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護理學職業教育職業道德教育的融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文章在護理職業道德綜述的基礎上,簡明地闡述了護理學職業教育融入職業道德教育的意義,認真剖析了我國護理職業道德教育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建設性地提出了護理學職業教育融入職業道德教育的方法與對策。
[關鍵詞]護理學;職業教育;職業道德教育
護理職業是給廣大患者提供服務的重要職業,在護理學職業教育中融入職業道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改革開放以來,雖然我國護理學職業教育早已開展了職業道德教育,但是由于種種原因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文章從這個切入點出發,基于筆者多年的教育實踐,明晰護理職業道德教育的概念與內涵,通過分析、解剖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以期能夠更好地促進護理學職業教育的健康發展。
護理學職業教育中職業道德教育融入的綜述
1.護理職業道德教育的概念護理職業道德教育是同護理職業活動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符合護理職業特點要求的道德準則、道德情操以及道德品質的總和。它既是護理人員在護理工作中的行為要求和標準,也是護理職業對社會所負的道德義務和道德責任。具體來講,護理學職業教育中的職業道德教育是指護理人員在護理工作中應當遵循的基本道德,即一般社會道德在護理職業中的具體體現,包括護理職業品德、護理職業紀律、護理專業勝任能力及護理職業責任等。護理職業道德屬于自律范疇,它以公約、守則等方式對護理職業加以規范。我國的護理職業道德的具體指向是救死扶傷和防病治病。
2.我國護理職業道德的內涵綜述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我國護理專業職業道德教育得到了較大的發展,其內涵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其一,強調服務意識。我國衛生部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的“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要求各醫院加強臨床護理工作,給廣大患者提供醫療優質的護理環境。同時還要求各類醫療院校夯實護理學專業基礎,豐富護理服務的內涵,把護理職業道德納入護理學教學,堅決改變護理職業活動中存在的“重專業輕基礎、重技術輕道德”的不良傾向,護理學專業學生在校學習和到醫院實習階段正處于他們護理工作的入門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此時加強對他們的護理職業道德教育,培養他們的服務意識,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二,強調人本主義道德關懷。衛生部《中國護理事業發展綱要(2005—2010)》強調,要加強我國護理職業隊伍建設,必須把道德素養和人本主義關懷納入護理專業教學當中,培養護理學專業學生熱愛護理事業、關心病人、救助病人、尊重病人的良好情操。其三,強調嚴肅自我意識。嚴肅自我意識是護理職業道德一個重要的修養,是指護理人員在獨自或沒人注意的情況下依舊能夠嚴格按照護理職業道德準則和操守謹慎工作,嚴于律己,避免出現違背護理職業道德的行為。護理學專業學生學習和實習期間,很多活動都是獨自完成的,對其進行嚴肅自我意識的培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其四,強調職業禮儀。我國在中等衛生護理教育中設置了護理禮儀的培養課程。這一課程的實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方面有效彌補了護理學專業學生校內學習和醫院實習期間存在的不足,提高了他們的專業素養;另一方面又提升了學校護理專業和醫院的良好形象。
護理學職業教育中職業道德教育融入的意義
