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緩解老齡化的方法范文

緩解老齡化的方法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緩解老齡化的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緩解老齡化的方法

第1篇:緩解老齡化的方法范文

我國政府的主要職責之一就是社會保障,特別是養老保險。養老保險屬于一種公益性的保險項目,對于我國的經濟發展起到直接的影響。現如今我國人口老齡化的越來越嚴重,我國在上世紀后期開始實行養老保險制度,但是在老齡化的影響下,養老保險制度在運行的過程中面臨一些新的問題,本文就是以人口老齡化為前提,對我國現如今的養老保險制度的構建進行深入的研究。

關鍵詞:

人口老齡化;養老保險制度;老年撫養

人口老齡化問題已經引起全世界各個國家的重視,大多數發達國家包括中國在內都面臨著來自人口老齡化的挑戰,21世紀在人口問題上最突出的問題就是人口老齡化,這一問題對于全社會各個方面的發展都會起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對養老保險制度的實施產生的影響。本文主要結合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現狀,對養老保險制度的實施的具體措施進行探索。

一、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現狀

在一個國家或者地區,人均預期的壽命不斷得到延長,使老年人在總人口的比重方面不斷上升,這個發展過程就是人口老齡化。衡量人口老齡化的具體標準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60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數超過10%;65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數超過7%。我國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我國60歲以上的人口占我國總人口數的10.3%,而65歲以上的人口占我國總人口數的7%。這些數據足以說明我國已經屬于“老年型國家”。

二、我國人口老齡化在未來的發展趨勢

對于我國的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不同的學者都進行了預測,其具體的研究結果表明,我國人口老齡化要分為具體的四個階段,第一個是在1999-2010年,屬于人口老齡化加速器,人口老齡化平均每年要增長0.1%;第二個階段是在2010-2040年,屬于高速期,人口老齡化每年增長0.4%,第三個階段是在2040-2060年,屬于減速期,這時候的人口老齡化則每年下降0.1%;第四個階段是在2060年以后,屬于穩定期,老齡化人口將停止增長,基本穩定下來。基本總結出來,有以下兩個結論:1.在未來的50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總體來說屬于發展階段,而到2060年以后,則逐漸開始穩定下來。2.我國老年人的具體人口巨大,對我國養老保險制度的發展帶來了挑戰。

三、人口老齡化背景下養老保險制度的構建分析

(一)統籌全民,對標準進行平均

首先在農村要建立完善的農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因為我國農村的思想觀念還是比較落后,對于養老保險不夠重視,單純通過宣傳的方式是不夠的,造成這種現狀主要是因為農民還是不夠馥郁,所以有關于養老保險中的財政補貼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將將具體的政策和相關的法律進行結合,形成健全的養老保險政策。在我國全國地區建立城鎮養老保險體制,是全國的居民都可以參與到養老保險制度當中,使繳費比例和繳費方式以及結算方法進行統一,對于各種養老保險的難題進行解決,將各種人群的承受能力進行充分的考慮,針對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政策。將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和農村養老保險制度進行有效的結合,提高養老保險的管理和服務水平,是我國的養老保險制度可以不斷進行統一,對于保險的政策和保險的賬戶進行統一,使各個層次的人群都可以不受到身份的限制。

(二)加強資金管理

在立法的角度上,對于養老保險的資金的管理要明確,使養老保險制度的實施可以有法律的保護;在具體的實施過程,要建立具體的管理部門,對于社會保險基金要嚴格規定不能隨意占用,對于養老保險的基金的收入以及支出過程要不斷進行透明化,使其得到充分的監督,實現資金的健康運作。要將多元化的資金投資策略盡快的實施,將投資渠道不斷進行拓寬,對于養老基金的投資的具體途徑要不斷得到創新,結合我國目前的實際國情,對于銀行利息和國債等方面的低收入投資要盡量減少,可以更多的嘗試股票投資,將國家的政策扶持項目作為重點的投資項目,還可以對于以政府角度發行的保險基金二購買的利率較高的債券多嘗試一些,這樣就可以有效的提高養老保險基金的收益率。

(三)將退休年齡進行調整

將退休年齡進行提高,那么我國從業人員的比例就會有效的得到提高,這樣就會使我國的養老保險基金的支出負擔進行緩解,將我國的年齡現狀進行具體的分析,可以采用鼓勵性或者階段性的方法,使我國退休年齡得到提高,對于那些有技術或者能力較強的人眼,要鼓勵他們申請延遲退休,與此同時將養老政策適當的進行調整,規定退休越晚的人員就會得到更多的養老金,這樣人們就會主動自愿的去延遲退休。可以在全國范圍內,將退休年齡進行提高,可以采取每三年提高一歲的方式,這樣,人口老齡化對于我國養老保險的沖擊就會逐漸得到緩解。

結束語:

通過以上綜合的論述,主要是在我國人口老齡化背景下,對我國養老保險制度的構建進行具體的分析,對其具體的完善提出相應的措施,使人口老齡化對養老保險制度的實施產生的沖擊不斷進行緩解。

作者:楊波 單位:遼寧省遼陽市遼陽縣房屋征收管理局

參考文獻:

[1]汪偉.人口老齡化、養老保險制度變革與中國經濟增長——理論分析與數值模擬[J].金融研究,2012,10:29-45.

第2篇:緩解老齡化的方法范文

【關鍵詞】 老年糖尿病;社區綜合護理;方法;現狀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441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6-3220-01

國際上認為,超過60歲的老年人群占國民總數的比例大于10%、超過65歲是老年人群占國民總數的比例大于7%,國家出現兩者其一都被稱作老齡化社會。2009年底統計:大于65歲的老年人群占國民總數的8.5%,達1.13億之多[1]。在我國,人口老齡化已不可避免,給我國老年人的護理工作帶來很大的挑戰。健康老齡化即在自然老化的情況下,采取一定的措施使生物性老化(身體機能受損)和社會性老化(社會參與能力退化)延遲發展。健康老齡化不僅僅指老年人身體的健康,還應該包括提高老年人在生活質量,涵蓋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兩個方面。健康老齡化的提出無論是對國民健康還是對社會發展都是意義重大。我中心通過對40例老年糖尿病病人加入社區護理綜合干預,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護理中心住院部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接受護理的老年糖尿病病人80例,其中男性患者44例,女性患者36例;患者年齡結構為55-85歲,平均年齡為61歲;將80例病人隨機分為兩組,即干預組40例,對照組40例。對患者的年齡、病情、非藥物治療、性別和FBG、2hBG檢測結果進行比較,兩組比較無明顯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對比。

