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飲料調查報告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背景資料
中國飲料市場潛力巨大,從2001~2005年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長,至2005年產量達到2260萬噸,預計2010年將達到3700萬噸。2002年中國飲料產量達到2025萬噸,行業全部國有及年銷售收入在500萬元以上的非國有工業企業有825家,資產總額604億元,銷售收入551。5億元,利潤總額39。7億元。據統計,2002年我國軟飲料市場中以飲用水的產量為最高,但銷售額仍是碳酸飲料占領先地位。
二、市場飲料分析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從1998年以來,軟飲料行業穩定快速發展。產品銷售收入年均增長13%,從1998年的361億元增長到2002年的551億元。
軟飲料行業利潤總額大幅提高,2000年之后的增長尤其顯著,主要是源于果汁飲料與茶飲料產品的迅速跟進,為行業帶來大的盈利方向,2002年碳酸飲料利潤占整個飲料行業利潤的40%。茶飲料占19%,兩者成為利潤主體,占據了近60%的市場份額,而飲用水的利潤不足2%。
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觀念的變化,飲料已從昔日的生活奢侈品轉為日常的生活必需品。據中國飲料工業協會統計資料,2000年中國飲料工業的飲料總產量1491萬噸,比上年增長25。7%,飲料業連續保持了21年快速增長的勢頭,同時,國內飲料市場對品種的需求也在發生變化。2000年,瓶裝飲料產量達554萬噸,居第一位,碳酸飲料達420萬噸,居第二位,茶飲料185萬噸,居第三位,茶飲料是所有飲料類別中增長最快的。今年,飲料市場上最亮麗的景致莫過于享有“飲料新貴”之稱的茶飲料。在人們品嘗清爽可口的茶飲料背后,茶飲料市場卻是波濤洶涌,鏖戰正急。
三、茶飲料的功效
茶飲料的特點可以歸納為“三低”:低熱量、低脂肪、低糖,具有天然、健康、解渴、提神的特性,比碳酸飲料更爽口、解渴,比水飲料更怡人有味,清香淡雅、回味無窮、富含保健成分,并且具有營養、保健療效及消暑解渴的功用。
四、幾大茶飲料品牌分析
在現代的市場上,茶飲料不斷涌現出來,在消費者心目中主要出現幾大品牌,如:康師傅,統一,旭日升,王老吉,立頓等品牌。
康師傅:致力于品牌經營。不斷提升和豐富品牌經營的內涵,是康師傅制勝的法寶。在品牌形象上,不僅大幅度地進行廣告投入,而且在廣告訴求的主題上每每有突破:2000年抓住“綠色旅游年”在全國推出了大型主題活動,讓人們認識了“自然最健康,綠色好心情”的綠茶;2001年,力邀天王巨星任賢齊出任冰紅茶形象代言人——展現康師傅冰紅茶“冰酷”形象。
在2003~2005年間康師傅不斷的進行研究探索,開發符合自己品牌形象的新產品,深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
統一:“兩條腿”同時走。
強大的產品研發能力和強大的市場分銷體系是統一迅速崛起的兩大法寶。在市場分銷體系上,統一為了能及時、準確地抓住市場中的“神經末梢”——售銷終端的一切的市場反應,建立起了一個強大的市場分銷體系,統一在全國有100多個營業所,僅上海就有4家,每家都有上百號人,每個營業所主要針對大的賣場、超市,其他的小終端就交給經銷商。同時,相比其他品牌的茶飲料來說,統一茶飲料還具有一個比較明顯深得消費者喜愛的原因:統一茶飲料的價格相對來說比較低,可以滿足各個階層消費者的要求。同時,他所做的廣告清新、淡雅,他的包裝簡單、大方、便于攜帶,使很多消費者飲用一次,就深深喜歡上他。
旭日升:從品牌銷售和低成本擴張到重建分銷體系。憑著比對手快了半步而迅速崛起的旭日升在市場開發之初靠的是品牌銷售和低成本擴張,但隨著康師傅和統一異軍突起,賴以成名的“冰茶”專利漸漸失去創新的優勢,使得旭日升的市場份額從70%壓縮到20%,冰茶戰線不斷收縮。為此,旭日升迅速進行了戰略調整,在積極強化產品陣容,推出了綠茶、烏龍茶和冰紅茶茶韻系列,強化自身的天然飲品特征的同時,不斷細分市場,努力打造新的市場分銷體系。
