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大學生管理條例范文

大學生管理條例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大學生管理條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大學生管理條例

第1篇:大學生管理條例范文

村官網權威歷年湖南省益陽大學生村官面試真題,更多歷年湖南省益陽大學生村官面試真題相關信息請訪問村官考試網。 三道大題分五小問,而且限定八分鐘.

1、口號不如行動,你怎么看待?請結合你自身的特點,談談怎么跟村民培養感情之類?

2、你最喜歡的一本書是什么?然后你到農村工作,你推薦村民看什么書?

3、村支書要你組織一場募捐活動,你怎么開展?

第2篇:大學生管理條例范文

【摘要】情緒對一個人的心理成長和發展有著極大的影響。對于在校大學生來講,管理情緒,調節情緒,駕馭情緒,做心境的主人,不僅是維護身心健康的需要,而且也是自我發展和人格成熟的條件。

【關鍵詞】 大學生;情緒; 管理; 調控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11)06-0439-01

大學生正處在人生觀和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其情緒是復雜多樣的,與個體的需要、認知和行為相聯系。同時,情緒具有自我保護、人際交往和信息傳遞等方面的功能,對大學生的學業、成長和身心健康都具有直接影響[1]。對于大學生而言,掌握情緒的特征、作用,學會情緒管理和調節,不僅是身心健康的重要內容,而且也是自我發展和人格成長的必要條件。

1 情緒對大學生的影響

1.1 對行為目標的影響:1979年,心理學家埃普斯頓在《人類情緒的生態學研究》文章中,介紹了他對大學生的自我觀念、情緒與行為變化之間關系的研究成果。他讓數百名大學生描述其自我觀念發生積極或消極的顯著變化時的生活經歷,用12點量表表示此事件前、中、后的情緒變化情況,并報告其相應行為、態度和目標方面的變化。結果表明:積極的情緒體驗與積極的行為變化總是有一致的關系[2]。埃普斯頓通過分析大學生被試的自我報告后認為,那些消極體驗之后,行為出現積極變化的大學生,在這種體驗出現前,其生活是幸福、快樂和充足的,后來發生的消極體驗導致他們對價值和長遠目標的重新評價,使其變得更加明智、更富于思想和現實感、更少輕浮和脆弱,結果,隨著時間的推移,消極的結果減少,積極的結果增大。可見無論何種情緒,都會對大學生的行為目標發生一定的影響。問題在于情緒發生時,要善于因勢利導,使之起到強化或促進積極的行為變化的作用。

1.2 對身心健康的影響: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從總的來說是緊張的。如果大學生不善于適應這種富有競爭性的環境,或對自己期望與要求過高,精神長期處于緊張狀態,容易導致各種身心疾病。據國外某醫學研究者對大學生的情緒特點進行跟蹤調查發現,多愁善感、情緒一直不佳、對人妄求或過于拘謹的人,其患病率比活潑開朗、舉止大方、情緒一直保持相對穩定的人要高出三倍[3]。

2 情緒的自我管理與調控

2.1 認識和把握自己的情緒

2.1.1 了解自己的個性特征:一個人的情緒特點,往往與其氣質和性格特征密切相關。因此,了解自己的氣質與個性,對于認識和把握自己的情緒特點有著重要的意義。例如我們可以看到每個人的情緒表現都是不盡相同的。有的人脾氣急,有的人則是慢性子,有的人風風火火,也有的人多愁善感。這些都與一個人的個性心理特征有直接的關系。

2.1.2 了解自己的情緒年齡:人的情緒表現與其情緒年齡相關。所謂情緒年齡是指一個人情緒發展水平的一種衡量標準[4]。心理學研究表明,不同年齡的人在其情緒的各方面具有不同的發展水平和特點。當一個人的情緒與其應有的情緒表現相符合,即具有相應的情緒年齡。反映人的情緒年齡水平有兩點:其一是情緒反應是否符合該年齡段的認知邏輯水平。其二是表現和調節情緒的方式。例如,一些獨生子女大學生由于父母長期地過度照顧,情緒的自我控制能力滯后于他們的實際年齡。

2.1.3 分析把握自身成長經歷及早期經驗:人的情緒特點往往與他們的成長經歷和早期經驗有關。心理學研究表明,在人的嬰兒期乃至幼年期,失去家庭的關愛和父母照顧,會給個體帶來情緒上的傷害,并在以后的成長中產生不良的影響。一般而言,幼年時期或在以后的成長經歷中,有比較平和、樂觀的生活環境和經歷的學生要比經歷過挫折、創傷的學生在情緒上更趨于穩定和積極。

2.2 善于控制情緒

2.2.1 克服沖動:延遲滿足:能正確地識別自己的情緒(知道自己是在什么情緒狀態下作出的決定和選擇);正確地說出自己的感受(通過傾訴減少沖動情緒)。

2.2.2 克服怒氣:認清怒意:學會換位思考;給別人找一個理由;從一數到十;以不攻擊對方的方式將不滿表達出來;傾聽;寬容。

2.3 學會排解負面情緒:精神分析理論認為,個體的消極情緒必須得到有效地宣泄才能保持心理的平衡。如果抑郁的情緒得不到發泄的機會,隨著挫折的增多,消極情緒就會不斷積累,最終超過人們的心理承受能力而導致心理失衡。因此,精神宣泄療法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自我心理調適的方法。這種方法就是人為創造出一種情境,表達、發泄自己被壓抑的情感,通過宣泄達到心理平衡。精神宣泄的途徑很多,比如,大哭一場、向人傾訴、拿替代品出氣、寫日記等。

2.4 學會自我平衡情緒

2.4.1 不要期望值過高,過分苛求自己:在現實生活中,不少人的挫折感均來源于對自己的期望值過高,苛求自己。因此,我們要學會以平和的心態待人處事,學會給自己留下一定的空間,把目標鎖定在能力所及的范圍之內。同時,對任何人、任何事都不必期望值過高,這樣,當事物發展沒有朝著你預期的方向進展時,你就不會產生強烈的挫敗感。

2.4.2 學會妥協和放棄:人的一生會有許多愿望和追求,但由于主客觀條件的限制,不可能一一實現。這就需要我們學會放棄和妥協。否則,就會被這些欲望和目標所累,而失去了人生的灑脫和生活的樂趣。

