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下雪的日記范文

下雪的日記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下雪的日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下雪的日記

第1篇:下雪的日記范文

福建省南安市東溪中學362300

反思對于教師的實踐、研究和專業成長有著重要的意義。撰寫教學日記是我們教師教育教學反思的重要途徑之一。在這點點滴滴的字里行間,把平時對自己教育教學實踐的認識與感受,或者行動研究過程中反思的心路、結果和心得,用文本的形式予以記錄和表達,是促進教育反思水平提高的積極有效的手段。我認為教學日記的內容很多,一般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記名言警句

教育的內容需要通過載體傳送,名言、警句就是一種很好的載體。或一段,或幾行,或三言五語,不在乎這句話的分量。要做到這一點。關鍵是留心,逢得必記。

2.記成功做法

將教學過程中達到預先設想的目的、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做法記錄下來,有時記下的可能僅僅是一個小問題,但它卻為今后的教學提供了最直接的參考。

3.記失敗之處

將教學實踐中的失誤之處,處理不當的教學點、安排不妥的教學內容記錄下來,使之成為以后教學所應吸取的教訓。如教學日記《一堂口語交際課留下的思考》記下了這樣一個片段:

今天,聽了一節口語交際課,內容是看圖編故事。課堂導入,孩子們興趣很高,可課堂越往下進行,學生參與率卻越少,我仔細分析原因:主要是老師沒有料想到孩子們如此聰明,課堂進入沒多久,就已經能把故事講得非常完整、非常流利了,這時老師可能因為緊張,沒能及時地調整自己的教案,還是按部就班地往下進行,一幅一幅圖地指導學生理解圖意,再說內容。這樣課堂顯得很長,原來很有興趣的孩子也因為接下來的問題對他們沒有挑戰性而游離于課堂之外。新課程告訴我們:課堂是生成的,而不是預設的。所以,教師應有這樣的教學機智,能根據課堂出現的新問題,及時地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調整自己的教學內容,如果還像過去那樣,以不變應萬變,顯然是不符合新課程理念的。

這樣的教學日記對個人的教學能力的提高就很有幫助,所謂失敗乃成功之母,只有經常從失敗中吸取教訓,教學水平才能逐步提高。

4.記學生見解

把學生一些獨特的見解記錄下來,為今后教學補充新鮮血液也是一種有效的方法。我經常為學生在課堂上爆發出來的大膽的創新火花激動不已,并在課后及時把它們記錄下來,豐富自己的教學儲備。

5.記學生事件

教師平時要善于觀察學生,有時學生中發生的一些小事情往往也會觸動學生或你的心靈,不妨也要把它記下來。

6.記學習心得

把教參、資料、相關書籍以及名優教師的一些經驗、學法指導和公開課、觀摩課的收獲體會記錄下來,寫入教學日記,在今后的教學中加以消化、吸收,也會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第2篇:下雪的日記范文

[關鍵詞]文學形象學;他者;原型;邏各斯中心主義

一、引子

《亞當夏娃的秘密日記》(以下簡稱《日記》)是馬克-吐溫于1906年發表的中篇小說,雖然不像馬克?吐溫的其他作品一樣享有盛譽,但體現出這位大師對兩性的特點深刻的洞悉和對“愛”這一永恒的主題的歌頌,因而多了溫情脈脈的特點。魯迅先生為上海書局1931年出版的《夏娃日記》作的小引中則高度評價道:“雖然不過是一種小品,但仍是在天真中露出弱點,敘述里夾著譏評,形成那時的美國姑娘,而作者以為是一切女性的肖像,但臉上的笑影,都分明是有了年紀的了。幸而靠了作者的純熟的手腕,令人一時難以看出,仍不失為活潑的作品;又得譯者將豐神傳達,而且樸素無華,幾乎要令人覺得倘使夏娃用中文來做日記,恐怕也就如此一樣,更覺得值得一看了。”本文擬從文學形象學基本理論對該篇小說進行深入地解讀。

二、男性及女性的形象

馬克?吐溫像大多數男性作家描寫的男子漢形象一樣,《日記》中的亞當具備典型的男性特征:獨立、堅強、勇敢、理智、寬容,他完美地體現了男性意象:秩序和穩定,而夏娃則代表了脆弱、充滿欲望、制造混亂、不辨是非的女性意象。馬克?吐溫用第一人稱敘述日記的方式使亞當和夏娃互為觀察者和他者,在言說他人的同時,也在言說自己。夏娃的女性形象,盡管是通過夏娃日記里的“我”的口吻來敘述,但實際上是馬克?吐溫的男性視角,將自我的價值觀投射在他者――夏娃的身上,通過敘述他者而取消了他者,從而最終導致了夏娃實質上的缺席,所以亞當的日記里對夏娃的描述更能體現男性視角中的女性形象。

1、亞當與夏娃的對立。

《日記》中亞當的男人獨立、自我的形象,是通過對夏娃的依附、脆弱的抱怨而凸顯,并由這種差異導致亞當與夏娃的對立。亞當在日記的開頭就開始抱怨夏娃這只“長發的動物老是在我身邊閑蕩,或在身后跟蹤著我。我可不喜歡這樣,因為我習慣獨來獨往,我希望它能同其他動物待在一起”。亞當尤其是難以忍受夏娃的喋喋不休,認為她限制了自己的自由,因而亞當覺得自己的平靜生活被打擾了,每天都是煎熬。亞當在日記中寫道,“今天,我為自己建造了一個避雨的藏身之處,可是我卻沒有辦法安安靜靜地擁有它,因為那只動物竟然侵入了我的領地。”“我真希望它不要說話,因為它總是喋喋不休地說個不停。”夏娃對于亞當來說,“其實,不管‘它’或‘她’都與我無關,只要‘她’離我遠遠的,不要聽到‘她’的嘮叨就好了。”幾天后,當夏娃還在無休止地抱怨亞當穿越瀑布的冒險行為時,于是亞當覺得“我在這兒太不自由,我需要換一個地方”。為此,亞當“我偷偷溜出來,在外面流浪了兩天,然后在一個僻靜的地方搭起了另一個棲身之處。我小心翼翼地把我的腳印擦掉”。總體上講,亞當剛剛同夏娃接觸時,他對夏娃充滿了排斥和厭惡,在其中的兩個星期日的日記里僅有一句話,這句哀嘆是“又熬過了一天”。

2、男女形象的對比。

男人充滿理性,而女人則是感性甚至無知的。夏娃敏感、多情、愛美、自戀,缺乏理性,容易被熱情左右,而陷入不自知的麻煩之中。夏娃的愛美、自戀和傻氣表現在她對著湖水顧影自憐,不小心掉入水中便認為水里的滋味不好受,把魚“拯救”出來放到自己的床上。夏娃認為“我的天性是愛美的”,她對月亮“松動墜落到設計圖之外”感到心碎;覺得“月亮太美,太浪漫了”,“要是天上有五六個,甚至更多的月亮的話,我就永遠不去睡覺,我將永遠不知疲倦地躺在覆蓋著苔蘚的水巖邊,仰望著它們。”夏娃愛美的天性使她變得不誠實,她認為月亮的下落是別人撿去、藏起來了,“這我知道,因為我自己也會這么做。我相信在其他一切事物上我都能做到誠實,但我已經認識到我性格的核心是愛戀美的東西。一個屬于別人的月亮落在我手里,而那個人又不知道月亮在我手里,我是不會坦誠相告的。”馬克?吐溫試圖告訴我們,即使天真未鑿、最純潔的心靈,也帶有道德上的瑕疵。這也印證了人本主義的觀點,即人們愛美的天性使之成為罪入,抵御不了誘惑。

