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鉆采工藝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埕島油田 ;水平井;油層保護;鉆井
中圖分類號:TE2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30-0010-01
1 前言
水平井技術是石油鉆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具有增加單井產量,提高生產速度,高效開發(fā)細長油氣聚集帶,貫穿多套薄油層等優(yōu)勢。這些優(yōu)勢尤其適合勝利油田埕島海上油田的開發(fā)。埕島油田位于山東東營渤海灣極淺海海域,采取建造井組平臺,施工定向井為主要開發(fā)模式。生產原油通過輸油管線輸送到陸地集輸站。海底管線壽命限制、井組開發(fā)模式、油層砂體多等因素決定了水平井在埕島海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但是水平井施工周期長,泥漿浸泡時間長,油層保護難是埕島海上鉆井施工的關鍵,從2004年埕島油田海上施工第一口水平井以來,水平井的施工并非一帆風順,甚至出現投產無液量等情況。埕島海上水平井經過十余年的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實驗、推廣應用新技術、新工藝,目前已經形成一套成熟的水平井油層保護技術。
2 水平井鉆井油層保護技術
埕島海上成熟的鉆井油層保護技術主要包括:油層保護實驗與評價技術、精確的地質設計技術、優(yōu)化鉆井設計技術、優(yōu)質鉆井液油層保護技術、完井油層保護技術等。
2.1 油層保護實驗與評價技術
埕島油田所在油區(qū)為一復式油氣聚集帶,含油層系多,油藏類型多樣。共發(fā)現八套含油氣層系,自下而上分別為太古界、古生界、中生界、下第三系沙河街組、東營組、上第三系館陶組和明化鎮(zhèn)組。其中館陶組上段為埕島油田主力含油層系。不同的砂體物性不同,油層保護的重點不同。埕島海上在開發(fā)前力求做好油層保護實驗和評價,詳細研究儲層物性,對油層進行酸敏、堿敏、鹽敏、水敏、速敏等敏感性評價分析,根據實驗有針對的做好油層保護設計。
2.2 精確的地質設計技術
油藏地質設計和鉆井地質設計是鉆井工程設計的依據,地質設計是否準確對于水平井的施工至關重要,不僅會影響到鉆井施工的周期、油層保護的質量,甚至會影響水平井施工的成敗。埕島海上水平井鉆井一般不采用打導眼的方式,這樣可以節(jié)約大量成本,但是一旦油藏設計無法較為準確的預測出油藏的深度、走向,將會導致水平井無法順利施工,最終對油層產生較大污染、影響單井產量。因此精確的地質設計技術是做好埕島海上水平井油層保護的一大重點。
2.3 優(yōu)化鉆井設計技術
鉆井設計科學與否決定著鉆井整個實施的成敗。科學合理的@井設計有助于實施優(yōu)快鉆井,確保鉆井實施安全、順利,大大減少鉆井液對油層的浸泡污染時間,能最大程度減小鉆井過程對油層產生的損害。鉆井優(yōu)化設計技術在油層保護方面主要體現在如下幾方面:
(1)井身軌道優(yōu)化設計
從采油工藝、優(yōu)快鉆井施工要求出發(fā),為加快鉆井速度,確保水平井實施成功,海上水平井井眼軌道設計優(yōu)化采用鉆井施工難度相對較小的“直-增-穩(wěn)-增-穩(wěn)”五段式設計方法,水平井造斜率一般為10°~25°/100m,上部增斜段(第一增斜段)造斜率不得大于15°/100m,全角變化率小于6°/30m,造斜點或穩(wěn)斜段盡量靠下(穩(wěn)斜段底與油層段垂直距離應小于150m),同時為進一步降低井斜角,滿足鉆井防碰需要,部分井采用表層定向施工技術,造斜點選擇在100~400m,滿足采油工藝下泵深抽的要求。
(2)井身結構優(yōu)化設計
將水平井井身結構分為三開,一開鉆表層后下入表層套管;二開鉆至水平井A靶點以下50m,并保證鉆具在進入目的層前井斜、方位均已達到優(yōu)化值,盡量避免三開定向、扭方位;三開鉆完水平段后下篩管或礫石充分防砂完井。
2.4 優(yōu)質鉆井液技術
鉆井液是鉆井的血液,貫穿整個鉆井施工過程,對鉆井的順利完成起著決定性作用。而且鉆井液在鉆井過程與油層直接接觸,是油層保護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能否有效抑制鉆井液浸入地層,決定著油層保護的成敗。對于水平井,根據鉆采一體化先期防砂鉆井、完井工藝的特殊要求,采用兩套鉆井液體系:一是鉆井過程中為滿足井下安全和油層保護要求,實現優(yōu)快鉆井目的,鉆井全過程推薦采用“雙保型”(油層保護和環(huán)境保護)天然高分子聚合醇非滲透鉆井液體系,其中鉆開油層前100米至完井(下套管固井完),使用非滲透處理劑,避免油層鉆井過程中出現漏失現象;二是完井過程中為避免鉆井液中固相顆粒對濾砂管的堵塞,滿足鉆采一體化防砂完井工藝要求,完井時采用海水無固相鉆井液體系。
2.5 裸眼礫石充填完井技術
水平井裸眼礫石充填完井是在裸眼水平段下入篩管并將篩管與井壁之間的環(huán)空充滿礫石,形成高滲透擋砂屏障,使礫石支撐地層、過濾出砂和保護篩管。埕島海上水平井裸眼礫石充填完井首先下防砂管柱到設計位置,油管打壓,使懸掛封隔器充分座封,升壓丟手,驗封,之后酸洗、循環(huán)充填及測試,最后反洗井,起出充填管柱。利用底部循環(huán)充填防砂工藝,用適當排量和砂比攜砂液,將鉆井井眼與優(yōu)質篩管之間環(huán)空用陶粒砂一次充填均勻,形成連續(xù)穩(wěn)定的高強度砂體,阻止地層砂向井筒運移,從而解決出砂問題,保護了油層結構。
3 結論與建議
水平井油層保護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到地質設計、鉆井設計、鉆井工藝、完井工藝等專業(yè)技術及層面,只有做到環(huán)環(huán)相扣,確保每一環(huán)節(jié)質量,才能真正有效保護好油氣層。建議今后進一步加強各專業(yè)和部門的配合,加大合作力度,對可能影響油層保護質量的各種環(huán)節(jié)制定出具體措施,更好提高水平井長油層段油層保護質量。
參考文獻
Abstract: For a long time, "theory" training model of graduate education in closed condition lacks of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ability, resulting in the graduates can not get into character of enterprise, and seriously separate with the demand of society and enterprise. Combined with training mechanism of graduate majored in oil and gas well engineering major,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program of "double-tutor" teachers team. Through two years of practice, the graduates' theory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ability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and has received the good effect.
