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熱力設備檢修實訓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汽輪機 教學改革 探索
高職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職業崗位技能,但傳統教材中的某些內容已基本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傳統的教學方法也難體現“教學做一體”的高職教學特點,同時由于大多數高職院校采用2.5+0.5的教學模式,本課程的學時較少,如何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也是擺在教師面前一個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本人根據在汽輪機課程教學實踐中的體會,結合火電廠熱力設備檢修工作的特點,有針對性地談一些課程改革方案,希望能在該課程的教學與學習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建設具有高職特色的教材
傳統教材存在的不足之處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理論部分所占比例過大,且難度較大。2、對汽輪機的結構及檢修介紹得不全面,不能體現熱動專業對培養學生檢修、安裝技能等核心能力的要求。
鑒于此,筆者提出了如下的教材思路:1、按照“以職業崗位為目標,以職業標準為內容,以教學模塊為結構,以最新技術為視野,以職業能力為核心”的總體要求來進行編寫。2、體現突出結構、強調技能、強調規范化,強調系統、弱化理論的教材特點。3、采用項目與任務相結合的編寫體例。
根據高職教育的理念,教材的名稱可由傳統的《電廠汽輪機》、《汽輪機設備》等更名為《汽輪機設備檢修》,具有非常鮮明的高職特色。
二、優化教學載體
精選教學內容。針對“汽輪機設備及檢修”課程的特點,要求授課教師在該課程授課之前,在做教學計劃時,同時根據高職學生的教學特色,一方面照顧知識面的廣度,另一方面要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深度,同時要兼顧任務驅動式教學方法中的師生互動,培養學生對該課程的興趣。
優化多媒體課件。為了合理利用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教師在備課時一定要把收集到的和在電廠拍攝到的設備圖片、視頻反映到課件里,制作內容豐富、通俗易懂、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的多媒體課件,這樣就可以很形象地講解電廠汽輪機原理、關鍵設備結構以及基本檢修方法,學生也會有較為深刻的印象。
強化實物教學。利用模型教學、實物教學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增強教學效果。
注重現場教學。充分利用學生到電廠實踐學習的機會,提升其對專業知識的理解能力。同時也可通過對生產現場規章制度和工作過程的了解,感受企業文化,培養學生愛崗敬業的職業精神。 轉貼于
三、強化學習效果
作為專業課程,教材各章節后一般不附思考題和復習題,學生在課后的練習機會很少。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在每次課后把下一次課的主要內容以思考題的形式發給學生。在課堂講授前針對上次課預留的思考題進行探討,必要時可以采用提問檢查等手段。講授時,教師可根據思考題,配合教材,結合工程實際,有選擇、有重點地作一些講解,從而加深學生對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習題課結束后,針對習題課的內容,留一部分課后作業,批改完之后,針對典型的錯誤,進行講解,鞏固學生們所學的知識。
在各個章節盡量多地給出前沿研究方向,并與階段性的小論文或讀書報告相結合。在保證完成基本教學任務與作業后,期中與期末布置兩篇階段性的小論文或讀書報告,階段性的小論文或讀書報告體裁不限,可以是階段性的學習心得、總結、綜述、專題等,并以此作為期終考試成績的一部分。 這種方法既考察了學生的學習情況, 增加練習,同時為畢業設計和實踐教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四、注重學生能力的提升
對于三年制高職學生,仍安排有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畢業論文),但以往的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的選題多采用教師命題的形式,而且命題難度超出了高職學生的實際能力,并且非常不實用。
本人曾給學生布置了這樣一個題目:編制某臺汽輪機檢修方案,內容涉及檢修項目、工器具配備、安全措施、檢修工藝等多項內容。因為其中某些內容學生曾在校內實訓過,有一定的基礎,而且學生在電廠實習中也有所收獲,所以學生所做的課程設計不僅有內容,而且非常貼近生產現場,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
五、結束語
高職教育具有非常鮮明的實用特色,強調與現場對接,強調學生崗位技能的培養,因此,我們應從教材內容、教學方法等等方面進行改革,探索一條與高職教育相適應的課程改革之路。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