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編為你整理了5篇礦業行業研究參考范文,供你參考和借鑒。希望能幫助你在寫作上獲得靈感,讓你的文章更加豐富有深度。
摘要:在礦業領域,從綠色礦業概念的提出到形成行業共識,從典型試點實踐到上升國家戰略,從立典示范到全面推廣,綠色礦業經歷了跨越式發展,已成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發展的代名詞,也受到了政府部門、學術界和產業界的高度關注。大量文獻史料能夠反映某一主題研究方向演變發展的脈絡和態勢,利用文獻計量可視化分析工具對中國知網的期刊庫、學位論文庫和會議論文庫中收錄的1979~2018年間的綠色礦業(綠色礦山、綠色開采、綠色勘查、生態礦山)研究文獻進行數據挖掘和指數分析。結果表明:我國綠色礦業的研究熱潮始于2008年,高等院校、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行政機關和公司企業等機構的綠色礦山研究各有特點,綠色開采、綠色礦山、可持續發展、綠色礦業、循環經濟等方面是該領域主要研究主題,實證與對比分析是該領域主要方法。綠色礦山創建指標和評價標準是一個研究熱點和關鍵問題。
關鍵詞:綠色礦業;文獻計量分析;中國知網數據庫;數據挖掘
1數據來源和分析思路
在中國知網數據庫中,以“綠色礦業”或“綠色礦山”“綠色開采”“綠色勘查”“生態礦山”為主題詞精確匹配后進行高級文獻檢索(加上中英文擴展),發表時間在1979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期間,共獲得2499篇文獻,其中學術期刊2142篇,學位論文127篇,會議論文230篇。本文的基本分析思路為:首先,利用中國知網文獻檢索中提供的計量可視化分析進行文獻數據挖掘和探查分析;其次,應用被引用頻次進一步精煉文獻開展引用分析;最后,開展“綠色礦山”的知識元檢索分析及其引文檢索中被引主題分析。
2總體趨勢探查分析
2.1論文數量的年度變化情況
此次檢索共查詢到綠色礦業研究領域文獻記錄2499篇(1979~2018年),文獻數量的年度變化趨勢整體上可分為兩個階段:2007年以前文獻數量較少,總數僅為170篇;2007年以后年度文獻數量急劇上升,2014年達到最高峰318篇,隨后2015年和2016年分別小幅回落至213篇和211篇,2017年又升至300篇,2018年僅統計上半年度已達150篇。最早研究成果公開發表于1999年,倡導推廣無廢工藝,發展綠色礦業[4]。2007年后文獻數量的“井噴式”增長與礦業政策及產業發展密切相關,如:2007年的第九屆中國國際礦業大會倡導發展綠色礦業,隨后綠色礦山建設工作納入了《全國礦產資源規劃(2008~2015年)》,2009年中國礦業聯合會頒布《綠色礦業公約》[5]。2011~2014年國土資源部評選并公布了四批國家級綠色礦山試點名單共661家礦山[6],國家“十二五”規劃和“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發展綠色礦業[7]。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市場上各個行業的發展速度都在不斷加快,礦業工程目前在我國經濟市場上也占據著一定的地位,但是,由于各個行業之間的競爭力太強,使得礦業企業必須要采用科學的措施,來提高自身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效益。目前,礦業工程造價中對經濟分析有著一定的影響,文章通過對礦業工程造價中經濟分析的特征進行研究,探索了經濟分析在礦業工程造價中的應用,希望能夠給這方面的人員提供一些可靠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礦業;工程造價;經濟分析;有效應用
在社會市場競爭力逐漸加強的情況下,礦業工程造價對經濟分析有著一定的影響力,礦業企業想要在社會上更好地發展,必須要結合現代社會的需求,以及各種綜合因素,加強自身的能力,提高其在社會上的影響力。本文對礦業工程造價中經濟分析的有效應用進行研究。
1礦業工程造價中經濟分析的特征
1.1系統性
根據筆者自身對礦業工程造價的了解可以得知,礦業工程項目一般在建設的時候,所耗費的工程期限比較長,而且其建設所需要使用的各項物資都比較多,成本消耗較大,這對礦業項目來說比較關鍵。礦業工程項目想要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除了對成本進行控制之外,還應當加強對礦業工程造價的可靠分析。對此可以采用系統性的技術分析,以及本文所提到的經濟分析。礦業工程項目在進行施工之前,所設計的各種方案等等,一定要根據社會需求,以及自身所具備的各種功能來進行。
1.2擇優性
摘要:在目前的市場經濟環境下,為實現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不斷地加強財務管理能力就成了企業管理的必要環節。我國礦業行業的發展,企業經營活動日益復雜多變,同時隨著市場競爭激烈等系列情況影響下,如果不能在企業內部建立完整的內控體系,存在企業財務風險管理體系不夠健全、缺乏有效的內控制度和機制,從而影響到整個企業的生存與持續穩定增長。因此對礦業公司財務風險與內部優化進行分析,對當前礦業公司的財務風險發展現狀進行探討,并給出完善礦業公司財務風險與內控優化的對策,進而推動中國礦山行業更好更快地發展。
關鍵詞:礦業公司;財務風險;內控優化
