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透析病人的護理范文

透析病人的護理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透析病人的護理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透析病人的護理

第1篇:透析病人的護理范文

【關鍵詞】 腹膜透析護理

1心理護理

尿毒癥患者多數因病情重、時間長,加上經濟負擔大,而情緒低落、消沉,有的甚至對生活喪失信心,所以必須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讓他們放下包袱,用樂觀的態度來生活,詳細的向他們講解腹膜透析的優點、介紹成功病例,可以把成功患者的具體地址告訴他們,讓患者直接與患者溝通,樹立他們戰勝疾病的信心。

2飲食護理

2.1蛋白質的攝入

每天必須保證足夠的蛋白質,腹膜透析的病人每天從腹膜透析液中排出約五克的蛋白質,相當于一個小雞蛋或200毫升牛奶中所含的蛋白質量,腹膜透析患者每天攝入高蛋白質才能保證足夠的營養,持繼性非臥床患者推薦量為1、2g~1.5g/公斤/天。其中50%為優質蛋白[1]。

2.2水鹽的攝入

腹透病人必須控制水鹽的攝入,水指食物、水果、飲料等所有進入身體中的液體。少尿的腹透病人只有控制液體入量少于出量時才能減輕身體水腫,很好地控制血壓,避免心衰。需少吃鹽、味精等含鈉高的食物,控制液體出入量平衡是腹透病人治療成功的關鍵之一,原則為量入為出,我們指導患者每天的飲水量為:前一天的尿量+腹膜透析超濾量+500毫升。

2.3鉀的攝入

腹膜透析液中不含鉀,一般正常飲食的腹透病人無需再補充高鉀食物,但應定期檢查血生化,如果化驗結果提示血鉀偏低,應補充高鉀食物,如木耳、香蕉、桔子等,如果血化驗結果提示血鉀偏高,應避免這些食物。

2.4磷的攝入

腎功能衰竭的患者,因不能將磷排出體外,而易發生高磷血癥,可繼發腎性骨病及軟組織鈣化,表現為骨脆而易折、皮膚瘙癢難忍,因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往往含磷也高,因此要指導患者少吃零食、動物內臟、堅果、茶葉、蘑菇類、芝麻醬等,可多食一些新鮮的蔬菜、水果、酸牛奶、雞蛋、雞肉、馬鈴薯、山藥等,也可以在餐中嚼服磷結合劑,如:迪巧、氫氧化鋁凝膠等。

2.5膳食纖維的攝入

膳食纖維因不被消化酶消化,不提供能量和營養輔助因素,被視為調節消化功能的第三類營養素,可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谷類雜糧、莧菜、芹菜等,使結腸運輸時間加速,減少食物在腸道路的停留時間,增加無機鹽和微量元素的排泄時間,可抑制或延緩膽固醇、甘油三酯的吸收,控制餐后血糖等。尿毒癥病人適量的膳食纖維攝入,可保持大便通暢,降低血磷。

3透析時的護理

3.1告訴病人或家屬準備好彈簧稱、筆、紙,每次透析前后,均要稱量透析液的重量,并做好記錄,定期測量生命體征、體重。

3.2環境準備

條件允許要設單間,環境要清潔、干燥,關閉好門窗、風扇、空調等,操作前半小時,禁止打掃衛生,減少人員流動,避免塵土飛揚,每日進行空氣消毒。操作時不要讓寵物在身邊,不要接聽電話。

3.3認真核對透析液包裝有無破損,透析液的濃度、有效期,透析液是否清亮、有無渾濁、絮狀物,無上述情況方可使用。透析液的溫度控制在37攝氐度左右,過冷易致寒戰、腹痛等不適,過熱易致腹痛、全身發熱及無菌腹膜炎,均影響透析效果,盡量用專用加熱保溫袋加熱。

3.4操作前一定要洗手、戴口罩

教會患者及家屬七步洗手法及手消毒劑的使用方法。保持透析液的雙聯接頭、腹腔連接管的接頭、碘伏帽的內部必須無菌,操作過程中雙聯系統及碘伏帽與短管相接時應將短管朝下,防止空氣中灰塵污染短管接頭。

3.5操作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3.5.1引流液的顏色、性質:粉紅色引流液,少量的出血沒關系,婦女在月經前一兩天有可能有粉紅色,劇烈活動也可能使透析液變粉紅;引流液渾濁:通知醫生警惕腹膜炎的發生;蛋白凝塊:提示透析液中細胞或纖維素增多,也是炎癥的表現,及時通知醫生;紅色透析液:少量紅色透析液為碘伏帽內的碘伏流出,大量紅色要及時通知醫生。

3.5.2引流是否通暢、堵管可以改變患者的;如果發生堵管可以在透析管內注入肝素、尿激酶、生理鹽水、透析液等可使透析管的纖維快溶解。

3.5.3腹脹、腹痛、腹肌緊張度 如果患者出現腹痛、腹肌緊張要及時通知醫生警惕腹膜炎的發生。

3.5.4 神志如果患者神志淡漠要及時查血生化,注意電解質的變化。

3.5.5其他如腹膜透析超濾過多引起的脫水、低血壓等。 4 透析管的保護

術后2周內不要洗澡,之后可以在洗澡袋保護下淋浴,淋浴后將透析管周圍皮膚輕輕拭干,消毒后重新包扎,不能盆浴,不能讓出口浸泡在水里。注意觀察管口皮膚,如果有無滲血、滲液、紅腫等狀況,如果有要及時報告醫生予以處理 。

第2篇:透析病人的護理范文

關鍵詞:腹膜透析 護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359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3)07-0317-02

1 腹膜透析導管置入術術前計劃及術前準備

1.1 術前計劃:手術置管前要作出合適的置管計劃,根據患者的身高、胖瘦、坐姿時腰帶位置等體表特征和術者的技術特點,選擇合適的導管類型、手術切口、隧道的路線和透析導管的出口位置。

導管類型和切口位置選擇的注意事項:①使腹膜透析液入液和出液流暢和快速;②將導管末端放置在骨盆的最佳位置;③隧道出口位置要易于操作,避開腰帶位置和皮膚皺褶;④避免容易導致創傷和感染的位置。建議出口方向略向下,皮下滌綸套通常距出口2cm左右。

1.2 術前準備:

1.2.1 患者術前一晚要保持良好的睡眠,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應進食易消化食物,保持大便通暢。