1.2 方法 對照組選擇使用常規護理方法進行護理,干預組以此為基礎,增加健康教育、藥物、飲食和運動等方法進行綜合性護理,具體措施如下:

1.2.1 緩解情緒 醫務人員在對患者進行護理的同時還要與患者聊聊心事,對患者要采取鼓勵的方式,多與患者溝通,通過心理輔導的方式緩解患者的情緒。要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及時對患者不正確的心理狀態進行糾正。利用一些安靜的環境和舒緩的音樂協助醫務人員的護理工作,讓患者在一個相對放松的環境下接受治療以及護理。

1.2.2 加強教育 在對患者進行護理的同時還要對患者進行相關知識的教育,讓患者了解這類疾病的相關知識,并且教會患者使用一些常規的檢查和治療器械的使用方法,讓患者在醫務人員后再進行自檢,消除患者心理的疑慮,使患者從心理上得到放松。

1.2.3 家屬配合 在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的時也要請患者的家屬協助義務人員對患者進行護理,因為患者畢竟與其家屬熟悉,在進行相關心理護理時,其從內心里容易接受。要提醒患者的家屬,一定要在心理上給予患者充足的支持,另外還要與患者多談談心,與患者多散散步,通過交心的方式緩解患者心理上的壓力,從根本上消除患者的負面情緒[3]。

1.2.4 自我調整 護理人員針對不同心理狀態的患者要采取不同的護理方式,但是,在護理時自我調整卻是每一個患者都必須具備的,所謂求人不如求己。醫務人員要創造各種條件,讓患者排解心理的壓抑,例如:聽音樂、看電視、主動聊天等等,這些方法都可以使患者自己的身心得到放松,從而達到自我調整的目的。

1.3 統計學處理 選取SPSS16.0軟件包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選取資料用(χ±s)表示,采用X2對計數資料進行檢驗,以P

2 結 果

實施干預后,對兩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進行檢測后發現干預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結 論

社區老年人護理即社會組織的力量為社區老年群體提供服務。社區護理的重點是老年人。為老年進行周到的護理服務是一項新興的社區服務工作,并且發展較快。社區護理工作著重根據老年人身心健康和社會方面的需求,為老年人解決具體的軀體護理和心理護理方面問題,同時可以解決因為老齡化引起的醫療護理需求劇增等問題,意義重大。將治療、教育及康復三個方面合為一體進行考慮,在健康及預防方面均發揮作用。

人口老齡化發展已經成為全球所共同面臨的重大難題。以老年人身心健康為目標,為社區老年人提供高質量的護理服務,提高并保持老年人生存質量,實現我國人口的健康老齡化。在護理領域健康老齡化已經作為一項重要課題進行研究。在我國,護理人員的隊伍不斷發展壯大,醫療保健事業不斷進步,社區老年人的護理工作也將快速發展,我們應該大力開展適合老年人的社區護理工作,致力于改善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水平,實現老年人的健康老齡化。

參考文獻

[1] 黃艷君.社區老年護理現狀分析及對策[J].健康必讀-下旬刊,2012,(04).

[2] 張彩花,張紅秋,慕曉芳,等.社區糖尿病患者康復護理工作的探討[J].當代醫學,2011.01.12,16(21):95.

第3篇:緩解老齡化的方法范文

關鍵詞:人口老齡化;地區差異;聚類分析;分層抽樣

維也納世界老齡問題大會規定: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10%以上,或者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7%以上的國家或地區就是“老年型國家或地區”。人口老齡化在19世紀中期最先出現在發達地區,這是該地區生產力發展,公共衛生事業進步,死亡率、出生率下降,實現人口轉變的必然結果。我國在2000年的時候,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就達到了7%,自此之后,該比值一直高于7%,截止2014年年末,中國65歲及以上老人已經達到1.13億,占全國人口的比重為10.06%。預計到2030年,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老齡化率將達到25%(CaiandWang,2005),而65歲及以上人口老齡化率將達到14%,未來20-40年將成為中國人口老齡化的高峰階段(張文范,2002)。

人口老齡化是總人口中老年人口比例不斷上升的變化過程,是伴隨著人口轉變而發生的一種人口年齡結構變化的人口現象。造成人口老齡化的直接原因是死亡率與出生率的下降,但是人口老齡化的最根本原因是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聚類分析(ClusteringAnalysis)是對集中的記錄進行分類,由聚類分析工具根據一定的規則,合理地進行分組或聚類,并用顯式或隱式的方法描述不同的類別。聚類的目標是將數據聚集成類,使得類間的相似性最小,而類內的相似性盡可能大。這與抽樣技術中以使得組內差異小、組間差異大進行分層的原則是一致的。

本文首先利用1995-2014年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老年撫養比數據做趨勢圖

圖1

圖22014年各省份老年人口比重

由圖1可以看出,1995年-2014年我國人口出生率急劇下降,1995年到2010年從17.12%下降到11.9%,就2010年之后稍微上漲一點點,這于國家放開計劃生育政策有關系,但是總體來講,出生率較之前還是很低;而同時人口死亡率的變化比較平緩,但是還是在上升,這于中國這些年的經濟的崛起有關,國家發展迅速,國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從而使得人均壽命延長;而且也看到老年撫養比也是一直上升的,幅度也比較大,從1995年的9.2%上漲到13.7%,這也表示中國老年化程度的加深。

由圖2可以看出,不同省份的老年人口的比重也存在比較大的差異。是31個省份中老年人口比重最低的省份,為5.49%,重慶位居31個省份的第一位,老年人口比高達14.12%,從數據來看,2014年未進入老齡化,而重慶已經遠遠超出了7%的標準,可見,中國人口老齡化地區差異是比較明顯的,分析這種差異程度及趨勢,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依據是有著現實意義的。

中國31個省份由于區位、資源條件及歷史基礎等方面的原因,經濟的發展有快有慢,同樣,老齡化程度也是存在顯著差異。

本文嘗試采用聚類方法中的系統聚類法,選取2014年中國31個省份的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老年撫養比及各省份GDP占全國的比重,運用SPSS軟件,對各省份進行聚類分析。

因為數據量綱不同將影響聚類分析的結果,所以在分析之前要對數據進行無量綱化處理;進行無量綱處理之后還需要對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因為指標類型中有“極大型”、“極小型”、“居中型”和“區間型”指標。通過聚類圖可將全國31個省份分成5類,具體如表1

由于本文采用的抽樣方法為分層隨機抽樣,即每層中的抽樣都獨立地按照簡單隨機抽樣進行,設總體均值的簡單估計為^st,對于分層隨機抽樣

^st=∑Lh=1Whh=1N∑Lh=1Nhh

V(^st)=∑Lh=1W2h1-fhnhs2h

通過上述公式,得出下列結果:

^st=9.50%

V(^st)=0.00000176

該種方法計算出的結果與利用國家公布的數據:2014年年末總人口136782萬人,65歲及以上人口136782萬人,得出的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為10.06%,兩者相差0.56%。

如果直接將31個省份的老年人口比重數據直接地進行簡單的算術平均,即

^==1n∑ni=1yi

V()=1n-1∑ni=1(yi-)2

則結果為: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平均比重為9.56%,這樣計算的方差為0.00039。可以看出,兩種方法得出的均值比較接近,但是分層抽樣的方差明顯小很多。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將聚類分析與分層抽樣結合在一起,可以有效地提高抽樣的估計效率,這對于一些大型調查,例如全國型調查,可以在節省成本的同時提高估計的精度。

通過上述分析,不難看出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問題還是比較嚴重的,除了最后一類老年人口比重為6.78%之外,其余四類都高于7%,最高一類竟達到14.6%;另外,受各地區經濟差異影響,我國31個省市間的老齡化化程度存在明顯的地區差異,這就要求國家的政策制定者要考慮到這些差異,從而更公平地分配公共資源,促使國家更和諧地發展。總體來說,經濟越發達的地區,老齡化程度問題越嚴重;沿海地區,老齡化問題比非沿海地區老齡化問題嚴重;經濟越不發達的地區,老齡化程度越低。

第4篇:緩解老齡化的方法范文

關鍵詞:人口老齡化;勞動力供給;延遲退休

中圖分類號:C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5)003-00000-02

勞動力是經濟生產活動的重要投入要素,改革開發三十多年,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得益于勞動力規模的持續擴大。但隨著人口增長率的逐漸放緩,人口老齡化也將對未來勞動力供給量產生影響。而對于城鎮化背景下,受教育年限延長、平均受教育程度提高、退休年齡延遲等新的因素綜合作用下,人口老齡化這一人口新變化對勞動力市場產生積極還是消極的影響,學者研究尚未達成共識。閻坤[1]認為,人口老齡化導致勞動年齡人口占總人口比例下降,進而導致勞動力內部年齡結構高齡化。趙喜順[2]認為勞動年齡人口比重的下降導致勞動力不足,對社會發展和社會穩定可能產生不利影響。

本文首先通過設計不同的勞動參與率變動假設,一方面保持各年齡段勞動參與率維持2010年水平不變;另一方面基于布拉斯相關生命表方法構建分年齡、性別的勞動參與率模型,對未來分年齡、性別的勞動力參與率進行預測,并結合2010-2050年勞動年齡人口預測數據,對未來勞動力供給進行預測。其次,通過設計不同的政策方案(維持現行退休政策方案;根據人社部漸進式延遲退休政策方案)將延遲退休政策納入預測過程,探討了不同政策背景下人口老齡化對勞動力供給的影響。

一、模型與數據

1.勞動參與率模型

本文根據布拉斯相關生命表模型,在王金營建立的勞動參與率模型基礎上加入2010年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進行模型分析。模型邏輯結構如下:首先對年齡別勞動參與率進行logit轉換:

其中ls(x) 表示以基期勞動參與率的基準,本文以1990年人口的勞動參與率作為基準; Ys(x)為基準的logit轉換值;lt(x)(本文考察時期t=1990、1995、2000、2005、2010),分別為t年份的年齡別勞動參與率,YtYxY為t年份的勞動參與率的logit轉換值。

YtYxY與YSYxY之間呈線性關系:

其中μ為隨機誤差項;α(t)、β(t) 是與時間有關的待估參數,會隨年份t的變化而變化。通過預測α(t)Iβ(t)的變動趨勢,繼而可以按照公式3預測得到未來分性別的 ls(x) 。

2.勞動力供給預測方法

人口老齡化對人口年齡結構和勞動力參與率產生影響,進而對勞動力供給產生影響。本文參考彭秀健[3]的年齡結構分解方法,將總的勞動參與率分解為年齡結構因素、分年齡勞動參與率兩個因素。有效的勞動力供給數量取決于分年齡的勞動年齡人口規模以及分年齡、分性別的勞動參與率。

其中,PRt為t _()_D_DPRi,t用來表示t年年齡組i的勞動參與率,通常把15~64歲之間人口視為勞動年齡人口;Si,t為t年年齡組i的人口占總勞動年齡人口的份額,Lt為t年勞動力數量,WPt是t年勞動年齡人口數量。

3.數據來源

(1)未來勞動人口預測數據:結合目前中國計劃生育政策現行政策中放寬獨生子女生育二孩的政策變動現實,采用香港科技大學馬忠東[4]等人研究中關于未來人口預測與勞動年齡人口預測方案中方案II的預測結果。(2)勞動參與率數據:數據選取1990年、2000年、2010年人口普查數據和1995年、2005年1%人口抽樣調查的分性別、分年齡人口數和從業人員、失業人員數據①。

二、多方案下勞動力供給的預測

方案一:單純考察“人口老齡化”(人口年齡結構變動)因素

為明顯突出人口年齡結構變動對未來勞動參與變動趨勢的影響,本文將對單純“人口年齡結構變動效應”對中國勞動參與率的影響進行分析,以作為預測模式下勞動參與率變動趨勢的對比。具體處理方式如下,本文中以5歲為單位將勞動年齡(l5-64歲)人口劃分成10個年齡組(i=1,2,…,10)。式(3)表示總勞動參與率的變化是分年齡的勞動參與率的變化或者分年齡人口占總勞動年齡人口份額的變化,即勞動力人口構成變化的結果。我們將后者的影響稱為“人口年齡結構影響”。許多社會、經濟和文化因素會影響分年齡、分性別的勞動參與率。在此暫時不考慮分年齡勞動參與率的變化,只分析人口構成影響。

假定2010-2050年間分年齡、分性別的勞動參與率維持在2010年水平保持不變,均為 RPt,2010,只考察人口年齡構成變化對總勞動參與率的影響。

指的是在分年齡、分性別勞動參與率保持在2010年水平不變的情況下,在t年可觀察到的總勞動參與率。的變化反映了勞動年齡人口構成變化(人口老齡化)對總勞動參與率的影響。

預測結果:根據方案一,有效勞動力數量變動趨勢如圖1所示,由于未來勞動年齡人口中25-44歲占的比重逐漸降低,而45-64歲的相對高齡勞動年齡人口占的比重又逐漸升高,即使未來各年齡組勞動參與率保持2010年的水平不變,人口年齡結構趨于老化也會引起總和勞動參與率出現下降趨勢。特別是在2020年以后,這種趨勢更加明顯。換言之,如果勞動年齡人口規模即使保持不變,而年齡結構趨向老化,則未來的勞動力人口也會減少。