五、茶飲料口味分析
同時,更多企業在不斷跟進,以搶奪市場份額,可口可樂2001年推出“嵐風”時的目標是超過康師傅和統一,雖然其在2002年表現一般,但仍能感受到強勁的發展勢頭。同時,雀巢與可日可樂聯手推出的“雀巢冰爽茶”,目標定位于20~29歲的白領一族,希望借此切入茶飲料市場。啤酒業兩大巨頭青啤和燕京相繼投身茶飲料行業,將其作為未來利潤的增長點之一。而以銷售茶葉聞名的張一元茶葉有限公司也將其開發的冰紅茶、冰綠茶、烏龍茶推入市場。
同時,無論是國內的健力寶、椰樹、樂百氏、露露,還是日本的三得利、朝日、麒麟等都積極問鼎中國茶飲料市場,使茶飲料的競爭層面、產品品種及價值取向都顯示出前所未有的豐富。各大品牌在如此持久和密集競爭中始終沒有動用價格武器,已充分證明茶飲料市場是更具包容性和發展性的市場。
從發展趨勢上來看,我認為,今后我國茶飲料市場將會出現幾個重點:一是綠茶將會成為市場中的主導產品,因為我國是一個喝綠茶的大國,而且茶飲料本來就是以健康為賣點,而綠茶所具有抗腫瘤、抗心血管病等方面的作用更是得到了醫學界的充分肯定;二是保健茶的發展空間巨大,茶飲料的特點可以歸納為“三低”:低熱量、低脂肪、低糖,具有天然、健康、解渴、提神的特性,比碳酸飲料更爽口、解渴,比水飲料更怡人有味,清香淡雅、回味無窮、富含保健成分,并且具有營養、保健療效及消暑解渴的功用;三是隨著綠色消費的進一步發展,有機茶的市場潛力大有可挖。
一、問題的提出:
我從電視上看到了喝飲料的害處,又想到了自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可樂迷”,現在牙齒又爛了。我想,小學生喝可樂到底有何害處呢?為此,我展開了調查。
二、調查方法:
1、從網站上了解小學生喝可樂的害處;
2、通過電視新聞了解小學生多喝可樂帶來的后果。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信息的渠道涉及的方面具體內容
通過互聯網調查小學生喝可樂的害處喝可樂多會使牙齒受到腐蝕,它含有咖啡因,有50-80毫克,多喝會引起惡心、嘔吐、眩暈等中毒癥狀。
通過電視新聞聯播小學生多喝可樂帶來的后果呼吸加快、心動過速、失眠、眼花耳鳴……
………………
四、結論:
2011年12月,美國14歲少女阿內斯·福尼爾在24小時內喝了兩罐“怪物能量飲料”(Monster Energy),最終身亡。驗尸報告顯示,阿內斯死于咖啡因中毒導致心臟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律紊亂。法醫同時還發現,阿內斯有遺傳性疾病,她的血管很脆弱。這種“怪物能量飲料”是全美銷量第一的能量運動飲料,占據同類產品市場的39%,與奧地利的運動飲料“紅牛”分庭抗禮。
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在隨后的調查報告中顯示,已接到5起死亡報告以及1起誘發心臟病發作報告,可能與飲用“怪物能量飲料”有關。稱一般人飲用它后可能會有不良反應,因為這種罐裝飲料中含有240毫克咖啡因,等同于14罐普通可口可樂的咖啡因含量!阿內斯的父母以過失致人死亡提訟,他們認為“怪物能量飲料”公司沒有警示顧客飲用其產品的危害性。
美國FDA有個“副作用報告系統”,簡稱CAERS,記錄收到的副作用報告。如果一種食物成分是作為食品添加劑加到普通食品中,那么它必須經過FDA批準才能使用。與這樣的食品相關的副作用不要求進行報告。如果它是作為膳食補充劑的“有效成分”,那么就不需要經過FDA的批準。FDA只有在有證據表明它不安全的的情況下,才可以禁止其使用。但如果有嚴重的副作用與之相關,生產經常商就必須在15天內向FDA報告。不過,不管是食品還是膳食補充劑,FDA都鼓勵消費者及醫護人員報告副作用事故。FDA明確指出,他們嚴肅對待這些報告,但報告本身不表明副作用一定是由報告者懷疑的原因導致的。這些報告更多地是作為一種線索,供FDA去探究這些產品的安全性。