1.2.2 病人術前適當減少進食或禁食,除服用藥物需用少量水送服外,盡量少喝水。

1.2.3 手術區皮膚備皮范圍:上至兩連線,下至大腿上側1/3,兩側至腋中線,將及身體毛發剃掉,并清洗臍部,注意手法輕柔,勿損傷皮膚[2]。

1.2.4 手術前囑病人排空膀胱和解大便,既往有便秘史者需灌腸,有前列腺增生者需檢查膀胱有無尿潴留。

1.2.5 向患者講解術中的注意事項:術中應遵照手術醫生的指示;囑患者術中如出現不適,需馬上告訴醫生,以便及時處理。

2 術中配合及護理

手術一般在局麻下進行,為避免因術中牽拉時疼痛翻動身體,引起手術部位污染,要固定病人的雙手及雙腿。透析管放置位置男性在直腸膀胱窩,女性在子宮直腸窩,透析管到達此位置后,病人感到會有墜脹感或有便意。荷包縫合之前要進行試液,觀察透析管出入液是否通暢,如透出液呈流線狀,則提示透析管位置恰當。置管過程中巡回護士要注意過程患者的生命體征,適時監測。

3 術后護理

3.1 一般護理:術后囑病人臥床休息,第二天開始鼓勵患者起床活動,但前3天不宜太多,3天后根據腹部切口情況逐漸增加活動量。囑病人盡量減少腹部用力,若不可避免可用手按住刀口部位,避免刀口因用力過度發生崩裂。

3.2 出口護理:手術切口以無菌紗布覆蓋,如無出血、滲液等情況,術后3天內無需換藥,3天后視情況而定,皮膚出口處應保持干燥、清潔,定期用不含酒精成分的消毒液如碘伏消毒,傷口愈合后,應每日做好傷口護理。2周內應特別注意導管固定,否則可導致出口處損傷和愈合不良。無論在傷口感染期或愈合期均不應行盆浴和游泳,淋浴時應注意保護出口處,淋浴完畢后出口處應及時清洗、消毒。

3.3 透析劑量的選擇:腹膜透析置管術后最好有一段時間的休整期,以便手術傷口的愈合,最好在12~14天后開始持續性不臥床腹膜透析(CAPD)。術后不透析期間,要保持透析管路通暢,每天用500ml透析液沖管,放出透析液并用肝素鹽水20ml封管。如果病人術后需要立即進行透析者,可以建立臨時血管通路暫行血透,或行低容量、仰臥位腹膜透析[2]。初次透析宜以小劑量開始,留腹量逐漸增加500―1000―2000ml/次。

3.4 飲食護理:進食易消化、富含維生素、優質蛋白質飲食。保持大小便通暢。CAPD病人每日蛋白質的攝入量一般為1.0~1.2g/Kg,其中一半以上應是優質蛋白,同時避免高磷飲食。保證充足的熱卡,食物應富含維生素和纖維素。對病人進行飲食教育時最好能結合常食用食物的模具進行,使患者及家屬比較客觀地理解、領會。

3.5 術后病人的透析培訓包括:腹透原理;家庭腹膜透析的環境要求;更換腹膜透析液的過程;導管出口處的護理;洗澡;家庭腹膜透析常見問題的處理;換液步驟及記錄本的使用;飲食管理及活動方式;透析液的供應與透析用品的購買與存放;出院后與透析中心聯系的目的與方法等[2]。

3.6 透析后2~4周行PET及充分性評估,根據結果進行相應處方調整。

4 出院指導

4.1 患者在準備外出旅游時提前告知自己的腹透護士,腹透護士可及時與腹透液供應商聯系,提前預約當地腹透液供應,解除患者的后顧之憂。

4.2 碘伏帽一次性使用,無需使用消毒劑。

4.3 腹膜透析外接短管6個月必須更換,如有破損或開關失靈時應立即更換。

4.4 患者定期復診,進行相關的化驗、檢查。

5 討論

腹膜透析,因其能夠保存殘余腎功能且心血管功能穩定,減少心力衰竭、高血壓、丟失血少,減少EPO用量,操作簡單、方便,減少去醫院的時間,飲食控制較血透少費用相對低等特點,已成為腎臟替代療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3]。因腹膜透析患者多為家庭腹膜透析治療,操作者往往是患者自己或家屬或其他身邊的非醫務人員,所以對于腹膜透析患者的教育與培訓非常重要。良好的、正規的透析相關教育與培訓是預防腹膜透析患者發生腹膜透析相關并發癥的關鍵措施之一。因此,我們要加強對腹膜透析患者的教育與管理、增強醫護患的配合,盡可能減少腹膜透析患者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陳香美.《腹膜透析標準化操作規程》.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1.4

第3篇:透析病人的護理范文

【摘要】目的:探討血液透析患者加強心理護理的意義和作用。方法:根據患者的不同心理狀況,有針對地進行疏通、開導,做好感情溝通,與患者親屬一起消除患者心理障礙,輔以必要藥物治療,增強患者透析充分性、促進透析療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結論:加強透析患者的心理護理,不僅有利于提高患者滿意度和生活質量,而且在增強透析充分和消除患者抑郁狀態上有明顯治療作用。

【關鍵詞】血液透析;心理護理

隨著血液透析技術的成熟和提高,越來越多的尿毒癥患者選擇了血液透析。由于長期受病痛折磨,加上透析不良反應和并發癥,給病人帶來身體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大多數患者負性心理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現對我院2007-2至2009-7就診的30例病人進行心理分析,以尋找最佳的護理方法,對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有所幫助。

1 臨床資料

本組病人30例,其中男26例,女4例;年齡在24~65歲;慢性腎小球腎炎引起尿毒癥10例,糖尿病腎病1例,高血壓腎病12例,先天性多囊腎7例,均為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平均維持性血透時間為10個月。

