具體操作如下:在腋中線對應位置以縱行方式切開皮膚約2cm,分離肌肉至腰背筋膜裂口,向前推移腹膜以便形成腔隙,置入氣囊,并在氣囊內注入約450mL的空氣,持續壓迫5min后將氣囊取出。選取患者腋后線與第12肋下緣交界約1cm處、髂嵴與腋中下交界上方約2cm處、第10肋緣與腋前線交界處下方約2cm處作為腹腔鏡置入孔和操作孔,建立氣腹,壓力維持在13mmHg。利用超聲刀將腹膜外脂肪予以清理,切開腎臟鄰近筋膜和側椎筋膜后層并實施對應的手術。單純腎臟切除:順著腰大肌前方以縱行方式將Gerota筋膜切開,打開腎周脂肪,順著腎實質在腎包膜間和腎周脂肪相對無血管的平面上對腎臟上下極、腹側以及背側進行游離,直至腎門處腎周脂肪;在腰大肌深面腎門處對腎動脈搏動情況進行觀察,游離腎門脂肪,使腎動脈暴露,利用超聲刀將腎動脈鞘切開,使用直角鉗進一步暴露腎動脈鞘,分別在腎動脈近心端和遠心端使用2個和1個Hem-o-Lok夾畢以及離斷;然后游離腎動脈深面腎靜脈,使用3個Hem-o-Lok夾畢以及離斷,隨后將輸尿管游離和離斷,查看術野是否出血,取出標本后放置腹膜后引流管進行引流,最后關閉切口。輸尿管結石:將結石段輸尿管進行分離,使用冷刀將輸尿管縱行切開,取出結石,對患側輸尿管進行觀察,確定結石無殘留后,常規放置雙J管,并縫合切口,最后在后腹膜腔內放置引流管進行引流。

1.3觀察指標

觀察并比較2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間和住院費用。觀察并比較2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包括腎周血腫、下靜脈損傷、術后漏尿、發熱和血尿等。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患者手術情況比較

腹腔鏡組患者手術時間和住院費用與開放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腹腔鏡組患者術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時間均顯著低于開放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2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腹腔鏡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3.3%,低于開放組的13.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第2篇:泌尿外科手術治療范文

關鍵詞:腹腔鏡手術;泌尿外科;臨床經驗總結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臨床上植入了更多的微創理念,采用腹腔鏡技術就屬于其中發展非常迅速的一種,在我院泌尿外科的手術治療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采用腹腔鏡為患者進行手術治療具有手術切口較小、手術出血較少、感染并發癥出現的幾率較低以及術后恢復快等特點,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得到了患者的一致認可。本研究選取2013年1月~6月來我院泌尿外科接受腹腔鏡手術治療的43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現將具體情況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6月來我院泌尿外科進行腹腔鏡手術治療的43例患者,其中男27例,女16例,年齡21~81歲,平均年齡為(46.2±5.5)歲。

1.2方法 來我院泌尿外科通過腹腔鏡手術治療的43例患者中,包括1例采用巨輸尿管成形術,2例采用隱睪下降固定術,4例采用腎癌根治術,4例采用離斷性的腎盂成形術,5例采用腎上腺的腫瘤切除術,5例采用腎切除術,6例采用鞘狀突高位結扎術,7例采用輸尿管的切開取石術,其余的9例采用精索靜脈的高位結扎術。麻醉方式的選擇上,所有患者采用氣管內插管全麻,接著通過腹腔途徑完成手術。

2結果

見表1。

我院給予43例患者進行的手術都比較順利,當中包括了1例患者在手術中途改變了治療形式,轉變成開放性手術。所有手術時間在15~272min,患者手術過程中的出血量在5~510mL,所有患者住院的時間在4~12d,無1例患者出現嚴重并發癥,見表1。

3 討論

3.1精索靜脈高位結扎術 這種手術最早在1992年臨床上通過腹腔鏡完成,時至今日已經運用得非常普遍。精索靜脈高位結扎術在臨床操作上比較簡單,手術時間也比較短,手術造成的損傷較小,手術過程患者出血量也不多,還有一個明顯的優勢就在于可以同時對兩側的病變進行處理,且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因此成為了泌尿外科患者適應證手術最佳選擇之一,可以將其看成是泌尿外科腹腔鏡的入門手術。本研究的43例患者中有9例患者采用了這種手術進行治療,主要途徑是三孔法,如果患者本身具有腹股溝手術史或是原發性精索靜脈曲張,那么這種手術可以作為首選的手術方式[1]。

3.2輸尿管切開取石術 這種手術適用于體內含有較大輸卵管結石的患者,而手術成功與否的關鍵則在于手術進行中對結石具置的定位。本研究有7例患者采用了輸尿管切開取石術行腹腔鏡治療,手術都取得了成功,不存在嚴重的并發癥,但取石以后在放置雙J管的時候有一定的難度。本研究都是采用通過側孔進行導尿管芯引導插入方法,安排臨床經驗豐富的醫生進行,通常情況下操作熟練以后取石過程需要5min~10min,安全方便。

3.3鞘狀突高位結扎術 過去采用鞘狀突高位結扎手術治療需要兩個穿刺孔,如今廣泛實行一孔法,采用普通的圓針在電視的監視下對鞘狀突口進行荷包形狀的縫合,在操作上簡單方便,并且不需要通過特殊的器械進行手術,隱蔽性較好,對切口皮膚也不會造成任何損傷,創傷較小,手術恢復較快[2]。在本研究中有6例患者采用這種手術方式,年齡普遍較小,基本都在18min左右即可完成,手術的出血量也在5mL左右,術后沒有任何并發癥,安全可靠并且適用于鞘膜積液微創,值得臨床上廣泛推廣。

3.4腎切除術 本研究中采用腎切除術的患者有5例,都是采用腹膜后形式或是三孔法完成手術。如果患者的腎臟積水情況比較嚴重,那么就要提前放出腎臟中的積水,再對其進行減壓,能夠幫助患者游離腎門結構。在進行腎切除的手術中,最關鍵的步驟是要安全可靠地將腎蒂血管處理好,本研究的5例患者都是采用Hem-o-lok鉗夾住腎靜脈、輸尿管和腎動脈。

