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大學生戀愛心理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大學生生理、心理的發展,大學生戀愛在高校日益普遍。但與此同時,戀愛心理問題日益增多。本文從大學生戀愛的現狀、特點、常見問題出發,進而闡述了大學生戀愛心理問題的必要性。
關鍵詞:大學生;戀愛;心理
一、背景
大學生已步入青春期,大學時期是人生黃金時期,也是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由于中國教育的現狀,初高中拼命學習,不少大學生進入大學后學習,大學學習環境相對寬松,學習壓力也相對減少,由于各大學生家庭背景、還有教育不均衡,他們的價值觀、人生觀、社會責任感、道德觀念和處理戀愛與學習關系處理都是各不相同。愛情是人類永恒的主題。大學生談戀愛已經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而由此引出的大學生戀愛心理問題也開始頻頻出現。大學戀愛已經從個別現象發展成普遍現象。與此同時,高校大學生出現了多種多樣的戀愛現象。從態度上說,有人想談,有人不想談;從戀愛經歷上來說,有的人談過多次,或者正在進行,而有的人則沒有談;從年齡上來說,大學生戀愛日趨低齡化。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學生的戀愛觀需要有正確的引導,畢竟健康有益的校園文化生活既能陶冶情操培養優良個性,也能滿足大學生的情感需求,消除他們的孤獨感。
二、大學生戀愛心理特點
大學生談戀愛有什么特點呢,主要表現為:
(一)戀愛動機簡單化
當代大學生的戀愛是簡單的、快速的。社會在快節奏的生活,大學生的戀愛也開始簡單化,從思想上沒有了以前固有的“審時度勢”,戀愛觀簡單了起來。男生們已經不喜歡欲言又止,欲進又退的戀愛花招,他們想愛就愛、想恨就恨,嘴上不明說,行為卻很直接,遇到心儀的女孩,他們就會很快表示自己的愛意,追求的手段也由以前的“飛鴿傳書”到現在的電話、短信、網絡。女孩子們也變得直接、奔放,毫無保留的接受對方的愛意。
(二)盲目追逐愛情至上
絕大多數大學生能夠正確看待學業與愛情的關系。他們贊成大學自我身份為學生,學生應以學業為重,學習是學生的職責,大學階段應該以學習為主,愛情應當服從學業;而有些同學把愛情放在首位,把愛與被愛視為首要任務,一旦戀愛,在戀愛過程中往往產生很多消極心理,有的浪費時間、分散精力、耗費體力,從而成績下降,造成情緒暴躁,有的只有“兩人世界”,脫離集體,從而影響了正常的同學交往。有的大學生整天如癡如醉,沉浸在卿卿我我的甜言蜜語中;很多大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對于學習變得慵懶,成就事業的熱情一天天冷卻,愛情成為生活中的首要。一旦失戀后,變得一蹶不振,精神萎縮,食欲下降,身體和心理都受到極大的影響。
(三)戀愛觀念逐漸開放,傳統道德漸漸削弱
所謂道德,首先指事情具有排他性,腳踏幾只船的愛情是要受到譴責的。大學生由于心理不夠成熟、有時容易被別的異性吸引。愛情的道德是指愛情的純潔無私,有些大學生為了愛情追逐名利,同樣是讓人覺得不道德。同時,傳統的觀念在大學生中影響越來越弱。大學生對待同居問題都表示贊成或者無所謂的態度,多數大學生將同居生活當成一種正常的生活方式,而并非道德問題。
(四)“網戀”成大學生新趨勢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寬帶的出現,以及網絡設備的增加與使用,許多新事物層出不窮。大學生處于青春年齡,對一切事物具有好奇心和探索欲,各種網絡聯系方式的便捷,對大學生交友方式創造便利的條件,雙方通過QQ、微信、微博等社交工具,交友社交范圍的擴大,網戀成為戀愛的一種方式,甚至部分大學生相信網戀有成功可能性。
(五)獨立性缺少,心理易創傷
大學生在戀愛問題上,個性較突出重感情、易沖動,許多大學生在自己情感問題上缺乏獨立性,喜歡聽取父母、朋友、閨蜜以及家人的意見,在戀愛方面沒有自己的主見。只要父母或者身邊朋友說好,至于自己喜歡與否都勉強接受,而勉強的愛情不利于愛情長久,從而造成心理的創傷。
三、大學生戀愛存在的問題
大學生談戀愛非常普遍,但存在一系列的問題,不僅需要心理咨詢、輔導員的關注,更應該引入其他方法。而大學生戀愛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為:
(一)愛與學業的矛盾
當代大學生,心理承受能力較弱。戀愛中的人,往往神魂顛倒,為愛情沖昏頭腦。大學生為了追求戀愛帶來的幸福感,忘記自己的學業。“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因此,當愛情來到大學生身邊時,胸懷遠大抱負、肩負繁重的學習任務的大學生不由陷入對美好的愛情憧憬之中,從而導致學習能力的喪失,學業水平的下降。
