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愛心的折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消除恐懼,增強治療信心
有些腫瘤患者在患病前即對腫瘤懷有懼怕心理,所以一旦自己被確診,便尤如掉入泥壇,難以自拔,特別是具有一定政治經濟地位和經濟條件差,家中未成年子女多的患者,前者從優(yōu)越的生活環(huán)境到患病后的失落,認為自己所創(chuàng)造的大好時光,不能盡情的去享受而悔及莫恨,后者則因多種擔心(孩子今后的生存,治療費用等)而愧疚。為此,采取“循序漸進的身心放松”法來緩解患者的精神壓力,促使他們全身心地配合治療。具體做法是:①用熱情周到的服務和委婉動聽的語言深入淺出地給患者講解不良的情緒對治療的嚴重影響;②有計劃、有步驟地給患者安排文體活動,以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③用精心治療和高尚的品德去贏得患者的信賴,讓患者感到治療是希望之星,只有全身心地配合治療,才能解除病魔之身。
激發(fā)自強,克服自卑絕望情緒
隨著病情的日益惡化或反復的臨床檢查造成的軀體不適,都可誘發(fā)腫瘤患者產生自卑,絕望的心理,致使出現拒絕治療等種種不良現象,對此,用“直覺形象”法為誘導,激發(fā)腫瘤患者對生的留戀和對家庭、社會、子女的責任感。具體做法是:一方面用書報上介紹的與病魔抗爭的典型人物和事跡作誘導,另一方面讓治療效果較好的患者進行現身說教,通過現身說教,使他們正確面對現實,勇敢地與病魔抗衡,用樂觀的大無畏主義精神去面對生命的挑戰(zhàn)。
解釋安慰,消除負性心理
病房是以患者為中心的特殊群體的誕生地,病友之間的朝夕相處,通過相互間的看、聽、議、比、猜而獲得一些關于本人或他人的疾病信息,這種信息成了他們對號入座的紐帶,擾亂了原有的治療信心。對此,采用“代償遷移”法轉移患者對此所受到的影響,分散患者對所患疾病的注意力,用充滿信心的語言去鼓舞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決心和信心,用科普知識驅散他們心中的烏云,使他們相信,只有依靠現代技術和醫(yī)護人員的辛勤勞動,才能使他們得到全面康復。
做好家屬工作,注意調整患者與家屬之間的情感交流
【關題詞】 乳腺癌患者;心理護理。
乳腺癌是我國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據資料統計,其發(fā)病率占全身各種惡性腫瘤的7%~10%,僅次于子宮癌。它的發(fā)病率與遺傳有關,在40~60歲女性絕經前后發(fā)病率最高,并有年輕化趨勢。
在非專業(yè)人士眼里,癌癥就意味著被判了死刑,加上是女性第二性征,又直接影響女性外在的美,一旦確診會給患者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很容易導致情緒低落,不積極配合治療等。護理人員在整個醫(yī)療環(huán)節(jié)中與患者接觸最多,這就要求護理人員掌握一定的心理護理方法,給予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
一、一般資料
本組50例,40歲以上33例,40歲以下17例,職業(yè)女性30例,家庭主婦2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術49例,保乳手術加化療1例;住院天數15~25天,復查發(fā)現肝轉移、骨轉移各一例,仍定期化療。患者一般情況均好,可以配合治療。
二、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特點
1. 焦慮心理:
有些患者因手術毀損了女性特有的胸部外形和女性特征的喪失而對未來失去信心,怕遭遇丈夫的嫌棄;有些患者因家庭經濟困難,擔心經濟損失使今后的生活更加困難,表現為整天愁眉不展、唉聲嘆氣、焦慮不安、憂心忡忡、不思飲食、失眠等。對此類患者,我們主動與患者交談,聽取患者的傾訴,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有效地和患者溝通,認真回答患者的提問,有的放矢地加以安慰、幫助、解釋和開導,以消除其心理障礙。同時做好家屬的思想工作,使家屬能積極主動去關心體貼患者,使患者情緒穩(wěn)定下來接受治療。
2. 絕望心理:
病情惡化,腫瘤轉移及化療的不良反應等,患者意識到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勞的,到頭來會是人財兩空,對治療和生活失去信心。時常流淚,常常發(fā)脾氣,悲觀失望,甚至少數人有自殺傾向。護理人員首先要加強責任心,防止發(fā)生意外。然后穩(wěn)住患者情緒,耐心疏導和安慰,向患者提供有希望的信息和極力幫助的保證,同時調動家屬的力量來做思想工作,細心服侍,喚起她的勇氣和信心,使她感覺生活處處充滿陽光和愛,輕生只會給家庭帶來極大的不幸和悲哀,從而消除其輕生絕望的念頭,積極去配合治療。
3. 恐懼心理:
大多數患者都認為癌癥是不治之癥,于是“談癌色變”,一經診斷為癌癥就會產生極大的恐懼心理,害怕死亡。面對這種患者,我們首先在精神上給予支持與鼓勵,通過多種方式接近患者,多與患者交談,告訴她乳腺癌并不是她所想象的那么可怕,只要早期發(fā)現、早期治療,預后是理想的。同時,耐心解釋患者提出的疑問,以親切和藹、沉著冷靜的態(tài)度去幫助患者,要特別注意語言藝術。語言是心理護理工作中的重要手段,是打開患者心扉的鑰匙,可以幫助患者擺脫精神折磨。
4. 悲觀心理:
當病情不見好轉,特別是已行乳腺癌根治術的患者,在恐懼和焦慮的同時,由于承受著難以言狀的痛苦和不適,常將這一切歸罪于老天爺的不公平及醫(yī)務人員的無能等而亂發(fā)脾氣,周圍的人都成了其發(fā)泄的對象。有時悶悶不樂,對周圍的一切漠不關心,少言寡語、精神萎靡、睡眠不好,對治療失去信心,甚至拒絕治療,消極悲觀地等待死亡。對于這類患者,醫(yī)務人員應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責任感,積極真誠的態(tài)度、和藹的言行,去關心、體貼患者。在患者情緒不佳、出言不遜時,做到克制、忍讓,以情感人,有意識地多接近患者,讓其傾吐內心痛苦,使心理得到疏通,并勸導患者面對現實,既來之則安之,以笑臉去迎接不幸。
三、護理方法
1. 重視與新入院的患者的溝通交流。
護士親切接待,自我介紹,熱情問候,安排患者住合適的房間,向患者介紹病區(qū)環(huán)境,給患者講解疾病相關知識及主管醫(yī)生、主任、護士長、責任護士的情況,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取得患者及其家屬的信任。采用談話法、觀察法,對患者進行入院心理評估,從而進行個體化護理。
2. 營造人文氛圍,開展溫馨護理[1]。
病房環(huán)境保持清潔、舒適,允許患者擺放少量的私人物品,允許患者最親近的人在病房陪侍;在檢查、治療和護理過程中,動作輕柔,減少不必要的暴露,及時采取措施,隨時維護患者的隱私,關心患者,尊重患者,以患者的利益和需要為中心。護理人員自身情感傳遞對患者的影響也很重要,護理人員上班時精神飽滿、情緒高漲、面容和氣、面帶微笑,在患者面前這種良好的情緒自然地釋放,會讓患者處于一種很松弛的狀態(tài),讓患者能夠放心地和護士進行交流。
