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中醫情志護理在惡性腫瘤中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探討中醫情志護理在惡性腫瘤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惡性腫瘤患者10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各50例。其中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組給予中醫情志護理加常規護理,對比2組患者干預前后的負性情緒、生存質量以及護理過程中配合度與滿意度。結果護理前,2組患者SAS、SDS得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干預組SAS、SDS得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患者護理后睡眠質量、疼痛程度、心理狀態及行為狀態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患者在護理中的配合度與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將中醫情志理論應用于惡性腫瘤護理中,可以改善患者負性情緒和生存質量,便于患者接受,滿意度較高。
關鍵詞:中醫情志護理;惡性腫瘤;負性情緒;生存質量;配合度;滿意度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于山西醫科大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收治的100例惡性腫瘤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原則分為干預組與對照組,各50例。干預組中,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齡(55.13±5.42)歲;診斷:胃癌10例,乳腺癌11例,直腸癌8例,結腸癌7例,肝癌7例,其他7例。對照組中,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齡(56.65±4.94)歲;診斷:胃癌11例,乳腺癌11例,直腸癌7例,結腸癌7例,肝癌7例,其他7例。2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情、文化程度、社會背景等具有可比性。
1.2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經病理學檢查證實的各種惡性腫瘤;患者生活能大部分自理;智力、意識均正常;預計有3個月以上生存期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者。排除標準:病情嚴重,患者不能耐受情志護理干預者;存在嚴重的精神疾病者及溝通障礙者;不能正確閱讀及填寫調查問卷者。
1.3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操作,包括保持住院環境的生理舒適度、監測病情情況、配合臨床醫生治療;干預組針對患者的不同病位、情志狀況,加入中醫情志理念進行護理,具體實施如下。1.3.1說理開導法腫瘤患者常伴有在恐慌、焦慮、抑郁、悲傷等情緒,中醫認為七情過度,會導致臟腑功能失調,加重病情。在護理工作中,多與患者進行溝通和交流,了解患者的訴求,護士應根據患者的性格特征及心理狀態,有針對性的進行心理疏導,消除患者由于未知而引起的恐慌,積極引導和鼓勵患者,正視疾病,幫助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1.3.2靜志安神法《黃帝內經》中強調“使志安寧”和“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患者保持靜志安神,清心靜養,可使患者更易于接受治療,有助于疾病的恢復。護理中給患者提供安靜的居住環境,避免過強的噪音,制定合理的探視制度,創造清凈養神的環境。建議患者根據自身特點,每天放松大腦靜坐或靜臥30min。指導患者不為某些癥狀而惶惶不安,不為每次化驗結果的變化而憂慮不寧,避免焦慮,心情舒暢,安神靜志。1.3.3情志導引法情志導引法是指通過意念、呼吸結合形體動作的方法排解心中積郁的不良情緒。實施過程中可結合五聲“呼、笑、歌、哭、呻”五聲調和法[3]。如對于易怒患者,指導患者反復腹式呼吸,進行“呼”音,10次/min;對于過度思慮者,指導患者可以輕聲哼唱一些自己喜歡的歌曲;對于過于恐慌者,則指導患者,以呻吟的方式將內心恐懼事物排出釋放。1.3.4以情勝情法《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指出“悲勝怒、恐勝喜、怒勝思、喜勝憂、思勝恐”。病源七情而起,當以七情制之。因此,以情志相勝的獨特方法可以使患者的積郁情志得以宣泄,從而暢遂情志。如護理過程中,患者若憂傷過度,則逗之以笑,最好開懷大笑,可讓其觀看幽默劇和相聲小段,還可以邀請一些治療較為成功的患者介紹治療經驗,傳達積極情緒讓患者微笑,采用以喜勝悲的方法[4]。1.3.5轉移注意法當患者對自身疾苦的關注過度強烈,易導致情志抑郁而難以自拔,成為加重疾病的誘因或久治難愈的關鍵,此時可排遣情思,設法分散其注意力將思想焦點轉移到他處。在護理工作中鼓勵患者根據患者自身特點,培養一定興趣愛好,如打太極拳、修煉氣功,有利于轉移精神,暢達情志。1.3.6音樂怡情法《黃帝內經》將角、徵、宮、商、羽五音分別與五臟、五志、五行聯系在一起,構成了頗具特色的中醫音樂怡情療法。如《素問》:“在臟為肝……在音為角……怒傷肝”,肝在志為怒,對于易怒患者,護理中選取相對應的角音,以音樂旋律音樂不亢不烈,舒展流暢,節奏活躍為主,能使患者發泄憤怒的情緒。《素問》:“在臟為肺……在音為商……憂傷肺,喜勝憂”,對于太過憂傷的患者,選取徵音,以輕松,活潑歡快的曲調為主,有助于氣機的升提,利肺氣的作用。同時在具體護理中除了要考慮樂曲調性與情志變動的“生克”關系之外,還要充分考慮到患者平素的音樂愛好,更能事半功倍。