關鍵詞: 雙導師;油氣井工程;培養(yǎng)模式;隊伍建設
Key words: double-tutor;oil and gas well engineering;training model;team construction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2)34-0271-02
0 引言
研究生教育作為我國教育結構中的最高層次,處于整個教育鏈的最高端,研究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是我國創(chuàng)新水平的重要體現和保障。但是長期以來我國高校研究生教育制度和培養(yǎng)模式都是在較為封閉的狀態(tài)下進行的,導致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缺乏實踐訓練和創(chuàng)新能力,與企業(yè)相關領域的發(fā)展需求嚴重脫節(jié)。因此,改革和完善人才培養(yǎng)尤其是高層次理論知識與工作實踐的復合型人才的培養(yǎng)是高等教育特別是研究生教育迎接知識經濟挑戰(zhàn)的必然選擇,這不僅給我國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而且賦予了高等教育與科學研究、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新內涵。
然而,研究生培養(yǎng)的指導教師是培養(yǎng)研究生成長的至關重要的因素之一。為了培養(yǎng)理論與實踐雙重復合型人才,僅僅依靠高校的單一導師培養(yǎng)機制存在一定程度知識結構的欠缺,不能保證學生的培養(yǎng)質量。為此,國內諸多高校先后從多個層面進行探討與實踐,如加強學科建設,尋找不同的教學模式或導師制模式等[1]。上海交大與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簽約推進研究生的“雙導師制”培養(yǎng)模式[2],擴大聯合培養(yǎng)碩士、博士研究生項目規(guī)模,將科研創(chuàng)新與人才培養(yǎng)有機結合。最初以科研項目為載體的合作已轉為在共建實驗室、開展學科領域集群式發(fā)展等應用領域的合作。在培養(yǎng)模式上,還將通過“先期介入”的模式,使更多的優(yōu)秀專業(yè)人才“直通”企業(yè),讓學生們能提前參與企業(yè)的研發(fā);山東大學博士生實行雙導師制[3]。要求雙導師之一須為校內人員,另一人可以是校外(含境外)人員,也可以是校內非同一學科(跨二級以上學科)人員。合作導師的主要職責是:協助導師制定培養(yǎng)計劃并指導研究生;為研究生提供相應的科研條件或科研經費;參與指導研究生的學位論文工作;參加研究生學位論文開題報告、預答辯和答辯;為相關領域的研究生開設課程或專題講座。
研究生“雙導師”建設制度就是在這種企業(yè)與社會的需求下產生的,它是由高校理論與學術型指導教師和企業(yè)具有培養(yǎng)研究生工程實踐能力的高級技術人員與技術專家共同培養(yǎng)“雙導師”培養(yǎng)機制。“雙導師”培養(yǎng)機制能夠彌補單一導師培養(yǎng)存在的知識結構與知識面的欠缺。為此,本文結合本校的油氣井工程專業(yè)的研究生培養(yǎng)現狀,結合油田企業(yè)的科研院所與生產實踐單位,提出了“雙導師”隊伍建設方案,通過雙導師隊伍建設的運行,研究生的培養(yǎng)的理論與技術水平得到了大幅的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本專業(yè)研究生培養(yǎng)的現狀與分析
本校油氣井工程研究生依托于本院石油與天然氣一級學科,研究生的總體招生數量為45人/年,近年來,隨本科畢業(yè)生人數的增加,招生人數也呈逐年上升的趨勢油氣井研究生的招生情況如表1。
研究生主要的培養(yǎng)方向為油氣井工程力學、油氣井工作液力學、油氣井工作液化學、油氣井工藝理論與設計評價、油氣井工程測量與過程控制等方面基礎性的研究。多年來,由于受“重理論培養(yǎng)”、“輕技能訓練”培養(yǎng)思維的定勢,本專業(yè)的畢業(yè)生在技術創(chuàng)新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研究生畢業(yè)后從事理論研究與繼續(xù)深造的人員占據很大的比例,如表2。
同時進駐企業(yè)的研究生畢業(yè)生,無法直接參加企業(yè)與社會的生產實踐,大部分需要經過6個月的現場技能培訓。甚至一些研究生無法滿足企業(yè)的要求而失業(yè),導致了本專業(yè)研究生資源的極大浪費。
復合型研究生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機制的不健全,已成為約束研究生畢業(yè)進駐企業(yè)與社會的瓶頸。傳統的精英教育的單一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難以適應大眾教育的要求,過分強調理論知識的傳授,忽視實踐教學,造成辦學與社會需要脫節(jié),學習與實際應用脫節(jié),培養(yǎng)的學生缺乏實踐動手的能力,這也是造成目前高校學生就業(yè)困難的原因之一。因此,“雙導師”型隊伍的建設是必要的發(fā)展路線。
2 “雙導師”型隊伍建設方案
學校依托教育廳設定的“油氣鉆采工程技術研發(fā)中心”將企業(yè)高級技術人員與技術專家聘為中心的技術顧問與客座專家。圍繞人才培養(yǎng)總體方案,優(yōu)化理論教學課程體系,強化實踐教學課程體系,增設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課程,引導學生參與相關的科研工作和產品研發(fā),達到增強學生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目標。主要的隊伍建設方案體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①導師隊伍建設上,鼓勵校內年輕導師參加油田生產實際技術難題攻關,通過結合油田企業(yè)存在的技術問題,開展技術攻關,一方面增強了導師解決現場實際工作經驗,另一方面拓寬了青年教師的視野。為后續(xù)的研究生培養(yǎng)起到指導性的作用。
②依托“油氣鉆采工程技術研發(fā)中心”,通過高薪聘請或有償政策引起具有3-5年具有相關技術領域的工作經驗的專家和學者。
③把油田企業(yè)符合導師資質的優(yōu)秀人才聘請為學校導師,開發(fā)型的學科帶頭人。借助于與黑龍江省油氣鉆采研發(fā)中心實驗室的合作,油氣井工程專業(yè)聘請高級技術導師占本專業(yè)校內導師數量的百分之四十。
④實現校企共同制定研究生培養(yǎng)方案,一方面滿足校內導師培養(yǎng)研究生基礎理論培養(yǎng),另一方面滿足企業(yè)導師的工程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拓寬導師的指導范圍,導師的指導不僅僅局限于科研,其范圍可以涉及課程、論文、科研和社會實踐等多方面。
⑤在研究生畢業(yè)設計時實行“雙導師”責任制,在制定油氣井專業(yè)研究生的畢業(yè)設計計劃、擬定畢業(yè)設計課題時,要做到課題不脫離油田實際問題。油田企業(yè)的研究生指導教師定期來學校做技術交流,并留下技術課題,合作的雙導師制培養(yǎng)模式能夠讓學生們提前參與企業(yè)的研發(fā),盡快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
3 方案實施與效果分析
①通過外聘引起人才的政策,2012年,引進具有3-5年工作經驗的博士后3人,現已參與指導2012級的碩士研究生的工作。
②2012年,聘請油田企業(yè)的專家學者來校做學術報告2次,并參與制定了油氣井工程專業(yè)2012年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方案與培養(yǎng)計劃。
③通過對油氣井工程專業(yè)2012界畢業(yè)生就業(yè)調查顯示,研究生就業(yè)率提高了32%。
4 結束語
東北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學院(油氣井工程專業(yè))研究生培養(yǎng)經過“雙導師”型隊伍的建設以及新的導師聘用方法在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了適應本專業(yè)自身特點的教學體系,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雙導師”有利于對研究生進行多學科交叉的學術指導,拓寬學生視野,同時通過學生在油田現場實踐的方式,讓研究生直接參與校外導師所在單位的實際工作或研項目,改變研究生教育中理論與實踐脫節(jié)的現象。
②與黑龍江省油氣鉆采研發(fā)中心實驗室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定期引進一定數量的優(yōu)秀技術導師。對于油氣井工程專業(yè)研究生的培養(yǎng)和方向更加明確和負責,通過企業(yè)導師現場經驗的傳授和指導增加了學生對于工程上的更深理解和認識。
③通過學生現場實習以及與各油田單位的合作,解決了一部分畢業(yè)生的就業(yè)問題。學生在油田單位的一段時間的實習,對于就業(yè)和選擇人才方面有了一定的意向,對于緩解目前高校學生就業(yè)問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楊國武,李建平,魯曉軍.電子科技大學關于博士研究生國內外雙導師制的探索和研究.計算機教育,2006:146-148.