3.5腎上腺腫瘤切除術 為患者行腎上腺腫瘤切除術最關鍵的在于找到腫瘤具體的位置,本院為5例患者進行這種手術,都是采用明確分離層面的方法,沿著腎臟表面在腎上極內側游離,這種方法可以幫助醫生迅速地為患者找到腫瘤。

3.6離斷性腎盂成形術 采用離斷性腎盂成形術為患者進行治療難度比較大,當前這種手術方式在我國泌尿外科的臨床上并沒有得到廣泛的應用,它對醫生的臨床經驗和技術要求非常高[3]。在本研究中采用該手術治療的4例患者有3例手術成功,1例在手術中途轉換手術方式。離斷性腎盂成形術對患者造成的損傷和痛苦都比較小,臨床效果很好,但是手術需要較長的時間,手術過程也非常復雜,所以要求醫生必須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才能保證順利開展。

3.7腎囊腫去頂減壓術 腎囊腫去頂減壓術是當前泌尿外科臨床上治療單純性腎囊腫應用最廣泛效果最好的一種手術方式,這種方法被列為治療多囊腎的最佳選擇方案,在成人的多腎囊中也可以作為首選的手術方式。采用這種方式治療的患者均沒有出現任何并發癥,治療后也沒有出現復發的情況,并在腹腔鏡手術下完全將腎囊腫去除。此外,腎囊腫去頂減壓術給患者造成的損傷也比較小,手術過程中操作比較方便簡捷,手術完成后患者恢復較快,非常適合在基層醫院推廣應用[4]。

綜上所述,通過腹腔鏡手術對泌尿外科患者進行治療收到了很好的臨床效果,具有創傷小、并發癥少、恢復時間短等優勢,一些手術的選擇在基層醫院中還有非常高的使用價值。本研究中引用的數據是根據本院接受患者具體情況并結合國內外前人的臨床經驗進行分析,臨床治療上要求醫生必須經過科學系統的培訓,對手術流程有充分的認識,具有處理術中突況的臨床經驗和應變能力,此外還要遵循先易后難,循序漸進的原則,為患者選用最合適的手術方式進行治療,為患者恢復健康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何大鵬.70例腹腔鏡泌尿外科手術的臨床效果[J].求醫問藥(下半月),2012,11(12):22-23.

[2]李勇.腹腔鏡泌尿外科手術26例臨床經驗總結[J].中國醫藥指南,2013,12(21):41-42.

第3篇:泌尿外科手術治療范文

【關鍵詞】 泌尿外科手術;輸尿管損傷;雙J管引流術

輸尿管損傷是臨床常見疾病, 其中醫源性損傷是其主要致病原因, 多發生于下腹部、盆腔開放手術、腔內泌尿外科手術及其操作中[1]。隨著近年來腔鏡技術不斷發展, 泌尿外科手術所致輸尿管損傷發生率不斷升高[2]。諸多臨床實踐證實, 輸尿管損傷的早發現、早治療具有重要臨床意義。為對泌尿科外科手術及操作所致輸尿管損傷的有效治療方法進行探討, 作者選取23例輸尿管損傷患者, 對治療方法及治療效果進行總結,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4月~2013年6月于本院行泌尿外科手術時發生輸尿管損傷患者23例, 其中男15例, 女8例, 患者年齡為24~63歲, 平均為(38.2±4.7)歲;患者手術類型為膀胱鏡下插尿管9例, 經輸尿管取石6例, 經輸尿管檢查6例, 膀胱癌部分切除術1例, 腎多發性結石取石術1例。輸尿管損傷部位為左側13例, 右側10例;損傷類型為誤扎1例, 黏膜脫垂3例, 穿孔15例, 斷裂4例。

1. 2 方法 輸尿管斷裂的4例患者均于術中發現, 在術中直接展開輸尿管與膀胱吻合術或腎盂和輸尿管吻合術;3例黏膜剝脫或脫垂患者首先予以復位, 之后將雙J管置入其中, 展開4~6周引流;對于15例輸尿管穿孔患者, 3例輸尿管鏡造成穿孔者均展開開放性手術修補, 7例插導管造成穿孔者3例給予雙J管重新置入, 展開3周引流, 2例患者穿孔上方有結石, 行碎石手術后重新將雙J管重新置入并展開引流, 其余2例有包裹性積液與尿外滲患者給予開放性手術處理, 5例碎石桿導致穿孔者碎石后給予雙J管重新置入并展開引流;1例誤扎患者在術后2個月時發現, 采取輸尿管再植術治療。

2 結果

所有患者均順利完成治療, 術后3~5周將雙J管拔除, 在3個月后展開靜脈腎盂造影復查, 20例患者輸尿管均恢復完整性與連續性。其余3例患者可見腎積水現象, 1例患者為腎多發性結石所致輸尿管斷裂, 經腎盂和輸尿管吻合術后有輕度狹窄, 腎臟有輕微積水;1例患者為插輸尿管導管時導致輸尿管穿孔, 術后3周行B超復查時發現患腎存在輕微積水;1例患者是在輸尿管鏡手術下導致輸尿管斷裂, 經吻合后輸尿管有輕度狹窄, 患腎有中度積水, 采取輸尿鏡下氣囊擴張后腎臟積水顯著改善, 患腎功能恢復為正常狀態。

3 討論

隨著腔鏡技術不斷發展, 輸尿管鏡相關手術已逐漸成為泌尿系統疾病臨床診斷與治療的重要方法, 然而因為患者病情復雜、術者手術操作不熟練或器械配備不完善等諸多方面原因, 常會導致泌尿外科手術及操作中引發輸尿管穿孔或撕裂等損傷, 甚至可造成輸尿管斷裂, 對手術治療效果極為不利, 同時易引起護患糾紛。

作者通過對23例泌尿外科手術及操作致輸尿管損傷患者相關情況進行分析, 發現輸尿管穿孔是泌尿外科手術最常見輸尿管損傷類型, 這與徐久平等[3]的研究結果一致。對造成損傷的原因進行分析, 發現膀胱鏡下插尿管與經輸尿管取石是造成輸尿管損傷的最常見原因。泌尿外科手術及操作致輸尿管損傷重在預防, 在臨床相關操作中, 入鏡時應對輸尿管間歇蠕動及彎曲處予以充分注意, 確保術野清楚時沿導管將膀胱鏡緩慢推入, 若輸尿管處于蠕動中應將進管停止。若進管時不能觀察到輸尿管腔, 則應一邊推進一邊導管, 當導管無法自由時禁止盲目進鏡或插管, 避免造成輸尿管損傷。同時, 在展開泌尿外科手術時, 術者應對患者病史予以充分了解, 做好術前準備工作, 術中確保仔細、輕柔操作。因為輸尿管下段和膀胱壁段成角和輸尿管梗阻部位較為脆弱, 用鋼絲為支架或插導管力度過大時, 很容易造成輸尿管穿孔, 因此對可能會造成輸尿管損傷的相應泌尿外科手術, 術后應展開B超檢查與靜脈尿路造影, 做到及時發現、及時處理。