“能量飲料”是一種相對比較新型的食品,其主要“活性成分”是咖啡因、牛磺酸以及葡萄糖丙酸內酯等。最有名的能量飲料是紅牛,在全球幾十個國家銷售。在美國,它是作為常規食品銷售的,所以與它相關的副作用案例就都是“自愿報告”。在2004到2012年之間,CAERS數據庫中有20多條記錄,多數是惡心、嘔吐、心率異常等。美國還有一種著名的能量飲料叫做“5小時能量”,是作為膳食補充劑銷售的,其活性成分跟紅牛一樣,只是含量不同。在CAERS數據庫中,它的副作用報告更多。在2004到2012年之間,共有90多起,典型癥狀包括驚厥、暈眩、心血管異常等。最嚴重的是十多起死亡。
不管是作為常規食品還是膳食補充劑,能量飲料中的那些成分都沒有安全性的問題。咖啡因自不必說,跟咖啡和茶中的沒有區別。牛磺酸和葡萄糖丙酸內酯是人體內本來存在的物質,歐洲食品安全局等機構做過評估。都認為它們在能量飲料中的用量不產生安全問題。而其他的成分,維生素、糖等,更是常規的食品成分。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那些副作用的案例?能量飲料是不是“躺著中槍”?現在還是未解之謎。所以,FDA只是整理公布了這些副作用的記錄,卻無法做出它“安全”還是“有害”的結論,只是提醒公眾:這些產品雖然可以刺激你清醒,但卻無法代替休息與睡眠!
本地品牌大打廣告
據了解,AC尼爾森最近的報告顯示,在很多快速消費品品類中,本土生產商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本土品牌頻頻出現在保健品和個人護理用品的前5位品牌排行榜當中。洗發水當中的舒蕾、護膚品中的大寶和小護士以及洗衣劑當中的雕牌,在市場份額上也超過了國外品牌。
本土生產商咄咄逼人的勢頭也反映在廣告市場上。根據尼爾森媒介研究的數據,2001年中國快速消費品行業整體廣告投放達5270萬人民幣,而本土生產商的廣告花費所占比例竟高達71%。而2001年的前10位廣告主當中無一例外都是本土品牌。
多數品類增長迅速
該報告稱,在中國27個食品(飲料)及非食品品類當中,有23個在2001年實現了銷售額的增長,其中13個品類達到兩位數的增長。酸奶(酸味奶)發展最快,銷售額增長了39%。排名其后的有速溶咖啡(37%)和嬰兒谷麥類食品(23%)。2001年出現負增長的品類有頭發定型產品、電池、有汽飲料(運動飲料)以及鞋油。
最大的快速消費品品類出現在食品(飲料)行業。盡管出現了負增長,有汽飲料的銷售額仍然居各品類之首。銷售額最大的另外4個品類是洗發水、護膚品、方便面和洗衣劑。
零售市場結構演變
AC尼爾森認為,快速消費品主要品類的增長,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現代通路,即超市、大賣場、百貨商店和便利店的發展。
咖啡零售巨頭在中國的大規模擴張以及新一代咖啡愛好者的誕生,使中國咖啡市場迎來前所未有的春天。事實上,英敏特(Mintel)最新市場調研報告的結果也從側面體現了咖啡文化在中國的繁榮發展。據報告顯示,中國咖啡館的數量在過去五年內實現翻番——從2007年的15898家增至2012年的31783家。
此外,一成以上(125)的中國城市消費者稱他們在過去一年內至少去過一次咖啡館,四分之一(25%)的人去過兩次以上,同時有差不多數量(24%)的人去過三次或更多。五分之一(20%)的中國城市消費者表示他們在過去一年內至少去過5次咖啡館,而僅有5%的人稱沒有在任意一家咖啡館消費過任何產品。
與咖啡館的蓬勃繁榮相比,茶館的發展就顯得不溫不火,茶館同期的增幅僅為4%,僅從2007年的48842家發展為2012年的50984家。
英敏特亞太地區調查總監Matthew Crabbe說:“咖啡連鎖店是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才正式進入中國市場的,隨后發展迅猛。而茶館卻始終苦尋出路,希望通過成功的組織結構、品牌定位、特許經營連鎖等途徑開辟新天地。但最終消費群體仍是旅游者或尋找傳統休閑場所的低支出老年人,而非年輕人。與此同時,咖啡館則積極擴張了門店數量,通過刺激消費者購買更高價值的咖啡、零食和主食來增加其銷售價值。”