論文關鍵詞:天然氣開采技術 教學效果 多媒體教學
論文摘 要:天然氣開采技術是石油工程專業(yè)、油氣田開發(fā)工程學科一門重要和新興的綜合課程,通過豐富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綜合利用各種教學手段,理論結合實踐,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程教學效果,為石油工業(yè)提供基礎理論扎實、具有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的專業(yè)人才。
近些年來,全球對更清潔能源天然氣的需求增長強勁,天然氣產業(yè)也因之發(fā)展迅猛[1~2]。當前我國經濟發(fā)展處于關鍵階段,經濟結構優(yōu)化對能源結構優(yōu)化的要求十分迫切,天然氣作為清潔能源,在今后中國能源消費中的地位將日益重要。我國的天然氣消費長期以來一直維持在較低水平,提高天然氣消費比例,加快發(fā)展天然氣產業(yè)是今后能源結構調整的重要任務。我國天然氣勘探開發(fā)理論和技術與國際先進水平有較大的差距[3~4]。我們需要進一步發(fā)展中國天然氣地質理論,加快建立和發(fā)展適合中國地質特征的天然氣勘探開發(fā)核心技術和技術系列。這對中國能源戰(zhàn)略的安全及多樣性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1 天然氣開采技術課程內容簡介
天然氣開采技術課程以油層物理、滲流力學等專業(yè)基礎課為先修課的專業(yè)課。主要介紹天然氣開采涉及的基本理論及其工藝技術。課程內容包括天然氣的基本性質、烴類流體相態(tài)、氣井產能分析及設計、氣藏動態(tài)分析、排水采氣、天然氣水合物形成機理及其預防等內容,地質是基礎,滲流力學是開發(fā)的理論基礎,氣藏數值模擬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優(yōu)選的鉆采工藝和地面建設工程技術是關鍵,目的是使學生掌握石油工程領域中廣泛應用的工藝技術及其基本原理,從而為學生學習后續(xù)專業(yè)選修課及未來從事石油工程的設計計算、應用研究及工程管理提供必備的專業(yè)知識。
2 豐富教學內容,提高講課趣味性
由于天然氣產業(yè)的迅猛發(fā)展,以及世界范圍內對天然氣的需求不斷增加,使得天然氣開采技術也處于一種不斷更新的狀態(tài),傳統教材的內容常常落后于現場實際應用技術,為了讓學生緊跟科技發(fā)展的腳步,能夠培養(yǎng)適合當前石油行業(yè)需求的專業(yè)技術人才,教師應不斷更新專業(yè)前沿的最新技術知識,不斷豐富教學的內容,通過展示國際最新發(fā)展動態(tài)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通過介紹新技術新方法的應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教學效果。
3 改革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天然氣開采技術課程涉及的先修課程較多,一般放在大四講授,傳統的講授法通常是滿堂灌的填鴨式,學生很難適應,所以教師首先應該堅持啟發(fā)式教學,控制課堂節(jié)奏,把握教學重點,培養(yǎng)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的能力。其次,在談話法中多利用互動式教學,加強師生的溝通和交流,鍛煉學生自我表達能力。最后,在討論法中,采用案例式教學,設計新穎實際的例子對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加強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另外,還可以通過讀書指導法,要求學生讀期刊雜志寫讀書報告提高其自學和總結能力。 4 綜合利用各種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果
隨著現代科技的飛速發(fā)展,當今教學手段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5]。粉筆、黑板等傳統教學手段具有靈活性強、可塑性大、師生互動效果好等優(yōu)點。現代教學技術以其容量大、速度快、內容豐富多彩而在很多學科的教學色鮮明。教師應根據天然氣開采技術課程的特點,將傳統和現代教學手段有機結合在一起。天然氣開采技術課程理論性較強,涉及諸多先修課程,同時實用性很大,在現場中實例頗多。教師一方面要堅持傳統教學手段,側重講解天然氣開采技術的原理和方法,另一方面要合理使用多媒體[6],將文本、聲音、圖像、動畫及視頻投影在屏幕上,通過聲、光、電的完美結合,用生動的形象、真實的畫面、優(yōu)美動人的語言和音樂來豐富學生的記憶效果,從而實現教學目標,達到教學目的,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5 理論結合實踐,推進素質教育
天然氣開采技術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工科專業(yè)課,該課程除了要求學生掌握牢固的專業(yè)理論知識外,還要具備一定的實踐經驗和較強的動手能力。教師要結合課程理論設計切實可行的實驗,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通過到現場參觀實習,增長學生見識,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利用課程設計增強學生的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生充分發(fā)揮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的效果,為學生將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6 結語
天然氣作為一種清潔優(yōu)質的能源,在我國改善能源結構,以及中國石油大力推動低碳經濟發(fā)展的過程中,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大發(fā)展。科技創(chuàng)新是促進中國天然氣勘探開發(fā)的重要推動力。天然氣開采技術課程的教學改革需要教師在提高教學效果的前提下,依據實際生產和科研需求對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進行改革,提高學生的理論素質和創(chuàng)新能力,為我國天然氣工業(yè)的發(fā)展培養(yǎng)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王維標.天然氣及LNG工業(yè)的行業(yè)現狀及展望[J].通用機械,2009(4):42,44~45.
[2] 李泓平.天然氣資源評價[J].中外科技情報,2007(22):35.
[3] 徐樅巍.為天然氣大發(fā)展助力[J].氣體分離,2009(4):19~20.
[4] 邢云,劉淼兒.中國液化天然氣產業(yè)現狀及前景分析[J].天然氣工業(yè),2009(1):120~123,147~148.