1.4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1)焦慮、抑郁評分:采用zung氏評定抑郁量表(SDS)和評定焦慮量表(SAS)[5],SAS與SDS評分低于50分為正常;50~60分為輕度;61~70分為中度;>70分為重度。2)生存質量評分:包括睡眠質量、疼痛減輕程度、心理狀態及行為狀態四個維度評分,各項滿分100分,評分越高說明患者對應維度的生活質量越好[6]。3)治療配合程度評分:護理中能夠積極及正確的遵循配合治療及護理措施為主動配合,以經常出現勉強或抗拒的情況為勉強配合。4)滿意度評分:分為滿意、一般和不滿意。上述量表均行匿名調查,確保準確性。回收率100%。
1.5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19.0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患者負性情緒比較2組患者護理前SAS、SDS得分比較,評分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干預組SAS、SDS得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2組患者生存質量比較護理后干預組睡眠情況、疼痛減輕程度、心理狀態及行為狀態得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2組患者治療配合度比較干預組患者對疾病治療與護理工作配合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42組患者護理工作滿意度比較干預組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中醫情志理論的中心為七情致病學說。《醫學正傳》指出:“喜、怒、憂、思、悲、恐、驚,謂之七情,七情通于五臟:喜通心,怒通肝,悲通肺,憂思通脾,恐通腎,驚通心肝。故七情太過則傷五臟……。”另外情志變動可影響氣機,《素問•舉痛論》云:“百病生于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思則氣結、驚則氣亂。”可見七情致病可損傷五臟,影響全身的氣機,所以要重視情志因素在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將中醫情志理論應用于臨床護理中,建立中醫情志護理。中醫情志護理是以中醫基礎理論為指導,以良好的護患關系為橋梁,應用科學的護理方法,改善和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狀態,從而達到治療和預防疾病目的的一種治療方法[7],廣泛用于臨床護理中。腫瘤是一種典型的身心疾病,腫瘤情志因素與腫瘤發生發展之間有密切的關系,從被確診到整個治療過程中,常出現否認、恐懼、焦慮、憤怒、悲傷、抑郁、孤獨、絕望等心理反應[8],而這些負性情緒易誘發和加重疾病的發展,也給治療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靈樞•壽夭剛柔》有道:“憂恐憤怒傷氣,氣傷臟乃病臟”反之,“精神不進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重視情志因素在腫瘤治療中的作用,利用中醫情志理論,加強情志護理,使患者情緒平穩,有利于五臟安合,氣血流暢,從而對疾病的康復產生積極的影響。本研究中發現,中醫情志護理干預組與對照組比較,干預組患者在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中醫情志護理對腫瘤病人負性情緒有明顯改善作用。通過觀察睡眠質量、疼痛程度、心理狀態、行為狀態方面,結果顯示干預組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中醫情志護理模式能通過干預手段顯著改善惡性腫瘤患者的生存質量。且從配合度與滿意度來看,干預組優于對照組(P<0.05),顯示中醫情志護理便于患者接受,滿意度較高。綜上所述,將中醫情志護理應用于惡性腫瘤的護理中,效果明顯。發揮中醫藥優勢,利用中醫情志理論,進行情志調適,使腫瘤患者提高戰勝病魔的信心,更好地配合醫生治療,消除致病因素,沉疴可愈。
參考文獻
[1]趙智強,吳勉華,趙延華.論惡性腫瘤中醫辨治體系的建立[J].中醫雜志,2015,56(11):906-908.
[2]《中醫大辭典》編輯委員會.中醫大辭典:內科分冊(試用本)[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7:528.
[3]林桂永,梁娟娟,盧永紅,等.淺談臨終關懷與中醫情志護理[J].中醫臨床研究,2012,4(8):102-104.
作者:趙艷 周文靜 單位: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腫瘤科 山西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