夏娃也缺乏智慧,不能辨別善惡真假。她同情由于只能吃草莓而無精打采的老虎、獅子,為了使它們不再挨餓,不惜偷食禁果,把死亡帶到世界上。馬克?吐溫似乎在暗示,夏娃的天真使她無法判斷對錯,無法知道自己行為的后果,她出于善良的動機而犯罪。這與人本主義心理學家所謂的“假惡丑是人追求真善美訴諸的手段或受挫后的發泄”有共同之處。

馬克?吐溫通過夏娃的埋怨進一步說明了女人的感性甚至無知,男人關注生計的理性。原型批評認為,女性原型的特征之一便是自然性。夏娃與亞當相比與自然更為親近,更注重人際關系的營造,更善于照顧家人。在現實生活中,人際照顧和人際關系往往被看做是“附屬性的活動”,并且它們常常會被派定給女性角色。而男性則被派給了與獨立和自主性有關的活動。亞當代表了男性原型,按照榮格的說法就是:“一種邏各斯原則、理性、文化、獨立自主性,正如英雄神話和自我理論所著力象征的那樣。男性代表了活動、權威、光明。”而夏娃代表了女性原型――“、接納、自然、關系,正如阿尼瑪學說或神學所說的被動、自然和黑暗、感性。”

3、女性與。

《日記》中,夏娃追逐著亞當,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本能欲望,因為她“天生就是要有個伴侶的”。夏娃也在思考“那么,我為什么愛他?/我想,只因為他是男人吧!”“此外再沒有別的什么原因了”當夏娃發現亞當其實對她并不感興趣甚至是反感時,她悲痛欲絕:“我的心啊,破碎吧,我再也活不下去了!”亞當卻沒有這種被欲望折磨的痛苦,他對夏娃叫什么,是“它”還是“她”毫無興趣。反而是夏娃的出現讓他苦惱不已,因為她的絮絮叨叨破壞了伊甸園寧靜肅穆的氣氛,她的聲音“一會兒響在這邊,一會兒又響在那邊,簡直無孔不入,防不勝防。”因此,亞當哀嘆生活失去了往日的歡欣,“我的伊甸園已經不是以前的伊甸園了,我的生活失去了往日的歡樂”。亞當千方百計地躲避著夏娃的誘惑,甚至當他看到夏娃和蛇親近,他一度不但沒有勸阻,反而慶幸他的耳朵可以清靜一陣了。可見亞當極度的無奈。夏娃的脆弱又讓亞當于心不忍。即夏娃要進入亞當第一次搭建的避雨的藏身之處時,“當我試圖把這個家伙趕出去時,它頭部平時用來觀看的兩個孔里流出水來,它用手背把水拭去,接著又發出就像其他動物在悲哀時所發出的那種聲音。”馬克?吐溫筆下的女性形象,是符合男性中的女性認知。

三、女友、妻子的形象

夏娃勇于追求愛情、甘于忍受亞當的種種不是、樂于獻身于家庭,使得亞當在40年后的夏娃的墓前動情地說:“無論何處,她所在的地方就是伊甸園。”作為女友、妻子時的夏娃的形象,主要通過她的自身地位觀、愛情觀得以表現。

1、女性的地位。

《圣經》認為亞當受造于泥土,并有上帝親口為他吹入生氣,因此,作為男性、丈夫的他具有崇高的靈魂的屬性;而夏娃是亞當的肋骨造成的,并沒有上帝為她賦靈,因此作為女性、妻子的她只能代表如上述的肉體,也意味著依附于男人。馬克?吐溫筆下的夏娃形象并未突破這一特征。

夏娃竭盡討好亞當之能事。當夏娃覺得她與亞當“相處得很好,彼此間也越來越熟悉。他再也不想法躲避我了,這是一個好跡象,說明他喜歡和我在一起。我為此而高興,我也學著盡我所能在各方面對他有幫助,好提高他對我的重視”。于是,夏娃搶先替亞當為萬物命名,“免得他呆想半天而尷尬”;為亞當整理房間;使用“我們”一詞來增加彼此間的親密感;甚至為了逗亞當開心,雖然她明白摘食禁果的后果,但依然義無反顧:“他曾告訴我,碰到那棵樹會遭遇不幸。可是只要他高興,不幸算什么呢?”但當亞當毫不掩飾自己對夏娃的冷漠時,夏娃品嘗到失戀的痛苦:“我孤零零地坐在這個我們初次相逢的地方……這個讓我悲傷的地方,一草一木都勾起我對他的思念。我心里充滿了痛苦,……到了夜晚,我忍受不了那種寂寞,便跑到他新造的藏身之處,想問他我到底做錯了什么事?我應該怎樣改正才能重新獲得他的友情,他才會再對我好?可他卻把我推到屋外的雨中,這是我人生的第一次悲哀。”不過,她離不開亞當,她裝作忙著整理土地、澆花的樣子,想找機會與亞當接近,而亞當壓根就沒來。雖然亞當不理解她,并一次次地傷害她,但她卻始終深情不移。

2、女性與愛情。

臣服、隱忍、犧牲是女人獲得愛情的唯一途徑,即使這是痛苦的,也得笑納。無論這個男人是天使還是魔鬼,女人都得愛他。

夏娃欣慰地記載道,作為樂園的“伊甸園消失了,而我卻有了他,我很滿足。他全心全意愛著我,我也全心全意愛著他、我覺得對于年輕的我、女性的我,這是最完美的結局了”。尤其是有了該隱和亞伯之后,夏娃全心全意地愛著自己的丈夫和孩子,精心地照顧著他們的家。夏娃甘愿為亞當忙碌,為他欣喜或痛苦,即使這種愛是盲目的,也要為它尋找各種理由。“我愛他并不是因為他的和藹、他的體貼、他的周到。不,絕對不是,其實,在這些方面他都很欠缺。然而,即使這樣他也已經夠好了,而且他還在不斷改進呢。”“我愛他不是因為他刻苦耐勞”,也不是因為他的教養、騎士風度。盡管“他影響了我的健康,然而我不能怪他,因為我想這乃是性別上的一種特別,而他的性別并不是他自己造成的”。“他心地善良,所以我愛他。但倘若不是如此,我也會愛他。即使他打我罵我,我還是繼續愛他。我知道會這樣。”即使他不強壯和英俊,“我也愛他,就算他身體殘廢,我也愛他。我愿意為他付出,做他的奴隸,祈禱他健康快樂,還要守護在他床邊直到我死去。”