3. 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對患者給予多方面的關心、指導,積極主動與其溝通。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開展健康教育,向患者講解乳腺癌的相關知識。與患者對話要語氣溫和,避免使用含糊不清的言語、神態(tài)和表情,使患者消除思想顧慮,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1]。為患者提供一些書籍、雜志和報紙,盡量使患者住院期間的生活豐富一些。
4. 科學對待患者知情權。
對于患者的真實病情,特殊情況下需要保密,避免患者過度緊張、恐懼,影響治療。對于已經知道病情的患者,主動和其交流,講解相關知識,鼓勵她們多和手術成功的患者交流,減輕心理負擔。
5. 加強對患者家屬的心理護理。
手術前了解丈夫對手術的看法,鼓勵其提問,并做好解答工作。患者家屬術后的態(tài)度直接關系到患者治療的積極性。因為癌癥不僅對患者本身來說是一場災難,對患者家屬也是心理折磨,忽視與家屬的溝通,會直接影響家屬的身心健康,而家屬作為癌癥患者的主要支持系統,對患者的身心健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2]。
6. 密切注意患者心理變化。
患者術前常有如下的心理活動,對手術一是害怕,二是擔心。怕的是疼痛與死亡,擔心的是會不會出意外,會不會落下殘疾等。患者術前的這種恐懼和焦慮,將直接影響手術效果,如失血量大、愈合慢等。而且,這種惡劣的情緒狀態(tài)還易于引起并發(fā)癥。因此,術前的心理護理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為此應當進行術前心理護理,并由有權威的醫(yī)生和護士進行,耐心聽取患者的意見和要求,向家屬詳細交待病情,闡明手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尤其要對手術的安全作肯定的保證。另外,做過同類手術患者的信息,對術前患者的情緒影響較大,護士可有針對性地組織交流。
7. 術后護理。
術后給予整體護理,經常巡視病房,嚴密觀察患者,動態(tài)監(jiān)測生命體征,發(fā)現異常病情應及時報告并妥善處理。關心患者,耐心傾聽患者的主訴,告知患者病情,以調動其自身調節(jié)能力。
8. 加強宣傳工作。
認真做好術后宣教,鼓勵和協助患者早期進行患側肢體的功能鍛煉,減少和避免并發(fā)癥。鼓勵其夫妻雙方坦誠溝通,正確對待現實。鼓勵患者表達手術創(chuàng)傷對自己今后角色的影響,護士應表達對其同情和提供改善自我形象的方法。
9. 做好出院指導,加強家庭隨訪。
家訪的目的是讓患者獲得更多的與疾病相關的知識,以便知道如何去對待它;家訪還應該讓患者確信她們有社會各界的支持,讓其親人(丈夫、孩子等)分擔其焦慮的情緒。調查表明,乳腺癌患者認為,與以前在醫(yī)院與醫(yī)生進行短暫的交流相比,護士進行家訪更有利于一些敏感問題的探討[3]。對于不方便進行上門隨訪的患者可采用電話隨訪的方法進行。100%的患者滿足電話隨訪的形式和內容,電話隨訪把醫(yī)療過程延伸到患者家中,不僅是一種連續(xù)性的護理服務,而且能體現社會這個大家庭的溫暖[4]。
綜上所述,心理護理在乳腺癌患者的治療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與患者和家屬的溝通,使患者和家屬認同護理人員,不僅使醫(yī)患關系和諧,而且可以了解患者的心理變化,通過有效心理護理,能夠改善患者焦慮、抑郁、對抗治療心理,確實緩解心理壓力,積極應對疾病,促進機體和心理的康復,提高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陳小玉,王菊吾.人文關懷理念在乳腺癌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05,19(3B):1547.
[2] 黃海珊,張靜平,鄧小梅.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問題及護理[J].護理研究,2005,19(5A):947.
【關鍵詞】 宮頸癌;抑郁癥;護理
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治療以采用手術為主。抑郁癥是情感性精神疾病或心境障礙的一個類型,也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臨床上以情緒低落、興趣和愉缺乏為主要特征的抑郁發(fā)作。我科于2009年3月份收治了1例宮頸癌Ⅰb1期的患者,術后出現明顯抑郁癥狀。經過抗抑郁治療和高效的護理,患者于5月份痊愈出院。現將護理介紹如下。
1 臨床資料
患者女,46歲,在職。因2009年3月30日訴“體檢發(fā)現宮頸病變1個月余”進入我科。患者于2009年2月份體檢行LD檢查示:ASCUS,于十多天后復診行陰道鏡檢查示:宮頸糜爛Ⅱ,可見數個納氏囊腫,逐于行宮頸活檢病理示:子宮頸3,9,12點上皮內瘤樣變Ⅱ~Ⅲ級(CINⅡ~Ⅲ),累及腺體。擬“CINⅢ”收入我科。入院時婦檢:外陰正常,陰道通暢,宮頸肥大,宮頸管內組織增生,來源于上唇,有接觸性出血,無舉痛、壓痛。入院時與患者溝通可知其心理狀態(tài)良好。入院后于4月1日行宮頸椎切術,病理報告示:宮頸浸潤癌。告知患者病情后并經患者及家屬的同意,于4 月8日行廣泛全子宮切除+盆腔淋巴清掃術+雙附件切除術,切除物送病理檢查,結果示:錐切后的宮頸組織可見少許不典型增生鱗狀上皮,陰道段端、雙側韌帶、宮體及雙附件未見癌。患者得知第二次手術的病理結果后即出現情緒低落,少動少吃、少語甚至不語。神經內科會診患者后診斷為:抑郁癥。經一系列的治療和護理后患者于5月9日痊愈出院。
2 護理
2.1 心理護理
2.1.1 了解并掌握患者的心理動態(tài) 對癌癥患者在護理過程中要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心理動態(tài),以便做好心理護理而提供依據[1]。因此,在護理患者的過程中我們認真觀察她的言行、舉止、表情等,發(fā)現問題及時處理,消除不利疾病痊愈的因素。
2.1.2 適時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 患者在做完廣泛全宮切除+盆腔淋巴清掃術+雙附件切除術后就要求醫(yī)生告知病情。當患者得知真實病情后就表現出情緒低落、思維遲緩、少吃,語言減速甚至不語和不愿下床活動。我們及時對患者詳細解釋了施行該手術的必要性和告知病情的穩(wěn)定性,表明身體恢復后就可以出院。還說明手術非常成功,不必擔心預后的化療或放療等抗癌治療。為了護患的有效溝通,我們專業(yè)護士還用了很多的時間陪伴著患者并反復施行了“知、信、行”的護理[2],也就是知識灌輸,培養(yǎng)信念和行為訓練。
2.1.3 重視家屬的心理護理 家屬對患者的態(tài)度是影響患者情緒極為重要的因素。與患者家屬進行密切溝通后知其丈夫和正在讀大一的女兒都不會照顧他人和做家務。這對患者產生了極為嚴重的思想負擔和消極情緒,對疾病的恢復非常不利。所以,在安慰患者同時,我們也在患者家屬方面做了極大的思想工作。要求他們學會照顧患者并做有營養(yǎng)的、合口味的食品來給患者吃。還建議其他親戚朋友陪伴患者,采取24 h輪班制,做到時刻關心患者。并引導他們用樂觀、積極的態(tài)度去關心患者、照顧患者。