2 心理特征

尿毒癥患者的主要心理特征有:①恐懼心理。尿毒癥疾病的特點是患者需要長期透析,透析中不適,經濟費用高,動、靜脈穿刺疼痛等使患者產生恐懼、焦慮等心理[1]。②渴望、期待的心理。期待血透后能有奇跡出現,逐步擺脫血液治療,故對每次的復查結果都特別關心,在飲食控制、限制水、鹽攝入等方面能積極配合。③焦慮、失望的心理。隨著血透次數的增加,長期的飲食控制,反復抽血復查腎功能、血常規等,均使患者遭受很大的痛苦,加之病情不斷加重,造成患者心理承受能力隨之降低,焦慮、失望的心理交織在一起,難以解脫,從而產生不配合治療或放棄治療的心理。④悲觀、厭世的心理。隨著病情的進展,透析次數增加,寡言少語、傷心流淚、失眠,對周圍的事物、他人的言行及環境的變化等都很敏感,有些患者因此而變得脾氣暴躁,認為家庭對他照顧不周,甚至嫌棄他,進而產生悲觀厭世的心理。

3 護理對策

3.1 創造良好的護理環境:舒適的環境能消除陌生感,給患者創造一個安靜的治療及休息環境,床位整潔、室內安裝空調、電視、微波爐、電話盡可能為病人提供方便。

3.2 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良好的護患關系是心理護理順利實施的前提,護理人員對待病人的態度應該是和藹可親、熱情耐心、細致周到。給病人適當的鼓勵和安慰,讓他們體會到護士的熱情真誠;把他們當作自己的親人、朋友;在工作中應該有高度的責任感和精湛的技術,使病人對醫護人員產生親切感,感到可以信賴,可以信任。

3.3 喚起病人對治療的信心:病人對治療的態度是影響其生存質量最大的心理因素,喚起病人對治療的信心是心理護理的關鍵。我們應與病人多交談,耐心地傾聽,找到病人喪失信心的根源;向病人介紹透析治療病情好轉的病人,告知病人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頑癥被我們認識或治愈,再加上國家對國民健康的重視,醫藥費報銷的比例逐年增加,可以減輕家庭的經濟負擔,增強病人對治療的信心,使其以積極的態度配合治療,取得良好的效果。

3.4 加強與患者及家屬的溝通,取得密切配合:醫務人員首先應了解患者的基本情況(包括家庭結構及家庭角色、婚姻狀況、學歷、所在單位及單位的角色、患者的生活習慣等),轉變患者對治療的態度。病人家庭的理解與配合是影響病人生存質量的因素之一。我們應積極爭取家屬配合,當患者出現不良情緒應進行疏導,可邀請家庭其他成員或患者的親密朋友一同進行疏導。并告戒病人家屬,其言行及情緒的好壞會直接影響病人的心理及治療,勸其家屬在病人面前要保持良好的心境,經常安慰鼓勵病人[2]。對病情穩定、自我感覺良好的病人,鼓勵他們重新走上自己的工作同崗位,如教書,做生意。對年紀偏大的老年患者,鼓勵他們生活自理,參加一些社會活動,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練,如散步、打太極拳,但要循序漸進。對于家庭困難,報銷比例小的病人,我們應盡量減少其支出,并鼓勵他們向社會、國家尋求幫助,讓他們感受到來自大家庭的幫助。

3.5 提高病人對疾病的認識水平:由于文化素質、社會經驗的不同,病人對疾病的認識也不同,我們采取一對一的口頭宣教或用黑板報、小冊子的宣教,或介紹一些透齡長、效果好的病人進行現身說法等方式向病人介紹疾病的變化規律、注意事項。指導病人合理的膳食及血管通路的自我護理,并教會病人及家屬一些簡單的自救方法,如失衡綜合癥、低血壓、低血糖等。加強自我保健意識,對治療和護理有促進作用。

3.6 提高透析質量:醫療技術是患者透析質量提高的基礎,透析過程中要傾聽患者的主訴,尊重患者的意愿,合理使用各種藥物和輔助治療,避免透析過程中各類并發癥的發生;血液透析的用水質量監控、 透析機的超濾性能、動靜脈內瘺護理和穿刺水平、腹膜透析感染率等均體現透析技術水平,直接影響患者的康復;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除充分的血液透析外,可開展血液濾過或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治療,防止和減少遠期并發癥的發生;積極治療貧血是提高患者活動能力和生活質量的關鍵。 4結果 通過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護理,患者基本上接受了需長期透析的生活方式。30例患者中有20例重新走上自己崗位,6例能生活自理并干一些輕的家務活,3例生活基本能自理,1例因患有癌癥后死亡。心理護理不僅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和生活質量,而且在增強透析和消除患者抑郁狀態上有明顯治療作用。

參考文獻

[1] 茅彤華.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變化與護理[J].中原醫刊,2005,32(24):82-83

第4篇:透析病人的護理范文

醫學模式和健康觀念的轉變,對護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護士不僅要滿足病人解除病痛的需要,還要設法使病人處于接受治療時的最佳身心狀態。維持性血液透析是終末期腎病病人的首要替代治療措施,已被大多數病人所接受,而每次常規透析時間為3~4小時,才能達到清除體內毒素、維持基本生理功能的目的。為了解此類病人在長達3~4小時的透析治療中的不適及需求,以便有針對性地采取護理措施,對61例接受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的病人進行了調查。

1 資料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2001年接受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的病人61例,男43例,女18例,年齡22~68歲;接受透析治療的時間6個月~5年,平均23個月。

1.2 調查方法: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表,內容為臨床透析治療中病人常見的不適,由專人統一向病人講解說明,讓病人選出所存在的問題,表中內容不夠的可自行增添,由調查者統一記錄。

2 結果

調查病人100%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適,但主要集中存在以下方面,臥位不適,疲乏48例,占78.7%,困而不敢睡,擔心穿刺針眼滲血,擔心凝血39例,占55.7%,臥位就餐不適應28例,占45.1%,頭痛25例,占41.0%,不敢翻身,擔心穿刺針脫落21例,占34.4%,皮膚瘙癢20例,占32.8%,惡心、嘔吐16例,占26.2%,寒戰、發熱12例,占19.7%,低血壓、出冷汗9例,占14.8%,胸痛、呼吸困難5例,占8.2%。