2012年中國咖啡館和茶館的市場總價值從2007年的317.85億人民幣增長至715.99億人民幣。雖然從該數據來看,市場的增長率與預期相比有所放緩,但是總市場價值應該會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英敏特(Mintel)預計該數據在2012年至2017年間將增長70%,達到1216.9億人民幣。
運營成本的增加迫使茶館改變策略,將市場定位于更高端的消費群體,他們愿意花高價購買茶、食物和服務。事實上,有近半(43%)的消費者將茶館作為商務交談場所,茶館的第二大人群類型則是朋友或同事(59%)的小聚。
“傳統茶館缺乏強大的品牌連鎖,而咖啡館連鎖卻在蓬勃發展,加之少數幾個現有的連鎖茶館將市場定位于非常狹窄的高端老年消費群體,也意味著茶館難以應對咖啡館帶來的挑戰。與此同時,咖啡館連鎖除了賣咖啡外,也開始出售中國茶,這對傳統茶館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這種方式能讓咖啡館輕易贏得更年輕的低收入消費者的青睞,而這類人群正應該是中端連鎖茶館的消費者。咖啡連鎖店出售的茶飲料贏得廣大年輕消費群體的青睞,這個事實同樣也說明了如果茶館能設法吸引更廣大的消費群體,那么知名的特許經營連鎖茶館其實是具有發展潛力的。”Matthew繼續說。
一個月時間,世界杯就像臺印鈔機,國際足聯與主辦方南非便是印鈔機的主人。據不完全統計,南非世界杯比賽期間,國際足聯的收入將超過80億美元,其中,電視轉播權收入27億美元,廠商贊助金約20億美元,授權品牌產品銷售約40億美元。主辦國南非間接性經濟受益更是無法統計。
世界杯為企業提供了"體育營銷"和"事件營銷"的絕佳平臺。數以十億計的球迷為"體育營銷"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而四年一屆的時間間隔,使得每次世界杯的舉辦都備受矚目,為"事件營銷"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機會。
考驗CMO智慧的,是如何準確把握球迷消費群體,將企業所在行業特性、品牌理念與之巧妙聯系起來。
吸金程度超奧運
到底有多少人在觀看世界杯?這個數字可能無法量化,但是,根據國際足聯的統計,僅阿根廷隊對德國隊的一場比賽,就吸引了5200萬中國電視觀眾。而尼爾森5月的在線調查顯示,在中國雖然僅有兩成網民(19%)認為自己是足迷,但有超過六成受訪者(65%)表示將密切關注世界杯。
另據CTR媒介智訊《2010南非世界杯受眾接觸狀況調查報告》顯示,以對足球運動參與程度為指標,這些球迷大致可劃分為三種類型:長期專注型球迷、一般欣賞型球迷和臨時邊緣型球迷。三者的數量呈橄欖狀分布,大致比例約為1:2:1。
由于世界杯引發集中性的群體關注,且人群參與度較高,通過任何方式參與的人群都會集中產生大量消費,世界杯在今夏為各行各業帶來了巨大商機。
世界杯主題球衣、球鞋紀念讓體育品牌們賺得盆滿缽滿;家電廠商踢出了一場"視界杯","3D"替代了傳統的平板電視和數字電視成為營銷熱詞;青啤、燕啤、哈啤幾家廠商展開啤酒大戰,而久久鴨在世界杯期間鴨脖子銷售量比去年同期竟然翻了一番。
輻射范圍:9 大行業最相關
尼爾森一項全球調查顯示,從傳媒的收入看,世界杯期間媒體廣告價值大幅提升,中國媒體廣告收入約為70億元人民幣;韓國進入16強,韓國媒體廣告收入達到11億歐元。除了傳統的紙媒和電視媒體,網絡、手機等新媒體也趕上了世界杯的廣告機遇。
而根據艾瑞的調查,在傳統行業中,體育用品、食品飲料、IT等9個行業在世界杯比賽期間最受消費者關注。艾瑞《2010年世界杯熱點營銷研究報告》顯示,約有65.6%的網民對體育產品的廣告感興趣,50.7%的網民對世界杯期間的食品飲料廣告感興趣,而IT產品、通訊產品和汽車三行業廣告喜好程度緊隨其后。
首次提出“砂糖牛奶減肥法”理論的,是日本大學的一位名譽教授,他提出在用餐前15-30分鐘飲用一杯砂糖牛奶,利用血糖上升以及飲足感,來達到熱量攝取的限制。
每天吃晚餐前,將約一小匙5克的砂糖,加到一杯約240cc的牛奶中,攪拌均勻后緩緩飲用即可減肥。如此簡單又經過實驗證實的減肥法確實是個大驚喜啊!