2.1.4 重視患者單位領導對患者的社會影響 當今社會,人們對醫(yī)療經費及職業(yè)問題十分關心,患者對上述問題顧慮較多。所以我們向患者單位領導提出配合治療護理的指導性意見,避免負面效應對患者產生不良影響。讓單位領導多來探望患者,關心患者,產生良好的影響,使患者產生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2.2 病情的觀察和護理 術后應嚴密觀察患者,做好生活、心理護理,遵醫(yī)囑使用抗炎、止痛治療,給予激素類藥物替代卵巢功能療法和抗抑郁治療,將患者的舒適度提到最高點。發(fā)現患者少吃時,及時主動喂食患者、詢問患者是否該食物不合口味,或了解患者是否有其他原因,鼓勵患者攝入高蛋白、高熱量易消化飲食。當患者進食少或不吃時,我們要觀察患者有否腹脹、四肢乏力等電解質紊亂的現象,并告知醫(yī)生。適時檢測電解質,發(fā)現異常遵醫(yī)囑及時給予補充電解質,調節(jié)患者體內電解質的平衡。發(fā)現患者出現抑郁癥狀時除了給予心理護理外,還結合中醫(yī)療法,予忘憂、解郁湯清熱涼血和養(yǎng)血安神治療。
3 討論
3.1 原因分析 從2月份行LD檢查示:ASCUS,3月份復診行陰道鏡檢查示:宮頸糜爛Ⅱ,可見數個納氏囊腫;再行宮頸活檢病理示:子宮頸3、9、12點上皮內瘤樣變Ⅱ~Ⅲ級,累及腺體;到4月份行宮頸錐切后病理示:宮頸浸潤癌;逐行廣泛全子宮切除+盆腔淋巴清掃術+雙附件切除術,切除物送病理檢查,結果示:錐切后的宮頸組織可見少許不典型增生鱗狀上皮,陰道段端、雙側韌帶、宮體及雙附件未見癌。患者在這短時間內頻繁行侵入性的治療,受到一定的痛苦,且得到的疾病信息也在不斷地進展,最后還切除了一部分器官。患者得知最后手術的病理結果時,思想上逐漸出現了問題:她除了恐懼疾病的快速發(fā)展,又后悔未見癌灶的附件被切除了,擔心卵巢切除后體內激素水平的改變,自己的角色也改變了等等因素。從而患者出現絕望,產生不良情緒,喪失生活的勇氣和信心。
3.2 效果分析 心理治療是對婦科癌癥患者護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3]。護理人員要以整體化護理觀念來護理患者,密切觀察患者的心身的變化,了解患者的心理動態(tài),根據患者文化背景、疾病性質及對疾病的認知程度,及時、適時地給予心理疏導,消除負面的影響,促進對疾病的治療信心。患者術后病情的觀察同樣重要,患者少吃或不吃時給予靜脈營養(yǎng)、調節(jié)體內電解質平衡。通過我們良好的醫(yī)患、護患關系為橋梁,應用我們護理人員的語言、表情、行為、調動患者體內的代償功能,增強了抗病能力,改善各種心理狀態(tài),使患者解除了疾病,痊愈出院。出院后隨訪患者:心理狀態(tài)良好,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參考文獻
1 李香玲,侯再花.癌癥病人的心理護理.當代護士,2003,(5):51-52.
《三道法門》總裁班課程的可貴之處就在于教會時下眾多企業(yè)老板如何向一名合格的“社會企業(yè)家”過渡。企業(yè)積極創(chuàng)造利潤是“本分”,但在守住“本分”的基礎上,更大限度地發(fā)揮企業(yè)對于社會的責任,之于企業(yè)和老板個人而言更具深遠意義。
5月28日,初夏的北京難得下起了一場迷蒙細雨。在一片綠意盎然的清爽中,位于北京亦莊的錦江富源酒店迎來了一批愛學習的企業(yè)家。這些企業(yè)家南腔北調,高矮不一,卻都擁有一個共同的身份――《三道法門》總裁班學員。
在可容納300人的會場里,人聲鼎沸,座無虛席,隨著熱烈的音樂響起,舞臺的一側,大門緩緩開啟。只見一個個子不高,帶著金絲邊眼鏡,長相儒雅的男人登上講臺。會場隨即響起熱烈的掌聲,人們紛紛起立致敬。當那略帶沙啞的聲音開始回蕩在會場上空時,所有的嘈雜瞬間沉寂,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講臺中央。
這是一個意志力堅定的人。從他的演講手勢中可以看出一二來。肢體語言往往能“出賣”一個人的性格,比如說在演講過程中,頻繁使用食指式,即胳膊向上,食指指向空中,反映出當事人對事物、方向或者某種觀點表示極度肯定。而指尖并攏并向上,掌心向外推出,則表示“向前”、“希望”等含義,代表堅定與力量。這兩者,臺上之人兼有之。
說起他,很多在培訓行業(yè)浸已久的企業(yè)老板都不會陌生。這個以推崇“大愛天下”為己任的培訓講師算得上是業(yè)界“老人”。他既是企業(yè)家、教育家、管理專家,同時還是一位慈善家。這個人就是世華智業(yè)投資集團董事長、北京華夏管理學院院長、《三道法門》總裁班主講老師姜嵐昕。
的確,外界對于姜嵐昕的評價是一個對夢想和使命帶有堅定意志,甚至偏執(zhí)的人。他不惜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在2009年收購了北京華夏管理學院,創(chuàng)辦中國第一所免費大學。此舉一出,一時間成為各方談論的焦點。
免費大學的建立源于姜嵐昕最初的夢想。這個來自大別山老區(qū)的窮孩子,在免費大學成立儀式上幾度哽咽,他說“我夢想有一天,貧困山區(qū)的孩子走出深山,同享一片教育藍天;我夢想有一天,少數民族的孩子能夠走進華夏,同筑民族情誼……”。
回溯過往,不難發(fā)現,自2001年創(chuàng)業(yè)開始,姜嵐昕就經常去大學演講,基本上都是免費演講;十年來他在全國各地的公辦、民辦高校,中專、高中都做過義講,為學生做義講的記錄在培訓業(yè)很少有人能企及。
多年來,不同角色于一身,使得姜嵐昕以“社會企業(yè)家”的使命感與商業(yè)智慧,在中國企業(yè)界發(fā)揮著越來越大的獨特影響力。而他的眾多課程中也時時體現出“大愛精神”與“社會責任”的思想理念。其中,《三道法門》總裁班更是如此。
為期三天的《三道法門》總裁班是中國首部將領導之道、融通之道和管理之道融為一體的課程,目的在于教會企業(yè)老板如何提升企業(yè)領導者管理能力、融通能力。企業(yè)要想創(chuàng)造價值,需要靠團隊,而團隊需要領導魅力;企業(yè)要想放大價值,需要靠資源,而資源需要融通能量;企業(yè)要想永葆價值,需要靠系統,而系統需要管理藝術。只有這三者融會貫通,企業(yè)才能持續(xù)煥發(fā)生命力。
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領導之道,融通之道,亦或是管理之道,所有內容的背后都離不開對“社會企業(yè)家”這一概念的塑造。在姜嵐昕看來,生命最有能量的事情,不是設定了賺錢的目標,而是找到了一生值得踐行的使命――這是往高了說。而往低了說,草根型企業(yè)家的人文素質和個人境界修養(yǎng)決定了企業(yè)的壽命長短,一個企業(yè)能為社會帶來多大的貢獻,直接影響著它下一步的企業(yè)規(guī)模和發(fā)展途徑。
以“大愛天下”為使命,并踐行13年的姜嵐昕將自己對于“社會企業(yè)家”的理解濃縮進《三道法門》總裁班中,并歸納出大愛的“九施”、社會企業(yè)家的七個角色、社會企業(yè)家的三重境界……這些內容讓在場的學員頗有啟發(fā)。不少人直言,這堂課讓自己的內心深處有所觸動,以前認為大愛是虛無縹緲的,最起碼和企業(yè)運營沒有直接關聯,但《三道法門》總裁班卻打破了這種認知,讓企業(yè)老板懂得了如何運用“愛”的商業(yè)哲學。
那么,何謂“社會企業(yè)家”?它和普通的企業(yè)家有什么不同?