2.4.3 學會自我安慰:自我安慰也稱合理化,指個體遭受挫折后,為了維護自尊,減少焦慮,就找出種種理由為自己辯解,增加自己行為的合理性和可接受性,以起到減輕心理壓力、獲得自我安慰的作用。自我安慰又有兩種具體表現形式:酸葡萄式和甜檸檬式。酸葡萄式即“酸葡萄”一詞源自寓言《狐貍與葡萄》的故事。狐貍因得不到自己想吃的葡萄,就說葡萄是酸的,根本沒法吃。用這個寓言比喻,人們對于自己想要但又得不到的東西,就故意說它不好,從而弱化其意義和價值,以起到平衡心態的作用。甜檸檬式即甜檸檬式的自我安慰是指人們對于自己的某種行為明知不妥,但又不愿意承認,只好找出各種理由來增加行為的合理性,以獲得自我安慰,減輕心理壓力。

3 討論

通過上述筆者認為,情緒對大學生的學習、身心健康都有著顯著的影響。通過培養大學生情緒的自我管理與調控,使當代大學生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中成為合格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方平,自助與成長,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0;

[2] 侯桂芳,新世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論,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7;

第3篇:大學生管理條例范文

【關鍵詞】旅游管理;就業意向;調查思考

一、調查測試對象與研究方式

調查測試對象為四川理工學院旅游管理專業2008級學生,共對130人進行測試調查,回收有效樣本127份。

調查方式是通過學生采用職業決策平衡單的方式對自身三個以上職業發展方案進行選擇,對其進行價值量化打分,根據各項職業的最終量化分數作出職業決策確定工作崗位。然后根據統計數據進行分析。最后,針對大學生對工作崗位的選擇所呈現出的特征,為大學生進行正確的職業決策提出建議。

二、旅游管理專業大學生就業意向調查結果分析

從調查數據統計分析可以看出,當前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主要選擇體現以下特征:

1、國家機關、事業單位成首選

經調查顯示,教師崗位占21%,公務員13%,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為大學生的首選.由此反映當前經濟形勢下,越來越多學生找工作求穩的心態,對于21%的學生想要當教師,這個比例有些偏高,據了解主要原因為:教師的職業穩定、社會地位高,教師公招考試競爭激烈程度比公務員考試小。另外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女生占多數也是選擇教師比例高的原因之一,一份穩定的職業更符合女生的心理預期。有13%的同學選擇公務員這一職業,無疑體現了“學而優則仕”的傳統思想,他們向往“當國家干部、端鐵飯碗”。工作舒適、穩定、待遇不錯,有政治發展前途。從學生的意向選擇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對工作穩定性的要求極高,反映了在大學生群體中,職業價值取向存在一定的偏差,開拓創新意識有待進一步提高。

2、注重專業崗位

從調查的數據可以看出,有20%的學生選擇從一名普通的酒店職員做起,還有12%的學生希望從事旅行社的相關工作,其中導游占多數。酒店、旅行社都是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專業對口的工作崗位。這說明較大部分同學希望畢業后能在與本專業相關的部門找到就業機會,愿意在本專業上有所發展,將大學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服務社會。

3、自主創業增多

有15%的學生要自主創業,說明大學生自主意識越來越強,愿意自立、自強,希望通過自主創業來實現個人價值,在商海搏擊中鍛煉提高自己,期望將來可以大干一番自己的事業。

表明一些學生的開拓創新意識逐漸增強,這也正符合我國經濟發展的大趨勢和社會大環境的需要。

4、工作崗位多樣化

經調查,在其他類中有考慮從事記者、會計、婚慶、銷售、室內設計等等職業,多樣化的選擇體現了學生在選擇崗位時從實際出發,不再著重強調專業對口,頭腦較為靈活。

5、考研人數較少

只有8%的學生考慮考研,比例較低。其中,大部分都是因為為了興趣或想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考研目標明確,態度正確。旅游管理專業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專業,因此大部分學生選擇畢業之后直接就業。

三、調查研究的對策

針對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對工作崗位選擇的情況,為了讓學生選擇更為合適的工作崗位,正確的進行職業決策,提出以下建議:

1、調整好就業心態,改變就業觀念

目前大學生對職業選擇有著一些不合理的觀念,受到目前社會經濟形勢的影響導致學生在擇業過程中出現了一些消極傾向,如求穩心態、崇拜權力、功利心理,哪個職業熱門,哪個職業環境優,就選擇哪個,以至于在擇業中出現了“教師熱”、“公務員熱”、“外企公司熱”等非理性選擇,作為大學生應樹立正確的擇業觀。要加強自身思想教育,正確認識自我,克服盲目的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利己主義等不良意識傾向,培養崇高的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高度的社會責任感,積極進取、勇于創新的精神。面對現實,主動認真分析形勢,結合自身情況,作出符合實際的就業選擇。

調查顯示大學生選擇職業時考慮的主要因素有:興趣愛好、個人的能力、職業未來的發展空間、勞動報酬等等。各人情況不同,考慮的重點也各不相同。但大學生必須明白求職是職業者和用人單位的雙向選擇。在擇業過程中不能過分強調個人的職業理想和利益,而要努力把自己的職業理想與單位需要結合起來,主動地服從單位需要,把個人理想自覺地統一到國家和社會的需要中去。應主動響應國家號召,樹立“到祖國需要我的地方去的”就業觀念,在為國家建設做貢獻同時,謀求自身發展,充分發揮自身的聰明才智,做到人盡其才。

第4篇:大學生管理條例范文

一大學生就業實戰能力現狀

現在對于大學教育有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是“學術性的精英主義”一種是“市場化的實用主義”。很多學者對市場化后的應用型本科教育提出了相應觀點。

趙海峰(2012)認為,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的培養應該讓大學生既掌握相當的理論知識,又具有較強創新創業能力。

宋克慧等(2012)指出,應用型人才重在培養其應用專業知識到實際生產,特別是將高新科技知識轉化為生產力,為社會創造直接利益的能力。

另外,在實踐中,大學寬松的學習環境,造成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較差,其專業知識與就業信息較多從非正規渠道得到,對專業的就業情況了解不深入。由于經管專業課程安排較少,教學課程安排缺乏培養實踐能力的過程,大學生對專業知識學習較盲目。部分大學生利用上課時間做兼職,形成本末倒置,導致學業荒廢。其就業主要渠道向考研、考公務員集中。其他的大學生以考證做為畢業準備的主要方式。

二研究對象與訪求方法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于2013年1-2月份,通過走訪、電話及電子郵件等方式對河北、遼寧、甘肅、黑龍江省等九所大學的本科生進行調查。調查涉及到11個學科門類。調查采用分層級、分專業的方法,每個學校隨機抽取30名大學生作為調查對象。對大學生生活、學習現狀,將來就業的準備情況,以及對學校、老師的反應情況進行了調查。實際發放問卷270份,收回231份,回收率85.2%,有效問卷219份,有效問卷率為81.5%。本研究對所獲取的數據,采用EXECL進行分析處理,采用的百分比均為有效百分比。