3 討論

根據病人存在的不適,逐一進行原因分析。本組病人有48例感覺透析3~4小時時間太長,感到疲乏,進一步詢問,有25例透析時間少于3個月,還不能適應連續臥床3~4小時;13例有皮膚瘙癢,不能久臥,大部分病人不敢或不會更換。擔心滲血和凝血而不敢入睡的病人都曾經發生過滲血和凝血。為了補充能量消耗,減輕饑餓,透析過程中要求病人適量進食。臥位進食多數病人都很不習慣,需要一個較長時間的適應過程,需要護士耐心指導幫助。頭痛是血壓過高所至,腎病病人多并發有高血壓,血壓過高必然會導致顱內壓增高,如頭痛、嘔吐等。擔心穿刺脫落不敢翻身是透析前宣傳工作不夠或宣教內容不全使病人出現多余的擔心。皮膚瘙癢是腎功能衰竭導致毒素由皮膚汗腺排出,刺激皮膚所致。因此瘙癢往往在透析時和透析后更加嚴重[1]。惡心、嘔吐多發生在透析初期,隨著對機體內肌苷和尿素氮等毒素的不斷清除和水、電解質紊亂的糾正,癥狀的發生會進一步減少。寒戰、發熱是透析器、血液管路或透析液中致熱原引起的,多發生在透析1~2小時,一旦發生病人的體能消耗過大,連續幾天都會感到疲乏不適,曾發生過熱源反應的病人易多慮。心慌、頭暈、出冷汗、胸痛多發生在透析開始早期,其主要原因是上機時流量升得過快,導致有效循環血容量突然減少,回心血量減少,血壓降低。

4 護理對策

4.1 改善設備:2002年我院逐漸購進了自動折疊沙發床,病人可根據需要調整,又便于坐位或半臥位進餐,還可以使用床邊餐桌,這樣符合生理需要又減輕疲勞。病人感到較為舒適。

4.2 加強透析前的宣傳力度:對透析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滲血、凝血、寒戰、發熱等現象的原因向病人解釋清楚,明確告知可以有效地避免和治療這種情況。一旦出現病人不至于驚慌失措。同時應加強巡視、觀察,對于寒戰的發生應及時應用小劑量杜冷丁(25 mg)靜脈滴注,可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也可預防性的應用小劑量的異丙嗪和地塞米松。應選用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器及其消耗材料,要加強透析器的沖洗和滅菌,以減少某些熱源反應或過敏反應的發生。

4.3 嚴密觀察病情:按規定時間監測血壓、心率、脈搏、血氧飽和度(SpO2)的變化,經常詢問病人的感覺,有血壓升高時應及時應用降壓藥物,有惡心、嘔吐、頭痛征兆時,可給予鎮靜、鎮吐藥,避免癥狀加重。心率

4.4 不良反應:常規透析的病人約有10%發生惡心、嘔吐,原因是多方面的[1],告知病人隨透析次數的增加逐漸好轉,使其樹立信心,必要時給于胃復安等預防用藥。瘙癢癥狀明顯的病人,透析前可口服安定、撲爾敏可減輕癥狀,必要時給于溫水擦洗或涂以羊毛脂、樟腦劑等。

4.5 指導病人合理進食:透析前進食碳水化合物、蛋白質,防止過早饑餓或發生低血糖。透析2小時時協助病人進食,以補充能量消耗,防止低血糖。

4.6 加強透析技術管理:(1)上機前詳細了解病人的心血管情況,有無出血征兆,必要時可輸入適量液體 (200~300 ml),上機流量的調節因人而異,逐漸調節到所需求的流量,防止短時間內流量過大引起的不適。(2)上機前明確了解病人在透析期間體重的增長情況,確定合適的脫水量,防止出現失衡綜合征。

參考文獻:

第5篇:透析病人的護理范文

浙江省玉環縣人民醫院血透室 浙江省玉環縣 317600

【摘 要】目的:探討營養護理干預對終末期腎病(ESRD) 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選擇我院血液透析室收治的ESRD 血液透析治療者90 例,根據雙盲法將其平均分為營養組與對照組,每組各45 例。對照組患者于血液透析治療后采取常規護理措施,營養組在此基礎上給予營養護理干預。結果:經營養護理干預后,營養組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及總生活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及護理前(P<0.05)。結論:營養護理干預可以有效提高ESRD 血液透析病人的營養狀態,保障生活質量,適于臨床應用與推廣。

關鍵詞 營養護理;終末期腎病;血液透析;生活質量

終末期腎臟病(End stage renaldisease,ESRD) 是指各類慢性腎臟疾病的終末期階段。目前,血液透析是治療ESRD 的主要方法之一,其目的是延緩疾病進展速度,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然而,營養不良是血液透析的常見并發癥,它的出現不僅能夠降低治療效果,同時還會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1]。因此,探尋一種有效的護理方式強化ESRD 血液透析患者的營養狀態,對改善其治療效果及生存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2013 年1月-2015 年1 月,我院血液透析室對45 例行血液透析治療的ESRD 患者實施了營養護理干預,收效確切,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3 年1 月~2015 年1 月期間我院血液透析室收治的ESRD 血液透析治療者90 例,根據雙盲法將其平均分為營養組與對照組,每組各45 例。營養組:男25例, 女20 例; 年齡45~75 歲, 平均年齡(60.5±4.3)歲;對照組:男24 例,女21 例;年齡45~75 歲,平均年齡(60.4±4.4)歲。

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對比中,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于血液透析治療后采取常規護理措施,營養組在此基礎上給予營養護理干預,具體方法如下: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病情狀態及情緒表現,針對性的進行飲食健康宣教。向患者及家屬講解健康飲食的目的、對疾病治療及保障生活質量的意義、營養搭配的方法等,使其了解高熱量、高蛋白質、高鈣原則及低脂、低鉀、低鹽原則。由于血液透析時可能出現維生素、水分流失的情況,所以應指導患者在日常飲食中多攝入維生素、蛋白質、水分、微量元素等。飲食結構以少食多餐為原則,變換飲食搭配,做到形式多樣、營養均衡。針對胃腸功能較弱者,應盡量避免食用油膩食物;而嚴重營養不良者需給予營養物質及藥物治療。每日對患者的營養狀態進行評估,根據實際情況補充所需的能量、蛋白質及其他元素。此外,鼓勵患者適當進行運動,提高消化功能及身體素質,以此保證具備充足的食欲。

1.3 觀察方法

通過SF-36 生活質量量表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及護理干預1 個月后的各項生活質量改善情況。該量表共有設有6 個項目,包括:生理職能、社會職能、角色職能、心理健康、認知職能,每個項目滿分為100 分,分值越高說明該項生活質量最佳。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5.0 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 )表示,兩組間比較以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 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護理干預前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及總生活質量評分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經營養護理干預后,營養組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及總生活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及護理前(P<0.05)。見表1。