通常來說,企業(yè)家往往為了利潤而創(chuàng)辦企業(yè),社會企業(yè)家往往從社會問題入手,自覺肩負特定的使命,而采用企業(yè)的方式來達成社會化的目標。社會企業(yè)家是現實的理想主義者,他們夢想遠大,策略務實;價值觀指向社會進步,方法論來自商業(yè)模式。社會企業(yè)家所做的決策,從來不會把股東回報和盈利目標擺在第一位。對他們而言,用商業(yè)化手段去實現社會價值,才是一切行動的出發(fā)點。企業(yè)家傾向于以利潤來評估經營成效,社會企業(yè)家則把事業(yè)所帶來的社會變化作為經營的最大回報。
“在我看來,社會企業(yè)家是指經營企業(yè)的焦點不是利己而是利眾,一切是為了社會創(chuàng)造價值而實現自我價值,企業(yè)不是他個人的,他只是引領企業(yè)踐行使命,擔負責任,播撒大愛,能將個人事業(yè)、利益、價值、意義上升到社會事業(yè)、利益、價值、意義的人。”這是姜嵐昕賦予社會企業(yè)家的注釋,也是《三道法門》總裁班的內容精髓。
那么,我們又該如何成為一個社會企業(yè)家?
姜嵐昕在《三道法門》總裁班中拋出了答案。他認為,社會企業(yè)家要堅持八字原則:以終為始、以死為生。“以終為始”就是要確定我最終要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企業(yè)家?創(chuàng)建一家什么樣的企業(yè)?對這個社會到底有什么價值?“以死為生”就是要思悟如果我不在了,我希望這個社會對我的終極定論是什么?我要留給社會的是一家什么樣的企業(yè)?它到底有什么樣的意義?同時社會企業(yè)家還需要具備三重境界:無條件的平和,無條件的喜樂,無條件的真愛。
為什么要學會平和?須知“心平,亂事則平;心亂,亂事則起。”老板在管理企業(yè)的時候往往無法從容應對各種動蕩,這在無形之中加劇了矛盾的激化。而要化解動蕩,務必做到“心平氣和,亂事則平;寧受傷害,不失人心;業(yè)績可少,是非莫多;包容利眾,修福積德;走者恩送,留者惜用;正念善行,做好自己;精心沉淀,自省精進;以道為先,以義為重;仁信勿疑,傻得徹底;內定外援,合力共享。”
為什么要學會喜樂?須知境由心轉。只有保持一顆喜樂心,才能獲得一方喜樂田,種上一顆喜樂樹,開出一片喜樂花,結出豐碩喜樂果。
為什么要學會真愛?老板是什么樣,底下的員工也會潛意識的去學。不要覺得苦難是別人的事,一旦有一天困苦降臨在你的身上,從前你如何對待他人,他人也會同樣對待你。所以,人們要和他人形成同體慈悲,做到無區(qū)別的愛。
此外,社會企業(yè)家還包含有七種角色,分別是修行者、思考者、設計者、引領者、激勵者、決策者和布道者。
首先是修行者。自我修行是人生命的第一之路。按照姜嵐昕的總結,人生有三修:自修,同修,天修。上司希望下屬改變,下屬希望上司改變;老婆希望老公改變,老公希望老婆改變,父母希望孩子改變,孩子希望父母改變,最后誰也沒改變。“原因都在于他們希望別人修,來度化自己,正確的做法是自己修,去度化別人,最好的做法是同修同度。”
所以,在課堂現場,一個有趣的現象是不少企業(yè)老板都帶著自己的另一半一起來聽課。姜嵐昕鼓勵這樣的學習方式,他甚至直言不諱,一個成功的企業(yè)老板背后一定要有“賢內助”,他(她)可以讓你的事業(yè)更上一層樓,或者成為你事業(yè)發(fā)展的阻力。“夫妻兩個人只有共同進步,才能互相理解,甚至增進感情。”
思考者。企業(yè)最重要的產品是思想。學會運用加、減、乘、除等思考法,可以讓企業(yè)發(fā)展事半功倍。同時作為老板,還需要隨時懂得“正思”,起心要善,動念要正。厚德才能載富,“自己最后,財富才會最厚;自己最前,財富就會最淺。”
“設計者”是老板最要的角色之一,同樣的資源不同人會創(chuàng)造出不同的價值。老板就是企業(yè)的首席架構師,得學會將企業(yè)塑造得更為豐滿,有血有肉。比如說,企業(yè)的股權結構該如何設置,如何制定企業(yè)文化,企業(yè)如何定位,品牌的核心價值是什么,商業(yè)模式又是什么,是否了解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能否擁有回歸原點的心態(tài),等等。這些企業(yè)的組成部分無時無刻不在考驗創(chuàng)業(yè)者的心智。
曾經有不少老板問姜嵐昕,為什么自己的企業(yè)老是做不大?姜嵐昕認為原因有二,首先是企業(yè)“一號”不夠大,其次是企業(yè)的“發(fā)愿”不夠大。一號角色的價值決定了企業(yè)的大小。如果企業(yè)老板力量有限,就要學會做“小三”,傍“大款”,去尋找那些成功的,具有更大能量的人或平臺產生連接。這樣無形之中會增加企業(yè)的成功砝碼。而“發(fā)愿”則是決定企業(yè)未來能走多久的精神動力,每個企業(yè)家都有最初的夢想以及銘刻在企業(yè)文化中的使命和愿景,如果只是單純的想增加自己的財富,金錢積累到一定程度后,隨之而來的一定是倦怠和迷茫。只有內心擁有崇高的精神追求,想要對社會產生價值意義,才能堅守住事業(yè)往更高的方向走,進而成為一名合格的企業(yè)設計者。
引領者。作為企業(yè)的引領者,要時刻學會“軟硬兼施”的管理原則。硬――對自己要硬,軟――對別人要軟。在商場,不少領導者推崇狼性文化,提倡打造狼性團隊。試想,一個對自己都無法嚴格要求的領導,如何能打造出一支夠硬的團隊?當然,對自己硬,對別人則要軟。對自己要小氣,對別人則要大氣,這里的軟并非是無原則的放縱,而是學會大度從容,一個上位者應該具備的寬容和利他風格。小氣引發(fā)小企業(yè),大氣引發(fā)出大企業(yè)。
激勵者。在姜嵐昕看來,管理要分層級,但激勵不需要。只要是身邊的人,隨時隨地可以運用激勵達成目標。在《三道法門》總裁班課程上,姜嵐昕將“激勵法”歸納為五大類別,分別是榮譽激勵法、物質激勵法、精神激勵法、反向激勵法和人情激勵法。
首先說說榮譽激勵法,榮譽可以改變人的行為,尊嚴可以激發(fā)人的力量。所以,老板要充分利用榮譽對于人的影響激勵員工產生奮斗動力;物質激勵法是企業(yè)最常用的手段,但在傳統的基礎上,老板有必要轉換一下角色認知,其實老板不負責賺錢,負責分錢。分錢的計劃決定將來掙錢的計劃;與物質激勵法相輔相成的則是精神激勵法,兩者的區(qū)別在于,前者見效很快,后者見效很久;反向激勵法則適用于職務高的人,懲罰越重,威力越大;最后是人情激勵法,金錢有朝一日可以用完,但人情有時候一輩子也用不完。人和人之間最可貴的就是一份真情,它能在人最困難的時候帶來希望與幫助。所以駕馭好人情激勵是企業(yè)老板終身要學習的課程。
決策者。如果把企業(yè)比作一艘行駛在海洋中的船,那么,身為掌舵者的老板所做的任何決策都關系到船(企業(yè))的命運。如何成為一個高明的決策者,需要掌握兩個結果,兩個原則,四訪原則。所謂“兩個結果”是“得到”或者“學到”,即做完決策后,一定要有結果,不能做無用功的事。而“兩個原則”是老板特別需要注意的事項,日常管理中要秉持“不輕易決策,不輕易更改”的原則,其結果是為了保持領導決策的權威性。至于“四訪原則”則需要決策者時常做到訪同仁、訪客戶、訪伙伴(產業(yè)鏈),訪專家,務必讓自己日后的決策做到準確而有效。