護理學職業是與人打交道的職業,在護理學職業教育中融入職業道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1.護理職業道德教育有助于培養護理學專業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能夠對他們日后的護理工作的質量產生積極而明顯的影響護理職業道德教育有助于培養護理學專業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而良好的職業道德一旦形成思想意識或觀念,就會化為他們日后良好的護理行動,從而提高他們護理工作的效果和質量。一是護理職業道德教育與學生的護理職業道德形成息息相關,在護理學職業教育中融入職業道德教育,能夠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修養,順利適應并勝任畢業后的護理工作;二是不同的職業道德會形成不同的職業道德信念,不同的信念會產生不同的行動和后果。學生良好的護理職業道德會內化為他們的職業道德信念,進而表現出良好的職業行為,使他們的護理質量得到明顯提升;三是護理職業道德貫穿于他們護理工作的全過程,時刻對他們的護理工作產生巨大而深刻的影響。因此,對護理學專業學生開展護理職業道德教育能夠使他們形成良好的內在品質。
2.護理職業道德教育有助于提升護理學專業學生的職業素養護理工作是一項特殊的工作,其工作性質決定了護理具有一定的不透明性。這就要求護理學專業學生在走上工作崗位之前必須接受護理職業道德教育,形成正確的護理職業道德觀念,具備良好的護理職業道德修養。一是在病人不知情的情況下實施護理工作時,要求護理人員具有“慎獨精神”,這既是人性化的考量,又是護理職業道德信念的體現;二是良好的護理職業道德是護理學專業學生將來愛崗敬業的前提條件,只有具備了良好的護理職業道德,護理學專業學生才能真正喜愛自己所從事的職業,進而形成良好的護理職業素養;三是護理職業是為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務的,護理人員的行為需要護理職業道德的約束,把職業道德教育融入護理學職業教育,能夠促進護理學專業學生的健康成長。
3.護理職業道德教育能夠培養護理學專業學生良好的內在品質護理職業是一項服務性職業,患者的滿意度會對護理人員的護理職業發展產生很大的影響。即護理人員的護理職業道德越高,走上崗位后其護理服務質量和效果就會越好,患者的滿意度也就越高,護理人員的護理職業發展就會越好。護理職業道德教育之所以能夠間接提升患者的滿意度,一是因為患者需要人性化的護理服務;二是護理人員的人性化服務能夠減輕患者的病痛,緩解其緊張不安的情緒;三是良好的護理職業道德能夠提升護理者與患者之間的理解和信任。護理學職業教育中職業道德教育融入的現狀及問題調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護理職業道德教育存在的一些問題,給在校的護理學專業學生的思想和道德帶來了一些不良的影響。其一,護理職業道德教育滯后于時展,教育效果欠佳。一是錯誤地把護理職業道德教育與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混為一談,造成護理職業道德教育的授課內容受到很大的局限;二是教育方式嚴重脫離實際,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三是部分教師應付差事,不注重提升自身的思維方式和教育方式;四是學校輔導員不能及時發現護理學專業學生的思想問題,同時又欠缺正確的教育方式來疏導和教育護理學專業學生。其二,護理職業道德教育缺乏應對社會不良風氣影響的能力。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醫療教育事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發展,但也受到了一些社會不良風氣的侵襲。一是護理職業道德教育缺少實踐案例,喪失了教育的針對性;二是學校與醫院環境差異大,護理學專業學生在校期間與社會接觸較少,思想比較單純,然而一旦進入實習崗位,面對各種各樣的不良誘惑他們就會不知所措,缺乏應有的抵御能力。其三,護理職業道德教育在實習期間出現異化現象。近幾年,隨著醫療的產業化發展,醫院追求經濟利益的傾向非常嚴重,一是一些醫務人員的道德觀念發生嚴重扭曲,這對實習期間的護理學專業學生產生了嚴重的不良影響;二是醫院的經營思想和傳統的護理職業道德教育思想發生巨大沖突,對護理學專業學生在校期間接受的護理職業道德教育造成巨大的沖擊,甚至顛覆了護理學專業學生已經接受的思想;三是面對將來的就業壓力,護理學專業學生在實習期間為了獲得好的評價,很容易向不良現象妥協,甚至同流合污。