關鍵詞:抽油井 彎曲 偏磨 桿柱組合 特殊泵
管桿偏磨是大部分油田普遍存在的問題,特別是采用了注水等增產措施后,偏磨情況更是日趨嚴重,根據抽油機井管桿偏磨的一手資料,借助抽油桿受力分析結果,全面地分析抽油機井出現管桿偏磨的機理,提出切實可行的防治措施;對于減緩井下設備損壞,降低了檢泵工作量和管桿更換成本,提高開發(fā)效益意義重大。
1 抽油機井管桿偏磨規(guī)律
通過對我隊22口管桿偏磨井情況調查分析,可得出以下規(guī)律:
(1)從含水狀況的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高含水區(qū)。統計22口偏磨井含水情況,發(fā)現隨著含水的增加,偏磨井數增加,偏磨井占同含水級別井的比例也隨之增加。其中含水大于95%的偏磨井最多,占偏磨井總數的72.7%。
(2)從沉沒度的分布情況來看,主要集中在低沉沒度井上。統計19口液面不在井口偏磨井沉沒度資料,沉沒度在200米以內的井有11口,占統計井數的57.9%。
(3)從偏磨位置的分布情況來看,主要集中在泵上500米以內。根據22口抽油桿偏磨斷脫井現場檢查情況統計,偏磨嚴重的部位主要集中在泵300米以內,統計這類井共17口,占統計井數的77.2%。
2 抽油桿在下行行程中的受力分析
抽油桿在下行行程時的懸點載荷為正值,這意味抽油桿在懸點位置受拉,即產生一個向下的拉力。另外,抽油桿柱向下加速運行時的慣性力、摩擦力均向上,加上下行程時抽油泵游動閥的流體阻力及柱塞副的摩擦力聯合作用形成泵端阻力,這個泵端阻力的方向也是向上的。
阻力隨著活塞直徑、抽油桿在油管內的各種摩擦阻力、抽油泵沖次以及液體運動粘度的增加而增大,也隨著活塞與襯套間隙減小而增大。在兩個方向的力的平衡點上形成中性點,因此,下行行程中這些力的聯合作用使在中性點以上的抽油桿呈拉伸狀態(tài),中性點以下的抽油桿受壓而彎曲,而且在抽油桿下部受有最大軸向壓力,這個軸向力使抽油桿失穩(wěn)而彎曲并導致抽油桿緊貼在油管內壁上,通過運行產生偏磨。
3 影響管桿偏磨的原因分析
經過分析,造成管桿偏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3.1井深結構的影響造成生產管柱彎曲,導致管桿偏磨
因斷層部位三向地應力集中,注入水易使斷層兩側憋壓,造成斷層兩側孔隙壓力失去平衡,加劇應力集中,另一方面由于平面上地層壓力不均衡造成高壓區(qū)和低壓區(qū),這些都會使原來較直的井眼軌跡發(fā)生變彎而彎曲。因此發(fā)生管桿偏磨的原因之一是由于井身結構的變化影響造成生產管柱彎曲,引起管桿偏磨。
3.2綜合含水和腐蝕介質的影響
當油井產出液的含水大于75%左右時,產出液換相,由油包水型換成水包油型,管桿表面的劑由原油變?yōu)楫a出水,失去了原油的作用,使管桿偏磨加重加快。另外,腐蝕介質的存在,使管桿表面變的疏松和粗糙不平,降低了管桿的表面殘余應力和強度,二者相互影響,更加劇了管桿的偏磨。
3.3低沉沒度對管桿偏磨的影響
不同液壓下生產的井,原油進入泵的形態(tài)會有所不同。一般認為,低沉沒度井井底流壓低,液體進泵的能力差,會出現供液不足現象。在供液能力差的低沉沒度油井內,抽油機上沖程時井液體不能充滿泵筒,游動凡爾下面留有氣穴,這樣在下行程過程中,泵筒內的液面對抽油桿柱會產生“液擊”現象,使得抽油桿出現較大瞬時沖擊力,該沖擊力長期作用于桿柱使桿柱長期產生彎曲變形,從而發(fā)生偏磨現象,
3.4上沖程中油管的彎曲,造成管桿偏磨
(1)在沒有內外壓作用時,軸向壓力是管柱產生彎曲的關鍵因素。
(2)當管柱內外有液壓時,特別是當內外壓差較大時,管柱的彎曲行為就會發(fā)生更明顯的改變。
4 防止桿管偏磨的工藝措施
4.1 桿柱的有效扶正
桿管偏磨,采用桿柱的有效扶正,目前仍然是最有效的措施之一,目前使用的扶正器主要有,各類尼龍式扶正器和金屬滾輪式扶正器,從使用的情況看,一般采用扶正器全井扶正,原則上每根抽油桿加裝1個扶正器,無論是卡裝式還是注塑式或其它形式的扶正器,扶正方向必須一致。
4.2 抽油桿旋轉裝置
在有桿泵抽油系統中,不論是直井還是斜井,抽油桿和油管都是在接觸中相對運動,因此,抽油桿與油管之間存在著不可避免的磨損,在現有技術情況下采用抽油桿旋轉裝置,使油井在生產過程抽油機下始點時抽油桿旋轉,讓抽油桿整個圓周都參加磨損,避免抽油桿磨損,從而成倍延長抽油桿的磨損時間。
4.3管柱方面
4.3.1油管錨定
在上沖程中,下部油管柱在內壓及軸壓的作用下,有可能發(fā)生正弦彎曲或螺旋失穩(wěn)彎曲。這種情況一般表現為全井偏磨,對其進行油管錨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3.2 油管旋轉裝置
對于難以解決的桿管偏磨問題,我們使用了旋轉井口,將桿管之間的線磨擦通過油管的旋轉變?yōu)槊婺ゲ粒層凸苋轿荒ゲ粒匝娱L油管壽命。
4.3.3新型防偏磨抽油泵
(1)大流道抽稠油整筒防偏磨泵。改進整筒泵流道,增加過流面積。以球座孔面積為依據,對游動凡爾罩結構進行改進:一是將原柱塞下端的倒壇式閉式四孔閥罩改為四斜槽形三圓弧結構,增大過流面積;二是對于稠油井,將柱塞與泵筒的間隙由二級間隙放大到三級間隙。
(2)柱塞底部加重式防偏磨抽油泵。主要采用加抽油桿扶正器;使用桿管轉動裝置;泵上部分桿柱調整為加重桿。使用結果表明,效果比較顯著。
(3)CYB雙沖程平衡防偏磨增效抽油泵。單柱塞雙行程平衡防偏磨增效抽油泵是一種新型的增效抽油泵,該泵生產運行過程中,上下沖程均能進排油一次,有效的提高了抽油泵的泵效,同時上下沖程出油,使下行負荷減小,減少抽油桿彎曲,有效的減少油井偏磨。
(4)旋流旋轉柱塞式防偏磨抽油泵。旋流旋轉柱塞式防偏磨抽油泵具有防砂卡、防柱塞偏磨、延長泵的壽命、提高泵效等特點。此泵從根本上解決了柱塞偏磨、砂卡等問題具有壽命長、泵效高等特點。
5 結論
(1)通過上述分析,認識到導致管桿偏磨的因素很多,因此說抽油機井管桿偏磨的產生是一個綜合因素作用的結果
(2)由于目前抽油機井管桿偏磨機理還沒有完全解釋清楚,故在理論上還沒有確切的方法來預防管桿偏磨,我們所采取的各項措施將會起到非常有效的防偏磨的作用,從而,通過不斷努力,最終能夠達到徹底消除偏磨的目的。
(3)桿管的使用周期成倍延長,大大減少了管理的成本費用。
參考文獻
[1]李子豐 油氣井桿管柱力學 1996
[2]趙子剛.陳會軍 抽油桿管偏磨機理與防治 [期刊論文] -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fā)2000(03)
[3]李建國;機采井管桿磨損機理研究與對策[D];中國石油大學;2007年
[4]姜學明,李泉美.失穩(wěn)共振對管桿偏磨斷脫的影響及防治對策[J].鉆采工藝,2002
關鍵詞:數據中心;數字化鉆井;輔助決策;施工模式
1前言