布道者。要做一個社會企業(yè)家,首先就要成為利眾布道者。姜嵐昕認為,世界上最有生命力的組織是學校和宗教,因為兩者都在傳授知識和信仰。如何讓企業(yè)的員工充滿生命力,首先要把企業(yè)打造成學習型組織,要讓領導像老師,同事像同學,辦公室像教堂,工廠像訓練場,企業(yè)像學校。一個組織,只有讓員工感到神圣感、敬畏感、虔誠感,它才能產生不一樣的過程,得到不一樣的結果。
而作為布道者的老板,其所言所行都是種子,布道的路上就如同在播撒希望的種子,分享越多生長的就會越多。
在《三道法門》總裁班的課堂上,姜嵐昕反復提醒學員,“要將個人的事業(yè)上升到社會的事業(yè),將個人的利益上升到社會利益,將個人的價值上升到社會價值,將個人的意義上升到社會的意義。”這并非是“空談”,而是社會企業(yè)家群體所應該具備的商業(yè)智慧和覺悟。
其實,聽姜嵐昕的課,學員最好把自己想象成一塊“海綿”――快速吸收大量水分(知識)。因為“注重實戰(zhàn)、實效和實操,拒絕空洞、說教與虛華”是姜嵐昕講課的原則,所以他在課堂上講話很快。他自稱語速相當于其他講師的3-4倍,且多用排比句,學員們普遍反映信息量很大。
此外,姜嵐昕的諸多商業(yè)觀點也讓企業(yè)老板聽著耳目一新,有所受益。比如在講解融通之道環(huán)節(jié)時,他提倡老板們要學會“傍大師,傍大才,傍大戶,傍大官”,只有更換升級人際圈子,才能離成功更近幾步。
[中圖分類號] R737.9;R4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5)11-0088-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n the mental state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ositive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undergoing chemotherapy. Methods A total of 81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after chemotherapy were selected from May 2013 to November 2014 in our hospital, all of them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had 41 cases,they used chemotherapy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40 cases, they were given positive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on the basis of the chemotherapy drugs,the anxiety was assessed with SAS, depression was assessed with SDS, quality of life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ere assessed with the quality of life scale(FACT-B),the intervention effect of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degree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he intervention were significantly ligh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
[Key words] Breast cancer; Chemotherapy; Positive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Quality of life
乳腺癌是女性一種常見惡性腫瘤,近年來,發(fā)病率呈現不斷上升趨勢,發(fā)病年齡越來越年輕化,嚴重威脅女性健康[1]。行改良根治術后化療是治療乳腺癌的有效方法之一,但癌癥對患者已是一個重大的精神刺激,化療療程長,副作用大,患者需要忍受極大的痛苦,加重患者心理的焦慮、恐懼、抑郁等不良情緒,疾病可能復發(fā)的威脅及軀體形象的改變也會加重患者的心理壓力,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2,3]。為了緩解乳腺癌化療患者不良心理狀態(tài),使患者生活質量提高,本研究對40例來我院化療治療的乳腺癌患者實施積極認知行為療法,效果較為滿意,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3年5月~2014年11月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81例,均為女性,將患者分為兩組。觀察組40例,年齡31~76歲,平均(44.7±7.5)歲;腫瘤分期:Ⅱ期25例,Ⅲ期15例;癌腫部位:左側22例,右側18例,雙側0例;受教育程度:小學8例,初中至高中或中專22例,大專及以上10例。對照組41例,年齡33~72歲,平均(45.9±7.1)歲;腫瘤分期:Ⅱ期23例,Ⅲ期18例;癌腫部位:左側26例,右側14例,雙側1例;受教育程度:小學8例,初中至高中或中專21例,大專及以上12例。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無精神病史及認知障礙,言語表達正常,排除心、肝、腎等嚴重疾病患者;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等一般資料方面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化療藥物治療。觀察組除了使用化療藥物治療外實施積極認知行為療法。具體方法如下:(1)首次會談及診斷評估。會談中收集患者信息,了解存在的心理問題。在第一次會談開始時要與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消除或緩解患者的緊張、焦慮等不良心理,請患者將自己的疾病主要臨床癥狀體征及何時患病、以往采用過何種方法治療、是否有家族史等具體情況做約20 min左右簡單敘述,在敘述過程中治療師應認真的關注、積極傾聽患者的談話[4],可以通過提問、復述等適當的方式表達對患者提供信息的關心和重視,可以在適當的時候向患者傳達同類疾病患者通過積極認知行為療法治療成功的信息,使患者確認該種治療方法的有效性,從而調動治療疾病的積極性,鼓勵患者在看待自身問題的時候從積極正面的角度出發(fā),對患者正面優(yōu)點及積極性給予重點強調,以使自信心增強。