3 討論

研究調查發現, 約有50% 以上的ESRD 血液透析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且營養不良現已成為血液透析患者住院及死亡的重要危險因素,不僅給其健康及生命帶來了危害,同時也對生活質量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可見,強化ESRD 血液透析患者的營養狀態,對保障治療效果,提高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應用意義。

造成ESRD 血液透析患者營養不良的原因有許多種,如:蛋白質、熱量、維生質、機體所需元素等物質攝入不足,生物相容性過低,透析不充分,伴發感染等,其中以營養物質攝入不足最為常見。針對此,我院對45 例ESRD 血液透析患者實施了營養護理干預,通過宣傳教育及科學的指導使患者及其家屬認識到營養均衡對治療及生活質量的重要意義,并能及時的補充流失的營養成分,繼而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營養護理過程中可以通過溝通糾正患者的不良情緒,消除因焦慮、恐懼所引起的厭食,臨床收效顯著。經營養護理干預后,營養組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及總生活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及護理前(P<0.05)。可見,營養護理干預可以有效提高ESR 血液透析病人的營養狀態,保障生活質量,適于臨床應用與推廣。

第6篇:透析病人的護理范文

【關鍵詞】血液透析;動靜脈內瘺;臨床護理

臨床上的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通過血液透析能一定時間的延長患者的生命、提升患者的生存質量,而動靜脈內瘺則是維持血液透析患者進行治療的生命線[1]。透析過程中,動靜脈內瘺的完好、充盈是直接關系著血透時的血流量,進而影響其血透的質量。因此,血透中加強對動靜脈內瘺的臨床護理顯得十分重要。下面是我院對收治的35例血透者采取內瘺護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將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我院從2008年7月至2012年5月共收治35例血液透析患者,均建立動靜脈內瘺血透。其中,男25例,女10例;年齡在(20-76)歲,平均(52.6±10.5)歲。本組原發病中有22例為慢性腎小球炎,5例為糖尿病,4例原發性高血壓,2例慢性腎盂炎,2例多囊腎。透析時間為1-6年,患者每周1-3次血液透析,血流量200-250ml/次,4-5h/次。

1.2臨床護理

1.2.1術前護理

1.2.1.1心理護理由于透析患者均為慢性患者,均需要長時間的透析治療。患者會為手術的效果以及經濟情況擔憂,常出現恐懼、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本組35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術前強烈拒絕手術,15例患者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焦慮,經過護理人員的耐心開導和安慰之后,患者最終以積極的心態接受手術和透析治療。

1.2.1.2血管護理患者早期的護理以干預為主。尤其是要保護左上肢的血管,盡可能的避免在左上肢輸液和測量血壓。平時要注意皮膚的清潔[2],為透析好做最充分的準備。

1.2.2術后的護理

1.2.2.1保暖術側肢體因為寒冷會對血管造成刺激,本組有6例患者因為寒冷而發生過血管痙攣,因此術后要保證患者所住室內溫度在20-25℃,必要時給予局部烤燈照射或者采用熱水袋暖敷。

1.2.2.2抬高患肢手術之后,由于患肢靜脈回流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礙,發生不同程度的水腫現象,本組患者中有7例發生過水腫,均為輕度,經護理人員對患肢的調整(稍高于心臟位),并指導患者加強手腕部的活動和鍛煉,鼓勵患者做內瘺側手以及手臂運動等,水腫現象在術后5-8d消失。同時還要注意包扎的松緊度,有利于靜脈血液的回流。

1.2.2.3密切關注動靜脈內瘺護理人員要密切關注患者內瘺是否有出現搏動、雜音等。本組術后手術失敗1例,未能聽見血管雜音,有9例雜音不清晰,護理人員告知醫生并處理,打開創口,將吻合口的凝血塊去除,解除了局部的壓迫物,異常現象消失。

1.2.2.4患者在手術后的3d之內不要進行血液透析,也不能進行低流量無肝素透析,避免出現術后大出血。一定要等內瘺成熟才能行透析,時間為術后4-6周。

1.2.3穿刺護理

1.2.3.1患者在進行穿刺前,血管的選擇十分重要,通常最佳點選擇在吻合口上3-4處,注意血流方向(靜脈端應該選擇順血流的方向)和血管的充盈度。除此之外,還要保證血管的血流通暢,能聽見雜音和震顫方可穿刺[3]。

1.2.3.2穿刺前,帶上無菌手套,消毒,選用17/16G針頭穿刺,順序:動脈-靜脈,兩點距離為5-10mm,避免反復穿刺出現針眼滲血,最好保證一針見血。穿刺好之后,固定并使用紗布塊蓋住針眼處。

1.2.3.3血液透析過程中,不定時觀察針眼處是否出現滲血、穿刺部是否腫脹、疼痛。本組有5例患者出現疼痛、腫脹、滲血,經護理人員調整針頭位置,并叮囑患者避免穿刺肢體運動后,異常現象得以改善。

1.2.4透析后的護理當患者血液透析結束之后,尤其要注意內瘺通暢情況。因為動脈血管的壓力過高,患者透析結束之后,如果穿刺點處理不好,極有可能發生滲血或血腫現象,直接影響下次穿刺透析,且降低血管內瘺的壽命。本組有6例患者發生了該現象。每一次透析完之后護士要快速并熟練的用紗布球適量的按壓穿刺點;如果患者已經發生滲血,則必須要更換紗布球重新調整按壓點或者延長按壓的時間。同時,對已發生滲血的患者給予24h熱敷或局部治療和護理。除此之外,患者透析后,避免24h內做劇烈的運動,24h后可以稍微適量的慢運動,以促進血液的循環,避免血管出現血栓,有效保證內瘺血流正常和豐富。

1.2.5并發癥的防治和護理患者的透析后,有可能發生出血、手術側肢體腫脹、形成血栓、形成動脈瘤、術后感染等不良并發癥。出血主要發生于術后早期,以尿毒癥患者為主,應盡可能避免肝素的使用,并不定時聽診血管雜音,一旦發生異常及時處理。手術側肢體腫脹是最常見并發癥,主要是因為側支循環尚未建立,導致靜脈回流發生障礙造成,因此要加強對手腕部的鍛煉,保證正確的睡姿,腫脹可自行消退。血栓的形成主要是因為手術操作中損傷了血管內膜、術后感染、低血壓、包扎過緊,以及血管扭曲等,因此護理人員要密切關注患者,一旦發現問題及時告知醫生進行處理。除此之外,加強對患者術后抗生素的使用,避免出現不必要的感染。