對于不同原因引發的輸尿管損傷, 應根據患者病情及發病時機展開治療方案的合理制定, 在治療時應遵循科學手術相應原則, 應用雙J管作內支架, 確保引流暢通。在有血供減少、存在感染或瘢痕下, 支架引流可有效促進吻合口愈合。通常情況下, 若患者輸尿管損傷發現于術中, 或在術后48 h內發現, 可展開一期手術修復, 通過對傷口進行修補, 并對受損黏膜進行復位, 行輸尿管膀胱再植和腎盂輸尿管吻合, 之后進行雙J管留置均可實現良好預后。對于碎石桿造成的小穿孔, 可在取石或碎石后進行雙J管設置引流, 一般拔管后患者即可痊愈。輸尿管鏡造成的穿孔經損傷修復與引流后一般可治愈。然而若未能及時發現輸尿管損傷, 一般會在患者出現繼發感染、尿外滲、尿瘺等情況后才可發現, 此時病情一般較為復雜, 預后會受到一定影響。對于在輸尿管損傷48h后發現的患者, 需根據患者實際病情進行個體化治療方案制定, 展開二期修復, 而后期診斷的患者可在3個月后展開修復治療。在本組研究中, 23例泌尿外科手術及早作致輸尿管損傷患者經相應治療后, 3~5周均將雙J管拔除, 3個月后經靜脈腎盂造影復查可見20例患者輸尿管均恢復完整性與連續性, 3例患者有腎積水現象。其中1例腎中度積水患者經對癥后臨床癥狀消失, 患者腎功能恢復為正常狀態。

綜上所述, 在行泌尿外科手術及操作時應重視輸尿管損傷問題并加以有效預防, 當損傷發生后應做到及時發現、盡早處理, 以便改善患者預后。

參考文獻

[1] 許曉源.醫源性輸尿管損傷的診斷和治療.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2,36(3):271.

第4篇:泌尿外科手術治療范文

【關鍵詞】后腹腔鏡 泌尿外科 療效 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R69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515(2012)2-126-02

近年來,腹腔鏡技術在腹部外科已經得到廣泛開展應用,自1992年Gaurl首先應用后腹腔鏡入路以來,經后腹腔鏡技術在泌尿外科中已得到應用推廣。后腹腔入路避免腹膜刺激和腹腔臟器損傷,從而具有更明顯的優勢。2008年2月~2011年2月,我們采用后腹腔鏡手術治療泌尿外科疾病134例,取得了不錯的療效,現報告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8年2月~2011年2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患者268例,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134例,治療組(后腹腔鏡組),男性64例,女性70例,年齡20~68歲,平均46.8歲。對照組(開放手術組),男性68例,女性66例,年齡18~68歲,平均44.4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例資料等方面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例)

1.2 手術方法 患者均采用氣管插管全麻,后腹腔鏡方式完成手術,使用美國斯賽克腹腔鏡。患者健側臥位,在腋中線髂嵴上2cm處作第1穿刺點,腋后線肋緣下為第2穿刺點.腋前線肋緣下為第3穿刺點。第1穿刺點氣腹充人壓力為15cmH2O后,放置10mmTrocar,腹腔鏡直視下充分游離后腹膜腔,在腹腔鏡直視下置2、3Trocar。通過分離鉗、電剪刀或電鉤進入后腹膜腔間隙,首先辨認后腹腔的解剖結構。縱向切開腎周筋膜并達膈肌,并擴大腎周筋膜切口。充分建立后腹膜腔后進行相應的手術操作。為減輕患者負擔。無需像經腹腔手術那樣進行術前清潔灌腸及胃腸減壓。只需術前禁食及給予輕瀉劑排便。開放手術采用常規手術方式。

1.3 觀察項目 對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等進行比較。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3.0軟件,計量資料采用面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

2 結果

后腹腔鏡手術成功130例,損傷下腔靜脈和腹主動脈各2例,均中轉開放手術,成功率為96.8%。腹膜損傷2例,未作特殊處理自愈。腎盂輸尿管結石術后漏尿2例,負壓吸引2天愈合。開放手術134例,術后切口脂肪液化6例,經處理后痊愈,術后繼發性出血2例,經保守治療后治愈,余未見明顯并發癥。所有患者術后隨訪4個月~2年,后腹腔鏡組術后腎囊腫復發2例,腎癌根治性腎切除術后復發轉移4例。開放手術組腎癌根治性腎切除術后復發轉移8例。

2.1 兩組患者療效及術后并發癥比較

兩組患者療效及術后復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并發癥比較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

表2 兩組患者療效及術后并發癥比較(例數)

2.2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比較

后腹腔鏡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下床活動時間及住院時間均低于開放手術組,兩組比較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

表3 兩組患者平均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下床活動時間、

住院時間比較

3 討論

后腹腔鏡技術在泌尿外科疾病中的應用,有效避免了腹腔入路所引起的各種腹腔并發癥,加快了腹腔鏡泌尿外科手術的發展。葉章群等[1]總結泌尿外科腹腔鏡手術的優點為:切口小、出血少、術中風險小、術后痛苦輕、恢復快、住院時間短、病人恢復正常生活和工作的時間短、術中及術后并發癥少、幾乎無遠期并發癥。后腹腔鏡手術首先要建立一個有效的操作空間和工作通道,通常方法是腋中線髂脊上方2~3cm切開皮膚,分離肌肉達腹膜后間隙,手指進入腹膜后推開腹膜,再置人Trocar,縫線收小切口,減少漏氣,此方法安全,不易損傷臟器及腹膜[2]。術中解剖標志的識別是后腹腔鏡手術的重要問題,認清腰大肌、腎周筋膜、腎臟、輸尿管、腹膜等的位置關系,對于手術時間長短、減少出血、防止并發癥發生具有重要意義。