為了排除心臟軀體疾病,建議患者進行心臟功能檢查,為了排除腦內的器質性病變,建議患者做CT檢查。(2)自我探索階段。該階段需要的時間大概為1~2個月,最多為3個月。積極思考和探索負性情緒或困難心境等自身問題[5],根據患者的時間及工作情況每天不定時做積極認知行為治療記錄,幫助患者尋找“時間、情境與情緒的關系”,治療師通過情境可以了解患者臨床癥狀的表現規(guī)律,情境還可能是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的誘因,對患者的不良心理或困難心境進行識別及評估。幫助患者尋找“心境、對抗行為與效果”的關系,通過自動性思維記錄發(fā)現患者的非理性、不符合邏輯的自動思維,提出質疑,尋找有效的行為來對抗自己的負性情緒與困難心境,治療師評價該種應對模式是否使患者的負性情緒和自動思維得到有效的改善,如此反復進行。(3)強化鞏固階段。該階段需要的時間大概3~6個月。通過不斷地探索,在一定時間后大部分患者可以找到自己有效的對抗行為,但還有一部分患者仍然不能找到自己有效的對抗行為,對兩類患者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處理,對前一類患者應對其提供指導,并給予鼓勵,建議患者堅持這種有效的對抗行為,回歸到生活中,直到治療結束。對另一類患者給予提示,使患者在治療師的幫助下更快地找到有效的對抗行為模式[6]。(4)評估效果及回歸社會階段。對積極認知行為療法的治療效果進行評估,如果結果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困難心境,不良心理得到消除或緩解,患者恢復了社會功能,可以更好地協調人際關系則認為治愈,大部分患者經過治療均可達到上述效果。
1.3評價方法
1.3.1 焦慮程度評價 采用Zung焦慮自評量表(SAS)進行評定,該量表共包括20個項目,分數分別為1~4分,評定完畢后計算SAS量表總分,即各個項目得分總和,標準分為總分與1.25相乘的整數部分。依據標準分將患者分為輕度焦慮、中度焦慮、重度焦慮三個等級,其中輕度焦慮:50~59分;中度焦慮:60~69分,重度焦慮:≥70分。患者的抑郁情況采用Zung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定,該量表共包括20個項目,采用與SAS量表相同的評分方法獲得患者的標準分,根據標準分將患者分為輕度抑郁、中度抑郁、重度抑郁三個級別,其中輕度抑郁:53~62分;中度抑郁:63~72分;重度抑郁:≥73分[7]。
1.3.2 生活質量評價 采用乳腺癌患者生存質量量表(FACT-B)中文版(V4.0)評定,各條目根據程度分別賦予0~4分五個等級,其中0分:一點也不;1分:有一點;2分:有些;3分:相當;4分:非常。各領域的得分為該領域所有條目得分的總和,QOL總分即為各領域分數的總和,量表的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質量越高,反之,則越差[8]。
1.4統計學分析
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統計學軟件為SPSS17.0,檢驗水準α=0.05。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干預后焦慮及抑郁程度比較
觀察組干預后焦慮及抑郁程度均明顯輕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兩組患者干預后FACT-B量表評分比較
觀察組和對照組干預前FACT-B量表各條目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干預后觀察組生理狀況、社會/家庭狀況、情感狀況、功能狀況、附加關注得分及QOL總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乳腺癌是威脅女性健康的最常見腫瘤之一,近年來,隨著醫(yī)療技術的進步,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有了明顯提高[9],主要原因是乳腺癌知識的普及,使得部分患者得以早期發(fā)現、治療乳腺癌,此外,完善的治療方案與護理方法也是乳腺癌患者生存率提高的一個重要因素。治療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女性乳腺癌患者要承受疾病對身體造成的損傷,除了要面對手術后失去重要的女性第二性征而產生的各種困擾,還要承受化療負反應、治療費用對家庭造成的經濟負擔、術后無法重新投入既往社會角色等家庭和社會關系的變化[10,11],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給患者造成多重的壓力,易產生焦慮、抑郁、悲觀等負性心理,使患者的免疫力下降,加重病情及身體副反應,甚至促進腫瘤的復發(fā)、轉移、惡化,對患者的康復造成嚴重不良影響[7,12]。
【關鍵詞】 經外周穿刺中心靜脈置管;并發(fā)癥;護理
胃腸癌患者因為手術創(chuàng)傷大、術后禁食時間長、靜脈高營養(yǎng)及術后化療,需要長期靜脈輸液。經外周穿刺中心靜脈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因其避免了外周靜脈的反復穿刺、留置時間長、安全性能較高的特點,在臨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隨之而來的并發(fā)癥也頻頻發(fā)生,給患者造成很大痛苦和負擔。在臨床護理中如何對PICC置管術后并發(fā)癥進行觀察及護理,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科2008年1月至2009年3月采用德國貝郎公司生產的經外周中心靜脈導管(單腔257、18G)為97例胃腸癌患者實施PICC,其中男70例,女27例,年齡27~76歲。經頭靜脈置入6例,經貴要靜脈置入73例,經肘正中靜脈置入18例。置管長度為40 cm,置管天數5~37天。
1.2 并發(fā)癥的觀察
置管后在置管登記本上詳細記錄置管患者的姓名、床號、病案號,及性別、年齡,置管日期、時間,置管肢體,靜脈名稱,置入長度,穿刺次數以及置管人員,置管天數,拔管時間,拔管原因。置管后為置管患者做好健康教育,囑患者注意不要劇烈活動穿刺側肢體,輸液時抬高穿刺側肢體,做握拳松拳動作以利靜脈回流,夜間睡眠時可將穿刺側肢體放于頭旁。每日輸液時觀察PICC置管是否通暢,有無回血堵塞,詢問患者輸液時有無不適,如是否疼痛,察看肢體是否腫脹。每周一、四進行換藥時觀察穿刺點是否發(fā)紅,有無膿性分泌物。觀察穿刺部位周圍血管有無變紅,是否可觸及索狀物。觀察穿刺側肢體有無腫脹、皮膚青紫、皮溫降低等靜脈回流受阻情況。如果出現異常,立即進行處理,并詳細在護理記錄單上記錄。