三調研情況分析

1調研情況

根據問卷顯示,77.27%的大學生有明確職業規劃,但具體職位不確定。22.73%的大學生沒有任何打算。說明大部分大學生有未來職業規劃但不清晰。60%的大學生對就業有信心,32%的大學生對就業沒有信心,8%的大學生對自己就業比較盲目。

對專業知識的掌握。9.09%大學生認為對專業知識掌握得好,59.09%的大學生認為對專業知識掌握一般,31.82%認為對專業知識掌握較差。理由是不喜歡自己的專業、所學知識不實用、不喜歡任課老師的授課方式。

從關注就業角度,72.73%的大學生對招聘信息不甚了解,大多通過同學、朋友、做兼職了解一些;22.27%大學生對招聘信息有一定了解,5%的大學生對市場上的招聘信息了解較多,對各種招聘會信息掌握十分清楚。

課堂教學時間利用,60%的大學生會認真聽課,但只聽自己喜歡的課,40%的大學生認為所講課程沒有實用性。說明目前課程的教學內容和實際鏈接不緊密,無法激起大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對課程考核形式的看法。78%的大學生認為大學課程考試含金量不足,走形式現象嚴重,且反感考試抄襲、老師考前劃范圍。說明大部分大學生對考核方式并不滿意,認為應該改革目前本科課程考試制度。

業余時間利用,94%的大學生做過兼職,50%左右的大學生會看與專業相關書籍、去圖書館學習,32%的大學生會選擇上網玩游戲、看小說。13.64%的大學生會去做兼職,5%的大學生沒有目標和規劃、沒做過兼職,對大學生活很盲目。說明大部分大學生具備自主學習和培養能力的意識,且對社會有一定了解。

未來職業選擇,60%的大學生希望找到有未來發展前景的職業,短期內不注重薪水和工作環境;18.18%的大學生會重視薪水和工作環境;近10%的大學生認為只要能學到知識,自我能力能夠得到提升即可。有少數大學生喜歡穩定、自由和自己喜歡的職業。說明大部分大學生在選擇職業時著眼于長期職業發展。

對專業老師要求。36.36%的大學生認可專業老師,60%的大學生認為專業老師一般,同時27.27%的大學生希望自己的任課老師上課有激情,幽默風趣;36.36%的大學生希望自己的老師經驗豐富、講授的知識實用性更強,有思想,對問題見解獨到;13.64%的大學生希望能和老師溝通。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對專業教師并不滿意。

對專業實習的要求。45.45%的大學生認為專業實習只是走形式,學不到實質內容。說明我們的實習在內容上有待改進。

2調研結論

大學生對就業市場的招聘信息不了解和對自身的認識不夠,不了解自己的真正興趣所在,就不能在大學里為自己確定明確的奮斗目標,

在課堂上由于大學生對專業的認識不夠和老師所講知識與實際聯系太少,課堂氛圍比較枯燥、老師自身的實踐經驗太少、期末考試劃范圍、大學生抄襲,考試質量含金量不高,很容易及格等原因導致大部分大學生對專業知識掌握不牢。

超過半數的大學生對就業有信心,超過三分之二的大學生參加過大學生社團組織,絕大多數的大學生做過兼職,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社會經驗,提高了就業能力,對未來充滿信心,并且在未就業之前就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社會經驗。

大學教師質量的下降也是導致現在大學教育質量下降的重要因素。現在大學里面的教師大多是自己培養出來的大學生,教師自身沒有社會實踐經驗,專業知識掌握不夠深入,只具有較高的學歷文憑,不能很好地把專業知識傳授給大學生。

現在普通本科院校大學生專業實習、期末考試過于形式化,不能對大學生自身能力的提高起有效的作用。

四提高大學生就業實踐能力的措施

1努力培養大學生的目標意識

(1)在大學生剛入學的時候,為每位大學生進行一次性格測試,為大學生將來的就業方向做一個大致的指引。(2)在新大學生入學渡過適應期之后,可以由老師帶領大學生到不同的企業實習參觀,使大學生更早地了解企業。以便盡早發現自己的興趣愛好,確立職業方向。有了目標才能調動大學生學習的主動性。(3)在大學當中樹立典型模范標兵大學生,包括畢業后的優秀大學生,積極在大學生當中宣傳。

2加強專業方向的引導

(1)建議在大學課程中繼續增加提升“情商”課程,培養大學生的溝通能力和處理事務的能力;校院選修課中增加人文方面的課程,努力塑造大學生的優秀品格。(2)改變傳統的考試模式、制度。對理論性強、學生學習主動性差的課程,可在開課前先考試,促使大學生認真預習。(3)針對大學生理論課時過多的情況,增加實踐課程安排,例如增加“提供ERP”等實踐類的課程,讓學生扮演和輪換角色進行體驗式教學。(4)為教師和大學生創造科研條件,開展研究性學習。

3提升師資隊伍的綜合實力

(1)從源頭嚴把篩選老師的質量關。在教學過程中加大教學質量的執行和監管力度,防止個別老師僅以完成教學學時任務為目的。(2)部分青年老師工作經驗缺乏,可通過學校平系企業,教師定期到企業參加工作;聘請企業的高管和教師進行定期交流,介紹近期大學生人才市場情況及企業招聘對人才需求情況,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需要具備哪些專業知識等。

4加強學校教學管理

(1)學校做好引導工作,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2)學校應該鼓勵教師根據課程的特點,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3)教師應該在教學中增加時政新聞、社會熱點的內容,課堂上鼓勵大學生發言,并建立相應的獎懲制度,調動大學生的積極性。(4)取消大學的學制限制。在大學期間可以自主申請休學,參加社會實踐,參加實踐時間不限,完成后可以再回到學校繼續完成學業。(5)成立大學聯盟,建立學分互認制度。加強高校間開放合作,推進教師互聘、大學生互換、課程互選、學分互認。

5拓寬用人渠道

高校可以加大與用人單位的合作,建立培養―就業聯盟,根據自身需求和市場變化來共同制定大學生培養計劃,為用人單位量身打造人才。在培養過程中應該把“校內評價+校外評價”相結合;對于學校的綜合評價是“教育管理部門+大學生+用人單位”的三方面,教育部可以在原有的評價標準基礎上通過電話采訪或者實地抽樣等方式收集大學生和用人單位的意見,結合三方面意見做出合理評價。

參考文獻

[1]馬海波.大學生能力培養與擇業方向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09.22:167.