方案二:基于勞動參與率模型預測的勞動參與率數據,考慮延遲退休年齡政策。考慮健康水平的提高,假設男女退休年齡按照2014年國家關于漸進式退休政策的信息,自2016年起,男、女退休年齡每2年延遲1歲,直至退休年齡達到65歲為止;同時參考2000年日本該年齡組勞動參與率水平,對未來40年內中國該年齡組勞動參與率做出預測:當當年退休年齡未達到65歲時,每間隔10年各年齡段勞動參與率將延續上一年齡組勞動參與率水平,每間隔5年的勞動參與率水平根據間隔10年的勞動參與率采用插值法求出;當當年退休年齡達到65歲時,各年齡段勞動參與率直接延續上一年齡組勞動參與率水平但略有下降,下降幅度約為10%。

方案三:基于勞動參與率模型預測數據,保持現行退休年齡政策;預測結果對比分析:

2010-2050年中國勞動力供給量的變動趨勢如圖2所示。方案二、三中顯示的中國總勞動力供給在2010年之后都出現下降的趨勢,但方案二、方案三對比之下我們可以發現:其一在于盡管方案二、三勞動供給總量變動呈現相同的變動趨勢,但方案二勞動供給量在每一時點都高于方案三條件下,說明延遲退休年齡政策能夠從一定程度上緩解勞動力供給下行的效果;其二在于方案二中起始于2016年的延遲退休年齡政策效果于2030年后才逐步顯現出來,但效果比較有限,并且2040年之后延遲退休年齡政策效果逐漸減小。但同時也必須注意到,不管是方案二或者方案三,在2030年后勞動供給量的變動趨勢相似且總量差別不大,可見延遲退休年齡政策并不能從根本上減緩勞動力總供給逐漸減少的趨勢。

三、結束語

人口老齡化對勞動力供給的影響是研究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社會發展影響的重要方面。本文基于布拉斯相關生命表方法構建分年齡、性別的勞動參與率模型對未來勞動力勞動參與率進行預測,通過設計多種方案,將不同政策變量納入預測過程,并結合勞動年齡人口預測數據,探討了人口老齡化對中國勞動力供給的影響。結果表明,人口老齡化(人口年齡結構變動)傾向于減少未來中國勞動力供給;漸進式的延遲退休年齡政策能夠從一定程度上緩解勞動力供給減少的趨勢。

未來幾十年,中國人口紅利進一步縮小,近年來勞動力市場出現的這一系列問題,都預示著未來的勞動力市場政策和制度安排面臨新的課題。從文中分析可以看出,通過提高勞動參與率可以延緩勞動人口數量的減少速度,從數據發現,目前我國勞動參與率較低的是50-64 歲年齡組的勞動年齡人口,本文也通過多方案對比,發現延遲退休年齡政策對男性55-59歲、60-64歲勞動人口,女性50-54歲、55-59歲、60-64歲勞動人口的參與率產生明顯沖擊,并且隨著延遲退休政策執行時間愈久,政策效應越明顯。因此,延遲退休年齡對于挖掘勞動供給的潛力具有重要意義。

除著力于延緩勞動力數量減少趨勢的政策舉措,應重視對勞動力的人力資本投資,包括健康投資和教育投資;同時通過清除勞動力流動藩籬、完善勞動保障制度,進一步激發勞動力市場的競爭性和靈活性。

注釋:

①數據來源:《全國1982年人口普查資料》、《全國1990年人口普查資料》、《全國2000年人口普查資料》、《全國2010年人口普查資料》,1995年、2005年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199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資料》、《200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資料》。

參考文獻:

[1]閻坤.人口老齡化給社會經濟發展帶來的問題及其對策[Z].中國人口年鑒, 1997.

[2]趙喜順.人口老齡化的影響及發展老年產業分析[J].四川行政學院學報,2004(01).

[3]彭秀建.低生育率、人口老齡化與勞動力供給[J].中國勞動經濟學,2006.

第5篇:緩解老齡化的方法范文

廣場舞作為“中國式健身”的代表,可以說是當前這一特殊時期催生的:一方面近年來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很多老年人退休在家;另一方面,大多數小區缺少居民健身場所。正是由于這兩點原因,所以廣場舞在國內火了起來,這種一塊空地、一個擴音器、幾個人聚在一起就可以跳起來的健身方式深受老年人喜愛。現如今,老年人廣場舞已經成為城市的一道風景,甚至逐漸成為一種文化,在很多小區樓下都可以看到一群老年人隨著動感的音樂舞動。

老年人在一起跳廣場舞,既能交流感情又能鍛煉身體,本是一舉多得的好事,然而,不是所有人都喜歡熱鬧,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歡節奏感強的廣場舞曲,比如小區內有的老人喜歡靜、有的夜班族下班之后需要休息、有的學生需要在家里安靜地寫作業等。因此,筆者認為,廣場舞雖好,但也應當有個度,一是時間上不能影響別人的工作和休息;二是空間上不能過于集中在居民區和辦公區。所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年人有跳廣場舞的權利,但同時也不能侵犯別人享受安靜的權利。所以“廣場舞大媽被潑糞”事件其實是兩種權利博弈下產生的矛盾,是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尷尬。廣場舞大媽們也認識到自己會給鄰居帶來干擾,但是在健身項目單一、缺少健身場地的條件下,也只能不得已而為之,換言之,在小區樓下跳廣場舞,其實是廣場舞大媽的無奈之舉。

孟子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廣場舞大媽的做法可能有些不妥,但是如果我們換位思考一下,在鍛煉場所緊缺的城市,老年人應當去哪里健身?“跳廣場舞被潑糞”或許只是個案,但是“廣場舞大媽”這一現象卻不容忽視。隨著中國老齡化的加劇,小區內的老年人越來越多,而城市內配套的公共娛樂和文化廣場等公共設施難以滿足居民戶外鍛煉和公共娛樂及消遣需要,一部分居民只能把公共小區當成文化廣場使用。然而隨著老齡化的加劇,未來的十年內,老年人會越來越多,到那時怎么辦?