為了提高石油鉆井管理水平,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和競爭能力,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以降低開發(fā)成本和降低生產成本為目標,建設全新的數字化鉆井施工模式有著重要意義。
2數字化鉆井信息平臺框架
石油鉆井的主流程是從市場信息的收集與分析開始,在構建過程中,全面考慮了鉆井全過程所涉及到的數據以及生產經營活動,以鉆井生產的主流程為線索,從數字化鉆井隊、鉆井數據中心、鉆井輔助決策平臺和遠程通信網絡等四個方面設計了數字化鉆井信息平臺框架,本文著重從前三個方面闡述數字鉆井施工模式的構建方法。
3數字化鉆井隊
數字化鉆井隊主要通過數據采集計算機將安裝在各關鍵部位的傳感器連接起來,再由井場局域網絡將數據采集計算機、數據處理與傳輸計算機、現場監(jiān)控及其他應用計算機、現場攝像監(jiān)控解碼器等設備連接起來,然后通過部署在這些機器上的軟件系統完成數據的自動采集、數據人工錄入、數據轉換、數據傳輸、現場工況監(jiān)測等工作。這些軟硬件集成起來構建了數字化鉆井隊。
3.1數字化鉆井隊的硬件設施
(1)數據采集儀器
數據采集儀器一般是鉆井參數儀或者地質錄井儀,鉆井參數儀一般包括鉆井儀表主機、傳感器、電纜及附件。另外,對于定向井、水平井,還需要配備有關的測斜儀器,便于進行地質導向監(jiān)控。
(2)計算機及網絡設備
數字化鉆井隊需要在井場組建一個小型的局域網絡。局域網由一臺服務器和若干客戶機組成。計算機的連接方式采用星型拓撲結構,即網絡中的所有計算機都連接到一個共享式Hub或交換機上。這種網絡系統連接簡單,也比較容易擴充。
3.2數字化鉆井隊的配套軟件
(1)實時數據采集、處理軟件
本系統的實時數據來源于綜合錄井儀或鉆井參數儀實時采集的數據。為鉆井工程實時監(jiān)測與井場信息系統服務器軟件平臺提供規(guī)范格式的實時數據,以不同方式為客戶端提供實時數據服務等。
(2)鉆井過程實時監(jiān)測和遠程傳輸軟件
鉆井過程實時監(jiān)測分為鉆進過程和起下鉆過程兩個模塊。井場與基地間的數據傳輸可以采用不同的通訊形式,目前經濟簡便的通訊方式為利用普通有線電話網和GPRS移動通訊網,其次是微波通訊和衛(wèi)星通訊。本軟件可實現以上集中網絡的靈活選用。
(3)工程數據手工錄入維護軟件
該軟件主要實現鉆井現場施工工程與管理數據的錄入、維護和統計。這些數據包括日常管理數據、鉆井設備數據、鉆井隊伍數據等20余類。
(4)地層壓力監(jiān)測評價軟件
該軟件是根據國外室內研究的最新成果差壓和巖石彈性力學參數之間的關系建立的,根據鉆井參數計算地層壓力,實現地層壓力數據的采集、管理、處理計算、數據圖形輸出一體化。用于提高地層壓力的預測、檢測精度,合理設計鉆井液密度,提高鉆井安全性,保護油氣層。
4鉆井數據中心
鉆井數據中心建設包括鉆井綜合數據庫、數據流及數據加載、數據軟件等方面。
4.1鉆井綜合數據庫設計與實現
數據庫以井的工程生命周期為路線,包括鉆井施工、固井、完井、交井的全部數據以及形成上報統計鉆井資料的數據。既能夠適應高速發(fā)展的鉆井系統現狀,同時又具有較好的擴充能力。
鉆井數據庫共設計了355個數據表,3654個數據項,可分為鉆井標準數據庫、鉆井編碼數據庫、鉆井工程設計數據庫、鉆井IADC報表數據庫、鉆井工程數據庫、鉆井實時數據庫、鉆井井史數據庫等大類。
所有的鉆井數據在源頭一次錄入,遠程傳輸至鉆井公司,經過公司技術人員審核后進入鉆井數據中心。鉆井數據的審核流程和交換流程下圖所示:數據庫及配套的錄入系統設計完成后,在勝利油田分別部署了鉆井分公司數據中心、總公司數據中心和局級數據中心。各級鉆井數據中心運行平穩(wěn),并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4.2數據軟件
建立了強大的鉆井數據中心,就必須發(fā)揮作用。本文由中國收集整理。
系統實現了鉆井綜合數據庫的WWW,分為公司級、油田級及集團級系統,能夠滿足各級的數據查詢、統計與分析要求。該系統按照鉆井流程將信息分為三大部分:
1)鉆井設計信息模塊。
2)鉆井施工動態(tài)信息模塊(包括IADC報表、鉆井日報)。
3)鉆井完井信息。
5鉆井輔助決策平臺
鉆井輔助決策平臺由鉆井輔助設計系統、鉆井動態(tài)實時監(jiān)測與專家診斷系統、鉆井生產指揮系統和事故與復雜情況處理系統等軟件構成。
5.1鉆井工程設計系統
鉆井工程設計系統包括軌道設計子系統、工程設計子系統、鉆井液設計子系統、固井設計子系統等,最終生成圖文并茂的鉆井工程設計書,是設計者與管理者的顧問與助手。
5.2鉆井動態(tài)實時監(jiān)測與專家診斷系統
該系統是以數據表、曲線圖、儀表仿真等方式實時現場工程參數、現場多角度視頻監(jiān)控、在線交流、視頻會議等。應用該系統對加快鉆井科技的開發(fā),提高鉆井水平,及早發(fā)現油氣層、保護油氣層、指導現場施工生產,提高油田勘探開發(fā)的整體效益起到重要的作用。
5.3鉆井生產指揮系統
該系統是鉆井生產管理相關信息的總集成,實現了調度銜接的協同工作。包括鉆井隊伍分布狀況及正鉆井的分布狀況的展示、鉆井施工日動態(tài)數據的統計,領導和公司相關人員可以在線監(jiān)控各分公司生產運行情況。
5.4井事故與復雜情況處理系統
通過建立鉆井事故與復雜問題知識數據庫,為鉆井現場和管理人員提供預防措施,利用鉆井過程中的各種信息及早發(fā)現鉆井異常,正確判斷鉆井事故和復雜的類型,及時、正確地處理施工井的事故,實現安全、快速、高效鉆井。
6結束語
近幾年,我國政府和石油行業(yè)充分體驗到了數字化鉆井施工模式的巨大效益,并努力朝著這個方向發(fā)展。
參考文獻
關鍵詞:低滲透油藏 二元復合驅 提高采收率 機理 適應性
一、低滲透油藏開發(fā)特點
低滲透油藏主要以砂巖為主,由于儲層孔喉細小、比表面大、滲透率低、受成巖作用等的影響,開發(fā)過程中具有以下主要特征:油井自然產能低,生產壓差大;產量遞減快,地層壓力下降幅度較大,一次采收率很低;注水井吸水能力低,啟動壓力和注水壓力高;油井見效時間較晚,壓力、產量變化較平緩;裂縫性砂巖油田注水井吸水能力強,油井水竄嚴重;低滲透油田見水后采油指數、采液指數大幅度下降,穩(wěn)產難度較大[2-6]。
二、聚表二元復合驅油機理
聚/表二元復合驅是利用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劑的協同作用來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大量文獻表明,最初的聚合物/表面活性劑二元復合驅[7]是先注入一段活性水段塞,降低油水間的界面張力后,再注入聚合物段塞,以此來控制流度。
聚合物/表面活性劑(SP)二元復合驅主要是利用聚合物與表面活性劑的協同作用,[8-12],