3、對夏娃形象的解讀。

第3篇:下雪的日記范文

關鍵詞:高職日語;教學策略;教學評價;教學資源

教育部于2001年頒布了《高等院校日語專業基礎階段教學大綱(以下簡稱為《大綱》)》,提出了日語專業本、專科基礎階段的教育理念應該在重視教師“教”的同時,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學”,即:把“以教為中心”轉向“以學為中心”,改變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本文以《大綱》為著眼點,從教學理念、教學策略、教學評價和教學資源四個方面進行了探討,旨在為日語教師進行日語課程教學設計提供參考。

一、樹立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

1.注重素質教育,體現語言學習對學生發展的價值

日語課程的教學設計要貫徹以人為本、德育為先和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日語課程有利于提高學習的認知能力,豐富學生的思維方式,為形成創新精神和科學精神打下基礎;有利于增進國際理解,提高溝通能力,樹立合作意識,了解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基本關系;有利于磨礪意志,養成持之以恒、勇于克服困難的品質,幫助學生提高綜合素質。

2.重視語言學習的真實性和實踐性

日語課程精選貼近學生生活的教學內容,努力創設學習情境,通過圍繞話題完成交際性任務等方式開展教學活動,使學生能在語境中體驗和感知日語,鼓勵學生在課內外活動中積極運用日語。

3.重視學習過程,提高學習能力

日語課程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主建構知識、發展技能、活躍思維、展現個性和拓展視野的過程。日語課程幫助學生在觀察、體驗、模仿、探究等過程中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提高學習能力,以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4.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個體差異

日語課程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充分尊重每個學生在性格取向、興趣愛好、學習過程、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差異,從課程內容、教學活動、學習評價等方面為學生提供發展平臺,幫助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實現有個性的發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5.強調評價的激勵作用,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

日語課程采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健康人格的發展。課程評價既關注學習結果,也關注過程;既關注學生的知識、技能和文化素質,也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采用的學習策略和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等。

6.注重開發課程資源,促進學習方式和途徑的多樣化

日語課程需要豐富多樣的課程資源,注重開發課程物力資源和課程人力資源,鼓勵在充分用好教科書的基礎上,充分挖掘現實生活中鮮活的課程資源,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合理開發教學用具,促進教學方式和途徑的多樣化。

二、建立能體現現代教育教學理念的教學策略

日語課程的教學策略應緊緊圍繞語言知識、語言技能、學習策略、文化素養和情感態度這五個方面的課程目標,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狀況精心設計、合理安排,有效利用課程資源,優化課堂教學,做到與教學內容相適應、與教學過程相同步、與教學情境相協調、與教學對象相溝通。

1.語言知識

日語語言知識的教學應努力從語言使用的角度出發,結合學生的特點,采用實物、圖畫、動畫等多種教學手段,創設必要的語境,開展循序漸進的語言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語感,促進學生日語綜合運用能力的形成。

語音教學應注意引導學生區別日語與母語不同的語音、音拍和音調特點,鼓勵學生多聽多讀,在交際性活動中感知、模仿,使學生逐漸掌握比較正確的語音語調。

詞匯教學要引導學生注意詞語的搭配和使用條件,引導學生在句子、段落、語境中理解和運用詞語,還可圍繞話題介紹相關聯的詞語,通過同義詞、反義詞、自動詞、他動詞等配套練習來提高學生對詞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語法教學著重讓學生正確掌握用言活用變化規則和助詞的使用規則,盡量結合實際的交際情境,組織學生通過觀察來發現和歸納語法規律,結合交際練習,使學生逐步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

2.語言技能

語言技能的教學應結合學生的特點,堅持全面發展、各有側重的原則,合理分配聽、說、讀、寫各項技能操練的比例。

聽:應先指導學生辨音、聽懂詞語和簡單的句子,然后再逐漸發展到聽懂一段會話或短文。泛聽時,注意指導學生捕捉重要的語音信息;精聽時,注意引導學生把握材料中的語音、詞匯、句型、語氣等,并注意培養學生的推測能力,指導學生掌握邊聽邊記的方法。

說:應以課文提供的語言材料為基礎,結合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實際,圍繞話題展開,可采取問答、復述、會話等形式。在“說”的活動中,要努力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采取小組練習等形式,為每個學生創造“說”的機會;糾正學生的錯誤時,以鼓勵為主;當學生遇到語言障礙時,應適當地給予提示,幫助學生完成表達。

讀:主要包括認讀、朗讀和閱讀。認讀日語假名、漢字和羅馬字母是“讀”的初始階段,要注意幫助學生區別容易混淆的日語漢字和漢語漢字;朗讀應以課文朗讀為主,鼓勵學生大聲朗讀,指導學生注意句子及句子成分之間的停頓、語音和語調;閱讀教學中,可以介紹相關的知識和背景,指導學生掌握捕捉重要信息的方法,培養學生掌握預測、快讀、視讀、猜測詞義等閱讀策略。

寫:主要包括書寫、寫作。書寫教學要強調書寫的規范,指導學生區分中文漢字與日文漢字在書寫上的異同,可采用抄寫、聽寫、默寫等形式;寫作教學可采取先造句、后寫短文的形式,指導學生注意觀察、思考,把握寫作的順序,注意格式規范,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3.學習策略

學習策略指學生為了有效學習和使用日語而采取的各種行動、步驟以及指導這些行動和步驟的決策思路,包括認知策略、調控策略、資源策略和交際策略。認知策略可以幫助學生記憶、組織和理解所學知識;調控策略有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和態度;資源策略有益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合理利用時間、有效設置環境和積極尋求支持;交際策略為學生在學習、運用日語,開展日語活動時排除困難,為順利完成交際性任務提供有力保證。由于學習策略是靈活多樣的,在使用上也會因人、因時、因地、因事而異,所以,在日語教學中,教師應結合日語的特點,幫助學生建立適合學生自身特點的學習策略。

4.文化素養

文化素養的教學應貫穿日語教學的始終,重點在于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圖書、報刊、電影、電視、錄像及日語網站等了解相關背景知識,不斷積累對日本文化和中日文化異同的認識,幫助學生拓展視野,提高對中外文化異同的敏感性和鑒別能力,進而形成跨文化交際意識。

5.情感態度

情感態度是影響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情感態度的培養應貫穿于日語教學和實踐活動的始終。在教學活動中,可以通過各種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感受到學習日語的樂趣;及時鼓勵學生的點滴進步,創造條件讓學生體驗掌握新知識、新技能的喜悅和成就感,從而樹立學好日語的信心并將這種信息轉換為更強的學習動力。

三、創設多樣化的考評方式

考核評價是日語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檢驗教學質量、考核學生的語言知識和能力、促進教學工作以及檢查大綱執行情況的必要手段,也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學習日語的過程中不斷體驗進步與成功、促進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發展的重要途徑。提倡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式,既關注學習結果,也關注學習過程,既關注語言知識、語言技能的掌握,也關注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感情態度,避免過于追求鑒定和篩選功能的傾向。