[2]毛慧芳,林夏珍.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新人才培養路徑研究[J].教書育人,2011(9):29-31.

[3]趙海峰.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商科人才培養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2012(4):88-89.

第5篇:大學生管理條例范文

在多年的教學中,筆者發現有相當一部分學生解答的物理題存在諸如答題不專業、不用學科語言作答、思維紊亂、文字敘述缺失或前后缺乏邏輯性、物理量物理單位字母使用不規范等問題,這使得在平時的演練和考試中明明最終結果已計算出來,但因以上原因出現了不應該有的失誤而丟掉分數。上述學生中這些問題如果能得到很好的解決,不僅可以提高分數,還可以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和科學態度,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也有利于其他知識的學習。

二、調查對象、時間和方法

調查對象:本校級學生。調查時間:2013年10月。調查方法:問卷式調查。

三、調查內容和分析

我校八、九年級共發放問卷240份,回收236份。在各年級班主任的協作下,我的問卷回收率和學生作答情況都令人滿意。其中八年級發放120份,收回119份;九年級發放120份,收回117份。針對問卷具體情況作了以下分析:

1.數字、字母和一些符號的正確書寫,對于學生解題意圖的正確表達和良好書寫習慣的培養非常重要。為此,問卷的第1題是請學生寫出0到9共十個阿拉伯數字,第2題是請學生把提供的一些物理公式和答題時常用的字母和符號書寫一遍。調查的結果是:第1題八年級70%的學生能夠完全正確書寫,有18%的學生書寫中有一個不規范,有12%的學生有一個以上不規范;九年級80%的學生能夠完全正確書寫,12%的學生書寫中有一個不規范,8%的學生有一個以上不規范。第2題八年級學生60%能夠正確書寫,有10%的學生書寫中一個不規范,16%的學生有兩個書寫不規范,14%的學生有兩個以上書寫不規范甚至錯誤。第1題主要是3和5寫得不便區分以及數字上下看起來不協調,第2題主要是字母、符號書寫隨意性很大難以辨認,比如B和13、I和2、C和0、P和ρ以及℃沒有小圈等等。按說阿拉伯數字的書寫在小學就應該過關,字母和一些符號的書寫初一也應該掌握,但相當一部分學生在以上方面書寫的問題依然存在。根據我的觀察和分析,導致以上情況主要是這些學生書寫時常常注意力不集中;另一方面過多的作業使學生對書寫產生了疲倦,根本就是為完成作業而完成作業,也不在乎什么質量了;再者就是不正確的坐姿引起的。久而久之,多方面的因素導致了上述情況的產生。

2.作圖、答題的書寫是回答物理問題的主要內容,反映了學生回答物理問題的規范性、嚴謹性,體現了學生表達解題的思路、想法,是學生學習習慣和風格的表現,也是學生能夠在這些方面不失分的重要保障。所以問卷的第3題第一小題設置了一道畫反射光線、標反射角度數的作圖題;第二小題設置了一道填空題,讓學生填15℃空氣中的聲速和一個關于聲速的簡單計算填空;第三小題設置了一道簡單的計算作圖題。從回答的情況來看,第一小題八年級正確率為75%,其中有10%的人沒有標明光的方向,有15%的學生既沒標光的方向也沒使用尺子作圖;九年級正確率為72%,其中有12%的學生沒標明光的方向,有14%的學生既沒標光的方向也沒用尺子作圖。第二小題級正確率為80%,其中13%沒有標明單位,7%算錯了。第三小題八年級不回答(沒學),九年級正確書寫回答并作圖的占75%,有5%的學生書寫時沒帶單位,10%的學生公式寫錯、作圖畫錯,10%。學生作圖沒有使用尺子。即使級正確率達到76%,也只是為了調查而設置的簡單題,對于難題這個數值還會下降。沒有正確作答的原因主要是沒有養成良好的物理素養,沒有端正的學習態度,另一方面是對知識的不理解和遺忘造成的。

3.問卷的最后是為了調查學生平時做題的真實情況,所以設置了四個選擇題。從統計結果看,嚴格按要求做的學生所占比例并不高,大部分學生選擇的是“有時會”、“偶爾會”等等,反映了多數學生自律性差,他們的“有時會”、“偶爾會”可能也是教師強迫下才“有時”、“偶爾”一次,一旦教師不再提及,自己就又恢復原樣。

四、對策及建議

1.讓學生端正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要求每個學生有刻度尺和鉛筆,做題時要求精力集中,需要用工具作圖的題一定要堅持用工具作圖,不要怕麻煩。

2.堅持正確的坐姿,防止寫作疲勞,有利于書寫的工整和規范。

3.物理答題的規范性學生要從以下幾方面把握:

(1)審題規范。審題是解題者對題目信息的發現、辨認、轉譯的過程,它是主體的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知覺活動,并有思維的積極參與,要求是細致、準確、全面、深刻。審題過程可分為明確研究對象、分析物理狀態和過程(建立物理圖景)、明確條件和目標、挖掘題目的隱含條件、確定解題思路和方法等步驟。

(2)語言敘述和表達式規范。對于初中生來說主要要求是:第一,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第二,字母、符號書寫要規范;第三,計算時要寫出公式和重要的步驟。

第6篇:大學生管理條例范文

[關鍵詞] 超聲檢查;月經失調;相關因素

[中圖分類號] R711.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1)34-158-03

Ultrasonographic Features in 445 Cases of Menstrual Disorders in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and Related Factors

LUO Yun1 WANG Heping2

1.Hospital of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China;2.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ultrasonographic features of menstrual disorders and related factor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445 cases of menstrual disorders and ultrasonographic manifestations was made, and the factors including course of disease, grade,psychological factors were also comparatively analyzed. Results As the grade increased,the incidence of menstrual disorders and abnormal sonographic gradually increased. Ultrasonographic features and abnormal sonographic rates we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with the duration of disease,varied grade,and mentation. Conclusion The occurrence of menstrual disorders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are closely related,in addition,abnormal changes in ovary and uterus were also accompanied for some patients.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including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treatment measures.