為了和諧鄰里關系,大家可以退一步海闊天空,熱衷于廣場舞的大媽們也應該學會換位思考,聽取別人意見,改換一下時間、地點,調小音量,不能只顧自己而招致別人反感,導致彼此不快。《上海市社會生活噪聲污染防治辦法》(草案)中規定,每日22時至次日6時,在毗鄰噪聲敏感建筑物的公園、公共綠地、廣場、道路等公共場所,不得開展使用樂器或者音響器材的健身、娛樂等活動,干擾他人正常生活。如果每個城市都施行這一規定的話,由廣場舞引發的沖突可能會得到暫時的緩解,但是這并不是長久之計。要徹底解決這一問題,不能讓小區的業主們來買單,最根本的還是需要政府部門和城市管理者們,充分考慮當前老齡化加劇的形勢,適當地加大公共設施投入,多開展文化娛樂活動。使老年人真正的老有所樂,才是化解廣場舞大媽尷尬的根本方法。

第6篇:緩解老齡化的方法范文

關鍵詞:貴州省;老齡化;消費

一、引言

國際通用的劃分標準是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量占總人口比例超過 7%時,則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進入老齡化。2001年中國老年人口達到9062萬人,占總人口的7.1%,標志著我國正式步入了人口老齡化社會。而貴州省作為西部地區省份,在2003年老齡人口達到2878萬人,占總人口比重的7.59%,也宣告貴州省進入老齡化社會。消費作為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之一,是發展經濟和推動經濟活力的重要因素。貴州省居民消費水平環比指數連續三年保持在102,表明我省的消費水平發展有所放緩。本文將貴州人口老齡化的趨勢與居民消費水平建立聯結,采取理論與實證結合的方法,研究貴州省人口老齡化與消費的相關關系。

二、文獻綜述

凱恩斯在《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提出消費理論,解釋了影響消費的決定因素就是家戶的收入,并且用傳統公式C=a+by表示了短期內收入對消費的影響。美國經濟學家弗朗科提出的生命周期消費理論認為:人們在較長的時間范圍內會計劃他們的生活消費開支,使整個生命周期內消費實現效用最大化。保羅(2005)使用了多個亞洲國家的動態面板數據,得出以下幾個結論:人口年齡結構對儲蓄有負的影響,對居民的消費也有負的影響。Hock(2006)提出了一個動態的人口年齡結構代際轉移理論,通過模型的建立和實證研究,求出最適合的生育率,使得年齡在長遠之內達到穩定狀態,居民的平均消費能力最大化。中國人民銀行研究課題組(1999)研究了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撫養比對居民儲蓄的影響,通過實證研究顯示,儲蓄與居民收入呈現正相關關系,而撫養比與儲蓄呈現負的相關關系。付立春(2011)研究發現我國長期的居民消費傾向下降導致居民消費水平不高,政策因素對居民消費水平有很大的影響。

三、實證分析

(一)研究假設

根據查閱文獻可知,老齡人口撫養比、少兒人口撫養比、以及實際人均可支配收入對于消費水平有所影響。因此本文根據四者關系提出以下假設。H1:老年人口撫養比對居民消費水平有負面影;H2:少兒人口撫養比對居民消費水平有正面影響;H3:實際人均可支配收入對居民消費水平有正面影響。

(二)數據來源和變量設計

1. 被解釋變量:貴州居民的消費水平。

2. 解釋變量選取:

老年人口撫養比是指65 歲以上人口占勞動年齡人口的比重。老齡人口撫養比=(老齡人口數÷勞動年齡人口數)×100%。

少兒人口撫養比是指0-14歲人口占勞動年齡人口的比重。老齡人口撫養比=(老齡人口數÷勞動年齡人口數)×100%。

實際人均可支配收入指的是居民可以用來消費和儲蓄的個人財產。實際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消費價格指數(1995年為100)。文中所有數據均來自于《中國統計年鑒》。

(三)模型建設及實證結果

為了研究人口老齡化對貴州省居民消費的影響,建立如下模型:

y=β0+β1x1+β2x2+β3x3+μi

式中y表示貴州居民消費水平;β1、β2、β3分別表示解釋變量老年人口撫養比、少兒人口撫養比以及實際人均可支配收入,μi 為隨機干擾項。根據整理的數據以及模型,在spss20.0中整理結果如表1、表2、表3所示。

回歸方程為:y=-7510.177-0.183x1+0.228x2+1.356x3。模型中調整R方等于0.995,非常接近1,說明模型的擬合度很好,DW=1.678,比較接近于2,F統計量的概率近似于0, t 統計量概率都在5%以下,同時,x1~x3的方差膨脹因子(VIF)分別為:3.528、7.753、9.762,均未超過10,因此,三個解釋變量共線性的程度較低。

從以上結果可以發現,老年人口撫養比系數是負的,說明隨著貴州省老年人口的增多對于居民消費水平有負向影響。老年群體在在退休后,無法創造社會價值,只能依靠退休工資或過去的儲蓄、子女的撫養以及政府的補貼生活,這導致老年群體消費水平降低。而少兒撫養比的系數是正的,少兒人口的增多對于居民消費水平有正向影響。嬰幼兒沒有創造財富的能力,只能依靠家庭的撫養,家庭中在孩子身上的花銷占比增大,從而刺激消費。最后,實際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系數是正的,毫無疑問,收入是影響消費水平的最重要的因素。

四、相關建議

1. 適當提高老年群體的消費水平。貴州省的老齡人口是穩步上升的,對貴州省居民消費水平有負向影響。從凱恩斯消費理論來看,收入是影響消費水平的重要因素。要想刺激我省老齡人口的消費水平,政府應提高老年人口的收入水平,保證老年群體有足夠的消費能力。同時,還應該大力完善社會保障制度。讓老年群體在醫療保健上的顧慮和心理壓力減輕,從而有足夠的能力進行消費。

2. 大力發展銀發產業。人口老齡化的趨勢是不可避免的,雖然我省的人口老齡化相比全國來看推遲一些,但是也必須重視其帶來的影響。我省應該隨著人口結構的變化,推動產業結構的變化,逐步發展相關的銀發產業。既可以豐富老年群體的生活,同時也可以減輕家庭中年輕人無法兼顧照顧老人和工作的問題,還可以引導老齡人口不再進行過度的儲蓄,從而達到刺激消費的目的。

3. 增加老年人口的再就業機會。隨著科學水平的提高,醫療技術和設施都有所提升,人均壽命也在不斷上升。鑒于這個原因,很多城鎮的老人退休后身體依然健康,他們依然想繼續工作為社會創造財富,并且減輕獨生子女的負擔。因此,政府可以考慮制定相應的政策來增加老年人口的再就業機會。緩解部分老齡人口無法創造社會價值的問題。

參考文獻:

[1]約翰?梅納德?凱恩斯.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M].商務印書館出版,2005.