泌尿外科后腹腔鏡手術雖然對腹腔臟器損傷較小,但由于手術空間狹小,解剖標志不如腹腔開放手術清晰。另外,腹腔鏡手術缺乏開放性手術的本體感覺觸覺和三維空間定位。故存在明顯的學習曲線,其手術時間、出血、并發癥等隨手術例數增加而逐步降低,本組并發癥的發生均在手術開展初期,術者在手術過程中不斷體會及練習,熟悉腹腔鏡下解剖標志及操作技巧,并發癥的發生會逐漸減少。本研究提示后腹腔鏡手術療效確切,優點明顯,只要臨床醫生在實踐中不斷地積累工作經驗,提升技術水平,術中謹慎操作,就會取得不錯的療效。

參考文獻

[1]葉章群,張旭,.腹腔鏡在泌尿外科的應用[J].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l,16(3):99-100.

第5篇:泌尿外科手術治療范文

關鍵詞:后腹腔鏡技術;泌尿外科疾病;開放手術治療;指標;創口

泌尿外科疾病是目前比較常見的臨床疾病之一,由于傳統的開放手術治療對患者的腹腔內部臟器造成了較為明顯的影響,導致患者臨床治理效果不是很理想,患者由于承受了較大的痛苦而導致醫療糾紛的時間普遍發生。隨著我國經濟形勢的迅猛發展,人們對自身的健康意識逐步提升導致了對臨床治療效果的高度重視。因此泌尿外科迫切需要一種能夠有效降低患者痛苦的微創手術方式來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改善患者機體功能。某院泌尿外科臨床診治過程中采取了后腹腔鏡技術,取得了患者比較滿意的臨床效果,不僅提高了患者整體滿意程度,也為泌尿外科的診治提供了新的治療手段,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泌尿外科的發展[1-2]。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某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泌尿外科收治的300例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150例,其中對照組患者男性78例,女性72例,年齡35~60歲,平均(47±10)歲;研究組患者男性88例,女性62例,年齡32~61歲,平均(46±8)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的開放手術治療;研究組患者采用后腹腔鏡技術,靜脈復合麻醉并呈健側臥位姿勢接受微創手術治療。腹腔鏡手術多采用2~4孔操作法,在患者腋中線、髂嵴上方5mm處切開皮膚1.5cm最為A孔位置,將中彎鉗伸入到患者鈍性分離肌肉層直至腰背筋膜處,通過示指深入的方式推開周圍區域內的腹膜并初步形成分離腹膜后間隙;在腋后線肋緣下切開皮膚1~1.5cm作為B孔,在A孔通過手指的引導下將中彎鉗伸入鈍性分離直至腰背筋膜,示指伸入并繼續向腹側推開腹膜以達到進一步分離腹膜后間隙的目的;腋前線肋緣下切開皮膚0.5cm位置為C孔,在A孔或B孔處手指引導下放置5mm套管針。分別自A、B孔處置入監視鏡和10mm套管針后縫合創口形成密閉切口,向A孔套管針充盈CO2氣體,其余兩孔置入相應的操作器械進行相關手術[2]。

1.3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當中的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通過上述數據對比可以發現,研究組患者在整體的平均手術時間、平均出血量、平均排氣時間、平均住院時間長度等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說明采用后腹腔鏡技術的微創療法對患者腹腔臟器影響較小,患者的生命體征維持在了一個比較好的水平,臨床治療效果取得了患者滿意的結果。患者平均住院時間的減少,不僅從經濟上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也提升了泌尿外科的工作效率,在實際的臨床診治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見表1)。

3 討論

傳統的開放式手術需要對患者的腹腔部位切開較大的創口,不僅影響到了創口周圍的臟器功能,術后也造成了比較長的疤痕影響了美觀,實施開放手術治療的患者由于機體功能受到了較大程度的影響,造成了臨床手術過程中出血量較大,為患者的手術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延長了患者自身機體功能恢復的時間,患者平均住院時間普遍較長,加重了患者經濟負擔[3]。

腹腔鏡是用于觀察患者腹腔內病變部位檢查和治療的內窺鏡。其實質上是一種纖維光源內窺鏡,整個系統包括腹腔鏡、能源動力系統、光源照明系統、灌流引流系統和成像系統等幾部分構成。在臨床麻醉情況下廣泛應用于外科手術治療中,通過后腹腔鏡可以直接清晰地觀察患者體內病變部位,了解致病因素以及對異常部位實施微創手術治療[4]。

本次研究對泌尿外科患者實施的后腹腔鏡技術取得了患者比較滿意的效果,患者手術過程中平均出血量很大程度上出現了降低,為患者的身體機能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保障,患者在術后的恢復過程中由于創口較小,不影響自由活動,促進了恢復的效果,患者住院時間平均縮短了接近1w時間,很大程度上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

目前,泌尿外科疾病的診治工作雖然已經運用了后腹腔鏡技術,然而實際的應用過程中由于主治醫生對后腹腔鏡技術還存在著一定的懷疑,造成了還沒有普遍推廣使用的局面,希望通過本次的研究能夠為主治醫生提供實際的數據支持,以推廣使用此種微創治療方法,推動實際的臨床工作向前穩步發展[5]。

參考文獻:

[1]王東,邱明星,劉競.后腹腔鏡技術應用于泌尿外科疾病初步臨床分析[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0,12(02):59-61.

[2]盧曉明,王進峰,周國洋,尹九湖,王禮平.后腹腔鏡技術應用于泌尿外科疾病初步臨床分析[J].四川醫學,2013,12(04):543-545.

[3]李曉紅.后腹腔鏡技術治療泌尿外科疾病的臨床探析[J].中外醫療,2013,12(16):1+3.