金錢價更高 ――女人眼中金錢比愛重要
廣州市的一項調查報告顯示:“愛情”在女人心中的地位越來越低,從上世紀90年代初期的第4、5位,逐步下滑到近年來的第11位,并排在了“金錢”、“事業發展”等指標之后。
在男性受訪者中,認為“婚姻”與“事業發展”重要性的比例基本相同,但在愛情與事業中,更多的男性把“事業發展”看得比“愛情”重要。
2007年前,女性對“愛情”的重要性比例也一直高于“事業發展”,不過今年出現些許變化,“事業發展”的重要性比例在女性受訪者中開始略高于愛情。
專家指出,這種價值觀念的變遷,反映了現代社會女性越來越獨立,事業心也隨之加重。
一吻定姻 ――女人通過接吻選定終身伴侶
研究發現,對于女性來說,接吻是女性衡量潛在伴侶能否跟自己和睦相處的一個重要方式。“感覺良好的一吻”可以幫助女性確認男友值得自己付出和托付終身,而如果接吻的感覺不好,那么這名男友將遭到她的排斥。
對于男性來說吻的意義就小得多,男性往往把吻看作是性的前奏。
一個吻所傳達的信息可以對戀情產生深刻的影響,甚至是結束一段戀情的主要決定因素。雖然讓一對男女結合的力量有許多,但是接吻,尤其是初吻,可以一錘定音。
可樂殺精 ――新婚夫婦最好少喝
劉明又來到了成都全國糖酒會上,不過,這一次他已經不是“壹支筆”萊陽梨汁的銷售經理了。往年“壹支筆”的廣告充斥了主會場、分會場,自己對此充滿了自豪感。如今依舊是熱鬧的場面、熱鬧的氣氛,卻城頭變幻大王旗,2005年全國糖煙酒會冠名贊助商已非“壹支筆”了。“壹支筆”連續8年成為全國糖酒會冠名贊助商,如今不僅不再是冠名贊助商,而且連影子也見不到了,也就是說,“壹支筆”竟然沒來參展!
劉明的心里隱隱地有些作痛。
劉明離開“壹支筆”已有半年多時間,雖然離開“壹支筆”是情不得已,他心里甚至還有一些恨意,但他畢竟在“壹支筆”工作了七八年時間,自己總是對它有著一份關注、一份牽掛。
劉明下榻在一家四星級酒店,往年一進房間,他就能看到自己熟悉的“壹支筆”。以往,在全國糖酒會上,“壹支筆”的出手是很闊綽的,為了讓參展商能夠認識、品嘗“壹支筆”飲料,“壹支筆”會對糖酒會會場附近的酒店進行公關,在酒店的每個房間放上萊陽梨汁。可現在,劉明手端茶杯,心有戚戚焉,陷入了沉思……
問世:1998
“煙臺蘋果萊陽梨,樂陵小棗甜如蜜。”萊陽盛產梨,距今已有千年歷史,萊陽梨以個大質脆、甘甜適口、潤腸止咳、營養豐富而馳名中外。然而萊陽梨卻不宜久放,因此世人往往只知其名,難享口福,這不能不說是一大遺憾。1998年,天佑集團投資120多萬元,聘請德國專家、韓國工程技術人員與本企業技術人員合力進行科技攻關,解決了萊陽梨深加工中的4個關鍵課題:保持萊陽梨的原汁原味;保持萊陽梨特有的消炎、降火、止咳、潤肺、化痰等保健功能;保證萊陽梨汁能長期儲存;保證產品的高附加值和由此所帶來的社會效益、企業效益和果農效益。經過8個多月的研制開發,天佑集團“壹支筆”萊陽梨汁面世了。
提起“壹支筆”萊陽梨汁,人們自然會問:“筆”與“梨汁”風馬牛不相及,怎么會用“壹支筆”來命名萊陽梨汁呢?