第7篇:緩解老齡化的方法范文

1 政治部同和離職干部休養所衛生所 廣東省廣州市 510000

2 廣東省軍區白云山離職干部休養所衛生所 廣東省廣州市 510000

【摘 要】據《經濟日報》報道,截止到2014 年年底,我國60 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經達到2.12 億,超過人口總數的15.5%。人口快速老齡化已成為突出的社會問題。維護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是實現健康老齡化的重要保證。本文通過從多個方面綜合分析影響老年人生活質量的因素,從而給出相應的對策,提高社會對老年人生活質量的關注,實現健康老齡化。

關鍵詞 老年人;生活質量;老齡化

世界衛生組織(WHO)規定在發展中國家60 歲以上的人稱為老年人。據《經濟日報》報道,截止到2014 年年底,我國60 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老年人口已經達到2.12 億,超過人口總數的15.5%。 人口快速老齡化已成為突出的社會問題。我國老齡化問題不僅來得早,而且是人口老齡化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意味著我國人口年齡結構已經開始進入老年型。未來20 年,我國老年人口還將以年均3.3% 的速度遞增,到2020 年將達到2.4 億,占總人口的16% 左右,據國家老齡辦預測,到2053 年,我國老齡人口將達到峰值4.87 億,占總人口的比例將接近35%.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老齡化,既表現為老年人生命的延長,更是生活質量的提高[1]。維護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是實現健康老齡化的重要保證[2]。

在此嚴峻的形勢下,國內社會各界對老齡化問題的認識也逐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也得到政府部門、學術界以及各行各業的廣泛關注。

1 老齡化問題

1.1 生理原因

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加,生活適應性以及活動能力降低,健康狀況不佳導致生活質量下降。目前我國疾病譜已從傳染性疾病向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流行模式轉變,而且速度遠遠大于其他國家。老年人慢性病的不斷復發,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還加重了日常生活的負擔。

1.2 生活保障

經濟收入是影響老年人生活質量的主要原因。我國老年人晚年生活的經濟收入來源主要集中在三大支柱上,即:子女或親屬供養、老年人自己的經濟收入和離退休金。雖然這種構成在今后一段時期不會有很大的變動,但是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三個來源的比重可能會此消彼長[3]。

2 解決對策

2.1 從提高老年人收入水平和便利消費兩個方面保障老年人的經濟生活質量

穩定收入方面:有關部門應設定基本養老金水平的警戒線,調整最低養老金標準,穩步提高養老金水平。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普遍較低已是不爭事實,有必要加大力度重點改善,在每年調整養老金時要有較大力度的傾斜,切實改變他們的養老金現狀, 對極少數特困老年人(幾乎都沒有基本養老金),給予更多的關懷。

便利消費方面:積極發展老年服務業,向老人提供價廉質優、簡易方便的全方位生活消費渠道;改善老年人的消費結構,尤其要在文化、旅游等方面開拓適合老年人消費的新領域;開放更多便捷、優惠的老年人消費場所(甚至免費場所)和消費項目,如老人超市、老人食堂等。

2.2 關注老年人健康

一是全力關注老年人慢性病問題。通過降低治療老年慢性病藥物的費用、醫療部門為老年人治療慢性病提供各種方便和指導、通過各種渠道大力宣傳良好的生活方式,減少老年慢性病的發生率等等。二是強化老年人預防保健工作,增強老年人健康管理,可以有效改進老年人預防保健工作,從根本上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三是拓展老年“家庭”醫療保健。社區衛生服務在我國的醫療衛生體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大量的慢病可以在社區醫院、基層醫療機構解決。

2.3 優化老年人的居住環境、社會環境、生活環境和家庭環境

一是居住環境;二是社會環境;三是改善老年人生活的周邊環境;四是家庭環境。

2.4 充實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目前,老年人還存在“安度晚年、苦度光陰”的現象,精神寂寞仍是影響老年人生活質量的重要原因。一是要創造條件,積極努力組織老年人參加文體鍛煉等社區活動,緩解老年人的悲觀情緒,減輕老年人被社會邊緣化和排斥的感覺。建議建立社區老年人興趣愛好協會,以推動老年人廣泛參與社會活動。對因離退休產生老而無用的老年人,引導其擺正自己在家庭、社會中的地位。二是重視維護老年人的基本權益。老年人基本權益的維護,有賴于社會的共識,更基于老年事業相關部門的精心策劃,特別是在法律層面上的支持,所以為老年人服務的法律咨詢和法律維權應該更加普及。三是尊重和滿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加強對老年人心理障礙的疏導。積極倡導和組織老年人開展交友活動,減輕老年人孤獨、失落、恐慌、懼死等不良精神狀態。

3 小結

面對人口老齡化的問題,必須要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實現健康老齡化是當前老年人服務的戰略重點。總之,老年人是家庭和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理應得到應有的幫助和關心。進入21 世紀前期,大部分老年人在家庭關系和生活態度等方面吸收了很多新觀念,對高質量的老年生活有了更迫切的追求,因此營造良好的養老社會環境,實現社會的健康老齡化意義深遠。

參考文獻

[1] 劉純艷. 社區護理學[M]. 湖南: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1-20.

第8篇:緩解老齡化的方法范文

甘肅地處西北,農村人口數量占全省人口總數比例較大。而受教育程度低的普遍都是農村人口,所以就從生孩子的數量(孩次)和受教育程度上看一組數據(假定孩子的成活率為100%)。六普數據顯示,隨著育齡婦女受教育程度的升高,生育子女的絕對數量在逐漸減少,生育一孩所占比率是上升的,二孩和三孩所占比率是下降的。同時可以明顯看出在受教育程度較低的人群中,人們由于觀念、經濟情況等原因,生育意愿對于孩次大的情況比較多,這樣就會增加人口壓力。與此同時人均資源占有量就相應減少,從而會對教育規模、結構的布局等方面產生影響。生育水平和教育程度之間的關系主要表現在:首先,生育水平影響人均教育資源。家庭規模大、孩子多的話,由于經濟問題往往會有孩子輟學在家,直接影響受教育程度。其次,生育水平對于人口控制會影響教育規模。人口控制使學齡人口規模縮小,特別是小學學齡人口大幅減少,緩解了教育壓力。最后,生育水平影響教育結構和布局。由于農村人口出生減少和城鎮化進程加快,使農村地區學校大量撤銷、合并,教育資源向城鎮、城郊、新城區集中。總之,教育事業的發展,是控制人口數量過快增長的重要手段。研究表明,教育事業發展,使人口素質快速提高,甘肅省文盲半文盲率由1982年的32.42%降至2010年的8.69%。還對改善人們婚育觀念和生活方式,降低生育率,抑制人口過快增長起到了積極作用。