(二)戀愛帶有明顯功利性
隨著商品經濟大潮的涌來,商品意識以及市場經濟帶來的新價值觀念已經漸入人心,追求的愛情方式逐漸由精神轉向物質。一大部分大學生認為愛情與金錢是相互存在的。大學生在擇偶過程中將對方的社會地位、經濟條件、家庭背景、或者今后的就業、升遷等考慮在內,似乎愛情的目標不是對方而是些除了家庭出身。有一部分女大學生在擇偶時是先通過旁人了解對方的家庭背景而托人介紹認識,表達愛情基本建立在金錢與地位之中,而忽視對方戀愛需要感情基礎。
(三)戀愛缺乏穩定性
大學生由于社會閱歷淺,思想單純,很多學生對于人生目標沒有一定的認識和規劃,造成對待愛情不理智、不成熟,在加之經濟尚未獨立,戀愛過程感情和思想易變,出現三角戀、多角戀,朋友之間的善變、父母的反對、戀人之間的矛盾以及環境、經濟的影響,造成感情的糾葛。
四、大學生戀愛心理問題的具體思路
(一)制定方案,開展服務
針對高校大學生戀愛問題,從整體設計而言,輔導員應處在與學生心理咨詢相配合的位置,如果心理咨詢更注重事后性問題解決,或者在事后性解決中更強調與學生的溝通,那么輔導員可以及時跟學生家長、老師、同輩群體溝通。而在學生事先問題的預防中,輔導員要做好個案管理工作,及時與輔導員進行溝通,了解學生常見問題,具體方法上,則可以運用調查問卷的方法,對學校學生心理服務工作進行調查,定期了解學生的需求、期待,評估學校心理服務工作的效果,并進行及時改進。除此之外,針對學生的具體問題,運用個案和小組工作的方法。個人認為一般心理問題可主要采用個案,相對復雜、難以處理的心理問題可轉介學生做心理咨詢。小組工作的方法可以利用學生班會以及學校素質拓展的平臺,更加注重成員的交流互動,從而增強學生技巧、能力、信心,并充分發揮學生所學所得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能力。
(二)形成一般性的解決問題思路
高校學生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在原有結構的基礎上進行調整,具體為前文提到的以輔導員老師的身份,與心理咨詢配合開展工作。當然,畢竟因為人員有限,為了更好發揮社工介入的效果,要充分構建并利用好學校心理支持網絡,比如許多學校都有意識建立的班級心理委員這一資源,以及專業的心理社團、心理專業學生,從而充分調動各方面資源,實現學生問題介入無孔不入。除此之外,同輩群體本身就有一些作用社工以及專門的心理咨詢無法代替。當然,因為當前我國心理咨詢和社會工作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許多人對于心理咨詢和社會工作認識片面,這直接導致很多人出現了心理問題雖然有強烈的想法尋求改變,但是仍然害怕被大眾貼上“精神病人”等標簽。在這樣的情況下,運用小組工作方法是非常恰當而且有效的。當然,小組工作的魅力僅僅這樣運用還是非常不夠的,我認為在學校團委工作過程中,也可以運用小組工作。當前,我國開展團委、黨委的活動形式僵化,效果不是很好。如果能夠將小組工作的方法運用其中,每次小組活動就是一次團建活動,有專門結合熱點,結合學生訴求的主題和巧妙的活動設計,那么黨建團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原有基礎上能夠得到進一步提升,也能改變學生對于黨建團建工作的認識,增加他們的積極性,真正能夠實現學生提升,向黨組織靠攏的目的。
五、總結
針對當前大學生出現的戀愛心理問題能夠及時開展有效的社會工作服務,對學校、對輔導員都提出了許多挑戰,要求我們能夠一方面盡快適應轉變,另一方面能夠以積極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并且認真地總結反思,從而不斷提升服務效果。除此之外,充分調動各方面資源,挖掘學生群體的力量,號召學生發揮志愿者精神,是非常必要的,而且起到關鍵性的作用。這一方面對于建立一個互幫互助的校園環境,有利于學生心理問題的解決。另一方面對于志愿者的思想改變,促進他們自我認識、自我探索,接納心理咨詢、社會工作服務這些新興事物,也非常有意義。
【參考文獻】
[1]汪小強.高校大學生戀愛觀研究[D].合肥:安徽農業大學,2012.
[2]周曉芳.當代大學生戀愛心理研究[D].沈陽:沈陽航空航天大學,2013.
[3]劉一達.“90后”大學生愛情觀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D].錦州:渤海大學,2013
作者:高穎穎 單位:鄭州城市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