第6篇:泌尿外科手術治療范文

【關鍵詞】 泌尿系疾病;腹腔鏡;經后腹腔;經腹腔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163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6277-01

我科從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行腹腔鏡手術78例。取得了較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78例中,男53例,女25例,年齡17-65歲,平均42.3歲。腎囊腫去頂減壓術56例(左腎囊腫36例,右腎囊腫20例。囊腫直徑5.0-14.Ocm.平均8.66cm)。腎上腺手術2例(其中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1例,無功能皮質腺瘤1例,腫瘤直徑為2.5-3.8cm,平均3.15cm),多囊腎去頂減壓術2例,無功能重度腎積水行單純性腎切除術4例,腎萎縮2例,左側精索靜脈曲張高位結扎術12例。所有腎囊腫、腎上腺腫瘤患者均行CT檢查,明確腎囊腫、腎上腺腫瘤的位置、大小。

1.2 手術方法 采用美國史塞克腹腔鏡器械,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手術分經腹腔和經后腹腔兩種徑路。

1.2.1 后腹腔途徑[1] 取患側向上的側臥位,頭低腳低。于腋中線髂脊上2cm取點作1.5cm小切口,切開皮膚和皮下筋膜,用10mm Trocar直接刺人后腹膜間隙,待出現落空感后可以先取出穿刺針芯,經套管放人觀察鏡,見到黃色脂肪組織,證實穿刺成功,注入二氧化碳氣體使壓力保持在10-15mmHg。另兩孔分別取在肋緣下腋前線和腋后線。腋前線放人10mm Trocar,腋后線處放入5mm Trocar.后兩穿刺點用于放人相應的腔內操作器械.觀察鏡攝像頭方向應以術者的視角來定向,腳側應保持在顯示屏的下方.盡可能靠背側腰大肌前方先切開腎周筋膜(這樣可減少腹膜的損傷),游離腎臟腹側及外側。直視下尋找并游離腎、腎上腺、輸尿管,進行相應手術。

1.2.2 腹腔途徑行精索靜脈曲張(12例)手術 患者全麻后取平臥位,于下腹中線臍下緣做13mm皮膚切口。置入第1個10mm Trocar,用腹腔鏡觀察腹腔內無粘連,則在麥氏點放置另一個Trocar(5mm),反麥氏點放置第3個Trocar(5mm)。距內環口2-3cm,精索外側5mm左右切開后腹膜顯露精索血管,游離精索靜脈,4號絲線三重結扎。

1.2.3 手術技巧 腎囊腫去頂術:打開Gerota筋膜,游離囊腫周邊,剪開囊腫,吸盡囊液.于距腎實質0.5cm處剪除囊壁。腎上腺手術:先辨認腰大肌,腰大肌是鏡下最為重要的解剖標志,然后向上分離達膈肌角,在近膈肌腳處縱向剪開Gerota筋膜,充分暴露腎上極,腎上極內上方便為腎上腺部位,利用超聲刀游離腎上腺及腫瘤,Hemo-lock處理腎上腺中央靜脈。單純腎切除術:巨大腎積水可初步游離腎臟后放水,擴大手術操作空間,腎周粘連嚴重者需謹慎小心游離,避免損傷后腹膜(后腹膜打開后,操作空間明顯減小,手術難度明顯增加)。

2 結 果

78例腹腔鏡下手術成功完成了77例。1例膿腎行腎切除術因腎周嚴重粘連,游離困難及出血中轉開放手術。手術時間:精索靜脈曲張,30-50min,平均35min;腎囊腫30-90min,平均58min;腎上腺手術120-180min,平均150min;腎切除140-210min,平均170min。術中出血10-250mL。術后4-14d出院,平均6.4d。腎囊腫術后3個月復查B超,囊腫無復發,腎上腺手術后隨訪6-12個月,無復發或轉移。手術并發癥:有3例術后出現局限性皮下氣腫,未作特殊處理,在術后2-3d自行吸收。

3 討 論

我科從2009年開展腹腔鏡腎囊腫去頂減壓術、腎上腺腫瘤切除術、單純腎切除術、精索靜脈曲張高位結扎術以來,填補了我州腹腔鏡技術應用于泌尿外科的空白。目前腹腔鏡手術在泌尿外科手術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已經可以用于幾乎所有的泌尿系統疾病,過去泌尿外科許多傳統開放性手術正逐步被腹腔鏡手術替代,腹腔鏡腎囊腫去頂術、直徑小于5cm的腎上腺腫瘤切除術已成為該病治療的金標準[2]。

泌尿外科腹腔鏡手術有兩種入路.經腹腔途徑和經后腹膜腔途徑。開展腹腔鏡手術的初始階段,宜從經腹腔途徑起步.先經腹腔途徑進行相對簡單的手術,因經腹腔途徑手術操作空間大,解剖標志清楚,便于操作。但經腹腔途徑對腹腔干擾大,有污染腹腔、損傷腹內臟器可能,而泌尿系統的器官為腹膜后和腹膜外器官,作為泌尿外科醫生,對腹膜后和腹膜外的解剖更為熟悉,經后腹膜腔途徑更加符合泌尿外科醫生日常手術習慣,經后腹膜腔途徑能直接、迅速進入手術視野,已成為泌尿外科手術的主要途徑[3-5]。但經后腹膜腔途徑解剖標志相對較難辨認,且操作空間小,給手術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故經后腹膜腔途徑手術過程中存在明顯的學習曲線[6]。

遵循學習曲線,嚴格掌握手術適應證.腹腔鏡操作技術熟練是關鍵。開展腹腔鏡手術初期,要本著量力而行、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應避免急于求成。開始應選擇合適的病例,隨著技術的熟練,最終掌握腹腔鏡技術。本組腹腔鏡手術的開展,也是遵循從簡單到復雜的循序漸進過程進行的。最初就是開展經后腹膜腔途徑的腎囊腫去頂減壓術,不斷積累經驗,逐步掌握腹腔鏡操作技術后拓展手術種類。選擇合適的手術入路,建立合適的操作通道。根據術前檢查,如螺旋CT、MRI等明確病變位置與周圍組織及重要臟器的解剖關系,腫瘤或囊腫的位置,據經腹腔途徑和經后腹膜腔途徑各自的優勢,選擇合適的手術人路。通道的建立要盡量靠近病變部位.通道間的距離應足夠寬,便于手術操作,兩個主操作通道間的角度在60°左右為宜。通道的多少應根據具體手術而定,不要強求通道的數量,要保證手術能順利進行。準確把握中轉開放時機。中轉開放手術會更加安全,不應把中轉理解為手術失敗,更不應該等到出現重要臟器損傷或大出血時才考慮中轉。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避免或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泌尿外科腹腔鏡手術并發癥可以發生于氣腹建立、術中和術后各個階段。在泌尿外科腹腔鏡手術難度的6類分級中[7],Kellogy等統計手術難度為困難及非常困難的泌尿外科腹腔鏡手術并發癥發生率為13.2%,Fahlenkamp等總結泌尿外科腹腔鏡手術總并發癥發生率為4.4%,泌尿外科腹腔鏡手術并發癥發生率與手術難度呈正相關,并發癥的預防取決于對解剖結構的熟悉程度、術中操作的熟練程度、以及正確的操作路徑。