第7篇:透析病人的護理范文

1 臨床資料

我院從2001年開展血液透析至今,已為25例病人安置了帶滌淪套的雙腔頸內長期留置導管。其中8例為年齡超過65周歲同時伴血管硬化的,17例為自體血管條件差、無法建立自體動靜脈內瘺或建立后失敗者。其中帶管死亡的有5例,留置時間最長且健在的為8年多。

2 護理體會

(1)安置導管前應向病人及家屬做好解釋工作,以取得理解及合作。

(2)為保證插管的成功率高,術前應常規作頸部血管B超檢查,必要時在超聲引導下穿刺插管。

(3)為預防導管感染的發生,插管時最好在相對無菌的手術室內進行,同時應嚴格遵守無菌技術操作原則,杜絕因違反操作規程導致感染發生。

(4)每次透析時應注意觀察留置導管處皮膚有無紅、腫、熱、痛或膿性分泌物。如無特殊,應采用常規消毒置管部位,并更換無菌敷料。

(5)透析時先取下導管外延端敷料,再鋪無菌治療巾,取下肝素帽,消毒導管口2次后用5毫升注射器抽出管內的封管肝素液及可能形成的血凝塊棄去。

(6)透析時作好透析管路的固定,最好固定在患者身上某個部位。

(7)透析結束后常規消毒導管口,先用20毫升生理鹽水沖洗導管,再用含肝素的生理鹽水5毫升封好動靜脈端,然后擰緊消毒的肝素帽,導管外延端用無菌敷料包扎并妥善固定,肝素帽應于下次透析時更換。

(8)留置導管后應作好個人衛生,保持局部皮膚清潔、干燥。如需淋浴,應將導管及皮膚出口處用無菌敷料封閉,淋浴后及時更換敷貼。

第8篇:透析病人的護理范文

【關鍵詞】糖尿病腎病;維持性血液透析;透析充分性;循證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12)01-0172-02

循證護理( Evidence - based Nursing, EBN)又稱實證護理或求證護理,是指將來自臨床專家的研究、患者的愿望和現存的研究資源整合成為最好的證據,尋找實證,用實證對患者實施最佳護理的方法[1] 。血液透析的充分性是指與透析相關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降至最低水平給予的透析量,稱為最理想透析或透析充分性。糖尿病是一種代謝性疾病,病人可表現有多系統損害,因此糖尿病腎病維持性透析病人的透析治療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有研究顯示,與非糖尿病腎病維持性透析病人相比,糖尿病腎病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透析不充分和貧血的發生率較高、營養狀況較低下、并發癥較多,影響病人的生活質量,縮短其生存期。這與國外的研究[2]相似。如何提高糖尿病腎病維持性血液透析透析充分性,筆者對2010年1月~2011年1月的46例糖尿病腎病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透析充分性相關因素進行循證分析,尋求防治對策,取得一定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0年1月~2011年1月在本科室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腎病患者46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17例,年齡19~81歲,平均42.3歲。透析年限3個月~12年,每周透析2~3次。

1.2 方法

1.2.1 循證護理方法

1.2.1.1 確定問題 對在本科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糖尿病腎病患者的資料做全面了解、認識及評估,確定哪些為影響糖尿病腎病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的相關因素,影響患者順利透析或遠期生命質量作為研究對象。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與否直接關系到患者的生存質量、并發癥的發生率和病死率。

1.2.1.2 應用循證方法提出發生問題的原因 確定臨床工作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后, 由經過循證護理知識培訓的護理人員采用有效方法尋找發生問題的常見原因。具體如下:詳細詢問病史,利用各種輔助檢查資料,建立個人病歷檔案,根據影響透析充分性的不同相關因素系統查閱文獻、教科書等。有研究顯示,并發癥、透析血流速度、清蛋白和血糖是影響糖尿病腎病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透析充分性的獨立危險因素[3]。影響透析充分性的相關因素: ⑴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并發癥是影響透析充分性的重要因素 血液透析常見的并發癥有低血壓、肌肉痙攣、高血壓、低血糖、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感染等[4]。根據糖尿病腎病病人透析間期長短、體重及循環血量情況,決定透析時的超濾速度,為避免發生心血管并發癥,超濾速度應小于500ml/h,必要時可選擇序貫超濾透析或增加透析次數,延長透析時間,實行個體化透析超濾 [5]。嚴格控制干體重,透析間期體重增長不超過干體重的5%。此外,糖尿病腎病病人由于感染的發生率比非糖尿病腎病病人明顯增高,感染使病人透析時耐受性差,也是導致透析不充分的原因之一。[2]血管通路問題也是影響透析充分性的重要因素 有研究結果顯示,糖尿病腎病組內瘺穿刺失敗率明顯高于非糖尿病腎病組。內瘺血流量不足可直接影響透析效果,降低透析充分性,因此,要注意內瘺的保護,使透析時血流速度能達到200ml/min~300ml/min。[3]營養狀況是反映透析充分性的重要指標 國外研究顯示,透析充分性與病人的營養狀態有明顯關系,透析不充分可引起營養不良,而營養不良可反過來使透析不充分。血漿清蛋白水平是糖尿病腎病透析病人透析充分性的重要影響因素,低蛋白血癥是透析病人死亡的獨立因素[6],及時糾正營養不良是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和提高糖尿病腎病存活率的關鍵因素。[4]血糖指標與透析充分性密切相關 有研究顯示血糖異常是糖尿病腎病病人透析不充分的另一個獨立危險因素。長期高血糖可導致糖基化終末產物在病人體內蓄積,使糖尿病腎病病人易口渴,攝入水分過多,透析時超濾量增加則可增加透析中低血壓的發生率。因此嚴格控制和調整血糖是提高病人透析充分性的重要措施。

1.2.1.3 查閱資料,尋找最佳證據 根據提出的問題到相關的期刊、因特網和資料數據庫檢索尋找證據, 經文獻檢索, 得到與臨床、專業、決策相關的證據, 并對證據的真實性、可靠性及臨床應用性等做出具體的評價, 通過評價獲得最佳研究實證。