引言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國際局勢的復雜多變,我國礦業公司也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機遇和挑戰。為規避風險,排除企業經營過程中出現的各種不確定性因素,國內外企業都采取了相應措施,同時礦業公司管理也由粗放型管理進入精細化管理階段,隨之對財務風險管理也越來越重視。然而,面對較高行業利潤的現狀下,目前我國大多數上市礦業公司并沒有意識到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和完善的必要性。因此,需要我們從根本上深度分析,解決如何才能建立起一套適合于自身實際狀況且切實可行的內部管理體系對于礦業公司來說尤為重要。除此之外,內部控制是現代企業單位為了實現其戰略目標而建立起來加以實施,用于保證資產完整所采取的一系列相互制約和調節的手段。所以,礦業公司應當根據公司實際情況,建立完善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加強礦業公司財務風險管理制度建設,保證企業內部財務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經營活動所帶來的潛在危機。
一、財務風險及內控優化理論概述
(一)財務風險的基本原理
財務風險的基本原理是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由于各種難以預料和無法控制的因素,導致實際收益與預期目標發生偏離而形成損失。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生存、發展并受到影響的客觀事實就是所謂“財務風險”現象。
摘要:戰略性礦產資源是我國資源安全的核心和關鍵,也是我國在全球經濟話語權的重要保障。本文就全球礦產資源形勢和我國資源保障能力進行深入分析,研究了戰略礦種的全球供求關系和趨勢,提出保障我國戰略金屬礦產資源安全的舉措建議。
關鍵詞:礦產資源保障;經略全球;供需關系;產業升級
中國已進入工業化中后期,經濟結構調整與增速換擋是必然選擇,產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對金屬資源的需求隨之發生變化。資源安全是經濟安全的重要支撐,在這種背景下,戰略性礦產資源是我國資源安全的核心和關鍵,也是我國在全球經濟話語權的重要保障。本文就新常態下加強我國戰略金屬礦產資源的保障能力進行深入分析,提出結論和建議。
1對全球礦產資源形勢和我國資源保障能力的認識
1.1礦產資源供需總體趨于穩定,戰略性新興礦種將成為全球資源競爭焦點
1.1.1新常態下基本金屬需求將見頂并保持高位全球礦業需求總體維持在高位,主要品種供給略小于需求,但受到經濟不確定性和疫情疊加影響,價格階段性波動調整力度加大,重點品種走勢出現分化。未來10年,銅、鋁等礦產需求將陸續見頂并持續保持高位,但不會再有上升空間。銅、鋁、鎢、鎳、鉻等礦產主要用于家電和機械制造等行業。目前,中國家電產量已經超過全球的50%,家電行業發展水平較高,但產能過剩已顯現;而機械制造業的發展峰期預計將在2020年前后到來。
1.1.2戰略性新興礦種需求將持續增長,競爭日趨激烈未來十年,中國交通和化工行業仍將快速發展,主要用于交通行業的鉛、鎂、鉑、銠、鈀、鋰以及主要用于化工行業的鈦、銻等礦產需求將會持續增長。互聯網、大數據、工業4.0將對金屬礦產行業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鈹、鍶、鍺、鎵、銦、高純石英等礦產主要用于計算機、電子等行業,未來隨著這些行業的持續發展,相關礦產的需求亦將穩定增長。
一、企業財務的目標和主要管理活動
通常來說,企業的財務目標是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盈余最大化、股東財富最大化和企業價值最大化,就目前市場環境下,礦業企業的財務目標一般是指股東財富最大化和企業價值最大化。具體來說,企業財務的目標主要包括:籌資決策目標、投資決策目標、利潤分配決策目標。財務管理的目的是為了實現價值最大化,財務管理是一個長期的決策和實施過程,所以需要一系列的活動來滿足財務管理的低風險、高報酬率要求。一般來說,企業為了實現財務目標,會根據風險和報酬率的關系決定投資項目、資本結構和股利分配等政策,所以企業財務管理的主要活動包括投資、籌資和利潤分配活動等的管理。
二、可借鑒的國外先進理財觀念和方法
現代企業在進行企業財務管理活動時,已經不同于傳統的企業理財,而是增加了更多細致的觀念,比如資金的時間價值觀、風險價值觀、機會成本觀、邊際收入和邊際成本觀等,另外一些諸如預期、彈性、競爭、信息等觀念也已經深深的融入理財活動中。這些先進的財務觀念在企業實際運行的財務管理活動中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和驗證,成為企業財務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理念。(l)在企業財務管理活動的投資活動過程中,資金的時間價值觀念表現的最為明顯。企業投資是一個循環過程,通俗來說企業的投資就是資金周轉循環,無論是起點還是終點都是一個數值,每完成一個循環資金的數額就會有所增加,這個增加值需進行換算和考慮,看增加值是否大于資金的時間價值,從而最終確定投資的可行性。
(2)在企業的財務管理活動中,風險一般分為外部市場風險和企業內部分先,通常來說,外部市場風險是不可分散風險,所以,企業在規劃和實施投資決策和活動時,要充分考慮到風險程度,投資所承受的風險需超過資金時間價值才具有投資意義。
(3)資源的稀缺性決定了企業在投資項目時必須面臨選擇,在一方面投資之后必將失去另一方的投資機會,這種損失既為機會成本。在現代企業,機會成本是機會成本管理體系的一個重要決策因素。
三、礦業企業財務管理的研究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