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初中政治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被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于教育教學中。其中,多媒體技術是科學技術在教育教學中廣泛應用的代表。初中政治教學是初中各科的教學中,較為枯燥、乏味,同時也難以引起學生興趣的學科。但政治教育對國家、社會的發展,以及學生個人的成長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對于初中政治教學具有重要意義。
一、多媒體技術的特點
(一)提高發散性思維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可以提供學生發散性思維。運用多媒體課件對學生進行政治教學,可以在教學的關鍵節點,有效提高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例如在講述一個國家主權和尊嚴的標志時,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展示各國國旗,同時也可以通過播放紀錄片的形式介紹我國國旗的來歷。從而使學生從五星紅旗,發散至各國國旗。不僅拓展知識面,同時對國旗、主權等問題能夠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從而對這一知識點有更加牢固的掌握。
(二)節約課堂時間
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中使用,可以將復雜的政治問題用清楚的圖表等形式呈現,從而充分節約課堂時間。如在講授公民的權利與義務時,涉及到公民多方面的權利,同時也有多方面的義務。若脫離多媒體技術,單純依靠教師的板書或是口述,會浪費大量寶貴的課堂時間,同時也容易使學生記憶不清,產生混淆。但用多媒體進行集中展示,就會強化學生記憶,節約課堂時間,提高課堂效率。
(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多媒體技術不僅可以用于展示,還可以用于與學生進行互動,讓學生進行親身實踐操作,從而在玩中學、學中玩,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責任與角色同在”時,可以運用多媒體,讓學生從中選擇不同的角色,并且描述對應角色所應當承擔的責任,從而讓學生更加深刻領悟到責任與角色的對應關系,也進一步認識到自己作為學生,應當對自己承擔怎樣的責任,如刻苦學習、為自己負責等。這樣的互動性學習,不僅可以讓學生掌握課本中的知識,也能提高學生的領悟能力,起到一舉多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使用原則
(一)以學生為主體
以學生為主體,是教師在開展教育教學中的重要原則,同時也是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政治教學中最重要的使用原則。無論多媒體技術如何開展,都無法替代學生的主體作用,都應服務于使學生更好地學習知識,領會課本要義。因此,多媒體技術在政治教學中,也應尊重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例如在使用多媒體技術的多少,按照學生的接受程度作為衡量標準,若學生接受能力良好,就應更多使用多媒體技術,使學生接受更多知識。若學生接受能力較差,則應當相應減少多媒體技術的使用,讓學生將更多精力放在課本的學習上。
(二)多媒體與其他教學手段優勢互補
多媒體技術并不是單一的教學手段,除此之外,教師還有板書、課堂展示、口述等多種教學手段。因此,不能因為多媒體的簡便易行,就將多媒體看做是唯一的教學手段,應注重多媒體與其他教學手段的優勢互補。如在使用多媒體時,對重點內容進行板書;在使用多媒體前,先進行口頭教學;在使用多媒體之后,配合課堂展示等。從而充分發揮各種教學手段的優勢,使其互相補充,發揮協同作用,產生最佳教學效果。
三、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
(一)加強直觀性
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最重要、最直接的應用即加強教學的直觀性。在初中政治的教學過程中,有許多抽象的內容,如情緒、情感、責任等感性詞語,這些詞匯不能讓學生有直觀感受,更多要靠學生本身進行體會。多媒體可以在這時發揮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講述“為什么說情緒是一把雙刃劍”時,就組織大家觀看多媒體短片,內容是一位男生青春期情緒消極,學習成績一落千丈,后來在老師的鼓勵下,精神振奮,學習成績不斷提高。從而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情緒是一把雙刃劍。
(二)增強時代氣息
多媒體技術是隨著時展、社會進步而產生的新鮮事物,同時,多媒體技術中所蘊含的內容也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在多媒體課件中所使用的語言,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可以使學生與時俱進,感受時代氣息。初中生的健康成長,對其今后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初中政治教學,不僅引導學生具備初步政治素養,更重要的是培養其具有健康的人格和積極向上的心態。因此,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初中政治教學,可以使其更快適應和接受教學內容,具有重要的意義、價值與作用。
作者:閆曉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