1.2.1.4 應用最佳證據, 指導護理實踐?? 最佳實證與臨床專業知識及臨床經驗相結合, 將認為可靠又適用于患者的最佳證據, 在取得患者同意后, 應用于患者。 根據上述循證獲得的資料, 分析影響46例糖尿病腎病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透析充分性的相關因素, 制定了護理計劃, 提出護理措施。進行具體實施:⑴加強病人透析依從性教育 糖尿病腎病病人多伴有高血壓、心功能不全等并發癥,存在嚴重的心理負擔,根據病人具體情況,經常與病人溝通,傾聽病人的心聲,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讓病人了解與本病有關的知識,確保每次透析治療時間。通過對病人進行多次透析知識及注意事項的教育,增加依從性,使所有病人均順利完成每次透析,并保證高質量透析,從而提高病人的透析充分性和改善生活質量。[2]并發癥防止 積極控制并發癥是提高病人透析充分性的重要措施。 ①制定個體化透析方案:有低血壓傾向者應采用高鈉序貫透析、低溫透析、血液透析濾過。透析前停服降壓藥物,透析中應禁食或在透析開始兩小時內禁食。透析間期體重增長不超過干體重的5%,防止單位時間內超濾過多、過快。②加強用藥指導:胰島素用量個體化,根據病情及時調整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物劑量,在透析中備好糖果,點心,防止發生低血糖;指導病人熟悉低血糖的臨床表現和處理方法。③血管通路的護理:自體動靜脈內瘺成熟后方可實用,穿刺時要嚴格無菌操作,最好采用繩梯式穿刺方法,防止止血帶結扎時間過久血栓形成,以免壓迫、感染等原因引起內瘺閉塞。向病人及家屬詳細介紹內瘺護理的目的,指導病人及家屬掌握壓迫止血方法、時間,要保護好造瘺側的肢體皮膚的完整與清潔,防止發生感染;教會患者判斷內瘺通暢的方法,如有異常即刻通知醫師,及時到醫院就診。深靜脈插管的護理要點是每次透析應嚴格無菌操作,透析前常規消毒后抽吸動靜脈管腔內的肝素鹽水,確定兩個管腔通暢后方可透析。透析后先用生理鹽水10~20ml沖凈雙側導管內的血液,肝素鹽水正壓封管,防止發生逆流,血栓形成堵塞導管,定期使用尿激酶封管,尿激酶10萬單位加生理鹽水3ml封雙管。④實施透析抗凝個體化:糖尿病腎病病人進行血液透析治療時眼底出血或皮下出血發生率高,用低分子肝素或無肝素透析,有效避免了眼底出血或皮下出血的發生。[3]飲食指導 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營養狀況如何,是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并發癥發生和長期存活率的重要因素。蛋白質的補充:每天每公斤體重1.2g蛋白質,攝入足量蛋白質可以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況,使貧血好轉,并且宜選擇優質蛋白,如:雞蛋、牛奶、瘦肉、魚等。鹽的攝入:視尿量、浮腫及血壓情況而定,尿量少時應限制鹽的攝入,每天﹤3g。鉀:根據腎臟對鉀代謝調節功能損害來調節鉀的攝入,若血清鉀大于5.5~6.0mmol/L時應限制鉀的攝入,少吃含鉀高的食物,如:橘子、香蕉、土豆、紫菜、干棗、果汁等。如有嘔吐、腹瀉等低鉀情況,應檢查血清鉀后給予補鉀。減少磷的攝入,如:肉湯等。另外水溶性維生素易隨透析液丟失,應攝入富含維生素的菜和水果。水的攝入:飲水量按前一天尿量加500ml計算,限制每日體重增加﹤1.0kg為宜。透析當天可適當食用優質蛋白食物,以防透析過程中發生低血糖。

1.2.2 評價標準 臨床常用Kt/V值、尿素下降的比率(URR)值等重要指標來判斷透析充分性, 有文獻報道將Kt/V=1.3、URR70%為達到透析充分性的標志[7]。

1.2.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0. 0軟件統計進行x2檢驗。

2 結果

通過對46例糖尿病腎病患者采取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再進行2個月效果觀察, ,除2例因經濟原因放棄治療而不能完成透析外,其余糖尿病腎病患者均順利完成透析,并能保證透析質量。護理干預后,糖尿病腎病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充分性明顯提高,生活質量也明顯提高(均P < 0. 01) 。循證護理干預前后患者Kt/V、 URR達標值比較的情況,見表1。

3 討論

循證護理理念的出現改變了護理人員單憑個人的專業技能和臨床經驗處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而可能出現的偏差和危險, 它是護理人員在臨床實踐中運用最新最佳的證據對患者實施護理, 使整個護理過程更加科學、安全、有效。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護理人員要想跟上時代的腳步,就要及時更新觀念,尋求科學依據, 采用理性思維, 運用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術,將護理實踐基于科學基礎上,確保護理干預的有效性、針對性,使護理工作在嚴謹、科學的軌道上前進,才能準確、圓滿完成護理任務。護理工作的最終目的是通過運用循證護理,采取最佳的護理干預措施,最終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存率。通過對影響46 例糖尿病腎病維持性血透患者透析充分性相關因素的循證實踐, 發現開展循證護理后糖尿病腎病患者透析充分性明顯提高(均P

參考文獻:

[1] 云慧玲. 循證護理在護理教育中的應用[J]. 中華護理雜志,2004,39(3):227-8.

[2] Toprak O,Cirit M,Yesil M,et.al Impact of diabetic and pre-diabetic state on development of 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J].Nephrol Dial Transplant,2007,22(3):819-826.

[3] 張桂芝,李寒,陳凱.糖尿病腎病病人行血液透析充分性的相關性研究[J]. 護理研究,2007,21(12):3130 - 3.

[4] Garzoni D, Keusch G, Kleinoeder T, et al.Reduced complications during hemodialysis by automatic blood volume controlled ultrafiltration[J].Int J Artif Organs,2007,30(1):16-24

[5] Morioka T, Emoto M, Tabata T, et al. Glycernic control is a predictor of survival for diabetic on hemodialysis[J]. Diabetes Care,2001,24(5): 909-913.