1.形成性評價

形成性評價是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學習策略、測驗結果等情況做出的評價,教師應關注形成性評價對學生發展的促進作用。評價的表達可以是描述性的,也可以是評級、評分式的。描述性的評價要親切、具體,把握好評價性語言的準確性和使用時機,提倡多以正面鼓勵的方式促進學生日語學習;評級、評分式的評價要有利于幫助學生獲得成就感,有利于幫助學生找到問題所在。

2.終結性評價

終結性評價是在一個學習階段結束時對學生的學習結果做出的評價,一般采用期末考試等定量評價方式,也可采用評語式的定性評價方式,評價形式包括口試、聽力和筆試。口試側重檢測學生的表達能力,適當把握語音規范;聽力測試著重檢測學生理解和獲取信息的能力,而不是把脫離語境的單純辨音作為考試內容;筆試應該增加具有語境的應用型試題的比例,減少單純考查詞匯或語法知識的試題。

四、課程物力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1.教材的開發與利用

(1)教材的選編。教材是教與學的依據,選用或編寫合適的教材是搞好教學的前提,教材是否合適,關系到日語教學的成敗。在使用以語法為主的教材進行教學時,教師沒有更多的時間組織學生進行聽說練習,各種教學方法也無法有效地實施,不得不“填鴨式”地授課。而在使用以聽說為主或圍繞話題展開的教材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和進度,有效地組織學生進行聽說練習,靈活地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學生也表現活躍,學習興趣濃厚。因此,應精選基礎性和趣味性較強、能反映社會現實、貼近學生生活、注重實際應用的教材,并適當選編包括日本社會、文化、風俗習慣以及科普常識方面的文章。

(2)對現有教材的再開發。“有效教學”的基本前提是為學生提供“有意義”的教材。然而,教科書無論多么“完美”和“精致”,教師仍需要對這些教材進行加工和改造,因為教師授課的理想狀況應該是“用教材教”,而不是照本宣科地“教教材”。因此,應做到以下三點:第一,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在對教材內容深入分析的基礎上,融入自己對教材內容的理解、梳理,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進行再加工、再創造,使其轉化為學生易于學習、便于理解的教學內容。第二,充分利用課內資源,比如,練習題、詞語之泉、實用場景會話、專欄、日本風情、閱讀文等。適當地利用好這些資源,可以幫助學生拓展知識的深廣度和提高運用能力,使教學內容更加充實、豐滿。第三,注意挖掘教材中的非智力因素,恰當選用課外資源。挖掘非智力因素就是要找出教學內容中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教育的切入點,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教育有機地滲透到教學中去,使教書和育人融為一體。此外,生活中也蘊藏著大量的課外教育資源,教師如果能將生活中的課外教育資源巧妙地穿插到教學中去,就可能會讓學生感受到書本知識學習的意義與作用,意識到自己學習的責任與價值,增強學習興趣和動機,這樣,學習就不再是枯燥無味卻必須完成的任務,而是一種樂在其中的活動。

2.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開發與利用

實踐證明,聽覺、視覺與言語活動三者配合,可以加強教學的直觀性,促進學生聽說能力的提高。因此,要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設備,例如,錄音、錄像、電視、電影、計算機、多媒體、因特網等。

(1)硬件設備的利用。硬件設備指計算機、視聽教室、多媒體教室、網絡教室等。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積極主動、科學合理地利用上述硬件設備和設施,提高教學效果,從而豐富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

(2)多媒體資源的開發。多媒體教學的過程是將教學內容以圖、文、聲、像、動畫等形式通過計算機系統存儲、加工、傳輸和呈現的過程,它能創設生動、形象、具有強烈感染力的教學情境,為傳統的課堂教學注入新的活力,也為教師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提供了新的手段。日語課程要重視多媒體課件的開發和利用,比如,設計制作多媒體課件;用文、圖、聲并茂的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誘導、啟發學生等等。總之,教師要不斷提高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能力,善于運用多媒體資源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第4篇:下雪的日記范文

【關鍵詞】RICH教育 大學英語 教學 組織形式

《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指出:“大學英語教學的目標是提高學生英語的交流能力,而不是僅僅掌握英語的詞匯、語法和句型等。……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中心。”但在實際教學中,大部分高校的英語課堂仍由教師主宰,學生只能選擇被動的學習方式。教學目標設定在考試及格率或CET-4、CET-6、TEM-4或TEM-8的通過率上,放棄了學習語言的目的是為了交流這個最初的目標。學生的英語交流能力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和培養,造就了一大批應試英語和聾啞英語。教育界的很多專家和學者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并為改變這一局面做了很多努力。其中,RICH教學思想經過十多年的研究與實踐,被證明是一種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學習參與意識和自主性,增強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教學方法。

一、RICH教學簡介

rich的英文含義為:富有的,富裕的,肥沃的,豐富的,富饒的,華美的,高價的。這里所指的RICH教學思想相比傳統教學,具有更加豐富多樣的教學方式,所培養的學生也在這種教學模式下獲得豐富的知識。RICH的真正含義包含了四個基本教學要素:“研究性學習(Research-based Learning)、整合性課程(Integrated Curriculum)、群體學習(Community Learning)和人文素質發展(Humanistic Outcomes)” RICH教育以“培養學生具有永不滿足、追求卓越的態度,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從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基本目標,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自主選擇感興趣的話題或主題,查閱資料并運用科學的方法解決問題,獲得多學科的知識積累,提高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教師從原來高高在上的莊嚴角色,轉變為與學生平等、對話、信任、互相尊重的新形象,體現RICH教學人文思想。

二、RICH教學思想的應用

RICH教學思想在實際教學中的應用主要表現在話題教學、小組學習和評估方式等三個方面。RICH思想的目的是恢復英語作為交流手段和工具的屬性,把培養學生的交流能力作為中心,讓學生在創建的情境下運用英語完成交流,在解決問題、提高綜合學科知識的同時增強英語運用能力。

1. 話題教學

傳統英語教學基本按照教材編排的單元、小節進行,教師主導整個教學過程,教學內容、進度完全按照教師的意圖進行,學生處于消極被動的地位,積極性和熱情難以發揮。RICH教學思想采用話題或主題教學模式,也就是研究性學習(Research-based Learning)。話題不受教材束縛,和學生經歷有關或能引起學生共鳴的生活、科技、新聞、歷史、政治、體育、娛樂等等各方面內容都可以入選話題。話題教學也是整合性課程(Integrated Curriculum)的一個要求。話題確定后,學生自己查找資料,按照一定的科學方法形成報告,并在課堂上以多種靈活方式演示,最后由自己、同學和教師對報告進行總結。話題教學完全把英語還原為溝通和表達的工具,學生用英語研究自己確定的話題,直至最后形成報告。可以說學生并為了完成自己感興趣的話題而學習英語,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在研究話題的全過程中灌注了學生積極的情感、態度和觀點,學習新知識、表達自我的同時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得到提高。