其四,護理職業道德教育缺少護理職業價值觀危機干預能力。據調查,護理學專業學生在學校接受的護理職業道德教育非常少,且有很大的不穩定性,這導致他們進入實習崗位后價值觀容易發生變化,一是對護理專業的角色認識受到巨大沖擊,部分護理學專業學生錯誤地認為護理就是服侍病人,和保姆、服務員沒什么兩樣,感覺自己身份卑微,職業低賤;二是有些護理學專業學生在實習期間因接觸社會人員較多,產生了攀比心理,心理失去了平衡,出現了職業選擇危機,認為自己當初選擇護理學專業受家長影響較大,選擇有些盲目,等等。這些危機如果不及時進行干預,就有可能對護理學專業學生產生嚴重的不良后果。
護理學職業教育融入職業道德教育的方法與對策
1.根據時代的發展豐富護理職業道德教育的內容,創新教育方式,提高護理職業道德教育的實效護理職業道德教育重在貼近現實。一是加強調研,根據護理職業道德教育存在的問題以及護理工作發展的現狀,選擇并確定適合時展的教育內容,使護理職業道德教育更加契合現實需求;二是充分發揮輔導員的作用,要求輔導員平時要加強與護理學專業學生的溝通與交流,及時掌握護理學專業學生的思想動態,發現問題要及時給予教育和疏導,提高護理學專業學生護理職業道德教育的針對性;三是更新理念,創新教學方式,強化案例教學的內容與方式,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四是增加教師護理職業道德教育的培訓次數,提高教師的能力。
2.開展法律、理智和情感教育,增強對護理學專業學生的護理職業道德教育一是針對不良風氣造成的嚴重后果開展法律教育,通過各類惡性醫患事件、違法違紀案件加強警示教育,幫助護理學專業學生建立法律防線;二是針對社會不良風氣造成的消極影響開展理智教育,通過反面典型、醫患糾紛教育護理學專業學生珍惜和維護個人良好的職業形象,幫助護理學專業學生建立理智防線;三是針對社會不良風氣開展正面典型教育,幫助護理學專業學生樹立高尚的護理職業道德信念和強烈的事業心,從道德、情感和事業心等角度增強護理學專業學生的毅力。
3.針對護理職業道德的異化現象,開展護理職業道德比較教育環境的變化會對護理學專業學生的護理職業道德產生一定的影響,但這種影響是表面的、暫時的,難以影響護理職業道德的本質和未來。一是開展環境與職業道德關系教育,讓護理學專業學生明白,環境變化導致的護理職業道德異化是正常的,也是暫時的,這種異化不僅與正確的護理職業道德不矛盾,還會從反面證明正確的護理職業道德觀的合理性和永恒性,從而增強護理學專業學生的護理職業道德定力;二是進行護理職業道德比較分析,增強護理學專業學生辨別是非、明晰利害的能力,幫助護理學專業學生正確地對待這種異化現象,從而堅守正確的護理職業道德觀念;三是開展自強教育,幫助護理學專業學生增強個人實力,使其正確面對就業壓力,當壓力來臨時也能選擇正確的途徑頑強應對,不盲目妥協和喪失成長機會。
4.開展護理職業道德危機心理干預教育,增強護理職業道德教育的危機干預能力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心理危機,這是成長中的一個過程。學校要充分發揮心理教育的優勢,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危機干預教育,幫助護理學專業學生及時、有效地化解遭遇的成長危機。一是開展心理成長教育,告訴護理學專業學生人的成長就是一個不斷遭遇危機、解決或化解危機的過程,遇到心理危機不要驚慌失措,而是要沉著、冷靜地面對;二是要提高教師的示范作用,以教師良好的職業形象給護理學專業學生樹立學習和模仿的榜樣,提高言傳身教的作用。護理學專業學生正處在他們人生觀、價值觀逐步形成的關鍵階段,此時他們的模仿性極強,如果教師言行舉止得體,就能對護理學專業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良好影響;三是要加強溝通交流,及時了解護理學專業學生的心理困惑和危機,并趁熱打鐵給予有效的疏導,及時解決護理學專業學生的心理危機。
參考文獻:
[1]郭麗琴.淺談如何在外科護理教學中融合職業道德教育[J].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6).
[2]廖馮.隱性德育課程下中職護理生職業道德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3(4).
[3]周偉.本科護理專業課程評價體系及指標的構建[D].河南大學,2016.
作者:宋鵬 單位:咸陽職業技術學院醫學院