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中醫護理發展的影響因素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1床護比不達標
《中醫醫院護理工作指南》在中醫護理人員管理內容中,對人員配備依據、要求有著明確的規定,其中病區的床位數與在崗護士人數的比例不低于1∶0.4,并逐步達到1∶0.5。要求各級中醫院逐步補充護理人員,但是在實際檢查中,床護比不達標較為普遍,部分匯報床護比1∶0.4的醫院,護理人員中也包含長期休假人員(如產假)。
1.2中醫護士比例偏低
臨床中醫護理工作能否有效開展,取決于護理人員所具有的中醫護理知識、技能水平及運用能力。2013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制定了“加強中醫護理工作意見”,要求二級、三級中醫院中醫院校畢業或中醫護理專業護士比例分別不低于30%,40%;筆者在2013年—2017年期間,參加全國中醫醫院等級評審、大型中醫院巡查中,多數醫院均未達到標準要求,中醫護理專業人員不足,影響了中醫護理工作的開展。
1.3中醫護理繼續教育不夠規范
在職培訓是專業人才成長的重要途徑,《中醫護理工作指南》中明確規定,中醫醫院系統接受中醫知識與技能培訓(3年內崗位培訓時間≥100h)的護士比例要達到70%以上;《中醫醫院管理評價指南2009版》及《中醫醫院等級評審標準》(2012版、2017版)將此項納入評價細則中。檢查中從匯報資料中看均能達到標準,但在考察臨床運用中卻不盡人意,存在培訓內容不系統、不規范,導致臨床一線的護理人員中醫護理理論基礎知識不系統,這也是影響中醫護理發展的問題。因此,必須加快中醫護理人才的培養。
1.4臨床護理缺乏中醫特色
中醫護理學其特點在于強調整體觀念,運用辨證施護的思路和方法,根據臨床所見病證,針對不同癥狀加以分析,歸納并確立患者的證型及存在或潛在的健康問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加強中醫護理工作意見的通知》,指出要創新中醫護理工作模式,注重運用中醫護理理論在生活起居、飲食指導、用藥指導、情志調理、健康教育、康復指導等方面提供個體化中醫護理服務。但在臨床工作中,護理人員缺乏系統的中醫基礎理論知識,尚不能將四診運用到臨床,辨證施護形同虛設,沒有落實到患者身上,臨床護理缺乏中醫特色。
1.5中醫護理技術運用不充分
隨著護理學發展,護理在慢性病及康復護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而中醫護理自身“簡、便、廉、驗”的優勢和特點正蘊藏著解決這些問題的潛能;但隨著公民法治意識增強,臨床診療規范中嚴格規定,護理人員的治療行為應當遵醫囑進行,醫生不開醫囑,護理人員無法進行;另外有些中醫護理技術無法收費或費用過低,中醫護理價值不能完全體現,直接影響中醫護理技術在臨床的順利開展[1]。
1.6中醫護理科研水平偏低
護理人員中醫護理科研意識薄弱,科研能力和水平偏低。在2015年—2017年大型中醫醫院巡查中,我省10所三級中醫醫院僅一家有護理科研課題立項。
2提高中醫護理水平的應對措施
2.1人員配備
按照中醫醫院護理崗位的任務、實際護理工作量等要素科學制定護理人力資源編制標準,合理配備人員。積極探索護士分層管理模式,依據崗位職責、工作量和專業技術要求等要素實施彈性護士人力調配。領導應重視中醫護理人才梯隊建設,積極引進、補充中醫護理專業人才,逐步增加中醫護理人員的比例,招聘時同等條件下中醫院校或中醫專業畢業的護士作為首選對象。
2.2建立中醫護理專科人才培養體系
按照《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2011年—2015年)(2016年—2020年)》提出的“開展中醫護理人員規范化培訓”、“大力開展中醫護理人才培養”等要求,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2014年開展的中醫護理骨干人才培訓項目為引領,開展省內或醫院中醫護理骨干的培訓、學習。沈勤[2]建議建立中醫專科護士認證制度,成立資格認證機構。中醫專科護士應該是對中醫某專科專病生活起居、飲食指導、用藥指導、情志調理、健康教育、康復指導等方面的中醫特色護理方法及技術具有很強的實踐能力及深入研究能力的專家型護士[3]。
2.3推動中醫護理實踐操作的開展
構建以系統性和科學性為向導的培訓模式,制定實用性高、層次性強的中醫護理繼續教育培訓計劃,開展形式多樣培訓活動。根據臨床護理崗位和中醫護理發展需要,普及中醫辨證施護能力培訓,重點培訓中醫基礎理論、常見病中醫護理方法,使護士掌握中醫護理常規和中醫護理技術操作規程。中醫專科護士要帶領并推動中醫護理技術及中醫護理方案的臨床應用,提高中醫護理臨床療效。
3重視中醫護理科研工作
建議科研招標項目應按學類分配,使中醫護理科研在衛生系統中能占有一席之地。各級領導應重視護理科研工作,培養中醫護理科研人才,保證經費投入,使其有用武之地。設專職人員從事護理科研,分析臨床有研究價值的方法、經驗,分析挖掘古籍文獻中中醫護理的精髓,并用科學的方法去驗證,推廣。隨著國家對中醫護理事業的重視及現代醫學模式和人們健康觀念的轉變,中醫護理發展面臨著良好的機遇和巨大的挑戰。要做好中醫護理工作,領導重視是前提,人員素質是關鍵,特色優勢是根本,體系建設是保障[4]。我們相信,有了政策的支持,各級領導的重視以及有一批具有中醫理論扎實、臨床經驗豐富、勇于開拓創新的中醫護理隊伍,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醫護理事業會出現一個嶄新的局面。
參考文獻
[1]黎娟蘭.中醫護理技術在臨床應用的探討[J].中國社區醫生,2012,14(328):354-355.
[2]沈勤.影響中醫護理技術臨床應用與發展的因素及對策[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3):265-267.
[3]張勇勤.論新形勢下中醫護理人才培養策略[J].護理研究,2013,27(7):2012-2013.
[4]張廣清,林美珍.中醫護理臨床進展[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4-5.
作者:武清霞 趙玉蘭 單位:山西省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