蘭州市人口生育水平與人口老齡化的關系分析

人口老齡化問題已經成為世界各國普遍面臨的社會問題。根據西方人口學理論,死亡率下降對人口老齡化的影響是雙向和分段的,死亡率初期的下降會導致人口年輕化,而后期下降則會促進老齡化。但是生育率的下降則會直接促使人口的老化。所以,生育率下降是人口老齡化的決定因素。表3為蘭州市各縣(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的健康狀況(“基本健康”的情況表中未呈現)。總體來看蘭州市老年人口所占的人口總數比例很小,而且健康情況良好,生活不能自理人口的比率很低,這可以看作老年人口的健康醫療問題并沒有給蘭州市的經濟發展施加太大的壓力。

除了健康問題,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還對傳統養老方式提出了新挑戰,老年人的主要生活來源情況也值得我們關注。表4為蘭州市各縣(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的主要生活來源情況。我們可以看到,在城市化相對較高的城關區、七里河區、安寧區、西固區、紅古區,老年人的經濟來源主要是離退休金和養老金,其次是家庭其他人員供養。我們要注意兩方面的問題。首先,離退休金和養老金在我國的財政支出里占很大一部分,并且我國的社會養老保障體制面臨著資金嚴重短缺、體制不健全等問題。老齡化人口的快速增長無疑會對此帶來嚴重壓力。其次,從家庭其他人員供養這個角度來說,家庭所擔負的為老年人提供傳統的照顧和滿足老年人需要的全面責任正在削弱,這表明傳統的家庭養老模式正面臨著挑戰。從表4可看出,在經濟壓力很大的今天,家庭其他人員除了自身的生存外,已經沒有多余的精力或者能力對老年人提供贍養的義務和責任。面對速度如此之快,規模如此之大的老齡化問題,我們面臨非常艱巨的挑戰,要時刻保持對生育水平和老齡化問題之間關系的警覺性,才能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蘭州市人口生育水平與人口流動的關系分析

80年代以前蘭州市以工業性的人口遷移活動奠定了城市發展的基本格局。80年代以后在改革開放的經濟發展背景下,蘭州市的人口遷移流動卻出現了新的特征。如果將以往的工業性移民活動當作帶有計劃性特色的政府指令,那么改革開放以來的人口遷移流動就清晰地顯示了自發的市場經濟型特征。人口遷移流動雖說能刺激城市經濟發展,但增加了城市負擔,直接擴大了城市人口集聚規模,并引發出一系列城市社會問題,為此,必須穩妥慎重地確定合理的人口遷移變動規模。

第9篇:緩解老齡化的方法范文

關于老齡化因素影響產業結構的傳導機制,可以從需求與供給兩個方面來進行分析。從這個角度來看,人口老齡化對產業結構的影響存在四個主要的潛在影響渠道:消費結構、勞動力市場、資本供給和全要素生產率。其機制可以用圖1表示。

(一)消費結構

不同年齡階段消費主體的需求結構、需求數量不盡相同,因而人口結構變化必然會通過消費主體的需求變化表現出來。當老齡化程度加深時,老齡人口相對增長,而青年人口相對減少,這時,面向嬰幼兒、青少年的產品和服務的市場需求會逐漸萎縮,而面對老年人口的則會增多。老齡人口往往不傾向于消費那些價格昂貴的“奢侈品”或時尚品,而是更多地偏好類似健康、養生和醫療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和服務。這意味著針對第一、二產業的物質性商品需求可能會相對減少,而針對老齡人口服務的“銀發產業”會成為產業結構變化的重要動力。

(二)勞動力市場

從勞動力市場的數量來看,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老齡人口比例的增加會減少經濟中適齡勞動力的供給數量,從而造成勞動力供給的相對短缺。而從勞動力的質量看,中老年人的身體機能逐漸衰退、學習能力下降,因而工作技能相對老化。老齡勞動力也不適應體力消耗大、節奏快的生產模式,特別是在勞動密集型的產業中,他們的工作效率會有所降低。為了適應這種適齡勞動人口年齡逐漸變大的特點,勞動支出中腦力勞動所占比重應超過體力勞動所占比重,這一特征意味著產業結構要由勞動密集型轉向資本、技術密集型。

(三)資本供給

根據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論,當人口進入老年時期后,消費相應地從花費現在的收入轉向消耗過去積累的財富。這種變化進一步影響國民收入中的資本積累。這個資本減少的變化量如果體現在各個產業之中,對資本投入更加敏感的產業必然受到較大的影響,而對資本投入較為不敏感的產業受到的影響則較小,結果就會對產業結構產生不同的影響。具體來說,資本供給的減少對資本集約型、技術集約型的產業發展產生的負面影響較大,而農業、食品業和紡織業等勞動集約型的產業,對資金依賴的較小,受到的影響較小。

(四)全要素生產率

關于老齡化社會下生產率的演變,有人認為資本-勞動比會下降,所以老齡化會阻礙生產率的增長。然而,目前并沒有充分的理論證明老齡化一定會對勞動生產率帶來負面的影響。生產率并非只取決于資本、勞動,還有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如果經濟體是一個進步的,并以“終身學習”為目標的社會,那么即使年長型勞動者的工作效率降低,但是他們在志愿服務、經驗提供、社交人脈拓展等其他方面也會對生產有著重要的貢獻,這種對產出的貢獻值并非單純的資本和勞動輸出,更像是對勞動力這種要素潛力的深層發掘。