2 結果
經過統計,97例PICC置管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例數為:靜脈炎7例,穿次點感染0例,導管相關血源性感染0例,導管移位2例,導管脫出5例,導管堵塞2例,靜脈血栓3例,局部過敏反應18例。
3 護理
3.1 靜脈炎的處理
PICC置管后早期由于導管的刺激,可能出現機械性靜脈炎,靜脈化療時由于化療藥物的高滲透壓和pH值的高低也可引起化學性靜脈炎。依照美國靜脈輸液委員會制訂的靜脈炎的分級標準:1級,穿刺部位周圍血管變紅,無水腫,無可觸索狀物,可能出現疼痛,無外滲。2級,沿血管出現發(fā)紅,有水腫,無可觸狀物,疼痛,無外滲。3級,沿血管變紅,水腫,可觸索狀物,疼痛,無外滲。根據以上分級判斷靜脈炎,如為1、2級,這時應采取保守療法,局部熱敷或干/濕敷;稀釋藥物濃度,減慢輸液速度;鼓勵患者睡前做握拳松拳動作,休息時上抬手臂,觀察癥狀是否緩解。
3.2 導管移位
導管移位的原因為:肢體過度活動,胸腔壓力的改變,不正確的導管固定,更換敷料的方法不妥等導致導管移位。臨床表現為靜脈輸液時流速減慢,無法抽到回血,輸液時某個部位疼痛。本組2例患者均為頭靜脈置入導管移位到頸外靜脈,癥狀不明顯而未作特殊處理。
3.3 導管脫出
導管脫出的原因為:患者肢體過度活動,更換衣服時意外帶出,敷貼松動導管脫出,更換敷貼時拖出導管。處理方法:檢查外置導管長度,能否回抽回血,輸液是否順暢來決定是否拔管。本組中有2例患者為全胃切除術后因疼痛輾轉反側導致導管脫出,2例為脫衣服時不小心帶出,1例為下床排尿時扯出。5例患者導管脫出程度不同,脫出長度最長為25 cm,導管置入長度最短為15 cm,但經妥善固定未再繼續(xù)脫出而順利完成靜療。
3.4 導管堵塞
導管堵塞大部分是因為帶管離院,長期不輸液血液凝固而致,也有因輸液畢肝素液封管方法錯誤而導致。本組2例均為血液凝固而致導管堵塞,處理方法為:應用三通管將肝素鈉或肝素稀釋液10 ml(50 u/ml)進入導管進行溶解并反復回抽,若不能清除堵塞,應更換溶栓劑反復抗凝,直到堵塞清除,再用肝素鈉液20 ml采用脈沖方式正壓封管。帶管離院患者根據情況酌情加大肝素鈉的濃度,可到625 u/ml來抗凝。
3.5 靜脈血栓
靜脈血栓形成的原因有三個方面:(1)血液的高凝狀態(tài);(2)靜脈內膜損傷;(3)靜脈血流遲緩。
如果疑似血栓形成,應立即進行血管造影或多普勒超聲檢查,確診后,與血管外科聯系,可不急于拔管,先進行溶栓治療,溶栓期間要做好患者的護理工作。(1)心理護理:護士應主動與患者交流,減輕其緊張恐懼心理,并講解靜脈血栓發(fā)生的過程及溶栓治療的必要性、安全性以及注意事項,使患者對治療心中有數,保持良好的心境,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2)患肢的護理:急性期患者絕對臥床休息7~14天,抬高患肢20°~30°,以促進血液回流,每日測量患肢、健肢同一水平臂圍,觀察對比患肢消腫情況,并觀察患肢皮膚顏色、溫度、感覺及橈動脈搏動,做好記錄及時判斷效果。(3)注意出血傾向,監(jiān)測患者血常規(guī)、血小板、出凝血時間、凝血酶原時間。(4)預防肺栓塞的形成。本組病例患者均采用肝素鈉2 500~5 000 u皮下注射q12h,靜脈輸入血栓通0.45 g qd,復方丹參40 ml qd,7~10日后彩超顯示血栓已溶解后拔除PICC置管。
3.6 局部過敏反應
PICC置管后有些患者皮膚會對敷貼黏膠產生過敏反應,表現為敷貼黏貼處紅疹、瘙癢。處理方法為:為患者更換透明敷貼或使用無菌紗布覆蓋,局部使用抗過敏軟膏涂搽。
4 討論
PICC是經外周靜脈插入中心靜脈導管,是靜脈輸液的安全可靠通道[1],由于具有降低頸部和胸部插管的嚴重并發(fā)癥如:血胸、氣胸;感染發(fā)生率低,穿刺率高而應用越來越多,但臨床中我們發(fā)現,PICC與CVC(中心靜脈置管)相比較,靜脈炎和血栓形成的幾率要大一些,機械性、化學性靜脈炎是PICC的常見并發(fā)癥,其發(fā)生率為2.6%~9.7%[2],本組病例靜脈炎的發(fā)生率是7.2%。本組7例中有3例為1級靜脈炎經過如此處理后癥狀消失,2例為2級靜脈炎行保守治療無效后改用喜遼妥局部涂搽后癥狀緩解,順利完成靜療,2例2級靜脈炎處理無效提前拔管。據文獻報道,應用金黃散蜂蜜調和外敷治療PICC置管所致的靜脈炎效果好于50%硫酸鎂濕敷。張愛琴等[3]研究結果證明,PICC置管后使用電熱墊可預防靜脈炎的發(fā)生。靜脈血栓的形成主要與患者血凝異常有關,我們在操作中發(fā)現血液凝結快的患者,通常會提醒醫(yī)生在置管后靜脈應用血栓通而預防血栓形成。而由于嚴格按照操作規(guī)程置管,定期進行置管處換藥和靜脈輸液管理,穿刺點感染和導管相關血源性感染發(fā)生率為零。對于無菌敷貼引起皮膚的局部過敏反應,發(fā)生例數較多但癥狀輕微,一般經更換紗布或透明敷帖后癥狀緩解。此外,為置管患者做好健康教育,加強對置管的保護,可以減少導管脫出等并發(fā)癥。所以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嚴格按照PICC穿刺步驟進行置管,置管后嚴格進行導管維護,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嚴密觀察和積極處理并發(fā)癥,可有效減輕患者的痛苦,延長置管時間以保證靜療的順利完成。
參考文獻
1 宋葵,戴雪松.PICC在腫瘤患者應用中的護理問題與對策.中華護理雜志,2007,42(8):742-744.
粉色桃心的折法
首先用裁紙刀將彩紙裁成長寬比例為2:1的長方形。
如圖所示,將彩紙長邊對折后再將兩個小正方形對角對折,沿著折痕向內折成兩個雙三角。
將雙三角的兩個底角沿著中線向頂尖翻折, 變成青蛙的四條腿哦。
再將青蛙的四條腿翻折成四個小正方形。
翻折后的正方形都有一條中線哦,將正方形內側的兩條邊沿著中線分別折出一個小三角。
將折好后的8個小三角分別翻開,變成一朵小花。
活動時間:11月17日-11月23日
營業(yè)時間:
11月17日,早6:00——21:00
11月18日—22日,9:30—21:00
11月23日,9:30—24:00
活動主題:11月23日,全球感恩節(jié),本商城感恩日
4年情,7天大感恩,7天感恩日,7天感恩價,7天感恩禮
活動一:1000萬卡,感恩大放送,3人即有1人中感恩卡
11月17日-23日期間,本商城準備了價值1000萬元的感恩大禮——感恩卡,凡顧客在本商城現金累計購物滿300元,部分商品滿500元,大家電、電腦、手機、黃金、鉑金等商品滿1000元(餐飲、娛樂、明示商品及特殊部位除外),即可抽取刮刮卡一張,可中得100元的感恩卡一張或精美感恩禮一份(四季彩骨質瓷螺口杯或餐飲娛樂卡任選其一),百分百中獎。滿300參加活動的商品與滿500參加活動和滿1000參加活動的商品,不相互累計贈卡。
