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碩士論文答辯技巧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畢業論文答辯的主要目的,是審查文章的真偽、審查寫作者知識掌握的深度,審查文章是否符合體裁格式,以求進一步提高。學生通過答辯,讓教師、專家進一步了解文章立論的依據,處理課題的實際能力。這是學生可以獲得鍛煉和提高的難得機會,應把它看作,治學的“起點”。
(一)答辯的準備工作學生可以從下列問題(第4~10題)中,根據自己實際,選取二三個問題,作好匯報準備,(第1~3題必選)。時間一般不超過10分鐘。內容最好爛熟于心中,不看稿紙,語言簡明流暢。
1.為什么選擇這個課題(或題目),研究、寫作它有什么學術價值或現實意義。
2.說明這個課題的歷史和現狀,即前人做過哪些研究,取得哪些成果,有哪些問題沒有解決,自己有什么新的看法,提出并解決了哪些問題。
3.文章的基本觀點和立論的基本依據。
4.學術界和社會上對某些問題的具體爭論,自己的傾向性觀點。
5.重要引文的具體出處。
6.本應涉及或解決但因力不從心而未接觸的問題;因認為與本文中心關系不大而未寫入的新見解。
7.本文提出的見解的可行性。
8.定稿交出后,自己重讀審查新發現的缺陷。
9.寫作畢業論文(作業)的體會。
10.本文的優缺點。總之,要作好口頭表述的準備。不是宣讀論文,也不是宣讀寫作提綱和朗讀內容提要。
(二)答辯會程序
1.學生作說明性匯報。(5~10分鐘)
2.畢業答辯小組提問。
3.學生答辯。(一定要正面回答或辯解,一般允許準備10至20分鐘)。
4.評定成績。(答辯會后答辯小組商定,交系、院學位委員會審定小組審定。)
(三)學生答辯注意事項
1.帶上自己的論文、資料和筆記本。
2.注意開場白、結束語的禮儀。
3.坦然鎮定,聲音要大而準確,使在場的所有人都能聽到。
4.聽取答辯小組成員的提問,精神要高度集中,同時,將提問的問題——記在本上。
5.對提出的問題,要在短時間內迅速做出反應,以自信而流暢的語言,肯定的語氣,不慌不忙地—一回答每個問題。
6.對提出的疑問,要審慎地回答,對有把握的疑問要回答或辯解、申明理由;對拿不準的問題,可不進行辯解,而實事求是地回答,態度要謙虛。
7.回答問題要注意的幾點:
(1)正確、準確。正面回答問題,不轉換論題,更不要答非所問。
(2)重點突出。抓住主題、要領,抓住關鍵詞語,言簡意賅。
(3)清晰明白。開門見山,直接入題,不繞圈子。
(4)有答有辯。有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的勇氣。既敢于闡發自己獨到的新觀點、真知灼見,維護自己正確觀點,反駁錯誤觀點,又敢于承認自己的不足,修正失誤。
(5)辯才技巧。講普通話,用詞準確,講究邏輯,吐詞清楚,聲音洪亮,抑揚頓挫,助以手勢說明問題;力求深刻生動;對答如流,說服力、感染力強,給教師和聽眾留下良好的印象。
在當今各種藝術思潮交揉雜匯的時代,藝術的沙龍傾向和玩藝之風盛行。許多人在藝術路上不知所措,在各種語匯的混雜中迷失了自己。曾傳興仍然執著于古典與寫實的創作方向,努力探尋著一條能夠表現當代人生存狀態的新的古典主義。從他的言談、講課及碩士論文答辯中都可以感覺到一種揮之不去的古典情結,其藝術創作也清楚地反映了追求古典主義的心路歷程。純真、寧靜、恬淡的新娘,粗糙、僵硬、易碎的紙衣,也已成為他詮釋古典主義的獨特范式。他師古,吸收了西方古典主義的精髓,其作品的意境內涵,寫實手法都與西方古典主義一脈相承。他又不泥古,廣泛吸納各類藝術的養分,不斷探索,找尋屬于他個人的獨特的語匯。《紙新娘》系列作品正是這種新式古典主義的典型代表。美術理論界已有人把她界定為“后古典寫實主義繪畫”,對這一提法,我們有必要進一步探討。
何謂藝術發展史中的古典主義?古典主義最初產生于17世紀的一種文藝思潮。在美術中表現為以希臘羅馬藝術為楷模,以模仿寫實為手段,在觀察對象的基礎上,復制美的概念,強調理性與客觀,排斥情感和主觀的藝術思潮,發展至18世紀中期開始興盛起來,在19世紀上半期達到頂峰,這段以法國為中心的古典主義流派,美術史稱之為“新古典主義”。它一方面強調要求復興古代趣味,特別是古希臘羅馬時代那種莊嚴、肅穆、優美和典雅的藝術形式;另一方面又極為反對貴族社會倡導的巴洛克和羅可可藝術風格,排擠了抽象的、脫離現實的絕對美的概念和貧乏的、缺乏血肉的藝術形象。因而它又不同于17世紀那種僵化的古典主義。從《紙新娘》系列作品不難看出:形式上,畫家繼承了“新古典主義”莊重與單純,構圖的均衡與完整,以及古典的靜穆與寧靜的審美理想;技巧上,采用古典主義繪畫精確的素描技術和柔妙的明暗色調,并注重使形象造型呈現出雕塑般的簡練和概括。這是他“復古”的一面。正如古典主義自產生的那一刻起,它的本質就是借古喻今,以古典藝術的方式,解讀人生,關懷人文。
是的,繪畫要表達生命的本質。當今世界,人類的生存狀態變幻莫測,美好的理想不堪一擊,印尼海嘯、汶川地震、飛機失事、戰爭、疾病……紙樣的人生無力抵抗。這一切都構成了畫家對生命的體驗,對死亡的看法。我們在做什么?我們為什么存在?我們怎么度過?人性感支配著曾傳興的創作。“紙”這一符號語言,便是這種徘徊思索的靈感觸發,以此來表達對生命無常、珍惜當下的人生感悟。曾傳興以“紙”為抽象化隱喻,象征的手法,真實豐富的細節刻畫。以單純的話語述說心靈,來詮釋他對世界的理解,對有限生命的深刻體驗,對永恒存在和虛無的質疑,給人以神秘虛空的抽象意味。因此,在《紙新娘》系列作品中,又可以捕捉到現代主義的影子。反映了對一個時代政治、經濟和精神文化的重要變革的心理狀態,反映了一個時代人們極其復雜、豐富的思想感情和極為深刻的哲學思考。現代主義所采用的語言因而是荒誕、寓意和抽象的。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曾傳興不但保存了傳統文化精髓中的典雅端莊的高貴氣質、傳統文化所崇尚的藝術規律、秩序均衡,并且摻合了新的意識形態和新的藝術語言,融合了現代性的都市經驗與時尚感覺,正是對古典主義的一種改造與創新。至于學界將其稱為“后古典寫實主義”,也許是參照了“后現代主義”一詞,以示與“古典主義”有所區別而已。目前,“后古典寫實主義”的概念仍尚無明確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