[Key words] Ultrasonography;Menstrual disorder;Related factors

月經失調是女性青年常見的一種疾病,在我校女大學生中有較高的發病率。國內對月經失調的發生與心理因素有密切關系的研究報道尚多亦得到相當重視。筆者本次研究旨在通過觀察患者的子宮附件,從超聲聲像的角度探討女大學生月經失調發生的相關因素,為學校采取針對性心理干預和臨床及時診治提供理論依據。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445例為2004年5月~2009年12月因月經周期紊亂、痛經、繼發性閉經、月經量多或量少等癥狀來我院就診,并進行超聲檢查子宮附件。年齡18~28歲,在超聲檢查時詢問患者心理健康狀況、就診情況及治療經過、發病前后心理狀態。

1.2 儀器和方法

采用LOGIQTM-α200和ALKA SSD-900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3.5~5.0MHz。方法:將患者分為三種方式進行超聲觀察:(1)按年級不同分組比較;(2)根據月經失調的病程長短分組觀察;(3)心理健康狀況與超聲比較。子宮附件探查常規充盈膀胱,標準為以能顯示子宮底部時為宜,患者仰臥位,探頭經腹壁進行多方向掃查,仔細觀察子宮及卵巢大小、病灶發生部位、數目、大小、形態、內部回聲、附件區有無包塊等情況。

1.3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 13.0統計軟件,采用卡方檢驗來判斷病程長短及不同心理因素是否對超聲圖像類型有顯著影響,用非參數檢驗中的二項分布檢驗來判斷各種誘因對超聲圖像異常類型的影響。若P<0.05則表明病程和誘因對超聲圖像異常率有顯著影響。

2 結果

2.1 不同年級月經失調發病率的超聲觀察分析

大三、大四及研究生發病情況分別為215例(48.3%)和187例(42.0%),在人數上明顯高于大一、大二學生的43例(9.7%),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月經失調發生率有隨著年級增高而增加的趨勢;此外超聲聲像圖異常情況也是高年級學生相對比低年級較多一些。見表1。

2.2 超聲聲像異常與月經失調病程之間比較分析

445例月經失調患者中,病程≤2個月或發病次數少(平均每年1~2次)與病程≥3個月或經常反復發生月經失調患者超聲結果進行比較分析顯示:(1)病程長短的不同顯著影響聲像圖或異常率不同(卡方Fisher's精確單尾檢驗P=4.5×10-17,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即病程短的聲像圖異常率顯著高于病程長的;445例中超聲聲像圖異常103例(23%);病程≤2個月共63例(14%);病程≥3個月40例(9%)。(2)病程≤2個月超聲聲像功能性異常57例(12%)、器質性異常6例(0.1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二項分布的精確兩尾檢驗P=1.64×10-11,P<0.05),即病程≤2個月超聲聲像上功能性異常顯著高于器質性異常。(3)病程≥3個月超聲聲像上器質性異常36例(8%)、功能性異常4例(0.0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二項分布的精確兩尾檢驗P=1.86×10-7,P<0.05),即病程≥3個月在超聲聲像上器質性異常顯著高于功能性異常。超聲聲像功能性異常情況多為卵巢囊腫、陶氏腔積液;超聲聲像器質性異常多為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卵巢體積偏小、多囊卵巢綜合征、附件實質性包塊等。見表2。

2.3 超聲聲像異常與心理狀況相關性

如表3所示,在心理健康狀況方面通過調查發現,精神緊張及壓力大、長期焦慮、抑郁引起月經失調超聲聲像異常改變顯著不同,差異有統計學意義,Fisher's精確單尾檢驗(P=1.07×10-13,P<0.05)。(1)在超聲聲像功能性異常的月經失調患者中有緊張壓力情緒57例、器質性異常患者中有緊張壓力情緒10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二項分布的精確兩尾檢驗P=4.04×10-9,P<0.05),即說明超聲上功能性異常的患者發病前緊張壓力情緒明顯高。(2)在超聲聲像器質性異常的月經失調患者中有抑郁焦慮情緒32例、功能性異常患者有抑郁及焦慮情緒4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二項分布的精確兩尾檢驗P=1.94×10-6,P<0.05),即超聲聲像器質性異常患者抑郁焦慮情緒高,發病前后有長期憂郁焦慮情緒困擾明顯較多。見表3。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3 討論

在新的醫學模式影響下,人們逐漸重視心理因素對疾病的影響,國內許多研究表明女性月經失調與心理因素關系密切。月經周期規律正常是判斷女性內分泌系統功能是否正常的重要標志之一。正常月經是由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神經內分泌調節及靶器官子宮內膜對性激素的周期性反應,其中的任何一個環節發生障礙都導致月經失調[1]。

本研究發現,隨著年級的增高月經失調發生及超聲聲像圖異常改變也有逐漸上升的趨勢,本文中高年級發病率顯著高于低年級。本結果與山西醫科大學盧萍[2]報道的月經失調發生率有隨年齡增長而增高的趨勢觀點相似。大三、大四及研究生這個時期的女大學生面臨方方面面的問題要比低年級多得多,除了來自學業的重壓外還要考慮個人婚姻問題、考研出國留學的問題以及在擇業路上面臨種種抉擇等,這一系列的問題長期困擾著患者,可以通過大腦皮質的神經介質干擾下丘腦-垂體-卵巢軸進而影響卵巢的分泌功能。已知婦女性腺活動與大腦功能密切相關,雌激素水平異常是婦科多種疾病的發病環節[3]。由于一系列刺激而導致兒茶酚胺、腎上腺皮質激素升高,致使性腺激素水平降低,排卵障礙,致月經紊亂[4]。

月經失調病程長短在超聲聲像異常上有所不同。在月經失調患者中,病程≤2個月超聲聲像上功能性異常顯著高于器質性異常。57例功能性異常聲像圖中以卵巢囊腫較多見,觀察囊腫聲像圖表現為:卵巢內可見圓形無回聲區,邊緣清晰光滑,常突出于卵巢表面,內徑多為2~3cm,一般5cm以內,而且經觀察或治療后,囊腫在隨診復查中發現無回聲區明顯縮小或消失。筆者認為這樣的囊腫為濾泡囊腫或黃體囊腫,二者均是功能性卵巢囊腫。囊腫的出現可能由于上述心理因素導致性腺激素水平降低,如濾泡囊腫可引起卵泡不成熟或成熟后不排卵,卵泡未破裂或閉鎖,卵泡液潴留而形成囊腫[5];如黃體囊腫持續分泌孕激素,常使月經周期延遲[6]。