聚/表二元復合體系驅油機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3]:
1.降低流度比,提高波及系數
2.降低界面張力,增加毛管數,提高洗油效率
式中 Pc-毛管阻力,MPa;
σ-油水界面張力,mN/m;
θ-潤濕接觸角,°;
r-毛管半徑,cm。
3.復合驅中的表面活性劑通過降低油水界面張力,使水驅過程中油滴變形,從而降低油滴流經孔隙喉道所做的功;表面活性劑在油水界面吸附后,形成穩(wěn)定的水包油乳狀液,乳化的油在向前運動中不易重新粘附在巖石表面,從而提高洗油效率。
三、低滲透油藏聚表二元復合驅油適應性研究
近幾年,針對三元復合驅實施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弊端,我國先后在勝利、大慶、遼河油田開展了二元復合驅。2003年9月勝利油田率先在孤東油田七區(qū)西南部Ng54-61層進行了二元復合驅工業(yè)化試驗,標志著勝利油田成為國內第一個將二元復合驅技術進行工業(yè)化應用推廣的油田。遼河油田于2007年在錦16塊進行了二元復合驅方案設計,于2010年在錦16塊開展二元復合驅工業(yè)化試驗[18-22]。
低滲透油田的二元復合驅礦場試驗主要集中在美國和英國,例如,美國的Slaughter油田平均滲透率為4×10-3μm2, Lewisville油田平均滲透率為24×10-3μm2,而英國的Bothamsall油田的平均滲透率為14×10-3μm2,在1983年進行了低濃度的表面活性劑驅,在處理和注入表面活性劑溶液方面獲得了寶貴的經驗。美國布拉德福油田平均滲透率為10×10-3μm2,選取兩個區(qū)塊進行聚合物/表面活性劑二元復合驅礦場試驗。結果表明,兩個區(qū)塊分別在1984年4月和7月產油量增加,但增幅不大。同時,二元復合驅礦場試驗不能用于驅替原油黏度高于30 mPa·s的油藏,但是,實驗室的二元復合體系卻成功驅替了黏度為31.7 mPa·s的原油,并且有較高的采收率,因此,在這個方面還有待于更進一步的研究。將來表面活性劑的應用和發(fā)展可能會超出以上范圍,取而代之的是潛在的經濟因素和實際應用條件的綜合考慮[14]。
王偉[15]等針對龍虎泡低滲透油田水驅開發(fā)效果差、采收率低等特點,開展了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劑二元復合驅在低滲透油藏適應性的室內評價實驗。實驗結果表明,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劑二元復合驅最佳的注入方式是先注入聚合段段塞,后注入表面活性劑段塞。在水驅基礎上可提高非均質巖心采收率17.74%,對于非均質性較弱的低滲透油藏可選用聚表二元復合驅,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注入選擇性和封堵選擇性,優(yōu)先進入相對高滲區(qū)的水竄通道,起到調剖作用,表面活性可降低注入壓力,注入水更容易進入低滲區(qū),啟動低滲區(qū)剩余油。
徐艷麗[16]等針對五里灣一區(qū)低滲透油藏開展了聚合物與表面活性劑組合調驅技術研究。該技術通過全面的室內實驗,并選取五里灣一區(qū)三口水井開展該項試驗,室內實驗顯示能有效提高采收率7.4%,現場綜合增油降水效果也較為明顯。
四 、實例分析
1.布拉德福油田
布拉德福油田位于賓夕法尼亞州,平均孔隙度為15%,平均滲透率為10×10-3μm2,原油黏度為5mPa·s,深度為549m,油層厚度為9m,注水開發(fā)后的剩余油飽和度為40%。
二元復合體系所選表面活性劑是由Marathon公司制造的石油磺酸鹽,助表面活性劑為甲醛;聚合物是用油田原油經磺化后制備而成的適合本油藏特性的CyanatroL930-S型聚合物。
在布拉德福油田選取區(qū)塊1和區(qū)塊2兩個區(qū)塊進行聚合物/表面活性劑二元復合驅礦場試驗。結果表明,區(qū)塊1和區(qū)塊2分別在1984年4月和7月產油量增加,但增幅不大。到1985年12月試驗區(qū)總采油速度由8.3m3/d增加到31.8m3/d,產出液中的含油量由小于1%增加到6%;生產終止時區(qū)塊1的累積產油量為1.41×104m3;區(qū)塊2的累積產油量為1.6×104m3[17]。
由于當時油價較低,注入過程中的一些關鍵技術尚未突破,因此該技術未得到推廣,但在布拉德福油田實施的聚/表二元復合驅礦場試驗取得了增油的效果,由此說明低滲透油田實施聚/表二元復合驅是可行的。
2.五里灣長6油藏
五里灣長6低滲透儲層屬成巖型為主的沉積-成巖型長石細砂巖。其中粒間孔隙是主要的孔隙類型。五里灣一區(qū)長6砂層平均有效厚度12.2 m,平均有效孔隙度12.74 %,滲透率1.81mD。同時該地層水鈣鎂離子含量高,平均礦化度31718 mg/L,水型為CaCl2型。
2010年10月13日,五里灣長6油藏優(yōu)選了三口水井,對應十四口油井開展了聚表二元驅調剖與驅油技術結合的現場試驗。現場采取重復多段塞的方式注入調剖體系以及驅油體系,現場措施累計進行26天,累計注入2 915 m3,調剖劑注入后,壓力上升1MPa 左右,弱凝膠封堵見效。措施后數據統計至8.29日,對應14口油井不同程度增油,井組累計增油1243.79 t,含水相對穩(wěn)定,柳74-47日增油0.72 t,綜合含水下降15.9 %,綜合增油降水效果較為明顯。
通過室內研究篩選出具有很強抗剪切性能,抗鹽性,和抗溫性的弱凝膠調剖體系配方:0.3 %梳型聚合物(KYPAM)+1 %交聯劑。同時在室內進行巖心模擬驅油試驗,篩選出能有效降低界面張力至10-3mN/m的表面活性劑體系:0.3 %HAS 表面活性劑復配體系+0.15 %助活劑,室內實驗顯示能有效提高采收率7.4 %。
過連續(xù)兩年表面活性劑驅油措施、以及聚表二元驅技術研究以及現場試驗,初步反映出該項技術措施增油有效期為7個月左右,7個月以后,對應油井相繼出現增油不穩(wěn)定的現象。
在五里灣長6油藏實施的聚/表二元復合驅礦場試驗以及室內試驗都取得了增油的效果,由此說明低滲透油田實施聚/表二元復合驅是具有一定可行性的。但該項技術措施增油有效期為7個月左右,7個月以后,對應油井相繼出現增油不穩(wěn)定的現象[16]。
五、結論
低滲透油藏天然能量小,產量遞減快,壓力下降快,一次采收率低,開發(fā)水平不高。
低滲透油田的二元復合驅礦場試驗主要集中在美國和英國,二元復合驅的采收率較低,原因包括油藏本身條件的不足,表面活性劑在地層中滯留量過大,存在啟動壓力梯度。
五里灣長6油藏實施的聚/表二元復合驅礦場試驗以及室內試驗都取得了增油的效果,由此說明低滲透油田實施聚/表二元復合驅是具有一定前景的。
參考文獻
[1]徐運亭.低滲透油藏滲流機理研究及應用[M].北京:石油工業(yè)出版社,2006:1-8.