總之,腹腔鏡治療泌尿系疾病與傳統的開放手術相比,具有刨傷小、恢復快、安全性高、并發癥少、住院時間短、患者痛苦輕等諸多優點。隨著泌尿外科醫生操作經驗的積累、操作技巧的熟練掌握和器械設備的改進,腹腔鏡手術的并發癥會越來越少,手術成功率會越來越高,腹腔鏡在泌尿系統疾病的手術適應證將不斷擴展。

參考文獻

[1] 王劍松,左毅剛,陳戩,等.曲卡直接穿刺法建立后腹膜腔氣腹行腹腔鏡泌尿外科手術的體會[T].昆明醫學院學報,2003,(3):89-91.

[2] Guazzoni G,CestariA,Montorsi F,et a1.Laparoscopictreatment of adrenal diseases[J].BJU Int,2004,93:221.

[3] 張旭,葉章群,宋曉東,等.腹腔鏡和后腹腔鏡腎上腺手術與開放腎上腺手術的療效比較(附93例報告)[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2,23:332.

[4] 夏國偉,丁強,徐可,等.后腹腔鏡腎蒂淋巴管結扎術治療乳糜尿(15例報告)[J].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6,21(5):363.

[5] 祖雄兵,張曉波,齊琳,等.后腹腔鏡技術治療輸尿管結石的臨床價值[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5,26(2):104.

第7篇:泌尿外科手術治療范文

【關鍵詞】 腹腔鏡;泌尿科;外科手術;療效

DOI:10.14163/ki.11-5547/r.2016.29.066

據統計, 近些年來泌尿外科出現病變的患者數量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 病癥種類復雜多樣, 嚴重損害了患者的生命健康[1]。隨著醫藥行業的不斷發展, 腹腔鏡作為一種新興的手術方式, 逐漸取代傳統開放手術, 在醫療機構已經開始應用于外科手術中。為探討腹腔鏡手術在泌尿外科中的應用及療效, 在本科室全體工作人員的配合下, 對腹腔鏡手術與傳統開放手術在泌尿科中應用效果進行了比較,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2015年來本科治療泌尿科疾病患者200例, 患者狀況均適合通過外科手術治療。將患者通過隨機分配和自愿原則分成研究組和對照組, 各100例。

1. 2 研究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開放手術進行治療, 研究組通過腹腔鏡手術的方式進行治療, 手術流程嚴格按照《普通外科腹腔鏡手術操作規范與指南》的敘述[2], 術前術后兩組患者均采取相同的護理方式, 盡量保證每個護理人員護理兩組患者數量相同, 減少變量。

1. 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以及并發癥發生情況。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研究組患者中, 術中出血量為(59.4±6.1)ml, 手術時間為(51.1±17.3)min, 住院時間為(9.7±3.7)d;13例患者出現并發癥, 其中2例在手術過程中發生大出血, 6例術后發生輕度的皮下氣腫, 4例發生切口處細菌感染, 經合理治療后均恢復健康, 還有1例在進行離斷性腎盂成形術時出現高碳酸血癥轉開放性手術, 并發癥發生率為13.0%。對照組患者中, 術中出血量為(72.5±6.3)ml, 手術時間為(66.8±24.6)min, 住院時間為(13.5±4.1)d;25例患者出現并發癥, 并發癥發生率為25.0%。研究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率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泌尿外科, 其診治內容包括腎臟、尿道、膀胱、輸尿管以及男性生殖系統及其附屬器官, 其中有些疾病可以通過手術的方式根治, 如腎上腺皮質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腎上腺腫瘤、表皮樣囊腫等[3, 4]。傳統的開放式手術切口較大, 在手術過程中易發生大量出血、切口愈合困難, 患者術后疼痛感強烈、不易恢復, 易遭受細菌感染等問題愈發受到業內關注, Clayman等在總結傳統開放手術的劣勢后發明了腹腔鏡手術, 在泌尿外科中, 腹腔鏡在臨床手術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 在治療腎結石、輸尿管結石、腎上腺腫瘤等疾病時發揮了巨大的作用[5]。腹腔鏡手術應用于泌尿外科具有諸多的優點:①可以避免在腹壁處作腹壁手術切口, 使腹壁處肌肉組織、血管以及神經系統的完整性得以保持, 術后腹壁處功能恢復快, 不會出現腹壁處薄弱或因神經切斷而引起腹部皮膚麻木;②胸腔鏡手術腹壁處開刀孔小而分散, 創傷面積小, 恢復快, 隱蔽性好, 待愈合后留瘢面積小, 不易觀察到, 不影響患者軀體的美觀, 術后疼痛感較輕, 切口感染率遠小于傳統開放式手術;③腹腔鏡手術對腹部臟器的干擾程度小, 可以有效防止空氣中的一些微生物及其他雜物對患者腹腔的污染, 損害患者健康;④腹腔鏡手術操作過程中, 先將患者局部的血液凝固再切開血管, 因此, 術中出血量較小, 腹腔內瘀血量很少, 可以保證腹腔內的清潔;⑤腹腔鏡術后患者的胃腸道功能恢復快, 腸道粘連情況發生極少, 因此需限制進食的時間較短, 因患者康復速度快, 故住院的時間也較短, 術后3 d左右即可下床活動, 減輕陪同家屬的負擔。

本研究中研究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率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 腹腔鏡手術相比于開放式的手術方式有著顯著的優勢, 可大大提高手術患者的療效, 提升患者滿意度, 故在泌尿科外科手術中, 值得廣大醫療機構推行。

參考文獻

[1] 張帆. 1. Everolimus(依維莫司)在轉移性腎細胞癌治療中的臨床研究; 2. 腹腔鏡技術在腹膜后纖維化治療中的臨床應用研究. 中國人民醫學院, 2012.

[2] 谷軍飛. 兩種手術入路(側臥位腰入路和俯臥位背入路)在后腹腔鏡腎盂成形術應用中的比較及術者疲勞程度的評價. 河北醫科大學, 2011.