通過觀察發現病程≤2個月超聲聲像改變多為功能性的(如卵巢濾泡囊腫、黃體囊腫),而且發病前心理狀況多有緊張壓力大的誘因;如考試寫論文、精神過度緊張等,這些因素都通過大腦皮層的神經介質干擾下丘腦-垂體-卵巢的相互調節和制約的機制,以致失去其正常的有規律的周期性變化,突出表現在卵巢功能失調,性激素分泌的量失常,影響靶器官子宮內膜,從而使月經紊亂、經期長短不定、經量多少不等[7],說明緊張壓力對月經周期有著負面影響,但短時間緊張壓力引起的月經失調從聲像上觀察異常改變多為功能性的,一旦緊張壓力情況改善,患者內分泌系統功能調節恢復正常,卵巢囊腫明顯縮小或消失。而病程≥3個月超聲聲像器質性異常率36例,功能性異常4例,病程≥3個月在超聲聲像上器質性異常顯著高于功能性異常。36例器質性聲像圖中多為子宮卵巢發育不良、多囊卵巢綜合征、附件實質性包塊以及子宮腺肌癥等,并且這類月經失調患者心理健康狀況多表現為焦慮抑郁。

通過調查發現精神緊張壓力大及長期焦慮抑郁引起月經失調超聲聲像異常改變顯著不同,在功能性異常的月經失調中緊張壓力情緒57例、器質性異常中有緊張壓力情緒10例,說明超聲上功能性異常的患者發病前緊張壓力情緒明顯高;而在超聲聲像器質性異常的月經原因可能是由于長期反復發生月經失調,患者很容易陷入抑郁和焦慮的狀態,長期憂慮抑郁又可通過下丘腦-神經途徑和下丘腦-垂體途徑[8]再度引起月經失調。國內學者通過研究表明,焦慮時可抑制睪酮、雌激素分泌,刺激催乳素分泌[9],導致患者的內分泌系統紊亂而引起月經失調反復發生。由于病情反復發生又可使患者產生多種心理反應,從而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李心天[10]醫學心理學中指出:持續一定時間的某種情緒會損害身體健康。長期焦慮和抑郁還可激活神經內分泌系統,使血漿皮質醇、血管緊張素Ⅱ等物質增多,使機體產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變,也可導致月經周期異常。如果過多的心理壓力得不到及時疏導、釋放,則易導致過多的負性情緒,嚴重者產生心身癥狀,甚至心身疾病[11]。因此對于病程長或反復發生月經失調的患者除了采取心理干預的同時還要認真觀察子宮附件以排除器質性病變,一旦發現器質性病變應建議患者到專科醫院進一步檢查,及時早期確診治療。

本文觀察研究發現我校女大學生月經失調發病與心理因素有著密切的關系,而且在疾病發生與轉歸中起著重要作用。因此為了改善病人心理狀況,促進疾病的康復,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對患者應采取包括心理治療在內的綜合治療措施。

[參考文獻]

[1] 鄭蓉. 女大學生月經及經前期緊張綜合征920名心理分析[J]. 中國臨床康復,2006,10(2):36-48.

[2] 盧萍,李建平,薛云珍,等. 情緒反應、個性特征與月經失調的關系[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5,19(3):156-158.

[3] 程湘,徐輝,艾國平,等. 慢性情緒應激對大鼠卵巢功能影響的初步觀察[J]. 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07,9(14):1368-1370.

[4] 張先艷,賈登紅. 女大學生心理健康與月經失調的關系[J]. 中國婦幼保健,2005,20(4):504.

[5] 王純正,徐智章.超聲診斷學[M]. 第2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399-400.

[6] 李煒. 女大學生月經失調的因素分析[J]. 中國婦幼保健,2008,23(22):3078.

[7] 王淑貞. 實用婦科學[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0:705-706,763-772.

[8] 戴曉陽. 護理心理學[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47-51.

[9] 葉文. 女性經期生理心理狀況與調適[J]. 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02, 24(6):69.

[10] 李心天. 醫學心理學[M]. 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1998:143-160.

[11] 李偉,陶沙. 大學生的壓力感與抑郁、焦慮的關系:社會支持的作用[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3,11(2):108.

第7篇:大學生管理條例范文

【摘要】 目的 探討月經失調在貴州省女大學生中的發生情況及其與心理應激、個性特征之間的關系。方法 本研究采用分層整群抽樣的調查法和心理測量法,對月經失調1 000名大學生和非月經失調1 000名大學生進行了“月經健康問卷、生活事件量表(LES)、艾森克個性問卷(EPQ)”調查研究。結果 女大學生月經失調與負性生活事件密切相關;艾森克個性問卷調查中月經失調組的P、N值明顯高于月經正常組,E分值低于月經正常組(P<0.05)。提示月經失調學生有情緒不穩定、焦慮、緊張、易怒、不關心人、攻擊性強、偏內向等心理特點。結論 心理應激事件、個性特征的心理社會因素對貴州省女大學生月經失調的發病有著重要的影響。

【關鍵詞】 月經失調;心理應激;個性

月經失調是一類婦科常見病 ,隨著心身醫學的發展,人們認識到:月經失調的發生機制已難以用純病理學說闡明,心理社會因素在其發生與轉歸中起重要作用。許多調查研究表明:月經失調的高發群體是女大學生。女大學生是一特殊群體,她們處于向成年階段轉型的過渡時期,從心理學角度看,這一群體在人格和體格上正逐步向成年人過渡,并面臨著諸多壓力,這些壓力很大程度地影響她們的心理健康,進一步導致神經內分泌生殖系統紊亂而引起月經失調。關于環境因素、情緒變化等對女大學生

月經失調的影響國內報道較多,如馬麗華等已有相關論述[1],但目前關于心理應激、性格特征對月經的影響及研究國內報道尚少。本文將結合生活事件心理應激的各個環節以及性格特征來研究影響女大學生月經的相關因素,并為月經失調病因研究提供心理社會因素方面的佐證,為其治療提供幫助。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以貴州省各高校的女生為調查對象,專業不限,年齡在18~25歲。調查對象均為自愿參加活動、通過面談排除人格障礙,婦科盆腔炎癥、婦科腫瘤、甲狀腺、腎上腺功能失調、高胰島素血癥,內科有出血傾向疾病等。發放心理調查問卷4 000份,共獲有效問卷3 500份,回收率87.5%。

1.2 方法

1.2.1 月經狀況調查 被調查者在聽取“月經與月經失調知識講座”,按要求填寫月經狀況調查表,該表以“十五”國家規劃教材《中醫婦科學》和《婦產科學》為標準,并參考月經健康問卷(menstrual health questionnaire,MHQ-1993)[2]。通過它了解月經失調的發生率以及面臨各種不良心理應激狀態時的影響等。