[2]王道富.鄂爾多斯盆地特低滲透油田開發(fā)[M].北京:石油工業(yè)出版社,2007:4.
[3]李道品等.低滲透砂巖油田開發(fā)[M].北京:石油工業(yè)出版社,1997:354.
[4]袁旭軍,葉曉端,鮑為,周靜.低滲透油田開發(fā)的難點和主要對策[J].鉆采工藝.2006,29(4):31-32.
[5]何生厚等.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油氣開采工程[M].北京:中國石化出版社,2003:370-372.
[6]T.A.Blasingame. The Characteristic Flow Behavior of 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 Systems. Society of Petroleum Engineers.2008.
[7]周雅萍,劉家林,于濤等.堿/表面活性劑二元復合驅提高普通稠油采收率室內實驗研究[J].精細石油化工進展,2009,(9):20-23.
[8] 孫煥泉.二元復合驅油技術[M].北京:石油工業(yè)出版社,2007:374-375.
[9] 楊黎.聚表二元復合驅在孤東采油廠應用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碩士論文.2009:3-6.
[10] Widmyer R.H., Williams, D.B., Texaco Inc.; Ware, J.W.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he Salem Unit Surfactant/Polymer Pilot. Society of Petroleum Engineers.1988.
[11] 高慧梅.二元復合驅用表面活性劑選擇及作用機理研究[D].大慶石油學院碩士論文.2004:1-3.
[12] Holmberg.K.水溶液中的表面活性劑和聚合物[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5:321.
[13] 陳大鈞.油氣田應用化學.北京:石油工業(yè)出版社,2006:327-336.
[14]剛永恒等.二元復合驅提高采收率技術的發(fā)展綜述[J]. 油氣田地面工程,2010,29(12):61-62.
[15]王偉,岳湘安等.龍虎泡低滲透油田聚表二元復合驅實驗研究[J}.西安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27(4):42-45.
[16]徐艷麗,龍永福等.五里灣長6油藏聚表二元驅研究與應用[J].石油化工應用,2012,31(7):26-29.
[17]P.S.Ondrusek.Micellar/Polymer Flooding in the Bradford Field.Journal of Petroleum Technology.1988.
[18]呂鑫,張健,姜偉.聚合物/表面活性劑二元復合驅研究進展[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 2008,30(3):127-130.
[19] 張愛美.孤東油田七區(qū)西南二元復合驅油先導實驗效果及動態(tài)特點[J].油氣地質與采收率.2007,14(5):66-68.
[20] 喬明.二元復合驅工藝技術在遼河油田的應用[J].生產建設.2007,43.
【關鍵詞】 頁巖氣; 核心競爭力; 價值評估; 因子分析法
中圖分類號:F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37(2014)09-0044-05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頁巖氣開發(fā)戰(zhàn)略的加速,有關頁巖氣問題越來越被重視,我國頁巖氣產業(yè)商業(yè)化發(fā)展不斷加快,頁巖氣上市公司實力成為頁巖氣能否順利開發(fā)的核心競爭力。作為代表頁巖氣開發(fā)利用主體的相關公司,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此類公司經營價值評估如何關系到頁巖氣開發(fā)前景。本文運用頁巖氣相關上市公司的財務指標數據并結合其目前的市場開況,嘗試通過因子分析法評價頁巖氣上市公司的經營績效,進而評估涉及頁巖氣企業(yè)經營活動對頁巖氣開發(fā)貢獻的程度,旨在促使涉及頁巖氣上市公司提高自身評估價值,并推進我國頁巖氣這一新型能源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
由于我國頁巖氣行業(yè)剛剛起步,頁巖氣開發(fā)公司尚未有公認統一的分類,本文選取了涉及頁巖氣概念的25家上市公司進行了經營價值評估的研究(數據來源于新浪網概念板塊中的25家頁巖氣上市公司披露的企業(yè)年報)。目前涉及頁巖氣上市公司為25家,其中滬市A股有7家,分別為永泰能源、廣匯能源、天科股份、海越股份、華銀電力、航民股份、藍科高新;深市A股7家,分別為中天城投、湖南發(fā)展、江鉆股份、吉電股份、湖北能源、華菱鋼鐵、煤氣化;中小板7家,分別為東華能源、神開股份、杰瑞股份、巨星科技、寶莫股份、山東墨龍、惠博普;創(chuàng)業(yè)板4家,分別為海默科技、恒泰艾普、通源石油、福瑞特裝。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對涉及頁巖氣企業(yè)從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盈利能力、成長能力四個方面的八項具體指標進行評價,這類方法在企業(yè)價值評估中應用效果較好,在國內外相關領域都有一定的運用。
本文指標的選取基于以下幾點:
一是頁巖氣行業(yè)為能源行業(yè),屬于我國的傳統第二產業(yè),有著投入大、見效慢等特點,因此較多選取了能夠反映總資產利用效益的指標。
二是頁巖氣作為新型產業(yè),我國尚未建立起其相關完善的評價體系,所以本文參考了石油、天然氣等其他能源行業(yè)的價值評估指標。
二、因子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步驟
因子分析法指的是一種用來壓縮數據的技術方法,可以對多個變量中的相互依存和影響關系進行研究,分析得到被觀察數據內的相關結構,基本的數據結構則由為數不多的幾個不能測量的、獨立的變量來表示。因子分析基本的操作步驟如下:
(1)根據要分析的問題選擇初始變量。
(2)確定其是否適合于做因子分析,本文采取的是SPSS 17.0統計軟件通常提供的KMO檢驗和巴特利特球體檢驗的方法。
(3)檢驗完成后,進行初始公因子及因子載荷矩陣的估計。SPSS 17.0軟件包中,關于提取因子的方法有多種,但不同的提取方法產生的結果有差別,目前最常用的是主成分分析法。
(4)進行因子的旋轉。
(5)計算主因子的最終得分以及計算出綜合得分。
三、我國頁巖氣上市公司價值評價
為了評估目前涉及頁巖氣企業(yè)價值狀況,以下運用SPSS 17.0軟件對前述25家頁巖氣上市公司2009—2011年財務數據進行因子分析。先以2009年為例,內容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一)采用巴特利特球形和KMO兩種檢驗方法對數據可適用性進行檢驗