2.小組學習

群體學習(Community Learning)是實現RICH教學模式下研究性學習、整合性課程和人文素質發展的重要方式。在實際英語學習中,群體學習思想適合以小組學習的方式來實現。教師將全班學生分組,保證每組的水平相近。讓學生根據題目在小組內確立分工,協作討論和解決問題,組內、組外的競爭讓學生更加積極的開動腦筋,教師在一旁加以引導或鼓勵,最后對各組的成績加以講評。在合作學習中,學生相互啟發、相互討論、相互交流、相互帶動、相互激勵、相互補充、相互完善。學習的內容不僅有知識和技能,思維方法等,也有負責任的態度,與人合作的交往技能,多角度看問題和反省能力等。

3.學習評價

《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指出:“教學評估是大學英語課程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全面、客觀、科學、準確的評估體系對于實現教學目標至關重要。”RICH教學思想的評估方式與傳統教學有很大的不同,它更加注重學生學習全過程和對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評價,區別于以往以考試卷面分數作為評價學生最終成績的單一方式。在制定評估方案過程中,教師給予學生很大的自,協商確定評估項目、評估標準,充分發揮學生民主作用和參與精神。評估方法上采用學生自評、互評、師評相結合,以過程評價為主,期終評價為輔的模式。學生從被動接受考試,忽視學習過程的傳統考試中解放出來,師生關系得到更好的改善,這也是RICH教學思想人文精神的另一種表現方式。

三、實施RICH教學思想的注意事項

RICH教學思想與傳統教育方式有很大不同,因此在實施過程中要向學生仔細介紹清楚,避免因為不理解造成誤解;傳統教學中,學生對教師過分依賴,有疑問時不敢自作主張,放不開手腳,教師不能放手不管,應逐漸樹立學生信心;再有就是RICH的評價方式重過程輕結果,與傳統方式格格不入,這也是影響RICH教學思想實施的重要因素。

RICH教學思想雖然沒有在高校廣泛普及,但這種全新的教育模式帶給我們對傳統教育深刻的反思,或許在實踐當中遇到一些困難,但作為新事物它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李杰,鄭志戀.理解大學英語教學“以學生為中心”思想——一項基于RICH教學的自選話題學習個案研究[J].新課程研究:高等教育

第5篇:下雪的日記范文

一、前言

目前國內原型理論在教學方面的研究概括起來分為兩方面:1.語法形式與結構原型的不同對語法學習的影響。兩種語言在語法形式上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使用兩種語言的人形成了不同的語法認知原型。2.兩種語言的不同文化背景原型對外語學習的影響。文化的一個表達方式就是語言,文化不同,語言的形式結構也不同。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形成了各異的語言原型,影響了語言的相互理解。

二、原型理論

原型理論,是認知語言學提出的重要觀點,其哲學根源于Wittgenstein的“相似性”研究。家族相似性解釋了語義范疇具有“中心”(典型)和“邊緣”(非典型成員)的內部結構。范疇的中心是典型成員(原型),與原型相似性較低的成員即屬于非典型成員。范疇圍繞這個認知參照點建構,其邊界依成員典型性程度向外擴展,形成邊界難以確定的更大范疇。20世紀70年代,Rosch、Labov等認知語言學家,在對一些最基本的概念進行實證研究的過程中發現,在范疇化中起關鍵作用的是“原型”,從而提出了原型理論。Rosch指出:“人類的類屬劃分不應被看做是歷史事件的偶然性的產物,也不應被看是某些人一時興致的產物。” Rosch認為原型就是“一個范疇中最典型的、最具代表性的成員”。

三、精讀教學

學習本身是基本的認知活動,是經驗與知識的積累過程,也是對外部事物前后關聯地把握和理解的過程。精讀課程是日語專業的基礎主干課程,主要貫穿設置在初、中級學習階段。其主要由詞匯、語法、文章和課后練習構成,內容多而雜,信息量大。相對于外語類的其他如聽力、會話等課程而言它更枯燥。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如何有效地讓學生習得相關知識成了教師不可回避的問題。

四、原型理論在精讀中的運用

(一)原型理論與詞匯教學

筆者發現,在日語精讀教學中,詞匯教授一直沿襲了主要是教師單方面介紹為主的方式。即教師根據每單元教材后列出的詞匯,對該詞逐一進行詞性、詞義、詞形等的補充說明。但是,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學習者能有效記住的單詞不多,而且當學習者在遇到一詞多義、一物多詞或不同語境時,靠死記硬背的有限詞匯量常常不能滿足應用需要。因此在教學指導中強調對學習者進行啟發和引導,讓學習者主動地、創造性地學習,在學習過程中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顯得尤為重要。

詞匯的理解和記憶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認知語言學”認為,語言不是直接表現或對應于現實世界的,而是由一個中間的“認知構建”層次將語言表達和現實世界聯系起來的。在這個認知中介層,人面對現實世界形成各種概念和概念結構。朱立霞在研究中提出,認知語言學對詞匯教學的引導作用體現在兩方面:1.闡明一詞多義語的諸多義項之間的關聯,即對所有義項給予統一的整合說明;2.對類義語、類義表達的差異給予深入細致的分析。基于認知語言學自身對語言認知規律的關注特點,它能從認知思維的深度解答這兩個問題,這是傳統語言研究所望塵莫及的。基本范疇(原型)詞匯構成形式簡單、易習得。因此,在詞匯教學中應在掌握基本范疇(原型)詞匯的基礎上,循序漸進地導入更抽象的上義層次詞匯和更細化的下義層次詞匯。精教課教師可以在課前對教材中基本詞匯按照屬性(衣、食、住、行等)、意義(多義、近義、反義等)等進行歸納整理,然后再根據課程進度逐漸導入課堂。如《綜合日語》第一冊第十課關于“酒”的介紹時,可以根據全篇詞匯,從“飲み物(喝的)”開始,引導式提問學生在本課中找出“飲み物”相關的詞(ワイン、ウイスキー、紹興酒、日本酒、バイチュー、ビール等),然后得出這些詞屬于“お酒”類;其次還有(紅茶、ウーロン茶)屬于“お茶”類。這樣既提起了學生參與課堂的興趣,又能以詞匯鏈的形式理清學習者對新知識無頭緒的狀況。其次,就日語中的基本范疇詞匯而言,構詞能力最強,能在已有形態的基礎上通過變形或合成等方式復合成新的詞匯。如“本+箱”、“山+桜”、“書き+表す”、“仰ぎ+見る”、“ほの+白い”等。其中,部分使用率很高的詞在語法中甚至作為復合詞詞頭或詞尾放在語法介紹部分作為專門的學習(如:~込む、~出す、~きる等)。因此,在詞匯介紹時,加大對基本范疇(原型)詞匯的講解,鼓勵學生合理搭配發展基本詞匯,對詞匯教學有積極的意義。

(二)原型理論與語法化

沈家煊(1999)認為,人的認識和推理過程具有單向性和不對稱性,總是從典型成員出發認識和推導出非典型成員,而不會從非典型推導出典型成員。這是因為典型成員具有認知上的顯著性,它們最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在信息處理中最容易被儲存和提取,在人形成概念時最接近人的期待和預料。用顯著的事物來認識和推導非顯著的事物,這是人的一般認識規律。語法化最早由法國語言學家Millet提出,它是指“自主詞向語法成分轉化”的一種語言現象,即語言中的動詞、名詞等具有實質意義的詞,向語法形式和結構發展,最終轉化成無實在意義的語法功能成分。這是實詞虛化成為語法標記的過程。“日語中表示‘時、體’的標記多為實詞虛化而來。”該理論可以應用于精讀教學中給予學生語法學習的指導。