[3] 李雪松, 李迎今, 李洋洋, 等. 泌尿外科后腹腔鏡手術后疼痛原因分析及護理體會. 吉林醫學, 2012, 19(14):4223-4224.

[4] 田昕玉, 鄭瑾. FTS理念在泌尿外科后腹腔鏡手術病人圍術期護理的應用性研究. 護理研究, 2012, 33(11):3104-3107.

[5] 羅文彬, 楊波, 徐斌, 等. 泌尿外科高難度腹腔鏡手術關鍵操作步驟強化訓練模型的制備及應用. 第二軍醫大學學報, 2010, 31(1):101-103.

第8篇:泌尿外科手術治療范文

方法:選取我院泌尿外科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30例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按分層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15例。對照組接受常規圍手術期護理。治療組接受綜合護理。對比兩組護理滿意度及SAS(焦慮自評量表)評分情況。

結果:①治療組患兒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

結論:泌尿外科圍術期綜合護理可有效緩解患兒焦慮心理,提高患兒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泌尿外科 小兒 圍術期 綜合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04-0240-01

包莖,包皮過長,隱睪,尿道下裂,鞘膜積液等屬小兒常見泌尿外科疾病。近年來,患兒尿道下裂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態勢。相關文獻指出[1-2],圍術期護理可提高臨床手術成功率,促進患兒康復,改善患兒術后生存質量。本文,選取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30例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治療組接受綜合護理,臨床效果較好。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泌尿外科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30例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按分層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15例。對照組中,男12例,女3例;年齡2-14歲,平均(6.4±2.7)歲;其中,3例尿道下裂,4例鞘膜積液,3例隱睪,5例包莖、包皮過長。治療組中,男11例,女4例;年齡2-13歲,平均(6.6±2.5)歲;其中,4例尿道下裂,3例鞘膜積液,3例隱睪,5例包莖、包皮過長。兩組一般資料對比,P>0.05,具備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對照組接受常規圍手術期護理,即基礎護理,簡單健康教育,藥物護理,術中配合等;治療組接受綜合護理,將患兒及家屬作為共同健康教育對象,全評估患兒接受、理解能力,給予患者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具體涵蓋以下幾點。①術前護理。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護理人員應加強與家屬及患兒的溝通,了解其疾病知識掌握情況,知識需求情況,然后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家屬及患兒介紹麻醉方法、手術流程、注意事項、護理要點及手術室環境等,以消除家屬焦慮、緊張心理,增進其依從性和信任感。對年紀小、理解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差的患兒,護士可通過手勢及表情,如微笑、溫柔的撫摸等動作,以增進患兒的舒適度及信任感。對學齡兒童,護士應鼓勵患兒表達自己的感受及想法,耐心傾聽,并給與安慰及鼓勵,以消除患兒恐懼、焦慮心理。術前準備。認真核對手術名稱、手術部位、手術時間及患兒基本信息;若患兒出現呼吸道感染及發熱,應立即通知醫師;準備手術及麻醉用物。②術中護理。不能配合治療的患兒,應在家屬陪同下進行信息核對及麻醉誘導。術中,密切觀察患兒生命體征變化,注意患兒舒適度。麻醉復蘇期,為防止拔管、墜地等意外,巡回護士應守候患兒身旁,待其病情穩定、麻醉清醒后,再將其送回并發。③術后護理。密切觀察患兒生命體征變化;確保引流管、尿管、輸液管通暢;囑監護人床旁陪護;重度疼痛或極不合作的患兒,可遵醫囑給予止痛劑及鎮靜劑;術后第二天,進行訪視,了解患兒引流管、大小便、飲食、疼痛情況及心理情況,給予患者表揚及鼓勵。

1.3 評價標準。對比兩組護理滿意度及SAS評分情況。護理滿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評價量表進行評估。

1.4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3.0統計學系統,應用X2檢驗,t檢驗,計量資料以均值±標準差(X±S)的形式表示,P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護理滿意度對比。治療組護理滿意度100.00%;對照組護理滿意度73.33%;治療組患兒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

3 討論

先天性畸形屬臨床常見小兒泌尿外科疾病。外生殖器畸形往往會給患兒及其家屬帶來巨大的心理負擔。因畸形患兒易產生自卑、羞怯心理,嚴重影響患兒身心健康。大部分患兒家屬對疾病認識不足,擔心周圍人說三道四,而不敢就醫,繼而導致患兒錯失手術治療最佳時機。

相關研究表明[3,4],患兒家長對飲食指導、麻醉知識、鎮痛方法、手術治療效果及相關注意事項等知識具有強烈需求。患兒家屬是患兒的監護人。他們對患兒的治療過程具有決定權。因此,針對患兒家屬知識需求,進行全面系統健康教育,合理解答家屬疑問,對消除疑慮,增進其依從性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對照組接受常規圍手術期護理,即基礎護理,簡單健康教育,藥物護理等;治療組接受綜合護理,將患兒及家屬作為共同健康教育對象,全評估患兒接受、理解能力,給予患者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具體包括以下幾點:術前護理(心理護理、健康教育、術前準備),術中護理,術后護理(心理護理、藥物護理、術后訪視、基礎護理等)。與對照組相比,治療組患兒護理滿意更高,SAS評分更低(P

參考文獻

[1] 彭秀晴,郭明珂,劉廷江,等.加速康復外科理念在泌尿外科腹腔鏡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全科醫學,2010,13(4C):1352-1354

[2] 何芳.泌尿外科腹腔鏡微創手術的圍術期護理體會[J].遼寧醫學院學報,2013,34(2):87-88

第9篇:泌尿外科手術治療范文

關鍵詞:泌尿外科;住院;感染;特征 引言

泌尿外科患者住院期間感染,指的是患者在醫院住院期間發生感染和出院后發現在醫院獲得的感染,醫院感染因素是影響患者發生住院期間感染率高低的重要因素。由于泌尿外科患者常需要采取導尿等侵入性操作,容易誘發醫院感染,成為住院期間感染的高危領域。據相關研究顯示,住院期間,泌尿外科患者在住院期間發生感染的比例高于其他住院患者,對患者健康和生存質量造成了不良影響,應得到有效控制,減少感染,結合我院具體實際,作出如下報告。 資料與方法