對此,天佑集團總裁江山是這樣回答的:“筆,自古有之,用來傳承歷史和文化,現在,我們的政府官員和企業老總手中都握有‘壹支筆’,這支筆是權威的象征,更是高貴品質和高尚境界的象征;這支筆是用來為人民服務的,是用來譜寫經濟發展美妙華章的!我們把萊陽梨汁的品牌命名為‘壹支筆’,就是要告訴人們,我們要培養出高尚境界的‘壹支筆人’,來傳承萊陽梨名揚四海的光榮歷史,生產出質量一流的萊陽梨汁,滿足廣大消費者的需求,創造財富,回報社會。”
崛起:2001
從2000年1月起,天佑集團投入5000多萬元,在央視黃金時段和其他各大媒體“壹支筆”廣告,其廣告語“新鮮純正百分百”響徹大江南北;與此同時,“壹支筆”還大力開展公關和公益活動,在全國形成了轟動效應。一時間,“壹支筆”萊陽梨汁在市場上聲譽鵲起,成了“皇帝的女兒不愁嫁”。在大好形勢面前,天佑集團抓住時機著力建立、健全營銷網絡,兩年內在全國各地設立了36個銷售分公司,構建了一個由1000多家商和1000多家分銷商組成的銷售網絡,還分別在荷蘭、馬來西亞設立分公司,把產品打入國際市場。
天佑集團不但創出了“金效益”,而且牢固地樹立了“壹支筆”一流的品牌形象。據《中國經營報》2001年市場調查和中央電視臺報道,“壹支筆”當時在全國果汁果料中排名第九,然而短短3個月后,其排名就上升到前五名,成為我國果汁飲料行業中異軍突起的一匹黑馬。
這一年,天佑集團首次獨家冠名贊助全國糖酒會,在糖酒會上交易額高達3億多元。江山非常興奮,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感嘆道:糖酒會確實是個好媒體,它給企業提供的展示機會非常好。此次糖酒會后,“壹支筆”就放棄了在其他媒體上做廣告。
擴張:2002、2003
為了滿足中外市場的需求,“壹支筆”開始迅速膨脹企業規模。2002年,一個總投資6億元、占地1000畝、高起點、高標準、智能化的天佑工業園在山東省萊陽市開工興建。該園計劃用3年時間建成,一期工程投資2億元,園內規劃有年產4萬噸的濃縮果汁生產區、20萬噸果汁飲料罐裝區、年產2億個瓶罐的制瓶制桶制罐區,還有水氣暖配置中心;并與英國APV公司、意大利薩西布公司、瑞典利樂公司、中國臺灣益華公司等10家大公司簽訂了合資、合作協議,要讓天佑工業園的設備、設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天佑工業園建成投產后,據核算,年銷售收入將達到15億元,實現利稅2億元。
2003年天佑工業園二期FD工程動工。所謂FD,就是脫水蔬菜,這一項目投資5000多萬元。同時,三期濃縮果漿工程也開始大興土木,先期投入近3000萬元。
為了充分發揮“壹支筆”的品牌效應,利用”壹支筆”的品牌資產,天佑集團又相繼推出了“壹支筆”二鍋頭、“壹支筆”紅葡萄酒;在果汁飲料方面,推出了萊陽梨汁系列、復合果汁系列、果汁奶三大系列產品。
噩夢:2004
2004年,不知是不是沾上了一個不吉利的“4”字,對于“壹支筆”來說,噩夢降臨了。
首先是資金困局。
其實2003年,對于“壹支筆”來說,已經出現了不祥征兆:這一年全年的收入只有3000多萬元,是2002年全年收入的三分之一。到了2004年,各大區經理紛紛向總部反映終端出現了怪現象:不促銷產品就銷不動。于是總部給了各大區促銷政策,可是這一做法卻招致了個別大區經理的不滿,不滿的原因是總部給各個大區的促銷政策不一樣,與總部領導的關系親疏好壞決定了給予政策的厚薄。一些大區經理便以銷售業績不理想為由辭職而去,這就導致銷售形勢更加嚴峻。
由于收入大幅減少,加上天佑工業園的投入太大,流動資金開始捉襟見肘。江山只好求助于銀行,然而銀行的答復很明確:你前兩年貸款的本息還沒有還清呢,再加上銀根緊縮,我們是不會再給你們貸款了。
其次,是新產品突圍也遇到了麻煩。
“壹支筆”只所以會身陷困境,都是產品銷售狀況越來越惡化所致。為了扭轉被動局面,“壹支筆”只能不斷加大投入力度,營銷管理費用已由銷售額的40%增加到58%,現在已經達到了60%多,可銷售仍然不見起色。這邊的收入在減少,而那邊的工業園工程卻像個吸血鬼。看到賬面上的資金日益萎縮,江山心里甚至有些恐慌,他不得不做出決定,讓工業園工程下馬,并責成市場部對飲料市場進行調研,找出銷售不暢的癥結所在。