例如日語中的“こと”、“もの”、“ところ”、“わけ”等詞,都同時具有實意名詞和形式名詞兩種用法。下面我們以“ところ”的實意名詞用法為例,結合原型理論進行討論。在《新明解國語辭典》(第五版)對“ところ”作了如下解釋。

ところ[所](名)

①物が置かれたり事が行われたりする、具體的な場所。

②a.(基準となる人を受けて)その人が住んだり所屬したりしている場所。

b.(基準となる物を受けて)そのもののすぐ近く。

c.物の部分を場所としていう。

③(「―の&helli p;の形で、體言を修飾して)「文その土地の。その地方の。

④(多く、固定的な言い回しで)ある(抽象的な)な場所。特に、それにふさわしい。

場所。また、物語の舞臺となる場所。

從以上4個義項不難看出,“ところ”的基本意義為地方、處所。那么,在四個義項中,每個義項之間是否會存在聯系或是毫不相關呢?義項①指代物體存在或是事件發生的具體場所(例:ピアノを置くところ:放鋼琴的地方)。義項②分為三個部分:a.(以人為基準)此人居住或是所屬的地方(例:伯父のところに下宿する:在伯伯那兒住);b.(以物為基準)此物的附近(例:電柱のところに犬がいる:電桿那兒有只狗);c.指物體的某一部分、某一處(例:肩のすぐ下のところが痛い:肩膀稍下來的地方痛)。義項③是“ところ”的古日語用法,不在本稿討論范圍。義項④抽象意義上的“地方”( 例:そんなところがお母さんに似ている:那種地方正像你媽媽)。其中,義項①的指代意義最為直接和典型,一說出來就能讓人具體聯想到和理解;義項②分為三個部分,a、b兩部分除了針對對象不同以外,所指幾乎可以理解為相同,與義項①也可以理解為相同。而c把“ところ”從地理位置這一層次提升出來,放在了和“地理位置”這一義項接近,但又稍有差異的“事物的某一部分、某一處”。義項④完全變成了抽象意義,也就是所謂的無形存在。綜合以上分析,“ところ”的意義構造可以簡單總結如下圖。

(三)原型理論與課文翻譯

在精讀教學中,還有一個重要部分即課文的理解和翻譯環節。在對課文進行講解的過程中,教師往往會采用日譯日或日譯中的方法,以幫助學習者對文章或對話內容進行理解。在詞匯和基本語法句型都沒有障礙的前提下,對于句子的翻譯重點是把握其中的主干結構和上下文語境。日語句子的SOV構造不同于SVO構造的漢語,尤其針對包含有從句的長句,以“S+O+V”為原型,首先需要根據相關助詞確定主句中的主語、賓語和謂語,然后才能進一步推進對從句中主賓結構的分析。

如《綜合日語》第二冊17課:“「外國のポップカルチャーに人気が集まると中國の伝統は消えるかもしれないと考える人は「あまり受け入れないほうがよいと言う。”一句中,通過主句謂語“言う”和助詞“は”不難找出該句的核心(主句)是 “「~~人は「~~と言う”,“人”是主句主語,“言う”是主句謂語,“と”前的「~~為說的內容,類似于漢語中的補語從句,而“人”前的句子為修飾主語的定語從句。主干翻譯為:~~人說了~~。其次看主語前的定語從句,該句中謂語為“考える”,前面部分為考慮的內容,翻譯為 “考慮到外國文化一旦大受歡迎中國傳統文化就有可能會受到沖擊”。補語從句“言う”內容譯為“最好還是別接受”。最后,整句連起來可理解為:考慮到外國文化一旦大受歡迎,中國傳統文化就有可能會受到沖擊的人們說“最好還是別接受吧”。

五、結語

二語習得與成人外語學習的根本差異是:成人的智力已經成熟,已經掌握了母語的各種語言習慣。學習外語的過程實際就是克服母語的干擾,掌握對象語的各種慣例的過程。第二語言學習是一個逐漸的過程,在此過程中,目標語系統不斷與母語系統區分開來并獲得獨立的地位。

在本文分析中,筆者從語言本身出發,從詞匯、語法化以及翻譯等的角度,分析了認知語言學中原型理論在日語精讀教學中的應用。而關于結合客觀因素,如:語際干擾、文化習慣、學習者個人智力因素等的考察,有待進一步的探討研究。

[ 參 考 文 獻 ]

[1] 朱立霞.認知語言學理論在日語教學中的應用[J].三峽大學學報,2012(1).

[2] 沈家煊.語法研究的分析和綜合[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9(2).

[3] 王寅.認知語言學[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第6篇:下雪的日記范文

[關鍵詞]日記活動課 情境 思考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5)16-085

《小學低年級說寫日記訓練的途徑和方法研究》是我校開展的一項市級立項課題。一年來,我們通過大量實踐,摸索出了“創設說寫情境,激活創新思維”的說寫日記訓練方法,引導學生走進趣味說寫日記的大門,邁開了起步作文教學的步伐。

一、創設情境,注重心情教育

兒童心理活動的方式是直觀的、感性的,他們往往是從感覺的聚積中體驗自己的內心情感,并貯存于記憶系統中。

課例一:

課上,我先展示了一組楓葉標本:“請仔細觀察,說一說它們的形狀。”學生有的說像鴨子的腳,有的說簡直就是金魚的尾巴,漂亮極了;還有的別出心裁,認為楓葉就像一葉掛著帆的小船……我再問:“老師制作的楓葉標本美嗎?”學生異口同聲地答:“美。”“還有更美的,請看――”我像變魔術一般,取出了兩朵野的標本,然后揀幾片不同形狀的楓葉組合在一起,竟然成了一幅生動的畫。

此時,環顧教室,人人興奮,于是我布置了一項任務:到校園里找一找你喜歡的葉子,然后制作葉子標本。蜂擁出教室的學生們猶如一群快樂的小鳥,開始細心找尋起葉子來,十多分鐘后,人人滿載而歸。于是,各種葉子的展示會便開始了。

司勇先發言:“我找到了幾片金黃的銀杏葉,看,它們真像一把把金色的小扇子。”細心的李小文迫不及待地說:“老師,剛才一陣風吹來,從樹上落下的銀杏葉就像一只只黃色的蝴蝶。”嘴里叼著葉子的王飛也發言了:“看,黃楊的葉子像不像一枚枚綠色的銅錢?”……“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有了源頭活水,學生自然佳作紛呈。

二、活動產生情境,情境引發問題,問題引發思考

目前,農村作文現狀令人擔憂,學生害怕作文,不知怎么寫。說寫日記活動課恰好能改變這種現狀,變“一元”為“多元”。

課例二:

一天早上,天陰沉沉的,同學們正上早讀課,天空飄下了雪花。見到久違的雪花,學生們興奮異常,拍手跳躍,欣喜之色溢于言表。

見此情景,我靈機一動,何不讓孩子們寫一寫盼雪之情?果然,情之所至,不一會兒便佳作紛呈。有的寫盼望下雪打雪仗、堆雪人的興奮心情,也有的想象大雪覆蓋大地,大地一片潔白的景象;還有的竟然作起了詩:“看/潔白的雪花/在我們的校園/跳起了歡快的舞蹈。”

于是,我提前下課,讓學生們將興奮之情帶到雪中:數數雪花的瓣數,嘗嘗雪的味道,聽聽下雪的聲音……學生們詩興大發,有的說:“雪花雪花滿天飄,冬天冬天來到了!”有的說:“小雪花,六個瓣,飄呀飄呀落下來。”還有幾個學生在雪中邊跳邊唱起來:“我是潔白的小雪花 / 我從高高的天空輕輕地飄下 / 我落滿高山 / 高山像一位新娘 / 披上美麗的白紗 / 我落滿大地 / 消害蟲,滅病菌 / 我是潔白的小雪花……”這不是幼兒園學的兒歌嗎?歌聲隨著雪花飛舞,飄蕩在校園的上空……

由此可見,說寫日記活動課的開展必須抓住時機,找準突破口,讓學生興奮,令他們動情。

三、為學生的個性提供多元化的發展空間

葉圣陶先生說過:“練習作文是為了一輩子的學習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并不是應付考試,也不是為了當專業作家。”

課例三:

上課鈴響了,老師走進教室,說:“今天我們做個游戲,請小朋友拿出自己喜歡的人物或動物畫片。”話音一落,學生個個興奮不已,高高地舉起自己的畫片。教師情不自禁地贊嘆:“小組同學能不能合作編一個精彩的故事,讓這些可愛的人物或動物活動起來?”教室里像炸了鍋,學生討論紛紛。經過啟發、引導,一個精彩的故事“奧特曼大戰怪獸”博得了熱烈的掌聲。課堂上這一智慧的火花,照亮了學生思維的空間,他們個個躍躍欲試。《龜兔賽跑續集》《黃鼠狼給雞拜年》《傻大貓和翠笛鳥》……這一個個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讓人仿佛置身于童話的海洋中,課堂教學迭起。學生表現出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令我欣喜。

第7篇:下雪的日記范文

也許長大就在不經意間。當我某天一回頭,發現走過的腳印不再凌亂不堪,但是那美麗的東西,卻從我的眼前驀然消失,不見……

每當走在這由鋼筋水泥筑成的林子里時,我總是有一些傷感,腦子里有一些空虛,有一段空白。似乎,在我很小很小的時候,有個讓我開心的地方,并不是這樣的……

依稀記得好像是在9歲前,住著一套平房,是那種用紅磚一塊一塊壘起來的。有一個很大很大的院子,一種很普通很普通的水泥地板,一個很小很小的房間,還有走出家門就能看見的一方很大很大的菜地,以及菜地角落里一個很舊很舊的糞缸。我每天在這里生活著,過著平平淡淡卻也有滋有味的生活。

特別喜歡這里的冬天。雖然也屬于江南一帶,卻會在一個細膩溫柔的冬天飄起漫天的大雪。那天晚上,大概是7點多吧,媽媽把那個正在寫日記的我從我那個很小也很溫馨的房間里叫出來,說是下雪了。我立刻丟下手中的筆,像一只小鳥,蹦蹦跳跳地跑到院子里。“媽媽,下雪啦!”我興奮地喊道。我看到那純白色的雪一大團一大團地往下掉,掉進院子里,掉到我的身上。媽媽急忙把我從院子里拉進屋,“快覺,明天早上才有精神玩雪啊。”那天,我破例睡得特別早,也睡得特別香甜。

當我第二天醒來,迫不及待地胡亂套了件棉襖,就欣喜地沖出院子。天哪,好美啊!放眼望去,白茫茫的一片。菜地里,小路旁,墻上,屋檐上,高高挺拔的樹上,都鋪滿了白茫茫的雪。我急忙叫來了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們,一起堆雪人。那雪很白很干凈,摸上去涼絲絲的。也不知道當時自己是什么感覺,只知道一回家就把通紅的手泡進媽媽倒好熱水的臉盆中。

化雪的時候,看著屋檐上一條條滴著水的冰棱,我有一些留戀。媽媽說:“明年還會下雪的。”可誰知,沒等我看到第二年的大雪,我就來到了這個充斥著鋼筋水泥的城市。

還有我們的墻。也許是因為時間長了吧,磚與磚的連接處出現了一些很小很小的小洞。我們也開始打這墻的主意。有一個大姐姐,總是有一些我們都很羨慕的東西。比如說貼貼紙。她總是讓我們先閉上眼睛,然后把已經準備好的貼貼紙卷成細條,塞進墻縫里讓我們找。我那時也算是一個“找紙高手”吧,長時間下來找了一口袋的貼貼紙。可是媽媽不知道,放到洗衣機里一洗,就全沒了。

常怪自己那時粗心,害得直到現在也沒見過那么好看的貼貼紙了。

后來,因為爸爸工作調動的原因,我要去一個充滿鋼筋水泥的城市。可怎么說走就走了呢?我還沒有學會認真地體味這個使我的童年充滿了趣味與色彩的地方,怎么就要離開了呢?我想我是再也見不到這樣用紅磚一磚一磚壘起來的老房子了。

可惜的是,我注定是再也看不到這樣的樂園了。爸爸今年從那里回來說,那里什么都變了,我以前住的平房也拆了,全都換成了一幢幢現代化的高樓大廈,而我童年的腳印也就被埋在那個城市高樓的底下了。

托爾斯泰說過,人是因為可愛而美麗的。那么,這古老的房子,我的樂園,就是因為值得回憶而美麗的吧。

第8篇:下雪的日記范文

          最近寫作課在學“兒童文學”,一說兒童文學就想起冰心老人,具體能想起哪篇呢?沒有。。。呵呵看來我是個健忘的人。恩是的。。。

          好想傳段視頻上來,讓你們也感受下,當時上課的氣氛,我們這些大學生玩翻繩,玩拍手,玩折飛機,玩搶凳子,玩老狼老狼幾點鐘,玩大合唱……原來要黃鉆LV3以上才可以,騰訊啊,真會賺錢呀。。。

          想想那個N年前的我呀,我們呀,你呀,你們呀,他呀,他們呀,她呀,她們呀,甚至它呀!