本文選取的樣本是目前我國25家頁巖氣上市公司相關數據(即反映頁巖氣上市公司四個能力的八項具體指標。償債能力指標:資產負債率、利息支付倍數;營運能力指標:應收賬款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盈利能力指標:總資產利潤率、凈資產收益率;成長能力指標:主營業(yè)務收入增長率、總資產增長率)。
首先求解初始的公因子前,為了驗證本文所取得的數據做因子分析是否適合,特采用了巴特利特球形和KMO這兩種常用檢驗方法,即對于數據的可適用性需要進行檢驗。分析如表1。
從表1可以看出,Bartlett的統計sig為0.001,小于1%,并且,KMO的統計量為0.55,比合格值為0.5,可以做因子分析。
(二)提取解釋總方差和碎石圖
根據解釋的總方差表看到,經過主成分方法提取后,被提取的共有3個因子,累計的解釋原始變量總方差為74.078%,解釋效果比較好,分別如表2和圖1;因子分析的碎石圖的作用是可以幫助確定最優(yōu)因子的個數,碎石圖的橫坐標軸表示的是因子數目,縱坐標軸表示特征值,根據公因子要大于1的基本原則,且從表2中可以觀察前面3個因子對原始變量的累計貢獻率超過50%,因此提取前面三個相對比較適合。
(三)計算因子得分情況
表3和表4分別為得到的成分得分系數矩陣以及根據得分系數矩陣計算出的因子得分情況,由因子得分可以進一步計算綜合得分。
(四)求取我國頁巖氣上市公司2009年綜合經營價值評估得分
求解過程為根據上文對照相應的貢獻比重進行加權求和,分別用各自方差貢獻比上總的貢獻,公式為:
代入上述公式,得到表5的三個因子權重。
從而代入下列公式,得出綜合經營價值評估得分:
同理,按照以上操作方法分別可以得到2010年和2011年頁巖氣上市公司綜合經營價值評估得分,三年價值評估分別按照從高到低的排名如表6。
四、我國頁巖氣上市公司價值評估分析
(一)因子分析法的綜合價值評估評分
圖2、圖3、圖4分別是我國頁巖氣上市公司2009—2011年按照排名順序的折線圖,清晰地展示了各個上市公司所處的位置和較其他公司的差距。
綜上,2009年有13家企業(yè)價值評估得分大于0,前三甲分別為:中天城投、杰瑞股份、航民股份,其中中天城投以0.7958遙遙領先。而湖南發(fā)展位居末位,較其他公司相差很大,與其2009年資不抵債的現實相符合,嚴重影響了企業(yè)的價值評估。
2010年前三甲為:中天城投、湖北能源、福瑞特裝,中天城投再次位居榜首,且較其他企業(yè)領先很多,再次顯示了其強大的評估價值,然而,湖南發(fā)展經過調整,擺脫了末尾的帽子,取而代之的為海默科技。但是總體上看,盡管各家企業(yè)2010年較2009年的得分有所提高,但是企業(yè)間的差距明顯增大,體現了市場競爭的日趨嚴峻。
2011年基本保持2010年的態(tài)勢,價值評估突出的幾家企業(yè)發(fā)展較快,前三名依次為:航民股份、杰瑞股份、中天城投,航民股份異軍突起,于行業(yè)中稱霸,中天城投告別榜首,退居第三名,但是實力猶在。再看后幾位,湖南發(fā)展又回到原點,顯示其發(fā)展道路之艱辛,然而湖北能源身影的出現和2010年的前三甲反差巨大,反映了其發(fā)展穩(wěn)定性有待提高。
(二)我國頁巖氣上市公司2009—2011年的得分對比折線圖
通過圖5,首先就折線的波動幅度來看,去除個別因素,從2009—2011年間,呈現加大趨勢,說明企業(yè)發(fā)展差距逐漸增大。另外可以看到,有些公司的整體價值評估三年來還是比較穩(wěn)定的,例如:廣匯能源、華銀電力、藍科高新、華菱鋼鐵、煤氣化、惠博普。總體來講企業(yè)價值評估連續(xù)三年比較突出的有:中天城投、航民股份、杰瑞股份、惠博普、廣匯能源五家,成為頁巖氣行業(yè)價值評估的表率;然而,企業(yè)價值評估連續(xù)三年比較落后的有:湖南發(fā)展、天科股份、華銀電力、山東墨龍、寶莫股份,需要加強經營,增加利潤,增強自身實力,從而贏得優(yōu)良的和令人滿意的評估價值。
(三)我國25家頁巖氣上市公司2009—2011年價值評估總結
2009—2011年,我國頁巖氣上市公司中得分為正數的企業(yè)得分總和分別為4.6812、5.2319和5.5193,可以看到,三年來,頁巖氣公司總體評估價值呈上升趨勢,說明該行業(yè)處于發(fā)展成長期,未來有望得到更好的經營成果。
中天城投、航民股份、杰瑞股份、惠博普、廣匯能源,是連續(xù)三年來價值評估得分較高且穩(wěn)定的五家企業(yè)。其中,中天城投是貴州省第一家上市公司,為國家自主創(chuàng)新示范企業(yè),性質為民營;航民股份是以浙江航民實業(yè)集團有限公司為最大股東的民營企業(yè);杰瑞股份是煙臺一家多元化民營股份制企業(yè)集團;惠博普則是經北京市科委會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yè)民營公司;廣匯能源為新疆中外合資經營企業(yè)。五家企業(yè)均為民營性質,與國有性質能源企業(yè)相比,在競標頁巖氣項目時并不占優(yōu)勢,但是其經營業(yè)績突出,發(fā)展?jié)摿Σ蝗菪∮U。
通過以上論證分析,為活躍我國頁巖氣開發(fā)市場、優(yōu)化配置我國能源資源,發(fā)揮積極促進作用,國家應對地方發(fā)展較好的涉及頁巖氣民營企業(yè)加大資金和技術支持,使涉頁企業(yè)迸發(fā)出更大活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五、結論
本文主要以新浪概念板塊中25家頁巖氣上市公司為樣本,在上市公司價值評估評價相關理論的指導下,運用因子分析法建立了我國頁巖氣上市公司的價值評估評價體系。得出的主要結論如下:
1.在經過主要財務指標分析后,發(fā)現我國頁巖氣上市公司的行業(yè)整體都處于一個比較好的態(tài)勢,但是公司之間差距較大,個別公司應該改進自身薄弱之處,爭取趕超行業(yè)均值。
2.本文運用SPSS17.0對影響企業(yè)經營價值評估的公共因子進行分析后,得出“企業(yè)償債、營運、盈利和成長發(fā)展能力與企業(yè)經營價值評估息息相關”。
不足之處:由于頁巖氣上市公司涉足頁巖氣較晚,本文僅就最近三年進行研究,或許不能夠綜合反映頁巖氣長期發(fā)展的價值評估狀況;加之頁巖氣投資大、回報周期很長、公司之間差距較大等特點,本文的研究在某些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爭取以后進一步完善。
【參考文獻】
[1] 顧文炯.用因子分析法對上市公司進行財務評價[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3):31-33.
[2] 桂文林,舒曉惠,伍超標,等.上市公司經營業(yè)績綜合評價若干問題[J].會計月刊,2008(10):62-63.
[3] 鞠頌.房地產上市公司價值評估評價及影響因素分析[D].南京農業(yè)大學碩士論文,2007.
[4] 李曉,李娜,余玉苗.企業(yè)財務能力評價模型及其運用[J].財會通訊(學術版),2005(7):21-24.
[5] 頁巖氣地質與勘探開發(fā)實踐叢書編委會.北美地區(qū)頁巖氣勘探開發(fā)新進展[M].北京:石油工業(yè)出版社,2009.
[6] 張大偉.加強中國頁巖氣資源管理的思想框架[J].天然氣工業(yè),201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