2.1資料來源

本文就我院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的泌尿外科1000例出院病例,其中男610例子,女390例,年齡在16歲―80歲,平均年齡約62歲。患者在住院前都患有泌尿道結石、腎結石、腎囊腫、腎積水、膀胱癌、前列腺增生癥、前列腺癌等泌尿生殖道疾病。

2.2方法

本文采用回顧性調查方法,根據《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觀察我院泌尿外科住院患者的臨床癥狀、細菌培養、體溫單、臨床用藥等資料來判斷其在住院期間是否被感染,統計分析我院泌尿外科發生醫院感染的概率、感染部位、感染對患者后期治療和生產質量的影響。將住院期間被感染的泌尿外科患者與未感染的泌尿外科患者分組對照研究,以年齡、性別、合并基礎疾病、是否留置尿管、留置尿管時間、手術時間、預防抗菌藥物為對照因素,來進行綜合分析。并對結果進行統計學處理,以使得其具有較好的統計學意義。 結果

在被研究的1000例病患中,住院期間發生感染的是89例,其發生概率是8.90%,其中發生泌尿道感染的是42例,上下呼吸道感染22例,傷口感染16例,消化系統感染9例。在這些住院期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被送檢結果顯示,檢出病原菌49株,標本陽性率為73.43%。住院期間泌尿外科患者發生感染的各因素調查中,年齡高、患者患有糖尿病等基礎病情、泌尿外科手術時間較長、在體內留置導尿管的時間長都是泌尿外科患者發生醫院感染的重要因素。 討論

隨著我國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和人們對住院期間環境的要求提高,我國對醫院感染研究的深度和寬度都不斷取得新的成績,醫院環境監控和潔凈管理都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但由于患者病情的復雜性,以及患者手術治療風險的存在,泌尿外科患者在住院期間發生的感染率仍比較高,為8.90%,這與醫院內部其他科室的住院患者感染率相比來說,是遠遠高出的。

通過前面的研究資料分析和結果發現,泌尿外科患者在住院期間發生感染存在幾個較為明顯的特征。第一,感染案例中泌尿道感染最多,為42例,占比達到47.2%;呼吸道感染次之,為22例,占比24.7%。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結果,這是由于在泌尿外科手術中,留置尿管在手術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患者留置尿管時間越長,其發生住院期間感染的幾率就會提高很多。而泌尿外科患者病情容易反復發作,引發尿路感染,這是由于泌尿系統疾病自身特點造成的。

第二,泌尿外科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大多為腸道菌群,隸屬于內源性感染。從泌尿外科患者的送檢的病原菌檢測結果表明,大腸埃希菌占比高達最高36.93%,肺炎克雷伯菌13.27%,僅此兩項就占病原總株數的50.20%。出現這樣的菌群分布情況,造成患者免疫功能下降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在感染因素分析中,泌尿外科患者在住院期間發生白色假絲酵母菌感染12.01%,該數據表明患者住院期間發生說真菌感染概率上升,除患者自身免疫機能下降外,海域醫院臨床用藥不當使得患者體內菌群失調引發感染,特別是廣譜抗菌藥物的不當使用容易引發患者真菌感染,這要求醫護人員在泌尿外科患者住院期間必須合理使用抗菌藥物,防范病患真菌感染。

第三,泌尿外科患者住院期間發生感染的因素眾多,其中高齡因素較為明顯。65周歲以上的患者發生感染的概率大大高于65周歲以下患者。高齡泌尿外科患者容易發生醫院感染的原因也是非常復雜的,這與老年人自身免疫系統下降,多患有糖尿病等基礎疾病,自身對病菌的防御機能較弱,低血糖、貧血等基礎疾病也影響患者傷口愈合,增加感染機會。預防性的廣譜抗菌藥物對感染有害無益,容易引發真菌感染和其他疾病。此外,患者手術時間長短、手術器械是否清潔、手術傷口的大小都可能對住院感染造成較大影響,破壞傷口附近組織防御感染的能力,給病菌入侵創造了機會。在老年患者治療過程中要增強其免疫功能,特別是女性尿路系統相比男性更容易受到感染,其老年女性絕經使得尿道粘膜發生退行性變,容易引起感染。泌尿外科患者進行尿路檢查是感染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須保證引流管的無菌,減少感染機會。

結語

從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泌尿外科患者年齡高低、是否患有糖尿病等基礎疾病、手術時間長短、手術環境是否潔凈、治療方法是否科學合理、抗感染藥物是否使用正確等等都可能是誘發患者住院期間感染的因素。泌尿外科患者完全避免感染是不可能的,但是降低感染比例缺失可以通過建立健全醫院管理機制,完善手術和護理規章制度,加強治療全過程的監控力度來實現。為了降低患者住院期間發生感染,要著力改善患者身體情況,提高其防御病菌的免疫力;正確合理使用抗菌藥物,嚴格執行無菌化手術,按照具體規定保管一次性物品,術前術中嚴格洗手,縮短導尿管在患者體內滯留時間等等。

參考文獻:

[1]何志娟.77例住院患者尿路感染臨床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7).

[2]潘海玲.泌尿外科病室控制感染防范措施[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2(4).

[3]朱歡.綜合醫院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分析[J].當代醫學,2010(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一级aaaaa毛片欧美 | 国产在线高清不卡免费播放 | 女人张开腿让男人插 |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蜜月 |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怡红院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综合久久久久久888 | 美国黑人特大一级毛片 | 九九99久麻豆精品视传媒 | 国产精品国产自线在线观看 | 女bbbbxxxx毛片视频0 |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品 | 不卡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久久久精品久久视频只有精品 | 我要看一级大片 | 欧美一区二区高清 | avav在线看 |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牛牛 | 一品道一本香蕉视频 | 免费毛片播放 | 亚洲精品国产啊女成拍色拍 | 欧美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 99精品在线 | 性欧美videofree另类17 | 成年人免费毛片 |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www | 一本久久道久久爱 | 97免费视频免费视频 | 欧美一区精品 | 欧美成人自拍 | 成人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有码在线视频 |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 |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看 | 亚洲伊人色综合网站亚洲伊人 | 99久久久免费精品免费 | 爱爱爱久久久久久久 | 日本一级在线播放线观看免 | 欧美一级视屏 | 成人怡红院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综合图片人成综合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