      

          我喜歡棉花糖,喜歡把六年級的天空當做棉花糖。

          好像,六年級才開始長大,開始懂事,開始花錢,開始狐朋狗友,開始出街,開始頂撞,開始紙牌。。。好多的記憶是六年級的,因為那時懂事。

        那個小學,喜歡……

          喜歡玩跳皮筋,在午后玩到大聲呼喊,被樓上的大媽大罵。

          喜歡“滴包”,不斷地變換樣式地“害”對方輸。

          喜歡紙牌,在6點多到校開始抓黑X,被班主任瞪。

          喜歡對歌,不斷地出現“愛”字,小小年紀就“懂”愛。

          喜歡去九區的老人活動中心“鍵身”,那是我們西羅園四小6年級的地盤。

          喜歡偶爾去萬芳婷公園遛彎兒,順便踩踩草。

          喜歡排著隊玩蕩秋千,直到被人趕下來。

          喜歡芭比dull,會和小白菜去花鳥魚蟲一條街買小衣服還有小飾品。

          喜歡還珠格格,很愛小燕子。

          喜歡看天空發呆,做著公主與王子的美夢。

          喜歡哭,被校長訓了句后,哭了4個小時之久,第二天眼跟雞蛋一樣大。

          喜歡耍酷,愛穿很成熟的衣服,然后裝老。(雖然臉還是小孩子)

          喜歡HOT,喜歡韓國、韓語,會買很多他們的照片專輯海報還有雜志,甚至剪了個kangta的發型,最后又被媽媽修過來了。最后那一箱他們的專輯海報雜志都被媽媽當廢品賣了,還有我里面的4本小學日記。。。我超無語的。

          喜歡折千紙鶴,曾經孫艷霞(是的,我沒記錯名字,哈我還記得)送了我一小箱折好并串好的紙鶴,好多好大好想當床簾啊。

          喜歡編“手鏈”,然后帶在手上炫耀著。

          喜歡吃完飯就下樓和葉子油柑一起侃大山。

          喜歡小動物,哥哥的同學送了我一只小貓,不過在被我不小心踩了一腳后還給人家了。

          喜歡在下雪的時候去打雪仗,把雪丟到王旭的衣服里面,不小心掉到阿姨的菜里被罵了。

          喜歡吃沙子口樓下看上去臟臟的炒果條,不知道那家搬到哪去了。

          喜歡吃爸媽下班買回家的雞排、糖葫蘆。

          喜歡那次一家去公園爬樹。

          喜歡學校組織的春秋游,還留著照片呢。

          喜歡寫信交筆友,還有一個叫“聽海”的還是叫“糊涂”的筆友送過我一個少數名族娃娃呢。

          喜歡跟小同學們討論以后要做什么,好多都是國際刑警。哈

          還有好多喜歡的啊。。。

          

          那些,小時候就是好,什么都不懂就是幸福。還會幾個小朋友約好第二天早早去吃早餐——豆漿油條。還有跟弟弟攢一個月的零用錢去吃頓M記,自然更期待爸媽帶我們去吃。還有每次考試的簽字,一百分就好高興地拿獎金(10塊)去,沒滿分就裝可憐地承認失誤。

          ……

……

……

……

……

          人生的第一回,哈,童年是美好的。

          在哪都好,記得,童年是美好。

第9篇:下雪的日記范文

最近的生活重點可以用一個詞形容“期末復習”,大學的考試,往往是最后一個月的沖刺,當然,個別平時即下了功夫的有心人應該不必如此慌張吧?圖書館的門口,往往等候著占位的人,我討厭站在人群中的感覺,壓抑的感覺空氣都被堵塞了,更不用說大門一旦打開,伴隨著呼天搶地地往里面擠的人。占位風波之后,舒著氣的甲乙丙丁,或者很悠然地拿著水杯去接水,準備一個階段的奮斗,或者掏出手機,很開心沖著電話說“幫你占到位了~~”,而這些打電話的人,一般情況下又可分為兩類:女生,或者男生。女生,往往便是戀愛很久了,幫男友占位,而電話那頭的某個男生,可能不耐煩地敷衍著電話,一邊跟某個其他的女生聊著天;也可能正在打游戲;男生,一般屬于正在追求某個女生,或者剛開始一段感情,因為珍惜,因為有所圖,所以大獻殷勤,不惜暫時放棄自己的其他事情來幫自己心儀的那個她占位,一起上自習,順便暗含著一層意思“看我是真心對你好,我愿意為你做任何事~”,這樣的情況,我祝福,真心祝福,希望誰都不要辜負誰~~

大三的人,不算年輕了吧,至少走在校園里,看見有些小孩參加各種社團活動,會覺得無聊。是的,小孩,我習慣這樣稱呼那些比我小的人,就像與我同齡的都喜歡叫我小孩,因為他們說我情商低i,傻傻的像個小孩。冬天,還是有些冷的,即使在重慶這樣的地方。現在的我,喜歡穿那種有大口袋的大衣,寬寬的,雙手可以插在口袋,這樣走路會覺得有安全感,懶懶地去上自習,冷眼看周圍的一切,越來越怕去認識陌生人,怕去人多的地方,怕跟不熟的人說話,只待在熟悉的地方,去同一個圖書館,坐同一個位置,在朋友之間才會毫無束縛地去大笑去嬉笑怒罵。我變了,不僅僅是曾經的長發剪成特別短的短發了~~

一個人自習,努力不去想上個期末,有你陪著的那個期末,那么多人一起,連學習也是一件樂事,每天早上,想到去教室就可以有你,都可以很開心的不去賴床,有你等著一起去吃飯,看著你吃飯的樣子,就會覺得滿滿的全是幸福~~可是你走了,我的身邊,一下子空了,空了好大一片。適應了這么久沒你的日子,卻還是在做題的時候,寫著寫著就發現整張紙都是你的名字。課停了,幾乎見不到你了,聽說你也是一個人自習,不知道是不是也像我,回想起曾經那段日子,想起那個老被你說傻的我??空間里,我的每次心情改變你都會來看,什么都不說,然后我看著最近訪客列表里面你熟悉的頭像,由最初的胡思亂想到現在安靜微笑,其實,這樣也很好,是不是?至少你還記得我,記得我們之間,有過最美的故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已满 | 久久99国产精一区二区三区 | 97人摸人人澡人人人超一碰 | 色狠狠色综合吹潮 | 欧美手机看片 | 手机看片日韩高清国产欧美 | 精品国产自在现线看久久 |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播放 | 成人69| 欧美首页| 精品综合 | 偷窥女厕国产在线视频 | 香蕉tv亚洲专区在线观看 | 免费观看欧美精品成人毛片 | 成人午夜视频一区二区国语 | 美国欧美一级毛片 | xx毛片| 欧美人交性视频在线香蕉 | 欧美在线日韩在线 | 手机看片久久国产免费不卡 |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不卡 | 娇喘嗯嗯~轻点啊视频福利 | 伊人国产在线视频 | 成 人 a v黄 色| 欧美高清性刺激毛片 | 成人午夜做爰视频免费看 | 中文字幕乱码中文乱码51精品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久久香蕉 | 91看片淫黄大片欧美看国产片 | 在线播放免费播放av片 | 久久精品香蕉视频 | 亚洲人视频在线观看 | 久草视频中文在线 | 成人一a毛片免费视频 | 欧美手机在线视频 | 美女福利视频国产 | 日韩三级在线播放 | 夜鲁夜鲁夜鲁在线观看福利 | 91www成人久久 | 99久久免费中文字幕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