第9篇:透析病人的護理范文

[關鍵詞] 風險管理;血液透析;護理方法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3)04(c)-0162-02

血液透析在臨床上作為減輕腎臟負擔或彌補腎臟代謝不足的一種替代療法,常用來治療病人急性或慢性腎功能衰竭,特別是尿毒癥患者,后期只能依靠血液透析排除機體代謝物,維持生命。血液透析作為一個專科性很強的科室,科技含量高,一旦出現血液透析機不規范操作很容易誘發各種不確定風險,因此,在對病人進行血液透析之強,必須對各種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識別,并加以防范,做好相應應急措施。為探討更好地護理療效,減少血液透析中的風險,2011年3月―2012年3月該院對前來進行血液透析實施了風險管理,效果顯著,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該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進行透析的78例患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43例,女35例,平均年齡(42.5±2.49),2011年3月―2012年3月進行透析的患者82例作為觀察組,其中男52例,女30例,平均年齡(38.5±3.56)歲。兩組均給予常規藥物治療,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包括動靜脈內瘺指導、用藥指導、日常生活指導、飲食習慣指導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進行風險管理。

1.2 護理風險管理方法

制定和完善血液透析規章制度,對透析室的消毒管理、透析前的準備工作、透析中的護理方法及透析后護理進行規范;制定科學的緊急情況處理措施,預防可能出現的停電、透析機出故障、病人反應劇烈等異常情況;強化醫療人員的責任意識及風險意識,加強對護理人員的道德教育,盡可能地減少由醫療人員的原因引起的風險;規范透析操作流程,包括透析前的透析機管理檢查、正確的消毒方法等,明確透析用品的一次性使用原則;規范配血、輸血流程,嚴格按照相關操作流程進行操作,以免發生不同患者的血液錯放或錯輸的現象;加強對醫療護理人員的技術培訓工作,提高其技術水平,降低技術因素引起風險的概率;做好透析過程中的護理工作,在患者進行透析的過程中,認真觀察和記錄患者的脈搏、血壓情況,及時觀察病人是否出現頭暈、出汗、抽搐等癥狀,尤其是因急性腎臟衰竭而進行血液透析的患者,由于不能適應透析環境,很容易出現各種不良反應,更要加強護理;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動靜脈穿刺技術培訓,盡量一次成功,避免多次穿刺帶來的內瘺血腫閉塞風險。

1.3 評價指標

對比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在醫囑護理、護理投訴、透析護理、不規范護理、意外事件等方面的差異[2]。

1.4 統計方法

該研究中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對比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對比護理干預后,兩組護理效果、風險事件及夜班風險事件發生率,觀察組服務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風險事件和夜班風險事件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觀察組透析護理不當事件發生率、醫囑處理不當事件發生、不規范護理發生率上均顯著低于對照組,且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醫療服務行業是一個高風險的健康服務行業,因為醫療人員對病人實施治療的過程中,常常會因為患者個人因素、病人家屬、醫療人員的水平和素質等原因,誘發病人發生安全事故。血液透析作為醫療服務機構為病人實施的一項治療措施具有一般醫療行為的普遍性,面臨著各種風險。總的來說,影響病人的風險因素主要有兩個方面:患者因素與醫療措施因素。患者因素指患者在發病時,一般身體素質較差,體內器官功能狀況不好,在進行血液透析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并發癥及醫療事故。醫療措施因素是指血液透析過程中,血液通過機器過濾機體代謝物,注入一部分新的液體,容易誘發機體的反應[3]。

需要進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都是急性或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由于疾患的原因,患者的身體素質普遍很差,機體抵抗力差,免疫功能不健全,此外,很多患者由于精神高度緊張、食欲差,常常伴有低血糖、貧血、營養不良等現象。而血液透析過程中機體血液要經過機器的過濾,血液的代謝物及營養成分都被過濾除去,有可能加劇病人的低血糖及貧血癥狀,嚴重可能引發病人的抽搐[4]。另外,由于病人的免疫力下降,整個機體的防御能力下降,很容易因為人為的不正當操作等原因誘發感染或并發癥,威脅病人的生命安全。

血液透析主要借助血液透析機等進行,醫療設備的質量和血液透析的成功有很大關系。護士是血液透析的直接操控者和管理者,其操控設備的技能、業務水平、工作態度、責任心等都事關血液透析的安全性。為了規避任務操作因素帶來的風險,必須加強對護理人員的技術包括硬件和軟件的培訓,在最大程度上降低血液透析風險,保障患者生命安全。該研究結果顯示,相較于傳統護理組患者,實施風險護理的患者組患者服務滿意度明顯要高,風險事件和夜班風險事件發生率、護理不當事件發生率、醫囑處理不當事件發生率、不規范護理發生率上均顯著低于對照組,且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血液透析中的風險管理是我國醫療水平提高、醫療保障制度不斷完善的必然結果,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液透析給患者帶來的風險,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特別是隨著人們的收入增加,依靠血液透析來維持生存的患者增多,而這些患者對護理質量也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在這樣的情況下,必須拋棄過去那種發生不安全事件后再消極處理的做法,要提前做好預防,防患于未然。

[參考資料]

[1] 李曉平.加強血透室護理安全管理的對策[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17):23-25.

[2] 李瑛,李密.風險管理在血液透析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21):145-147.

[3] 唐春苑,馮婉娜,鐘宇芳,等.血透室護理風險管理體會[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6(13):69-70.

[4] 劉雁凌,周昌娥,楊紅榮,等.風險管理在血透中心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湖北醫藥學院學報,2011,30(5):545-546.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久久一区二区 | 本道久久综合88全国最大色 | 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观 | 国产成人亚洲日本精品 | 亚洲成人一区在线 |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 | 久草在线中文视频 | 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毛片 | 亚洲天堂2017 | 午夜爽爽性刺激一区二区视频 | 亚洲一区不卡 |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不卡 | 日本免费网站视频www区 | 欧美乱大交xxxxx在线观看 | chinese性老妇中国 | 国产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人妖 | 男人的天堂黄色 | 欧美成人黄色网 | 欧美午夜精品久久久久免费视 | 精品欧美成人bd高清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一级毛片视频 | 久草在线免费资源站 | 成人免费国产欧美日韩你懂的 | 日本一级级特黄特色大片 |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 | 成人毛片免费观看视频大全 | 国产午夜免费不卡精品理论片 | 日韩精品欧美国产精品亚 | 国产三级三级三级三级 | 国产精品理论片在线观看 | 一级欧美过瘾大片 |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 日韩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 天天鲁天天爱天天鲁天天 | 日本黄大片影院一区二区 | 国产成人免费影片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一二区 | 俄罗斯美女毛片 | 成人免费真人毛片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