1.2.2 分組標準 根據月經狀況調查表和婦科問診,受試對象既往月經在正常范圍內:月經周期一般在21~35天,平均28天;經期一般在2~8天,平均3~5天;經量一般以30~80 ml為適中。將在最近3~6個月內至少具有以下情況之一者歸為月經失調:(1)經期

1.2.3 心理測評 (1)心理應激測量采用生活事件量表(LES)[3]:生活事件量表含有48條,包括三個方面的問題:家庭生活方面(28條)、工作學習方面(13條)、社交及其他方面(7條),另設有2條空白項目,供填寫事件者已經經歷而表中并未列出的某些事件。然后應用統計學分析其正性項目分值、負性項目分值、生活事件總值分,確立兩組有差異性,探討心理應激事件對月經的影響。(2)個性測定:采用EPQ問卷[4]表進行測試,該問卷是由4個分量表組成,分別是:內外向性(E量表)、情緒的穩定性(N量表)、精神質(P量表)和掩飾質(L量表)。答卷經EPQ診斷系統處理,可了解測試者性格的內外向性、情緒的穩定,以比較月經失調與月經正常女生性格間的差異,探討個性對月經的影響。

1.2.4 統計學方法 研究資料使用SPSS 12.0統計學軟件進行所有統計學處理,并進行方差分析、t檢驗和相關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心理應激事件與月經失調 本調查研究發現,在生活事件中,月經失調組的正性事件的值明顯低于月經正常組,月經失調組的負性事件值及生活事件總值明顯高于月經正常組(表1)。

2.2 個性特征與月經失調 研究表明月經失調組P、N值均高于月經正常組,E分值低于月經正常組,兩組比較P值均小于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而L值兩組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表2)。表1 月經失調組與月經正常生活組事件量表結果比較 表2 月經失調組與月經正常組的艾森克人格量表結果比較 (±s)

3 討論

據有關資料報道[5],心理因素、應激因素如焦慮、節食、精神過度緊張、環境及氣候的影響都可以通過大腦皮層的神經遞質導致下丘腦性月經失調。而女大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從心理學角度看,在這一時期,大學生在人格和體格上將逐步完成向成年人的過渡階段。所以心理健康尤為重要。如何能調節好自身的心理健康,這是一門科學。一些學生由于生活、學習一帆風順,常帶有優越感、自尊心較強和盲目自信的特點,但一遇到困難、挫折和處理不好人際關系,就會無所適從,情緒產生波動,易出現月經失調。這是由于應激而導致兒茶酚胺、腎上腺皮質激素升高致使性腺素水平降低,排卵障礙,使雌、孕激素失調,致月經紊亂。調查表明:1 000名女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不良者月經失調明顯增加;1 000名女大學生月經失調者處于一種亞健康或疾病狀態,其主要與父母不和、家庭成員病重、失戀、經濟困難、學習壓力、人際關系等問題有密切的關系。

本調查表明: 通過大樣本的EPQ試卷調查,發現月經失調組的P、N值明顯高于月經正常組,E分值低于月經正常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因此提示月經失調患者有情緒不穩定、焦慮、緊張、易怒、不關心人、攻擊性強、偏內向等心理特點,這些都增強了心理應激的不良因素而易致病,這一觀點在馬煊等[6]的相關文章中已有初步認識。因為作為一種相對穩定的心理變量,個性特征對個體的心理健康有著非常顯著的影響,面臨壓力時,不同個性的人會出現不同的反應,心理承受能力、處理問題的方法都有區別,最終表現出不同的心理健康水平,這已被國內外學者的大量研究所證實。本研究結果:大學生三種個性維度中,情緒穩定性、性格內外向、精神質在心理健康方面的意義更突出。因此,月經失調實際上是固有的個性特征不能應付不良的事件應激的表現,正如馬光瑜等[7]的認識頗為相似。

貴州省女大學生月經失調發生與心理應激事件、個性特征密切相關,嚴重影響了學習和生活質量。因此,高校應開設保健門診,建立青春期心理咨詢服務信箱、開展講座,以各種形式宣傳青春期生理衛生知識,針對她們的個性特征進行適當的心理疏導,面對各種事件和壓力時給予勸解和減壓,拋棄自卑的心理,樹立自尊、自信、自強的健康的人格,減少月經失調的發生率。

參考文獻

1 馬麗華,王淑清.女性月經與情緒變化分析.中華臨床醫學研究雜志,2006, 12(14):1895-1896.

2 江建英,季建林.579名醫學生月經健康問卷的調查與分析.中國學校衛生,1994,15(4):314-315.

3 楊德森.行為醫學.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0,285.

4 龔耀先.艾森克個性問卷手冊.長沙:湖南醫學院,1983.

5 張先艷,賈登紅.女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與月經失調的關系.中國婦幼保健,2005,20:504.

第8篇:大學生管理條例范文

一、高校學生檔案管理工作在大數據時代所面臨的挑戰

(一)大數據時代給檔案館技術帶來的挑戰。“大檔案”和“大服務”是檔案管理工作在大數據時代所表現出來的主要特點。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一些具有保存價值的文件、數據和實物也可以被看作是檔案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的作用下,建立在信息系統之上的電子文件可以在短時間內轉變為電子檔案。從“大服務”特性給檔案管理工作所帶來的影響來看,檔案服務的個性化發展,對傳統的學生檔案管理技術帶來了一定的沖擊。傳統的學生檔案管理制度所表現出來的滯后性缺陷已經得到了高校的關注,對檔案資源的利用效率的提升和對檔案管理工作的完善,成為了對學生檔案的原始性價值進行發揮的重要措施。

(二)大數據時代對檔案信息前瞻性預測的挑戰。資料備份與存檔問題是傳統的檔案管理工作中的兩大重要問題。從大數據時代所表現出來的新特點來看,傳統的檔案管理模式已經無法從實踐層面入手,為高等院校的學生檔案管理工作提供較為科學的預判。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云計算”技術和“云存儲”技術的應用,可以讓檔案管理工作的互動性特性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檔案管理工作的直接性特征得到強化,也可以為學生的管理服務工作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這樣,云檔案系統在高等院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應用,已經讓高等院校的學生檔案管理工作與教務工作和學生在校期間的政治表現問題等多個問題之間的聯系性得到了強化。可視化技術在檔案管理工作中的應用,可以讓高校對學生的心理檔案追蹤反饋工作進行完善,?@就說明大數據技術的應用,為檔案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學性的決策依據。