調查結果出來了,市場部認為,銷售不暢的主要原因,是近年來果汁飲料競爭激烈,產品及促銷、宣傳手段趨同,果汁飲料進入微利時代。要擺脫困境,市場部認為應該開發運動(功能)飲料,并提交了詳細的《市場調查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的核心內容如下。
■市場分析
飲料市場競爭空前激烈,產品細分加快。
耐酸飲料市場份額連續下滑,“兩樂”對終端市場開發的深度越來越大。
水飲料市場每年以5%的速度增長。
果汁飲料市場份額迅速膨脹,促銷力度逐漸加大,產品呈現出降價趨勢。
運動飲料2003年6月開始出現旺銷勢頭,“脈動”成為行業領頭羊,產品供不應求,陸續有五六個廠家跟進,運動飲料有很大的市場空間和很好的發展前景。
許多企業在擴大產品線,包裝物不斷翻新,有代表性的是“脈動”“農夫果園”“景田純凈水”“爆果汽”。
國內飲料市場競爭激烈,新品層出不窮,“壹支筆”為進一步擴展銷路,提高產品知名度,必須加強對新品的開發和推廣力度。
■問題分析
功能飲料顧名思義是具有某種功效,因此消費者在消費時具有很強的針對性,這就決定了功能飲料的特定空間。但就目前狀況看,功能飲料的發展存在諸多問題,而這些問題恰恰是影響其不能迅速被消費者接受的直接原因。
功能飲料最近一年來才興起,還沒有得到消費者的特別青睞,仍需要進行引導消費。
功能飲料百花齊放,廠家在宣傳上花了很多工夫,但所宣傳的賣點含糊,導致消費者茫然不知所措。
功能飲料廠家并沒有細分市場,所走的銷售路線和普通飲料沒有區別,消費者難以分辨功能和非功能飲料有何不同。
功能飲料由于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因此在價位上比普通飲料要高0.5~1元,其中紅牛、力麗的價位比同等規格的普通飲料貴一倍多,但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
■結論
2003年是功能飲料增長最快的一年,市場上一下冒出來很多功能飲料品牌,加上功能飲料本身所具有的附加值,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就全年表現來看,大多數功能飲料在2003年并沒有成為市場上的主流產品,不過火爆的脈動給功能飲料撐起了門面,讓更多廠家看到飲料行業細分市場的魅力。
如果說國內幾家大企業的介入是因為看中了功能飲料的市場前景,那么國外企業不惜投入巨資的搶灘行為,則完全是看中了中國市場的發展潛力。除了新進入的品牌外,功能飲料的品牌還有很多,如紅牛、力保健、怡冠、維體等。這些產品幾乎都有其特定的功效,但其中運動型飲料占據了主導地位。
雖然功能飲料的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但有一點是值得肯定的,在3~5年內功能飲料必將成為大眾飲品,2003年功能飲料如雨后春筍的成長足以說明一切。而促進功能飲料市場發展的關鍵因素是消費者的需求,雖然銷售勢頭并沒有呈現出大幅度增長,這只能說明功能飲料作為新產品教育消費者、引導消費者的工作還沒有完成。這僅僅是一個開始,美好的的前景還在后面。但無論前景有多么美好,重要的是一步一步把市場做好、做穩。
因為沒有更好的選擇,“壹支筆”只能通過搭上運動飲料的順風車,以便快速圈錢,解決現金匱乏這一燃眉之急。
于是,“壹支筆”動感一代運動飲料誕生了:口味清爽、微甜,分為清檸口味、西柚口味、菠蘿橙口味;含有電解質物質及多種維生素,能迅速補充人體所需的能量;內包裝,飲料瓶為38mm口徑,淡藍色,整體設計充滿動感;外包裝與內包裝相似,清爽宜人,足以引領時尚;零售價格為2.8元至3元;目標消費群為15~25歲的年輕男士。
為了提高“壹支筆”動感一代運動飲料的知名度,江山非常看好2004年3月在成都召開的全國糖酒會,盡管恨不得一分錢掰兩半花,他還是投入巨資對糖酒會進行獨家冠名贊助。于是,“壹支筆”動感一代“動起來,更精彩”的廣告布滿了糖酒會的主會場、分會場乃至成都的大街小巷。