二、實證過程與結果

(一)模型與指標選取

為了檢驗人口老齡化對產業結構的影響,本文構建如下計量基準模型:(1)其中,i、t分別代表地區和時間,n為三次產業;Ynit和Yni,t-1分別代表地區i在t和t-1時刻的各產業產值占GDP的百分比(Yf、Ys、Yt分別代表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Xit是一個K×1的向量,包含了一組其他控制變量。agingit代表人口老齡化程度,β2為我們關心的待估系數。Dit代表地區效應,uit為隨機誤差項。本文的研究目的旨在檢驗人口老齡化與產業結構之間的內在相關關系而非研究產業結構的決定因素,參照以往研究,本文控制了其他可能影響產業結構的變量,具體如下:人均經濟總量(AGDP):用于考察經濟增長水平,根據Chenery和Syrquin對產業結構的分析推導,產業結構演變模型中主要以人口和人均收入作為解釋變量,本文沿襲其對數結構,在模型中引入人均GDP(agdp)及其平方項(sqragdp)。物資資本(inv):用于衡量物資資本投資的比重,本文使用固定資產投資占GDP的比例作為變量。人力資本(edu):用于衡量人力資本投資的比重,本文采取教育經費法來衡量,教育經費指教育經費總投入,包括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社會團體和公民個人辦學經費、社會捐贈經費、學費和雜費、其他教育經費。經濟開放程度(tr):用于衡量在開放經濟條件下,本文使用各省進出口總額占GDP的比重作為變量。技術進步(nova):用于考察技術能力和研發創新,本文使用國內三種專利申請授權量來衡量。政府政策行為(gov):用于考察政府政策行為的影響,采用政府消費支出占GDP的比重來衡量。產業結構衡量指標:用于衡量產業結構的變化,目前關于這一指標的衡量,大多數研究者均選取三次產業產值占GDP的比重這一指標,如巴曙松和王群(2009)、盧萬青和袁申國(2009)、王文斌(2009)、黃先軍和曹家和(2011)等;也有部分研究者選用第二產業與第三產業的比重來衡量,如杜金岷和廖儉(2008)。考慮到前者能更好地體現三次產業結構,且三次產業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開放程度較大,本文采用三次產業的總產值與地區GDP的比值來作為變量,分別用Yf、Ys和Yt來表示。人口老齡化衡量指標:作為本文研究核心的解釋變量,共由兩組工具變量來衡量,大部分研究者是從人口結構或者人口紅利的角度出發,一般選取撫養比作為衡量指標,為了指標選取的廣泛合適性,本文以老齡人口(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以及老齡人口占勞動力的比重(即老年撫養比)作為變量來衡量人口老齡化程度,分別用age和odr表示。

(二)數據使用

按聯合國的統計標準,一個國家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總人口數的10%或者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以上,該國家即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根據我國2000年11月底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數據,60歲以上人口達1.3億人,占總人口10.2%,65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8811萬人,占總人口6.96%,即我國于2000年正式進入老齡化社會。因此本文選取從2000年開始到2012年全國31個省市(不包括港澳臺地區)的數據,數據來源為《中國統計年鑒》、《中國人口統計年鑒》、《1990年以來常用人口數據集》以及各地區歷年的統計年鑒。

(三)估計方法與結果

為了消除本模型中的非觀測性地區效應Dit的影響,對上式進行一階差分后,可得:(2)上式中,滯后的被解釋變量的一階差分項Ynit與誤差項的差分uit有著較強的相關性,從而模型中可能存在內生性的問題,用傳統的固定效應模型分析法可能會產生有偏估計。為保證實證結果的可靠性,如何處理解釋變量的內生性問題是非常值得重視的,而這正是本文采用GMM估計的動機。根據Arellano和Bond(1991)提出的一階差分廣義矩(DIFF-GMM)思路,將式(2)中的解釋變量的滯后階作為差分方程中相應變量的工具變量來獲得參數估計結果,但由于這種方法所采用的滯后階工具變量與方程中差分項內生變量之間的相關性較小,容易導致弱工具變量問題的出現。基于此,本文同時采用了Arellano和Bond(1995)以及Blundell和Bond(1998)的所提出的系統廣義矩估計(SYS-GMM)方法,通過增加新的有效工具變量來解決弱工具變量問題,其基本思想是將水平方程和差分方程作為一個方程系統進行GMM估計,并將內生變量的差分滯后項作為水平方程中內生變量的工具變量,從而保證了工具變量與內生變量相關,但不與隨機誤差項相關,是一個理想的工具變量。由于綜合利用了水平方程和差分方程的進行回歸,系統GMM比差分GMM估計法有更好的有限樣本性質,不僅可以提高估計的效率,也更能控制內生性。

三、實證結果分析

廣義矩估計量的一致性依賴于工具變量的有效性,系統GMM估計工具變量的有效性檢驗主要包含兩類(Arellano和Bond,1995;Blundell和Bond,1998),Hansen檢驗用于檢驗估計過程之中是否存在過度識別約束,原假設是模型中工具變量的選取是有效的;而殘差自相關檢驗則用于檢驗殘差項在差分回歸和差分、水平方程系統回歸中是否存在序列相關,原假設是不存在序列相關,殘差項可存在一階序列相關,但必須二階序列無關。從檢驗結果來看,表1與表2中Hansen和AR(2)檢驗值的伴隨概率均在0.05以上,說明應該拒絕原假設,也就是說本文所采用的工具變量是有效的。可以看到,以老齡人口占總人口比重(age)和老年撫養比(odr)作為工具變量的兩次回歸測量結果之間有著較強的正相關性,關于人口老齡化對三次產業結構的影響,二者均給出了相似的結論。我們發現,從2000年我國正式進入老齡化社會至今,人口老齡化對三次產業均有著顯著影響,人口老齡化變量與第一、第二產業產值比重均呈現負相關關系,且第一產業受到的影響比第二產業小;而人口老齡化與第三產業產值比重則呈現正相關性。另外,關于本文控制的其他解釋變量,研究發現人力資本(edu)、技術進步(nova)對三次產業產值比重影響較小,人均經濟總量(agdp)的提高對三次產業產值比重均有顯著的影響,且均呈現出正相關性。物資資本(inv)與第一、三產值比重呈現負相關性,而與第二產業有正相關關系;進出口總額比重(tr)和政府消費支出比重(gov)與第一、二產業產值比重呈現正相關性,而與第三產業產值比重有著正相關性。

四、結論及政策建議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第一页视频 | 在线国产一区二区 | 欧美日韩国产片 | 免费一级视频在线播放 | 成人全黄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一级毛片精品6 | 尹人在线视频 | ffyybb免费福利视频 | 欧美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黑人 | chinese多姿势videos | 亚洲日本在线看片 | 日本aaaa级毛片在线看 | 久久综合精品不卡一区二区 | 国产一级特黄全黄毛片 | 久久黄色网址 | 一级片成人 | 99久久99久久精品免费看子伦 | 色欧美在线 | 亚洲精品美女国产一区 | 久久精品成人欧美大片免费 | 免费a级毛片视频 | 美国毛片aa | 久久男人的天堂 |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高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 亚洲天堂网在线观看 | 手机在线观看一级午夜片 | 午夜宅男在线永久免费观看网 | 久久99热精品免费观看k影院 | 欧美亚洲国产成人综合在线 | 欧美一级特黄aaaaaa在线看首页 | 性成人动作片在线看 |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观看 | 欧美三级黄色 | 亚洲羞羞裸色私人影院 | 中文字幕福利 | 国产精品99久久免费观看 | 成人免费国产欧美日韩你懂的 | 日韩一级一片 | 国产97在线视频 | 三级成人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