二、大數據時代高校學生檔案管理工作的發展措施

(一)對檔案的管理工作進行強化。大數據管理意識在檔案管理工作中的強化,是大數據時代下強化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方式。從高等院校的學生檔案管理工作來看,分散化的管理模式(學生檔案由不同管理部門進行分割存儲的管理方式)已經難以滿足新時期的檔案管理需求,對此,一體化學生檔案資料庫的構建,就成為了大數據意識在高等院校檔案管理工作中進行應用的一種表現。在檔案資料庫構建以后,學生在校期間的獎助學金記錄、政治表現、心理健康狀況和學生在寢室的表現情況等數據信息就可以被及時收入到檔案體系之中,為了對檔案資料庫中存儲的管理信息的真實性進行保障,與學生管理工作有關的教務部門、黨團委部門、學生工作部門和學生公寓管理部門等機構可以構建一種聯動機制,這就對學生檔案管理工作的整合提供了一定的幫助。

(二)對檔案數據管理目標進行完善。管理目標的明確性,是大數據技術在應用過程中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從高等院校檔案管理工作的現狀來看,學校在學生的心理健康檔案管理工作中還存在著一定的漏洞,缺乏心理健康檔案統一標準的問題,就是學校在心理健康檔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的表現。在對檔案數據管理目標進行完善的過程中,心理健康檔案的管理機制的完善可以被看作是其中的一大關鍵要素。為了有效避免數據版本不一的問題,統一化標準的構建,可以讓學生心理檔案中所涉及到的心理發展趨勢的變化情況的真實性得到充分保障。

(三)對適合學生事務管理工作的大數據分析工具進行合理開發。對學生的數字檔案資源的有效發掘,是對學生檔案管理工作進行優化的一種重要手段。這就要求高校在檔案管理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對檔案信息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專業限制問題進行有效突破。大數據分析工具的應用,就可以被看作是對學生數字檔案資源進行有效利用的方式。從國內的現狀來看,信息化管理系統已經在學生資助管理工作和住宿管理工作中得到了應用。在大數據時代到來以后,利用大數據工具對學校現有的學生信息管理系統進行提升,是對檔案管理工作進行優化的一種有效方式,因地制宜的原則也是對學生檔案數據分析工作的實效性進行提升的重要原則。為了對這一工作的有效性進行提升,從檔案管理工作在大數據時代所表現出來的個性化需求入手對大數據分析工具進行研發,也是一種具有可行性的方式。

第9篇:大學生管理條例范文

關鍵詞:衛生事業管理 大學生 自主學習 現狀調查

一、對象與方法

本研究借助由朱祖德、張衛等編制大學生自主學習量表,共69個項目,分為動機量表和策略量表,每個分量表中包含6個維度,該量表有較好的信效度。本研究對象來自天津醫科大學(一本)和天津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獨立學院,三本),均為2012級衛生事業管理專業的大學生。兩學校在該專業的最終錄取人數共98人,其中一本33人,三本65人。在被試者知情同意并愿意合作下進行施測,發放84份,回收有效問卷84份,回收有效率100%。回收數據使用SPSS19進行統計處理,用到的統計方法主要有均值比較,獨立樣本t檢驗。

二、結果

1.調查總體情況

從表1得出,該專業的一本和三本大學生自主學習得分的均值為253.25和253.87,雖然三本學生稍稍高于一本學生,經過統計分析T檢驗值為t=0.088,雙側檢驗顯著性概率p=0.930〉0.05,因此一本和三本學生在自主學體得分均值上沒有顯著性差異。

從一本和三本學生自主學習得分的極小值、極大值、均值標準差看,得分的離散程度較高。偏度均小于0,峰度均大于0,學生自主學習得分呈負偏態較高狹狀,見圖1,圖2。

2.調查具體分量情況

本次調查從12個維度衡量大學生自主學習情況,在一本和三本大學生自主學習的12個維度上,雙側檢驗顯著性概率均p〉0.05,一本和三本均沒有顯著性差異,見表2。

從調查的一本和三本大學生在12維度自主學習得分值與理想值的分布看,一本和三本各維度得分均分布在理想值下,與理想值顯著性概率均為p=0.000〈0.001,存在顯著性差異,見圖3。

三、討論

1.自主學體情況并不樂觀

該專業一本和三本大學生自主學習得分253.25和253.87遠遠低于理想值386,從頻數統計分析看,成負偏態高狹,離散度也較大,最低得分168,最高得分311,自主學體狀況不樂觀。

2.一本和三本大學生自主學習沒有差異,與預期不符

由于在入學的要求上,一本普遍高于三本,雖然會存在地域差異,但總體上會有一本的大學生的自主學習的意識、能力應該高于三本的大學生的假設。而從調查結果看,該專業一本大學自主學習得分還稍低于三本大學的得分,即使沒有顯著性差異,但從各維度發現一本和三本學生得分都相近,并且都明顯低于理想值,假設不成立。

四、啟示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在醫科大學里并不是主導專業,學生的來源質量也許會有影響,比如錄取該專業比同校其他專業成績稍低或調劑到該專業等,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會受到一定的影響。鑒于以上的調研結果,當務之急我們需要加強該專業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進一步找到該專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因素,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特點采用有針對性的指導策略以促進大學生的自主學習。

參考文獻:

[1]蔣盛楠,王春玲.美國本科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探索[J].培養模式改革,2014,319(24):31-32.

[2]賀武華.“以學習者為中心”理念下的大學生學習力培養[J].教育研究,2013,(3):106-11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偷柏自拍亚洲欧美综合在线图 | 国产精品黄在线观看观看 | 日本二区免费一片黄2019 | 在线亚洲精品国产波多野结衣 | 岛国在线永久免费视频 | 人操人摸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12至16末成年毛片视频 | 午夜美女影院 | 久久草在线视频播放 | 日韩久久网 |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一级毛片情侣 | 韩国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播放 | 亚洲欧美一区在线 | 欧美极品欧美精品欧美视频 | 国产成人a毛片在线 | 日本理论在线播放 | 国产亚洲精品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免费看片 | 日本欧美一级二级三级不卡 | 亚洲品质自拍视频 | 欧美日韩99 | 日韩加勒比在线 | 久久综合久久88 | a级成人毛片久久 | 性欧美视频a毛片在线播放 性欧美一级 | 欧美日韩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三级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精品自拍 | 99爱精品视频 | 嫩草影院成人 | 国产91第一页 | 国产永久精品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成人午夜视频在线播放 | 亚洲黄色免费观看 | 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俺 | 琪琪午夜伦埋大全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