為了讓更多的參展商不僅能夠看到,甚至喝到動感一代,公司還通過公關手段,把飲料送到了會場附近的三星級以上的酒店,讓住客免費嘗試。
然而,盡管“壹支筆”在業界是一個響當當的牌子,但商家好像對“壹支筆”動感一代并不買賬。
不過,“壹支筆”并沒有放棄希望,通過全國自己在各地的分公司和辦事處將“壹支筆”動感一代鋪到了終端渠道,制定了一系列終端政策,舉辦試飲、購買2瓶即可參加“心動2004”抽獎活動,張貼POP宣傳畫,沿街贈送宣傳小旗……結果是野地里燒火一面熱,消費者并不買賬。
“壹支筆”動感一代的推出以失敗告終,不僅沒能幫助“壹支筆”走出困境,反而使其雪上加霜,以致連工人的工資都無法發放。
至今劉明還有半年的工資沒有拿到手。前途無望,他不得不選擇了離開。
2004年10月,“壹支筆”又繼續獨家冠名糖酒會,這一次是把經銷商打的貨款賭了進去。
不是尾聲的尾聲:2006
總體薪資止跌回穩薪資狀況持續低迷
調查顯示,2003年下半年薪資大幅跌落的狀況在2004年上半年得到好轉,總體薪資止跌回穩。據悉,這與國家2004年實行的積極就業政策和就業服務體系的完善是密切相關的。
但是,隨著2004年人才就業壓力的增大,對人才素質要求的日益提高,以及人才國際化的發展趨勢,2004年“薪情”仍是不容樂觀。再加上這一階段大型企業的中高端白領完成薪資提升,增長幅度不大,而在中低端人才領域,今年200多萬名畢業生在職場中形成強大競爭態勢,因此,中低端人才的薪資更是前景堪憂。本期薪資調查結果相對于前幾期(第7期以前)的薪資調查結果而言,雖然已止住下跌趨勢,但總體而言,目前的薪資水平仍處在較低水平,薪資狀況持續低迷。
電信薪資仍居榜首互聯網一改“疲軟”
從行業來看,電信行業依靠移動通信業務快速增長的拉動,以及不斷增長的電信服務需求,電信行業的薪資仍是競壓群芳,本期薪資水平依然雄踞各行業的榜首,年薪均值達到了48958元,高出第二位將近10%,絕對值與上一期持平。
第二位為醫療設備,年薪達到了45204元,較上期下降了1000元左右。
本次調查中,快速消費品?食品?飲料?煙草等和金融業分別居第3、4位,年薪均值都超過了42000元。快速消費品以其成本費用低,資金回收快的特點,在市場上存在著巨大的開發潛力。再加上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開發不足的消費品市場以及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吸引了大多數世界一流的快速消費品公司,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刺激了2004年快速消費品薪資水平的增長。
計算機在本次調查中排名不變,名列第9,年薪均值為38115元,與上期持平。值得欣慰的是,與上一期相比,互聯網終于一改持續的“疲軟”狀態,在本期調查中一舉上升5位,排名第8。本期調查顯示互聯網年薪均值為38390元,比上一期上升了將近3000元(上期年薪均值35707元),互聯網行業正經歷著價值的回歸。
另外,從企業的性質來看,不同性質的企業,年薪存在相當大的差異。
本期調查顯示:外企的收入依然獨占鰲頭,薪資平均數達到47585元,中位數超過36000元,不僅遠遠超過全國的平均水平,而且比第二位的中外合營企業要高10%以上。
MBA平均薪資跌幅3000元外語水平與高薪互牽互聯
總體來看,薪金一般隨著是學歷的增高而增長。碩士以下的參加者,高級學歷的年薪均值比低一級別的學歷要高1萬元左右。在高學歷人群中,碩士繼續在年薪平均值上全面超越博士。
近年來隨著中國MBA累計招生的日益擴大,再加上中國MBA市場目前處于良莠不齊的狀況,以及國內很多企業對機會成本的考量,MBA正經歷價值貶值的考驗。本期調查結果顯示,雖然MBA們的薪資仍繼續在平均薪資上名列榜首,但他們和碩士生的差距已經減小;在年薪中位數方面,甚至低于碩士。在絕對數上,MBA的平均薪資有接近3000元的跌幅。
介于上述狀況,專家提醒,投資MBA教育需持謹慎態度。
另據調查,外語水平對個人薪資仍是有較大影響,外語能力越高,其薪資的競爭力也就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