刮刮卡發(fā)放地點:家居生活館、棉毛商場、羽絨世界、運動休閑廣場、服飾旗艦廣場、現代廣場
感恩卡六大優(yōu)勢,無法阻擋——
時效性——可長期使用,不受活動時間限制;
更經濟——每分錢都能有效利用,余額不浪費;
一卡通——吃喝玩購一卡通行,真正的全場通用,使用無障礙;
真實惠——能積分,可循環(huán)參加促銷活動;
好便捷——面值多樣,任您選擇,攜帶方便、安全;
走四方——百貨集團麾下連鎖商場均可使用;
活動二:7天大感恩,全場名品5折起
活動期間各大樓層紛紛推出名品打折讓利活動,同時為顧客獻上感恩大禮:
家居生活館:多樣屋送好禮,全場8折,三重感恩禮,超級大放送;
樂扣樂扣全場7.5折;凌豐全場8折。
時尚流行館:皮具商場七大品牌限時七天,全場5-6折;
伊人明星會(蘭蔻、碧歐泉、伊莉莎白、雅頓等國際護膚品及cd等知名香水)持明星會會員卡可享受7-9.5折優(yōu)惠,明星會會員卡有積分的顧客免費送30元小香水一瓶;化妝商場玉蘭油、歐珀萊、歐萊雅等品牌及名表商場購物送好禮。
棉毛商場:“順時針”品牌十年大感恩,買內衣,中鉆戒——購物單張小票滿100元即得刮刮卡1張,有幸獲得價值4999元品牌白金鉆戒,感恩7天每天1枚。
鞋城:百麗5折;森達5-5.5折;百思圖6折;接吻貓6折;哈森5折;
路伴秋冬新款7.5折,再送感恩大禮,限時7折;
兒童天地:玩具城全場7-8折;兒童棉靴棉鞋大感恩4-7.5折
抱被、睡袋感恩大展銷5-7折;孕裝感恩大行動,孕服全場7.5折
羽絨世界:雅鹿/自由自在品牌感恩熱賣周
11月18日-19日,06冬季新款全場5.5折,06反季新款全場6.5折
11月17日、20日—23日,06冬季新款全場6.8折,06反季新款全場7.5折
活動期間購買雅鹿、自由自在羽絨服,贈送陳坤cd光盤一張;
其他各大品牌6.8— 8折;
超市:
21日愛你日感恩回報日,無敵半價限量搶;
23日當天在超市購物滿123元以上者,憑超市小票即送感恩火雞腿一只,限前1000名,每人限一只。
運動休閑廣場:美特斯邦威、真維斯、森馬等休閑名品8.8折大感恩
新百倫冬季新品8-8.8折;李寧滿365送李寧感恩券
名店廣場:皮裝走廊:莊子折上折;高爾派、太和鳥、鐵斯東尼、藍威龍、以馬內等品牌5折,沙夫氏多4.5-7.5折
皮草城:束蘭6.5折,名門夫人、凱迪堡羅、雪山傳奇、克萊嘉丹等品牌6折,凱薩米奴7折,斯堪貝爾6.8折,格芬尼6.5折。
服飾旗艦廣場:知名女裝感恩折讓——摩卡奴4-8折,珂曼3-8折,妍琳4-7折;中式堂7.8折;中老年服裝感恩大折讓,胖太太年度首次9.5折;時尚少淑裝,款款感恩價,新品上市感恩折讓;
男裝感恩大回饋——名品匯全場7折,特供毛衫6.5折;精品尼克服感恩節(jié),感恩價;牛仔城各大品牌超低折扣。
現代廣場:電器大感恩,十重豪禮買就送
方太廚具滿1000返現200,萬元豪禮大回饋,在原有贈品基礎上,加贈電燉鍋/蘇泊爾三件套/羊毛被;
lg感恩大行動——lg冰箱洗衣機大型展示推薦會,全場展示機返現100-3000元,再送感恩卡,并贈送樂扣盒、套碗、微波爐、洗衣機罩等;
手機世界,超值大禮感恩送——單張購物小票滿699元以上即送精美禮品。
室內公園:影院同步上映院線最新影片,21日半價。
美食廣場:三大主力店全場通收餐飲券,韓國參雞湯感恩價19.9元套。
活動三:17日早6:00—9:00感恩早市,商品超低大搶購
23日20:00—24:00感恩夜市,名品限時大折讓
17日早6:00——9:00,各大商場推出早市商品超低價大搶購活動,如名店廣場皮裝早市限量50件,服飾旗艦廣場金狐貍茄克原價659元,搶購價88元,現代電器廣場21寸電視搶購價398元,運動休閑廣場愛世克私特供商品5-8折,阿迪達斯特供商品5折等,更多早市特供商品等你來搶!
23日晚20:00—24:00感恩節(jié)夜市,各大商場推出名品限量大折讓活動,如服飾旗艦廣場煙斗晚市限時7.5折,家居生活館歐尚宜家衛(wèi)浴四件套5折等活動,送給人們感恩節(jié)最后的實惠。
11月23日感恩之夜,董事長將攜本商城千余員工演繹感恩的心,敲響感恩最強音,拉開感恩夜市序幕。
活動四:7天大感恩,感恩特賣會
家居生活館:11月22日、23日,圣夫島百萬商品大型特賣會3-5折(共享大廳)
喬德家紡感恩商品特賣會3-5折
蘇泊爾感恩節(jié)大型展賣會;
棉毛商場:鄂爾多斯特賣會98-798元;鹿王特賣會68-880元;
保暖特賣會:纖絲鳥、中科、北極絨、熱嘜、天之錦5大品牌3-4折
女士內衣特賣會——安莉芳10-180元、曼妮芬3-5折
鞋城:康莉05冬靴4000雙大型感恩特賣會50-498元;森達品牌特賣會198-320元
百思圖大型特賣會,80-150元;富貴鳥品牌冬靴特賣會240-349元
蘋果男人保羅品牌特賣會98-328元
兒童天地:十萬件知名品牌童裝感恩特賣會:鱷魚仔新款4折;21世紀卡通城2-6折;麗嬰房5折
羽絨世界:雅鹿羽絨服大型感恩特賣會——11月17日-18日,共享大廳雅鹿感恩特賣會,500平超大賣場,10000件熱賣商品,單件99元-236元,全省僅此一家,僅此兩天;
波司登118-198元;羽絨童裝大型特賣會均價128元;棉褲大型特賣會均價100元。
運動休閑廣場:阿迪達斯6-8折;森馬29-69元;唐獅2-5折
名店廣場:莊吉感恩大型特賣會
大型皮裝特賣會,全場超低折扣,1.5-5折
服飾旗艦廣場:esprit大型特賣會(林蔭大道)——特賣商品1-5折,會員持卡折上再9折;飾品、背包、手袋首次感恩大折讓;10元剪角當錢花,消費滿100元抵用一張,可累計使用。
播秋冬名品特賣會全場3折
浪漫一身大型名品特賣會3-4折
波頓大型名品特賣會3-5折
活動五:共享大廳——感恩盛宴,明星聚,感恩獻愛心
11月18日陳坤與你相約本商城——18日上午11:00,雅鹿代言人陳坤將蒞臨本商城,在本商城廣場與影迷零距離接觸,并在現場傾情演繹經典歌曲,感謝影迷們的支持!活動現場還將舉行陳坤手模現場愛心義拍活動,所拍款項將全部捐獻給孤困兒童!
11月19日:“我要上學”music radio音樂之聲——愛心向前走沈陽站活動下午2點在共享大廳溫暖展開!臺灣人氣組合183club、創(chuàng)作才女賈立儀將親臨現場。
11月23日18:00,加油好男兒——人氣王馬天宇將在本商城舉行見面會。
同日,方太攜手本商城,感恩簽名售機會將在本商城共享大廳舉行,方太老總簽名售機大感恩,持簽名卡購買方太廚具可抵現金88元,限量簽名200張,單張小票限使用1張。
另外,共享大廳每天都將有品牌感恩推廣活動,借本商城舞臺表達各自的感恩之心:
17日、18日,雅鹿品牌推廣會
20日—23日,玉蘭油品牌推廣會
21日,蘇泊爾“創(chuàng)意愛的廚房”感恩節(jié)大型展賣會
22日,“圣夫島”床品大型路演
準備一張正方形折沿著對角對折。
然后將兩邊均勻對折。
沿著中間折疊,然后在表面畫出相應的花樣。
用剪刀沿著畫出的筆跡剪出花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